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同道堂(同道堂印章)

时间:2024-01-27 21:48:51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一场全部端掉,为何咸丰的顾命八大臣在慈禧面前不堪一击?

公元1861年8月20日,偏安热河行宫的咸丰皇帝病危。

估计是自觉时日无多,咸丰令人传旨,连夜召见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商讨继承人和未来大政安排的问题。

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咸丰不用考虑太多。因为他当时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懿贵妃慈禧生下的载淳。

真正困扰咸丰的,是未来的大政安排。

载淳只有六岁,按照清朝皇帝十二岁亲政(顺治)的最低标准,载淳即位后,起码也有六年的实习期。

在这六年时间里,咸丰要考虑如何才能保证大清皇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儿子的手里,而不是旁落他人。

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咸丰思考再三,最终做出如下几项安排:

一、册立载淳为太子。

二、任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载淳。这八人即顾命八大臣。

三、授予皇后慈安“御赏”印章,授予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因载淳年幼,故而“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掌管。这两枚印章作为颁布诏书的符信,“御赏”为印起,“同道堂”为印讫。

另外,咸丰还偷偷给了慈安留了一道密旨:

“惟朕实不能深信此人(慈禧),此后如能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传遗命诛之,凡我臣子,奉此诏如奉朕谕。”

在密旨中,咸丰明确说到,如果将来慈禧不老实,慈安有权将其诛之!

用一句话来概括咸丰的安排,就是授予八大臣票拟权,授予两宫太后批红权和钤印(qián yìn)权。八大臣和两宫太后形成三角制衡关系,谁也别想一家独大,确保载淳顺利接班。

安排完后事,咸丰陷入昏厥。两天后,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

咸丰死后,肃顺深知拟旨要想通过,必须先批红,再盖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大印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只要有一人不同意盖章,自己的决议就没办法生效。

而如果两宫太后有旨意,只要自己盖上印章就可以下发执行了,不需要经过八大臣的同意。

也就是说,论实权,两宫太后比八大臣要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肃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给两宫太后拟定封号时,故意贬低慈禧,没有将慈禧与慈安一道尊奉为皇太后。

这还不算,他还剥夺了慈禧去咸丰灵前祭酒的资格。

肃顺此举,意在挑起两宫太后的矛盾。

只要她们有了矛盾,自己就有机会趁机扩张权力。

修理完慈禧后,肃顺随即又联合其它七个大臣向慈安提出了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

“谕旨由八大臣拟定,太后但印即可,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

意思就是说,我们八大臣拟好的谕旨,您(慈安)只管盖章就行,不需要改,也不能更改。

另外,朝臣和地方上的奏章,您也不用看,全部交给我们八个人处理就好了。

在肃顺看来,慈安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人,吓唬吓唬她,肯定能有收获。

不过,肃顺明显低估了慈禧和慈安的智商。

被修理一通后,慈禧的头脑相当冷静。她并没有把封号被贬低,归咎于慈安。

相反,她很清楚自己当下必须要与慈安结盟。

而一向好脾气的慈安,此时也明显感受到了八大臣的意图。

这是裸的在挑衅自己啊!

如果她同意了,失去了对决策过程的话语权,就算日后回到京城,自己也只是橡皮图章,只能听命于人。一切都玩完了。

慈禧被八大臣排挤了,慈安也被八大臣威胁了。

两个人对肃顺等人产生了怨念,由此,原本被咸丰安排用来牵制慈禧的慈安,就这样与慈禧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决定共同对付八大臣。

八大臣是咸丰生前指定的执政官。两宫太后能不能推翻咸丰遗诏,另寻听话的执政官呢?

