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生肖配对

丙辰年(丙辰年亡命可以葬什么向)

时间:2024-01-13 00:36:03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十三、立秋(丙辰年1976)

刘建中和沈新华在竹箦公社已经度过了八个年头,美好的青春在这艰苦的岁月中蹉跎,两个同病相怜的年轻人在这里相互取暖。看着有的同学以参军、招工或者病休的名义陆续离开,他们也燃起了回城的希望。

和刘建中住在同一宿舍的“小苏州”也要走了,他父亲是一位中被靠边站的干部,现在官复原职,就把儿子弄回城里上班了。

这天生产队队长家里办喜酒,刘建中和几个男知青去帮忙,晚上留在队长家吃晚饭,这可是个难得的“开荤”机会。队长端了一碗糖蹄和一碗红烧肉走了过来,笑呵呵地说:“你们今天就敞开肚子吃吧,我家杀了一头猪,让你们吃个够”。浓油赤酱、油香扑鼻的两大碗肉摆在桌上,几个小伙子眼睛放光,就像饿荒的野兽盯住了猎物。一顿狂扫之后,话也渐渐多了起来,“小苏州,今天我们借着队长家的酒,就算给你送行了。你回去以后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难兄难弟啊”,刘建中端起一碗米酒一饮而尽。“小苏州”也端起酒碗,站了起来:“我回城后一定让我老子去打听有什么新政策,一有消息就写信给你们。我们同甘共苦这么多年,胜似亲兄弟,今天要一醉方休!”。

刘建中能喝酒,“小苏州”能吃肉,在知青队里颇有名气,在大伙的起哄下,他俩打起了赌。刘建中喝两碗酒,“小苏州”就吃一碗肉,比个输赢高下。刘建中一下子连喝两碗,满面红光,“小苏州”也不甘示弱,吃起那肥肉如同嚼萝卜那么爽快,不一会儿一碗红烧肉下肚,嘴角挂着残留的油水。第二轮开始,刘建中又喝了两碗米酒,明显有些醉意了,桌子上端来了一大碗当地著名的“杀猪菜”扎肝。

扎肝是起源于竹箦的一道溧阳名菜,当地方言“肝”与“官”同音,“扎肝”同“着官”,寓意美好。扎肝的做法也较繁琐,首先需要备好以下原材料:将小肠内外洗净,焯水去膻,五花肉洗净,切成长片,猪肝切成与肉基本相似大小,笋干泡发洗净,切成略小于猪肝的规格,取油豆腐每根八公分长待用。将五花肉一块、猪肝一块、笋干两块叠在一起,外围用二块油豆腐夹住,左手拿好小肠的一头,从左到右将其绕圈扎紧,剪断小肠,打结收头。然后入锅内放葱、姜、料酒、糖、醋、酱油、味精、香料,大火烧开,中火再烧一个小时,收干卤汁。这些食材经过焯水、浸泡、捆扎、闷煮、卤味、勾芡、收汁等多道工艺 ,“溧阳扎肝”这道菜就做成了。

扎肝的吃法也有讲究,一定要大口,一口尝遍五种食材。荤中有素、柔中有脆;似肥不肥、似腻不腻;味道醇厚、鲜美雄浑。

当“小苏州”吃到大半碗扎肝的时候,速度明显变慢了,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突然两眼上翻,身子从椅子上一下子滑到了地上,众人一阵忙乱,把他送到了公社卫生所。赤脚医生听了“小苏州”的发病过程,用听诊器按在他的胸口,过了一会儿,笑着说了一句“没什么大事,吃了太多的油,伤了脾胃,睡两天就好了”。从此以后,“小苏州”与猪肉彻底断了缘分,不能沾一点肉星,甚至听到猪肉两字都会条件反射地呕吐起来。

“小苏州”回城以后,两三个月都没捎来什么消息,刘建国和沈新华安耐不住内心的焦急,决定年底一起回家一趟。

这两年城里的变化很大,全社会都在“抓革命、促生产”,人们仿佛都忙了起来。刘建中和沈新华这一对恋人,面对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生活,一种向往与期待油然而生,两人相约如果能够回城,就立即去登记结婚。

