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八字排盘

张的部首(张的部首是什么叫什么)

时间:2024-01-18 17:03:11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姓-“张”

张 读音 zhānɡ ;zhànɡ ; 部首 弓 笔画数 7 五笔 XTAY参考:張 帐 胀 弡 张張zhāng<动>

(形声。从弓,长声。本义:把弦安在弓上)

⑴ 同本义 [draw;string]。

与“弛”相对张,施弓弦也。——《说文》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鲁琴张字子开。——《左传·昭公二十年》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墨子·亲士》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张满(张弓使满)。又指紧弦,拉紧乐器上的弦黄金杆拨紫檀槽,弦索新张调更高。——唐·张籍《宫词》 张瑟(调整瑟上的弦);张弦(安上琴弦;绷紧琴弦) ⑵ 开弓;拉弓弦 [draw back] 更张空弦。——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张弓设箭(拉弓射箭。比喻使用武力);张弓(拉弓;弦拉紧的弓) ⑶ 张开 [open]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琴瑟张而不均。——《荀子·礼论》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张牙欠口(张开嘴巴);张眼(睁大眼睛);张牙(张口露牙);张唇植髭(唇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形容人多) ⑷ 张挂(展开挂起) [put up] 罗帱张些。——《楚辞·招魂》 张缇绛帷,女居其中。——《史记·滑稽列传》 日张屈字。——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张黄盖拥纛。——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张旃(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张卖(张挂出卖) ⑸ 张贴 [post]。张示(张贴或张挂起来让大家看);张布(张贴公布) ⑹ 展开 [unfold;spread] 张尾伸须。——《聊斋志异·促织》 张翅膀;张网;张畤(延展耸立);张开双臂;张动(伸展舞动);张眉(舒展眉毛);张眉努眼(指善于作态);张眉努目(喻粗犷浅露) ⑺ 设网捕捉 [net] 原来徱兔李吉,正在那山坡下张兔儿。——《水浒传》 张捕(张网捕捉) ⑻ 张设(部署;设置) [set up] 张,施也。——《广雅·释诂三》 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三国演义》 张筵列鼎。——清·周容《芋老人传》 张设(陈设);张疑(设置疑兵);张筵(设宴);张所(布置朝见之所);张事(张设帷幕之事) ⑼ 看;望 [look] 我张着姐姐哩。——《西厢记》 张亲(看望亲戚);张着眼错(趁人不注意);张个眼慢(趁人不注意);张人眼错(趁人不注意);张头望颈(伸长脖子张望);东张西望;张看(张望观看) ⑽ 布满,充满 [fill] 火尽燎,烟焰张天。——《金史·乌春传》 张天(布满天空) ⑾ 增强,扩大 [enlarge] 臣欲张公室也。——《左传·昭公十四年》 张吾军(壮大自己的声势) ⑿ 夸张;夸大

[exaggerate; magnify; overestimate]

虚张异类,托有于无。——唐·皇甫谧《三都赋序》 虚张声势 张張zhāng<名>

⑴ 主張 [proposal]

那婆子聽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清平山堂話本》 张智(主意;主张);张主(主张;主意;做主张;拿主意) ⑵ 商店開张 [opening of a new shop]。新张大喜 ⑶ 星名 [plant’s name]。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顆 ⑷ 汉代諸侯囯名 [Zhang state]。在今河南省任縣西南

⑸ 姓

张氏藏书。——清.袁枚《黄生借书説》 张張zhāng

⑴ 开,展开:张开。张目

(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

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⑵ 商店开业:开张。

⑶ 拉紧:紧张。张力。

⑷ 扩大,夸大:夸张。

⑸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⑹ 料理,应酬:张罗。

⑺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⑻ 看,望:张望。

⑼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⑽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⑾ 姓。

张張zhāng<量词>

一种或一类中的一件 [sheet;piece]

鸟杌千张。——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几张仿古的漂亮的柚木桌;三张报;一张桌子;一张弓 另见zhàng 张張zhàng<名> 通“帐”。帐幔,帷幕 [canopy;curtain] 居则设张容。——《荀子·正论》 张饮三日。——《史记·高祖本纪》 供张东都门外。——《汉书·疏广传》

张張zhàng<动词>

通“胀”。胀满[swell]