事实上,还真的可以。

咸丰生前担心皇权被篡夺而设计出的权力制衡方案,看似巧妙均衡,毫无纰漏。实则漏洞百出,八大臣的执政根基其实很弱。

凭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咸丰留下的这些托孤大臣。

头一个是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他是三朝老臣,道光驾崩时,他就是顾命大臣。现在咸丰驾崩,他还是顾命大臣。因资历老,又深受咸丰信任,故而是名义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二个是铁帽子王郑亲王端华。他也是三朝元老,两届顾命大臣。因受宠不及载垣,因此排在第二位。

第三个是景寿,满洲镶黄旗人,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他是咸丰的姐姐寿恩固伦公主的额驸,既是满洲勋贵,又是外戚,位列顾命八大臣的第三位。

排第四的是明星人物肃顺。

他是端华的亲弟弟,但同人不同命。端华是铁帽子亲王,肃顺只是三等辅国将军。

当然,肃顺的职务不低。

咸丰一朝,肃顺累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握大清的财政军三大权,实力不可小觑。是实际上的八大臣之首。

第五位是穆荫,满洲正白旗人。咸丰驾崩前,穆荫任兵部尚书、领班军机大臣。与前四位拼爹和拼老婆的大臣不一样,穆荫出身一般,是通过考试上位的。他因为能力出众,一直深得咸丰器重,是当时资格最老的军机大臣。

第六位是匡源,汉臣,时任礼部侍郎、军机大臣。

匡源这个人,自幼被称为神童,出仕为官后,以清廉、勤勉、自律而享誉官场。

但是,他的节操一般。

英法联军攻陷天津时,众大臣主张咸丰离京到承德躲避,只有匡源据理力争,主张坚守北京,誓与联军死战到底。然而在见识了英法联军的洋枪洋炮后,匡源被吓破了胆,哭着求着让咸丰带他去承德,一时之间沦为笑柄。

第七位是杜翰,汉臣,时任工部侍郎、军机大臣。杜翰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为咸丰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的帝师杜受田。仗着自己老爸与咸丰的关系,他也深受咸丰信任。

最后是焦佑瀛,汉臣,时任太仆寺卿、军机大臣。

相比于前几位大臣,焦佑瀛有练兵方面的经验,他曾主持天津一带的团练武装。八里桥之战后,因清朝的北方正规军遭到毁灭性打击,朝廷急需善于练兵的大臣,于是焦佑瀛也得到了咸丰的格外器重。

看完八大臣的履历,发现问题没了。

问题一:咸丰任命的八大臣,虽然有宗室,但没有近支宗室。

宣宗系宗室

载垣是十三阿哥胤祥的五世孙,与道光系宗室的共祖是康熙,关系非常疏远;

端华和肃顺是舒尔哈齐(努尔哈赤之弟)的后代,他们连太祖系都不是。

咸丰疏远近支宗室,堪称是迷之操作。

因为清朝是恩封爵位递降制度。越是靠近现任皇帝血脉的,掌握得入八分爵位就越多,在宗室中的话语权也越大。

咸丰忌惮恭亲王奕訢,不希望他掌握实权,这可以理解。

但是咸丰把惠亲王绵愉(道光五弟)、惇亲王奕誴(咸丰五弟)、醇群王奕譞(咸丰七弟),也一并排挤在外,这就欠考虑了。这导致最后几乎所有的宣宗系宗室都倒向了两宫太后。

问题二: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因为有军机处的存在,沦为了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

但是,尽管权力被削弱了,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头衔,也依旧只有元老级朝臣才能获得。

而咸丰挑的八个人,只有肃顺是协办大学士。

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官阶比之内阁大学士要低半级。

咸丰让一个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主持朝政,京城里的那些元老能服气?

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服气,那很自然,朝中的元老也不会支持八大臣。

问题三:作为满洲贵族和外戚代表的景寿,并不是可靠之人。

景寿虽然是咸丰的姐夫,但他同时也是奕訢的姐夫。并且还是亲姐夫。

寿恩固伦公主和奕訢是一个妈生的。

景寿与奕訢的关系如此之紧密,他在关键时刻不跳反,就是见了鬼了。

问题四:代表朝臣利益的三个军机大臣,资历不足。

匡源和杜翰,虽然深受咸丰的信任。

但他们的工作,更像是领导的秘书,资历不足以让同僚心服口服。

焦佑瀛的资历就更差了,出任军机大臣之前,他只是太仆寺卿。这样的资历,如何能服众?

想象一下,老领导退休前,安排三个秘书主持工作,这让单位的老员工怎么看?能服气吗?

