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宝诰是什么意思(道教宝诰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2 09:51:29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仙真宝诰|三官宝诰

什么是宝诰?

宝诰:为赞颂神仙的骈文,是道门的特定文体之一。宝诰的平仄韵律十分严谨,多以歌咏形式赞美叙述道教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文字隐晦、精炼。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

宝诰首句,皆以“志(至)心皈命礼”为开头,表示虔诚。宝诰最后多为诰封之神仙圣号。

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

为道教供奉的三位天神,尊称为三官大帝

三官宝诰

三官宝诰

至心皈命礼

唯三圣人,乃一太极。

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无量品之褒。

紫微清虚洞阴,总领功过。

赐福赦罪解厄,溥济存亡。

道冠诸天,恩覃三界。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宫九府,应感天尊。

道教神医宝诰

诵持宝诰之益

一句宝诰功德深,五脏六腑具遥闻。宝诰养生真方法,保君健体又安神。

什么是“宝诰”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是每一位玄门弟子除戊日外每日必做的功课。早晚各一坛。早为修真养性,晚为济幽度亡。在经文后面紧跟着是诸真宝诰。宝诰是玄门弟子称赞祖师,与祖师沟通的重要桥梁,赞扬祖师之功德,祈求神明之护持。

宝诰中详细并精炼的记载关于祖师们修道、证道、功德、誓愿以及所执掌所具有的职能,时时称念,刻刻受持,自可得祖师之庇佑,神明之加持。里面的玄妙逍遥,若不持诰者,难明也。

念诰亦是养生法

宝诰是道众修行增进的法宝,也是道众养生的法宝。现在的养生疗法很多,有食疗,按摩疗法,动静疗法等。殊不知念诰,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清初全真道士柳守元称:“不勤持诵,何以保养元和?若能矢志专诚,二六时中,猛勇精进,永无退转,在世端能出世,居尘自可离尘,出入虚无,逍遥宇宙,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染,一尘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尘根,脱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长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涛,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应,有感皆通。”

在上文中,柳守元从两点说明了养生的方法:

1、(称念宝诰)

持诵宝诰保养元和。宝诰的念诵可以让我们放松身体,整理内心。心常没有杂念,专心持诵,自然欲望少,欲望少烦恼少,自然也就气顺神安,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2、(常行道功)

二六时中不间断的持诵,更能让人的心性稳定,身体安然。并且每一句宝诰都是祖师爷所撰写,祖师的法力一字一句的渗透到每一句宝诰当中,所以坚持持诵可以起到每时每刻都能澄澈身体,使法力不间断的流转于体内。“一呼一吸之间,五脏六腑随声音而震动;一吐一纳之后,四肢七窍赖法语而萌生。”

通过呼吸念诵,将身体中的浊气排出,将外面的清气吸入,同时滋养身中正气,可以使人神清气爽,精气神充足。宝诰也是与祖师沟通的密咒。道教认为人身即是小宇宙,身中各处都有神明主宰。通过念诵、默诵、微诵、唱诵,使喉神蠕动,齿神相叩,口神清洁,舌神复正。

五脏六腑的神君也在宝诰声唤醒,各归本位。跪拜叩首的时候三百六十骨节之神也都澄清自在。宝诰的功力就会通过念诵的方式,调动全身各个机能,遣使全身各处神明,来达到强身健体,养生护命的妙用。

全真传《金莲仙史》第十回:阐玄教七金莲会集 扬宗风六仙友搬丧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方“关注”,可随时分享到本号精彩内容。

《金莲仙史》简介:

《金莲仙史》是演绎全真教有关人物史迹的章回体小说,共四卷二十四回,叙述了南宋咸阳人王重阳遇钟离权、吕洞宾二仙点化后,在陕西省户县祖庵镇修“活死人墓”以修道,后往山东宁海度化了马丹阳、孙不二、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谭处端、郝大通七位弟子,创立全真教。后七真又各创立门派,广传全真教。丘处机又受成吉思汗召见,赐掌天下道教,全真教臻于鼎盛。后元世祖忽必烈对诸仙真又各加以敕封,众仙升天聚会。

作者介绍:

潘昶 [清],字明广,号青阳道人,台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德宗光绪中前后在世。其著《金莲仙史》内容以王重阳度七朵莲花为主。

《金莲仙史》目录:

第一回 演玄元诸仙留圣迹 审造化二子降凡胎

第二回 林灵素兴玄谈道德 吕洞宾护国灭妖邪

第三回 岳鹏举舍命辅中兴 王世雄被黜空世事

第四回 醉仙桥世雄逢道祖 醴泉观钟吕试凡心

第五回 李老君崆峒会群真 王重阳宁海度诸子

第六回 王重阳出神试真心 孙不二殒容求至道

第七回 丘启法访道觅真师 郝恬然求玄闻至道

第八回 重阳子南游逢了道 王孝先北转遇真师

第九回 王重阳设教行道德 孙不二装疯学神仙

第十回 阐玄教七金莲会集 扬宗风六仙友搬丧

第十一回 大魏村六仙友拆散 小华庙二弟兄逢灾

第十二回 丘符阳磻溪行苦志 孙不二三井显神通

第十三回 王处一禁中施道术 丘长春陇上度女流

第十四回 丘处机成道化诸胡 谭长真出神除妖魅

第十五回 刘处玄驸马狱祈雨 郝太古赵州桥养神

第十六回 白玉蟾死心求道德 丘长春度世作西游

第十七回 石上谈玄空中飞盖 醮坛作法海市惊人

第十八回 刘长生福州弃幻相 长春子雪山复回书

第十九回 蒙古帝颁诏求道德 丘长春御前说玄功

第二十回 閤皂山孙耿炼丹药 冲虚观白沙送泥丸

第二十一回 九宫山张道清坐脱 白云观长春子谈玄

第二十二回 刘真人洛阳插牡丹 黄石公紫柏遗松子

第二十三回 丘长春白云堂登真 纯阳子青霞洞留迹

第二十四回 元运兴诸将扶社稷 帝诏降众仙受敕封

《金莲仙史》序:

余思道德之宗,性命之原,是气也,理也。氤氲於太虚之间,凝聚於六合之内,建天立地,原始要终。垂亘古而不变,历万劫以长存,弥高弥远,至真至灵。太上强而名之曰道。伏羲见河图天地阴阳生成之数,衍成卦爻。仓颉因洛书之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见鸟迹而作篆。文、武、周公演《周易》,篆后天之妙用,庸成传说,陈天道,达造化之根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明乎仁义之端。女皇教聘定,谕嫁娶,立乎人伦之始。于是三才定而六艺成,文墨兴而礼乐作。至于百家著作、三教经书,汗牛充栋,不知其几千万亿也。时人不能穷究本根,尽在寻枝摘叶,愈见愈迷,更求更远矣。

今且世事浇漓,人生轻薄。见奢华淫说,则似糖似蜜;闻正真义理,则如隙如仇。故邪妄益多,正气日耗。凡有聪慧者皆以笔墨上求精,仕宦者尽在名利中着意。由是则国风衰,民心离,安得不败乎?今见秉忠直之心、立刚毅之志者,鲜矣;以道义上留心、性命中着脚者,更鲜矣。

嗟乎!世间个个争名夺利,人人爱酒迷花,谁知乐极终有悲来,福尽即便祸至。不行八德,位立三台,终是小人;不修十善,富有天下,死作穷鬼。生图非义之名,死堕无间之狱,惟有臭名遗流万世,毕竟与我有何益乎?聪明达人,静自思之,急速改邪归正,悔往修来,毋使身沉苦海,泊没沉沦矣。

悲夫!今且世衰道微,去圣日远。凡有真志者,不得其门而入,尽被傍门野教诱惑;无夙根者,以虚情幻境上认真,酒色财气中取乐,蜗角争名,蝇头夺利。岂知光阴有限,转瞬无常,幻梦觉时,事事非真;傀儡收处,般般是假;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矣。

余见旧本《七真传》,非独道义全无,言辞紊乱,兼且诸真始末出典、仙迹一无所考,犹恐曳害后世,以假认真。因是遍阅鉴史宝诰,搜寻语录丹经,集成是书,共记四卷二十四回。其中以重阳所度七朵金莲为重,名之曰《金莲仙史》。厥中事事有证,语语无虚,乃登天之宝筏,渡世之慈航也。惟愿有志于道者宜细细静玩,不可当作小书世文而论。果能达此书中意义,道德之门可入,修真之路可寻矣。学者当效丘、白二祖之苦志坚心,勇猛精进,修持道业,何愁德之不立、道之不成哉?是为序。

时光绪甲辰岁季秋望日。台南青阳道人潘昶明广自序。

《金莲仙史》第十回:阐玄教七金莲会集 扬宗风六仙友搬丧

诗曰:

会聚金莲返故乡,方方接引众贤良。教行大地千秋仰,功著丹天万古扬。弃世不闻人世幻,抛尘那管俗尘茫?圆明本性真如体,坐化立亡正法王。

却说那两个教化子待风息了,方起说道:“这个疯婆娘是有妖法,将后再不敢染他。”二人抱痛而回。不表。

己酉春,金主雍崩,太孙憬立,为章宗。宋帝自高宗崩,即欲传位以终丧,至是退居重华宫,太子谆即位,为光宗,尊帝为寿皇,立李道之之女为后。

庚戌,改元绍熙,金改元明昌。光宗有疾,政事决于后,禁帝不朝重华宫。

且说王重阳既得丘、刘、谭、马、郝、王、孙,已足七朵金莲之数,忽召诸子曰:“昔祖师授我偈言,云人当生于忠孝之世。今上不行孝道,我将赴约于蓬瀛矣。”遂将金液还丹之道传于谭长真、王处一、刘长生、郝太古等,向丹阳道:“我的门人,男女共有一千有余,得吾道者有数十,惟成道者丘、刘、谭、马、郝、王、孙而已。你等各有所得,惟丘处机一言无闻。此人根深蒂固,将来必成大器,我辈皆不及也,故尽意锻炼于他。我今去世之后,汝必须传其丹旨,吾无余忧矣。”众弟子道:“求师父久住尘世,普度众等愚徒,咸登道岸,共出迷津。”重阳道:“天数已定,不可强违。惟丹阳自从入道,家虽豪富,创造庵庙,接待师友,费去大半家当,其功足冠金莲领袖。”复向丘处机道:“汝自投我门下,二十余年,受魔不少,未闻道法一言。我去世以后,必求马丹阳玄旨,然后积功累行,大道可成。”遂唤木匠,吩咐造就木龛,外用闸门,令四人可抬,急速造就,以备应用。嘱咐已毕,打发各人回转丹房。

是夜,重阳将身一变,满身尽是恶疮,即时号呼不已。处机、丹阳等各人听得师父狂叫,急忙进了丹房,问:“师父何故如此?”重阳道:“我蓦然身体焦躁,发出一身的恶疮,疼痛难忍。”众人见师父十分惨苦,各各悲叹不已。众人在外纷纷议论,有等说:“师父是个大罗天仙,为何作此变态?想是试我们的道心,未可见得。”有等说:“师父实无内行,外装仪表,虚名妄作,故有此症。”各人议论不一。惟丹阳知之,想道:“我师父欲仙脱,变化这样的形容,试于众人耳。”惟有处机、处一,朝夕殷勤侍候。待过数日,脓疮破烂,臭不可闻,有等无志者见重阳这般光景,各自散去。

时在宋光宗绍熙元年、即金章宗明昌元年庚戌岁孟春望日,时重阳真人年七十九岁,将归真,遂叫众门人至前,吩咐:“我今日午时辞世后,汝等必要将我龛子送至关西,至那处索断之处,就地埋葬可也。”众人惶惧,乞遗世语,重阳宣曰:

地肺重阳子,强呼王害风。来时随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月,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逐世人同。

众人急取笔砚记之。重阳复咏诗云:

自从领旨下凡来,寄迹尘埃得自栽。几度仙风催梦觉,数声鱼鼓唤心回。三三行满神胎结,九九功成道眼开。七朵金莲今已会,特留云路到蓬莱。

咏毕,奄然返真。时有白鹤青鸾、仙仪队仗,冉冉高腾碧汉,遐迩士庶共瞻,莫不号呼礼拜,俱知重阳真人升天。

且说丹阳等见师父归真,各各拜哭跪送,遂将师父净了身体,换了衣服,抬进龛中,用闸门闸好,贴固封条。丹阳道:“师父遗言,众所共知。师父归天之后,必将肉身送至陕西,汝等愿送者上前报名。”只有丘处机、郝太古、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等上前报名,答道:“我等愿送。”丹阳点头道:“吾等师兄弟们有一千有余,惟真志者,丘、刘、谭、马、郝、王、孙也。我为道友,这数十年间费心不少,今朝看破,惟有五人而已。我同你六人可以送到陕西,择定日期,发龛起身。”

丹阳留了几个知心的道友,在此看庙。丹阳欲讨了几个工人同抬,众人俱说路途遥远,还不如师兄弟们费些身力,自己抬去。丹阳点头道:“受得苦中苦,做得人上人。今且路途遥远,不能多带白物,只带了壹百两银子,用毕,随路募化而已。”众人俱道有理,遂安排素斋,祭奠毕,起程就走。

