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猴

四角亭(四角亭子效果图)

时间:2024-01-26 22:54:28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37古建筑之两圈柱的重檐四角亭

37古建筑之两圈柱的重檐四角亭

重檐四角亭有一圈柱子和两圈柱子两种不同的平面柱网分布形式。柱网分布的不伺,对亭子整体构架有很大影响。

两圈柱重檐四角亭(双围柱重檐四角亭)

两圈柱子的重檐四角亭,平面共有16棵柱子,外围一圈檐柱,里围一圈金柱。金柱向上延伸直达上层檐,又作为上层檐的檐柱。如果把外围的檐柱和其他构件去掉,剩下来的就是一个单檐四角亭。所以,双围柱重檐四角亭可以看做是一个单檐四角亭周围加上一圈廊檐所组成的。古建筑文化 营造技术交流学习的地方 围攻 lyjysr

文本 | 竹寺

设计 | 人云

团队 | lyj

围攻 | lyjysr

重檐四角亭上层檐部分的构架与单檐四角亭做法没有什么区别:通常都是采用 ”趴梁法”或“抹角梁法”组成上层构架。下层檐在檐柱柱头部分安装枋子,形成下层檐的围合框架。檐柱和金柱之间施抱头粱、穿插枋,角檐柱与金柱之间安斜抱头梁、斜穿插枋。这样.就使内外构架形成一个整体。抱头梁之间安垫板,垫板上安檐檩,转角处安装搭交檐檩,形成下层檐第二圈围合结构。下层檐的檐椽,外一端钉置在檐檩上,内一端钉在承椽枋上,承椽枋是安装在金柱之间的枋子,枋的高度位置按下层檐举架定,承椽枋外一侧剔凿椽碗以承接檐椽。在承椽枋与上层檐枋之间安装围脊板,围脊扳的作用在于遮挡下层檐的围脊,围脊板的高度根据围脊的高度来确定。

双围柱重檐四角亭的金柱直通上檐支撑上层屋面,构造比较合理。但这种构造也有缺点,由于平面上柱子多,影响室内空间的利用。双围柱重檐四角亭比较多见,如著名的颐和园知春亭、北海公园慧日亭都是这种构造。

看看你家院子里是不是缺少了这个?防腐木四角六角凉亭实木风雨亭

看看你家院子里是不是缺少了这个?防腐木四角六角凉亭实木风雨亭

造价不到2万块

凉亭、长廊、葡萄架、木屋古建等等可定做木制品

用途:休闲 乘凉 园林景观建设

形状:立体

颜色:碳化棕色

产品特点:

本产品所选上乘、樟子松等材料,由众多的能工巧匠专业生产和设计,将上乘的原木,用先进的复古工艺技术,加以高温防腐、氧化、碳化等处理,辅以完美环保独特的喷涂工艺制造而成,材料经加工后使得产品尺寸稳定性好、吸湿膨胀性好、防腐防虫性好、抗开裂性能好,体现“自然、和谐、现代”的经典、高品质生活空间。是居家、公园、农庄、园林社区、别墅、渡假村等休闲场所的首选产品。

古建筑设计:3.6米木四角亭大木结构完整做法(翼角、角梁、椽条

如果您喜欢古建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请关注作者头条号“古建筑设计师”后面长期更新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如果您有古建筑设计项目,文物修缮设计,寺庙规划设计,仿古街改造项目,祠堂项目等仿古建设计及施工请关注并私信作者,请认准古建筑设计师,专项古建筑设计二十年!

一、大木权衡尺寸

本亭大木构件尺寸及各构件之间比例权衡以《清工部做法则例》原文为准,单檐四柱,面阔一丈(3200),柱高八尺(2560),步架二尺五寸(800),檐步五举,顶步七五举,檐柱径225。

二、构造及外观

本亭较《清工部做法则例》原文及粱、邵图解,在结构和外观上有以下几项调整:

(1)本案无四角交金墩:因步架较小,故无此项,抹角梁直接承受老角梁及搭交金檩。

(2)翼角椽数量减少:本案椽径75,椽当85,较则例规定椽径二寸一分(67.2)有所调整,翼角椽也减少为9根。

(3)翼角起翘大小不同:本案仔角梁头比正身飞椽椽头冲出水平距离225(3椽径),起翘353(约4.7椽径),与则例规定翼角斜出3椽径六寸三分(合水平距离201.6)不同。故本案檐口曲线与则例图样不同。

(4)外观增设装修:《则例》原文限于大木,对装修内容未予交待,本案亭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坐凳和吊挂楣子.

