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重孝是什么意思(丧事100天内不能干的事)

时间:2024-01-28 21:19:41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汉中丧葬仪礼

概  述

丧葬礼俗,在人民生活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古至今,备受重视。各地葬礼,大同小异(指汉族)。汉中各地,亦有很大差异,平川与山区,贫民与富人的丧葬礼仪皆有天让之别。 

旧时,富豪人家可请僧、道大做道场,以棺椁厚葬。贫者薄棺简葬,甚至芦席裹尸人土。

  建国后,改变了贫富悬殊的经济生活,但对待老年父母生养死葬的传统美德,仍是代代相传。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儿女要为老父母送终,事先为老人准备后事,老人亡故后要以礼安葬,方算尽了人子之孝道。过去,讲究葬礼仪式要隆重庄严,其程序细致繁多,因有些仪式属唯心和迷信观念,恕不详记。

一般葬礼仪式

  这些葬礼仪式,是群众较普遍熟悉的葬礼仪式,有些现已淡漠、消失,有些仍很流行。主要有:

  一、净身:老人咽气后,要以新瓦盆盛温水,用新布帕为死者擦抹身体。男性,要请理发师为其剃头(或理发)。是女性,女儿或媳妇为其梳头。给死者穿好寿衣,显得整洁,虽死如眠。然后,才将尸体移向堂屋铺好的木板上,并用黄表纸遮面。此俗至今沿用。

  二、倒头纸:就是在死者一咽气时,烧些纸钱(在纸上打上钱样的纸)。迷信说法:“以备死者初人阴曹地府花消”。

  三、点脚灯:在死者脚下点一菜油灯,名日“路灯”。是为亡魂在黑暗的阴间照亮路道的。这盏灯,一直点到出殡为止(有的还在坟坑的头处挖一长方形小洞,将灯放人洞内后,再慢慢下棺)。

  四、含殓:俗称腾棺。一般是在埋葬的当天或先一天含殓。将棺木在堂屋里安放好,先在棺内垫一层用麻纸包的草木灰小包(一岁一包),再铺上新做的大红褥子。富豪之家,棺内还用红绸满糊,外用黑色油漆,雕龙镂凤。棺内放些银子、珠宝,人口里还噙上金(说噙金不化尸),然后才将尸体人棺。死者亲属目睹此事,谓亲视含殓,表示子孙们对死者已做到了养老送终。建国后,棺内放银钱、珠宝的习俗已消失了。

  五、开路:开路就是引路。传说,是为了使死者不迷超生的方向。其仪式:阴阳(即民间精通阴阳八卦,会看风水的人,称为阴阳先生或地理先生)手执引路幡(纸制,如条旗),口中念念有词:说亡故者姓名、生辰、卒年,“伏以大限无情,魂归极乐……。今求得引路一张,可在阴曹地府任意遨游”等。说念着烧掉备好的路引,并推算出殃状,上写闭棺时的克忌和回熬、百期、烧七等时间。

  六、闭棺:就是盖上棺材盖,并用钉子钉牢,不再启动。此仪式,都在出殡前举行。这时,揭开死者面部的盖纸,亲人们望尸悲痛,向死者告别。因为这是最后一面,亲属们悲哭声到高潮。

  七、设灵堂:死者棺前摆一张祭桌,陈放祭品、香炉等。富豪之家,用白缎或白布扎一孝幛,把死者画像或照片镶在玻璃框内,悬挂在正中,两边张贴挽联:如“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等。横额:“德高望重”。一般平民和穷苦之家,只用黄红纸折叠一张纸牌位,写“新故显考(妣)公讳×××老大人之灵位”,竖置祭桌上。灵堂两边,放置孝男孝女和亲友送的纸扎。富家更讲排场,如童男童女、宝盆钱树、金山银山、车马宫室、床帐用具、花圈挽联等。

  八、成服:就是孝子守服开始。丧家穿白戴孝,腰捆麻丝或草绳。儿、媳、长孙所戴孝布较长,要除包头外直吊至脚根。其他亲属孝布较短,有5尺、2.5尺等。祭奠时,孝子手拄丧棍(约2尺长的竹棍上缠满白纸絮),俗称哭丧棒。建国后,城市多改为戴黑纱以示成服。但农村仍以戴孝布为主。

  九、发讣告:即报丧事。一般人家,只是孝子登门把不幸事报给亲友(孝子见认识的人就叩头报丧)。大户人家,还要印发讣告,其形式都有一定规格。内容是报告死者姓名、时间、于某日讽经超度、开奠,邀请亲友参加。一些士绅宦门,还要发讣闻,叙述死者生前德行,赞誉其功绩。建国后,人们多改为开追悼会,致悼词代替了讣闻和祭文。

  十、念经:迷信说法是: “通过诵经,可替死者解脱罪孽,超度亡魂到极乐世界去”。旧时,此俗很流行。一般家庭遇丧事都要请三至五个僧人诵经一、两天。有钱之家,还有同时请僧、道、尼各二、三十人做法事。搭三座经棚,张挂各教祖师、天神、地藏菩萨幡像和长幡、帐,幔(均为刺绣品)。高筑法台,念经、作法三至五天。其规模宏大、耗资惊人。建国后,此风已基本消失。

  十一、行礼:举行此仪式,丧家必须是书香门第。死者或子孙是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有学位者方可行礼。否则,是没有资格举行此仪式的。

  行礼与念经同时进行。礼宾先生亦称为叫礼先生,都是文人担任。叫礼者身穿蓝衫(蓝缎黑边的大袖长衫),头戴礼帽,足登薄底黑绒靴子。祭奠时,礼宾先生(一组八人)高声唱叫,指引孝子。如喊“上香!叩头!哀……等”,孝子们穿孝衫,戴孝帕,手拄哭丧棍,随着礼宾先生的喊声烧香、奠酒、叩头、跪、哭、游香等。一日三祭,均在丧棚灵前进行。其程序繁多,仪式隆重庄严。建国后,这仪式完全消失。

  十二、点注:大户人家,要为死者设置牌位,木制长约一尺许,宽约二寸余,夹层里书写死者生平,面上正楷写“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神位”;神字右边一竖不写,主字上面一点不写。然后,丧家用红帖跪请显宦要官或社会贤达名流,或地方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做点主官。丧葬前夕,丧家鼓乐、轿子相迎。燃香化纸后,点主官用新毛笔蘸朱红,添“主”、“神”字的一竖和一点,并在“×子×××供奉”上赠赐一红孝字,即为点主。此仪式,在过去的丧葬礼仪中被视为最重要、最严肃、最隆重的事。建国后,已不再沿用了。

  十三、家祭和三献礼:此仪式是在点主之后进行的,也是行礼中的一个程序。开始,祭堂里点烛燃香,孝子按长幼依次齐跪灵前。礼宾先生宣读祭文(如悼词)后,全堂举哀,叩首,孝子们嚎啕恸哭。三献礼,分初献礼:进善、进菜、奠酒、进祝文(即祭文)。二献礼:举哀、奏哀乐。三献礼:叩头、化纸等。此仪式,建国后从无人家举行过。

  十四、明穴:过去,人死后首件大事,就是请风水(阴阳)先生明穴。即找一个有龙脉的地方,定墓基、墓向、墓深度和安葬时间等。一些大户,人未死之前就定了风水宝地。迷信说法:墓地风水好,能使后辈兴旺发达。此俗现已不太讲究了。

  十五、出殡:就是安葬。过去,富豪之家,不但讲究棺材的木质、形状、油漆、雕图等,而且还要有椁(即棺材外面的套棺)和棺材外面的棺罩;棺罩上绘制着二十四孝图,扎满松柏枝叶和纸花,前后扎龙头龙尾(一般人家,只租一龙头龙尾加在棺材上,或在棺材上缚一只公鸡就行了)o安葬时,孝子们在礼宾的指引下,行起柩礼,跪拜、烧纸后才抬棺椁前往坟地。灵柩前,是举孝幛、挽联、纸扎(大型的车、马、“献道神”、夫役、床铺、箱柜、金山、银山等)的。灵柩后是孝子、礼宾先生、僧、道、尼及其仪仗队伍,最后是送葬的的亲友。一路上管乐齐奏,锣鼓喧天,哭声不断,鞭炮轰鸣。在棺椁上系一条长白绸(或白布),孝男孝女牵着,称为扯牵。

  主要的孝男(如长子),头顶纸灰盆走在灵柩前。棺椁人墓穴时,孝男孝女齐跑穴前恸哭。同时,礼宾先生引孝子们行安葬礼,众人给墓穴里填土掩棺,随之将纸扎烧在墓前,安葬方算结束。

  十六、回煞:又叫回殃。迷信说法:人死后灵魂仍留在家里,阎君在七七四十九天内的某时,要差鬼卒来勾魂进地府,这个时间就叫回煞时(阴阳先生推算的时间)。据说,回煞时亡魂非常凶恶,凡生物触之必死。因之,在回煞时,全家人和所养牲畜都要避开,等规定时间过后,再放鞭炮回屋。此俗建国后已基本消失,但个别地方依然存在。

