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轻慢的意思(态度轻慢的意思)

时间:2024-01-25 10:46:42 作者:趾高气扬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打破刻板印象——古人也会理发吗

古人也可以剪发吗

古人讲究孝道,常以各种形式表达孝心,坚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视自身发肤如命。所以古时候按照规矩,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除此之外,古代中医还认为头发为气血之余,并没有把头发当作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认为头发是通过气血和身体互相联系的,一头柔顺乌黑的头发也是健康的象征。

既然这样,那古人真的都不理发吗?

1发与习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毛发就不再是一种修饰,而是累赘了,过长的头发不仅难于打理,就算头发能扎起来,那男人的胡子不修剪估计连吃饭都费劲。

关于对须发的打理的记录最早则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所以,古人并不是终生不剪发,就连“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也会时常修理头发。

事实上,古人对于孝道的讲究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迂腐死板,唐朝时期国力强盛、万邦来朝,人们的思想也比较包容开放,唐人甚至可以剪掉头发以做发型、用假发来接头发,或是剃掉眉毛代以画眉等,这些都是唐人司空见惯之事。

古代小孩,更不把身体发肤当成一回事,小孩子刚出生就要剃掉胎发,头发长得快也需要修剪剃头。再者,古人认为幼童需要贱养,因此喜欢剃掉孩子头发,将他们打扮成“胡人”模样以示低贱,这样阎王爷就不会收,小孩才会长命百岁。

明末孙承泽《手写孝经古本》之一《礼记·内则》中有“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duǒ)”。这是对于刚出生的孩童的要求。即便如此,也不能太随便,而是要选定日子,剪头时也要留下一块头发不剪。

而对于成年男子而言,如果真的长发及腰了,那还是有必要及时修剪的,否则就会被人指责无礼和邋遢。古人虽然修发,但是却不会出现短发,所以古人的发型也和现代人区别很大。实际上,那种长发飘飘的形象并不多见。

古人对于理发还是比较重视的,将其视作一件大事,必定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进行修剪,而剪下来的头发也不像现在这样丢弃了事,一般是由家中主事妇人收藏起来或者焚烧灭尽,以防别有用心之人拿去干坏事或者施加诅咒。

古代男子十五岁时,在去上大学的基础上,便要把两边的总角解开,重新扎成一束。到20岁时则束发而冠,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位置结发,然后再用头巾包起来,或戴上“冠”,即帽子。而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用髻子挽住,以此来表示已经成年。

2发与礼仪

长期以来,古人的头发已经不仅仅是人的生理现象,而是与衣冠紧密结合,成为古中国“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政治、阶层、观念、习俗等多重文化内涵。不剪发而任其自然生长是不可能的,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而且理发作为一种行业,在中国很早就已经出现。

可以这样理解,古人的理发更偏重于梳理头发的含义。如孟郊的《长安羁旅行》有“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苏轼的《次韵子由浴罢》有“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都是偏重于此种含义。

宋本《太平御览》卷九七六引《正论》:“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是一句誓言,表达了平民百姓内心的不平和抗争意志。古人发誓,大多列举无法或极难实现的条件,以示态度坚决,比如汉代《上邪》是爱情誓言,热恋中的姑娘指天为誓:“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相比这姑娘所列举的种种,“发如韭,剪复生”似乎显得太轻慢。剪发不痛不痒,剪了还长,有什么难度?还值得当誓词?其实不然。

在华夏民族心目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所以,头发是不能随便动刀修剪的。通常小儿出生满三个月,依礼修剪一次头发,以示成童。《礼记 · 内则》:“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此后就一直续发不剪了,如果剪发,一定是有非常之事。

首先是犯罪,剃发是刑罚之一。《周礼 · 秋官 · 掌戮》曾列举各种犯人劳役:“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里面涉及当时常见的五种刑罚:墨刑是黥面,面额上刻字,再以墨涂染;劓刑即割鼻;宫刑是去势;刖刑为剁脚;髡刑即为剃发。此外,还有一种与髡刑类似的叫“耐刑”,即剪去鬓发和胡须,较髡刑处罚轻些。古“耐”字写作“耏”,从“彡”,也是发肤之意。这些刑罚中,墨、劓、宫、刖都是肉刑,轻则有皮肉之苦,重则割掉身上重要器官,是十分惨烈的。而髡刑,是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耐刑,即是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把它们与肉刑同列,可见在古人心目中,去除须发同样可以带来痛苦和创伤,是可以作为严肃的羞辱和惩戒的,只不过,这里更强调施加精神苦痛。

