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暹罗龙(暹罗龙vs大盗龙)

时间:2024-01-12 23:14:07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曾经的陆地霸主棘龙,原来最擅长的是划水和摸鱼

棘龙 Spinosaurus的外貌非常独特,有着如鳄鱼般的长嘴、大大的背帆,加上长达15米、硕大无朋的身躯——甚至比成年霸王龙还大——使其成为极具标志性的恐龙之一,也是影视作品中的常客。在电影《侏罗纪公园III》中,棘龙更被渲染为超越陆地霸主霸王龙的形象。

电影《侏罗纪公园III》中,棘龙成为陆地霸主,甚至打败了霸王龙。图片:《侏罗纪公园III》

但随着越来越多化石的发现,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到,棘龙虽然有着肉食恐龙中排名第一的身长,但它主要以鱼类为食。而为了适应捕食鱼类的水生环境,棘龙也演化出了和我们想象非常不同的形象。

最近一篇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由古生物学家尼扎尔·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所领衔的团队甚至发现,棘龙可能还长有类似水生生物的大尾巴。

Twitter网友恶搞的棘龙最新“复原图”。

殒落于二战炮火的埃及巨兽

棘龙不只长相独特,就连它的发现史都极具传奇色彩。

最早的棘龙化石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所带领的团队在埃及发现,并于1915年首度发表。但在最初的论文里,斯特莫对这个大家伙真正的样貌也非常怀疑,因此除了骨骼描述外以及精美的骨骼图片外,并没有给出太多生态复原相关的说明。

斯特莫1915年发表的棘龙骨骼图片。图片:Ernst Stromer / Wikimedia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最初在埃及找到的许多标本都延后许久才运回德国,因此斯莫特在1934年又再次描述了棘龙的尾椎等补充材料。直到1936年,他才终于给出第一个棘龙的复原图。

但由于当时缺乏棘龙上颌骨及四肢骨骼,这个复原主要是参考了如异特龙、暴龙等大型肉食恐龙;再加上当年流行把二足站立的恐龙复原成袋鼠站姿,因此复原图和现在认识的棘龙有很大的差异。

过去科学家对棘龙的想象图。图片:National History Museum

这些棘龙标本都被存放于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莫特曾要求将这些化石移至安全的地方,但遭到纳粹军官拒绝。最终在1944年盟军的轰炸中,这些标本付之一炬,仅留下当年的照片、图片以及论文作为唯一的证据。

棘龙最初的标本虽然已经毁于战火,但这类恐龙的分布非常广泛,从英国的重爪龙 Baryonyx、巴西的奥色拉龙 Oxalaia,到泰国的暹罗龙 Siamosaurus、老挝的鱼猎龙 Ichthyovenator等,都是棘龙科成员。

透过对这些近亲的研究,科学家们从它们与食肉恐龙不同的牙齿形状,以及有些化石腹部残留的鱼骨头和鳞片上,逐渐认识到棘龙应该以鱼类为食;加上后来发现的上颌骨化石,棘龙的头部复原也从原先类似于异特龙、霸王龙的形态,转变为接近鳄鱼的大长嘴。

图片:James St. John / flickr

和其他肉食类恐龙不同,棘龙的牙齿呈圆锥形,上面有纵向的沟槽,可以用来抓鱼。

图片:Mario Lanzas / Wikimedia

棘龙科成员的复原图,全部长着如鳄鱼般的嘴。从左到右依次为激龙属、重爪龙属、棘龙属、似鳄龙属以及鱼猎龙属。

但究竟棘龙是像鳄鱼一样多数时间待在水里的半水生动物,还是像某些熊一样只在需要时到水边捕鱼,一直以来争议颇多。

最长的身躯却是小短腿

2008年,易卜拉欣在因缘际会下,结识了摩洛哥的矿工,他们会贩卖工作时找到的化石。经过鉴定,易卜拉欣发现这是棘龙的化石,并立刻让矿工带领自己到发现化石的地方。

最终,他发现棘龙化石出土于卡玛卡玛地层(Kem Kem beds),属于1亿1000万年前至9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图片:University of Detroit Mercy

易卜拉欣(左二)有德国和摩洛哥血统,更易于和摩洛哥当地人亲近并探寻恐龙化石。

之后,易卜拉欣又到该地层多次进行发掘,找到许多过去从未发现的棘龙化石材料。在2014年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易卜拉欣提出棘龙包含了许多适应水生的身体特征,例如身体较为细长,和鳄鱼一样后肢粗短,后肢的爪子较平不呈勾状且脚趾分散——代表可能有蹼,此外骨壁还和企鹅、海牛等水生动物一样都比较厚等等。

