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颐卦详解(山雷颐卦详解)

时间:2023-12-28 05:53:17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山雷颐卦详解(1)卦词与初九,自力更生

卦词: 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名词解释:颐 -- 腮帮子,例如,“大快朵颐”,引申为修养,保养,例如“颐和园”。

卦词的意思:持守正道,观察各种不同的颐养现象,发现其规律。恪守正道,自己给自己找饭吃,也就是自力更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爻词翻译:舍弃你的珍贵的宝龟,来看我大快朵颐,凶险。

爻词品评:什么是“龟”?颐卦上爻和初爻为两个阳爻,中间为四个阴爻,两头刚,中间柔,就像龟一样外壳硬,内部软。所以颐卦取象于龟。

初九为尔,为我。初九是阳爻居阳位,虽正不中。上卦有相应。

初九爻以阳居下,完全可以自养,但它贪求于,是以阳刚之体求养于阴虚,所以失去颐养之道。

本身有自立更生的能力,而求养于人,岂不凶哉!

周易新解读(27)颐卦

第二十七卦颐

  【原文】颐,艮上震下,山雷颐。

  【原文】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是辅助的意思。艮卦代表停止动荡,动荡会导致不适和灾祸。所以要保持贞节才能吉利。原本是观卦的九五爻,因为太刚强而下降到初九的位置,变成了颐卦。这是因为它还有观卦的形象,所以叫做观颐。颐卦的意义是宣扬正道,看它怎么养生,只要自己寻求满足就行了。郑玄说:颐卦里有东西,叫做口实,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不取决于人。

  【原文】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用贞节来保持颐卦的吉祥。颐卦是养生的意思,说它怎么养生,只要正直就会吉祥。杂卦传说颐卦是养正的意思,就是这个道理。观颐卦是人看他怎么养生的,自己寻求满足,已经看到他怎么自己养生了。再扩大一点,天地就是养育万物的。圣人培养贤人,还有万物和百姓,这都是养正的事情。颐卦的意义很重大啊,不只是嘴巴和肚子而已。

  【原文】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震卦在艮卦下面,就像山下有雷一样。山不动雷在动,下面动上面不动,这个形象就是颐卦,所以叫做颐。说话太多会乱,吃得太多会噎住,动得太多或太少都不正常,会后悔和自责。君子要根据这个小心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的饮食,这是动静适度的方法。

  【原文】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原文】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艮卦是龟卦,它的性质很灵。初爻和三爻相应,三爻在艮卦的初爻位置,本来想停下来,但是初爻强行动起来,应该停下来却动起来,就像放弃了自己的灵龟,看着我怎么养生一样。初爻原来在九五的位置叫观卦,所以这里又叫观颐卦。朵颐,是嘴巴动的样子。龟不吃不喝,还能知道吉凶。嘴巴贪吃贪喝,就会带来利害。看猪怎么朵颐,也不值得尊敬啊。艮卦是山上的龟卦,侯果说过,损掉六五爻,增加六二爻,就能让十个龟卦都因为艮卦而有形象了,形象说看朵颐,也不值得尊敬啊。义详损益卦。

  【原文】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原文】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拂,是违背的意思,经常的意思。丘颐,是上面的颐卦。上面的颐卦不动,下面的颐卦动,这是它们的常态。阴阳要颠倒互相应才贵重。二爻和五爻都是阴爻不应,想颠倒六二爻,上面交给六五爻,让下面的动,改变上面的止,这是违背它们的常经在上面的颐卦了。逆着上面颐卦的常性,还非要行动的人征,就是行动的意思,这是凶兆。六二爻征凶,是因为上去了而失去了同类。阴阳相应才能得到同类。两个女人住在一起心不合,虽然看起来是同类但实际上不是同类。

  【原文】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原文】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三爻在震卦的末爻位置,上爻在艮卦的终爻位置,用三爻交换上爻,了它的不动,也违背了上面颐卦的常态。保持贞节不变,就会凶。三爻在坤卦里面,坤卦是地卦,地卦的数是十,所以十年不能用,也没有什么好处。十年不能用,是因为上面想停下来而下面想动一下,上下的道理很不一样。

  【原文】: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原文】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爻颠倒了颐卦的位置,下面交换了初九爻,阴阳相应,就会吉祥。艮卦是虎卦,虽然艮卦的虎在上面,但是它还是盯着下面。上九爻也在观卦上面,有观察的意思,所以说它在看;眈眈,是生气地看的样子,还想让它们追赶。也没有什么祸害,颠倒颐卦的吉祥。因为初四爻和初九爻相应,用偶数填补奇数,所以五爻是离卦的中间。离卦是文明的主人,恩惠的光芒不够,这是它上面已经发光了的意思。所有阴阳相应就能交换,交换就能变化,变化的道理都是这样的。