正是基于这一观念,古人有了过失,有时也自割其发以示责罚。《曹瞒传》曰:太祖尝行经麦中,令卒士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持麦以相付,时太祖马腾入麦中。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所以,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其实是可以剪头发的,只是不能随便胡乱地剪断或剪坏头发。

(资料源于网络)

文案:英特纳雄耐尔

编辑:容之

美工:英特纳雄耐尔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欢迎加入粉丝参与讨论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详细解释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这一太极拳的高深境界对于我们众多的练拳爱好者们来说是非常困惑的。什么叫“九曲珠”,怎么才能练到如此的功夫层次呢? 前些年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它介绍了一位太极拳前辈讲过:“九曲珠”是将人的肘、肩、膝、胯的八个关节与腰共成九个大的关节,经过太极拳的不懈练习将九大关节练得灵活圆润以内气贯穿而形成为“九曲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讲的是有道理的。但是,在长期练习太极拳中,由于个人理解不同,因此所得感受也不相同,下面就我个人练拳对九曲珠的体会见解略谈一下。

太极拳在行功走架和招熟阶段时,一定要认真把每一式练得圆润饱满,又由于长期的练拳中按照要求做到气敛入骨,所以就可得到四肢动作轻灵圆活且又气敛入骨至各关节、骨骼的滚动内外合一的形式。应用此方法训练半载或一年后,在动作中继续要求极轻极灵,神意贯注而不可执拙,慢练太极拳式、甚至在每一个式子中部能做到轻慢均匀,这时练者明确地体会到其中的静态与动态(实际上就是每一个无极、太极的空和段,无极为空的表现形式,太极为弧线段的表现形式。)。窥入瞳劲门径后,练者以静悟与揣摩德(默练)为主,每一个太极拳的圈(无论大小、正斜、平竖圈)都分成很细和无数的弧型线段,此太极圈也就是由许多无极、太极的小空小段组成。因人而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这些小段又被磨练成更小的太极球,太极拳的弧线和内力将这些小球串联起来,长久练习则不难达到“浑身处处是太极”的高深境界。练功至此,内气充实、内力深厚,手足自有起落之处,五脏六腑各有安放之位,在内“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在外与他人打轮推手时,可使对方感觉出粘手的外圈形式是由成串的圆润珠子处处滚动而组成,每一个珠子都含有棚劲、化劲、引进落空等轻微劲力,练者自己也可通过每一个珠子的处处滚动得到更高明的听劲。这串珠子的滚动也可以在推手中不让对方感觉出来,想让对方知道否基本上是由自己决定,它符合太极拳的“气敛入骨”、“臻于缜密”、“忽隐忽现”、“丝毫无有间断尔”,同时它也符合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练功至此阶段,太极深奥的造诣已远远超出拳(拳头、拳击、技击、胜败)的意义,符合“欲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拳为末技”的宗旨。

值得说明的是,推手时对方从听劲中可以感觉到“九曲珠”的存在,而练者自己默练时也可明显体验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的舒适感觉,这个境界从外形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老拳谱讲“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运劲似百炼钢,何坚不摧”。要达到“人化境”的境界,就必须做到“无形无相、全体透空”,那时神、意、气的运用才会自如。做到神、意、气的自然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内气的运行无孔不人、无微不至。

在内功修为未到较高境界时,妄动呼吸之气催促九曲珠会使周身僵滞。老拳谱讲“有气则滞、无气纯刚”,这里的无气,是指无意念支配的行气方式,惟在无意掺杂行气过程的前提下自然产生的内气运行才能使全身透空,形成无边无沿的浑圆气球。 球中有九颗珠子,意想内气像一条线将这九颗珠子串连起来。如果由足底向下抽这条线,就会使内气贯穿九颗珠子,使周身发出整体之劲;足下这条线一松,九颗珠子自然又转为松软圆活。如此利用这九颗珠子的一张一弛来发放对方。第五颗珠子位居中心,在九颗珠子的运用中至关重要。如果能掌握和利用这颗珠子发人则可快速奏效,又不易被对方发觉。 运用中心这颗珠子可给前四颗珠子作后援,还能保持后四颗珠子的松软圆活,是揉手技艺中较高层次的劲法。

忽视“采分点”,文言文翻译必失分

“文言文翻译”综合性强,难度大,很多学生感到头疼。高考中,“文言文翻译”失分的考生也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生只求翻译文句大意,而忽略或没能抓试题的“采分点”——文句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式特点。在此,笔者以学生平日考试的文言文翻译真题为例,谈谈如何抓住“采分点”,有效提高文言文翻译得分率的方法。