这些特征都显示棘龙应该是半水生的恐龙。

以泳姿进行展示的棘龙骨架。图片:Mike Bowler / Wikimedia

但此论文发表后受到许多学界的质疑。有些声音认为这些骨骼并不来自同一个体,例如成体的身体加上幼体的脚也会看起来是短脚;另外也有些人质疑2014年发表的只是棘龙的近亲,并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它就是棘龙。因此易卜拉欣和长腿陆生棘龙派的争论就持续进行着。

2018年,易卜拉欣再度回到摩洛哥进行发掘,一方面是想要找到更坚实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水生棘龙的观点;另一方面是他听说将有化石贩子来此进行商业发掘,因此他必须与时间赛跑,比这些贩子更早一步将化石挖出来研究。

摩洛哥的化石挖掘现场。图片:Nizar Ibrahim et. al. / Nature (2020)

这次发掘带来了惊人的发现,——易卜拉欣的团队在当地找到了棘龙的脚爪和大量保存完好的尾椎。这批骨骼与2014年发现的相比没有重复的,很可能属于同一只恐龙,因此可以排除之前对于这些骨骼来自不同恐龙个体的质疑。另外,本次发现的尾椎和1934年斯莫特补充发表的棘龙尾椎几乎相同,因此也可以证明本次找到的化石就是棘龙本尊,不是其他近亲种类。

不只短腿,还有大“鱼尾”

本次发现的亮点在于几乎完整的尾巴,而这个尾巴有别于一般兽脚类恐龙的尾巴,尾椎上、下的突起(神经棘、脉弧)特别长,俨然就像一个大船桨一样;而且尾部的脊椎也比其他兽脚类恐龙灵活,推测可以更加自由地左右摆动。

这根大尾巴在水中可以帮助棘龙推进,让它成为名符其实的水中蛟龙。

图片:Nizar Ibrahim et. al. / Nature (2020)

新研究中的棘龙尾巴,可看到尾椎上下的突起特别长。

为了证实这根大尾巴确实对游泳有帮助,易卜拉欣还求助于哈佛大学博物馆的史蒂芬妮皮尔斯(Stephanie Pierce)以及鱼类学家乔治·劳德(George Lauder)。他们除了进行计算机模拟外,更制作出了棘龙尾部的模型,并放在水缸中收集相应的水流及游动数据。

实验结果证明,棘龙的大宽尾确实能产生八倍于一般兽脚类恐龙尾巴的推进力,游泳效率也是一般兽脚类恐龙的两倍以上。

图片:Nizar Ibrahim et. al. / Nature (2020)

棘龙尾部游泳的模拟模型,推进力(b)和效率(c)的数据分析发现,这种尾部比一般兽脚类恐龙(左起依次为虚骨龙、异特龙、棘龙、鳄鱼、蝾螈)更适于游泳。

经过这次的发现,古生物学家们几乎可以确定,棘龙不是只会在浅滩捕食鱼类,更是个游泳好手,甚至会长时间待在水中。它们演化出形状类似鳄鱼或蝾螈的尾巴,可以更有效地在水中驰骋。

棘龙也成为了目前唯一发现的大型水生恐龙。过去认为鸭嘴龙类和蜥脚类可能为水生,但都被后续研究推翻,而鱼龙、蛇颈龙、沧龙在分类上则不属于恐龙。

图片:Mario Lanzas / Wikimedia

棘龙的最新复原图,可以看到尾巴类似大船桨一样,可以提供更强大的推进力。

但科学研究的旅程还没结束,科学家们会在一次次的新发现中,不断修正过去的错误,更加趋近于真相。就像对棘龙的研究一样:它的形象从披着“大船帆”,直立站立的大恐龙,变成面部酷似鳄鱼,身体平行于地面但还是用一双大长腿站立的姿势;其后又发现它应该是躯体修长、后肢短小的形态;直到今天,人们发现它有着类似鳄鱼、蝾螈那样的大船桨尾巴。

Facebook上一个古生物复原社团总结的棘龙复原图变化过程。

本次的研究团队也在采访中表示,今后将进一步着手研究棘龙背上的“大船帆”对其游泳的影响。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加颠覆性的发现,一改我们对这种神奇恐龙的认知。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廖俊棋。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