  十七、烧七:即从死者咽气之日起,每七天为一祭日。第一个七天叫头七,最后第七个祭日叫尽七;逢七都要在坟上烧一次纸,头七和尽七较隆重;有的还要诵经礼忏,上供烧纸,亲友都要参加祭奠。

十八、百日与周年:自亡故这日算起,时至百日做百日祭,叫烧百天,每逢周年做周年祭,祭过三周年,守孝算结束,孝子方能脱孝服;剃头方可剃光头,俗称除服,古称释麻、服阕。 

十九、守服:即守孝。守服期为三年,在此期内,孝男孝女要布衣粗食,不举欢宴,不听喜乐,衣帽挂白,春节门上贴白对联。有的人剃头时,脑后留一小撮孝发,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古代,为官者要停职三年,称守服为丁忧。

  古时,规定为“五服”:分“斩衰” “齐衰”、 “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为重孝,是儿子和未嫁女儿对父母、承重孙对祖父、妻为夫的丧服。“齐衰”次之,是已嫁女对父母、孙对祖父母的丧服。“大功”、“小功”、“缌麻”,是堂兄弟姊妹及侄孙、媳对本宗叔伯、祖父母、外祖母等的丧服。守服的期限长短,孝服布的粗细都有讲究。

  二十、其他:汉中人有这样的习俗;在老人年岁高迈之时,儿女们会在老人健在时,为其准备后事——做寿木(棺材)、寿衣(死后穿的)。当着老人面做寿木,被认为是喜事。寿木和寿衣的质量高下,皆视其家庭经济状况而论。但寿衣的套数只能是单数,如五、七、九套。衣料用绸、布、麻织品,忌用皮毛料。迷信说法:皮毛料皆是野兽或家畜皮毛,死者穿了,会转世为兽、畜,故不宜用。

  建国前,以上各种丧葬仪程,在平川地区为最流行。建国后,由于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知识的提高,对葬礼中许多迷信部分已摒弃,程序也较前简便。对老人要厚养薄葬的新风,已在广大群众中树立。

别致的葬礼

  南郑、西乡、镇巴等县的巴山地区,人们对亡故者的葬礼很别致。一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寻找有龙脉的坟地,而是请一位同族中的年长者,给指定一块故地安葬就行了。二是不请僧、道念经,不做超度亡魂的道场;而是以唱孝歌为寄托哀思和祭奠、悼念故人的活动。因此,不了解巴山人的葬礼风俗的外地人,才有“巴山人,好快活;爹妈死了还唱歌”的误解。

  巴山人很重视骨肉情谊,注重对父母的孝道。老人亡故之后,子女们都要披麻戴孝(现在,许多改为戴黑袖套了。但戴孝者亦很多),焚香烧纸。除及时地给户族、邻里、亲戚、友人报丧和准备寿木、寿衣及丧葬事宜外,还要请一位领唱和引唱孝歌的歌头——群众称为歌先生来主持葬礼。

  歌先生,实属民间的流散艺人。可谓有经论满腹和歌韵横溢之才。他能开口成章,出语动人心。他有传统孝歌,也有见啥唱啥,见景生情的歌词。歌先生在唱孝歌时,配有锣、鼓、大铙。其歌喉苍悲、凄凉,声声催人泪下。从而能引起孝子们的哀思和悲泪。

  用唱孝歌的形式举办葬礼,唱孝歌悼念已故的父母,既省事、省钱,又隆重、庄严。这种风俗,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深受巴山人民所注重。像南郑县的南海、红庙、碑坝、黄官等地,尤为盛行。

  举办一次葬礼,大体可分为开丧场、陪祭、守灵、送灵、出殡等五个程序进行。

 开丧场

 开丧场,是丧葬祭礼的开始,也是唱孝歌的开台锣。当灵堂布置就绪,孝儿孝女们静候在灵前,歌先生自大门外敲着丧鼓和铜锣、大铙而入“嘭嘭嘭匡——嘭嘭嘭匡——嘭匡嘭匡——嘭嘭嘭匡——……”

  锣鼓之后,歌先生念韵白:“哎!来在了主家一层门,一层门上闹沉沉;烟雾腾腾不见人,只见黄犬把柴门。”(锣鼓)

  “哎!黄犬黄犬你眼要明亮,我是主家请来的歌郎。闪开闪开!站在一旁。我怀揣丧鼓,手提铜锣,走进孝家的丧场。”(锣鼓)

  如上的韵白,是进几道门说几遍,锣鼓敲几遍。如碰到门上的花草、树木、鸡、猫、门上贴的对联、门画等都有说词。

  开场白念毕,歌先生进了灵堂,孝儿孝女们才能哭出声来。这时,亲友们才燃香、烧纸、献供品。歌先生在锣鼓声中开歌——唱孝歌的开始:

哎!久不唱歌忘了歌, 

久不撑船忘江河;

  我虽不是撑船手,

抓住篙竿凑人多罗哎!(锣鼓) 

哎!黑漆棺材当堂放,

孝儿孝女泪汪汪; 

想起父母养育恩, 

悲悲切切哭一场啊!(锣鼓)

在歌先生叙述灵堂的摆设、供品、孝儿孝女们的哀思之后,孝子、亲友们才开始唱孝歌……

陪 祭

 陪祭,就是孝子孝女陪同亲友们祭奠亡灵的意思。开祭这天,死者的子女都要守在灵前,接待来祭奠故人的亲友、户族、邻里等客人。凡来吊孝、祭奠的人,无论是男是女,也无论其辈份高低、尊卑,进灵堂都要唱孝歌。孝儿孝女,也要陪唱。客人唱的多,孝子们陪唱的多。

  唱孝歌,如哭如诉,音韵、内容各不相同。无论是祭奠的客人或孝儿孝女,都是通过唱孝歌,抒发各自对亡故者的哀思、怀念、痛惜之情。也有借唱孝歌吐诉自身的苦楚、委屈的。孝儿孝女们,多是哭诉爹娘的养育之恩和难以割舍之情怀。

  例如:亲家唱的孝歌:

哎!亲家犹如一只蚕, 

一生勤奋又节俭;

为儿为女吃尽了苦, 

才积得这份薄家产; 

只说你长寿享清福, 

谁知你早早离人间。 

啊!……

你有一双好儿女,  

也能含笑在九泉罗! 

朋友唱的孝歌:

     哎!老哥死后像一筒材, 

倒在地上不起来:

     千言万语叫不应,

     你忍心和好友两分开? 

一对灯笼灭了一盏, 

风前孤亮无依挨。

     啊!……

     叫我怎不痛心怀啊! 

儿、女们唱的孝歌: 

哭了声爹(娘)也哭了声爸(妈),

     你怎忍心丢下“小冤家”? 

自孩儿一尺三寸落下地, 

爹妈时刻都费心思;

      冬九寒天儿尿铺, 

让儿睡干娘睡湿。 

左边暖干换右边, 

生怕儿女受委屈。 

你教儿站立学走路, 

教儿针钱学缝补。 

教儿做人学礼仪, 

教儿认字读经书。 

儿女欢喜娘亲喜, 

儿女受屈娘悲泣。 

为儿女把心血耗费尽,

     苞谷结籽老根枯。 

这养育之恩怎报答? 

啊!……

     这父子(女)、母子(女)深情怎样了息? 

哭死哭活也无益啊!

孝儿孝女是轮番陪唱,来一个客人陪唱一次,但舅家来,孝儿孝女都要陪唱,直到没有客人来为止。

 守 灵

 守灵又叫守丧,是死者的子女、亲友们,晚上围坐或睡卧在灵柩周围守护叫守灵。其用意是,不让死者的亡灵——遗体受冷落。

  晚饭后,堂前灯火通明,歌先生又敲起锣鼓,开歌引唱,在灵堂守丧的人们,又一个接着一个地唱起来。

  所唱的孝歌,有儿女哭诉父母养育之恩的《十二月怀胎》和孝儿孝女思念双亲的《十二月想爹娘》、《孝儿孝女哭断肠》等。有亲友哭诉友谊情深的《痛断肠》、《送亡灵归西》等。有传统的《二十四孝图》、《十二贤人》等劝人孝敬父母的,也有训斥孝子们过错的……歌声一断,歌先生又敲锣打鼓,再引导人们唱。总之,一夜灵堂里灯火不熄,锣鼓、歌声不停。

例如歌声中断时,歌先生引唱道: 

哎!远看青山松柏齐耶,

莫忘那栽树浇水的哟, 

君子生地一尺五哇, 

那一个不是爹娘抱大的罗?(锣鼓)

爹娘费尽了千辛万苦啊, 

孝顺的儿女也难报一哎, 

人活世上要凭天理哟, 

这三十年河东四十也河西罗!