三、台基及地面做法

1、台基构造与做法

本案为标准的官式建筑台基作法.基础:刨槽深度1200,槽底素土夯实,筑二十把小夯灰土两步,筑实10寸。埋头部分:以糙砖码砌磉墩,掐砌拦士,磉墩和拦土各为独立的砌体,以通缝相接。台明部分:用停泥砖干摆砌筑台帮,以糙砖填砌台帮背里,内回填灰土。露明部分中阶条石和埋头角柱使用青白石,阶条石是台基最后一层石活,按传统规矩,前檐阶条石的块数应比开间数多两块,本案取3块。埋身与台明用土衬石分隔,本案土衬石比台帮宽出50,为找散水坡度,比室外地面高出15。磉墩之上,安装柱顶石,中间凿出榫窝,以安装柱子下的管脚榫。柱顶石上的圆鼓镜高出台基45,墁地完成后凿打成形。另外,为丰富石活内容,本案设有两种踏跺类型,1个垂带踏跺和2个如意踏跺。 台基露明部分待屋面工程竣工后再行砌筑安装,保证台明石活不致因施工而损伤或弄脏。

2、台基权衡尺寸

本案亭台基为普通直方型台基。 按传统规定,台明高为柱高的1/5~177,本案取480(柱高的3/16).台明总长为面阔(本案3200)加下出(本案600 ),得总长4400.

3、地面做法

方砖细墁做法,使用400x400x60五扒皮方砖,四肋应砍转头肋,表面平整。砖十字缝平铺,油灰挂缝。 按传统做法规矩,中间一趟安排在室内正中,且第一块须为整砖,砖的趟数为单数,本案为9趟。 散水部分是一顺出做法,用85x400x200地趴砖平铺,泛水坡度4%,里口与土衬石找平,外口立砖牙子,并与室外地面找平,转角处按“保出角,扔窝角"原则,保证出角排出好活(图7)。

四、大木做法

1、大木结构特点及安装次序

本案亭大木结构特点及安装次序如下:

四颗檐柱及箍头枋形成下架稳定的框架式围合结构;各柱头上放置角云,其上部刻十字檩碗,用以承接檐檩。 在箍头枋之上,相邻角云之间安装垫板。 角云和垫板之上是搭交檐檩,檩条山面压檐面,相交处做卡腰榫。四根檩子卡在一起,形成上架的第一层框架式围合结构。 檐檩之上安装45·方向抹角梁,其中轴线通过搭交金檩轴线的交点,形成上架第二层框架围合结构。抹角梁构架上在安装金枋和一圈搭交金檩,形成上架第三层围合结构。 在亭子的四个转角沿45 方向安装角梁,形成转角部位的骨干构架。 角梁以上安装由戗,并交在雷公柱上,雷公柱以仰覆莲加风摆柳作垂饰。最后布椽,钉连檐、望板等构件,形成屋面木基层。

2、翼角结构特点及安装次序

翼角位于建筑转角部位,其起翘使屋顶形成极其优美生动的曲线造型,是古建筑的显著特点。则例亭翼角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大小连檐、檐头望板、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

老角梁:转角处沿45方向安装老角梁,梁头冲出正身檐椽2椽径(150),起翘约3.4椽径(254)。梁头做霸王拳,梁尾做三岔头,老角梁下皮中线过搭交檐檩外由中,上皮中线过搭交金檩老由中。 老角梁腰背挖通檩碗,不作鼻子。

仔角梁:老角梁上平行安装仔角梁,仔角梁梁头冲出正身飞椽3椽径(225),起翘约4.7椽径(353)。梁头做三岔头,并刻出大连檐口子,梁后尾做成等掌刻板,待以与由戗结合。角梁侧面标画出第一根翼角椽和翘飞椽分位,用以后续安装。

