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眼高(眼高手低打一个准生肖)

时间:2024-02-03 10:53:01 作者:樱花飘落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最顶级的工作方式不过六个字:眼高、手低、心平!

择高处立,往低处行。

作家古典在《跃迁》中有段话:

“一个欲与天公比高、却又肯低头做脏活累活,同时能够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容的人,无论现在如何困顿,终有守得云开的一天。”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是学识和格局最直观的体现。

而最顶级的工作方式不过六个字:眼高、手低、心平。

01

眼高

日剧《半泽直树》中,3个毕业生在银行入职宣讲会上讨论未来的规划。

近藤想进入朝九晚五的宣传部,过上安稳的生活。

渡真利希望进入融资部,将来负责数百亿美元的国际项目。

半泽语出惊人,表示有朝一日要成为行长。

15年后,近藤被踢出银行本部。

渡真利没有负责海外融资,却当上企划部次长,成为银行的中流砥柱。

半泽也没有当上行长,但凭借出众的能力和大局观,成为董事会常务的热门人选。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

没有宽阔的眼界,只看脚下的路,最终会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

站上山顶,望见高远的目标,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

周星驰成为星爷之前,当过长达10年的群演。

作为演艺行业的最底层,群演们为了多赚钱,往往拍完一场,就需立刻赶赴其他片场。

唯有周星驰留在片场思考:要是我成为导演,该如何处理方才的片段。

有时候,他甚至直接找到导演,阐述自己对角色的想法,并提出一些拍摄建议。

身边同行嘲笑他:“你就是个跑龙套的,连个正脸镜头也没有,还自讨没趣去操导演的心!”

而正是这种“多管闲事”的态度,让他不仅提升了演技,更打磨出深厚的调度功底。

时过境迁,周星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导演之一。

那些嘲笑他的人们,仍在为眼前琐碎的生活疲于奔命。

林清玄曾说:“凡是能做将军的,都是在当小兵时就便有远大目标的。一个只考虑小兵该做什么的兵,永远不会成为将军。”

当你不再用当前职位衡量自己的价值,主动思考十年乃至更远的前程,才能打破格局,跨越到更高的平台。

02

手低

知乎上有人提问:两个原本水平差不多的人,是如何逐渐拉开差距的。

网友@Ley分享了他与室友的故事。

他们从国内某985大学毕业时,刚好遇上疫情,求职难。

好不容易有公司发了offer,还要求应届生去车间顶岗。

网友断然拒绝,还笑室友:车间的活,初中生都能胜任,一个研究生去做,太掉身价。

网友最后放弃对口专业,经由熟人介绍,去做从未接触过的金融。

如今他的室友积累了基础理论和实操经验,很快被调离车间,并在公司成立新的业务部时,竞选成为部门经理。

他却在白领精英的光环下,每天被安排一些不需要金融知识的杂务,时刻担心自己出现在裁员名单上。

日本高僧铃木俊隆说:事有所成的秘诀,是永远懂得当一个初学者。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重复去做低水平的工作。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从小事中萃取能力和经验,才能在遇到大事时得心应手。

孟晚舟23岁加入华为时,全公司没有人知道她是任正非的女儿。

她从电话转接员做起,经过25年打拼,成长为如今华为副董事长。

“玻璃大王”曹德旺也透露,儿子曹晖高中毕业后,便被安排去流水线顶岗。

曹晖拿着300元底薪,和工人同吃同住,从搬玻璃、打扫车间等杂活,做到切片、洗涤等技术活。

直到掌握玻璃生产的每个环节,曹晖才具备了去分公司担任管理岗位的资格。

《奇葩说》里有一句辩词:

“让玄奘成佛的,不是雷音寺上领取真经的那一刻,而是埋头前行的十万八千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从低处着手打好基础,才能积蓄向上跃迁的力量。

03

心平

1995年,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在纽约林肯中心举行年度音乐会。

演出进行到第7个章节时,小提琴绷断一根琴弦,现场音乐戛然而止。

所有演出者脸色煞白,帕尔曼却微微一笑,用仅剩三弦的小提琴继续演奏。

当音乐重新响起,听众都将断弦引起的停顿,当作是一曲终了时的自然间歇。

凭借平静的心态,帕尔曼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曲目,音乐会最终也大获成功。

其实类似的意外,在我们工作中也是层出不穷:

电脑突然宕机,一天努力付诸东流;客户突然变卦,整个方案推倒重来;项目突发状况,原有进度难以为继……

单独挑出一件,都让打工人瞬间破防,仿佛整个世界也随之崩塌。

然而,放在人生尺度上,任何猝不及防的打击,都似帕尔曼断弦的插曲,可以被一笔带过。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说: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由你对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在这个繁复多变的世界,一个人唯有保持平常心,才不会被工作轻易伤到,从而修炼出更强大的自己。

教授单仁总结过一个“四十岁效应”。

他发现,大部分事业成功的人,除了能力出众,普遍拥有超越常人的心理韧性。

他们年轻时屡受挫折,却总能以平稳的心态继续工作,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当这种积累引发质变,他们往往会在四十岁当口,走到人生的高处。

诚如马丁所说:“对一个能戒掉玻璃心的人而言,任何煎熬的岁月、失败的打击,都是来渡他的。”

没有人会一帆风顺,但挫折带来的不仅是痛苦本身,也可能是突破的契机。

以平常心,待无常事,才能将工作中所有擦伤,改写成如愿以偿。

罗振宇曾说:

“一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可能要几个月时间。但接手这项工作第一秒内的反应,往往就决定这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

真正有水平的人,不自我设限,不自视甚高,不自乱阵脚。

他们如水一般,择高处立,往低处行,缓缓成就海一般宽阔的人生。

在工作中,修炼出更好的自己。

来源:微信公众号“洞见”

作者:Elm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生活顺遂的秘密,就藏在这里

《战国策》中说: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万事万物,无一不是从无到有,积少成多,如若只是一味求快,反而会欲速不达,求而不得。

生活中,常有人抱怨付出太多,拥有太少,回报来得太慢,幸福感太低。

殊不知,汇流成河,聚沙成塔,生活中的幸福,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感情上,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当点点滴滴越积越多,总有一天,生活自然会变得悠然自得、平安顺遂。

01

积点滴之财,得衣食富足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经济条件是生活的基本保障,想要衣食无忧的幸福,财富的积累便必不可少。

积少成多的道理,在钱财上显得格外通俗易懂,所谓“点滴成河,聚沙成塔”,只有从细微入手,注重积累,方能吃穿不愁,感受物质上的满足。

一碗稀饭能挣多少钱?

但有人却通过买稀饭成为了百万富翁!他们就是成都市双流区“李姐稀饭大王”的创始人——李春华夫妇。

李姐夫妇本是普通公司职员,在遭遇裁员后便做起了批发生意,但由于经营不善,创业没多久便负债30多万,于是他们只得卖稀饭还债。

最初,夫妻二人起早贪黑经营着稀饭店,无奈稀饭品种单一、盈利又少,导致店面月月亏损。后来李姐经顾客提点,改变经营理念,实现产品的多样化,慢慢扭亏为盈。

饭店有了收入,李姐夫妇更是有了动力,开始推出更多各色各样的稀饭,金玉满堂粥、荷花莲叶粥、龙须银耳粥……

就是靠着这一碗碗毫不起眼的小粥,由小到大,李姐夫妇做出了“李姐稀饭大王”的金字招牌,有时候一天的营业额能到两万元!

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财富的积累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心气高傲、眼高于顶,而忽略身边的细小之处,最后只会错失大把良机,一事无成。

只有从一针一线处节约,在半丝半缕上积累,才能让我们经济富足、衣食无忧,在物质上感受到满足和幸福。

02

积心中感动,得感情力量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人爱,而是忽略了那些习以为常的爱。

父母的关心,朋友的陪伴,以及爱人的絮叨,它们常在身边,但正因常在,却总让人忽略。

我们时常觉得生活烦闷,但其实只要善于观察,用心感受,那些来自感情上的幸福,就藏在日常小事之中。

人民网曾报道过一则暖心的新闻,那是发生在浙江金华的一段视频。

视频中是一个雨天,一对父母去接孩子放学,儿子犯了错,母亲坐在车里,父亲在车外训斥着儿子。

训斥过程中,儿子因感到愧疚而低下了头,但低着头的儿子,仍比父亲高出一截,于是父亲便高举着伞,一边为儿子遮风挡雨,一边继续训着儿子,全然不顾被雨水打湿的衣服,父亲的爱与责,体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中的情感大抵如此,亲情,友情,抑或爱情,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大家对爱意的表达几乎都是含蓄和内敛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次陪伴,在这些细微之中,关怀和情谊便如泉水般渗出。