将食,张,如厕。——《左传·成公十年》 张脉偾兴。——《左传·僖公十五年》 亭历愈张。——《淮南子·缪称》 另见zhāng 包含“张”的词语

◆ 张榜 【zhānɡbǎnɡ】  

[ post a notice ] 张贴公告和榜文  

例: 张榜纳士

◆ 张弛 【zhānɡchí】  

[ tension alternating with relaxation ] 一紧一松 

例: 学习要张弛结合

◆ 张楚 【zhānɡchǔ】  

[ Zhang Chu ] 秦末农民起义时陈胜的国号,取“张大楚国”的意思  

例: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 张大 【zhānɡdà】  

[ exaggerate ] 扩大 夸大  

例: 张大其事  

[ open one's eyes wide ] 张得很大  

例: 他张大了眼睛看着,似乎还不太明白

◆ 张灯结彩 【zhānɡdēnɡjiécǎi】  

[ be decorated with lanterns and colored streamers ]

悬挂灯笼,用彩绸等结成美丽的装饰物。常用来装点喜庆的场面

包含“张”的成语

◆ 张敞画眉 【zhāng chǎng huà méi】

释义: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The old time metaphor is good for the husband and wife.)

出处: 《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

示例: 假如张敞画眉,相如病渴,虽为儒者所讥,然夫妇之情,人伦之本,此谓之正色。(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

◆ 八面张罗 【bā miàn zhāng luo】

释义: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It describes all aspects of good pay.)

出处: 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 鸱张门户 【chī zhāng mén hù】

释义: 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Set up a portal and mark the door.)

卷九:“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户之恶习。”

◆ 鸱张鼠伏 【chī zhāng shǔ fú】

释义: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The metaphor is always arrogant and concealed.)

出处: 《明史·贵州土司传序》:“蛮人鸱张鼠伏,自其常态。”

◆ 鸱张蚁聚 【chī zhāng yǐ jù】

释义: 喻指如鸱嚣张,如蚁聚集。

(A metaphor is as arrogant as an ant gathering.)

出处: 唐·权德舆《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将军南充郡王赠太子少保伊公神道碑铭》序:“晃之谋主苏涣、骑将王明悦,鸱张蚁聚,皆据厄害。”

百家姓-“张”

张 读音 zhānɡ ;zhànɡ ; 部首 弓 笔画数 7 五笔 XTAY参考:張 帐 胀 弡 张張zhāng<动>

(形声。从弓,长声。本义:把弦安在弓上)

⑴ 同本义 [draw;string]。

与“弛”相对张,施弓弦也。——《说文》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鲁琴张字子开。——《左传·昭公二十年》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墨子·亲士》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张满(张弓使满)。又指紧弦,拉紧乐器上的弦黄金杆拨紫檀槽,弦索新张调更高。——唐·张籍《宫词》 张瑟(调整瑟上的弦);张弦(安上琴弦;绷紧琴弦) ⑵ 开弓;拉弓弦 [draw back] 更张空弦。——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张弓设箭(拉弓射箭。比喻使用武力);张弓(拉弓;弦拉紧的弓) ⑶ 张开 [open]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琴瑟张而不均。——《荀子·礼论》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张牙欠口(张开嘴巴);张眼(睁大眼睛);张牙(张口露牙);张唇植髭(唇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形容人多) ⑷ 张挂(展开挂起) [put up] 罗帱张些。——《楚辞·招魂》 张缇绛帷,女居其中。——《史记·滑稽列传》 日张屈字。——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张黄盖拥纛。——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张旃(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张卖(张挂出卖) ⑸ 张贴 [post]。张示(张贴或张挂起来让大家看);张布(张贴公布) ⑹ 展开 [unfold;spread] 张尾伸须。——《聊斋志异·促织》 张翅膀;张网;张畤(延展耸立);张开双臂;张动(伸展舞动);张眉(舒展眉毛);张眉努眼(指善于作态);张眉努目(喻粗犷浅露) ⑺ 设网捕捉 [net] 原来徱兔李吉,正在那山坡下张兔儿。——《水浒传》 张捕(张网捕捉) ⑻ 张设(部署;设置) [set up] 张,施也。——《广雅·释诂三》 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三国演义》 张筵列鼎。——清·周容《芋老人传》 张设(陈设);张疑(设置疑兵);张筵(设宴);张所(布置朝见之所);张事(张设帷幕之事) ⑼ 看;望 [look] 我张着姐姐哩。——《西厢记》 张亲(看望亲戚);张着眼错(趁人不注意);张个眼慢(趁人不注意);张人眼错(趁人不注意);张头望颈(伸长脖子张望);东张西望;张看(张望观看) ⑽ 布满,充满 [fill] 火尽燎,烟焰张天。——《金史·乌春传》 张天(布满天空) ⑾ 增强,扩大 [enlarge] 臣欲张公室也。——《左传·昭公十四年》 张吾军(壮大自己的声势) ⑿ 夸张;夸大

