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堀川敦厚(堀川国広)

时间:2023-12-29 02:09:43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男色时代:容貌带给男子的风流,读《源氏物语》

第一次知道《源氏物语》不是因为在书店和它偶遇,而是因为文化新媒介——电影。

当时看的是2001年堀川敦厚导演“千年之恋 光源氏物语”,天海佑希版。那是年纪尚小,不过是将它视为一本爱情小说罢了。后来到2011年,看了生田斗真版本的电影。在2011年版本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将作者紫式部的生活和源氏公子的人生相结合。后来,上大学之后在图书馆又偶遇了这本书,不禁想来谈谈自己对这本书的一些拙见。

源氏是皇上的第二个孩子,母亲桐壶更衣身份低微却备受宠爱,最后早早离世。皇上对于这个俊美的儿子很是喜欢,但是考虑到没有外戚支持便让他做了一个臣子。源氏出众的外貌使他得到了很多宫妃的喜爱,丧母的悲痛也让皇上怜惜以至于一直住在宫中。

后来,皇上听说先皇第四女和桐壶更衣略有相似,便将她召入宫中,封为藤壶御女。但是,有些事情并不会随着人心意而行,会发生该有的变化。

待皇上召见藤壶女御,觉得她容貌风采秀丽,确实酷似已故桐壶更衣,而且出身高贵、气质不凡,妃嫔们对她又无可贬斥。藤壶女御入宫后,也确实很是称心。已故桐壶更衣出身低微,受人轻视,偏偏却深得皇上恩宠。皇上虽仍然对桐壶更衣情有独钟,但爱情却不知不觉间移注到藤壶女御身上,心情自然也就变得欢慰了。这实是人间常情,真令人感慨啊!

源氏公子时刻不离是上左右,日常侍奉皇上的妃嫔们对他也从不按规矩回避。妃嫔们个个都自以为美貌不逊于她人,而她们也全都妩媚窈窕。然而她们个个都比公子年长,态度也老成规矩;唯这藤壶女御年龄幼小,相貌又十分出众,见了源氏公子常常含羞躲避。公子朝夕出入于宫闭,自然常常窥见藤壶女御美色。母亲桐壶更衣去世时,公子年方三岁,自然不曾记得她的面容。但听那典侍说起母亲,与这位藤壶女御相貌酷似,年幼的公子便心生恋慕,也时时亲近这位继母。两人同是皇上宠爱亲近的人儿,是上便常常对藤壶女御说:“不要疏远这孩子。你和他母亲相貌异常肖似,他亲近你,不要认为是无礼,要对他多怜爱才好呢。他母亲音容笑貌和你相象,自然他的音容笑貌也和你相象。你们两人作为母子,也是相称的。”源氏公子听到此话,童心暗自高兴。每当春花秋月、良辰美景之时,他便常去亲近藤壶女御,表现出他对藤壶女御的恋慕之情。

源氏公子对于藤壶御女存了爱慕之心,但是在他举行冠礼之时,皇上为他选择了一位身份高贵的妻子——葵姬。然而葵姬比源氏公子年长且二人性情不和,源氏公子便常常外出寻欢,和情人们厮混。

某日源氏公子归家,看见葵姬端正有礼,感到无趣。便借口去纪伊守家过夜。以前曾听人说起,这纪伊守的后母作姑娘时素以矜持自重著称,因此极想一见,探得究竟。

空蝉一开始顾忌身份和道义便拒绝了源氏公子,但是源氏公子的美貌以及频频的情义表达,使她左右摇摆不定。一日,空蝉的弟弟偷偷将源氏公子领入空蝉房间,却让源氏公子意外看见了纪伊守的妹妹——轩端。

源氏公子得到了轩端,却没有得到空蝉。但是无论怎么说,他欺骗轩端的行为都是不合理法的。而后,他去看六条妃子中间偶遇夕颜,在厌烦六条妃子之后又和夕颜好上了,然而夕颜被妒忌的六条妃子用法术害死。源氏公子不会因为女子的死亡而停止他的风流,他继续和不同的女子纠缠在一起。

