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干支万年历(干支万年历在线查询)

时间:2024-01-28 15:23:54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珍藏:掌中万年历,人人都可以学会古老的干支纪年!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如何在掌上快速查干支年历,干支纪年法是传统术数学的基础。干支纪年法由天干和地支组成。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分为阴阳的,在干支纪年中阳天干只能与阳地支相配,阴天干只能和阴地支相匹配,共计有60种组合。

十天干中属阳的为:甲、丙、戊、庚、壬。 十天干中属阴的为:乙、丁、己、辛、癸。

十二地支中属阳的为:子、寅、辰、午、申、戌。 十二地支属阴的为:丑、卯、巳、未、酉、亥。

大家一定要熟记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在干支纪年法中十天干的对应公元纪年法的结尾数字是固定的如:

0-庚、1-辛、2-壬、3-癸、4-甲、5-乙、6-丙、7-丁、8-戊、9-己。

如1960年是庚子年,以0结尾的公元纪年中换算成干支历天干都为:庚。如1961年是辛丑年,以1结尾的公元纪年中换算成干支历天干都为:辛。所以1962天干为壬、1963天干为癸、1964天干为甲等。

下面大家来看一下左手的手掌图:

十二地支分布在手掌上的位置为指骨的关节处。十二地支的掌上分布图。

这是十二地支的掌上分布,位置是固定的,请大家牢记。

下面我们开始正式学习如何查寻年份的干支。

请大家记住1960年庚子年的掌上位置,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只要记住这个年份的干支其他年份的干支就可以快速的查询出来。请看图:

1960年这个位置在无名指与手掌的交接骨骼位置。

下面我们依次用大拇指从1960年的位置顺时针开始查,用拇指依次开始点在心中默默查1960、1961、1962等,所点的位置就是你所想知道的年份,天干是由年份的结尾一位数字确定的,地支是由拇指点取的位置决定的。

下面我们在来看看年份在掌上的规律,从1960年的位置从逆时针的方向隔一个位置是下一个十年的位置,1970、1980、1990、2000等。

如果是从1960年的位置顺时针隔一位开始查就是1950年,依次为1940、1930、1920等。如果要算1960年以后的,就从子隔位依次逆时针1970(庚戌)、1980(庚申)1990、2000、2010、2020(退到庚子上)

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如何在掌上查询干支年历的方法了。

下面我们在来看一个例子,大家都来查一查看1995年是什么年?

首先看一下天干,1995结尾是5,5所对应的天干是乙,再来查一查地支从1960年的位置逆时针隔一位开始用拇指点,点到中指的指尖位置就是1990年,之后按顺时针的方向用拇指点,点的同时用心里默数,1991、1992、1993、1994、1995,到小手指的末端,地支是亥,这样就知道1995年是乙亥年。

怎么样?大家学会了没?如有什么问题请大家留言!

这二十二个字大部分人认不全,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来了。众所周知,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其重要程度和影响力堪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新年。而圣诞节的具体时期是西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阳历”12月25日。阳历,也叫太阳历,英语为:Solar Calendar,为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位置,或地球上所呈现出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所制定的历法;相对的,阳历不以月亮的月相周期作根据,阳历的一个周期可以精确为365.2421897日,分为12个月份,有大小月之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各三十一日,称大月;四、六、九、十一月各三十日,称小月。而二月平年二十八日,闰年二十九日。阳历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历法。

Happy Christmas

中国传统历法——干支纪年法

中国官方正式使用阳历(此处特指先生指定的格里高利历)是在1912年1月1日,也就是清政府被推翻之后,在这之前,一直使用的都是华夏传统历法(或称农历、阴历),也就是干(gān)支纪年法。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始自汉武帝太初年号。

干支在古代称干枝,好比树干和树枝。

干支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相当有帮助,便于推算历史时间。

天干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很多同学容易误以为天干和地支都是十二个,而事实上天干是十个。

天干,又称十天干、十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计序符号,共10个字,分别是: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在排序上,意即,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丁(第四)、戊(第五)、己(第六)、庚(第七)、辛(第八)、壬(第九)、癸(第十)。

