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珏的意思(瑟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4-01-17 15:36:07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我要学认字7——珏(jué)

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本义为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左传·庄公十八年》,“皆赐玉五瑴,马三匹。”“瑴,又作珏。”

凡是象形字,本义大都不会错认。

有个同音的玦,也是玉器,含义不同。《史记》,“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此“玦”(jué)指环形有缺口的玉器,常用作表示决断、决绝的象征物。

中国古代乐器“瑟”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共有二十五根弦。与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

《诗经·小雅》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这是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说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孔子擅鼓瑟,用来为诗歌伴奏,在当时,孔子鼓瑟是独立成家的,号称“孔门之瑟”。

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

1979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一张古瑟,它是战国初期(公元前433年以前)楚国的诸侯曾国制作的,尾端有龙的形象雕塑,共鸣箱侧面有彩绘的凤凰图案。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瑟,现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一”、“不”、“啊”的音变规律

一、“一”的变调规律:

1、“一”在作为序数词或只单独作数的情况或处于词末的情况下读一声,如:第一、十一、统一

2、“一”后面的字如果是一、二、三声的,“一”读四声,如:一杯、一条、一起

3、“一”后面的字是四声的,“一”读二声,如:一粒、一片、一块、一次

4、“一”在两个相同动词之间读轻声,如:看一看,读一读,听一听

5、“一”的变音练习

① 词组

说一(yi)说/第一(yī)名/一(yì)言为定/九牛一(yì)毛/一(yī)五一(yī)十/一(yì)年一(yí)夜/合二为一(yī)/一(yì)模一(yí)样/千篇一(yí)律/奄奄一(yì)息

② 短句

一(yì)轮新月酒一(yì)杯,一(yì)琴一(yí)瑟一(yì)舟轻。

一(yì)心一(yí)意思一(yì)人,一(yí)夜愁断一(yì)江春。

一(yí)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离离原上草,一(yí)岁一(yì)枯荣。

有一(yí)个小伙子,手拿着一(yí)束鲜花,等待一(yí)位好姑娘。

打南边来了两队篮球运动员,一(yí)队是男队员,一(yí)队是女队员。

做什么事都要做到一(yì)心一(yí)意,表里如一(yī),言行一(yí)致,一(yì)丝不苟。

一(yí)个老僧一(yì)本经,一(yì)行一(yí)字念的清。

二、“不”的变调规律:

(一)、“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二)、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变调现象:

1、在四声字前念二声。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再、不认识。

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

啊"的变音及简单示例:

(1)前面音节末尾是a、o、e、i、ü时,“啊”读作“ya”,有时也写成“呀”例如:“真绿啊!”“真奇啊!”“真多啊!”

(2)前面音节末尾是“u”(或ao、iao)时,“啊”读作“ua”,有时写成“哇”。例如:“真秀啊!”“手真巧啊!”“是个多面手啊!”

(3)前面音节末尾是“n”时,“啊”读作“na”,有时直接写成“哪”。例如:“真险啊!”“要小心啊!”“怎么办啊?

(4)前面音节末尾是“ng”时,“啊”读作“nga”。

例如:“真静啊!”“真清啊!”“一起唱啊!”

(5)前面音节是zhi、chi、shi、r i 或 z i、c i、s i 时,“啊”读作“ra”或“za”。

例如:“快吃啊!”“这东西真次啊!

有趣的汉字之“珏”95|这回变两块玉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天的内容开始之前,请大家想想“琴瑟”二字。这个词并不陌生,我们常常用“琴瑟和鸣”来形容夫妻感情融洽,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明明是乐器,为何是“王”字旁呢?是不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就对了,因为确实不是两个“王”,而是两块“玉”。

珏——甲骨文

前面我们说了“玉”字,是用绳子串起来的一串玉石,而两块玉在一起,就成了“珏(jué)”。当然,“珏”也不是“王”字旁,其甲骨文多是两个“玉”字在一起,这一款较为特别:

珏——甲骨文

“珏”的本字是“二玉相合为一珏”,本意为“二玉相碰之声”。前面也谈到了“玉有五德”,其中之一为“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意思是敲击玉石的声音非常好听,并且传得很远。

珏——说文小篆

当年伏羲听到两只玉相碰,声音非常好听,于是发明了“琴瑟”,故而这两个字都是从“珏”的,并不是两个“王”,这才是“琴瑟”二字本来要表达的含义,知道其来源,只觉更美。

“九霄环佩”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文的“珏”只找到一款,和甲骨文以及后面的隶书、楷书等字形大不相同,但却再次说明玉的声音之美妙:

珏——金文

这一款字形中,左上部分为“玉”,下面为“石”和“口”,右半部分意思是“用手拿着棍子一类的东西”,字意就是,敲击玉石后,它像人一样从嘴里发出声音,我个人认为这是突出了玉的灵性。

红山文化玉龙——“中华第一龙”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代“玉”和“王”字非常相似,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王字旁”的字,很多其实是“玉”,这与之前提到的“月”和“肉”相似。比如,除了“琴瑟”之外,“班”字也是如此。

“珏”为两玉相合,而“班”则是用刀将“玉”从中间分开。

班——金文(西周)

春秋时期的“刀”有所不同,但字意是一样的:

班——金文(春秋)

“玉”,从古至今都是非常贵重的,尤其在古代经常作为信物出现,所以《说文》解释“班”的本意是“分瑞玉”。

班——说文小篆

“瑞玉”是一个词,指古代诸侯国或藩国朝聘时所执的玉质信物。舜接受了禅让的册命后,祭祀天地四时、山川和群神,收集五种“瑞玉”,接受四方诸侯的觐见,并向他们颁赐瑞玉,这就是“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班”字字形一直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汉代基本已经和现代字形相同。

班——汉代

我个人比较喜欢“修长款”的:

班——汉代

“班”的本意早已不用,今天我们使用的大多是由“分开”引申而来的含义,比如,班级、班组、科班等等,还有令广大“打工人”纠结、痛苦的一个词:上班[机智]

参考:

1.玉:有趣的汉字之“玉”93|这真不是“王”字

2.王:有趣的汉字之“王”94|字源、王及王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