源氏公子病了,于是他决定去明石浦养病。在寺庙中遇见了一位面容肖似藤壶妃子的女孩,但是年纪尚小尼姑不愿将女孩托给源氏公子。但是源氏公子随后却犯下了大错。

此时藤壶妃子不幸身患小恙,暂回三条院娘家调养。皇上为此忧愁叹息。源氏公子见了,心中也觉不安。但又忍耐不住,一心想乘此时机,与藤壶妃子幽会,以致整日精神恍愧,疏懒了各处恋人。到了晚上,则去找那王命妇想法。王命妇也竭忠尽智,不辱使命,竟将两人拉拢来了。相会之时,两人如在梦境,心中不胜凄凉!藤壶妃子心有余悸,想起从前那伤心事,本已决意誓不再犯,岂料如今又遭此际遇!他细一想,更是黯然神伤,愁闷满怀!但此人历来温柔敦厚,腼腆多情。尽管暗里饮恨,外表却尽力克制,雍容不失高贵之相。源氏公子怪道:“此人何以如此完美无缺呢?”一时竟有些难以忍受。无亲相逢时短,岂能畅叙?惟愿天长地久,双栖双宿于此黑夜。仅春宵苦短,黎明在即。又只得依依惜别。真乃“相见时难别亦难”!公子吟道:

“相逢已是分别时,只愿梦身皆融入。”吟时声泪俱下,妃子不禁为之动容,便答诗道:

“身入长梦纵难醒,但忧声名太狼藉。”其忧心冲冲之态,见之生传。公子不忍多言。其时王命妇送来衣服,催公子动身。

源氏公子总是独自饮酒浇愁,忧思落泪。叫王命妇送过去的书信,急得不到回答。此虽为常事,但也是每每徒增不快。如此两三日,终日茫然若失,足不出户,也不去宫中朝觐,将自己关闭私邪中。只是想起父室或许有所担心,心中不免又是烦恼。这边三条院的藤壶妃子,也整日悲叹自己命苦,病情便日益加重。但她无意回宫,是上多次派人来催促,她也一天天拖延下去。她觉得此次病状大不同于往常:怕是怀孕了。如此一想,心中更觉烦闷,于是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

源氏公子和藤壶妃子在一起,并且使她怀上了身孕。然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件事,藤壶妃子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怕。源氏公子知道后,结合之前的问卦便知道此后自己的孩子将会成为下一位皇帝。

日语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汉字,来这边集合看一看了

今天日本村外教网列举了一些日语中大家容易读错的汉字,让大家知道这些词,以后好辨别,不容易读错。

1.日语汉字【横浜】;中文汉字【横滨】发音为heng、bin

这是一个城市名称,大家一开始应该不会读错,但是如果你来到日本之后就会发现日语中的(横滨)汉字却是(横浜),你肯定有很多疑问,这不应该念“横bang”吗?然后就开始纠正自己的发音了,其实这个翻译是没有错误的,日语中的汉字“浜”对应的是中文汉字“滨”,日本在一次汉字简化的过程汇总把“濱”简化成“滨”,后来又简化为“浜”。

2.日语汉字【椿榎楸柊】;中文汉字【椿榎楸柊】发音为chun、jia、qiu、zhong

日语汉字的“椿”是山茶花的意思,日语中的“榎”不读“xia”而是读“jia”,日语中的“楸”究竟是梓树或者是野梧桐这个还是待定,日语中的“柊”是木樨也是柊树。

3.日语汉字【堀川】;中文汉字【堀川】,读音为ku、chuan

【堀】很容易被读成“jue”,毕竟和“掘”很相似。

4.日语汉字【祇園】;中文汉字【祇园】发音为qi、yuan(同音“其园”)

5.日语汉字【東京喰種】;中文汉字【东京喰种】读音为dong、jing、can、zhong

6.日语【心斎橋】;中文【心斋桥】拼音xin、zhai、qiao

好多人会以为“斎”会对应中文里面的“齐”,其实这连个汉字长得很像,但是汉字“齐”对应的日文是“齊”或者是“斉”。

其实像这样的还有很多,以后日本村小编还会继续补充,也欢迎大家来补充!

尽管市场上有很多学习教材,但是在很多教材中《大家的日语》还是更具有实用性,而且这本教材经过多次改版也明显提高了,摒弃了一些语法错误,今天日本村外教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日语。

《大家的日语》这本教材针对的更多的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需要进行日语交流的外国人,虽然是初级教材,但是里面反映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日常生活化,这本教材很大众,容易被人理解,也可以作为考大学的预备教材,也可以作为专科、大学的教材,只要你合理利用,都是很容易理解和运用的,想要达到n3的水平,大家的日语几乎涵盖了你想要掌握的和实际运用的过程。

很多学校会选择《大家的日语》作为教材,也可以直接拿着作为n2的进行教材,至于学完《大家的日语》前两册能达到什么样的日语水平,这个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将这套教材吸收和利用,日语能够达到n3的水平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大家的日语》初级单词都是需要我们记忆,还有五十音图,这些都是我们要反复学习的地方。

この~/その~/あの~【连体词】修饰名词用,不可单用

この~:离说话人近,听话人远的事物

その~:李听话人近,说话人远的事物

あの~:离说话人和听话人都远的事物

手帳(てちょう)记事本

鍵(かぎ)钥匙

语法上:

これは辞書です。这是词典。

这是报纸。これは新聞です。

芥川龙之介《地狱变》:脱离人性的极致艺术可以提倡吗?