翼角椽: 檐椽在转角处的特殊形态。 按传统规定:翼角椽根数=檐步架尺寸+檐平出/一椽加一档尺寸,所得数取整,如为偶数需加1,保证翼角椽根数为奇数。 本案代入公式计算:(800+768)(75+85)=9.810,按规定应加1取11根翼角椽,但结果会导致椽子排布过密,结合实际情况,本案最终取9根翼角椽。 椽尾椽花间距0.8椽径(60),第一根翼角椽椽尾在角梁约2/3处,最后一根翼角椽的尾部交于金檩的外金盘线上。 椽头沿小连檐均匀分布,翼角椽中到中尺寸=紧邻最末根翼角椽的正身椽椽中至角梁头侧面之间的小连檐曲线长+0.7椽径/翼角椽根数+1,代入公式计算:(1407+0.7x75)=(9+1)146。入位安装翼角椽前,先缥小连檐,再在檐檩和翼角椽之间安装衬头木,衬托翘起的翼角椽.翘飞椽:正身飞椽在翼角部分的特殊形态。 根据仔角梁的冲出和翘起尺寸,得到每根翘飞椽的长度、翘度、撇度和扭度,然后进行放线制作。 在翼角椽头望板上确定翘飞椽位置,以此为依据钉翘飞椽。 钉翘飞椽前,先缥大连檐,一端定在正身飞椽头部,一端位于仔角梁头大连檐口子内。钉完翘飞后截椽头,留出雀台,并在各翘飞椽之间安装闸挡板。此后,将翘飞椽头望板铺钉齐全,即完成翼角安装。

五、屋面做法

本案亭屋面为小式黑活筒瓦屋面,使用2号筒板,采用捉节夹垄做法。屋面分层做法:在木望板上抹一层15厚深月白麻刀灰,用于保护望板和椽子; 在护板灰上苫2层滑秸泥泥背,每层泥背厚40,在泥背七成干时拍背,使泥背变得密实; 在泥背上苫25厚刀月白灰,月白灰背上苫青灰背,青灰背表面“粘麻打拐子" ,加强灰背与坐瓦泥的整体连接,防止瓦面下滑;灰背上铺瓦,保证“底瓦坐中”,然后往两端赶排瓦当,底瓦搭接密度“压六露四”;最后,整个屋顶刷浆提色,瓦面刷深月白浆,檐头、眉子、当沟刷烟子浆。垂脊:胎子砖当沟之上砌两层各40厚瓦条,瓦条之上砌50厚混砖,混砖之上扣筒瓦,外抹10高的眉子,垂脊前端使用直盘子、直圭角。宝顶:宝顶坐落在底座上,底座的做法与垂脊相同。宝顶为须弥座上加宝珠的形式,总高1000,顶座为90厚荷叶墩加450高须弥座,中间砌90厚倒冰盘檐和30厚直方檐,顶珠高320,四面雕刻梅兰竹菊。

6、装修

吊挂楣子: 丰富和装点建筑立面。 棂条花格形式采用步步锦做法,由边框、棂条以及华牙子组成。 边框断面为40x45x60,棂条断面18x25,牙子安装在楣子立边与横边交角处,做草龙纹理的双面透雕。坐凳楣子:安装在檐下柱间,兼具装饰和休息功用。步步锦样株式。通高50cm,坐凳面厚度80cm,坐凳楣子边框与棂条尺寸同吊挂楣子。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放鹤亭

放鹤亭位于云龙山第一节山巅的东侧,坐东朝西,是一座规格比较高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四面有檐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放鹤亭”为宋代隐士张山人所建,他在山上建了一个草亭,名为“放鹤亭”,并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十分欣赏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并与其结为好友。苏轼为此写了流传千古的著名散文《放鹤亭记》,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超凡出群的隐士形象。

招鹤亭建在条石砌筑的高台之上,是一个四柱皆为青砖砌成的砖木结构四角小亭,同放鹤亭距离十多米。南北相望,一个庄重大方,一个小巧别致,二亭成为云龙山第一节山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招鹤亭因《放鹤亭记》有招鹤之歌而得名,亭前有一青石诗碑,上面刻有《招鹤》之歌。

放鹤亭的左前侧有一处“饮鹤泉”,据传汉朝后期有一个皇帝见云龙山蜿若游龙,生怕再出皇帝抢夺江山,下令凿井以破天子之气,并命名为石佛井,后也因《放鹤亭记》,将其更名为饮鹤泉,以纪念苏轼。

饮鹤泉是一口古色古香的石井,四周用石头砌成围栏。俯身下探,可以看到20多米深的井底处,有浅浅的一层水。井南侧的石碑上写着“饮鹤泉”三个大字。

李白“壮观”石刻位于徐州市云龙山第一节山上,“壮观”二字遒劲挺拔。壮观的壮字多了一点,意为云龙山的景色比壮观还多一点。

御碑亭位于云龙山第一节山顶西南角。乾隆皇帝四次来徐州,曾在云龙山上留有诗、联、文等刻石,御碑亭内即乾隆手书苏轼的《游云龙山作》石碑,后人为纪念圣迹,建御碑亭以资铭记和保护。

云龙山上的名胜古迹大都分布在第一节山上,东山坡、西山坡及北山坡上都有,南山坡通向绵延的第二至第九节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