  【原文】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原文】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六五爻应该和九二爻相应,但是用六五爻交换了六二爻,也违背了经常的规律,保持贞节就会吉祥。可以过大河,五爻在互卦的坤卦上面。坤卦是顺从的意思,保持贞节的吉祥,是因为它顺从上面的上九爻。阴爻要跟着阳爻才是正道,五爻虽然是君主的位置,但是谦虚地跟着上九爻,这是它的顺从,顺从就是正道,正道就是贞节。

  【原文】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原文】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上九爻位置高,就像山上的颐卦。颐卦是由这个爻形成的,所以说由颐。因为这个爻才有颐卦。在六个爻的最后一个,难免有危险,但是看到危险就停下来,最后会吉祥。身体在山顶,不怕掉下去,所以可以过大河,由颐卦有危险有吉祥。六五爻推心置腹,会有大的喜庆。震卦是动的,艮卦是止的,合起来就是颐卦。用动来交换止就会凶,用止来交换动就会吉。动的交换了止的,本来要停下来的不停下来,所以凶。止的交换了动的,本来要动的不动了,所以吉。这个卦既有动又有止,而且时而先时而后,六个爻都能成卦,先从下面开始。下面的卦主要先行,上面的卦主要后行,先行的动的要做事情,后行的止的要掌握权力。将来的人要进步,成功的人要退让,这就是颐卦的意义。动的牵着止的,止的拉着动的,两个相互制约,应该适当地平衡。而乱事的起因是说话太多会引起争端,喝酒吃饱会招来灾祸,通常都是因为动得太多,不是因为止得太多。动气很旺盛,又和止气交换了,没有停下来不动一下,怎么能不凶呢。止气很强大,又和动气交换了,没有动起来不停一下,怎么能不吉呢。礼仪说嘴巴要保持安静,这是追求吉祥避开凶险的方法。

风雷益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风雷益卦

《序卦》曰:“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易之道都遵循此消彼长、周而复始的规律,泰极则否来,盛衰损益,损到了极点就会益,这是易的规律,也是自然的道理,所以损卦之后跟着就是益卦。

先认识益卦的基本卦象,为什么风雷组合是益卦呢?益的基本意思是增益、加倍,风愈吹的狂烈则愈显雷之迅猛,雷声激荡愈彰显风之张狂,两者互相增益,这是益卦的基本卦象。益卦之意为损上益下,上巽下震,上巽为上位让利,下震为乾道天威降临大地,两项组合就是以雷霆之威为福利开路,所以“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益:利用攸往,利涉大川。

益卦,适宜有所前往,适宜度过大河。

《杂卦》云:“损益,盛衰之始也。”损卦损下益上,如同损民利君,是衰退的开始;益卦损上益下,则为兴盛之开始。因此,益卦可以济险度难,“利有攸往”,并且“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yuè)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彖传》说:益卦,减损上方而增益下方,百姓的喜悦没有止境。从上方来到下方之下,它的道德大放光明。适宜有所前往,如此则居中守正而有喜悦。适宜渡过大河,是因为木舟之道从此可以通行。益卦一行动就能顺利,每日进步没有止境。天体旋转,大地生养,增益并没有固定的方式。凡是增益的法则都是随着时序而运行的。

益之道,损上益下,损己益人,卑己尊人。益卦的可贵在于“损上益下、损己益人”,所以“民说(yuè)无疆”,百姓的喜悦没有止境。

否卦到益卦的变化

“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天施地生,其益无方”,这两句讲的都是益卦的来源,益卦由否卦所变,否卦的上九来到初位,全卦其它爻往上推进一位,就形成了益卦。由高高在上的乾转变为与下位者勠力同心的震,上位者的品德大放光芒,而否卦的下坤卦则往上走,有如大地向上生长,下位者的地位提高,这种增益是没有边界的。阳爻下到初位,处于坤的下面,大地本处低位,所以初九就有下之又下的说法。

“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六二、九五居中且正,在益卦这种环境下就是用中正之道益天下,不偏不倚,天下都受其福荫。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之道在寻常时候,增益不大,但在艰难危险之时,则俞见其功,所以利涉大川,越是难险之时,越是益道大行之时。“木道乃行”也有写作“益道乃行”,但益卦上巽下震皆属木,也在理。益卦上下五行属木,木主仁,《系辞传》云:“何以守位曰仁”,用什么来保住天子的位置,那就是实行仁道,木道即仁道。利涉大川,岂一人之功,仁者,亲也密也,自上下下就是要与下为亲;损己益人,卑己尊人,则众亲而附。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裂变效应。这要结合巽与震的卦才来讲,巽为入,无孔不入,为顺理;动为前进;增益的效果顺理成章并且无孔不入,每天这样前进,形成裂变的效应,发展广大没有疆界。