芥川龙之介说:修罗、恶鬼、地狱、畜生的世界,不总是在现世之外。人生比地狱更像地狱!

的确,人为了自己的目的,有时候会做很多极端的事情,甚至是伤害别人和自己。

就像画家良秀,为了理想中的艺术,竟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活活烧死,才成就了绝世画作《地狱变》。

那么,为了艺术罔顾人命,值得吗?又是否有违常理?

大家好,今天为您带来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地狱变》。

堀川大公家里有一幅传家宝,名为《地狱变》。

谈及屏风《地狱变》,就要讲到那位屏风画师良秀。

那时良秀不过五十岁,就已经声名显赫了,堪称当时画坛的翘楚。

他本人却其貌不扬,瘦瘦小小的,嘴唇特别红润,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良秀的风评非常不好,人们评价他小气,无耻,蛮横。

良秀的绘画风格也是另成一派,跟其他画师大相径庭。

将吉祥天女画成卑微的傀儡,将不动明王画成下仆无赖,看见女巫跳大神,良秀也是毫无敬畏之心,自然地拿起笔墨将女巫可怕的形态给画了下来。

在良秀心中,地狱有着至高无上的美。

尽管很多人看不上良秀的画风,偏爱那种优美意境的画作,却也无法否认良秀是位实至名归的大画师。

他对画笔的运用、对色彩的运用,皆与他人不同,所呈现的内容也都是些恐怖的东西。

比如他曾经为龙盖寺门上画了一幅《五趣生死图》,有人说半夜经过门前,能听见天人叹息和抽泣声,甚至还闻到了死尸腐烂的味道。

良秀又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听到这些传闻,反而更加倨傲,他认为不懂丑中之美的都是肤浅的画师。

这样一个人,的确让人讨厌。

但让人厌恶的、霸道的良秀却非常喜欢自己那身为侍女的女儿。

良秀的女儿跟良秀截然相反,拥有很多美好的品质,乖巧可爱,天资聪颖,善良温和,孝敬父母。

良秀对女儿非常地在意,为女儿花钱从不吝啬,还细心管理着女儿的衣服、发饰。

有刻薄的人说良秀的样子像猴子,于是给了他一个外号——猿秀。

堀川府里还真的有只猴子叫良秀,那只猴子是丹波国敬献的,少爷们顽皮,觉得猿猴可笑的样子很像良秀,所以起了这个名字。

众人都围着猿猴,逗弄它,一会叫它爬树,一会叫它搬草席,还一边大声喊着“良秀,良秀”,都想捉弄它。

府里的少爷又在欺负小猴良秀,良秀的女儿看了有些不忍。

于是,她一手拿着梅枝,一手伸展宽宽的带着花香的衣袖,护住小猴子。

少爷也不肯罢休,拿着一根细树枝就要继续“捉弄”小猴子。

良秀的女儿只好说这只小猴子也叫良秀,总觉得就是在叫自己父亲,她无法坐视不理。

孝道自古就很受重视,少爷只好作罢,放过了小猴良秀。

也是从这一天起,良秀的女儿与小猴良秀亲密了起来。

良秀的女儿若是生病了,小猴还会乖乖地坐在枕头边上,咬着手指头,一副很担心的模样。

堀川大公听说了,便要见见良秀的女儿和小猴。

良秀的女儿非常美貌,堀川大公好色,看中了,但“德高望重”的大公不能做强抢民女的事情,府里也有些风言风语。

良秀或许是受这些传言影响,十分不希望女儿继续在堀川大公府上做侍女。

有一回,堀川大公让良秀画一幅《稚儿文殊图》。

良秀画功出色,画出来的图让堀川大公非常满意,堀川大公便要赏赐良秀。

良秀什么都不要,只希望辞退他的女儿。

堀川大公很不高兴,回绝了良秀,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回,良秀也渐渐失去了堀川大公的宠幸。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大公突然命令良秀画一幅《地狱变》屏风。