在铿锵的锣鼓声和歌先生悲痛、凄凉的引歌声触动下,又勾起孝儿、孝女们思念亡亲的心怀和情感,睡意消失,歌声又起。 

孝儿、孝女和守灵的亲友,除个人唱而外,还有一人唱,大家帮唱、合唱。如孝儿、孝女们合唱的《十二月想爹娘》:

哎!正月新春暖洋洋, 

孝子过年想爹娘;

  去年过年合家欢,

  今年过年没有爹(娘)啊!

二月迎春满坡香,

孝子观花想爹娘;

小时爹娘为儿把花折,

而今花开爹娘却早亡啊!

三月清明雨纷纷,

 家户上坟祭亡魂;

往年爹(娘)教儿敬祖先,

今年你也作故人啊!

四月里阳雀催工忙,

儿插秧苗爹(娘)送汤;

一碗茶汤端在手,

父(母)爱深似大海洋啊!

五月初五是端阳,

 想起家贫缺米粮;

买一个粽子爹娘不吃,

留给儿女来分尝啊!

六月里,热难当,

夏夜院内乘风凉;

儿女熟睡凉床上,

爹娘为儿打蚊又扇凉啊!

七月七日银河明,

鹊鸦搭桥渡双星;

爹娘为儿终身事,

熬干了心血累断了筋啊! 

八月中秋桂花香,

儿作长工在外乡; 

爹娘倚门望明月, 

盼儿回来把月饼尝啊!

九月里,菊花黄, 

秋收罢孩儿病倒床; 

爹娘日夜床前守, 

儿病如在爹(娘)身上啊!

十月里,雪花飘, 

想起爹娘泪水掉; 

夏备单衫冬备袄, 

儿的热冷娘知道啊! 

冬月想爹(娘)心更酸,

老爹(娘)临终还嘱言: 

“我儿勤奋走正路,

  天理良心不可偏啊!”

腊月想爹(娘)痛断肠, 

养育之恩实难忘;

若要父(母)子(女)重相会, 

除非南柯在梦乡,

  坐在灵前哭一场啊!

这种合唱,要求整齐和悲哀、凄凉,有十分痛苦之情感。

 送 灵

 巴山人有个传统规矩,丧事不能过三天(特殊情况例外)。就是人死后,在家停放不能超过三天,在三天之内必须安葬。人们认为“人死无挂牵,人土最为安”。在家停放久了,入神不安,反而成了子女们的罪过。所以,一般都是第一天给亲友和户族报丧,请歌先生,准备棺木、寿衣(请村里的人和亲友帮忙赶制,家境好的早已准备好了)。第二天祭奠、守灵。第三天清早(日出前)或下午(日落前)出殡安埋。

  出殡前,先要送灵,群众又称为送神。在一阵嘭嘭匡!的紧锣密鼓后,歌先生唱送神歌。其大意是送亡灵上西天,到极乐世界去享神仙一样的清福去。《送神歌》:

哎!早不早来迟不迟也, 

再不送神又等几时啊? 

神赴西天早归位哟, 

遗体入土早安息喏!(锣鼓)

哎!丧鼓一停慢转身, 

叫声孝子你听真:

不花你的金子不费你的银, 

借蜡烛一对香三根,

挂钱火纸和贡品, 

拿在灵前送亡魂啊! 

哎!人死那有魂与神噻?

  不过是世人表表心喏!(锣鼓大震)

  唱罢送神歌,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孝儿、孝女们焚香、烧纸、献供品。亲友宾客们挨次去观看死者面容,群众称为辞容,即和死者的遗体告别之意。

  辞容毕,即刻掩棺。因群众中有传统的规矩,叫尸不见天、棺不二启。所以,必须在灵堂前将棺木盖严、钉牢后,方可抬放在院内加捆龙杠——即抬棺木的木杆子。因抬杠前后加有木雕的龙头和龙的尾型,所以抬棺材时叫启龙。另一含意是,把死者比喻为一条龙。

  出 殡

  出殡,就是把亡人遗体抬出去埋葬。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歌先生再敲锣打鼓,唱启龙歌,孝儿孝女叩头向抬丧的、打墓的、作棺木的、做寿衣的、送葬和为丧事帮忙的所有人道谢,并要唱感谢歌。

如歌先生唱的启龙歌: 

哎!山高水深一清潭, 

老龙困在潭中眠;

  今是黄道吉祥日,

众人启龙上青天!(锣鼓) 

哎!云龙腾空降甘露, 

风调雨顺丰收年。

  云龙吞雾吐彩霞,

此方四季保平安!(锣鼓) 

孝儿、孝女唱的感谢歌: 

哎!雨打梨花泪纷纷, 

眼观灵柩实伤心;

爹(娘)死后儿女乱了方寸, 

多亏亲友和四邻;

料理丧事心操尽, 

而今又出力送上坟;

这山高不断友情路, 

那水深难隔过河人; 

孝子知恩无从报, 

叩头感谢众友亲喏! 

唱着歌,孝子们齐叩头。 

感谢歌罢,在锣鼓、鞭炮声中,抬丧人一声启龙啰!孝子孝女扯着灵绳(用白绸或白布两匹,一头绑在抬棺材的杠上,一头由孝儿、孝女、孝孙、女婿、外孙等晚辈牵着),群众称为拉牵。亲戚、朋友随着灵柩送葬。歌先生在前边开路,他逢山唱山,遇水歌桥,祝愿亡灵一路平安,祈祷丧主家兴旺发达。凡灵柩所经过之处,对古树、修竹、神庙、桥梁、河流等,都要一一唱到。

  如上坡时,他不但给山神唱祈祷歌,而且还给抬丧人加油鼓劲:

哎!山神老公公,请你多显灵; 

道路清扫净,保我丧事宁; 

来日备高香,上山谢神灵。 

再叫众亲朋,协力并肩行; 

脚踏千阶石,手扯万年藤; 

送灵登宝山,孝子谢恩情。 

一路停停走走,送灵柩上坟地安葬。 

到了坟地,将棺材放在已挖好的墓一侧(墓坑边上),歌先生又唱《归根歌》,说人的归宿(即叶落归根之意),并配以锣鼓造气氛,在孝儿孝女们的嚎啕大哭声中,众人动手将棺材放进坑内,拨正方向后,让主要孝儿(即长子)背向墓坑跪在前面。歌先生唱罢,一声掩土,众人手执锄、铲等工具将土向坑内填去。到墓堆垒起,歌先生再唱歌、鼓乐、鞭炮齐鸣,孝子焚香、化纸、烧掉纸扎(如花圈等),安葬完毕。

  歌先生最后唱歌,多属吉祥、安泰之词。例如众人向墓坑里填土时,歌先生手提五谷斗(斗内装一些五谷杂粮及纸钱——用白纸剪的铜钱,再拌一些土块),一面用手抓斗内物向孝子们撒去,一面口中念唱,并喊:“孝儿孝女接福!”(孝子以手扯起衣服接):

“亡灵驾鹤西去, 

遗体入土归源。 

孝儿孝女接福, 

福如东海西山。 

一撒天地和顺, 

二撒日月灿烂, 

三撒三阳开泰, 

四撒四季平安, 

五撒五谷丰登, 

六撒六畜繁衍, 

七撒七巧成对, 

八撒八方亲善, 

九撒九九归一, 

十撒十美十满! 

孝子用衣襟接一些谷物、泥土要带回家去保存起来,据说能给家庭带来吉祥、美好。

汉中丧葬仪礼

概  述

丧葬礼俗,在人民生活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古至今,备受重视。各地葬礼,大同小异(指汉族)。汉中各地,亦有很大差异,平川与山区,贫民与富人的丧葬礼仪皆有天让之别。 

旧时,富豪人家可请僧、道大做道场,以棺椁厚葬。贫者薄棺简葬,甚至芦席裹尸人土。

  建国后,改变了贫富悬殊的经济生活,但对待老年父母生养死葬的传统美德,仍是代代相传。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儿女要为老父母送终,事先为老人准备后事,老人亡故后要以礼安葬,方算尽了人子之孝道。过去,讲究葬礼仪式要隆重庄严,其程序细致繁多,因有些仪式属唯心和迷信观念,恕不详记。

一般葬礼仪式

  这些葬礼仪式,是群众较普遍熟悉的葬礼仪式,有些现已淡漠、消失,有些仍很流行。主要有:

  一、净身:老人咽气后,要以新瓦盆盛温水,用新布帕为死者擦抹身体。男性,要请理发师为其剃头(或理发)。是女性,女儿或媳妇为其梳头。给死者穿好寿衣,显得整洁,虽死如眠。然后,才将尸体移向堂屋铺好的木板上,并用黄表纸遮面。此俗至今沿用。

  二、倒头纸:就是在死者一咽气时,烧些纸钱(在纸上打上钱样的纸)。迷信说法:“以备死者初人阴曹地府花消”。

  三、点脚灯:在死者脚下点一菜油灯,名日“路灯”。是为亡魂在黑暗的阴间照亮路道的。这盏灯,一直点到出殡为止(有的还在坟坑的头处挖一长方形小洞,将灯放人洞内后,再慢慢下棺)。