我们只有多去感受那些细节中的关心,积小事之温暖,成长情之感动,方能从感情中汲取力量,安然地面对生活。

03

积强健体魄,得老来无忧

古话讲:今年笋子来年竹,少壮体强老来福。

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可保今后少病少痛,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

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坚持锻炼,很多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想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每每开始不久,便觉得效果来得太慢而半途而废。

锻炼身体,根本在于持之以恒。只有日复一日地坚持,才能看到效果,进而拥有良好的体质,从身体上获得幸福感。

一代文学家巴金,年过八旬,仍步履铿锵,精神矍铄。

他每次去医院体检,医生都会感叹:“如此高龄,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功能还能如此康健,真是难得。”

而巴金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便在于坚持锻炼和写作并行。

他认为,人老先老腿,腿劲的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于是他每天早起,先是慢跑一段,再走上三五公里,回到家后吃早餐,写作,年复一年,风雨无阻。

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锻炼,让巴金的老年无病无疾,活得十分悠闲。

身体的变化本就很难肉眼可见,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可能根本毫无变化,但只要坚持不懈,积少成多,三年五年之后,一定会让人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从内而外焕然一新。

尤其是步入中老年后,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坚持锻炼后的效果更是明显,所谓“安不将息病时悔”,我们应该在年轻时便注重锻炼,才能在未来无悔青春,收获健康。

04

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层面便有不同的感受。

物质上,有钱便是幸福;情感上,感动便是幸福;身体上,健康便是幸福。

尽管它们的定义不同,但获得的渠道却是相似的。

这些有福之物,只有通过用心感受,不懈坚持,以及日积月累才可获得,而这,也正是让生活顺遂的必经之路。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积少成多,感知幸福,成为知足常乐的人,安然自若地走完这精彩的一生。

作者简介:蓉城浪子,一个随遇而安定的身体,一个无奈而豁达的灵魂。

没本事的人,往往有这八大行事特征,认知能力普遍较差

文/马梓开

郑重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全网维权,侵权必究。

全文约33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春节时候回农村老家,在吃饭过程中,亲友们总会谈起谁家的日子过得好了,谁家的日子又过得不好了;谁把什么事做成了,谁又赚了多少钱。

对于这些讲究实在、只看结果的老家人来说,一个人有没有本事,看的就是是不是能把日子越过越好,是不是能赚到更多的钱,是不是能把什么事情给做成了。

那么换句话说,谁家的日子过得不好,谁没赚到钱,在老家人看来,就是没本事的人,就是“屁不顶”的人。

我们这里就来说说,那些没本事的人通常是什么样的表现。

01 眼高手低:一屋不扫,却想着纵横天下

这些没本事的人,常常显得眼高手低,总认为自己应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有轰轰烈烈的未来,应该有令人艳羡的成就。可是,自己这么想这么看,本质上并不是坏事,而是一个好事。

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他们总想着一炮而红,一鸣惊人;总想着少付出就能换来大成就,总幻想着遇到一个贵人,得到提携,立马成为人上人。

这些没本事的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屑于做。自己生活的空间,往往混乱不堪;自己的生活习惯,往往乱作一团。可是,眼高手低,仅仅眼高有什么用呢?就算你拥有出众的思想,可是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到头来照样一事无成。

这些人说起话来,往往头头是道,听他们说话,总会感到说得很漂亮,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深入核心和本质的内容。

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做,能力值何以提高呢?

02 看似博学多才,实际上没有一样拿得出手

有些人会令人感到很奇怪,明明博学多才,明明才华横溢,明明具有多方面的才干和才艺,可是他们的生活却过得一团糟,事业也好,工作也好,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成绩或成就。

其实,这些人存在的问题,就是博而不精。

他们看似知道的东西很多,看起来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却没有哪一样是真正深入核心的。

他们的知识面广而杂乱,缺乏系统;他们的技能层面,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能,缺少真正能打动别人的东西,缺少能真正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地方。

话说一个人想要获得出众成就,或者是以自己的核心技能得到被利用的充分价值,或者作为一个引领者而得到众多追随。可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没有的话,就算你说的头头是道,就算你看似逻辑严密,就算你看起来无所不知,就算你表现出博学多才的模样,但是仍然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认同。