[exaggerate; magnify; overestimate]

虚张异类,托有于无。——唐·皇甫谧《三都赋序》 虚张声势 张張zhāng<名>

⑴ 主張 [proposal]

那婆子聽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清平山堂話本》 张智(主意;主张);张主(主张;主意;做主张;拿主意) ⑵ 商店開张 [opening of a new shop]。新张大喜 ⑶ 星名 [plant’s name]。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顆 ⑷ 汉代諸侯囯名 [Zhang state]。在今河南省任縣西南

⑸ 姓

张氏藏书。——清.袁枚《黄生借书説》 张張zhāng

⑴ 开,展开:张开。张目

(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

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⑵ 商店开业:开张。

⑶ 拉紧:紧张。张力。

⑷ 扩大,夸大:夸张。

⑸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⑹ 料理,应酬:张罗。

⑺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⑻ 看,望:张望。

⑼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⑽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⑾ 姓。

张張zhāng<量词>

一种或一类中的一件 [sheet;piece]

鸟杌千张。——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几张仿古的漂亮的柚木桌;三张报;一张桌子;一张弓 另见zhàng 张張zhàng<名> 通“帐”。帐幔,帷幕 [canopy;curtain] 居则设张容。——《荀子·正论》 张饮三日。——《史记·高祖本纪》 供张东都门外。——《汉书·疏广传》

张張zhàng<动词>

通“胀”。胀满[swell]

将食,张,如厕。——《左传·成公十年》 张脉偾兴。——《左传·僖公十五年》 亭历愈张。——《淮南子·缪称》 另见zhāng 包含“张”的词语

◆ 张榜 【zhānɡbǎnɡ】  

[ post a notice ] 张贴公告和榜文  

例: 张榜纳士

◆ 张弛 【zhānɡchí】  

[ tension alternating with relaxation ] 一紧一松 

例: 学习要张弛结合

◆ 张楚 【zhānɡchǔ】  

[ Zhang Chu ] 秦末农民起义时陈胜的国号,取“张大楚国”的意思  

例: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 张大 【zhānɡdà】  

[ exaggerate ] 扩大 夸大  

例: 张大其事  

[ open one's eyes wide ] 张得很大  

例: 他张大了眼睛看着,似乎还不太明白

◆ 张灯结彩 【zhānɡdēnɡjiécǎi】  

[ be decorated with lanterns and colored streamers ]

悬挂灯笼,用彩绸等结成美丽的装饰物。常用来装点喜庆的场面

包含“张”的成语

◆ 张敞画眉 【zhāng chǎng huà méi】

释义: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The old time metaphor is good for the husband and wife.)

出处: 《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

示例: 假如张敞画眉,相如病渴,虽为儒者所讥,然夫妇之情,人伦之本,此谓之正色。(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

◆ 八面张罗 【bā miàn zhāng luo】

释义: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It describes all aspects of good pay.)

出处: 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 鸱张门户 【chī zhāng mén hù】

释义: 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Set up a portal and mark the door.)

卷九:“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户之恶习。”

◆ 鸱张鼠伏 【chī zhāng shǔ fú】

释义: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The metaphor is always arrogant and concealed.)

出处: 《明史·贵州土司传序》:“蛮人鸱张鼠伏,自其常态。”

◆ 鸱张蚁聚 【chī zhāng yǐ jù】

释义: 喻指如鸱嚣张,如蚁聚集。

(A metaphor is as arrogant as an ant gathering.)

出处: 唐·权德舆《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将军南充郡王赠太子少保伊公神道碑铭》序:“晃之谋主苏涣、骑将王明悦,鸱张蚁聚,皆据厄害。”

张-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hàng zhāng

注音:ㄓㄤˋ ㄓㄤ

繁体字:張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弓

简体部首:弓

五笔86:XTAY

五笔98:XTAY

UniCode:U+5F20

四角号码:12234

仓颉:NPO GBK

编码:D5C5

规范汉字编号: 0909

张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笔 顺: 折横折撇横折捺

开,展开:张开。张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商店开业:开张。

拉紧:紧张。张力。

扩大,夸大:夸张。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料理,应酬:张罗。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看,望:张望。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姓。

