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秤座

傅圆天(傅圆天道长)

时间:2024-01-13 03:28:45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始建于唐朝的道教名山,地形奇特,相传与三国一位大将有关

在南充顺庆,有一座道教名山,山势奇特,殿宇恢弘,它的名称与国内众多名山重名,传说与三国时期蜀汉一位将军有关,你知道在哪里吗?

从南充城区出发,经212国道,在顺庆潆溪,转入潆马路,出金台镇不远,只见一水库碧波荡漾,人们称为万福桥水库。水库正北方,老君山奇峰拔地而起,远远望去,山上殿宇辉煌,给人一看就是仙家洞府的感觉。整个山势非常奇特,左右山梁蜿蜒若巨龙伸展。具体怎么个奇特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结合卫星图、与航拍图像看,老君山坐北向南,五条山岭拱卫着主山上两座一高一低的山峰。老君东望凤山,东边山下,两山岭环抱一山湾,山湾中间一水塘。北面一山岭,山岭下东北方向为芦溪镇。正西方两山岭围着的山湾中间,有一小山包平地凸起,如田野上的小岛,形似巨龟,四周有9座山峰,像九个龙头,人们称这里的地形为九龙盘龟。从卫星图上看,还有一个细节,老君山两山峰中间,隐隐可见一山岭,正对着山下田野上的小山包,而且延伸至山下与之相连。老君山的南边,正是之前提到的万福桥水库。如此山形地势,大家说如何?

看完山势,各位看官随我一同上山游览。从潆马路来到老君山下山垭处,往前不远就是芦溪镇,从左边公路可以直达半山腰停车场,前行约200多米,来到一处山垭,这里有石梯可以步行至半山腰停车场,目前已封闭。沿公路再前行约200米,是森林防火检查登记,再往前从山梁上急弯往上,来到山岭下的停车场,左边到东岳殿,右边到山门高玄观下停车场。这里停车场中间一石碑,上面用太极图案与草书融合,书写成一个道字。

我们从右边来到山门下,半山腰公路,一边林木葱郁,石梯从山下山垭处上来,另一边,陡峭的阶梯直达山顶,两条龙形扶手从山上奔腾而下,一条青龙,一条黄龙。石梯尽头山门,重檐翘角,横扁上书“老君山”三个大字,竖额上收“高玄观”三字。沿石梯而上,山门正面为四柱三滴水结构。左边廊下的石碑为《老君山高玄观碑序》,记载了老君山的古往今来。右边石碑为《重兴南充顺庆芦溪老君山道观之碑》,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五任会长傅圆天所著。

老君山山门为东南朝向,从山门进入来到老君山山顶南边观景台,靠悬崖的围栏上,有一排旗杆,中间国旗迎风招展,从这里可以远眺潆溪方向,近可看万福桥水库,湖光山色,风景秀美。观景台西南角有一座八角四方重檐亭,上下两层,下层四柱四檐,上层八角八檐,结构精巧。左边小路岩壁上一座半洞半檐的观音殿。返回观景台,左边是地母殿,右边是财神殿。地母这个神仙可能很多朋友不清楚,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地母殿便是供奉地母娘娘的殿。地母后土,全称"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也称"后土娘娘"。她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

从地母殿与财神殿中间的石梯往上,来到老君山顶第一座山峰,上面这座殿四周墙上,有二十八星宿与日、月 、禽兽的吉凶关系图和配诗。绕过殿后,只见翠柏深深,中间一座楼阁,从下往上四层,上面三层分别有八角,造型别致,蓝色勾画的屋脊,在阳光照耀下,透出一种神秘莫测的美。走近这座造型奇特的楼阁,原来是老君阁,正好位于老君山两座山峰中间,楼阁两边分别有道路通向两座山峰。

绕过老君阁,来到雷祖殿,这里位于老君山的最高峰,殿宇依山势而建,层次分明,分别是雷祖殿,左右厢房,沿石梯直达山顶,映入眼帘的这座殿宇,金碧辉煌,四条金龙盘柱,这里是老君大殿与三清殿。山上的道长非常热情,带我去参观殿后的三皇阁,据说这里是老君历史最久的殿宇。