03 不懂装懂,总想让别人认为自己很聪明很睿智

这些没本事的人,很喜欢不懂装懂。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他们。

他们知道,如果自己总是表现出什么都不懂的样子,那肯定就容易遭到别人的嘲笑;如果自己显得无知,那肯定会成为别人的笑料。

但是,相比真实展现出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更会显示出自己的虚弱和空洞。一个动辄不懂装懂的人,会令人感到没有实力,没有能耐,没有自信,所以很容易被别人看穿,很容易展现出自己无能或低能的一面。

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什么这些人如此喜欢不懂装懂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没本事的人特别好面子,特别在意别人看他们的眼光和眼神。

可是,既然是不懂装懂,就总有露馅的时候,总有被人看穿的时候。这时候,脸面又该放到哪里去呢?

04 空话连篇,大话连篇,以此来撑起来自己的门面

我们在上面说了,这种没本事的人,很喜欢不懂装懂来展现自己的聪明劲儿,让别人误以为没什么是他不懂的。

所以他们往往口若悬河,总是说起来各种貌似很有道理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这种人应该很有成就,应该很有能耐才对啊!可是,眼高手低的他们,不懂装懂的他们,没有自我核心竞争力的他们,怎么可能成为别人眼中有本事的人呢?

越是没本事,也就越在乎表面上的自我表现;越是没本事,也就越是爱说大话,爱说那些吹嘘自己的事情,爱说那些吹嘘自己朋友圈和人脉圈的事情。

话说如果你真的具有吹嘘的那种牛气哄哄的人脉关系,又何至于是现在这种生活状态呢?

所以,一方面不懂装懂,另一方面自我吹嘘,其实都表明这种人内在的空虚,内在的虚弱,内在的张力不足。正因为缺乏张力,缺少对别人的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就只好靠着狐假虎威,靠着滥竽充数,靠着夸大和吹嘘来装点自己的门面。

可是,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处呢?

有些人开始和这种自吹自擂的人交往,往往误以为他们真的拥有高价值的人脉,可是真的交往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明白这些人只是扯虎皮做大旗而已。

没有真本事,吹起来的泡泡毕竟总是会幻灭的。

05 没本事的人,习惯性推卸责任

那些没本事的人,特别喜欢推脱责任。

一旦遇到需要承担责任时,他们就会说什么条件不具备,所以事情不能做。

一旦别人对他们说要抓紧规划自己的人生,要稳妥安排自己的工作,要快点落实自己的婚事时,他们总会说自己的状态不好,自己的日子不好,自己的现状不允许成家,自己还要耐心等待云云。

当家里人督促他们做事时,当家人要求他们妥善处理某些事项时,他们总会感到特别厌烦。心说,我的事情还不顺呢!凭什么老是给我说你们那些破事儿?

是的,自己的事情,他们缺乏承担的责任心;家里的事情,他们同样会推脱本应属于他们的责任,而且还会振振有词:我忙得很,顾不上!

而实际上,他们不是忙碌,而是装作忙碌;他们不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是在处处逃避责任。

可是,属于你的责任,你的逃避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你的能力也无法形成。于是,长此以往,你也就越来越显得没本事了。

越是逃避责任,就越是缺乏担当;越是缺乏担当,就越是难以成事;越是难以成事,也就越显得没本事。

06 脾气很大,而且惯于怨天尤人

可能很多人都有一种印象,那就是本事越小的人,脾气反而越大。

他们何以如此呢?

也许在他们心里,脾气大就是本事的一种体现。

话说做事能力差,专业能力差,成事本领小,脾气大又有什么用呢?

有些没本事的人在外面工作不顺了,就会把自己的不满发泄给家人,好像家人是他们的泄气口一样。

但是那些本事大的人,即便遇到工作上的不顺心,也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不会任由自己的不良情绪随意扩散甚至转移到自己的亲人那儿去。

这些没本事的人,不但惯于在家中耍横,“窝里横”,而且惯于怨天尤人,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别人身上,归结到环境方面,归结到领导或同事不够意思、随意找茬上。

可是,脾气再大,也无法让你变得更有本事;怨天尤人再多,也无法改变你在别人眼中的印象。

与其如此,还不如认真面对并审视自我,看看从自我出发,究竟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变成有本事的人。

07 情商较低,过于依赖他人,或者不善于借助他人力量

没本事的人在行事特点上,有两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就是他们的情商显得比较低下,或者过于轻信和依赖别人;或者凡事只靠自己埋头苦干,而很少借助他人力量。