三、姓氏起源

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四、得姓始祖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五、人口分布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六、家谱文献

湖南长沙坳上张氏族谱十二卷,张远选主修,三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金冈段张氏二修家谱十四卷,张永嵩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南轩张氏会文房六修支谱八卷,张承宗等纂修,三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张氏族谱六卷,万友等主修,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张氏三修族谱十卷,张梓元主修,清光绪二十三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张庆堂、张春雷等重修,清嘉庆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张薰等修,清咸丰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张客修,清同治八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

七、郡望堂号

郡望

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

堂号

总堂号:清河堂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

八、字辈排行

安徽省金寨县: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安徽省亳州市:学北天守广,德心玉俊良;志明本绍统,兴家传费祥

安徽省桐城市: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山东省齐河县:令之允传方圣永怀修世德

山东省新泰市:广安树继云,凤仙世孝远,仁怀振家真

山东省淄博市:成先志光宗,德士传家法

山东省青岛市:世开黄道日,双德吉祥始

山东省兖州市:文士堂西广,召书庆元祥,承彦明嘉绪,振国守典长

山东省诸城市:甲子寿光来,青春依旧在

河南省郸城县:栋国大怀付得加其太平安

河南省邓州市:明喷文鳯,荣先可绍,一本清传,福泽永继,学定万全

湖南省洞口县山门水口张氏:朝鹤忠龙秀,辅遂臣泌发,福显永良才,时大友之天,锡爵文明起,赐禄华映先,千年宏圣道,万世富崇元,家声绵祖泽,懿德复仙元

湖南省宁乡县: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贵州省:荣诗承奇,仁能洪道,国均先进世,奇忠赵王姖,天远开绵秀,普打郑昌依

江西省赣州市: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

江西省武宁县:挥公肇远绪,友吉炳成周,善颂钦君子,师臣作汉模,宗演三溪秀,嗣昭六监图。必昌崇有

四川省:世卫国步元昌茂兴龙吉

重庆市:鸿才启世,智胜绍欣;传扬天道,信步乾坤。苍鹰展翅,高远超群;翱翔霄汉,啸傲风云。雄狮过岗,迅猛驰奔;横行原野,威震丛林。狂龙涌浪,广阔无垠;蒸腾甘雨,泽惠黎民