道长还我们介绍后山有一座龙王殿,还请山的孃孃给我们作向导,带我们前往。绕过三清殿后,沿后山陡峭的石梯下到一处岩壁下,便来到龙王殿,确实是奇山奇景。出龙王殿,沿半山腰小道继续前行,可以看到路边山崖上,有很多条石砌的墙,这个应该是很古老的。前行至老君山正西方半山腰,这里是位于老君阁下面的东岳殿。东岳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泰山君、五岳君)为五岳之首。

从东岳殿外的观景台,正好可以看到山下田野中间的小山包。同样是一处观赏田园风景的好地方。出东岳庙,通过一段公路又回到山梁处的停车场。

相信好多朋友都知道,老君山这个名称,在国内有很多重名的山。你知道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吗?我们南充这座老君山,位于顺庆区芦溪镇南边,距南充市中心约20公里。关于老君山名称的来历,相传和三国时期,蜀汉将军王平有关。传说三国时代,蜀国大将王平奉诸葛亮之命自阆中率军南下,沿途风雨交加,将士们身心疲惫,行至一座山前时,突然山顶金光万道,风雨嘎然而止。王平遂令全军就此安营扎寨,晚上梦见太上老君显灵,老君山因此得名。

据资料介绍,老君山道观始建于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吸引了川北众多的信众前来朝拜,历代道首如谢自然、张三丰、邱长春等均曾在此讲道说法。在沧桑的岁月长河中,老君山道观历经了三次毁损。1993年,道教人士带动四方信众捐款捐物,修建了老君大殿、三清殿、慈航殿、灵祖殿、三皇阁等,形成了如今气势宏伟的建筑群。

朋友们,老君山怎么样?你的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我们,为家乡点赞

当代高道大德艺术名家书画精品展——任法融道长、唐诚青道长专场

泰山北斗任法融道长

任法融书法创作中。任法融,俗名任志刚,1936年生,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1978年以后,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观台的责任。1988年任法融耗时五年编撰《道德经》注释本出版。有评论称:任法融的书法,将处事的态度,对于世事的理解投入到书法的认知当中去,随后挥墨如行云流水将文字一气呵成,颇有一家之风。

任法融道长:甘肃天水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陕西道教协会会长,山西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任法融会长是我国著名道教学者,慈善家,著名书法家,风水大师。

黄信阳:道教书画艺术精品蕴含着高道大德创作时汇聚的精神力量,也包含着宗教信仰与日常修持所带来的宁静、逍遥、恬淡、无争、自然、超脱等艺术魅力,同时具备极强的艺术美感、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自古以来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极大青睐,是中国道教敬献世间的吉祥法物和艺术瑰宝。

黄信阳:任法融道长不仅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更将毕生学养修融汇进书法作之中。自幼习书以来,从颜体入手,兼学百家,风骨刚健端正,气度出于老庄而融道于心,独具风韵。所谓字如其人,观其书作,笔迹灵动散逸,骨架宽厚中和,结体不拘成法,浑然天成,墨迹浓淡间有如仙人入世般酒脱自如。任法融道长把对大道的毕生领悟蕴含在书作中,将胸中一口灵虚之气于笔端凝实,落在纸张之上,于是这如象征无极的白纸上虚实相生,闪耀出了万物华彩。这样的真正带有书者精气神的书法佳作,堪称艺术珍品。

欣赏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欣赏任法融道长书法作品

唐诚青,男,俗名唐学成,汉族,四川省都江堰市人,现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生于1959年1月,原籍四川省都江堰市。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玄裔弟子。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都江堰市政协副主席,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青城山天师洞当家。

唐诚青道长18岁入道,受业恩师为全真龙门派青城丹台碧洞宗著名高道彭鹤年(宗仁)大师,又得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大师培养,1983年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

天石王成先生赠刘子贤将军为唐道长书画展题词:道法自然。

欣赏唐诚青道长作品

欣赏唐诚青道长作品

欣赏唐诚青道长作品

中国道教协会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传承经典艺术,弘扬道教优秀文化为宗旨,面向社会举办大型艺术展览。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高道大德、艺术名家的多篇书法、国画、篆刻精品。