天干的十个符号按其自身的含义可以与五行的五个符号和五方进行匹配。

甲、乙为木、东方丙、丁为火、南方戊、己为土、中央庚、辛为金、西方壬、癸为水、北方

天干也有阴阳之分: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天干与五行、五方、和阴阳的关系

天干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由于天干具有甲、乙、…、癸的固定顺序,所以可作为代号使用,类似于第一、第二、…、第十;另一方面,也能作为名目之用,仅视其代称,不代表其顺序。

表示顺序尺度,代表先后关系:农历纪年中的干支组合用于表示优劣。例如台湾是国民小学、国民中学、高级中学学生成绩的等第,分为优(不是天干)、甲、乙、丙、丁等。化学中对一些相近有机物的中文名称经常使用天干来区别。如甲烷、乙烷、乙烯、丙烷、甲基、乙醇等,通常表示的是该分子或基团中C(碳原子)的数量。例如癸烷表示的就是有10个碳原子的烷分子。代表流水号,例如台湾部分学校以天干命名班级,如:甲班、乙班、丙班等。台湾铁路1950年代以前,座位号码的车别是以天干作区分,例如:甲车24号。在医学上表示同一病症的不同分类,如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等。表示名目尺度,仅作为代称而不具先后关系人的代称,例如“路人甲”、“某甲”用于中华人民共和车牌照(2004年废止)用于行政区划,例如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南市西方数学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数学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天干分别代表a-j这10个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如今用“路人甲”形容吃瓜群众“某某某”

地支

说完天干我们再来谈谈地支,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通常,十二地支与代表不同年份的十二生肖相组合,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的搭配。

相比于十二星座,十二生肖也有其各自代表的性格特征哦~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计时单位——时辰,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古时处死犯人,一般都是从午时开始,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故而可以压制鬼魂,以免亡灵阴魂不散。而“午时三刻”中的三刻,实际上指的是古时的另一种计时制度,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100刻(百刻制,后随着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改为九十六刻制。),百刻制和时辰制度同时使用,每刻相当于24小时制中的15分钟左右,所以三刻也就是45分钟左右。古代的时辰制与今天的24小时制的对应关系如下。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yú)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dié),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bū)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十二时辰制与24小时制对照关系表

地支的阴阳区分

1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此以奇偶分阴阳。

2 、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辰为阳中阳,戌为阴中阳,丑为阴中阴,未为阳中阴。

地支的五行区分

地支分五行:

寅卯同属于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同属于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同属于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同属于水,子为阳水,亥为;

辰戍丑未同属于土,辰戍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干支纪年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载记轩辕黄帝“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纳音。”创立干支纪年法,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之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四分历与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zhuān xū)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xīn)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将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干支纪年,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事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甲子年;1865年为乙丑年,1925年同为乙丑年,依次类推。

原则上,天干与地支的使用上有配对使用的要求(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即如下两组配对且交叉使用。如再配上生肖的话,其使用方法为,例如西历1984年为一个周期的第一年,即上一组开始的甲子鼠,1985年则轮到下组的乙丑牛,1986年又轮到下一组的丙寅虎,1987年轮到下一组丁卯兔,如此下去,最后形成循环。

干支纪法中60年为一周期,又称“六十花甲”

干支纪月

以干支纪月时,每月的纪法因该年(干支纪年法下)的不同而异,年上起月的歌诀,有《五虎遁月歌》:甲己之年丙作初,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岁首从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若问戊癸何方法,甲寅之上好推求。

具体的推算如下表。

干支纪月推算表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法是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份,也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

古代汉族人民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日干支的推算可以西历为基础按公式推算,方法繁多,笔者以为主要以网络上的“日干支推算表”较为好用(推算年份自1950年-2049年),此外,还可参照各种万年历app等,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显示当天的农历信息。

