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兔

逸字(逸字取名的寓意)

时间:2024-01-18 05:22:43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名字里的“逸”字到底是何意?

安逸一词众所周知,很多人的名字里也出现逸字。

现在汉语字典对安逸的解释是:安闲舒适,生活安逸。

但还有一个词“逃逸”词典的解释是:逃跑。

同样一个逸字,在不同的词汇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意义,逸字本身到底是何意?说文解字对逸字的解释是,逸,诗也,兔,善逃也,即逃跑。

左传文曰:马逸不能止,就是马奔跑起来不能停,查阅所有文献,你就会发现,逸字的第一释义就是快速奔跑。

3000多年前,在甲骨文里就有完整的逸字,甲骨文的逸字,就是一只兔子和人的脚的象形,其寓意就是兔子遇到人时瞬间逃跑消失,所以才有如今的“逃逸”一词。

现在的意字走之底,就是脚的象形文字“辵”演变而来,而逸字的休闲安逸的寓意,以及超越之意,比如逸才,逸足,逸轮等,包括隐身、隐居之含义,都是在长期的使用中产生的引申意,有快速离开险境,快速超越,安全安心之意。

也有不用奔跑即安之意,如: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等等。

具体到“安逸”一词很可能源自“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文字,是我们认知世界,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

我们今天使用的简化字,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迭代而产生的,很多文字,如果我们只看简化字,已经很难失去本意和原意,想学好汉字,想了解每个汉字的真正含义,就必须从汉字的源头学起,甲骨文,寻根溯源,学好汉字。

名字里有个“逸”字,唐朝皇族被人诬告谋反,差点被武则天杀害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然而在夺取皇位的道路上,常常伴随着腥风血雨。武则天为了清除称帝阻碍,巩固权位,迫害了不少唐朝皇族。这些受迫害的皇族,有的是反对武则天的人,而有的却是忠于武则天的人;反对武则天的人被杀, 而忠于武则天却因为别人的谗言,或者对武则天构成潜在的威胁,也被流放到不毛之地。

当初,唐高宗李治宠爱武则天,不惜废掉原配妻子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有些智谋,又略通文史,在唐高宗生病期间,代为处理朝政,让唐高宗很满意。武则天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后,一发不可收拾,常常干预朝政,而唐高宗却无可奈何。等唐高宗死后,武则天竟然废掉了继位不久的唐中宗李显,临朝称制,独揽。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对于武则天的野心,天下人心知肚明。很多唐朝皇族以及忠于皇室的大臣,对此很担忧。开国功臣徐世勣(又名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忧心皇室,反对武则天,于是占据扬州起兵谋反。武则天任命李孝逸为扬州行军大总管,率领30万大军讨伐徐敬业。

李孝逸,也是一位皇族,其父乃是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李孝逸年少时爱好学习,懂得写文章。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任命李孝逸为禁军统领,左卫将军,对他十分亲近和厚待。

李孝逸率领军队到了淮南地区,而徐敬业正在南攻润州,派弟弟徐敬猷(yóu)屯兵淮阴,部将韦超占据都梁山,以此抵御李孝逸。李孝逸的裨将马敬臣击败敌方将军尉迟昭、夏侯瓚等人,韦超忧惧,于是聚众凭借山势自保。

有人为李孝逸出谋划策说:“韦超凭借险固山势,易守难攻,如果我们强攻,损失会很大。我们不如分兵守在山下,大军直接攻打扬州,用不了几日就能攻下扬州,到时候韦超就会投降。”

李孝逸的部下薛克构表示反对,他说:“韦超虽然凭借地势固守,但他的兵不多,如果我们遇到小股敌人而不攻击,何以展示王师的威武呢?如果分兵守在山下,则失去了一举灭敌的机会;如果放过他而去扬州,则韦超最终会成为后患,不如现在就攻打他。攻克韦超后,就能威慑淮阴,攻破淮阴,则楚地郡县都会归附官军。然后我们进兵高邮,直往江都,那么徐敬业的首级,可以唾手而得。”

李孝逸听从薛克的建议,进兵攻打韦超,杀数百人。到了晚上,双方休战,韦超趁夜逃走。李孝逸领兵攻打淮阴,大败徐敬猷的军队。当时徐敬业屯兵于下阿溪以抵御官军,有流星坠落他的军营。李孝逸领兵渡溪攻打徐敬业,先败后胜,乘胜追击几十里。徐敬业窘迫,逃入海曲。李孝逸占据扬州,发兵捉到徐敬业,将他杀了,然后凯旋而归。