紫气东来,天降千绦祥瑞;惠风和畅,更畅道门玄风。2018年10月28日上午,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承办的中国道教当代高道大德艺术名家书画精品展——任法融道长、唐诚青道长专场在中国道教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开幕。中央部二局原局长赵学义,原国家宗教局办公室主任陈红星,宗教出版社社长任继春,全国政协民宗委办公室副主任马玉祥,中宗和秘书长喇灿,北京市民宗局副局长范宝,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院长黄信阳道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副院长唐诚青道长,国际武术意拳联合会副主席天石王成、中国道教书画院荣誉院长赵信荣、徐玉良、徐磊、孟天宇、金子燕等教内外各界人士、道教信众、书画爱好者200多人参加开幕式。

此次专场展为期2个月,主要展出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顾问任法融道长的书法作品和唐诚青道长的绘画作品。

开幕式由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李兆彩主持。国家书画院院长雷鸣东代表书画家致辞。雷鸣东院长对书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复兴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并对两位高道的书画作品做出了评价。

道家是中国国教,博大精深,有着四千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自然,清净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以道为信仰,所以道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根基。道教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

道教书画艺术精品蕴含着高道大德创作时汇聚的强大精神力,具有祈福、安神、改变风水等强大影响力,同时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自古以来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极大青睐,是中国道教敬献世间的吉祥法物和艺术瑰宝。

任法融道长以道入书,道与艺合,书风独到,看似随心所欲,却蕴藏玄机,道法自然,自成一家,成为书林艺苑一道异样的风景。

诚青道长十八岁入道,受业恩师为全真龙门派青城丹台碧洞宗著名高道彭鹤年大师,又得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大师培养,一九八三年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

唐诚青道长潜心修道,崇尚自然,深悟道教义理及道教文化,酷爱书画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倾心丹青笔耕,拜大风堂门人胡立为师,成为国画大师张大千再传弟子。后转益多师,刻苦修习,先后拜赵映炯、杨良民、翟品善、霍嘉顺等先生为师,在艺术造诣上得到长足发展,尤擅长“梅兰竹菊”四君子画作。他笔墨清新淡雅,隽永悠远,融青城山水之清幽于尺幅之中,化三十载悟道修学之体验于画境之内,可谓“画中有道”。二零零四年九月,诚青道长结识美籍著名华人画家崔如琢先生,并拜崔先生为师。崔如琢先生为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入室弟子,可谓当代艺林名家。诚青道长经崔先生点拨指导,绘艺精进,步入国画艺术的新境界。

二零零九年文化部授予诚青道长“弘道书画艺术大师”荣誉称号等。

天石王成 2018 .10 .28

编辑:天石王成先生,京城山东人。中诚亚视国际传媒副总裁、著名武术技击家、美术评论家、辽宁省核雕专业委员会总顾问、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爱女意拳大师王玉芳先生的义子、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顾问、国际武术意拳联合会副主席、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户外运动委员会高级顾问等。弟子曾在全运会、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囯际自由搏击中获冠、亚军等等。

天石王成先生与唐诚青会长

天石王成先生与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道协副会长袁至兑道长

天石王成先生与北京大王庙住持、河北省固安县药王观住持。廊坊市道教协会会长。任崇亮道长

都江堰水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和道教文化的联系

古堰流水道中行

目录:

古堰流水道中行(上)1…………………… 9

古堰流水道中行(下)10……………………15

***************************************************

古堰流水道中行(上)

都江堰水文化的起源、发展

——以及和道教文化的联系

(内容提要:时间进入2000年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市(前称灌县,下同)群众和领导都提出,都江堰的水文化;与青城山的道文化,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关的文章很多,笔者这篇只其中之一。曾由该市领导签字,下发市内各单位参考学习。现借网络展示给众网友,供大家玩味而已。因篇幅稍长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本段主要说都江堰,同时也说到青城道家。)

都江堰全景图片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左右,秦昭王时李冰带领当时的劳动人民建成都江堰。凿离堆劈开玉垒山,穿“二江”(郫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化害为利,自流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使川西成为中国著名的粮仓,距今已有2270多年的悠久历史。

公元143年(汉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按道家的记载道教文化,在都江堰市发源也已经1870多年。(原青城山主持,易心滢道长另有说法,认为是两千多年。)

水文化和道教文化,即青城山-都江堰;两大世界遗产都在同一地方,其中有什么联系呢?应该是先有堰后有道,有堰则衣食足而知廉耻,仓檩足而知礼义。后有道是以堰成道,以道护堰,水文化和道教文化相映生辉。把都江堰这块风水宝地,照耀得灿烂辉煌。