  四、含殓:俗称腾棺。一般是在埋葬的当天或先一天含殓。将棺木在堂屋里安放好,先在棺内垫一层用麻纸包的草木灰小包(一岁一包),再铺上新做的大红褥子。富豪之家,棺内还用红绸满糊,外用黑色油漆,雕龙镂凤。棺内放些银子、珠宝,人口里还噙上金(说噙金不化尸),然后才将尸体人棺。死者亲属目睹此事,谓亲视含殓,表示子孙们对死者已做到了养老送终。建国后,棺内放银钱、珠宝的习俗已消失了。

  五、开路:开路就是引路。传说,是为了使死者不迷超生的方向。其仪式:阴阳(即民间精通阴阳八卦,会看风水的人,称为阴阳先生或地理先生)手执引路幡(纸制,如条旗),口中念念有词:说亡故者姓名、生辰、卒年,“伏以大限无情,魂归极乐……。今求得引路一张,可在阴曹地府任意遨游”等。说念着烧掉备好的路引,并推算出殃状,上写闭棺时的克忌和回熬、百期、烧七等时间。

  六、闭棺:就是盖上棺材盖,并用钉子钉牢,不再启动。此仪式,都在出殡前举行。这时,揭开死者面部的盖纸,亲人们望尸悲痛,向死者告别。因为这是最后一面,亲属们悲哭声到高潮。

  七、设灵堂:死者棺前摆一张祭桌,陈放祭品、香炉等。富豪之家,用白缎或白布扎一孝幛,把死者画像或照片镶在玻璃框内,悬挂在正中,两边张贴挽联:如“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等。横额:“德高望重”。一般平民和穷苦之家,只用黄红纸折叠一张纸牌位,写“新故显考(妣)公讳×××老大人之灵位”,竖置祭桌上。灵堂两边,放置孝男孝女和亲友送的纸扎。富家更讲排场,如童男童女、宝盆钱树、金山银山、车马宫室、床帐用具、花圈挽联等。

  八、成服:就是孝子守服开始。丧家穿白戴孝,腰捆麻丝或草绳。儿、媳、长孙所戴孝布较长,要除包头外直吊至脚根。其他亲属孝布较短,有5尺、2.5尺等。祭奠时,孝子手拄丧棍(约2尺长的竹棍上缠满白纸絮),俗称哭丧棒。建国后,城市多改为戴黑纱以示成服。但农村仍以戴孝布为主。

  九、发讣告:即报丧事。一般人家,只是孝子登门把不幸事报给亲友(孝子见认识的人就叩头报丧)。大户人家,还要印发讣告,其形式都有一定规格。内容是报告死者姓名、时间、于某日讽经超度、开奠,邀请亲友参加。一些士绅宦门,还要发讣闻,叙述死者生前德行,赞誉其功绩。建国后,人们多改为开追悼会,致悼词代替了讣闻和祭文。

  十、念经:迷信说法是: “通过诵经,可替死者解脱罪孽,超度亡魂到极乐世界去”。旧时,此俗很流行。一般家庭遇丧事都要请三至五个僧人诵经一、两天。有钱之家,还有同时请僧、道、尼各二、三十人做法事。搭三座经棚,张挂各教祖师、天神、地藏菩萨幡像和长幡、帐,幔(均为刺绣品)。高筑法台,念经、作法三至五天。其规模宏大、耗资惊人。建国后,此风已基本消失。

  十一、行礼:举行此仪式,丧家必须是书香门第。死者或子孙是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有学位者方可行礼。否则,是没有资格举行此仪式的。

  行礼与念经同时进行。礼宾先生亦称为叫礼先生,都是文人担任。叫礼者身穿蓝衫(蓝缎黑边的大袖长衫),头戴礼帽,足登薄底黑绒靴子。祭奠时,礼宾先生(一组八人)高声唱叫,指引孝子。如喊“上香!叩头!哀……等”,孝子们穿孝衫,戴孝帕,手拄哭丧棍,随着礼宾先生的喊声烧香、奠酒、叩头、跪、哭、游香等。一日三祭,均在丧棚灵前进行。其程序繁多,仪式隆重庄严。建国后,这仪式完全消失。

  十二、点注:大户人家,要为死者设置牌位,木制长约一尺许,宽约二寸余,夹层里书写死者生平,面上正楷写“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神位”;神字右边一竖不写,主字上面一点不写。然后,丧家用红帖跪请显宦要官或社会贤达名流,或地方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做点主官。丧葬前夕,丧家鼓乐、轿子相迎。燃香化纸后,点主官用新毛笔蘸朱红,添“主”、“神”字的一竖和一点,并在“×子×××供奉”上赠赐一红孝字,即为点主。此仪式,在过去的丧葬礼仪中被视为最重要、最严肃、最隆重的事。建国后,已不再沿用了。

  十三、家祭和三献礼:此仪式是在点主之后进行的,也是行礼中的一个程序。开始,祭堂里点烛燃香,孝子按长幼依次齐跪灵前。礼宾先生宣读祭文(如悼词)后,全堂举哀,叩首,孝子们嚎啕恸哭。三献礼,分初献礼:进善、进菜、奠酒、进祝文(即祭文)。二献礼:举哀、奏哀乐。三献礼:叩头、化纸等。此仪式,建国后从无人家举行过。

  十四、明穴:过去,人死后首件大事,就是请风水(阴阳)先生明穴。即找一个有龙脉的地方,定墓基、墓向、墓深度和安葬时间等。一些大户,人未死之前就定了风水宝地。迷信说法:墓地风水好,能使后辈兴旺发达。此俗现已不太讲究了。

  十五、出殡:就是安葬。过去,富豪之家,不但讲究棺材的木质、形状、油漆、雕图等,而且还要有椁(即棺材外面的套棺)和棺材外面的棺罩;棺罩上绘制着二十四孝图,扎满松柏枝叶和纸花,前后扎龙头龙尾(一般人家,只租一龙头龙尾加在棺材上,或在棺材上缚一只公鸡就行了)o安葬时,孝子们在礼宾的指引下,行起柩礼,跪拜、烧纸后才抬棺椁前往坟地。灵柩前,是举孝幛、挽联、纸扎(大型的车、马、“献道神”、夫役、床铺、箱柜、金山、银山等)的。灵柩后是孝子、礼宾先生、僧、道、尼及其仪仗队伍,最后是送葬的的亲友。一路上管乐齐奏,锣鼓喧天,哭声不断,鞭炮轰鸣。在棺椁上系一条长白绸(或白布),孝男孝女牵着,称为扯牵。

  主要的孝男(如长子),头顶纸灰盆走在灵柩前。棺椁人墓穴时,孝男孝女齐跑穴前恸哭。同时,礼宾先生引孝子们行安葬礼,众人给墓穴里填土掩棺,随之将纸扎烧在墓前,安葬方算结束。

  十六、回煞:又叫回殃。迷信说法:人死后灵魂仍留在家里,阎君在七七四十九天内的某时,要差鬼卒来勾魂进地府,这个时间就叫回煞时(阴阳先生推算的时间)。据说,回煞时亡魂非常凶恶,凡生物触之必死。因之,在回煞时,全家人和所养牲畜都要避开,等规定时间过后,再放鞭炮回屋。此俗建国后已基本消失,但个别地方依然存在。

  十七、烧七:即从死者咽气之日起,每七天为一祭日。第一个七天叫头七,最后第七个祭日叫尽七;逢七都要在坟上烧一次纸,头七和尽七较隆重;有的还要诵经礼忏,上供烧纸,亲友都要参加祭奠。

十八、百日与周年:自亡故这日算起,时至百日做百日祭,叫烧百天,每逢周年做周年祭,祭过三周年,守孝算结束,孝子方能脱孝服;剃头方可剃光头,俗称除服,古称释麻、服阕。 

十九、守服:即守孝。守服期为三年,在此期内,孝男孝女要布衣粗食,不举欢宴,不听喜乐,衣帽挂白,春节门上贴白对联。有的人剃头时,脑后留一小撮孝发,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古代,为官者要停职三年,称守服为丁忧。

  古时,规定为“五服”:分“斩衰” “齐衰”、 “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为重孝,是儿子和未嫁女儿对父母、承重孙对祖父、妻为夫的丧服。“齐衰”次之,是已嫁女对父母、孙对祖父母的丧服。“大功”、“小功”、“缌麻”,是堂兄弟姊妹及侄孙、媳对本宗叔伯、祖父母、外祖母等的丧服。守服的期限长短,孝服布的粗细都有讲究。

  二十、其他:汉中人有这样的习俗;在老人年岁高迈之时,儿女们会在老人健在时,为其准备后事——做寿木(棺材)、寿衣(死后穿的)。当着老人面做寿木,被认为是喜事。寿木和寿衣的质量高下,皆视其家庭经济状况而论。但寿衣的套数只能是单数,如五、七、九套。衣料用绸、布、麻织品,忌用皮毛料。迷信说法:皮毛料皆是野兽或家畜皮毛,死者穿了,会转世为兽、畜,故不宜用。

