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搬家吉日

本命元辰(本命元辰对照表)

时间:2024-01-30 19:41:50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图

明末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图】

中国的星座信仰,看看你的本命元辰星君是哪位?

北斗九皇星君

北斗九皇星君,道教神名,称北斗九皇大道君。道教以北斗为天神加以崇拜,并对其作了种种神学的解释。《云笈七籤·日月星辰部》卷二十四曰:“北斗九星,七见(现)二隐”。未云:“右九皇君九天人,内姓隐讳,知之延寿千年。”《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及《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九等据此称北斗七星为: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再加八、九二星,为九皇星君。

北斗星君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很重视北斗星君的作用。《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所谓“七政”,据《索隐》引《尚书大传》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就是说,自然界天地的运转、四时的变化、五行的分布,以及人间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决定。其后的纬书更对此作了发挥,《河图帝览嬉》曰:“斗七星,富贵之官也;其旁二星,主爵禄;其中一星,主寿夭。”“斗主岁时丰歉。”《尚书纬》说: “七星在人为七瑞。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国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为七政。”道书承此论说,除继续论述其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影响外,着重强调其对个人生命的决定作用,《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云:“北斗司生司杀,养物济人之都会也。凡诸有情之人,既禀天地之气,阴阳之令,为男为女,可寿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另一些道书又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太星君,子生人属之;巨门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纲星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纪星君,己未生人属之,破军关星君,午生人属之……”各人根据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命星官之所主掌”,“凡有男女于本命生辰及诸斋日,清净身心,焚香持此真文,自认北极本命所属星君,随心祷祝,善无不应,灾罪消除”。

北斗计有九星称为九皇、其七星是明显、二星是隐敝、故称『北斗七星』、各星君各有辖管主宰之本命元辰。

一、贪狼星 (子年相鼠生人属之为本命星)

二、巨门星 (丑、亥年相年及相猪生人属之为本命星)

三、禄存星 (寅、戊年相虎及相狗生人属之为本命星)

四、文曲星 (卯、酉年相兔及相鸡生人属之为本命星)

五、廉贞星 (辰、申年相龙、相猴生人属之为本命星)

六、武曲星 (巳、未年相蛇、相羊生人属之为本命星)

七、破军星 (午年相马生人属之为本命星)

另二个是隐星为『辅星』及『弼星』

【北斗九星赐福消灾延生保德灯仪】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太星君、天枢星,子生人属之。保身续寿,永亨利贞。耳目开爽,魂魄长宁。摄养精神,与神同明。 延寿自然,上升玉清。阳明星,天之太尉,司政纠非,上总九天上真,中监五岳飞仙,下领修身之人,天地神灵功过轻重,莫不隶焉。《遁甲》曰:天英字于然诸 ,在仙经隐名,随法立号也,星围九百二十里,然灯曰寿星,明暗以验之,真符曰延生。

延寿灯 延生保命遇事吉顺

北斗第二巨门元星君、天璇星,丑亥生人属之。结福护身,福庆维新。辟除妖恶,善瑞日臻;去来无碍,与神同轮。福命自然,上升玉宸。 星,天之上宰,主保命,上总天宿,下领万灵及惜福之人,诸以奉道及兆民福庆,莫不隶焉。《遁甲》曰:天任字于全,星围五百五十里,然灯曰结福,明暗以验之,真符曰福命。

赐福灯 承天应运百病消除

北斗第三福善禄存真星君、天机星,寅戌生人属之。度厄扶身,禄位长亨。脏肺开朗,动止咸宁。光运合景,与神同荣。禄运自然,上升玉京。真人星,天之司空,主神仙,上总九天高真,中监五岳灵仙,下领勤劳之人,真仙之官,莫不隶焉。《遁甲》曰:天柱字子素,星围七百二十里,然灯曰禄星,明暗以验之,真符曰度厄增禄。

增禄灯 加禄保盟运昌命隆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纽星君、天权星,卯酉生人属之。卫身聪慧, 高玄五明。文运自然,与神同荣。玄冥星,天之游击,主文德,上德九天谱禄,中领鬼神簿目,下监勤学命籍,伐逆不臣,诸天诸地,莫不隶焉。《遁甲》曰:天心字子裘,星围八百里,然灯曰文德星,明暗以验之,真符曰明智。

文德灯 增慧加聪文思益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罡星君、玉衡星,辰申生人属之。固身扶衰, 长启吉祥。明真降佑,荡除凶殃。 消灾自然,与神同乡。丹元星,天之斗君,上总九天鬼神,中领北帝三官,下监万兆黎民。诸以凶勃,莫不总该。《遁甲》曰:天禽字子公,星围七百二十里,然灯曰免灾星,明暗以验之,真符曰固消灾散祸。