各种万年历app方便快捷

干支纪年法的意义和影响

干支纪法已有几千年历史,可上溯至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是中国古代先哲智慧的结晶。干支纪法作为流传千年的历法,遵循宇宙天体日月的运行规律,是一种阴阳合历,也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科学历法,干支纪法从出现的一天开始,就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石,深深影响并见证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在历史学上,干支纪法简明扼要的记录了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为我们研究历史事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也有诸多以干支命名的历史事件,如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以及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等,在国学文化方面,干支纪法也是表示时间信息的重要参数。有大文学家苏轼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和《石钟山记》之“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又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等。另一方面,在文人雅士的字画上,都有以干支纪法书写作者创作日期的传统,时至今日,依旧如故。且常见以干支纪时之作,少见以西历落款之品,在书法国画领域,后者多有贻笑大方之虞。在术数和命理学中,干支纪法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无论是以《周易》卜筮,还是以“生辰八字”起名,都要以干支为工具以达到目的。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上,在各个领域,都有干支的身影。一直到今天,笔者自己的母亲,在询问笔者时间的时候,仍然以由干支为基础的农历为准,干支纪法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总之,作为先祖馈赠我们的珍贵遗产,干支实为不该被遗忘的知识,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更应得到重拾与发扬,吾辈正当要以此为基石,在充实自我的同时,弘扬国学文化!

本篇作为一篇国学知识的小科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啦,那么,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国人,你记住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字的写法和读音了嘛?所谓温故而知新,最后我们还是再来重温一下吧~

天干,共10个字,分别是: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地支,共12个字,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建议收藏起来随时方便查看哦^_^

用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

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一九00年到二一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比流星赶月法不知要省事多少倍。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注:此处的日支序数应为时支序数,可能是笔误。

6、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从此每年每日的干支不用去翻皇历了,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你都知道,人家还以为你记性如此了得呢,你就省点时间多悟道吧。

珍藏:掌中万年历,人人都可以学会古老的干支纪年!

今天与大家分享如何在掌上快速查干支年历,干支纪年法是传统术数学的基础。干支纪年法由天干和地支组成。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是分为阴阳的,在干支纪年中阳天干只能与阳地支相配,阴天干只能和阴地支相匹配,共计有60种组合。

十天干中属阳的为:甲、丙、戊、庚、壬。 十天干中属阴的为:乙、丁、己、辛、癸。

十二地支中属阳的为:子、寅、辰、午、申、戌。 十二地支属阴的为:丑、卯、巳、未、酉、亥。

大家一定要熟记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在干支纪年法中十天干的对应公元纪年法的结尾数字是固定的如:

0-庚、1-辛、2-壬、3-癸、4-甲、5-乙、6-丙、7-丁、8-戊、9-己。

如1960年是庚子年,以0结尾的公元纪年中换算成干支历天干都为:庚。如1961年是辛丑年,以1结尾的公元纪年中换算成干支历天干都为:辛。所以1962天干为壬、1963天干为癸、1964天干为甲等。

下面大家来看一下左手的手掌图:

十二地支分布在手掌上的位置为指骨的关节处。十二地支的掌上分布图。

这是十二地支的掌上分布,位置是固定的,请大家牢记。

下面我们开始正式学习如何查寻年份的干支。

请大家记住1960年庚子年的掌上位置,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只要记住这个年份的干支其他年份的干支就可以快速的查询出来。请看图:

1960年这个位置在无名指与手掌的交接骨骼位置。

下面我们依次用大拇指从1960年的位置顺时针开始查,用拇指依次开始点在心中默默查1960、1961、1962等,所点的位置就是你所想知道的年份,天干是由年份的结尾一位数字确定的,地支是由拇指点取的位置决定的。

下面我们在来看看年份在掌上的规律,从1960年的位置从逆时针的方向隔一个位置是下一个十年的位置,1970、1980、1990、2000等。

如果是从1960年的位置顺时针隔一位开始查就是1950年,依次为1940、1930、1920等。如果要算1960年以后的,就从子隔位依次逆时针1970(庚戌)、1980(庚申)1990、2000、2010、2020(退到庚子上)

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如何在掌上查询干支年历的方法了。

下面我们在来看一个例子,大家都来查一查看1995年是什么年?

首先看一下天干,1995结尾是5,5所对应的天干是乙,再来查一查地支从1960年的位置逆时针隔一位开始用拇指点,点到中指的指尖位置就是1990年,之后按顺时针的方向用拇指点,点的同时用心里默数,1991、1992、1993、1994、1995,到小手指的末端,地支是亥,这样就知道1995年是乙亥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