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丑末(丑末寅初京韵大鼓)

时间:2024-01-01 23:35:08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丑末寅初》早年居然只是“帽儿”?

感谢大家一直支持《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讲了京韵大鼓基础概念、京韵大鼓常用的专业部分专业术语、击鼓的入门,并且学唱了京韵大鼓代表作品《探晴雯》和《遣晴雯》的第一番唱段。

今天的课程,我们对京韵大鼓传统知名小段《丑末寅初》做入门的赏析分享。期待更多的人,喜欢京韵大鼓。

在听于会江老师做讲解的过程中,小编也把部分知识点做了梳理,以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和交流。

一、关于作品

1、《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历经几代艺人传唱不绝,脍炙人口的传统唱段。通篇只有两番。演唱时长大概为六、七分钟。

2、刘宝全先生特别喜欢这段,早年只作为《南阳关》的“帽儿”演唱后成独立唱段。

3、作品以极简练的笔触,形象地描述了在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

4、里面的人和物:作者、更夫、金鸡、月亮、行人、渔夫、学生、农夫、樵夫、和尚、牛、犁、牧童。

二、唱词及解读

唱词: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哪),减去了辉煌。一轮明月朝西坠,我听也听不见,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敲,钟儿听不见撞,锣儿听不见筛呀,(这个)铃儿听不见晃,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梁。架上的金鸡不住的连声唱,千门开,万户放,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急急忙忙打点着行囊,出离了店房,够奔了前边的那一座村庄。渔翁出舱解开缆,拿起了篙,驾起了小航,飘飘摇摇晃里晃当,惊动了(哪)水中的那些鹭鸶对对的鸳鸯,是扑楞楞楞两翅儿忙啊,这才飞过了(那)扬子江。

打柴的樵夫就把(这个)高山上,遥望见山长着青云,云罩着青松,松藏古寺,寺里隐着山僧,僧在佛堂上,把那木鱼敲得响乒乓(啊),他(是)念佛烧香。农夫清晨早下地,拉过牛,套上犁,一到南洼去耕地,耕得是春种秋收冬藏闭户,奉上那一份钱粮。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惶,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绣房的佳人要早起,我只见她面对着菱花,云飞两鬓,鬓上戴着鲜花,花枝招展(哪), 她(是)俏梳妆。

牧牛童儿不住地连声唱。(我)只见他头戴着斗笠,身披着蓑衣,下穿水裤,足下蹬着草鞋,腕挂藤鞭,倒骑着牛背,口横短笛,吹的是自在逍遥。吹出来的(这个)山歌儿是野调无腔,(这不)越过了小溪旁。

1、在这里先解释一下“丑末寅初”是什么时侯?

丑、寅都是古时记时的单位。

子时:23点至次日1点;丑时:1至3点;寅时:3至5点;卯时,5至7点;辰时:7至9点;巳时:9至11点;午时:11至13点;未时:13至15点;申时:15至17点;酉时:17至19点;戌时:19至21点;亥时:21至23点

因而,丑末寅初是指午夜(凌晨)3点左右。

2、扶桑

扶桑,传说是每天太阳落山后幻化成金乌修息的地方,日转扶桑,是说太阳快要升起了,要日出了。

3、它的腔调流畅,节奏活泼,短句大腔搭配巧妙。

三、补充名词知识点

1、尺寸

戏曲、曲艺音乐中对速度和节奏的称谓。如“把尺寸催上去”,即指速度加快。“把尺寸撤下来”,即指速度放慢。“尺寸不稳”指速度快慢不均、节奏不稳。

2、四更五鼓

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为五更,即定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更多课程: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课京韵大鼓零基础入门(小结)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一课什么时候开口唱?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第十二课什么是“嘟噜”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三课十分钟学会《探晴雯》第一番上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四课十分钟学会《探晴雯》第一番下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五课十分钟学会《探晴雯》第一番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六课十分钟学会《遣晴雯》第一番上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七课十分钟学会《遣晴雯》第一番下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 第十八课十分钟学会《遣晴雯》第一番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第十九课 板腔体、板式、板眼基本概念

