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今年农历是什么年(今年农历是什么年又称什么年)

时间:2023-12-30 00:14:35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双春闰二月”,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长达384天

2022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年开始走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和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

记者在天文年历上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个“闰二月”,农历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

农历癸卯兔年天数较多,还使得这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即“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统计发现,19个农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的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

“‘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赵之珩强调。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南宁晚报

2023年不一般,是双春黑兔年,贴春联有何讲究?何时贴更好?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光阴荏苒,即将迎来春节,这一传统的佳节在我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丰富多彩的习俗。虽然地域不同风俗各异,然而贴春联、放鞭炮、年夜饭等元素在全国范围内却有着共同存在的痕迹。2023年,作为双春黑兔年,贴春联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春联贴法和贴春联的时间是否有所不同呢?

千百户家门迎春日,新旧符号尽换新。这句话描绘了春联的早期形态,最初的春联并非书写于纸张上,而是在长约六寸、宽约三寸的桃木板上。然而,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在宋代以后,春联逐渐从木板上的刻写转变为纸张上的书写。最早的春联被称为“春贴纸”,直至明代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名字和形式。

贴春联时,我们常见的做法是在门楣的两侧粘贴。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运用了春联的鲜红色彩,为节日氛围增添喜庆。另一方面,春联所蕴含的吉祥寓意也能通过其文字表达出来,代表着家人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表达祈愿和祝福。同时,这也是通过红色的辟邪作用,避免灾祸降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并非寻常之年,它是双春黑兔年,也就是在这一年,春节有两个立春日,分别位于农历正月十四和腊月二十五。这源自于闰年所致,使得2023年与2024年的春节之间相隔了384天,比往年多出约20天的时间。这是因为农历计算是依赖月球运行周期的,一个月亮周期约为29.53天,因此阴历一年大约为254天,而阳历一年则为365天左右,闰月的引入正是为了弥补这种差距,以保持农历与阳历之间的协调。

“黑兔年”寓意着2023年是葵卯兔年,其中“葵”代表着水,而水在五行中对应黑色,而“卯”则对应生肖十二属相中的兔子,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黑兔年。这一组合在农历中的罕见,下一次黑兔年要等到3283年才会再次到来。俗语中有“双春黑兔年,春秋难见天”的说法,意指这一年春季和秋季的降雨较多,对农业收成有利。这与“一年打两春,黄土变黄金”的观点相呼应。

回到贴春联的话题,虽然双春黑兔年不常见,但因为出现频率较低,因此并未留下过多的相关讲究。然而,贴春联的一些禁忌在这一年同样适用。

左右不可颠倒。春联分为上下两联,古代人们视“右”为尊贵,因此文字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应贴在右边,下联则贴在左边。阅读时也应首先阅读右侧,然后再读左侧。两联的划分主要依据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如果是仄声,则为上联;如果是平声,则为下联。

家中有人去世需注意。2023年全球疫情蔓延,许多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加之农村医疗条件有限,许多老人因感染去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规定在家中有人去世的第一年,应该不贴春联,或者贴其他颜色的春联,如白色、绿色、黄色等。这些措施旨在尊重逝者,传达对其的思念之情。

春联要贴牢固。春联不仅象征喜庆,还寓意着辟邪驱灾。如果春联贴不牢,过早脱落,将无法达到辟邪的效果,这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兆。

关于贴春联的最佳时间,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有些地方会在腊月二十九贴春联,有些地方会在大年三十的上午贴。然而,无论何时贴春联,都有其对应的寓意。如果在腊月二十九贴,寓意着新年一开始就红红火火;

如果选择在大年三十的上午贴春联,则意味着春意常在,春天的美好将伴随整个新年。然而,古代有一种说法,即贴上春联意味着正式进入新年,这也意味着债主不会上门催债。因此,在旧时社会,许多贫困的人家常在早早贴上春联,以此来避免催债之扰。

最后,不论何时贴春联,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除夕夜之前务必贴好春联。一旦初一来临,贴春联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因为此时节已至,贴春联的初衷也就不复存在。

双春黑兔年的到来,为贴春联增添了几分特殊的意味。从贴春联的历史演变,到双春黑兔年的神秘符号,再到贴春联的注意事项,每一层深意都交织出一个别样的春节故事。不管是追求吉祥,还是传承习俗,都在这一年更显珍贵。贴上春联,不仅是装点家门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这个特殊的春节,我们或许可以从贴春联的细节中,品味出岁月的流转与变迁,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这双春交织的一年,让我们将春联的祝福,像那迎风飘扬的红旗,传递给每个家庭,成为串联时光的纽带,连接过去与未来,将美好的希望在岁月的彩虹下传承下去。

明年闰二月,农村老人说“癸卯迎水兔,春秋晴天少”是什么意思?

#秋日生活打卡季#明年是2023年,用干支记年法是癸卯年,今年是壬寅年。

提起壬寅、癸卯、甲辰、乙巳……大家有很多人不懂,这是古代人的智慧,是用10天干和12地支依次并列循环往复排列而形成的记年方法。

这10天干和12地支并列循环往复排列到第60组排列,就是一个来回“甲子”年。

那么,古人使用这种60组“甲子”排列,既可以用来记年,又可以用来记月,还可以用来记日,如壬寅年,甲辰日。

为什么明年有闰月,是闰二月呢?我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为核心的记日法叫作阴历,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为核心的记日法叫作阳历。

阴历是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记月法,月亮从朔月到望月整个周期是29.5天。

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月,绕地球转动12个周期的月相,即朔望月天数是354~355天,若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365.25天。

因此,每一自然年,阴历与阳历记日法相比,相差的天数,阴历记日法要少11天左右,有人叫做“日差”,因此,三年的“日差”就会达到30天左右的时间。

古人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成6个节气,每个月又分两个节气,如春季,农历正月有立春、雨水,二月有惊蛰、春分,三月有清明、谷雨,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

农历这二十四节气,都是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决定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么阴历每年与阳历相差11天左右,怎么办呢?

