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明显陵简介(明显陵简介讲解)

时间:2024-02-09 11:54:36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明显陵,生前为王,死后为帝,中南六省唯一,明朝最大的皇陵

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4旅游景区,安葬着一个没有做过皇帝,却以帝王规格建造的明代最大的皇陵。它是中南六省唯一的明代帝陵,其“一陵两冢”结构,在历代帝王陵中独一无二。它就是位于湖北钟祥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

明显陵·外明堂

钟祥,自公元470年南朝开始,因长寿人口多,被称为“长寿县”。公元1531年,诞生于钟祥的嘉靖皇帝取“钟聚祥瑞”之意,改县名为钟祥,延用至今。明显陵的故事,从嘉靖皇帝说起。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宪宗朱见深的四子朱祐杬,明嘉靖皇帝的父亲去世。明武宗赐谥号为"献",选钟祥松林山为墓址,按亲王规制修建坟墓。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去世,按“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朱厚熜继承皇位,年号嘉靖,时称嘉靖皇帝。

明显陵·新红门

嘉靖皇帝继承帝位,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献皇帝"。下令将其由亲王规制扩建为皇帝陵寝,历时47年,占地面积达183.13公顷,这就是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其陵园既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又展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进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陵园内相呼应的外明堂,水文清澈,红色的围墙倒映在碧波荡漾之中,格外美丽。

明显陵·旧红门

陵区有内城与外城二个区域,且修建有新旧二个红门。新红门,是当年为加强陵寝防护,而特意增建的。两侧与外城墙相连,形成封闭区域。在门前设有显示封建等级礼仪“下马碑”的标志,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彰显出皇家的威严与肃穆。

进新红门,入外城,整个外城不仅风景秀丽,建筑也很有特色,其布局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对称结构,同时神道与排水系统却以曲线的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是其他明代帝陵所没有的。自新红门到内明堂的步行道路,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盘旋而进,铺设的鹅卵石,如同龙鳞,称之为龙形神道。

明显陵·龙形神道

沿着龙形神道,穿越旧红门,跨过九曲御河,就是睿功圣德碑亭,也称“御碑楼”。九曲御河是陵区的排水系统,是一条人工开凿,全长2千米的河流,其设计非常巧妙,曲折的水流,以神路为中心,左右贯穿五座石拱桥,直到外明堂。将陵区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如同飞舞的凤凰,因此,龙形神道与九曲御河,以龙凤呈祥的写意描画在显陵之内。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明显陵·御碑亭

御碑楼是供奉“御制睿功圣德碑”的专用建筑。碑楼平面为方开形,四面各开一门,正中立龙首龟趺“睿神功圣德碑”,碑上镌刻着嘉靖皇帝亲自撰写的碑文,记载着其父一生的文治武功、道德操守。

明显陵·石像生

礼仪性的雕塑石像生,整齐地排列在进入显陵内城的棂星门外,彰显着皇家威仪,当然也有辟邪、守卫、吉祥之意。共12队,有狮子等吉祥动物8对、文臣武将各2队,是国内少见的大型石雕群。行走其间,不仅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也震慑于陵主人尊贵的氛围之中。

明显陵·石像生文官雕塑

在古代,皇帝被视作“真龙天子”,因此,在去世以后,理应回天庭。所以必须有天门,接纳皇帝归天。棂星门,也称之为龙凤门,就是这样的建筑。在每根柱子顶端都有一只“朝天犼”,古代,朝天犼凭着守望的习惯,总是怒瞪两眼,向天咆哮,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瑞兽。这里,它张牙舞爪的形象被赋予了震慑妖魔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的神性。棂星门的左右装饰着吉祥云板,额枋有火焰宝珠。从其装饰来说,棂星门就是逝去的皇帝脚踩祥云,手持宝珠,在朝天犼的护卫下,返回上天。

明显陵·灵星门

内明堂,如同一面圆镜镶嵌于龙形神道之上,显陵的主要建筑明楼倒映于其中,天上地下融为一体,徒添了几分景象。

明显陵·内明堂

内明堂的右边是“纪瑞文碑”,其上记录着当时大臣们送碑立碑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所谓祥瑞之事等。左边“纯德山祭告文碑”,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古时,山地名称,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改变。如有变更,必须举行祭告仪式。陵的主山原名“松林山”,嘉靖十年时,嘉靖皇帝仿效成祖朱棣,将北京昌平黄土山更名“天寿山”的做法,将显陵的主山更名为“纯德山”时,依样祭告山神,形成此碑。