一、都江堰的起源应上推到大禹治水的时候。

都江堰究竟从什么时候起源?据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古人在岷江分水,是从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开始的。大禹“从岷山开始疏导江水,往东流分出另外一条支流沱水……。”即“汶山导江,东别为沱。” 当年大禹治水主要是防洪,但川西坝子由此多了一条,横贯东西的沱江河道。据四川省社科院的文章,川西平原的扇形水系,是从大禹时候开始形成的。既然有一条长年流水的河道,从自家门口流过,引水灌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据1991年出版的《灌县志》(下同),大禹治水“东别为沱”的引水口。就在青城桥沿东岸上行200米处,叫木观音的地方。那里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都是防洪抗洪的重点。主要原因是河堤后,地势太低江水直冲这里。据历史载1964年洪水时,有一农户家里曾冲进一段大木头墩子,直径2尺多、长2丈可见洪水之大。解放后历届灌县(都江堰市的前称)领导,都为木观音经常被冲而发愁。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四川省建六公司一下属单位迁移到此。经有关部门批准他们在那里修筑了,一个向河心伸展好几十米,叫魚坝的钢筋水泥工程。这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木观音堤岸的防洪问题。木观音即木头雕刻的观音像,当地人用着镇水防洪用。但洪水来了木观音像,仍然得紧急转移——拿走。

至于“东别为沱”的沱江故道,据《灌县志》现在走马河聚源镇段,和平桥节制闸起水的徐堰河即古沱江故道。无独有偶的是当地人民,至今把和平桥叫着观音桥。把走马河主河道叫着大观音河,把徐堰河叫着小观音河。观音是道佛两家共有的尊神之一,从上面提到的木观音、大观音、小观音等。不难看出道教文化,在都江堰水利工程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道家的传统习惯,把中国历史、文学、宗教史上,有名望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尊神。如《封神演义》的青龙(番邦名将盖苏文)、白虎(唐朝大将薛仁贵),《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西游记》的杨二郎、哮天犬,都是都江堰二王庙的护法神。

二、国家统一为李冰开凿离堆,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提供了条件。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水,两千多年的时间,其中还有望、丛二帝的治水。但史称他们都没有成功!望帝只能带着他的臣民们,到西山一带躲避洪水。丛帝虽然有疏通金堂沱江三峡之功,但在治水上也没有多大的作为。他们都没开凿离堆、修造都江堰水利工程,应该看作是国力不济。因为当时四川分为巴、蜀两个小国,本身弱小又世代成仇战乱频繁,不可能有大规模治水的能力。巴蜀两国同时被秦灭亡,起因于战乱双方都向秦求援。秦先灭蜀、后灭巴,乘机将两国一齐灭掉。

《司马错论伐蜀》源自《战国策•秦策》。这篇文章记载: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惠王面对这种局势,向何处用兵举棋不定?文章记述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经过这场争论,秦国解决了用什么战略,统一天下的大问题。

文章载:秦将司马错欲伐蜀。认为“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秦统一巴蜀,秦相张仪等人,主持修筑成都城。之后第一个提上议事日程的,是水上运输问题。如何把川西一带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从成都沿岷江到长江,向荆襄一带和江南江北运去。向秦统一六国的主战场运去,这是当时的统治者,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关健的60万秦军攻灭楚国之战,史载万船蜀米,随伐楚秦军浮江而下……。

那时候的运输主要靠船载水运,而大禹开拓的沱江偏离成都。一是水运不便,二是分水口(即木观音处)上个世纪60年代,都不能解决防洪、溃堤,那么几千年前更没法解决。因此凿开玉垒山从离堆宝瓶口处起水,继续向沱江引水排洪的同时。开新渠穿江于成都之中,便成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最好的选择。

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蜀郡守李冰凿穿离堆,避开洪水的危害。在成都平原中开通二江(即府、南河现统称锦江,上接柏条河、走马河笔者注),这些渠道都可以行船。有多的水就用来灌溉田地,百姓都享受渠水的利益。至于渠水经过的地方,常常开支渠引水灌溉农田。流入田地的水渠道要用万亿来计算,但是规模小不值得计算”。

司马迁写作图片

从《史记》中的这段译文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冰修造都江堰水利工程,首先是用于国家的运输其次才是农田灌溉。现在岷江内江,在都江堰市城区一分为四。流向沱江的是蒲阳河,穿二江于成都之中的是柏条河和走马河。徐堰河横切在柏条、走马二河之间为沱江故道,江安河是新中国1958年新修的。