为什么这些没什么本事的人会轻信和依赖他人呢?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本事小,所以指望着通过别人来撑起自己的未来,撑起自己的希望。可是话说你要能力没有,要价值缺乏,凭什么你依赖的别人就愿意毫无保留地为你付出呢?所以越是没本事的人,就越容易盲从,越容易人云亦云,越容易因为盲从而轻信,因为轻信而上当,因为上当受骗而显得更没本事。

另一些没什么本事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总指望着通过自己单枪匹马的努力,通过自己埋头苦干的付出来获得相应的结果。

可是,有很多事情,那些拥有特定人脉和资源的人,往往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你靠自己,偏偏努力了许久,都难以找到突破方向。

所以,人需要依靠自己,更需要审时度势,借助他人的力量,借助系统的力量,借助人脉圈的力量来更好地推动事项进展。

如果不善于借力,不善于借势,不善于顺势而为,想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出人头地,难上加难啊!

08 没本事的人,往往缺乏主见,投机心重

没本事的人,往往缺乏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他就容易相信什么;别人给他描述出美好的未来或钱景,他就容易当真,容易相信,容易跟着别人随波逐流。

话说没本事的人之所以如此鹦鹉学舌,之所以如此跟风随大流,其实是因为他们缺乏较高层次的认知,缺少真正有价值的人脉,缺乏相应的智慧和敏悟能力。

因为自己没本事,但是偏偏又想得天花乱坠,所以这些人看到了所谓的机会,压根就不是机会的机会,就会显得急功近利,不计后果地扑上去。

可是,他们如此盲目,如此盲从,如此人云亦云的结果,就是接受失败的洗礼。

如果一个人只有通过失败的教训才能成长,那这成长的代价也不免太大了一点。(MZK)

千万别小看一个面相好的人

文学家大宅壮一说:“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履历表。”

从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从青春岁月到鬓染白霜,所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塑造了我们的长相。

外表虽不会言语,却诉说着一切;虽不会抒写,却记录着所有。

芸芸众生,千人千面。一个人的面相,显示出他的修养、性情、习惯和品行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面相好的人。

面相,藏着修养

《礼记》有言:“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一个人的面相里,隐藏着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

有教养的人,待人接物总是脸色温和,与人相处总是神情恭谦,生气发怒时也会考虑后果,不会任性冲动。

久而久之,教养便刻在了骨子里,和颜悦色便长在了面容里,旁人自然观之可亲。

听过一个故事。

19世纪70年代,一位新生到北京大学报到。

他初来乍到,对校园不熟,行李又太多,忙乱中看到一位老者路过。

新生看那老者慈眉善目,十分亲切,便请他帮忙照看行李。老者爽快地答应了。

新生东奔西走,办完所有手续已经时过正午,这才想起还托了人照看行李。

他一路狂奔着找回去。只见烈日下,那位老者仍站在路旁,边捧着本书阅读,边为他照看地上的行李。

新生为耽误对方时间连连致歉,老者却只是笑呵呵地摆摆手,脸上没有半点愠色。

第二天的开学典礼上,新生才知道,那位老者竟是北大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

大家都说是这位新生有眼不识泰山,却不知是季羡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

这种非凡的修养和气度,让他显得眉目柔和、神情可亲,生人见了也没有距离感。

相反,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往往神情跋扈,眼高于顶。

他们要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眼里;要么拜高踩低,在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馋媚,对弱于自己的人则颐指气使,不可一世。

时间长了,内心的傲慢无礼,同样会不自觉地从脸上流露出来,令人望而生厌。

孔子曾说,君子应“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意思是说,有教养的人,会格外注意自己待人接物时的脸色、神情、言语和态度。凡事替人多想一分,对谁都一视同仁。

不媚上,不欺下,谦卑大度,温和有礼,这样的人,不仅有好面相,更有好人缘。

来源:全景视觉

神态,暴露性情

古训有言:“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相由心生,心态如何,神态就如何。

心宽的人,凡事都往好的一面看,整个人张弛有度,面部肌肉轻松自然,看上去便眉目舒展,笑容阳光。

心窄的人,总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不是惶惶不可终日,就是成天斤斤计较。身体时刻紧绷,脸上也是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年轻时天生丽质,笑容甜美,人称“豆腐西施”。

可她心胸狭窄,整天不是挖空心思占人便宜,就是抱怨别人瞧不起她。

久而久之,练就了一张喋喋不休的薄嘴唇和精明刻薄的凸颧骨,天生丽质变成了面目可憎。

而出生于唐朝末年的陈抟,虽经历科考失败、无缘仕途,却心态豁达、乐观知足。

传说他心宽爱睡,可以心无挂碍地连睡数天。

他还写过一首打油诗:

展开眉头,解放肚皮,打一觉睡!