良秀收到命令后,潜心作画,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没去大公府邸。

虽说良秀疼爱女儿,然而一旦开始创作,良秀就把女儿给忘了。

良秀拿起画笔,便开始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绘画,只待在那间黑暗的画室中,

这种劲头在他创作《地狱变》的时期,更加狂热。

那副《地狱变》的屏风,良秀下足了功夫。

良秀不仅画地狱的牛鬼蛇神,熊熊业火,而且画了各种刑法。

为了让画作逼真,为了激发灵感,良秀有时候让弟子们扮演画中人物,摆出造型或姿态。

良秀想看人被绑着铁索的样子,便让弟子把衣服脱掉,绑上铁链,弟子痛苦地在地上挣扎。

良秀便毫无同情心地观察那痛苦的躯体,还画了几幅素描。

过了一会,角落里的坛子上爬出来一只泛着森冷光泽的黑蛇,在绑着弟子脖子的铁链那舔了一下。

弟子吓得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冻结了,大喊“蛇——蛇!”。

这突然而来的状况,让良秀也吃了一惊,画错了一笔,良秀才生气地一把揪住蛇的尾巴,然后满脸不高兴地给弟子松绑。

据说那蛇也是良秀养的,就是为了画画。

这样看来,良秀为了作画,是不会在意弟子的生死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一次,良秀让一个白皮肤的弟子进画室。

良秀的性格是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事情的,他要干什么,提前也不会给弟子打招呼。

那时良秀新得了一只被驯服的猫头鹰,很大,喜欢吃生肉。

见弟子进画室后,良秀直接唆使猫头鹰攻击弟子。

那猫头鹰的头比一只大肥猫大,发着尖利短促的叫声,就张开双爪,抓向弟子的脑袋。

弟子只能不停地躲闪驱赶,在房间里逃来窜去。

那只猫头鹰翅膀发出的声音,如同风卷落叶般呼呼作响,画室内的烛光也是忽明忽暗,整个场景十分阴森可怕。

更让人害怕的是良秀,他眼睁睁地看着弟子被攻击的惨像,慢慢地摊开画纸,舔舔画笔,开始作画。

弟子觉得自己真有可能会被师傅杀死。

幸好,那画室里的黑蛇又爬了出来,紧紧缠住了猫头鹰的脖子和一边翅膀。

那个白皮肤的弟子才得救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良秀在接受任命创作《地狱变》开始,就总是做一些让弟子害怕的行为来。

并且奇怪的是,良秀还做各种噩梦。

良秀会梦见炎热地狱里的各种情景,梦见那些可怕的怪物,梦见女儿被召唤进地狱。

梦里的情景非常真实,良秀紧张得苍白的脸上满是皱纹和汗水,还拼命喘气,嘴里念念有词。

这样梦魇的状况,在良秀创作《地狱变》后期,更加严重了。

他也情绪更差,说话更难听。

此时《地狱变》屏风已经画了八成了,但良秀却遇到了瓶颈。

他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总是躲在没人的地方小声哭。

这样霸道、傲慢、偏执的人,怎么会哭了呢?不少人觉得良秀是因为遇到了创作瓶颈或者他本身就有神经质的成分在。

良秀的女儿不知怎么也忧郁了起来,眼圈发黑,大家都以为她是想念父亲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那天晚上月光宁静,堀川大公府里的一个仆从漫步廊下。

小猴良秀突然冲出来使劲拽那个仆从的衣服,仆从顺从着,跟着小猴子走到一处房间。

隐约中,仆从听见房间里有人在争执。

小猴良秀使劲拍仆从的肩膀,要仆从拉开门。

仆从拉开了门,正看见良秀的女儿脸颊通红,衣服凌乱地摔在地上,同时仆从还听见一个人急急走远的声音。

堀川大公府里有秘密,很多事情也不需要宣之于口。

良秀的女儿空有美貌,却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那个世道,再正常不过。

此事过去大半个月后,良秀突然来到了大公府邸,跪倒在堀川大公面前,向堀川大公汇报《地狱变》屏风的创作进度,指出有一处,他始终无法画出来。

在他的画里,应该有一辆槟榔毛车从天而降。

车上要坐着一个美艳贵妇人,散着头发,忍受着烈火的煎熬。

若是能让他亲眼看见火烧槟榔车,他一定能画出那副场景。

良秀在说这些的时候,眼睛发亮,炯炯有神。

堀川大公听完良秀的话后哈哈大笑,于他而言,即便是要火烧活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甚至夸赞起良秀,不愧是天下第一画师!