【试卷实录】一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共10分,每小题各5分)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几,金兵稍下山,范叠鼓麾军突斗,葵继进,歼金兵数千,金人僵尸相属。(5分)

考生译文:不一会儿,金兵慢慢下山了,赵范就击鼓进军,赵葵继续前进,消灭金兵数千人,金人死的样子都很难看,差不多是一个样。

【参考答案】

不一会儿,金兵逐渐下山,赵范击鼓指挥军队突然出兵袭击,赵葵接着进攻,歼灭金兵数千人,金兵的尸体到处都是(一个接着一个)。

【评分理由】

本题得分:1分。

判卷评分时主要看的是“采分点”是否落实,也就是看是否正确理解了句中的几个关键字词。本题的“稍、麾、突斗、继、僵尸相属”为采分点,共5个。每个点1分。“稍”应是“逐渐”或“渐渐”的意思,译成“慢慢”,失去1分。“麾”本如“部下”,在这里是“指挥”的意思,没有译出;“突斗”之“突”,意为“突击”,“斗”可译为“战斗、作战”, 也没有译出,失去1分。“继”在句中是“跟在范军之后的第二批部队”,可活译为“接着”,没有译出,失去1分。“僵尸相属”的“僵尸”就是“尸体”,“相属”的“属”读“zhǔ”,本意是连贯,此处可以指遍地都是。指金兵死了很多,到处都是,一个接着一个。这里的1分又丢失了。其实,判卷还不十分严格,比如句中“进”是“进攻”的意思,不是“前进”。如果扣分,就1分也得不到了。

(2)若不痛抑其萌,则自此肆行无惮,所谓延盗入室,恐畿内有不可胜讳之忧。(5分)

考生译文:假若不忍痛抑制那些萌芽,那么从此会更加肆无忌惮,所说的引狼入室,恐怕京都之内有不可隐讳之忧了。

【参考答案】

如果不狠狠地抑制他们刚萌生的邪念,那么他们从此就会肆无忌惮,好比引狼入室,恐怕京畿之内会有不好说而又说不完的忧虑。

【评分理由】

本题得分:2分。

本题的“采分点”也有以下5个:痛、萌、所谓、畿、不可胜讳。每个点1分。 “痛”在句中用作程度副词,是“狠狠、彻底”的意思,译为“忍痛”,还算接近。“萌”在句中为动词,是“萌生”的意思,译为“萌芽”,成了名词,理解有误,丢失1分。“所谓”在句中是“像某些人所说的”之意。仅译为“所说的”,表意不是十分清楚,丢失1分。“畿”即“京畿”,译为“京都”也可。“不可胜讳”就是“有不好说而又说不完”的意思,译为“不可隐讳”不妥。因为“隐讳”意为“因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照这样理解,就是“不可因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的意思。这里丢失1分。

【试卷实录】二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共10分,(1)小题4分,(2)小题6分)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弟常劝我危行言逊,今果败矣。(4分)

考生译文:小弟常常劝我言行要谦逊,我不听,今天果然失败了。

本题得分:1分

【参考答案】

弟弟常勉励我行事要正直语言要谦逊,现在果真败于此啊。

【评分理由】

本题丢失分数很严重,也是由于没有抓住“采分点”所致。本题的“采分点”有以下4个:劝、危行言逊、果。“危行言逊”2分,其余每个点1分。句中的“劝”按说不该丢失分数,因为同课文《劝学》之“劝”意思相同,都作“勉励”解,可该生竟然原封不动地照搬,失掉1分,很可惜,很不应该。“危行言逊”其实要分开解释。“行”即行为,“危”:直,正直,就是行为、行事要正直;“言逊”就是语言谦逊。考生将其混为一谈,丢失1分。本句中的“果”译为“果真”,但译为“果然”也未尝不可。但却被阅卷老师扣掉1分,实在有点冤。

(2)时诸启皆不得通,事平后,上乃省视,以荣祖为知言。(6分)

考生译文:当时各位上奏都不得通过,事情平息后,皇帝来省察,把荣祖当作知无不言的人。

本题得分:2分

【参考答案】

当时众人的启奏都不能上达,事情平定后,皇帝才审察这事,认为桓荣祖有真知灼见。

【评分理由】

本题赋分6分,仅得2分,丢失了4分,问题也是由于没能抓住“采分点”。 本题的“采分点”有以下6个:诸、启、平、乃、省视、知言。每个点1分。把句中的“诸”译成“各位”,过得去。当然,若能译为“众人”更符合句意。“启”意为“启奏”,译为“上奏”也可。“通”在句中本应作“上达”讲,被译为“通过”就完全错了,丢失1分。“平”作“平定”“平息”,意思差不了多少,不过句中译作“平定”更符合文意,叛乱只能说平定,不能说平息。“乃”意为“才”, 译作“来”就错了。把“以荣祖为知言”一句译为“把荣祖当作知无不言的人”,不仅没有正确理解“知言”二字,句末还加上“的人”,不知从何而来。“知言”应作“真知灼见”讲,是皇帝对桓荣祖的评价。此处丢失了2分,惜哉,痛哉!

