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姓的由来(姓的由来及姓的故事)

时间:2024-01-21 10:11:21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中华姓氏的起源与演变:从图腾到文字的历史探索

姓氏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姓氏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姓氏的来源要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传说时期。据《日知录》上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年龄者,得二十有二……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从古史传说算起,华夏先民开始使用姓氏时间可推到原始社会后期,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本文将从姓氏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姓氏制度的历史。

姓氏是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旧石器时代末期,华夏先民开始摆脱原始群状态,进入氏族社会。当时人们为了优化种族繁衍,为了制止、乱婚等现象,氏族实行族外婚制,确立了区分各个氏族的图腾符号。后来,图腾符号逐渐演变成了能够更直接表明氏族世系的称号:姓氏。

在氏族社会,姓和氏是分开的。姓用于指称源于同一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氏用于指称某个具体氏族中的人。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女子具有生育能力,地位高贵。一个部落的强大与部落女性的生育能力息息相关。那时,没有夫妻制度,没有父亲的概念,生下来的孩子跟母亲生活,姓也随母亲。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里说,“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上古有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都包含了“女”字。

许慎《说文解字》上说:“神农居姜水,以为姓。”“黄帝居姬水,以为姓。”“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少昊孙台骀后封于姒,因以为氏。”“嬴,少昊氏之姓。”“黃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姞其一也。”“祝融之后姓也。祝融者、颛顼之子黎也。”³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这八姓演化而来。

姓氏来源

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宋代《百家姓》收入506个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2398个姓氏。看到这些数字你是不是已经傻了呢,其实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姓氏都是由历史上的“上古八大姓氏”衍生分支出来的,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赐姓命氏:这是由部落首领、国王、皇帝等授予或任命的姓氏,是一种封赏制度。赐姓命氏的对象,通常是有功劳、有贡献、有才能、有地位的人,或者是亲属、子弟、后裔等。赐姓命氏的方式,通常是以地名、国名、官名、爵名、谥号等为姓氏。例如,黄帝赐其子玄嚣以江为姓,尧赐其子丹朱以丹为姓,周武王赐其弟管叔以鲁为姓等。

(二)国号姓:这是以祖先所建立或所属的国家名称为姓氏的一种类型。国号姓通常是由诸侯国君自行确定或继承的,也有少数是由天子赐予或认可的。国号姓在周代诸侯国林立时最为盛行,如齐、鲁、燕、陈、杞、宋、韩、赵、魏等。到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诸侯国相继灭亡,但国号姓仍然保留下来,并且分化出许多支系和分支。

(三)官爵谥号姓:这是以官职、爵位、谥号等为姓氏的一种类型。官爵谥号姓通常是由天子或诸侯国君授予或评定的,也有少数是由本人或后人自称或自取的。官爵谥号姓在秦汉以后逐渐增多,如司马、司徒、司空、太史、太傅、太师等文官姓;将军、师、帅、校尉等武官姓;公、侯、伯子男等爵级姓;昭、穆、文武植简献孝庄成停闵哀等谥号姓等。

(四)职业姓:这是以从事的职业或行业为姓氏的一种类型。职业姓通常是由本人或后人自称或自取的,也有少数是由他人称呼或取笑的。职业姓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门类的增加,也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明确和行业特征的突出。职业姓在秦汉以后逐渐增多,如:

米、谷、麦、采等农业生产相关的职业姓;

牛、马、羊、鹿等畜牧业相关的职业姓;

李、林、苗、梅、柳、花等花木培植相关的职业姓;

衣、布、裘、针、线、纽等裁缝制衣相关的职业姓;

金、银、铜、铁等冶炼相关的职业姓;

张、剪、矛、盾等制造弓箭相关的职业姓;

巫、卜、祝、神等封建迷信相关的职业姓;

风、云、雷、电、雨等天文地理相关的职业姓;

楼、房、官、殿、石等建筑相关的职业姓等。

(五)罕见姓:这是一些稀有、奇特、古怪的姓氏,也称为奇姓或稀姓。罕见姓通常是由于特殊的原因或故事而产生或保留的,也有少数是由于文字的变化或错误而形成的。罕见姓在秦汉以后逐渐减少,但仍有一些流传至今,如死、丧、尸、鬼、墓、父、母、妈、兄、弟、男、女、身、腹、目、牙、血、乳、鸡、鸭、猪、猫、狗、好、姻、茶、酒、毒奇、怪、痛、苦、叫、妖、狂、苟等。

以上几种类型的姓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的。例如,有些赐姓命氏的对象,本来就有自己的国号姓或官爵谥号姓,如周武王赐其弟管叔以鲁为姓,管叔本来就是管国之君,管也是他的国号姓;有些国号姓或官爵谥号姓的人,后来又被赐予或改为其他的姓氏,如秦始皇赐其子扶苏以赢为姓,扶苏本来就是秦国之子,秦也是他的国号姓;有些职业姓或罕见姓的人,后来又被授予或改为其他的姓氏,如春秋时宋国大夫无骇被赐以展为氏,无骇本来就是他的名字,也是一种罕见姓。这些例子说明了中国姓氏在历史上的变化和发展,并且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影响。