初起,有人代他抬龛。送出五里之遥,只有四五十人了。再送十里,众人告别,只剩他六人。忽龛中臭气难闻,六人同心,毫无厌秽。晓行夜宿,离了登州地界,忽然龛中转香,龛就轻了,如空无物一般。抬过河南,盘钱将尽。至陕州灵宝阔乡之间,一路就有人送斋齐备。六人吃了开钱,那人道:“我这里不是卖饭的。只因前面有一老道士问我们化就的,不要你钱。”丹阳等辞谢复行。

六人疑惑不省。丹阳道:“莫非师父在前化就的?”众人信之。而后一路之中,每逢无饭铺之地,肚饥时就有人备斋。

过了潼关,处机道:“我和你这一路每逢饥时,就有斋吃,或是馍馍,或是馅饼,或是面条,或是包子,一定是师父在前化就。我想,这段路上饭铺稀少,必定师父又要去化斋,待我急急赶上前去,看过明白,如何?”长真等道:“此计真妙!”那符阳就急赶上前,到这庄上观看。

却说重阳真人身跨白鹤,在空中看见潼关至华阴这路饭铺稀疏,恐徒弟们腹中饥饿,即便下去,到这庄上化些斋饭与众弟子充饥。正在村中募化,只见处机急急赶上,一时躲避不及,被处机看见,急忙上前跪下,道:“弟子等在后商议,知是师父在前化斋,今朝一见果然。乞师父慈悲救度。”时有这庄上男女共睹,那重阳真人不能脱身,只得对处机说道:“你这孽障,今朝漏泄天机,其罪非浅。你日后虽有真心修道,难逃大魔之报。”遂向空指道:“那旁丹阳等来了。”众人向空一看,重阳拂袖而去,化阵清风,无影无踪。众人蓦然不见这老道士,惊呀不已。那处机跪在地上,忽见师父化风而去,只得含泪倒身下拜,磕了几个头,遂出了庄村。只见众位师兄已到。

且说丹阳等见符阳赶进庄村,他五人亦急忙扛龛,早已到了庄前,看见符阳含泪而出,遂问道:“可见师父否?”符阳向众将师化斋的情由说了一遍,但师父说我日后虽有真心修持,难脱大魔。想我后来不知有何大魔所遭?”刘长生将符阳一看,道;“怪道师父说你大魔难脱,连我看你的相貌,脸上有两道纹路入口,谓之腾蛇锁口,后来当要饿死。”符阳道:“刘师兄当真能看相么?”长生道:“我少年喜看相书,相法虽不全知,略知六七。妻财子禄,人人有准;寿夭穷通,个个无差。何况丘师兄之相乃是个明相,岂有不知者乎?”符阳问道:“腾蛇锁口之相,可有化解否?”长生道:“有何化解?昔日梁武皇帝腾蛇锁口之相,后来饿死台城。他是一朝的帝主,尚且难免,何况你我之辈乎?”符阳听说,自叹道:“我年幼好道,十六岁弃家,十九岁遇师,这二十余载受了几多魔折,自虑根基浅薄,苦志坚心朝夕殷勤,侍候师尊。未得一言半语相授,忽然师父仙去,今朝至此复遇,哀求苦告,返说我大魔难脱,化风而去。今听刘师兄之言,后当饿死,我今苦志修持,有何益乎?”说毕大放悲声,啼哭不已。

长真等闻符阳之言,亦各悲伤。丹阳道:“丘师弟不必悲戚。刘师弟的相法颇通,不过定俗人终身。我和你乃出家之人,不足定也。我尝闻师父之言,说丘师弟根器不凡,今者虽受些魔拷,将来功成果满之时,我辈皆不及也。”于是符阳听丹阳之言,方能止泪。师弟兄们扛龛复往前行。自此以后,一路无人施斋,师兄弟们只得各自化斋充饥。

过了华州,至临潼地界,闻有温池,其水自热,夏天稍温,冬时更热。弟兄们停歇,同到温池洗澡。丹阳道:“此处乃骊山来脉,内结硫黄,能令水热,天下不能多得。此水能洗疮毒疥癣,兼且清凉皮火,解秽除氛。将来我就在此秦川募化养道,常可能涤此泉。”

沐浴毕,众人复抬着龛子过长安,至鄂县城西二十里之遥,忽然绳索俱断。丹阳道:“师父遗言,吩咐过了关西,到那处索断,就地埋葬。今朝至此,绳索俱断,埋葬之地到了。不知此地是什么地方,这片地是谁家的?”即欲问明,只见一人过路,叩问其人,那人答道:“此处惟刘、蒋二姓最多,叫作刘蒋村。这片地,乃是刘员外的地。”丹阳听说,遂同长真问到刘员外家中。