总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造,(一)是秦统一巴蜀后国力大增。(二)是从大禹治水到李冰建堰两千多年,实际经验的总结提高才得以完成的。

三、都江堰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都江堰水利工程完成后,许多史书典籍都认为:川西平原从此水旱从人、岁无荒年、时称天府。水是从上往下流的,首先得到水利的是都江堰市一带。和灌区其它地方比较,这里还有背靠大山,便于隐身的有利条件。至今川西一带还流传着,“整烂就整烂,整烂跑灌县”的民言俗语。历史上培养出孙滨、庞涓、苏秦、张仪四大弟子的鬼谷子先生;隋代的嘉州(乐山)太守赵煜(即民间传说的武财神赵公明);北宋末年开封战役中,夜袭金军营未能成功的勇将姚平仲;等等都曾隐身在青城山。

年间川西十大名匪之一,灌县玉堂镇人袁旭东,依靠赵公山为匪30多年。旧社会歪人难过3000天,即当土匪的人过不了10年!但因为赵公山险,政府对之毫无办法,被迫招安袁匪,让其安家玉堂场镇。新中国建立袁旭东继续为匪,于1951年4月被我解放军、民兵合力,击毙于玉堂镇赵公山上的大坪石门坎处。

已故易心滢道长曾这样讲过,西汉末年王莽乱世民不聊生。天师张陵官居重庆太守也弃官不做,来到川西隐身西山一带。先悟道于大邑县鹤鸣山,后成道于灌县青城山。据范文澜《中国通史》(下同)载:东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24卷(一说数百卷)初具宗教规模。

已故傅圆天大师曾说,天师的后代子孙张鲁,在汉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道教。曹操进攻汉中!张鲁派自己的儿子、孙子,带着钱财和道教典籍逃到江西龙虎山,从此传道四方。因此现代学者比较一致认为,道教的脉络是:悟道于大邑鹤鸣山,成道于都江堰市青城山,传道于江西龙虎山。天师派道家自己认青城山为祖庭!

解放前夕1949年初,龙虎山63代天师张恩薄曾经来青城山祭祖,驻跸之地就在都江堰市的火神庙(解放后曾为电影院)。新中国建立后,道教方面再也没有任命过天师。改革开放后上世纪80年代,台湾的张恩薄尚在。时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傅圆天大师,曾向台湾的张恩薄联系,建议他再回青城山一趟?可惜的是这位63代张天师没有回复。

《中国通史》是这样记载的:“公元二一五年,曹操攻汉中,张鲁自动投降。曹操待以客礼,封张为万户侯。此后五斗米道,主要在统治阶级中流传,被看作是道教的正统。”

四、岁月流淌,道教逐渐融合在都江堰之中。

现代《汉语大词典》是这样说明道教的:“道教,我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道陵(即张陵,笔者注)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奉原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金元后分为正一、全真二派。”

道教在发展过程中一是敬奉“三清”: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二是把历代有作为的帝王、文臣、武将等等,都作为自己的神仙或道君。全国许多道观、宫观、仙山,都有轩辕皇帝在那里学道的传说。四川青城山有,江西龙虎山有,安徽黄山也有。都江堰二王庙清代时供奉在庙中,作为都江堰护法神将的二郎神,则是北宋的一个将军——杨戬。

由于道家在都江堰的成功发展,北宋时都江堰市就有神仙都会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的现在,都江堰市道佛两家,宫观寺庙的华美程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是人们劳作之余休闲、朝拜、寻访的仙山琼阁。“5.12”大地震中,都江堰市的寺庙建筑因为木结构房屋,故毁损程度有限。经海内外大力支援,地方倾力相助,不久即全部恢复。

青城山图片

据二王庙的历史1400多年前,南北朝北齐时代。人们把供奉在二王庙原址的,古蜀时候的望丛二帝搬到郫县,在那里新建了望丛祠。把李冰及其儿子二郎供奉在庙中,过去的望丛祠便成了二王庙。这与历史上的道教,“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的记载是一致的。