鼓曲大师骆玉笙京韵大鼓 丑末寅初 唱词

丑末寅初 - 骆玉笙

丑末 寅初 日转扶桑

我猛抬头 见天上星 星共斗

斗和辰 它是渺渺茫茫

恍恍惚惚 密密匝匝

直冲霄汉那 减去了辉煌

一轮明月 朝西坠

我听也听不见 在那花鼓谯楼上

梆儿听不见那敲 钟儿听不见那撞

锣儿听不见那筛

这个铃儿听不见那晃

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

梦入了黄梁

架上的金鸡不住地连声唱

千门开 万户放

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急急忙忙

打点这行囊

出离了店房 够奔了前边那一座村庄

渔翁 出舱 解开缆

拿起了篙 驾起了小航 飘飘摇摇晃里晃当

惊动了那水中的那些鹭鸶对对的鸳鸯

扑楞楞俩翅儿忙啊 这才飞过了那扬子江

打柴的樵夫就把这个高山上

遥望见山长着青云 云罩着青松

松藏古寺 寺里隐着山僧 僧在佛堂上

把那木鱼敲得响乒乓 他是念佛烧香

农夫清早下地 拉过牛 套上犁

一倒洼地去耕地

耕的是春种秋收冬藏闭户

奉上那一份钱粮

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

我只见他头带着方巾 身穿着蓝衫

腰系丝绦 足下蹬着福履 怀里包着书包

一步三摇 脚步儿仓皇

他是走进了这个书房

绣房的佳人要早起

我只见她面对着菱花 云分两鬓

鬓上戴着鲜花 花枝招展那她是俏梳妆

牧牛童儿不住地连声声唱

我只见他头戴着斗笠 身披着蓑笠 下穿水库

足下蹬着草鞋 腕挂藤鞭 倒骑牛背

口横短笛 吹的是自在逍遥

吹出这个山歌儿是野调无腔

这不绕过了小溪旁

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是牛年末虎年初美好祝福的最佳曲目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要问虎年最应景的节目是什么?那一定非《丑末寅初》莫属!《难忘今宵》这样的歌曲只能算应景万金油,但绝非最恰当。丑年岁尾,寅年元旦,在我心中回响的是骆玉笙先生演唱的京韵大鼓书——《丑未寅初》。

唱词如下: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哪),减去了辉煌。一轮明月朝西坠,我听也听不见,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敲,钟儿听不见撞,锣儿听不见筛呀,(这个)铃儿听不见晃,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梁。架上的金鸡不住的连声唱,千门开,万户放,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急急忙忙打点着行囊,出离了店房,够奔了前边的那一座村庄。渔翁出舱解开缆,拿起了篙,驾起了小航,飘飘摇摇晃里晃当,惊动了(哪)水中的那些鹭鸶对对的鸳鸯,是扑楞楞楞两翅儿忙啊,这才飞过了(那)扬子江。打柴的樵夫就把这个高山上,遥望见山长着青云,云罩着青松,松藏古寺,寺里隐着山僧,僧在佛堂上,把那木鱼敲得响乒乓(啊),他(是)念佛烧香。农夫清晨早下地,拉过牛,套上犁,一到南洼去耕地,耕得是春种秋收冬藏闭户,奉上那一份钱粮。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惶,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绣房的佳人要早起,我只见她面对着菱花,云飞两鬓,鬓上戴着鲜花,花枝招展(哪), 她(是)俏梳妆。牧牛童儿不住地连声唱。(我)只见他头戴着斗笠,身披着蓑衣,下穿水裤,足下蹬着草鞋,腕挂藤鞭,倒骑着牛背,口横短笛,吹的是自在逍遥。吹出来的(这个)山歌儿是野调无腔,(这不)越过了小溪旁……

骆先生的演唱顿挫抑扬,时而低徊,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嘹亮,真可谓荡气回肠,余音绕梁。

据学者考证,《丑末寅初》一曲很难找到出处文献,多是民间大鼓书艺人口耳传承传唱。

除了骆玉笙版本,还有刘宝全唱本等其他唱本,笔者是曲艺学门外汉,不敢妄谈其中门道,这里说的只是个人欣赏时的感受。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这首曲子的名字,《丑末寅初》这个名字大有意趣。

《丑末寅初》,它可不是为了丑年末寅年初专门“订制”的,从唱词中不难看出,它唱的是一天之内丑时交寅时的那一刻。

丑时(凌晨1:00—3:00),寅时(3:00——5:00)。

而且,此曲唱的又是春景,春天的丑末寅初,正是一天的日出时刻,晨光熹微,天光渐亮。

所以,这首曲子还有一个名字叫《三春景》。

时当丑末寅初,人们纷纷苏醒,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曲别选取了几个代表:商旅、渔翁、樵夫、僧人、农夫、书生、佳人、牧童,涵盖了渔樵耕读、士农工商,男女老幼,俨然描绘出一幅勤劳忙碌的“耕织图”。

鸡鸣而起,日出而作,正应了民谚:“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又应了那一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显然,这首曲子唱颂的是春日之晨,人与万物并作的美好光景!