且说那刘员外正在家中,手抱孙儿玩耍。丹阳长真进去,只见老人手抱小孩,遂上前施礼,道:“请问老先生,贵府可是刘员外的府上否?”那员外急忙放下孙子,答礼道:“就是老汉家中。你二位师父有何贵干?”丹阳道:“我们将师父的灵龛抬到此处,我师未化之时,有言吩咐,将他灵龛抬到那里索断之处,就地安埋。今我师弟兄们将灵龛抬到此处,绳索俱断,所断之地,问起却是贵府的地界。贫道欲化这块地埋葬师父,恳祈大善人大发慈悲。”

那员外道:“我听二位的口音,不是我这里的人,为何将师父抬到这里埋葬?”丹阳道:“不瞒老员外说,我等原是山东人氏,即因我师父是这里咸阳县大魏村人氏,姓王名嚞,字知明,道号重阳。我等因师父遗言吩咐,故搬丧至此地埋葬。”员外道:“二位的令师,莫非三十年前在地穴之中一十二年,这位活神仙,叫做王重阳,就是令师么?”丹阳道:“就是我先师。”

刘员外哈哈大笑,道:“你二位不要胡说!那重阳真人是一位大罗天仙,这么还死了?他居地穴中一十二载,不食水米,还未曾死,你说他死了,我却不信。上言道:大道修成,炼成金刚不坏之体,号曰金仙。你师父若果是重阳真人,必然凡身不坏,你们可去打开一看。那重阳真人我也曾会过几次,到也认得。”丹阳向长真说道:“我和你将灵龛抬过河南,如同空龛一般,今闻老员外之言,打开龛子一看,正合我意。请员外同去打开闸门一看,便知明白。”那刘员外欢欢喜喜,就同丹阳等走到灵龛前。

丹阳将刘员外言语对众说了一遍,众人俱欢喜道:“此言有理。”就将龛子打开闸门一看,却是一个空龛,只留衣冠袜履等物。众人又惊又喜,将衣冠等物复藏龛中,放下闸门,向刘员外道:“我师父既然化去,必将此龛埋之,以表师情。”员外道:“这等看来,果是重阳真人之仙迹,就埋此地,我等也沾些仙福。请众位师父到舍下用斋,待我叫些工人伙伴埋葬令师的仙龛。”众人俱上前拜谢。

那员外与众同到家中,遂叫厨司设斋。这边就叫工人去开土,备了一席素筵到灵前上供。须臾斋备,丹阳等同去压埋,磕了几个头,化了些钱表,众人同回到刘员外家中。赴斋毕,丹阳等拜谢,刘员外送出大门方回。丹阳等六人辞别刘员外就走。正是:

假此凡身炼法身,功成方见本来真。虚空自有元神现,不是世间离别人。

欲知他六人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欢迎转发、留言、点赞,以及添加关注,阅览本号的其它作品。

高考日,持诵文昌帝君宝诰,为高考学子祈福!祈愿学子们广开智慧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文昌帝、济顺王、英显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应帝君等,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学业之神。千百年来,凡求科甲及第,谋求功名之人,莫不虔诚供奉文昌帝君,以祈增慧开智,金榜高中,福荫门庭。文昌帝君,一般认为他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其受民间的奉祀,从周朝以来,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列入祀典。

文昌帝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不骄帝境,玉真庆宫。现九十八化之形藏,显亿千万种之神异。飞鸾开化于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释教;不骄不乐,职尽乎天地水官。功德难量,威灵莫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辅元,开化主宰,司禄职贡举真君。七曲灵应,保德宏仁大帝,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持诵文昌帝君圣号的功德

一者吉神拥护,诸天称庆

二者聪明智慧,文运亨通

三者禄贡随身,家庭富裕

四者健康延寿,增福延龄

五者三界免狱,平安自在

六者诸星照耀,安身稳命

七者随声救苦,内心光明

八者土地拥护,仙籍上名

九者贵人常随,眷属注生

十者长乐自然,永享太平

孩子一生重要的两场考试

中、高考即将到来

祈愿文昌帝君慈悲加持

愿健康、好运伴随学子们

从容淡定参加考试

祈愿文昌帝君慈悲加持

孩子们智慧广开、记忆大增

考出优秀的成绩

祈求文昌帝君加持。

以上十种功德,福利无边,大家可以常常称念文昌帝君的圣号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为天地祈福祝愿。文昌圣号,功德无边,志心称念,如心遂愿。志心称念,更生永命天尊,玄都万寿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