问题五:八个顾命大臣,全部是文官。

枪杆子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道光驾崩前,原本指定载垣、端华等九人为托孤大臣。但后来发现缺少能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便又临时加上了僧格林沁。

道光能想到的,咸丰却鬼迷心窍,关键时刻疏忽了。

八大臣中,一个武将都没有,这就让当时手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和僧格林沁很有意见。

僧格林沁

问题六:八大臣全部在承德,而朝廷班子却在北京。

这是要命的大问题。朝中有那么多人不服八大臣,而八大臣却没有一个人在京城拉拢各方势力的支持。

如此一来,这就给了反对者们在京城拉帮结派的机会。

大体来看,咸丰构建的顾命大臣框架是合理的。

有宗室,有勋贵,有朝臣,各方利益貌似都能照顾到。

但是,我们扒开框架看内核,却发现这完全是个工程。

宗室代表无法代表大部分宗室的利益;

朝臣代表无法让群臣人心服口服;

勋贵代表还是个骑墙派。

或许,咸丰的安排是出于双重考虑,既要防止两宫太后架空皇帝,又要防着大臣架空皇帝。

因此他挑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位卑权重,短期内成不了权臣,威胁不到皇权的人。

但正所谓,考虑得太多,担心的太多,往往是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咸丰的选人不当,导致八大臣在朝中根本没有执政根基。当时想把他们拉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么,谁来挑这个头呢?

很显然,就是能力出众的恭亲王奕訢。

9月5日,趁着叩谒咸丰梓宫的机会,奕訢在承德与两宫太后秘密达成协议。

这件事情在清末流传很广,就连溥仪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时,也记录了这件事。

大致就是说,奕訢化妆成萨满,在行宫见到了慈禧和慈安,三人密定计,然后奕訢返回京城为做部署。

奕訢回京后,趁着八大臣不在,拉帮结派,很快拉拢了一群盟友,如军机大臣文祥。

咸丰驾崩前的军机处,有五个军机大臣。其中四人被选为赞襄政务大臣,只有文祥被排除在外。如此安排,让文祥对咸丰的遗诏非常不满。

奕訢在北京活动的同时,在承德的慈禧也没闲着。

9月6日,慈禧提议,让醇郡王奕譞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

当时,郑亲王端华身兼热河步兵统领,管着承德一带的兵马。这也是八大臣敢威胁两宫太后的筹码之一。

慈禧提议让奕譞担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分化端华手中的兵权。

因为承德一带的兵马,主要来自正黄旗汉军。如果奕譞接管了正黄旗汉军,端华再想调兵,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慈禧出招,肃顺和端华起初想拒绝。

但考虑到奕譞为人老实,不像奕訢那样让人觉得有野心。加之慈禧毕竟代表了皇帝,确实不方便驳回。于是他们也就同意了慈禧的提议。

9月10日,一个叫董元醇的御史上了一道《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给两宫太后,说皇上年幼,应该由太后垂帘听政,并另选近支亲王,如恭亲王奕訢辅政。

这道看似不点名,实则要求八大臣交权的奏疏传到避暑山庄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轩然大波。

肃顺当时猜测,董元醇区区一个五品御史,竟敢挑战咸丰的遗诏,如果他不是疯子,那就是背后有人指使。

而这个人是谁呢?肯定就是两宫太后。

不过,肃顺明显猜错了。

董元醇与两宫太后素无瓜葛。他是咸丰二年的进士,其恩师是四朝元老周祖培。

而周祖培又是谁呢?他是体仁阁大学士。

前面说了,顾命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如果让八大臣执政,内阁的元老们捞不到半点好处。

所以当时能指使董元醇上奏疏的人,只能是周祖培。

而周祖培掺和进了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斗争,那就说明,奕訢在京城拉拢了朝中元老的支持。

这对八大臣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讯号。

几天后,兵部侍郎胜保带兵到热河哭丧。

自从八里桥之战后,北京也好,热河也罢,其实都没多少清朝的正规军。

当时手上还握有兵马的人,只有三个。

一是胜保,手下大概一万多人;

二是僧格林沁,手下还有几千人;

三是管着热河兵马的端华,也有大概几千人。

胜保的兵马多于端华,这时候,他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他支持八大臣,两宫太后就只能靠边站。

而如果他支持两宫太后,八大臣就凶多吉少。

那么,他会支持谁呢?