风之道无孔不入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象传》说:风与雷的组合,这就是益卦;君子由此领悟,看到善行就要跟着去做,自己有错就要立即改正。

风雷组合,有个词叫雷厉风行,形容动作之快,这是提醒:改过当如雷之勇,迁善当如风之速,如此一来则有加倍的效果。六爻之中有初九、九五两个“元吉”,这也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情形,其它各爻都有谈到家国大事,这是一种君臣同心为百姓服务的盛况。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适宜用来推动大事,最为吉祥,没有灾难。《象传》说:最为吉祥而没有灾难,是因为下位者不必全力侍奉上位者。

初九与正应,益之道,损上益下,初九与的正应,是辅助初九行益之道。震为动,行动强而有力,初九有才无位,得相应,解初九无位之忧。所以上下相应可以推动大事情。

“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处下位之人,本不当执行重大之事。初九处下位,“为大作”就是推动大的事情,初九无位而动,首先初九具备足够的能力,其次则是上位者知人善用。下能胜任,上而知能,否则就做不到无咎。

所以初九讲的处下位者,想受益于上,从自身而言是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是金子终有发光的时候。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有人增益他价值十朋的龟,不能拒绝。长久正固吉祥,君王用以祭献上苍,吉祥。《象传》说:有人增益他,是从外部来的。

六二柔居阴位,得中,柔而得中,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二五正应,当损上益下之时,若想求益于人,受益于外,则应虚怀若谷,至柔至善。

孟子云:“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虚则能容能纳,这是自然之理。假如自满妄自尊大,刚愎自用,还敢来吗?

夏朝时期的玉圭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增益他,用来解决凶事,没有灾难。有诚信而行中道,用珍圭告知王公。《象传》说:用增益之物救助灾荒,这是本来就有的职责。

益之道,损上益下,不偏不倚,六三虽然柔居刚位不当位,但因为身处下卦,还是受益于上。然六三始终不当位,所以有“用凶事无咎”、“告公用圭”这些说法。

“用凶事无咎”,在发生凶事的时候,就算六三不当位,也要相信他、增益他,让他完成化解凶事的任务,这样子是没有危险、没有后患的。

“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圭,古代帝王贵族举行礼仪时所用的一种玉器,在这里代表信物的意思。《礼记》云:“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凡祭祀朝聘用圭玉,所以通达诚信也。”六三处震卦的上面,动之极,阴柔之质为不当位,这是一种下专自任的表现。所以当益之时,受益于上,就要表现出自己的诚信,才能做到没有灾难。“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就是向上表示自己的至诚之心,否则难免后患。

“益用凶事,固有之也”,救民与凶灾、拯救眼下之艰难的情况下,可以任用六三专任其事,这是权宜之计,平时不可为之。

: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行中道,告知王公获取认可,适宜用来作为迁移国都的依靠。《象传》说:告知王公获取认可,是要增强自己的心意。

柔居阴位当位,下应初九上承九五,所以在下为初九的依靠,对上是九五的代言人。“迁国”,就是生存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为百姓寻找更好的居所,这里的国,在周公时代,其实就是村落、部落之意。损上益下,不但是简单的提供物质帮助,而是真诚为下位者着想,甚至鞍前马后解决迁移的前前后后各种问题。

“告公从,以益志也”,虽处上位,但不应该专断,应该得到九五的认可,让九五认识到这是对天下都有益的事情。近君之臣,不担心九五不听从他的意见,需要担心自己的心志够不够诚恳。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有真诚施惠之心,不必占问也最为吉祥。实实在在感念我的恩惠。《象传》说:有真诚施惠之心,就不必再去占问了。感念我的恩德,是充分实现了我的心意。

人君有至诚之心去普惠天下,元吉不需要借助占卜来彰显。

九五德、才、位都有,既中且正,至诚至善,普惠于人,人人皆至诚爱戴。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没有人来增益他,却有人来打击他,所立定的心思无法长期守住,有凶祸。《象传》说:没有人来增益他,是因为说的是普遍的情况。有人来打击他,是因为要从外卦下来了。

“立心勿恒”,若是帮助人的时候,缺乏恒心,做到一半又后悔,就表示缺乏诚意。人与人相处,若是少了真诚,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上九刚居柔位不得正,又不得中,就会急切而好利,自私自益而损害别人。如果做到不利己又合公道,别人又怎么会打击他呢?为人善良,虽千里之外而相互呼应,六二就是这种情况。假如,急切求利而损人利己,则遭人拒之千里之外。

《系辞》云:“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不与也;惧以语,不应也;无交而求,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上下之间、相互之间,所有的行动与请求,都应该遵从这样的道理,才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否则就是自取其辱,福祸自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