明显陵·九曲御河

内明堂后就是棱恩门,可惜棱恩门早已被毁,但其雄壮风姿依然在目。其门两侧,有明代其他帝王陵所没有的琉璃影壁。正面为琼花图案,背面为双龙图案,做工都十分精美,记录了当年的高超陶瓷技艺和古人的艺术思维。

明显陵·御赐谥志文碑亭

在进入显陵内核心景区明楼前,中间是供品石雕,左边是保存完好的“御赐谥志文碑亭”,记载着朱祐杬的生平事迹等,留下的追封为皇帝实物。右边是“御赐祭文碑亭”,体现出朱祐杬藩王身份,记载着当时来此吊唁的官员、皇亲的姓名与祭文。

明显陵·御赐祭文碑亭

绕过前面的祭祀供品雕塑,穿过门洞,进入到方城明楼之内,是安葬朱祐杬夫妇的场所,称为宝城。明楼是陵区供奉“圣号碑”的标志性建筑。前冢的琉璃影壁,保存完好,光泽饱满。在当时,都是十分昂贵的装饰品。在明代的帝陵中,仅明显陵有此装饰,可见整个陵区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

明显陵·方城琉璃影壁

明显陵·方城明楼

明楼后面左右两边,有梯道登上城墙,登临明楼,放眼望去,在“内明堂”与“明楼”之间,虽然不少的建筑,早毁于历史长河之中,但依然气势恢弘,雄伟壮观。进入楼内,四面就有门,“圣号碑”巍然耸立在明楼正中,嘉靖皇帝书写的“恭睿献皇帝之陵”,其笔迹清晰可见,遒劲有力。明楼的建造很精致,二楼的排水口也是龙首吞吐而下的雕塑。

明显陵·明楼圣号碑

宝城之内,城墙沿着两座圆形的陵冢而建。明楼的的前冢,是朱佑杬以藩王逝世时,在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按亲王规制建立兴献王坟墓。嘉靖十七年(1538年),其母去世,嘉靖皇帝决定将父母合葬于此,遂派人前来调查地宫情况。结果,发现此地宫出水,不宜安葬。次年,嘉靖亲临钟祥,骑马登上宝城,钦定在其父亲寝冢之后重选新址。取出其父骨骸,与其母合葬于后冢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城两冢”的特殊布局。

明显陵·明楼落日

两座宝城,如同阿拉伯数字“8”,其中间有楼台贯通,谓“瑶台”。所以,就出现了在明代所有帝陵之中的"一陵两宝城,中间一瑶台"的特殊布局。形成“明显陵”的一大特色。

游览完明显陵,已是夕阳西下。行走于沧桑洗礼的陵园,正如诗人张德清的《如梦令•颂显陵》:

纯德山峦双冢。烟过流星空梦。嘉靖蓦“南巡”,承载的礼仪尤重。

朝贡。朝贡。一代帝王褒颂。

曾经“帝王兴师风光处,百姓劳苦岁月中”,无论是生前为王,还是死后为帝,非功过还,都已成为历史,只是一道风景。放眼世界,我们游历在美丽的中华大地,沐浴着时代的幸福与快乐。珍惜当下,让旅程更加精彩,时光更加灿烂。

明显陵·落日余晖中的内明堂

欢迎关注我,你可以通过我的西瓜视频号“跟着乔梁游世界”观看全景实拍,也可以跟着我一起欣赏更多美景和快乐旅途。

【欢迎转发分享!温馨提示:创作不易,本图文均系作者原创作,如需使用与转载,须征得作者本人同意,敬请理解】

明显陵埋葬的并不是皇帝,为什么会被称为皇陵?