不要认为这是小考中对文言文翻译的判卷,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同样需要扣住“采分点”,甚至扣得更严格。否则,就无法得分。

【高考评卷】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3分)

(2015年高考天津卷试题)

此句的“采分点”,应该集中在“等”“集”和译文是否通顺三个“点”上。因为在该句中,“等”若解释为“相等”“等于”“等待”,都不能准确表达句意,只有掌握现代汉语组词方式的联合式结构这个特点,就能从“等同”这个词语得到启发,“等”就是“同”,从而想到“相同”这个词。再如“集”,首先让人想到的必是“集中”、“集合”、“集成”、“集群”、“集体”、“集会”“集纳”、“集聚”等等。其实,句中的“集”应该取其引申义:“停留”。此后,再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推测,“不集”就是“不会落下来”的意思。把准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后,还要关注第三个“点”,即整个句子的句式特点。从句首的“如”与后面的“则遂”可以判定,应是一个条件复句无疑。再把“如”译成“如果”,把“则遂”译为“就”。这样,三个“采分点”抓住了,整个句子也被译得通顺、流畅了。本题的3分已稳入囊中。

从此例可以看出,“采分点”不仅仅是句中的关键字词,还包含了文言句式和语句的通顺与否,是不是严格多了呢?

【结语】

无视“采分点”,翻译必丢分!这是看了文言文阅卷实况后得出的必然结论。这是因为,考试无论是平日或是高考,文言文翻译都要求直译,实在无法译出时才采取意译。它要求对号入座,字字落实,不允许含糊其辞,仅说一个大概意思。

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一直沿用至今。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语言通顺,流畅;雅,即要求译文优雅,美好。

这是翻译的高标准,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高远目标。其实,再高远的目标只要舍得付出,做到见得多一点,练得多一点,再高远的目标也是能够达到的。因为见多才能识广,练得多才会手熟。下面,从六个类别搜集一些例句,供同学们在文言文翻译训练时参考。

(一)古今异义类。古今异义,是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感彩等发生了变化,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翻译时不能想当然地以“今”释“古”。 如“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此句中的“丈人”是为古义“老人”,并非今义“岳丈、岳父”。

高频典例:

1.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2014高考新课标1卷第7题):规:改正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涕:眼泪

3.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知道:精通学问之道

4.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伐:夸耀

5.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2013高考新课标2卷第7入题)薄:轻慢,形容词

6.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西门豹治邺》)不好:不美

7.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2013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1题)造:到达

8.行为偏僻性乖张。 (《林黛玉进贾府》) 乖:偏执、不驯顺

9.窦宪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后汉书·窦宪传》)爪牙:比喻辅佐君王的得力助手或勇士、武将

10.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以:缘故,原因

(二)一词多义类

文言实词含义丰富,有些词常有多个义项,这就叫一词多义。但是,多义词用在句中,其含义只有一个,也只能是一个。因此,必须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解读它的含义。如“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对于“寓”,我们首先想到的必是寓所、寄寓、寄托等义项,但在句中都讲不通,因为是“舟之往来湖中”“皆泊南津”,必定与泊船有关,应作“停泊”来讲才恰当。

高频典例: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014高考全国大纲卷)顾:顾惜,眷顾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顾:访问,拜访

3.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司马光《资治通鉴》)顾:照顾,关怀

4.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顾:顾虑,考虑

5.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汉书·平帝纪》) 顾:通“雇”,出钱请人做事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胜:完、尽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胜利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忆江南》) 胜:超过

9.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范仲淹《岳阳楼记》) 胜:优美的

10.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滕王阁序》)胜:盛大的

(三)词类活用类

在文言文的特定语言环境中,有些词语临时具备了某种语能,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此即词类活用现象。如 “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句中“天适雨雪”中的“雨雪”,就是名词作动词用,即“下雨下雪”的意思。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中的“颠”和“病”,是“掉下来”、“生病”之意,均为名作动用。

高频典例: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015高考新课标卷1第7题) 帝:名作动,称帝、做皇帝

2.君为我呼入,吾当兄事之。(《鸿门宴》)兄: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

3.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朝:使动,使……朝拜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形容词意动,以……为美