本人整理了众多姓氏家谱(不断更新中)

提供免费下载

请关注查看文章发布历史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姓氏#

中国第一大姓——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陈田孙王本一家

据报道:中国是有着将近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2018年,在中国官方登记的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李姓人口以61万之差紧随其后。中国登记在用的人口姓氏共有6150个,但“百家姓”占人口总量的近80%。最常见的姓氏为王、李、张、刘和陈。五大姓人口总和约为4.33亿,接近中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据相关资料介绍,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主要源流: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姬姓王有三个分支

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部分源流

1、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2、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3、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高丽人,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王姓分布: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人口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3、陈、田、孙、王本是一家。研究兵圣孙武,可知陈、田、孙、王出自妫姓本是一家。

孙武,字长卿。《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孙子见吴王时间为公元前512年,此前孙武已完成《孙子兵法》的写作工作,孙武好友、时任吴国大臣的伍子胥将他推荐给吴王阖闾,孙武以自己撰写的兵法13篇呈献吴王,希望能得到吴王的重用。据此专家推算孙子约出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史记》说:“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可见孙子出生地是齐国,经专家考证,孙子出生在今山东省惠民县。

孙子的祖先最早是陈国人,名叫陈完,声名显赫,史书流传。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陈厉公妫跃之子。他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陈国是我国历史上西周至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国君妫姓陈氏,是虞舜后裔。周武王灭商,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太姬嫁给他,并封之于陈地,建陈国。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陈国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太昊伏羲氏的都城,称之为“太昊之虚”。

春秋初期陈国国君陈桓公妫鲍的弟弟叫妫佗,他在周桓王十四年,即公元前706年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妫免,自立为陈国国君,史称陈厉公。公元前707年,陈国发生宫廷内乱,厉公被杀,太子完被贬为大夫。后宣公太子御寇,被宣公宠妃谋杀;完和御寇相好,恐祸及己身,便离陈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完公奔齐后,齐桓公要拜他为卿,陈完推辞,齐桓公就封他为“工正”(管理百工的官),并赐给他很多田地。当时的“陈”和“田”同音(即音韵学中常讲的“古无舌上音”),故或称之为“田完”。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

“孙”姓的“陈”氏先祖,最早是指黄帝、尧帝、舜帝在开封三皇五帝“中央之国”观测太阳运行,制定历法的羲和氏、常仪(即昌意)氏,后裔以“陈”为图腾称作“陈”氏。淮阳的陈国由陈胡公自陈、留传承而去,后来也曾属陈留郡、开封府管辖。“留”是由卯、田组成,意为占日的东方(卯)之田。也许这是陈完为什么要改陈为田的缘由。

孙子的祖父是田书,为田完的五世孙,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在攻打莒国时立下了战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并赐姓“孙”。史家认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国灭商纣王,封舜帝之子商均的直系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于陈国留邑。周公平叛三监之乱后,将陈国迁于淮阳。宋代著名学者邓名世《古今姓氏辨证》认为,孙姓出自妫姓,是齐田完的后代。妫姓孙氏远古始祖为虞舜,其传承顺序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封)→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后逃往齐国)→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赐姓孙)。

孙武的父亲是孙凭,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为齐国的卿大夫,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受其家庭影响和崇武尚智齐文化的影响,孙子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并受祖父、父亲带兵作战耳闻目染的熏陶,对少年孙子军事才干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但后来的齐国内乱,危机四伏,在祸乱即将危及孙氏家族之时,孙凭不得不率全家于公元前517年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逃难到南方的吴国。此时的孙子20岁有余,钻研兵法成就卓著,但他藏形不露,过着亦耕(灌园耕种)亦读(写作兵法)的田园隐居生活。

陈氏子孙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和孙武。田穰苴,齐王国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故其又称司马穰苴,其著有兵家巨作《司马法》。孙武,吴王国大将军,其著有兵家巨作《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和孙武在唐朝开元十九年被玄宗皇帝列入“武庙十哲”;《司马法》和《孙子兵法》均列入北宋《武经七书》。

王莽,新朝开国皇帝,亦是陈氏之后裔。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为秦所灭,其子孙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封建孙安为济北王,齐谓之王家,以王为氏。”

“杨” 姓的由来和汉字书法演变「书品百家姓」

文:高天晨

杨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6位。现在,杨姓总人口约有400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四川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是杨姓的得姓始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姓的姓氏起源以及“杨”字的汉字书法演变的过程。

杨姓的来源

“杨”本意和太阳相关。很多人说自己姓杨,都说是“木易杨”其实是说错了,繁体字“楊”是“木”和“昜”yáng 组成。“昜”比“易”多一横

“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王大有先生绘制的“杨”姓姓氏图腾

杨姓祖先——杨伯侨

杨伯侨(公元前724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东周时人。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封伯侨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他的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由此,为杨姓祖先。