至于“二郎”,1974年郭沫若老先生,在北京审定灌县二王庙李冰、及二郎塑像稿时,曾这样说过下面的话。李二郎历史上没有这个人,应该是“儿郎”的别称。先秦时候地方官又称“父母官”,他们把自己管辖之下的老百姓叫“儿郎”。因此“二郎”即“儿郎”谐音,是当时跟随蜀郡太守李冰,修造都江堰水利工程劳动人民的化身。所以曾经塑立在二王庙后殿的李二郎,是个拿着劳动工具——锸的劳动者形象。后来人们在都江堰岁修中,又出土了同样拄立着劳动工具——锸的汉代石人像,证明郭老的推论是正确的。

先秦时候生产力低下,人均寿命不到20岁!当官的生活好寿命肯定要长得多。他们自称父母官,叫老百姓为“儿郎”完全可能。川西一带的人们,都把每年农历6月24日;作为李冰的生日和二王庙的庙会,20多个县的人都要来朝拜。这天的前夜必有风雨降临,民间说是已经化为神仙的李冰、二郎神回二王庙来。据当地口碑和县志记载,几百年如此实为奇观。

清代二王庙道长张孔山,创作的古琴曲“流水”。已被美国人制成光碟,用宇宙飞船送到太空;作为地球人赠给外星人,众多礼物之一。(文庙山)

古堰流水道中行(下)

都江堰水文化的起源、发展

——以及和道教文化的联系

(内容提要:本部分主要说青城山,和有关的长寿文化。然后作出相应的结论。)

五、青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

道教创立于1870多年前的汉代,盛行于南北朝时期,到金元以后分为正一、全真两派。

“正一”也为“正乙”派是道教的本源,原为“五斗米道”东汉初为张陵所创。后裔门徒尊张陵为“天师”,所以又称“天师道”。明洪武元年皇帝朱元璋,封当时的天师张正常为正一真人,所以叫“正一”派。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盛行东南数省为道教“南宗”。著名的《二泉映月》乐曲作者,瞎子阿炳就是正乙派的。

“全真”派为金代王重阳所创立,主张“济贫拯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盛行于北方,以北京北云观为中心称道教北宗。

青城山道教现为全真派,据易心滢大师称青城山过去是正一派,明末清初毁于当时的社会大。青城道家中有十九个武功高强的道众,为反对清初野蛮,参加反清反明史称青城十九侠。

诗云:

神仙思念汉家营,霞光万道出青城。

会挽雕弓亲射虎,挥剑上天斩浮云。

斋醮长袍惊战阵,拂尘铁掌镇敌人。

滔滔大江东流去,侠士十九留美名。

……。

清康熙8年,湖北武当山太子堂道长陈觉清,经康熙皇帝本人同意,来四川恢复重建青城山从此为全真派。

清康熙皇帝题写“丹台碧洞”牌匾图片

历史上全国各地主要的仙山道观,在建造过程中都离不开当时朝廷的支持。茅山道观是唐太宗支持的,华山道观是宋太祖支持的,武当山是明永乐帝支持的。“青城山道观现在居全国之冠”,全国道教协会会长,已故傅圆天大师曾经这样说过。康熙皇帝亲笔手书的,“丹台碧洞”,至今悬挂在天师洞的三清大殿上。青城道家也称“丹台碧洞宗”, 易心滢12代、傅圆天13代大师后,已传至14代唐诚青当家。

六、道在养生与都江堰的长寿之乡。

都江堰市是成都市的长寿之乡,2015年全国平均寿命76岁,这里人均寿命78岁,接近世界发达国家80岁的水平。这里的长寿家族主要务农,都活到90岁左右。他们长寿的秘诀:一是勤劳生命不息,干活不止。二是生活俭朴营养跟上,粗茶淡饭但回锅肉是少不了的。三是心态平和友好相处,很少与人争吵什么,有些像道家的“清静无为,反对争斗”。四是善待四邻,宽容诚信。他们还喜欢把一些,农村土特产送点给别人。文化不高的人民群众互相之间,送点东西可能是最好的表达和交流。五是刚解放时他们都30或40多岁,他们的长寿得力于新中国建立后。

都江堰的秀美山水,为生活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长寿的条件。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条件又变成了长寿的可能。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长寿将进一步变成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60岁开头,70岁年青;80、90岁不老,百岁挂帅出征。男的女的一样,赛过宋朝佘太君”应该是每一个都江堰人的理想。