  建国前,以上各种丧葬仪程,在平川地区为最流行。建国后,由于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科学知识的提高,对葬礼中许多迷信部分已摒弃,程序也较前简便。对老人要厚养薄葬的新风,已在广大群众中树立。

别致的葬礼

  南郑、西乡、镇巴等县的巴山地区,人们对亡故者的葬礼很别致。一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寻找有龙脉的坟地,而是请一位同族中的年长者,给指定一块故地安葬就行了。二是不请僧、道念经,不做超度亡魂的道场;而是以唱孝歌为寄托哀思和祭奠、悼念故人的活动。因此,不了解巴山人的葬礼风俗的外地人,才有“巴山人,好快活;爹妈死了还唱歌”的误解。

  巴山人很重视骨肉情谊,注重对父母的孝道。老人亡故之后,子女们都要披麻戴孝(现在,许多改为戴黑袖套了。但戴孝者亦很多),焚香烧纸。除及时地给户族、邻里、亲戚、友人报丧和准备寿木、寿衣及丧葬事宜外,还要请一位领唱和引唱孝歌的歌头——群众称为歌先生来主持葬礼。

  歌先生,实属民间的流散艺人。可谓有经论满腹和歌韵横溢之才。他能开口成章,出语动人心。他有传统孝歌,也有见啥唱啥,见景生情的歌词。歌先生在唱孝歌时,配有锣、鼓、大铙。其歌喉苍悲、凄凉,声声催人泪下。从而能引起孝子们的哀思和悲泪。

  用唱孝歌的形式举办葬礼,唱孝歌悼念已故的父母,既省事、省钱,又隆重、庄严。这种风俗,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深受巴山人民所注重。像南郑县的南海、红庙、碑坝、黄官等地,尤为盛行。

  举办一次葬礼,大体可分为开丧场、陪祭、守灵、送灵、出殡等五个程序进行。

 开丧场

 开丧场,是丧葬祭礼的开始,也是唱孝歌的开台锣。当灵堂布置就绪,孝儿孝女们静候在灵前,歌先生自大门外敲着丧鼓和铜锣、大铙而入“嘭嘭嘭匡——嘭嘭嘭匡——嘭匡嘭匡——嘭嘭嘭匡——……”

  锣鼓之后,歌先生念韵白:“哎!来在了主家一层门,一层门上闹沉沉;烟雾腾腾不见人,只见黄犬把柴门。”(锣鼓)

  “哎!黄犬黄犬你眼要明亮,我是主家请来的歌郎。闪开闪开!站在一旁。我怀揣丧鼓,手提铜锣,走进孝家的丧场。”(锣鼓)

  如上的韵白,是进几道门说几遍,锣鼓敲几遍。如碰到门上的花草、树木、鸡、猫、门上贴的对联、门画等都有说词。

  开场白念毕,歌先生进了灵堂,孝儿孝女们才能哭出声来。这时,亲友们才燃香、烧纸、献供品。歌先生在锣鼓声中开歌——唱孝歌的开始:

哎!久不唱歌忘了歌, 

久不撑船忘江河;

  我虽不是撑船手,

抓住篙竿凑人多罗哎!(锣鼓) 

哎!黑漆棺材当堂放,

孝儿孝女泪汪汪; 

想起父母养育恩, 

悲悲切切哭一场啊!(锣鼓)

在歌先生叙述灵堂的摆设、供品、孝儿孝女们的哀思之后,孝子、亲友们才开始唱孝歌……

陪 祭

 陪祭,就是孝子孝女陪同亲友们祭奠亡灵的意思。开祭这天,死者的子女都要守在灵前,接待来祭奠故人的亲友、户族、邻里等客人。凡来吊孝、祭奠的人,无论是男是女,也无论其辈份高低、尊卑,进灵堂都要唱孝歌。孝儿孝女,也要陪唱。客人唱的多,孝子们陪唱的多。

  唱孝歌,如哭如诉,音韵、内容各不相同。无论是祭奠的客人或孝儿孝女,都是通过唱孝歌,抒发各自对亡故者的哀思、怀念、痛惜之情。也有借唱孝歌吐诉自身的苦楚、委屈的。孝儿孝女们,多是哭诉爹娘的养育之恩和难以割舍之情怀。

  例如:亲家唱的孝歌:

哎!亲家犹如一只蚕, 

一生勤奋又节俭;

为儿为女吃尽了苦, 

才积得这份薄家产; 

只说你长寿享清福, 

谁知你早早离人间。 

啊!……

你有一双好儿女,  

也能含笑在九泉罗! 

朋友唱的孝歌:

     哎!老哥死后像一筒材, 

倒在地上不起来:

     千言万语叫不应,

     你忍心和好友两分开? 

一对灯笼灭了一盏, 

风前孤亮无依挨。

     啊!……

     叫我怎不痛心怀啊! 

儿、女们唱的孝歌: 

哭了声爹(娘)也哭了声爸(妈),

     你怎忍心丢下“小冤家”? 

自孩儿一尺三寸落下地, 

爹妈时刻都费心思;

      冬九寒天儿尿铺, 

让儿睡干娘睡湿。 

左边暖干换右边, 

生怕儿女受委屈。 

你教儿站立学走路, 

教儿针钱学缝补。 

教儿做人学礼仪, 

教儿认字读经书。 

儿女欢喜娘亲喜, 

儿女受屈娘悲泣。 

为儿女把心血耗费尽,

     苞谷结籽老根枯。 

这养育之恩怎报答? 

啊!……

     这父子(女)、母子(女)深情怎样了息? 

哭死哭活也无益啊!

孝儿孝女是轮番陪唱,来一个客人陪唱一次,但舅家来,孝儿孝女都要陪唱,直到没有客人来为止。

 守 灵

 守灵又叫守丧,是死者的子女、亲友们,晚上围坐或睡卧在灵柩周围守护叫守灵。其用意是,不让死者的亡灵——遗体受冷落。

  晚饭后,堂前灯火通明,歌先生又敲起锣鼓,开歌引唱,在灵堂守丧的人们,又一个接着一个地唱起来。

  所唱的孝歌,有儿女哭诉父母养育之恩的《十二月怀胎》和孝儿孝女思念双亲的《十二月想爹娘》、《孝儿孝女哭断肠》等。有亲友哭诉友谊情深的《痛断肠》、《送亡灵归西》等。有传统的《二十四孝图》、《十二贤人》等劝人孝敬父母的,也有训斥孝子们过错的……歌声一断,歌先生又敲锣打鼓,再引导人们唱。总之,一夜灵堂里灯火不熄,锣鼓、歌声不停。

例如歌声中断时,歌先生引唱道: 

哎!远看青山松柏齐耶,

莫忘那栽树浇水的哟, 

君子生地一尺五哇, 

那一个不是爹娘抱大的罗?(锣鼓)

爹娘费尽了千辛万苦啊, 

孝顺的儿女也难报一哎, 

人活世上要凭天理哟, 

这三十年河东四十也河西罗!

在铿锵的锣鼓声和歌先生悲痛、凄凉的引歌声触动下,又勾起孝儿、孝女们思念亡亲的心怀和情感,睡意消失,歌声又起。 

孝儿、孝女和守灵的亲友,除个人唱而外,还有一人唱,大家帮唱、合唱。如孝儿、孝女们合唱的《十二月想爹娘》:

哎!正月新春暖洋洋, 

孝子过年想爹娘;

  去年过年合家欢,

  今年过年没有爹(娘)啊!

二月迎春满坡香,

孝子观花想爹娘;

小时爹娘为儿把花折,

而今花开爹娘却早亡啊!

三月清明雨纷纷,

 家户上坟祭亡魂;

往年爹(娘)教儿敬祖先,

今年你也作故人啊!

四月里阳雀催工忙,

儿插秧苗爹(娘)送汤;

一碗茶汤端在手,

父(母)爱深似大海洋啊!

五月初五是端阳,

 想起家贫缺米粮;

买一个粽子爹娘不吃,

留给儿女来分尝啊!

六月里,热难当,

夏夜院内乘风凉;

儿女熟睡凉床上,

爹娘为儿打蚊又扇凉啊!

七月七日银河明,

鹊鸦搭桥渡双星;

爹娘为儿终身事,

熬干了心血累断了筋啊! 

八月中秋桂花香,

儿作长工在外乡; 

爹娘倚门望明月, 

盼儿回来把月饼尝啊!

九月里,菊花黄, 

秋收罢孩儿病倒床; 

爹娘日夜床前守, 

儿病如在爹(娘)身上啊!

十月里,雪花飘, 

想起爹娘泪水掉; 

夏备单衫冬备袄, 

儿的热冷娘知道啊! 

冬月想爹(娘)心更酸,

老爹(娘)临终还嘱言: 

“我儿勤奋走正路,

  天理良心不可偏啊!”