消灾灯 祥光佑护消除灾星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纪星君、开阳星,巳未生人属之。爵位荣身,享福无穷。仙官扶卫,步摄云中。正真降集,与神同职。 威灵备守,妖邪绝踪。仕途自然,上升玉宫。 北极星,天之太常,主升进,上总九天上真,中统五岳飞仙,下领求职之人,凡以功勤得转轮阶级,总之焉。《遁甲》曰 : 天辅字子卿,星围七百里,然灯曰官印星,明暗以验之,其符曰仕途。

权印灯 本身命宫加护祥光

北斗第七天卫破军关星君、瑶光星,午生人属之。七元度籍,名列紫书。常处欢娱,正身添乐。飞仙蹈舞,游宴玄都。天卫星,天之上帝,主天地机运,如天地夫妻,子嗣否泰劫会,莫不隶焉。《遁甲》曰:天冲字子翘,星围九百里,然灯曰夫妻子嗣星,明暗以验之,其符曰如意。

子嗣灯 所求所愿自得亨贞

北斗第八左辅洞明星君。辅星如人间卿相,天尊玉帝之星也,主天医飞仙,上总九天,下领九地,五岳四渎神仙之官,悉由之焉。辅在武曲星之外傍,帝化日月水火。《遁甲》曰:天芮字天成。然灯曰禳祛病患,治病服药,明吉暗凶。

功德灯 福慧增荣合家康宁

北斗第九右弼隐光星君。弼星如人间卿相,太常真星也,主财运生旺。右弼星君,乃斗中之内弼,总承财富,司察天下万国九州执政大臣罪福功过。《遁甲》曰:天蓬字子禽,然灯曰祈福,应投事务明暗。

“拜太岁”是佛教抢了道教的活儿吗?

近期,有网友吐槽说,有的佛教寺院在给信众做“拜太岁”法事。按照传统的观念,都觉得应该道观做这类法事才比较说的过去,但有的佛教寺院做这类的法事活动,就被认为是佛教抢了道教的活儿。

那么,首先让我们料了解一下什么是太岁。

太岁星君

清代《协纪辨方书》也说:“《广盛历》曰:岁破者,太岁所冲之辰也,其地不可兴造、移徙、嫁娶、远行,犯者主损财物及害家长。惟战伐向之吉。……按,岁破为最凶之神,而《广盛历》云‘战伐向之吉’者,盖向岁破、即坐太岁而敌人乃居岁破之位也,然则乃是用太岁,非用岁破也。”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太岁”原为星纪元,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才附会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

道教认为,太岁是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道教《神枢经》说:“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翰运时序,总成岁功”。

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神位高权重,人人敬而畏之,为避免得罪太岁,因此在冲犯太岁之年,为了趋吉避凶,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去道观化解一下,才会诸事顺利。

而佛教认为,“太岁”也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佛教称之为“诸天”,这与道教的说法不同。据说,宇宙天体的个星球都有一位护法神,这相当于道教的“太岁神”;而每年又有一位值年太岁,又称流年太岁影响人们当年的健康、工作、事业、婚姻等各方面。

据《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里说:若有国界日月薄蚀,或五星失度,形色变异,或妖星彗孛,陵押王者、贵人命宿,或日月亏损于本命宫中,此时应用此教息灾护摩。“五星失度”,这里的五星就是:岁星(木星,即太岁),荧惑星(火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星的运行,如果对地球和地球众生产生了影响,佛教徒应该怎么办呢?应按经中开示的办法,来“息灾护摩”。“息灾护摩”也就是拜太岁吧。也就是说,佛教拜太岁的理论和根据是宇宙的星体对地球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比如在《药师经》里,就说到了人的七难,其中四种来自宇宙、大自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还有一部经,叫《金光明经》,而在《金光明经》里,这样说到:是经能除一切怖畏……是经能灭恶星变异,是经能除一切忧恼,举要言之,是经能灭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百千苦恼。听是经故,恶梦蛊道,五星诸宿,变异灾祸,一切恶事,消灭无余。

太岁星

道教“拜太岁”大致形式是:步虚韵、诵天尊号、慢澄清韵、臣香文、诵《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化“二十四解厄符”、拜“九皇(本命星君)、三台星君”、说禀文、宣表文、诵“斗姆宝诰、顺星宝诰”、小赞韵、高功熏表、高功拜表(踏罡步斗)、开光(太岁护身符)、香花送韵(化表)、出坛(诵“消灾延寿天尊”)至“元辰殿”、化普表、随坛信众拜自己所属“本命太岁”、回坛谢神等。佛教“拜太岁”大致形式是:消灾吉祥普佛,里边经常会唱到一首赞,赞词是: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还有“斋天”,据说“斋天”不仅仅是供养护法龙天,它本身也有化灾星的功能。还有持念消灾吉祥神咒和念毗卢遮那佛佛号等。

由此可见,关于“拜太岁”道教和佛教都有各自的理论支持,也有各自不同的形式方法。至于“拜太岁”是不是佛教抢了道教的活儿,你认为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