前面也说过了,咸丰机关算尽,选了八个文官,全然无视军方的利益。

所以胜保此次前来,是给两宫太后撑腰来的。

9月14日,腰杆子硬气的慈禧召开御前会议,请八大臣商议董元醇奏折的事。

对此,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当然是强烈反对。

根据后来流传很广的《越縵堂日记》的记载,肃顺当着小皇帝跟两宫太后的面,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

大吵大闹一番后,见对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只好各自退一步,表示事关重大,待回京之后再召开廷议决策。

10月26日,咸丰帝灵柩起驾,往北京进发。

按照规定,咸丰的灵柩将会在六天之后进京。

出发后没多久,慈禧和慈禧借口小皇帝不堪路途劳顿,表示不想与大部队一起行进。

载垣、肃顺等人一琢磨,觉得无所谓,太后带着小皇帝不回去都没事,便放走了她们。

然而,八大臣小看了慈禧。

就在当天,娇生惯养的慈禧、慈安,带着小皇帝,日夜兼程,仅用两天就赶回了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不等喘口气,立即召见群臣,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把自己在承德被八大臣欺负的委屈,添油加醋地说给在场的大臣听。

在场的大臣也很配合慈禧,大家义愤填膺,大骂肃顺混蛋,然后草拟文告,向京城的官员和百姓宣布了八大臣的罪状。

历朝历代,宫廷都是讲究一个快字。

慈禧明白这个道理,而肃顺等人却不懂。

八大臣放走了慈禧和小皇帝,给了她们从容布置,收拾自己的时间。堪称是作死之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11月2日,对京城变化毫不知情的载垣和端华,刚刚入京,随即就被逮捕。

同一天,身处密云的肃顺也遭到逮捕。

载垣、端华、肃顺是八大臣的核心,他们三人被捕,剩下的五位,景寿马上跳反,穆荫、匡源等人不敢造次,只得乖乖认输。

11月3日,大清中央政府重组。

奕訢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和领班军机大臣。他取代了八大臣,成为执政官。

11月5日,周祖培拉着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一起上奏,他们引经据典,列举了历代太后协助幼主垂帘听政的历史,并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让慈安和慈禧高兴不已。

由此,以载淳为皇帝,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奕訢为执政的组织架构就这么确立了。

11月6日,两宫太后确定了对八大臣的处分决定。

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因为是亲王,可以留全尸,被判处在宗人府自尽。

肃顺虽然是皇族,但因为没有王位,因此被判处斩首。

剩下五人凑数的,景寿由于与奕訢的关系,得以保留爵位。后来官运亨通,又做到了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结局最好。

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被革职。穆荫因为是领班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因此被发配军台效力,后被赦免。

匡源、焦佑瀛回家养老,没有受到处罚。匡源后来定居济南,成为了文化界的名人。

杜瀚就稍微惨了点,他老爸杜受田是奕訢最痛恨的人。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可能皇位就轮到奕訢坐了。

所以,杜瀚被革职后,遭到了奕訢的报复,被流放新疆。当然后来也被赦免了。

解决了八大臣,一个新问题随之摆到了慈禧和奕訢面前。

他们要如何向天下人宣告新君登基的正当性呢?

虽然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继位法理毋庸置疑。

但是大行皇帝还没入土,他亲口认命的顾命八位大臣,就有三个先入土了。

如此有悖先帝遗诏之举,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如果这八个人是罪有应得,那就是先皇识人不明。

如果说这八个人公忠体国,那就是乱臣贼子夺权窃柄咯?