两三天之后的一个深夜,堀川大公召见了良秀,要让他目睹火烧槟榔车的景象。

那个庭院长久没人住,很荒凉,那天夜晚很漆黑,没有月亮。

堀川大公盘腿坐在廊下的圆垫上,前后左右站着五六个侍卫。

没有拴牛的槟榔车停在院子中间,车盖高悬,黑沉沉的,车上的挂帘闭得很严实。

夜风吹着灯光飘忽不定,所有这一切或明或暗,有一种阴森恐怖之感。

夜色浓重,很长时间大家都没有言语。

过了一会,堀川大公唤良秀说,槟榔车里有一个有罪的侍女,只要点燃这个车,这侍女必死无疑。

他要良秀好好看看那烈火是怎样烧毁娇嫩的肌肤,怎样将黑发化为火星的。

良秀怯怯地望向走廊,没有言语。

车上的挂帘被掀起来,里面坐的竟然是良秀的女儿。

华丽的樱花礼服,乌黑柔顺的长发,头上戴的黄金钗子闪闪发亮。

良秀看见了,惨白着脸,跌跌撞撞地跑到车前。

仆人们赶紧将火把扔向大车,熊熊大火瞬间燃烧起来。

红红的火焰与蒙蒙的白烟,瞬间席卷挂帘、金饰,满天火星纷纷落下。良秀的女儿苍白的面容,使劲挣脱铁链,那副景象真的像地狱中受业火之苦的场面。

在黑暗的星空下,一个黑球一样的物体跳过屋顶,直接跳进火中的大车里,那正是小猴良秀。

人们看见那小猴紧紧抱住姑娘的肩膀,随即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便与良秀的女儿一同迅速湮没在浓烟中。

在明亮的火光下,良秀的表情特别恐怖。

瞪大的眼睛、扭曲的嘴唇,恐惧又悲伤,可是当他看见大车熊熊燃烧着,像一根火柱,直冲星空后。

刚开始痛苦不堪的良秀,脸上竟然浮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光辉。

他表情很奇怪,庄严而愤怒,呆立不动。

大家看着良秀,好像看着神佛一样,有一种奇怪的庄严感。

过了一个多月,良秀终于画完了《地狱变》的屏风。

那副《地狱变》屏风,无人不震惊,无一不被画中的庄严打动,被画中炎热地狱的无尽苦难震慑,也再也没有人说良秀的坏话。

然而完成屏风画作的第二天深夜,良秀便悬梁自尽了。

他的遗骸如今埋在他家的墓地,经过数十年风吹雨打,墓前苔藓覆盖,无人知是良秀。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人性有时候比魔鬼还可怕。

就芥川龙之介说:“忘记人之五常,是该下地狱的,哪怕你技艺如何了不起。”

良秀明不知道槟榔车里坐的将是自己女儿,未尝在画画时没有预感女儿会走进地狱,可是他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女儿被大火活活烧死。

那副《地狱变》,不仅是残忍血腥的地狱烈火图,更是焚烧良秀女儿以及良秀人性的烈火。

缺少人情味的疯狂艺术最后只能玩火自焚,最后良秀只能献祭了自己,被世人遗忘,被世人厌恶和恐惧。

现场|从钱瘦铁强大的朋友圈,看其笔墨传奇与雄强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从今天开始,走进地处上海市岳阳路的上海中国画院展厅,首先看到的便是“钱瘦铁的朋友圈”,罗列着与其有交集的师友,如吴昌硕、曾熙、张大千、吴湖帆、唐云、郭沫若、叶恭绰、丁悚、陆小曼、桥本关雪等一批名家。

钱瘦铁(1897—1967)是我国近代书画篆刻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大家。9月17日,展览“钱瘦铁和他的朋友圈”在上海中国画院开幕。展览通过78件绘画作品,6件篆刻印章, 26本相关书籍呈现钱瘦铁的艺术造诣及交游往事。这也是继2018年中华艺术宫“铁骨丹心——钱瘦铁作品展”,及去年浙江美术馆“解衣磅礴——钱瘦铁、桥本关雪交流回顾展”后,重要美术展馆的又一大型钱瘦铁大展,这也持续引发重新评价一代书画家大家钱瘦铁的话题。

据悉,这也是上海中国画院在今年全面装修前的最后一个大展,也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系列展之一。

全面呈现钱瘦铁书、印、画三绝

钱瘦铁,江苏无锡人,是近代书画篆刻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大家,与其师吴昌硕(苦铁)、前辈王大炘(冰铁)并称为“江南三铁”。钱瘦铁自谓“平生以书第一,印第二,画第三”,更兼为人为艺坦荡磊落,可谓现代典型书、印、画三绝的文人画家。