道教近二千年“道在养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明朝以前道家,靠炼丹吃药来希冀长寿。据鲁迅先生的文章,晋代时许多士大夫阶层,由于政治上找不到出路;也跟着道家吃丹药,如阮籍,嵇康等人就是这样。嵇康还给后人留下一篇,关于神仙的词赋书法作品。收在乾隆《三希堂法帖》中,实际上是一种情绪宣泄。据《中国通史》,唐朝好几个皇帝(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吃长生不老丹药死的。明朝也有皇帝吃道士所献药丸而死,还酝酿成当时的政治事件——“红丸案”。历史上众多帝王中,据说只有武则天吃丹药不死,还活到80多岁。《中国通史》认为道家的这些所作所为,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战胜自然,延年益寿的理想。新中国建立,经过党和政府适当的管理引导,道家丹药也从此绝迹。

明代中期道家张三丰创太极拳之后,才真正解决道家的长寿问题。据史料载三丰祖师本人活到130多岁,是中国和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现在青城山几个高寿的道长,据了解有些是各有专长的武术家。易心滢道长生前亲笔提写的,“道在养生”碑文石刻。现存放在天师洞向游人诏示,青城道家的真谛。只有坚持身心两个方面,不停锻炼的人才能享受长寿。

新中国建立以前,个体的长寿和群体的短命同时存在。由秦到清中国人寿命,始终也只有20多岁,1949年中国人均寿命35岁。人上70古来稀,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口碑和事实。据《灌县志》青城山道众中,很有一些掌握特殊医术的人。拥有一些民间的偏验单方,能治疗一些平常的或古怪的疾病。2000年的时候,青城山曾经有一位80多岁的坤道,其推拿按摩对治疗骨殖增生有神奇的疗效。按现行医药体制政府也不宜提倡,有病还是到正式医院去治。

现在实现科学发展,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生态五个方面的建设。党和人民“不忘初心,追梦前行”,实现全面小康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都江堰市委政府建设全省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世界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是都江堰人长寿的根本保证。据社会发展史,中国人原始社会的时候,人均寿命才10岁。奴隶社会15岁,封建社会即使唐代的开元盛世,也只有20多岁。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35岁(也有资料说是47岁),2015年的时候达到76岁(都江堰是78岁)。由此可见人民长寿,只有在领导下,新中国才有可能实现。

七、结论。

岁月沧桑四千多年,从大禹治水“汶山导江,东别为沱”。经过两千多年到李冰治水,“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到现在又二千二百多年,当代人们于2006年,建成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社会由原始古朴,到封建再到现代化。道教方面其间如果,采用易心滢道长的说法:二千年前的西汉末年,张陵弃官重庆太守不做,来青城山创立道教。那么道教创立,到现在也二千年了。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全图

一千四百多年前,南北朝道教盛行的时候。当时的人们把治水无功的,望丛二帝从二王庙迁到郫县,把治水有功的李冰和二郎迎奉在二王庙。现在二王庙的布幅上,道家又把李冰封为自己的道妙真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都江堰道和堰的关系是如前所说。先有堰后有道:以堰成道,以堰载道;以道护堰,以道壮堰。从而成就了现在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总之堰和道都将继续,在我们的精神、物质,生产、生活等方面,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下的都江堰市:2006年联合国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其中包括都江堰市的部分地方。现在的都江堰市就有两处文化遗产,一处自然遗产,共三处世界遗产,为世界双遗产所有地。2006年夏天后来命名为,“盛林一号”的一只成年雌性大熊猫。还在晚间的时候,闯到都江堰市大街上、河道边,旅游一番、又游泳一阵、后爬上河岸,被人们送回山林。

2008年“5•12”特大地震,都江堰市为重灾区。市委政府和各级党组织,带领63万都江堰市人民;众志成城抗灾难,万众一心谋发展。在国务院和省委市委的关怀下,在上海和全国人民,以及世界和台港澳的支援下。都江堰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整体水平前进了20年。只汽车一项就足以说明!2017年都江堰市各种汽车,总数超过10万辆,远远比20世纪70~80年代,5万多辆自行车还多1倍以上。

都江堰更加美丽,二王庙、青城山庙貌巍然;盛林一号安然无恙,长寿之乡魅力不减。时下的都江堰市正在向,建成森林城市、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前进。全中国和全世界,到都江堰市来的人会感受到这一切。(文庙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