5.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贵、贱:以粮食为贵重,而以金玉为低贱。形容词用作意动

6.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经·小雅·斯干》西南: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7.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左传·成公八年》)二三:数词用如使动,“使……反反复复”变化之意。

8.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一:数词活用为动词,“成为一体,统一”

四、特殊句式类

高考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如:“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句中的“……者……也”表判断,是典型的判断句,翻译时一般都要加上判断词“是”,才不会失分。如“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既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又是疑问句。宾语“何”前置,要翻译为“为什么要取道这条路呢?”才正确。如“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此句为省略句,句中“疏入”后省略了宾语,翻译时要将宾语“宫中”,使之成为“奏章递入宫中”的完整语句。再如 “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其“宁……耶?”是一种固定句式,应按“难道……吗?”的格式翻译。

高频典例:

1.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主谓语直接相续,通常以“……者……也”、“ ……者……”、“……也”和“则”“乃”等为标志。句式的实质是谓语对主语有所判断。

(1)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者,……也”式

(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也”式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式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者也”式

2.被动句可分为“于”字句式、“为”字句式、“为……所……”句式、“见”字句式等类别。句式的实质则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

(1)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2015高考上海卷18小题)——用“为……所……”表被动

(2)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用“受……于……”表被动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见:表被动。

3.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时,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之”或“是”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句式的实质是谓语和宾语倒置,即倒装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2)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宾语前置倒装句

(3)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宾语前置倒装句,有否定词“莫”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定语后置倒装句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4.成分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的省略。常见的有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等。句式的实质是成分的不全。

(1)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2015高考上海卷18题)——“令”的宾语“之” 省略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省略了谓语“择”

(3)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省略了“拜”的宾语“之”

(4)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陇西”前省略了介词“于”

五、文言虚词类

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因、以、于、乃、其、为、则”等,文言虚词的翻译不外乎两种:不译和必译,删除和替换。一些表示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等实际意义的虚词,要准确翻译出它的意义。如“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中的“甫”,时间副词,是“刚刚,才”的意思,应译为“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表示假设、因果、条件、转折、递进等语法关系的虚词,则要准确译出分句间的语法关系。再如 “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中的“虽”表条件关系,应译为“即使”,不能译作“虽然”。

高频典例:

考查频次最高的10个虚词为: 以、其、为、之、而、且、者、所、乃、因

1.以

(1)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介词,表凭借。译为:凭,靠

(2)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介词,表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4)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

(5)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2.其

(1)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2)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副词。加强祈使语气,“可”、“还是”

(3)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表选择关系,“是……还是……”

(4)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与“何”组合为“何其”,可译为“多么”

3.为

(1)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用作动词,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4.之

(1)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代词,相当于“你”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5.而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表并列关系。不译,也可译为“又”

(2)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因果关系,可不译

(6)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军惊而坏都舍。(《察今》)通“尔”和“如”。 可译作“你”; 可译作“好像,如同”

6.且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连词,表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连词,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还”

(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连词,表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4)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作副词,“将,将要”意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作副词,“暂且,姑且”意

7.者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助词。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3)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8.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即处所,地方。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情况”

(3)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助词。“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同“以”组成“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同“谓”组成“所谓”,即所说的

9.乃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2014高考新课标2卷第7题)副词。乃:才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副词。表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副词。用在判断句中,可译为“是”“就是”等

(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同“无”组合为“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10.因

(1)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介词。如同“依照,根据”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介词。相当于“通过,经由”

(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过秦论》)介词。相当于“依靠,凭借”

(4)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副词。相当于“于是,就;因而”

(5)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动词。相当于“沿袭,继续”

六、文化常识与修辞类

古代官职、礼俗、修辞等知识,也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特别是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手法的翻译。

如“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中的“转运使”,就涉及到古代的官职知识,“转运使”,是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翻译时可译为“主管官员”或不译。如“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句中的“有司”涉及古代的礼仪知识,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是“主管官员”之意,译为“官吏”则可。又如:“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句中的“缙绅”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本指旧时官宦的装束,句中是官宦的代称。

高频典例:

1.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燕策》) 擢:提升官职

2.乃拜恂河西太守,行大将军事。(《后汉书•邓冠传》)拜:授予官职

3.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新唐书•韦丹传》)徙:调任官职

4.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黜:罢免官职

5.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题)

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此项为错项。

6.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高考试题)

解析:句中“美锦”借喻“国家大事”,所以不能译为“现在你不惜拿出华丽的美锦……”全句应译为“现在您拿出国家大事来让我决断,这说明您对我了解的太深刻了。”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