钱瘦铁先生在刻印

展览现场,李琦绘钱瘦铁画像

钱瘦铁曾评价自己说:“书第一、印第二、画第三”,钱瘦铁书法兼擅篆隶行草,作篆或拟石鼓文,或师秦诏版,皆奔放苍古;在篆刻上,他初学缶翁,后致力于汉印及《天发神谶碑》等,章法跌宕纵横;其山水则取法石涛,笔墨苍深,花卉蔬果学沈周、徐渭,着墨沉着,设色秀丽。

钱瘦铁家人在现场观展

“钱瘦铁和他的朋友圈”展览通过78件绘画作品,6件篆刻印章, 26本相关书籍呈现钱瘦铁的艺术造诣及交游往事。上海中国画院院长陈翔表示, “在这个展览中,我们试图从‘社会情境中的艺术品’和‘社会关系中的艺术家’这两个角度来研究和展示钱瘦铁的艺术。”

展览现场

1897年,钱瘦铁出生于无锡农家,家境清贫,12岁便到苏州护龙街汉贞阁碑帖店当学徒,由此认识了著名金石学家郑文焯。郑文焯是前清举人,十分赏识少年钱瘦铁的勤勉与品格,后又将他介绍给吴昌硕和俞语霜。钱瘦铁遂拜郑、吴、俞三夫为师,郑讲金石,吴教篆刻,俞授绘画。钱瘦铁天赋甚高,年纪轻轻就显现过人的才气。1917年,郑文焯在钱瘦铁的润例引言中写道:“他日当与苦铁、冰铁并传,鼎峙而三,亦江臬艺林一嘉话”。将他与前辈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并称“江南三铁”,名重艺林。

1927年在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前留影,自左至右:钱瘦铁、吴藏龛、吴昌硕、韩秀(钱夫人)

郑文焯为钱瘦铁的润例所写引言

钱瘦铁艺术风格形成受吴昌硕影响很大,吴昌硕对这位弟子表现出特别的关爱与欣赏。在郑大鹤为钱瘦铁所订润例上,吴昌硕题写推荐书曰:“瘦铁精刻画,尝出所作,见视分成布白已得微妙的若再循序而进,庶可臻太古之心矣。两座不隔跂予望之。”在《瘦铁印存》中,见到数方师徒两人合作的印章后来吴昌硕又与钱瘦铁一起参加了1919年成立的天,吴昌硕对钱瘦铁的提携帮助可谓不遗余力。

在绘画创作上,钱瘦铁把书法中的运笔技巧融入画中,所画山水或苍润,或伟岸,或雄健,都透着浓浓的笔力章法。同时,他在创作中喜欢变化笔锋,表现游山玩水的畅快,强调人与山水的和谐相处。清初画家石涛对钱瘦铁影响很大,尤其是石涛对于笔墨的阐述。晚年,钱瘦铁还画过新式山水,他对于新式的理解是:破古出新,归于自得。他不看好故弄玄虚式的新颖,他追求在继承中寻找创新的可能。

钱瘦铁 富华《眉寿万年》

钱瘦铁 《镇江壮观》

《友谊青山万年长》,刘海粟 钱瘦铁 陆俨少 谢稚柳 俞子才 吴湖帆,1957年

展厅现场,钱瘦铁描绘的黄山景观

对于钱瘦铁的艺术作品,陈翔对澎湃新闻说,“钱瘦铁的作品其实不是很讨巧的,但正是这一点让他与众不同。他学石涛,学的不是技法,不是表现手段这种外在的东西,而是想探讨古人在确立绘画法度之前是怎么面对自然的。换句话说,他在寻求艺术家面对自然的初心。这种冲动是很珍贵的,是超越技法,不是技法可以约束的。而这样的东西正好是跟钱瘦铁的艺术风格相吻合,是钱瘦铁对于艺术的坚持。”

钱瘦铁之子钱明直等钱瘦铁家人一行今天上午专程来到现场进行观摩。钱明直此前在与澎湃新闻的对话中,多次追忆其父亲生前从艺之路的艰辛与孤寂,“我认识到我父亲的意义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我希望我父亲被这个社会真正认识。”

一直致力于其祖父研究与文献整理的钱明直之女钱晟表示,他们一家人非常感谢这样的策划,与对祖父的影响越来越大感到欣慰,“真正的艺术是不会孤寂的。”