腊月想爹(娘)痛断肠, 

养育之恩实难忘;

若要父(母)子(女)重相会, 

除非南柯在梦乡,

  坐在灵前哭一场啊!

这种合唱,要求整齐和悲哀、凄凉,有十分痛苦之情感。

 送 灵

 巴山人有个传统规矩,丧事不能过三天(特殊情况例外)。就是人死后,在家停放不能超过三天,在三天之内必须安葬。人们认为“人死无挂牵,人土最为安”。在家停放久了,入神不安,反而成了子女们的罪过。所以,一般都是第一天给亲友和户族报丧,请歌先生,准备棺木、寿衣(请村里的人和亲友帮忙赶制,家境好的早已准备好了)。第二天祭奠、守灵。第三天清早(日出前)或下午(日落前)出殡安埋。

  出殡前,先要送灵,群众又称为送神。在一阵嘭嘭匡!的紧锣密鼓后,歌先生唱送神歌。其大意是送亡灵上西天,到极乐世界去享神仙一样的清福去。《送神歌》:

哎!早不早来迟不迟也, 

再不送神又等几时啊? 

神赴西天早归位哟, 

遗体入土早安息喏!(锣鼓)

哎!丧鼓一停慢转身, 

叫声孝子你听真:

不花你的金子不费你的银, 

借蜡烛一对香三根,

挂钱火纸和贡品, 

拿在灵前送亡魂啊! 

哎!人死那有魂与神噻?

  不过是世人表表心喏!(锣鼓大震)

  唱罢送神歌,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孝儿、孝女们焚香、烧纸、献供品。亲友宾客们挨次去观看死者面容,群众称为辞容,即和死者的遗体告别之意。

  辞容毕,即刻掩棺。因群众中有传统的规矩,叫尸不见天、棺不二启。所以,必须在灵堂前将棺木盖严、钉牢后,方可抬放在院内加捆龙杠——即抬棺木的木杆子。因抬杠前后加有木雕的龙头和龙的尾型,所以抬棺材时叫启龙。另一含意是,把死者比喻为一条龙。

  出 殡

  出殡,就是把亡人遗体抬出去埋葬。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歌先生再敲锣打鼓,唱启龙歌,孝儿孝女叩头向抬丧的、打墓的、作棺木的、做寿衣的、送葬和为丧事帮忙的所有人道谢,并要唱感谢歌。

如歌先生唱的启龙歌: 

哎!山高水深一清潭, 

老龙困在潭中眠;

  今是黄道吉祥日,

众人启龙上青天!(锣鼓) 

哎!云龙腾空降甘露, 

风调雨顺丰收年。

  云龙吞雾吐彩霞,

此方四季保平安!(锣鼓) 

孝儿、孝女唱的感谢歌: 

哎!雨打梨花泪纷纷, 

眼观灵柩实伤心;

爹(娘)死后儿女乱了方寸, 

多亏亲友和四邻;

料理丧事心操尽, 

而今又出力送上坟;

这山高不断友情路, 

那水深难隔过河人; 

孝子知恩无从报, 

叩头感谢众友亲喏! 

唱着歌,孝子们齐叩头。 

感谢歌罢,在锣鼓、鞭炮声中,抬丧人一声启龙啰!孝子孝女扯着灵绳(用白绸或白布两匹,一头绑在抬棺材的杠上,一头由孝儿、孝女、孝孙、女婿、外孙等晚辈牵着),群众称为拉牵。亲戚、朋友随着灵柩送葬。歌先生在前边开路,他逢山唱山,遇水歌桥,祝愿亡灵一路平安,祈祷丧主家兴旺发达。凡灵柩所经过之处,对古树、修竹、神庙、桥梁、河流等,都要一一唱到。

  如上坡时,他不但给山神唱祈祷歌,而且还给抬丧人加油鼓劲:

哎!山神老公公,请你多显灵; 

道路清扫净,保我丧事宁; 

来日备高香,上山谢神灵。 

再叫众亲朋,协力并肩行; 

脚踏千阶石,手扯万年藤; 

送灵登宝山,孝子谢恩情。 

一路停停走走,送灵柩上坟地安葬。 

到了坟地,将棺材放在已挖好的墓一侧(墓坑边上),歌先生又唱《归根歌》,说人的归宿(即叶落归根之意),并配以锣鼓造气氛,在孝儿孝女们的嚎啕大哭声中,众人动手将棺材放进坑内,拨正方向后,让主要孝儿(即长子)背向墓坑跪在前面。歌先生唱罢,一声掩土,众人手执锄、铲等工具将土向坑内填去。到墓堆垒起,歌先生再唱歌、鼓乐、鞭炮齐鸣,孝子焚香、化纸、烧掉纸扎(如花圈等),安葬完毕。

  歌先生最后唱歌,多属吉祥、安泰之词。例如众人向墓坑里填土时,歌先生手提五谷斗(斗内装一些五谷杂粮及纸钱——用白纸剪的铜钱,再拌一些土块),一面用手抓斗内物向孝子们撒去,一面口中念唱,并喊:“孝儿孝女接福!”(孝子以手扯起衣服接):

“亡灵驾鹤西去, 

遗体入土归源。 

孝儿孝女接福, 

福如东海西山。 

一撒天地和顺, 

二撒日月灿烂, 

三撒三阳开泰, 

四撒四季平安, 

五撒五谷丰登, 

六撒六畜繁衍, 

七撒七巧成对, 

八撒八方亲善, 

九撒九九归一, 

十撒十美十满! 

孝子用衣襟接一些谷物、泥土要带回家去保存起来,据说能给家庭带来吉祥、美好。

你相信命运真的是注定的吗?

今天偶然刷到了《大宅门》导演郭宝昌的视频,讲述他年轻时候曾经找过算命先生,而且算的相当的准。其实现在很多人还是比较相信这一块的,但向他一样坦诚说出来的很少。在农村,据说双眼瞎的人会算命是因为老天爷就叫他吃这碗饭,既然老天爷赏饭,那郭大导演的视频我也是相信的。乡村俚语,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以前我一个朋友的老家亲戚,酒醉发生交通事故,当场就那啥了,留下了孀妻幼子。婆家人觉得她那么年轻,肯定是要改嫁的,就各种刁难,赔偿款不但不给她还不给她好脸色看,期间围着赔偿款闹了各种的矛盾,这边老太太说儿子没了,钱就是养老的,那边说孩子还小,应该有抚养费,这边又说只要不改嫁,孩子就归他们养,反正针尖对麦芒,一直闹矛盾。这位朋友的亲戚老家是在农村,那一块的地也不好,都是山地,就是靠天吃饭的那种,就种点地瓜玉米小麦的,产量也不高,另外也没什么收入,家里就是养几只鸡。在农村遇到事拿不定主意的一般就会找人算算,她娘家人就带着她去找了一个据说算得很准的算命的算卦,准备为将来打算一下。那个据说算得很准的算命先生就在农村大集的角落里,每次都排队排好多人。这位大姐呢想先给他死去的男人算一算,就报上了岁数和生辰,结果算命先生掐指一算,张口就训斥了一句,你给个死人算什么卦?旁边好多农村大妈都大吃一惊,就问是真的吗?真是给死人算?结果这边大姐就哭上了,说真是准啊。然后就给她三岁的儿子算,算命先生一算就说孩子重孝在身,而且在几岁几岁还有几个坎,要怎样怎样才能躲过去,躲不过去就头破血流,躲过去要到十六岁才会好点,然后到多大岁数才能转过大运来等等,反正就是年少坎坷。想想也是,幼年丧父,前路肯定艰难。然后算大姐的,也是不顺,算命先生说她八字带着命中要二嫁,但是福气在后头,而且再嫁后婚姻幸福,有俩儿送终。当时那位有点不大相信,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应该算是算的比较准了,据说那位再婚以后,又生了个儿子,如今大儿子已婚,生了一儿一女;小儿子也已经买了楼房,婚姻已经提上日程。两个儿子同母异父,感情相当好,弟兄两个互相体谅,互相帮衬,一家人和和气气 ,生活非常幸福。佛说:万般皆是命。你相信一个人的命运真的早有定数吗?

图片来自网络

栾保群丨张岱与鲁王(上)

栾保群

张岱

《陶庵梦忆》有《鲁王宴》一篇,是张岱自记在家宴请鲁王朱以海的事。此事还有一个版本,见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二,篇幅不大,全录于此:

鲁监国在绍兴,以钱塘江为边界。闻守边诸将日置酒唱戏,歌吹声连百余里。后丙申入秦,一绍兴娄姓者同行,因言曰:予邑有鲁先王故长史包某,闻王来,畏有所费,匿不见。后王知而如之,因议张乐设饮,启王与各官临其家。王曰:“将尔费,吾为尔设。”乃上百金于王。王召百官宴于廷,出优人歌妓以侑酒,其妃亦隔帘开宴。予与长史亲也,混其家人得入。见王平巾小袖,顾盼轻溜。酒酣歌紧,王鼓颐张唇,手箸击座,与歌板相应。已而投箸起,入帘拥妃坐,笑语杂沓,声闻帘外。外人咸目射帘内,须臾三出三入。更阑烛换,冠履交错,傞傞而舞,官人优人几几不能辨矣。即此观之,王之调弄声色,君臣儿戏,又何怪诸将之沈酣江上哉?