“杨”字的造字本义和汉字书法演变

昜,是“陽”的本字,表示日照。楊,表示喜阳的果树。所以本意就是杨树,杨树喜欢日照充足的湿热之地,昜引申为繁荣昌盛的样子,用以标记“杨”字的含义。

“杨”字的字源图示

“杨”字的字体演变

“杨”字历代书体写法赏析

【篆书】

金文

金文“多友鼎”中的“杨”字体结构凝练,笔势秀丽,拙朴可爱

石鼓文

石鼓文是秦小篆的先声,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字形雍容。

石鼓文中的“杨”

小篆

小篆的杨,汲取了先秦篆书的共性,婉转整齐,线条流畅大方,秀美多姿,笔画匀称。

清篆

清代吴昌硕所写的篆书“杨”,取法石鼓文“圆中寓方”的特点,用笔老辣苍劲,古意盎然,行笔中并非如小篆一般笔画均匀,而又力量的变化,如苍松老枝,刚强而又有生命力。

【隶书】

简牍

《包山楚简》中的“杨”字,是篆体结字以隶书的形态出之,风格秀丽而又雄强,波磔鲜明,极具动态,别有风格,由此可见由篆变隶的轨迹。

《包山楚简》中的“杨”

汉隶

《石门颂》中的“杨”,体现了明显的汉隶风格,彻底没有了篆书的味道,具有动态气势,结体有度而潇洒,意趣张扬。

《石门颂》中的“杨”

【楷书】

魏碑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呈现明显的刀笔之势,方整遒劲,仆厚古拙,峭拔劲挺;力量外拓;章法处理上行列也较为整齐,显得纵有行而横有列,虽字字独立,但并无可板之感。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

唐楷

虞世南楷书“杨”,外柔内刚,萧散洒落,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虞世南楷书“杨”

【行书】

行楷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出赵氏书法独特的书卷气和富贵气。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

行草

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中的“杨”,写法引篆入行,圆笔中锋,善用枯笔,苍劲而有质感,以圆笔求筋力的风格被后世称为“颜筋。这种圆笔的善用,和王羲之行书的方笔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杨”

【草书】

孙过庭草书《书谱》中的“杨”,可见其继承魏晋笔法,妍丽多姿,体态具有动感而可爱。

孙过庭《书谱》中的“杨”

孙姓由来

得姓始祖:孙乙,字武仲,又称武仲乙,康叔(卫国第一代国君)之后。

网络图片

由于孙姓起源较多,我们逐一罗列。

1.源于子姓:商朝末年,纣王叔父比干(本名:子干,商朝贤臣),因耿直劝谏被杀害,其子孙为了躲避灾难,故改姓为孙。

2.源于姬姓:周公姬旦封康叔(姬姓)于卫城(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康叔八世孙姬和因攻灭西戎(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又叫孙已,后代便以孙为姓。

3.源于妫姓和姚姓。(由于提供资料皆为古文,本人才疏学浅,未更深阐述缘由,忘大家谅解)

4.源于芈姓:蒍wei贾(春秋时楚国司马)的儿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春秋治水名人,任楚庄王令尹),孙叔为其字,其子孙以其字为氏。

5.源于荀姓:汉朝时为避汉宣帝(本名:刘询)“xun”字之讳,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改为孙姓,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即荀子,战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改为孙卿。荀姓也成了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6.源于赐姓:三国时东吴将领俞河因战功显赫,被孙策赐孙姓。

7:源于姒姓:夏侯婴(西汉开国功臣,刘邦好友,担任腾令奉车)的曾孙夏侯颇娶平阳公主(汉景帝刘启之女)为妻,平阳公主随母系外家姓,称“孙公主”,这使得夏侯颇的子女跟随姓为孙。

8.源于避难改姓:①摘自山东《郓城县志》,轩辕斌(明初大臣),奉命去往梁山平乱,落籍在了郓城,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将轩辕氏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②摘自《明史》,明朝中叶,一名士叫“孙一元”,原是安化王后裔,本名朱氏。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92年)庆靖王朱栴zhan四子朱寘鐇zhi'fan承袭了安化封地(今陕西庆阳与甘肃安化一带)后,发动了安化王之乱,被赐死。朱一元怕受株连,故改姓,名为孙一元,携家眷躲入太白山中。

网络图片

9.源于他族改姓:①摘自高丽文学家金富轼撰写的《三国史记》。新罗初期(朝鲜半岛历史上的国家之一),朝鲜的遗民居住在山谷之间,其间分为六部,均为朴姓。到新罗第三代国君朴儒理尼师改六部名称,并分别赐姓,其中的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孙姓。②唐朝时期,安禄山的部将孙孝哲一支。③元代大都督塔海,其后世子孙改汉姓孙氏。④清朝时期,满洲八旗姓孙佳氏、鲁布哩氏改姓孙氏。⑤今景颇族、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姓孙氏。

头条图片

孙姓,姓氏排行第三,人口约1800万,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