展览现场,80岁的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张迪平回忆了当年对钱瘦铁先生的印象,说:“当年谢之光等都喜欢崇拜钱先生的艺术。”

强大的朋友圈,与桥本关雪交往引佳话

走进上海中国画院,首先能看到的便是入口展板上贴着的“钱瘦铁的朋友圈”,罗列着与其有交集的师友,如吴昌硕、曾熙、张大千、吴湖帆、唐云、郭沫若、叶恭绰、丁悚、陆小曼、桥本关雪等一批名家。

广阔的人脉与交际,不仅证明钱瘦铁以高超的艺术水准立于艺坛,以高洁的人品往来于各方,同时也证明钱瘦铁的跨领域运作能力和参与现代社交生活的游刃有余。展览中,“钱瘦铁的朋友圈”不仅记录着艺术家的个人交往,同时也通过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交织成一张时代、社会与人群的日常生活网络,它既提示着曾经发生在上海的城市精神空间的活动,也提示着曾经在上海纵横交错的马路中穿行的圈中人所落下的步痕。

展厅现场

陈翔表示,“钱瘦铁特立独行却依然能脱颖而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海派绘画在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同时,也容纳了赓续传统文人画精神的职业艺术家。在钱瘦铁的朋友圈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恰恰是从上海这座高度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发生的。”这其中,日本绘画大家桥本关雪与钱瘦铁的交往是中日艺术交往史的一段佳话。

桥本关雪

1926年桥本关雪游苏州 钱瘦铁摄

这其中,日本绘画大家桥本关雪与钱瘦铁的交往是中日艺术交往史的一段佳话。1922年,有日本关东画派领袖之尊的桥本关雪来上海访问,见钱瘦铁画作及篆刻后,为其苍劲老辣的刀笔,雄浑豪放的气魄所震撼,即请刻“诗砚家风”印,惊叹道:“支那巨手,东亚奇才。”并邀钱瘦铁于1923年访日,在京都、明石两市为钱举办了个人金石书画展,出版了书籍,从而使钱瘦铁在日本艺名大振。

钱瘦铁好友桥本关雪(1883-1945)是日本知名画家,大正昭和年间关西画坛泰斗。1913年起先后三十余次来中国,与吴昌硕、钱瘦铁、王一亭等中国艺术家交往雅集,深入考察中国风土人情。他痴迷中国文化,深为中国传统水墨技法所吸引,感叹“恨不生长在中国”,在中国文人圈广为留传。

据桥本关雪之孙桥本归一先生介绍,两人于1922年通过潘琳(1887-1960)的介绍相识。当时钱瘦铁26岁,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桥本关雪39岁。在1945年桥本关雪去世之前,两人的交流一直持续着。

展厅现场,钱瘦铁与桥本关雪合作作品

展厅现场,钱瘦铁与桥本关雪合作作品

据日本学者堀川英嗣考证,与钱瘦铁相识后,桥本关雪几次邀请他到自己的府邸京都白沙村庄,为钱瘦铁提供房间作为工作室,让他长期留在那里做书画篆刻。钱瘦铁在日期间,在桥本关雪、谷崎润一郎、会津八一等的支援下,多次在日本举办展览会和作品分发会,与以桥本为首的很多日本文化人进行了交流。桥本关雪的家乡白沙村等地收藏了很多钱瘦铁当年的作品,如他给桥本关雪刻的六十多方印章及大量书画等。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因力助郭沫若秘密回国,被日本当局拘捕入狱,在审讯时用烟灰缸之铁盖打击日审讯人员,并自戕欲以身殉国,后经多方救治,方转危为安。但仍以扰乱治安罪及杀人未遂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后由于日本友人的营救,钱瘦铁于1941年6月在日本提前出狱。 日本战败后,钱瘦铁曾以战胜国文化秘书身份再度赴日。

钱瘦铁生前对于自己与日本文化人的交流,留下这样的话:“我到日本……使他们知道我国故有的艺术,由此并可知道我们是酷爱和平崇高伟大的国家。故到日本治艺是很有意义的”,“我对美术的信念是,美术是安慰人生的高贵之物,也是和平博爱的根源。因此我坚信,同种、同文、同佛的中日两国民族通过文化、美术来亲善、提携,才能保持东西方的和平。”