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难不倒奕訢、周祖培和贾桢,他们联名上奏,建议改年号为同治,即太后、皇帝、亲贵大臣同治天下的意思。

至于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处理八大臣,在没有两全其美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那也只能把责任推给先皇了。

反正咸丰的名声已经很糟糕了,也不差这一条。

11月9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即皇帝位,宣布次年改元同治。

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就这样结束了。

清朝的历史也从咸丰时代,进入了同治时代。

择日抄本重校本

难得一见!慈禧的“同道堂”印章

这是一份清代的圣旨。

处决咸丰的顾命大臣肃顺的。

由凌迟改为斩立决。

注意,圣旨的首部盖的是“御赏”印。

结尾盖的是“同道堂”印。

这也是咸丰临终的圣旨中规定的两方掌权大印。

“同道堂”印章一直掌握在慈禧的手中。可以说,这方印,见证了晚清的权利争斗过程。

四川公示一批生产销售劣药处罚决定,最高罚没25万元

▶全南充唯一拥有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资质的微信公号

▶南充日报社上百名编辑记者为南充微报提供本地最新专业报道

9月15日,记者从省药监局获悉,近日我省公示一批生产、销售劣药行政处罚决定,并公布8个典型案例,其中四川成都同道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销售劣药兰索拉唑肠溶片案,被罚没25万余元。

案例一

成都市祺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劣药制川乌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生产、销售中药饮片制川乌(批号:190401-01)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应按劣药论处,货值金额5050元,违法所得2013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版)第七十四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决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生产的制川乌(批号:190401-01)31.7kg;

2、没收违法所得2013元;

3、处货值金额1倍的罚款5050元。

以上罚没款合计人民币7063元。

案例二

四川智和信医药有限公司销售劣药兰索拉唑肠溶片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生产、销售兰索拉唑肠溶片(批号:191103,标示生产企业:四川成都同道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含量测定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应为劣药。违法所得396.93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第一百一十七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决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396.93元。

案例三

四川成都同道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销售劣药兰索拉唑肠溶片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生产、销售兰索拉唑肠溶片(批号:191103)含量测定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应为劣药。货值金额198271元,违法所得57454.7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版)第七十四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责令你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决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生产的兰索拉唑肠溶片(批号:191103)13424盒;

2、没收违法所得57454.7元;

3、并处货值金额1倍的罚款198271元。

以上罚没款合计255725.7元。

案例四

四川九兴医药有限公司销售劣药黄精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销售中药饮片黄精(批号:180101,标示生产企业:成都吉安康药业有限公司)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应按劣药论处,违法所得为210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第一百一十七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210元。

案例五

成都吉安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劣药黄精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生产、销售中药饮片黄精(批号:180101)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应按劣药论处,货值金额为61831元,违法所得为29411.09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版)第七十四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决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生产的中药饮片黄精(批号:180101)352.63kg;

2、没收违法所得29411.09元;

3、并处货值金额1倍的罚款61831元。

以上罚没款合计91242.09元。

案例六

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劣药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石斛夜光丸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销售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批号:1912044,生产企业: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石斛夜光丸(批号:191006,生产企业:吉林省通化博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药品监督抽验,结果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检验规定,为劣药,违法所得共计2008.45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第一百一十七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2008.45元。

案例七

四川鑫仁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销售天冬劣药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生产、销售天冬中药饮片(批号:190301)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应认定为生产、销售劣药的行为,货值金额为27,996.16元,违法所得为27,760.50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生产、销售劣药的行为,责令改正,并决定给予如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生产、销售天冬劣药的违法所得人民币27,760.50元;

2、并处违法生产天冬劣药的货值金额一倍的罚款,计人民币27996.16元;

罚没金额合计人民币55756.66元。

案例八

四川菩丰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黄精劣药案

主要违法事实:

当事人生产黄精中药饮片(批号:190801)性状不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应认定为生产劣药的行为,货值金额为42,268.35元,违法所得为21216.31元。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依据《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版)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生产黄精劣药的行为,责令改正,并决定给予如下行政处罚:

1、没收违法生产的黄精劣药212.015kg;

2、没收违法销售黄精劣药的违法所得人民币21216.31元;

3、并处违法生产黄精劣药的货值金额一倍的罚款,计人民币42,268.35元;

罚没金额合计人民币63,484.66元。(记者 殷鹏)

来源:川报观察

倒计时!9月20日,看这场献给南充的艺术盛宴

南充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

瑞丽“封城”,暂定一周

放眼全南充,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改善洋房?

9月15日起,南充主城区这些地方将新增电子监控抓拍设备,具置就在...

每日一班!明天起,南充恢复这条航线,秋色正美——

9月15日起,南充这条城市主干道封闭施工至年底!

市委、市政府给南充所有的老师写了一封信…

点分享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