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之字的含义(奕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啊)

时间:2024-01-14 07:41:14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益方之言㊿|“就”字的三个读音,分得清才算上资深益阳人

视频加载中...

甫·就

有一句老话:“宁愿邀三个折本客,不愿邀一个甫出笼”,说宁愿邀有失败经验的人合伙,也不邀刚刚入行的新手。其中的“甫”字,会让人觉得疑惑。不过,只要知道这个字在益阳口语中念“抱(三声)”,“甫出笼”的意思就懂了。

据廖文豪《汉字树》:甫是苗的本字,本义是在农田里培育小苗。甲骨文字形,象田中有植物生长之形。“甫”引申出两个主要含义:一是开始、刚刚,表示秧苗刚长出来;二是父亲、男子的美称,表示尽责任的男子。

唐代大诗人杜甫,名甫,字子美。他的名、字显示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受人尊敬的男子。旧时问对方的名字,称“台甫”。《官场现形记》:“请教尊姓台甫?”台是敬词,甫指对方的名、字或别号,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尊敬。

古文里“甫”当副词,就是刚刚、才的意思。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立寨甫毕,喘息未定,忽闻寨后一声炮响,火光接天,车声震耳。”

益阳话保留了“甫”的副词用法。甫,普通话读fu,益阳话读bao,读音有很大不同。益阳读法应是保留的古音。在益阳话里还可以找到同类的佐证。桃江的浮邱山之“浮”,以及浮起来、赶浮(在上加一点)、浮泅(游泳)、打浮脚(快步走)等等,它们的普通话与益阳话的读音有对应关系。另一个同音字“孵”,如鸡赖孵(母鸡停止生蛋,欲孵小鸡的状态)、孵鸡婆(正在孵小鸡的母鸡),也如此。因为孵鸡婆屙的屎又大又白,如某人不高兴时翻白眼,别人可能会斥一句:“你的孵鸡婆屎蛮好看去哒!”

益阳话的“甫出笼”,就指新手。还有“甫做粑粑,三个不圞”“我是甫搞,搞不好你要不计较哦”等。

腌得不久,不晒干就吃的鱼,益阳叫bao腌鱼,其中的bao写成字,就是“甫”。有一个词“bao风bao热”,形容人时冷时热,或做事缺少恒心。写出来应该是“甫风甫热”。

在湖南,此读法用法并非益阳独有。长沙有“新讨堂客甫作田”“甫甫之(刚刚开始)”等,邵阳话也有类似用法。再一想,其实这句长沙俚语益阳也讲,还有下句,谓“新讨堂客甫作田,一天当得两三天”,言人们新做一事,有热情,干劲足。

就,在益阳话里是一个复杂的字。而其复杂就在于它完整保留了“就”字的古代信息。

《说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京:人工筑起的高土堆。“就”的本义:往高处去。段玉裁注:“《广韵》曰:就,成也,迎也,即也。皆其引申之义也。”“就”的意思有成功、顺迎、就是三个方面的意思。

益阳话里,“就”有三种读音:文读为jiǔ,白读为liǔ和yǒu。文读的“就”,如成就、就业等;读liǔ的“就”,如就位、就现、就势、就打来、做得就(干得了、忙得过来)、就汤下面、就水湾船、就子等;读yǒu的“就”,如就来,就搞,就好哒等,普通话用得最多的“就”,在益阳读“又(yǒu)”。

细心的读者会看出来,益阳话的这三种读法、用法,正好与《广韵》的“就”的三种义项:“成也,迎也,即也”对应。“就”在益阳的白读音极有可能是保留下来的古音。非常可贵!

“就”在《说文》里是当会意字解的,“京”与“尤”都有明确含义。由益阳话回溯,“就”可能有另一种解法,右边的“尤”当成声部,将“就”当形声字解。这应是益阳人读“就”为yǒu(读如“又”,与“尤”音同,只调有异)的来源。益阳人回答对方“就来”,往往讲的是“又来”。

至于前面提到的“就(liǔ)子”,乡下老人还在讲,是指较小的漏斗。比如要将油、酒等倒进瓶子里去,瓶子口小,就得用这种漏斗。其中的“就”,就是“就着来”的意思,动作慢、仔细是此处“就”的特征。而将油、酒等仔细倒入瓶等器皿的小口里,这个动作也叫“就”。“就”当动词的场合还不止此。在一个比较拥挤的场合,慢慢进去,尽量不与人碰撞,叫“就进去”。

主讲人简介:

谢国芳,益阳沅江人,益阳日报社高级编辑、益阳市首届优秀社科专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其方言研究专著《益阳方言寻根说字》为益阳市社科重点项目,获益阳市社科成果特等奖、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策划:邢玲

执行:杨玉菡

制作: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