钱瘦铁 《古艳》,刘海粟题

展厅现场,钱瘦铁与友人合作作品

此外,展厅中,亦有不少钱瘦铁与人合作的作品,也有朋友,如刘海粟为他的作品题词等。其中,一张长卷《上海画人节》更是集结了活跃于当时沪上的书画家的签名。1941年,钱瘦铁发起筹办“上海画人节”,据当时上海《申报》报道:“本月28号为画人节,本市诸多人假徐家汇路五柳草堂酒叙,裙履联翩。计到有符铁年、孙雪泥、钱瘦铁……周炼霞、吴青霞等七十余人,盛况空前,酒后余兴,合作联吟,研讨艺事,盛极一时。”因此,钱瘦铁朋友圈的强大显而易见。

画人节纪念,1941年10月28日于魏氏容园雅叙,蔡鹤汀、蔡鹤洲、吴青霞、黄宾虹、朱屺瞻、王个移、钱瘦铁、唐云、应野平、谢稚柳、郑午昌、来楚生、黄幻吾、郎静山、汪亚尘、江寒汀、白蕉、周炼霞等艺术家于上海。(摄影:郎静山)

展厅现场,画人节手卷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亦呈现了钱瘦铁供职于上海中国画院的作品,有以诗词创作的作品,也有新时代的主题创作。毛主席诗词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意境高远,钱瘦铁与主席同属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以其浑朴苍古、高美奇崛的印艺、书艺,将毛主席诗词的“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一楼的展厅内,最吸引观众目光的无疑是钱瘦铁的《诗词十首》印章与他以多种书体写就的《37首毛主席诗词》书法长卷。

钱瘦铁先生的弟子、知名金石篆刻家吴颐人撰文说,这批先师《诗词十首》的印章,多为多面印,当年日本篆刻界耆宿长尾甲为他在日本出版的《瘦铁印存》题了这样的一首诗:“六书缪篆费经营,金薤琳琅布字精。腕底籀斯奔赴处,操刀戛戛自然成。”确实,先师的篆刻,自然天成是其最大的特点。

钱瘦铁《诗词十首》印章

钱瘦铁以多种书体写就的《37首毛主席诗词》书法长卷

钱瘦铁,毛主席诗词《满江红》

而面对新时代、新题材、新话语,钱瘦铁对创新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破古出新,归于自得”,他深入传统,以扎实的书法、篆刻功底走入绘画,在现实题材上积极开拓,在写生的基础上造境、在实景的描写中突出笔墨,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机。展厅画作中,有其对当时城市风貌的描绘,也有其对工业化建设的描绘。

钱瘦铁《旭日东升》,1964年

钱瘦铁,《上煤景观图》,1957年

以鹰为意象的自我写照

而在展厅末端,则是一面墙展示钱瘦铁的各类画鹰之作。在我国传统的绘画题材中,鹰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题材。钱瘦铁尤其爱画苍鹰,但在他的笔下,不仅仅有伫立的雄鹰,更多的是各种姿态的雄鹰。从“振翅”、“回眸”、“翱翔”、“俯冲”到“落地瞬间”,无不有着超越生命的巨大艺术张力。

对于钱瘦铁先生的鹰,陈翔表示,“他其实不太讲究如实的描绘物象本身,关键是把鹰的气势画出来,表现出一种张力、视觉冲击力,而不是在于像不像。他画的动物及使用的技法是要表达画的精神内涵。”

展厅现场

在上海中国画院理论部主任王欣看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这是艺术家的自我写照,托物言志,以“鹰”比德。从现代文化阐释的角度,鹰可以看作是钱瘦铁内在人格的投射镜像,将艺术家理想中桀骜不屈的精神品格转换为外在的象征图示。也许可以这样理解,鹰就是钱瘦铁在精神世界中的化身。

钱瘦铁,《松鹰(之二)》(局部)

钱瘦铁所绘苍鹰(局部)

参与策划布展的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庞飞表示,他昨晚一直布展到11点多钟,“非常喜欢钱瘦铁的鹰,他可以说对理解中国画的试金石之一。”“

在这些年多次参与钱瘦铁先生大展策划的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看来,钱瘦铁先生身上有一种雄强与勃郁之气,读之可以强骨,可以畅神,“他是以画为寄,所以通过笔墨书画是他在抒发自己的性情,只有在书与画中,在学问里,他才能得到一种寄托,一种怡情,一种自在,所以这就是畅神。他画画不是为了市场或权力,他是为了把自己内在的一种自在的心性抒发出来,所以这样的人,把自在的心性抒发出来,这是真正的文人画,也就是畅神。”

钱瘦铁,《松鹰(之二)》 1957年

钱瘦铁作品

“钱瘦铁和他的朋友圈”展览策展团队及钱瘦铁家属亲友合影

展览将展至10月24日。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栾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