相距他们两家不远处的东风路和解放路的十字路口,是全城的正中心,四周围绕着几幢大楼,有五十年代造的工人文化宫和消防大楼,还有七十年代新建的长洲饭店和物资大厦,是全市地标性的建筑。

工人文化宫坐落于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与一所中学相邻而居。南面有一个修葺一新的大广场,广场上有一道镂空铁栅栏大门,旁边是文化宫的售票窗口。进门穿过一条被绿树掩映的水泥通道,两边种植着花草树木,是游人休憩散步的小型花园。道路尽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T型建筑,正中的台阶上挺立着四根两人都抱不过来的高大圆柱,柱体上方是中式牌坊和斗拱造型,门楣上面朝南的外墙上雕刻着五个毛体大字“工人文化宫”,每到夜晚,老远就能看见这闪闪发光的字体。大门进去就是一个水磨石地面的大厅,顶上垂下巨型吊灯,向北延伸出的是主体建筑是观影剧场。东西两侧是辅楼,像飞机展开的双翼,分别是阅览室、展览厅和乒乓馆,二楼是个方形回廊,两边有歌舞厅和排练房。整个建筑色彩夺目、气势宏伟,是全市工会举办重大活动和市民游览参观的必选之地。大楼东面有个灯光球场,北面还有旱冰场,都是全市最为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所,吸引着青年男女在这里飞扬。

解放东路北面是消防大楼,老年人称之为“救火会”,是全市的最高建筑。迎面朝南是一幢三层楼房,楼上耸立着一座高高的瞭望塔,足足有八九层的高度,登上塔顶,全城一览无余。一旦发生火险,就能准确定位,快速到达。紧靠着主楼的是一排平房车库,里面停着一辆辆红色的消防车,随时待命而发。在周围一群低矮灰黑的民居衬托之下,消防大楼的红砖红瓦、红门红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两幢建筑伴随着刘建中和沈新华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他们常常在这里嬉闹玩耍,如今再见立刻有了一种亲切的感觉。而那两幢新建的长洲饭店和物资大厦对他俩来说,就显得有些陌生和新鲜。

长洲饭店位于解放西路北侧,坐南朝北,方方正正。主体四层局部五层,东边还有三层,连在一起高低错落,造型独特。更为新奇的是五层部分每层都有丁字形的外阳台,三层部分的屋顶呈波浪形的曲面,整个外立面看起来新颖美观,别具一格。长洲饭店功能齐全,分为餐饮部、旅馆部、理发部、照相部和洗浴部,几乎囊括了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服务。尤其是餐饮部已经跻身于全市四大名店:红旗路饭店(德泰恒)、长洲饭店、向阳饭店(绿杨)、反修路饭店(兴隆园)。那个时候,能够来长洲饭店来消费一次,绝对是件体面的事情。

物资大厦与文化宫广场一路之隔,是一座东南朝向的高大建筑,有七层楼高,大门宽敞气派。就单体建筑来说,应该是全市最高点,楼顶竖起了广播电视发射塔就是一个确凿的证明。这座城市是“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的全国典型,物资大楼是全市生产资料的指挥中心,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钢材、煤炭、燃油、木材、棉纱布匹、化工原料都要在这里分配调拨,这里的忙碌程度就是生产的旺盛程度,是全市工业发展的晴雨表。

刘建中和沈新华回家的这几天,这四大建筑一改往日面貌,墙上贴满了揭批“”的标语和漫画,大字报前总是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东风路和解放路时常有游行队伍走过,人们敲锣打鼓、口号震天。不过跟过去不同的是,队伍里人不再是那样慷慨激昂,而是露出了真诚而欢快的笑容。

两位年轻人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心里涌出一阵莫名的激动。他们买了两张电影票,去文化宫看了一场革命样板戏现代京剧《杜鹃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