而把它拿来放在丑寅相交之年大地回春的这一时刻来演唱,同样是极为恰当。

除此之外,细想会发现:‘’丑末寅初‘’这个词更是讨了一个好口彩!

丑末,牛尾巴也;寅初,老虎头也!

不如意之事如牛尾巴,属于细枝末节,由大变小,逐渐消失;

开怀畅快之事如老虎头,虎头虎脑,威风凛凛,扑面而来!

人们喜欢给小孩子戴上虎头帽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牛尾去,虎头来,多么精彩的祝福!

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发,虎虎有生气!

阴阳的基本法则(五)

圣贤有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前四篇阴阳的基本法则的链接:

阴阳的基本法则(一);

阴阳的基本法则(二);

阴阳的基本法则(三);

阴阳的基本法则(四);

主要都是讲阴阳两仪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以及两仪组成一个太极系统后会出现的两种主要状态:交战与中和。

那么今天要讲一下由阴阳再次细化组合而成的四象。

四象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在地,为四季之气,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阴阳之气的变化来理解,会更生动形象,同时也涉及阴阳视角来看待寒热湿燥的四季调候的内容。

少阳之木:少阳之气为木,四季为春,春主生;是一种以阳气为主导力量,但阴多阳少的状态,变化趋势是阳长阴消,最终目标是少阳成阳。意思是春天要走向夏天,以培育、发展、壮大阳气为己任,少阳之气要成长为太阳之气。所以生在春天,土处死地,土气难以发力,火气初生,尚是稚嫩。这时候最怕水盛木湿,既难以化泄阴气,又难以舒展阳气。

木虽然是少阳之气的象征,但是缘于其组合情况是阴多阳少,处于蒙昧、善恶不定的状态,就如小孩子天性纯真为阳,但同时也很容易学坏为阴,需要正确的教导,方能成材。在春季,阴气未完全褪去之时,残余势力仍大,如果命局水木势大,很容易压制火土,导致阳气难抒,春季调候就怕太湿,这种湿气就是水木强势克制火土,调候失衡的表现,命局难以顺应天时的阴阳变化,则失天时之利。所以往往在春季,最重要的五行是金和火,要有金克木的组合,这个时候金化身阳气的护卫,保护弱土免受旺木的克制,视为阳金;如果在春季的金没有克木,而是生水去了,那么就视为阴金。那么如果碰见火克金的组合,就属于用神交战反而为忌。同理,如果春季的木来生火,则是阳木;如果春季的木被水所生而且克土,那就妥妥的是阴木。最主要是看这个五行的生克关系到底是在为阴气服务,还是为阳气做功。

太阳之火:太阳之气为火,四季为夏,夏主长;是一种阳盛阴衰,外阳内阴的状态,所以变化趋势是阳极阴生。意思是夏天要转向秋天,要在强势的阳气下,保护初生脆弱的阴气。但很多人会误会火是纯阳之气,没有阴气,这是不对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形象是八卦中的离卦,形态是外阳内阴,真阴之气内生不显,但并不是没有,是一种阴气被压缩到极致的状态。世界上没有纯阳纯阴之事物,因为阴阳其中一方不存在,太极也随之破灭,不复存在,象征死亡和消失。在夏季,阳气肆虐,就很需要阴气来调和,夏季调候很常用水,但很多人忽略木也是夏天很好的调候用神之一。

因为火土同旺于夏,如果命局火土并旺,直接用水调候不一定成功,要考虑水会被土气克制。这种情况只有水木连生的时候,阴木来克制土,水有阴木护卫了,才能有条件和能力很好地控制火气的扩展和肆虐。其中代表太阳之气的火和太阴之气的水,是立场很坚定的阴阳双方的象征,就像签订了终身契约、无法反悔的代言人。

但金木不同,根据不同的组合,会延伸出阴木阳木,阴金阳金,主要看两者的生克作用关系究竟为阴阳两者哪一方服务来定。而有的情况,金木甚至会是一个墙头草,根据不同的字碰字组合而摇摆不定。比如戊寅一柱,只看组合是木克土,但如果见到午火相合化火,则成了阳木生火再生土的情况,克木的力量会大大减少。