说到明显陵其实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那就是在湖北的钟祥市了,但是这个陵墓非常的奇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话说这个陵墓里面根本就没有埋葬什么皇帝了,但是这个陵墓依旧被誉为是皇陵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话说这和当时的社会有关系,还是说其中有什么秘密可言了,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

明朝有五大陵墓,分别是南京朱元璋的孝陵、安徽凤阳的皇陵、江苏盱眙的祖陵、北京十三陵和湖北钟祥的显陵。

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东北7.5公里处的纯德山(又称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生父朱佑杬和生母蒋氏的合葬墓,是单体规模最大的陵墓,占地面积2746亩,其中陵寝部分就有780亩。朱佑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佑樘的异母弟弟,成化二十三年被封为兴王,就藩于湖北安陆(今钟祥市) 正德十四年病逝,被武宗皇帝赐谥号“献”,史称“兴献王”;

朱佑杬从未做过皇帝,但父以子贵,得到孝顺儿子眷顾,追封为睿宗献皇帝,死后还能当皇帝,真是睡在棺材里差点笑醒了。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无嗣崩殂,根据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袭封兴王不久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继承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不顾大臣反对,追尊朱佑杬为“兴献帝”,后来加赠为“献皇帝”,追尊庙号为“睿宗”。朱佑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的兴献王坟也按帝陵升级改造,1527年正式动工改建,更名为显陵,修建宝城、宝顶,并重建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楼,大红门,在神路两侧建置了华表和12对石像生等等,直到1559年才最后完工前后长达三四十年。

显陵在修建过程中也有许多奇妙之处。

显陵是唯一一个拥有两座陵寝的陵墓,在修建陵墓的时候,没想到竟然会漏水,嘉靖皇帝决定在原址后面再修一个陵寝,才有了如今一座陵两个陵寝的陵墓,一些阴错阳差的个例反倒成就了明显陵的奇特。

显陵快完工的时候,明朝大臣发现中轴线不正,也是在旧红门外修建了新红门,把中轴线往斜侧方向延伸,这一设计反倒成了千古一绝。

显陵作为中国最早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皇陵,完整地保留和体现了封建礼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影响着清代帝陵形制,它是明代帝陵最杰出的代表,本身具有其他帝陵不同的独特之处,其中一陵两冢,为历代帝陵绝无仅有。

明显陵何以成为湖北三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明显陵内明塘。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摄

湖北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钟祥市的明显陵便是其中之一。7月25日下午,艳阳高照,“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宜荆荆都市圈探访团来到明显陵,访古寻幽,感受荆楚文化。大家在探访中了解到明显陵为什么能成为湖北三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硬核优势。

明显陵是明代第十一位皇帝嘉靖皇帝的父母双亲合葬陵寝,“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在历代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两座隐密的地下玄宫十分神秘,让人称奇。1988年时,明显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它作为明代皇家陵寝代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显陵棂星门。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摄

据同行的明显陵管理处党委委员、副处长易静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有6条,明显陵符合其中的四条标准。其真实性、完整性、历史性以及特殊性,使得它能够顺利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陵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基本上保存着原貌,自然山体以及湖泊等原有的实体都没有变化,植被也保存完好。这作为陵区重要组成部分,其真实性没有变化。”易静介绍。

探访团成员走进明显陵。长江网记者吕诗文摄

在明显陵内,探访团成员看到,整个陵园红墙黄瓦,蜿蜒起伏于山峦叠嶂之中。建筑群的排布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尊卑有序。“你们看到的下马碑、石像生群等都是明代的原始建筑,保存了原有的真实性。”易静说。

同时,明显陵真正做到了建筑与环境美学相结合、“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探访团成员许恩齐说,走进明显陵,第一感受是开阔、明亮。左手边有一个宛如明珠的池塘,两边的城墙顺着山势起伏,蜿蜒至前方,犹如一副律动的画卷。

探访团成员认真听讲解员介绍明显陵。长江网记者吕诗文 摄

明显陵的建设,为以后的明代帝陵所效仿,在明代帝陵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同时,明显陵形成了一些有别于其他明陵的建筑,别具一格,如一陵两冢等。

“我从明显陵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看到了传统建筑艺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许恩齐说。而同行的探访团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杂志社编辑刘晓慧则表示,“明显陵是一处历史文化瑰宝,也是荆楚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值得细细品读。”

出品:长江网

采写:记者吕映雪

来源: 长江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