更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如此胸怀,难怪他活到百岁,依然“面如孩童,嘴角带笑”。

人活于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谁也不可能事事顺遂。

与其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不如调整心态,看开些,看淡些。

很多时候,烦恼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

怨天尤人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伤人伤己。

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再苦再累也能毫发无伤地撑过去。

日子总在前进,乐也一天,烦也一天,学会放下,快乐生活,心里没有挂碍,脸上自然就没有阴霾。

面相好的人,凡事看得开,遇事不计较,心宽路也宽。

来源:全景视觉

身材,彰显习惯

没有人有义务透过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一个人的内在。

一个一直保持良好身材的人,给人的不仅是赏心悦目,更彰显着对自我的高要求。

身材,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67岁的老戏骨陈道明,面相儒雅清俊,这得益于他常年自律的生活。

他是个书痴,家里收藏最多的就是书籍。

对他来说,与其为了名利奔波应酬,不如在家看书来得自在。

书读多了,便自然流露出谦谦君子的气质。

他热爱运动。年轻时打篮球,上年纪后体力不支,就改成打高尔夫。

几十年坚持锻炼,让他始终保持着活力,眼神也是睿智深邃的。

他曾说:“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人生最高级的享受是节制。”

确实,观察身边那些活得放纵的人,不是追名逐利,沉迷声色犬马,就是胡吃海喝,作息混乱。

不到40岁,面庞浮肿,形容憔悴,双眼无神。不仅影响到面相,还毁了健康。

而常年维坚持自律生活的人,不仅身材匀称,面相也是紧致红润、容光焕发。

老话讲:“40岁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40岁后的相貌是自己造就的。”

父母给的皮相再美,也有衰老的一天。

后天的节制和自律,能帮我们塑造足以抵御岁月侵蚀的优雅面相。

人在红尘中,难免遇到各种诱惑。

放纵自我,沉迷享乐,就算获得短暂的快乐,也填补不了内在的空虚。

只有守住本心,节制欲望,才能获得长久的健康和幸福。

面相好的人,通常活得很自律。

身体健康了,内心充实了,脸上才有从容和睿智。

来源:全景视觉

容貌,揭示品行

古语云:“为人端正,颜色洁白,辉容第一。”

心性端正的人,容貌也会让人感到舒服。

作家马未都讲过一个故事。

从前在他家的胡同口,每到夏天,就有个老头在那卖西瓜。

老头的生意特别好,大家都说他有一手挑瓜绝活,挑的瓜特别甜。

他人也实在,从不短斤少两。马未都向老头请教挑瓜技术。

老头说:“我有啥技术?不过是长得实在。人家一看我的脸,就信得过我。”

马未都一端详,还真是。

这老头留着白胡子,一脸“道骨仙风”,看起来特别诚实。

马未都对老头说:“大爷,不是您长得实在,是您的心实在。”

《小窗幽记》有言:“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

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卸下层层伪装,老实做人,才不会面目可憎。

虚伪的人,不怀善意,为了遮掩只能戴着面具,时间长了,自然一脸假相,让人避之不及。

诚实的人,不做亏心事,心里坦荡荡,面相自然明朗开阔,让人信服。

为人处世,适当收敛真性情,是生存之道,但为了一己私利而过度虚伪,脸上戴着面具,逢人就说假话,只能骗人一时,却骗不了人一世,因为面相早已出卖了他。

老话说:“面相,就是一个人的招牌。”

一个人的诚信和善良,最终都会写在脸上,成为他行走人间的通行证。

有修养的人,面相柔和,让人如沐春风。

心态好的人,神态阳光,走到哪都受欢迎。

生活自律的人,身材标致,自带岁月赋予的魅力。

诚实善良的人,容貌坦荡,命运都会格外眷顾他。

让我们修心养性,做一个面相好,命也好的人。

作者:鲁西西。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