这是李介在丙申年(顺治十年,1653)前往陕西时,同行的绍兴人娄某对他讲的。其中“鲁先王故长史包某”,肯定是张岱之误。做过鲁宪王长史的是张岱的父亲张燿芳而不是张岱,张岱虽然在崇祯初去过鲁王封地山东兖州,但未必见过朱以海。朱以海不是鲁宪王的世子,而是鲁宪王弟弟的第五个儿子。即便到鲁王府中看烟火,满庭满院的人,张岱和朱以海打照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朱以海到绍兴,张岱不去主动迎见,并没有什么不对。

李介还有一点说得不妥,即朱以海到张岱家,不是在监国之后,而是他按弘光朝廷的安排,从南京前往驻地台州的途中,所谓“播迁至越”,即只是逃难似的路过绍兴,暂歇几天。张岱作为一介布衣,从官私两面都没有资格主动宴请朱以海。所以朱以海知道老长史的后人在此(他对张燿芳应该是知道的),主动提出到张岱家“看看”,却是很合情理的。试想,如果鲁王此时已经监国,自有他的行宫,怎么会屈尊驾临张岱府上呢?

所以如果有人认为是张岱主动设宴,借机巴结鲁王,恐怕是想歪了。此时的朱以海虽然名为亲王,其实只是带着一群张嘴要饭吃的流亡贵丐,在弘光眼里,只想把他们支得越远越荒僻就越好,哪里还会有什么权势。另外,在明亡之后,皇室诸王中最有资格监国或称尊号的,除了下落不明的崇祯三子外,就是尚存的万历子孙——福王、惠王和桂王,其次是万历兄弟的儿子潞王,而朱以海是初封鲁王朱檀的九世孙,与当朝皇帝真是八辈子都够不着。

但朱以海的运气真不错,首先他被封鲁王就非常侥幸。鲁宪王朱寿鋐死后无子,他的弟弟朱寿镛就成了鲁肃王,可是才当了三年就薨了,便由他唯一的嫡子朱以派继承王位。朱以派在位二年,到崇祯十五年清兵攻破兖州,就自缢殉国了。此后鲁王的王位空了一年多,到崇祯帝上吊前一个月,才让排行老五的朱以海当了鲁王,因为他前面几个哥哥都被农民军杀了,而他自己也是死里逃生。看这经历,简直就可与秦国连死三王,让王冠落到嬴政头上的奇迹竞爽了。

而且朱以海做监国也有一多半是靠运气。福王即位的时候,朱以海刚从北方逃到镇江,后来被安置在台州。朱以海带着他的家眷奴婢总有大几十号人,磨磨蹭蹭地走了几个月,到这年岁末才到台州,总算安定下来。不料时过半年,形势大变,弘光在福王以及正邪各派虽不齐心却很合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成立一年后的五月就垮了台。于是清兵南下。这年六月初,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淓已经被逃来杭州的马士英及群臣扶立为监国了,四方义士也开始向杭州集中。可是这潞王就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狗屎,他不听任何劝阻,拼命似的投降了清军,争取优待。然后清军使者由杭州四出,招降江南诸王、郡县官府及营兵镇将。此时在绍兴的是惠王,他和潞王一个德性,五月才从嘉兴来到绍兴,六月就跟着清使到杭州报到去了。此前张岱曾上笺表,劝他不要离越,但只如秋风过驴耳,还以为早去早回呢。与惠王同时纳款的还有崇王、周王,宁波的定海总兵王之仁见惠王都降了,也就接受了清使的劝降。这样一来,浙东的宁绍台三府已经大半归了清朝,整个浙东的皇室只剩下了一个远系的鲁王朱以海。

而朱以海也同样收到了清军的请帖。有一种为张岱认可的说法是,清使到时,朱以海正好闹病,无法起身,于是就拖了下去。朱以海得病也许是真的,但肯定不是大病,因为清使者亲眼目睹,瞒不住的。所以短短十几天清使者来了最少三拨,第一拨是礼币宝马做诱惑,第二拨是以潞王亲笔书信相招劝,第三拨是铁杆汉奸陈洪范上启事,那就可能是申以利害了。但鲁王仍然不为所动,还是一个拖,而这一拖就拖出了天大的机遇。所以张岱上鲁王笺,鼓动他做抗清的大旗,就以天命为说辞:“睿体违和,转展耽搁,兹乃天意,夫岂人谋!”

无论是拉肚子还是打摆子,绝对不能成为不到杭州递降表的理由,但台州距杭州太远,清兵暂时够不着,只好由他赖着。而鲁王可不是个有主见的人,就凭他在张岱家喝酒看戏的样子,近谋和远虑都谈不上。依我之见,他托病不离开台州,是另有“人谋”在作用。此时不得不提到台州的一个人,此人与张岱为知交,名叫陈函辉。

陈函辉字木叔,比张岱大几岁,张岱诗文中多次提到他。在《祭周戬伯文》中说到自己的“古文知己”,王谑庵、倪鸿宝之外就是这位陈木叔。此公与徐霞客为至交,霞客的墓志铭就出自他的手笔。总的来说他是个文人,但又有他老师黄道周的气节。在弘光时他曾任职方主事,监军江北。弘光亡后,见事不可为,他才回到老家台州(临海),以丝竹声伎消磨块垒。而不久朱以海也来到了临海,因为陈木叔又有钱又会玩,家里有他喜欢的东西,于是过从甚密,成了朋友。张岱说他们“诗酒相得”,“诗”则未必,“酒”是无悬念的。等到催鲁王纳款的清使来到,第一个能为朱以海拿主意的可能就是陈木叔了。陈木叔的主张就是羁留清使,虚与委蛇,投降是万万不可的。清使说你人走不了,就先把王印玉册交给我吧。木叔教鲁王说:印册已经在丧乱中丢失,只有一枚私人图章,你愿意就拿走吧。

但一进闰六月,江南的形势陡变,由于清廷在占领区推行严酷的剃发令,江浙百姓大面积发动抗清起义。除了有名的江阴、嘉定义民揭旗反清,浙江的余姚、绍兴、宁波也相继举义,一些下层官吏、乡绅和举人秀才是主要的组织者,短短十几天,宁绍二地的伪官全部被清理,定海总兵王之仁也随之反正。陈函辉闻知此事,就联系海门参将吴凯发兵,杀死清使者以绝退路,然后誓众祭旗,准备扶持鲁王监国。此时在鄞县起兵的前兵部尚书张国维,出面联络郑遵谦为首的绍兴义兵和陈函辉等,双方一拍即合,由张国维和陈函辉把朱以海迎到绍兴,准备监国事宜。这一系列事件在历史书中的记载或详或略,但却无例外地对张岱只字未提,写书的起码没有把他当成重要角色。

其实在鲁王监国一事中,张岱并不是闲人,下面我根据张岱上鲁王的几篇笺表和其他文章,把他在此间的作为做一介绍。因为取材范围多是张岱自述,在事件中张岱往往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而比他更重要的人物反倒处于次要地位或隐而不见。希望读者不要因此产生错觉。

闰六月初一日,张岱上鲁王第一笺,派儿子到台州见鲁王:“仰祈殿下固守台垣,羁留北使,以俟勤王,以图恢复事。”此与陈木叔正是所见略同。张岱又言:“臣才非子房,为韩报仇,实有同志,只以身在布衣,恨无凭借耳。”则可以看出那时如果没有功名,想报国都难。

(初六日,张岱的好友祁彪佳拒绝清军“礼聘”,沉池明志。)

鲁王赐书张岱,召张岱赴台共事。张岱因在绍正与县学生员郑遵谦密谋起义,未能赴台州。

(初七日,唐王朱聿键为黄道周、郑芝龙兄弟等推戴,于福州称监国。)

十一日,伪绍兴知府张愫逼勒剃发,郑遵谦等不胜义愤,奋臂一呼,义徒毕集,杀伪复城,发兵划江守汛。这次突发性的起义,张岱自己承认没有参与,但郑遵谦等商议后续事宜时,张岱参加了,并主张以“东海义士”的名义移文郡县。郑遵谦未采纳张岱的提议,自称“义兴大将军”。张岱又提议迎鲁王监国,郑遵谦则采纳武弁陈学贯的提议,说不如就近迎立“楚王”。张岱在笺中对鲁王说,陈学贯“献媚遵谦,语多恣肆”。