江苏省如皋县: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诗书常守同居训其昌占庆余

江苏省丰县:国泰民安,田广文光,敬传祖,继中恒

九、姓氏名人

张仪,战国,前?-309年,魏国大梁,政治家、纵横家

张良,西汉,前250年-前186年,颍川城父,政治家、谋略家,武庙十哲之一,封留侯

张苍,西汉,前256年-前152年,阳武县,西汉丞相,封北平侯

张汤,西汉,?-前116年, 杜陵,汉代名臣,任御史大夫

张骞,西汉,?-前114年,成固,探险家、外交家,封博望侯

张安世,西汉,?-前62年,杜陵,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封富平侯

张道陵,东汉,34年-155年,江苏丰县,张良八世孙,道教创始人

张衡,东汉,78年-139年,南阳西鄂,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封西鄂伯

张仲景,东汉,约150年-约215年,南阳,医学家,医圣

张角,东汉,?-184年,钜鹿,太平道创始人,黄巾军首领

张辽,三国魏,169年-222年,雁门马邑,曹魏名将,封晋阳侯

张郃,三国魏,?-231年,河间国鄚县,曹魏名将,封鄚侯

张飞,三国蜀,?-221年,涿郡,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封西乡侯

张昭,三国吴,156年-236年,彭城,政治家,封娄侯

张华,西晋,232年-300年,河北固安,文学家、政治家,封壮武郡公

张琚,十六国,?-352年,陕西,建立秦国,年号建昌

张育,东晋,建立蜀国,年号黑龙

张孟明,488年—496年在位,,,高昌国国王

张柬之,唐朝,625年-706年,襄州襄阳,政治家,封汉阳郡王

张亮,唐朝,?-646年,郑州荥阳,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郧国公

张公瑾,唐朝,594年-632年,魏州繁水,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郯国公

张仁愿,唐朝,?-714年,华州下邽,政治家、名将,封韩国公

张说,唐朝,667年-730年,范阳,政治家、文学家,封燕国公

张九龄,唐朝,678年-740年,韶州始兴,政治家、文学家,封始兴开国伯

张巡,唐朝,708年-757年,蒲州河东,名将,封邓国公

张旭,唐朝,生卒年不详,吴县,书法家,草圣

张承奉,唐朝,金山国皇帝

张永德,北宋初,928年-1000年,山西阳曲,后周驸马、北宋卫国公

张载,北宋,1020年-1077年,陕西郿县,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封郿伯

张邦昌,北宋,1081年-1127年,河北阜城,大楚国皇帝

张浚,南宋,1097年-1164年,汉州绵竹,抗金派领袖,封清河郡王

张致,南宋,辽宁锦州,1214年称汉兴皇帝,年号兴隆

张士诚,元朝,1321年-1367年,兴化白驹场,大周国皇帝,建元天祐

张居正,明朝,1525年-1582年,湖广江陵,政治家、改革家

张宏,明朝,1577年-1652年,吴县,画家

张元忭,明朝,1538—1588,浙江山阴,状元,大臣,张岱之父

张惟元,明末,称王,改元永兴

张岱,明末清初,1597年-1679年,浙江山阴,文学家、史学家

张献忠,明末清初,1606年-1647年,陕西定边,大西国皇帝

张杰绪,明末,广东潮州人,纳土纳岛国王

张廷玉,清朝,1672年-1755年,安徽桐城,政治家、史学家,封三等伯爵

张问陶,清朝,1764年-1814年,河北馆陶县,诗人、诗论家、书画家

张之洞,清朝,1837年-1909年,直隶南皮,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謇,,1854年-1926年,江苏常熟,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张作霖,,1875年-1928年,奉天海城,奉系军阀领袖

张学良,,1901年-2001年,辽宁盘锦,国民革命军将领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四川内江,国画大师

张自忠,,1891年-1940年,山东临清县,抗日将领

张治中,,1890年-1969年,安徽省巢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趣说相同偏旁联句作诗

【题记 - 作者:张立中】偏旁部首是汉字的一个特色,也是认识汉字的一道捷径。运用相同偏旁联句作诗,正好展示了这个特色,也探寻了这道捷径。通过赏读两位宋代诗人的相同偏旁诗,我感到个中趣味横生,妙言溢彩,因而也仿照此文体,创作了两首相同偏旁诗,现分享和就教于大家。不知您是否也想尝试呢?

宋·黄庭坚:戏题

逍遥近边道,憩息慰惫懑。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僮仆侍逼侧,泾渭清浊混。

南宋翰林王十朋年青时上京都临安赶考,途中因住不起旅店,便到江心寺去投宿。老和尚刁难他,要他作一首相同偏旁诗,否则就不让他留宿。王十朋思忖片刻,便挥笔写道:

投宿

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近遊。

仿照黄庭坚《戏题》文/张立中

姐妹好娇妍,弛张弹弪弦。评谈谐语诮,遐迩道途边。呓叹吟呕唱,伶仃信使传。思悠悬感念,绎织绣缠绵。

仿照王十朋《投宿》文/张立中

泛浪洄涛汇激流,悬悠念急忘思愁。宽寥宇宙宵空寂,迤逦遥途遂逸遊。

硬笔楷书「解析字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136张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结构》解析字卡,书写重点有详细分解。包括:38个基本笔画 、72个偏旁部首、26种结构方法。全套136张,高清图片格式。适合网络教学和微信群布置作业。

田英章毛笔行书《偏旁部首 • 弓字旁》

田英章毛笔行书偏旁部首之“弓字旁”。

今天,继续分享行书偏旁部首:弓字旁。

弓,gōng,常用字,汉字部首之一,始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弓。以“弓”作为偏旁的字多与弓的动作、状态、器物有关:动作相关如张、弛、引、弹等;状态相关如彊等;器物有关如弩、弦等。

行书中的弓字旁:

“弓”字通常情况下作为偏旁出现在字左侧,根据汉字左收右放的特点,整体字形瘦高、偏窄。行书中的“弓”字均为一笔连写,中间不可间断,注意几个转折的行笔轻重和角度变化,在书写时切忌联排。在汉字下部时通常钩身较大,出锋取平势,力撑整字。

楷书中的弓字旁:

虽然行书中弓字旁的写法较楷书时更加连贯,棱角也没正书时那般明显,但其运笔使转必须交代清楚,切不可软弱无力。

具体字例:

弼 bì

弹 dàn tán

弗 fú

弓 gōng

弘 hóng

疆 jiāng qiáng

弥 mí mǐ

弩 nǔ

强 qiáng qiǎng jiàng

弱 ruò

弦 xián

引 yǐn

张 zhāng

粥 zhōu yù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