因此,古人就把阴历每3年,就要多出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大约30天,就按阴历计算,这多余的30天时间,就加在阴历月份上,叫做“闰月”,并且依据干支记年法,明年闰月加在阴历二月份后,叫做“闰二月”。

农村老人依据干支记年法的规律,说“癸卯迎水兔”,又是什么意思呢?

癸卯是指2023年按照干支记年法的排列年号,今年是壬寅年,明年是癸卯年,后年是甲辰年。

“癸”在五行中是属水的,因为,甲、乙是属于东方五行木的,丙、丁是属于南方五行金的,戊、己是属于中间五行土的,庚、辛是属于西方五行火的,壬、癸是属于北方五行水的,所以癸的五行是水。

“卯”是12生肖中是属“兔”的,这一个大家比较熟悉,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己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犬,亥属猪,所以“卯”是属兔的。

这个时候“癸卯迎水兔”,就是“癸”属五行水,“卯”属兔,即癸卯年就是水和兔融合在一起。

“春秋晴天少”,这句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古人认为明年癸卯年是五行属水,意味着明年春季和秋季的雨水非常多,晴天偏少。

春季雨水多,晴天少,有利于小麦和油菜的生长发育,农村有句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所以,明年春季雨水偏多,有利于春季作物的生长。

但是,春季雨水偏多,小麦的赤霉病、粉锈病、根腐病会严重发生,油菜的菌核病、茎腐病、霜霉病等病会增多,因此,要严加注意,认真防治,确保明年夏粮丰收。

明年秋季雨水偏多,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在初秋时节,天气炎热,庄稼正在茁壮成长的关键时候,雨水偏多,对作物生活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中秋节以后,夏玉米、中晚稻、大豆、红薯等作物,正是收获的时候。

因此,必须趁晴天,抢好天,抢收抢割抢晒,是非常关键的事情,避免到手的粮食,因雨天而报废受灾。

到了深秋,在寒露节和霜降节期间,雨水偏多,必须抢时间搞好小麦和油菜的播种,对小麦和油菜的出苗生长,是非常有利的,能够确保冬季土地的墒情良好,为翌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春秋两季雨水偏多,并不是坏事,因为不会形成洪涝灾害,降雨非常平稳正常,对农作物生长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但是,春季要注意作物的病害防治,秋季要注意作物抢收和抢种,总体来说,明年从天气状况来说,对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农民生活观,一起探讨三农生活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一个冷知识:今年兔年,有384天

崭新的2023年已经开始。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

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和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

记者在天文年历上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个“闰二月”,农历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

农历癸卯兔年天数较多,还使得这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即“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统计发现,19个农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的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

“‘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赵之珩强调。

转自:新华社

来源: 西湖之声

2021农历年为何称“辛丑牛年”?掐指一算,答案就来了

今天是公历2021年2月12日,农历“辛丑牛年” 大年正月初一,人们见面互祝“新年好”“牛年大吉”等新年问候。那么,这个农历年为何被称为“辛丑牛年”呢?

视频加载中...

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是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十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十二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

古人将天干中一个字与地支中的一个字相互搭配,天干在上,代表阳,地支在下,代表阴。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方法是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壬戌为五十九年,至癸亥为止,一周为整六十年,叫作“六十甲子”。然后又从甲子开始,循环往复。

如果您不知道公历某一年是农历的什么年,其实,只要已知公元年数,是可以通过数学方法算出年的干支。您只要将公元年数减去3后,再除以60,所得的正余数就是该年的干支序号。如余数为1,则该年的干支序号为1,从六十干支表上即可知该年为甲子年;以此类推,如余数为2,则该年为乙丑年;如余数为59,则该年为壬戌年。如余数为0,则该年为癸亥年。

以2021年举例,2021减3再除以60,可算得商为33,余数为38,而此余数就是2021年的干支序号,从六十干支表上即可查得该年为辛丑年。

由于“干支纪年”推算复杂,容易弄混。为了便于记忆和推算年份,人们就用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每年用一种动物作为一年的属相,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事情就简化了,人们不再称呼什么“庚子年”“辛丑年”,干脆就叫“鼠年”“牛年”。天文年历显示,2021农历辛丑牛年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全年共有354天。

(编辑 韩咏慧)

2023年贺岁纪念币来啦!预约即将开始

农历兔年将至,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于2022年12月22日起陆续发行2023兔年贺岁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2023年贺岁纪念币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2023”;背面图案均为“福”字、舞狮造型等组合设计,并刊面额。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正面图案为“中国人民银行”、“10元”字样,汉语拼音字母“SHIYUAN”及年号“2023”,底纹衬以团花图案;背面主景图案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装饰年画元素相结合的兔子形象,衬景图案为花灯和桂枝、桂花,币面左侧刊“癸卯”字样。

纪念币规格和发行量方面,1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普制币,含纯金1克,直径1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十万枚。

8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普制币,含纯银8克,直径25毫米,面额3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一百五十万枚。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发行量1.2亿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在兑换限额方面,2023年贺岁双色铜合金纪念币每人预约、兑换限额为20枚。

在吉林省内承办银行共有四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于2022年12月27日至29日办理2023年贺岁双色铜合金纪念币的预约业务。公众可通过预约承办银行官方网站等线上渠道或在营业时间内前往承办银行公布的预约兑换网点进行预约登记。

(吉视守望都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