第二天是十二日,张岱因与郑遵谦意见不合,便自行徒步经嵊县往台州去见鲁王。

十八日,张岱至台州。鲁王接见,语至夜分。张岱劝鲁王速至江干,亲统六师,躬冒矢石,鲁王大喜。

二十一日,张岱时在台州。道臣持郑遵谦檄文一纸,内有“已迎立楚藩入城”字样,举朝惶惑。鲁王与道府诸臣及台州乡宦陈函辉、柯夏卿等集议便殿,召张岱至,问:“既立楚藩,尔何复来迎予?”张岱道:“诚有是议。臣此来原不与郑遵谦谋,臣请主上以重兵压之,遵谦敢不开门迎驾?楚藩以一将军名号,敢与主上抗耶?”鲁王随即遣张岱返越。

张岱至绍兴,向郑遵谦说起台州之行,遵谦见事已如此,便同意劝退楚藩,并亲至张岱家,愿意受鲁王节制。

(二十七日,唐王朱聿键称帝,年号隆武。)

以上所述都采自张岱的原文,就我所见的野史笔记,全没有张岱孤身往见鲁王的记载,但因为这是张岱上鲁王的笺表,而且面对当事人,夸张容或有之,造假是不可能的。作为三百多年后的读者,我感觉张岱虽然举义抗清的热情不可抹杀,但如此向鲁王陈述自己与郑遵谦在迎立问题上的分歧,却大不妥当,甚至很不光彩。相比之下,郑遵谦比张岱更具有豪杰气,他可能一开始就不准备依傍什么天潢贵胄(他在几年前差一点儿响应东阳许都的起义),即便是迎立“楚王”,秉心也要比张岱更光明正大。楚王华奎早在崇祯十六年就被张献忠沉江了,这个“楚王”其实是华奎的一个兄弟护国将军华堞,一个明末宗室中少有的俊杰人物。弘光亡后,他就到杭州劝说潞王准备城守,抗拒清兵。潞王铁定心要投降,于是华堞拂袖而起,裂冠带掷地下,易服缞麻,誓曰:“不复中原,以此见先帝!”从此湖州起义他就奔湖州,徽州起义他就奔徽州,始终穿那身重孝之服。张岱自作主张地一人走见鲁王,而且要鲁王以重兵驱逐楚王,无论如何都是一种义军挑起内哄的错误行动。好在郑遵谦在张国维的说服下做了让步,华堞也很识大体地退位,并无怨无悔地投入鲁监国麾下,避免了一场内斗。

历史证明,返楚立鲁其实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虽然在立鲁一事中,最终的决定权不在张岱,而在张国维、郑遵谦等,但他的台州之行无疑是“反楚立鲁”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没有此行,华堞就不一定会退位。后来张岱在《石匮书》中谈到此事,只一句“郑遵谦欲称制王之,不果”就含糊过去,而谈到华堞督领义军和本地营兵,“招贤硕,募勇士,以忠节感人,故慕从者众”,结果“为监国诸臣所忌”,则不无惋惜。《石匮书·五王列传》所附《楚将军华堞传》,是张岱饱含所写,结语云:“平林白水,尚亦有人;事之无成,盖天数也!”把华堞比作汉光武帝刘秀,只是运气太差。张岱虽然没有透露华堞的“倒运”也有自己的作用,但多少总带有一些悔悟吧。

七月初一日,张岱命署绍兴府事的推官陈达情,会集本府文武各官及乡宦、青衿、耆老、军民人等,当堂开读鲁王诏旨,封郑遵谦为都统制。

初二日,郑遵谦统兵至江干,绍兴局势已趋稳定。

初三日,张岱尽鬻家产,招兵三千余人,率郑遵谦长子懋绳、原任副总兵鲁明杰至台州扈驾。郑遵谦进名马一匹、路费二千两。

初九日,张岱上鲁王第二笺,请鲁王“速赴行在”。

十八日,鲁王即监国位于绍兴。

鲁王监国成功,但同时又生了麻烦。闰六月初,在张岱与陈函辉等尚在台州筹备鲁王监国时,为郑芝龙从浙西迎至福建的唐王朱聿键已经先宣布监国,继而称尊号,建年号隆武。此事朱以海和陈函辉等开始并不知道,待知道时,监国的事已经酝酿成形。鲁王的拥戴者们不想歇手,他们更想以翊戴之功做另一个皇帝的佐命元勋,这里不能不说他们都有自己的私心。而这些人中张岱也是很积极的一员。他在向朱以海表白自己的“策立”之功时,第一是“反楚”,第二个就是“拒唐”。

唐王和鲁王全是朱元璋之后,只不过朱聿键是朱元璋的九世孙,比十世孙的朱以海大一辈;但他们对崇祯帝来说都是远宗,如果不是农民军对明宗室杀得那么干净,就是做梦也轮不到他们当皇帝。现在是唐王称帝在前,而且后来能得到福建、赣南、湖广、湖南等地反清势力的承认,相比之下,鲁监国只占据浙江的东南一隅,未免“蕞尔”了。天无二日,如果以反清大局为重,即便鲁王已经称监国,也可以像华堞那样退位而加入隆武,这应是合理的决策。当时监国朝廷内部有拥唐和反唐两派主张,而反唐的主要就是迎立鲁王那些人,包括张国维、陈函辉以及张岱。此后的唐、鲁之间视如仇敌,互相拆台,自食其肉,至死方止,张岱无疑有一份责任。更可叹的是,在鲁、唐覆灭之后,甚至在十几年后,张岱始终对隆武持不承认态度,毫无反思和愧悔。在《五王列传》中他也说朱聿键“长于文辞,恭己俭约如韦布。内无妃媵,止皇后曾氏相随,每有大事辄商之。不设监寺,便衣冠与群臣语,尔汝如家人”,但一涉及唐鲁关系,就全是指责之辞,“流离入闽,则径自称尊。登极三诏,徒自夸张,毫无实际。称制之后,欲并吞鲁地,妄效祖龙”云云,总以一“妄”字。在南明诸亲王中,朱聿键的个人品质、患难意识、复明决心及最后的慷慨就死,远远超过朱以海辈,但朱以海称监国就是天经地义,朱聿键登大位就是非分妄为,张岱如此不公的评价,不能不说他秉心不公,有玷史德。

七月二十三日,张岱上鲁王第三笺:“愿吾主上假臣一旅之师,先至清溪,立斩奸佞(马士英),生祭弘光,传首天下,敢借天下第一之罪人,以点缀吾主上中兴第一之美政。”同日又上第四笺:“臣部下有弶兵五千,可入禁卫。”他又推荐原任总兵五人,并建议召募五万士兵,交给他们统领,“朝夕训练,数月之间,必无不一以当百矣”如是等等。

到此为止的几十天,是张岱一生中最得意的一段时光,而七月二十三日则是他得意的最高峰,以致头脑有些膨胀。我每读张岱这两篇笺奏,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从龙”的自得,显得有些浮躁,不由让我想起官仅七品而阴错阳差地和几位阁老跪在一起听了明光宗遗命的杨涟。杨涟不知如何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在移宫一案中忽而“攘臂大诟”,忽而“奋髯叫呼”,厉声怒目,震烁殿庭,他竟然真的以为自己也是顾命大臣了。“出生王谢”、熟读史书而且已经年过半百的张岱当然还不至于如此浅薄,但其扬扬之色,自雄之气,约略近之。绍兴、宁波这块能让鲁王轻松落驾的“根据地”是两地的义师冒死打下的,与此相比,跑两趟台州迎来个鲁王实在算不上奇功,说什么“拒唐反楚,存鲁霸越”,俨然把自己当成纵横家之祖的端木赐,摇摇三寸之舌就能让天地变色,你当是在考场上写“策论”玩么?

张岱的天真是很喜欢用历史故事编造幻想。他把朱以海想象为入继大统的汉文帝,顺理成章地就把自己当成了从龙的周昌。众所周知,周昌到长安为文帝打前站时,长安城里丞相以下都要跑到渭桥恭迎的。而文帝登基之后,立刻让代邸官僚占据要津,而对平灭诸吕之乱的功臣,特别是宗室,轻则防范,重则贬斥。这故事读过点儿书的人都知道,郑遵谦和其他官绅也不是呆子。可是朱以海监国没过几天,张岱就真的以周昌的身份说话了。

可他说的都是些什么啊!所谓“弶兵五千”,不就是临时花钱招来去台州接驾的三千农民,再加上途中收容的找不到饭吃的两千义军么?鲁王敢让他们做御林军么?小小的绍兴府,你怎么就能招募五万丁壮,而且能把他们训练得“以一当百”?如果明军能两个顶一个,清军也不至于打进山海关,这牛皮吹得也太没边了。这且不谈,你还是先把这五万人的肚子问题解决了吧。而且方国安、王之仁那几万官军你往哪儿安置?他们听你的么?捉拿马士英倒是很顺应人心,鲁王没意见,马士英在方国安的大营里当贵宾供着,你能把他捉出来就捉去吧。这不是没事找事么?张宗子说了一堆无法实行的空话,最可能出现的效果就是让人悚然一惊:这书呆子不会是要挟王拥兵以自重吧?

张岱很快就会发现,他掉进了一个大坑,只是未必意识到这个坑是他自己挖的。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刘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