李孝逸素有名望,此次又立了大功,当时天下人都称赞他。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等人很嫉妒李孝逸,多次诋毁他,李孝逸因此被贬为施州刺史。

不久,武承嗣又指使人诬告李孝逸在益州做官时,曾经自己解析自己的名字“逸”字说:“走字绕着兔字,兔子常常在月亮中(玉兔)。月亮既然挨着天,合起来就是说我有做天子的命。”

武则天听信谗言,雷霆大怒,将李孝逸下狱问罪,按律当斩。武则天认为李孝逸常常有功,于是免了他死罪,流放到遥远的儋州(今海南岛)。儋州环境恶劣,李孝逸又水土不服,不久便含恨而终了。

史书参考:《旧唐书·列传第十》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考古中发现的兔形象

兔,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和鼠的骨骼形态非常相似,从动物演化角度而言,兔鼠同源,安徽潜山早古新世地层中出土有安徽模鼠兔(兔的祖先类型)和东方晓鼠(接近于鼠的祖先类型)化石,表明至晚在距今6200万年前,兔和鼠已经“分道扬镳”,走向了独立演化的道路。

我国现生兔科动物基本上全为兔属动物,俗称旷兔、野兔,共有9种,分别是草兔、云南兔、海南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雪兔、东北黑兔和塔里木兔。我国还有罕见的粗毛兔属动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脚,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还没发现穴兔遗存出土,可认为中国家兔是以传入为主。明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于兔的大量记载。考古发现有兔苑、兔笼等约束兔子活动的处所和设备,但兔子主要是狩猎娱乐的对象,人类对兔的利用比较宽松,文献所载兔多为野兔。白兔在历史文献中是作为瑞兽出现,古人将其视为国泰民安、敬老长寿的象征。中国家兔大多在明代引入,以欧源兔为主,也包括亚源兔。

我国古代饲养野兔的处所和设备主要是苑囿和圈笼。陕西秦汉上林苑作为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其内饲养“狡兔”,用途主要是肉食、祭祀和狩猎娱乐。西汉梁孝王在今河南商丘营建了苑囿——东苑,史称梁苑,别称兔园。作为已知史料记载的最早出现的私家园林,其内豢养有各种珍禽异兽,其中,“走兔”是作为肉食和狩猎娱乐之用的。山东济南洛庄汉墓是西汉诸侯王级别的墓葬,编号为34号的大型动物陪葬坑中出土动物种属包括羊、兔、猪和狗。此外,还发现有2个木质兔笼,根据笼中兔骨骼凌乱等考古现象推测,当时陪葬的是活兔。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兔属动物数量较多。殷墟甲骨文中的“兔”字,识别的特征非常明显,一是无颈,二是有翘起的短尾,可见殷商先民对兔的形态特征非常熟悉。兔的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拔腿飞奔是它们的逃生本能,故“逸”字从兔,甲骨文本义为追逐兔子。甲骨文中有“冤”字,为会意字,字形为兔在网中,其本义同“罝”,《诗经》中有“肃肃兔罝”的记载,描述了在岔路口和密林中设置又紧又密的网以捕兔的情形。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旨在劝诫大众莫存不劳而获之念。“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生动描绘出野兔仓皇奔逃、撞桩而亡的场景。《礼记》中称兔为“明视”,形容兔眼大而明亮。《古今注》中记载“兔口有缺”,是对兔的“三瓣嘴”特异形态的描述。《战国策》中有“狡兔有三窟”之类文字,说明先民已知晓野兔栖居地多变的特点。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段名句,也是关于不同性别野兔行为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兔尊。

兔的形象在玉石、陶瓷、青铜等材质的文物中时有出现。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玉兔饰1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兔形玉器,玉呈灰白色,玉兔做昂首飞奔状,双耳紧贴脊背,后足抬起,尾巴上卷。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饰。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将兔与月相联系。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神秘帛画,画幅左上方一弯新月拱围着蟾蜍与兔。隋唐以后,玉兔得以独享月宫并成为月亮的代表,诗词歌赋中常将月与兔相连,比如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妇孺皆知。

三彩卧兔枕(唐) 。

现在,中国探月工程举世瞩目,中国科学家把探测月球的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命名为嫦娥,把月球车称为玉兔。他们将美丽的神话变成了科学的现实,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好投诸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航天研究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来源: 人民日报文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