少阴之金:少阴之气为金,四季为秋,秋主收;是一种以阴气为主导力量,但阳多阴少的状态,变化趋势是阴长阳消,最终目标是少阴成阴。意思是秋天要走向冬天,以培育、发展、壮大阴气为己任,少阴之气要成长为太阴之气。很多人会误认为一到了秋天,就是阴气很盛,需要火来调候的季节。其实很多地区秋天都还是非常闷热的,这和少阴之气的阳多阴少的状态是密切相关,和春天咋暖还寒的情况互相对应。那为什么很多命局生在秋天遇到火旺反而会是不错的命局呢?大家都听过“火炼秋金”是一个很不错的格局,从象法来看,是因为顽金需要火的冶炼才能成器。

但是从阴阳的角度来看的话,是因为秋天最怕太燥,和春天最怕太湿是对应的。秋天的阴阳变化趋势是要少阴之气发展为太阴之气。水最怕土来克,生在秋天,如果土金俱旺且金不生水,必然对水木所代表的阴气造成很大的伤害,导致阴气无法壮大,少阴难成太阴,则逆天时之德。所以火炼秋金,由残余仍强的火气来克制金气,解救木气,而木气得救后,获得生克权,才有能力和气势来克制土气,保护脆弱的水阴之气来成长和发展。这就真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虽然水火是宿命般的对手,但是这个时候,更加体现出水火阴阳一体两面的特质,这个一体就是整体,双方都是为阴阳所形成的这个整体太极来服务的。

只有拥有这种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来指导,人类的发展和格局才会越走越高远。

太阴之水:太阴之气为水,四季为冬,主收藏;是一种阴盛阳衰,外阴内阳的状态,所以变化趋势是阴极阳生,意思是冬天要转向春天,要在强势的阴气下,保护初生脆弱的阳气。同样地,很多人会误会水是纯阴之气,没有阳气,通过八卦中的坎卦来形象地理解,形态是外阴内阳,真阳之气内生不显,但并不是没有,是一种阳气被压缩到极致的状态。在冬天太寒,我们都知道要用火来调候,除了火之外,其实还需要土来护卫。否则冬令水旺,火处死地,水来克火,那是“我即狂澜,且无法力挽”的姿态出现的。阳气暴露了反被阴伤,就要应灾。同理,土要保护火,也怕冬令的水阴控木来克,所以取用上,和春季类似,也需要金来保护土,但冬天的土没有春天的土那么软弱,冬天的木也没有春天的木那么强势,所以取用需因情况而定,毕竟金也很容易被引化生水,而背叛阳气一方。

有时候生在冬天,哪怕不见火,一片土金也不会太差,因为阳气虽然不显,但是护卫都到位了,早已扫平了障碍,只要大运流年出现火,久候多时,虚位以待,火就可以直接登基了。

非阴非阳之土:土是唯一一个不分阴阳的五行,土的核心功能是承载,作为阴阳之间互相作用和变化的媒介和载体;最大的特征是载阴成阴,载阳成阳。所以落实到干支的时候,亦会有阴阳属性的倾向特质。从天干来论:戊土是阳干,更多阳气的特质,阴阳的组合比例是阳多阴少;取象都是护卫之土、坚硬之土、燥烈之土;主要功能是克水护火;但如果戊土生在春冬,地支是辰丑湿土,则会减弱阳气,增强阴气。这种以湿土作根的戊土,取象就可以是看着是很坚固的舞台或房子,但其实内部是很不可靠的,容易垮掉散架,容易因内部不稳而坍塌。己土是阴干,更多阴气的特质,阴阳的组合比例是阴多阳少;取象都是田园之土、培育之土、阴湿之土;主要功能是生金培木;但如果己土生在春秋,地支是戌未燥土,则会减弱阴气,增强阳气。这种以燥土作根的己土,取象就可以为干燥的有颗粒感的沙漠,虽然不是高岗山岭,也是一片干燥闷热的沙漠或寸草难生的荒原。

从地支来论:戌未都蕴火,载阳成阳,故为燥土。辰丑都藏水,载阴成阴,故为湿土。但辰戌丑未四土生于不同的季节,对自身阴阳的属性也是会有很强的影响力。比如生在夏天,原局见未丑二土,丑未相冲会冲坏水根,让丑土的阴气受损,阳气更强;取象就可以是混凝土,先湿后干,从柔软变成坚硬的状态。同理,生在冬天的辰戌二土相冲后,亦会冲伤火根,令阳气受损,阴气增强;取象就是暴雨过后倾斜而下的泥石流,或是覆满冰霜的雪岭冰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