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白羊座

仙童(仙童半导体官网)

时间:2024-02-01 09:55:09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仙童半导体六十年浮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芯历史──纵览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挖掘行业奇闻趣事,以古鉴今,探寻产业未来发展之道。

集微网报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句话用来形容仙童半导体的六十年浮沉再不为过。许多计算机界史学家都认为:要想了解美国硅谷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导体。曾经,在“八叛逆”齐聚助推下,仙童半导体一度成为世界领先、极富创新精神的半导体企业,为硅谷的壮大和全球半导体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或许是,随着“八叛逆”各自飘散,仙童半导体在坎坷的竞逐浮沉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半导体“人才摇篮”和电子产业界“西点军校”。一批批人才从这里走出创业,进一步书写了硅谷全新的辉煌和未来。

起源篇:不破不立 革变问世

二战结束时,为了适应从战时转向和平时期的工作需要,美国贝尔实验室总裁巴克莱决定成立固体物理组,且交由威廉·肖克利负责半导体小组。1947年12月,肖克利携手同事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并获得美方的长期资助。不过,后来肖克利打算自立门户将晶体管商业化,因而于1955年离开贝尔实验室。但回到老家加州筹建半导体实验室时,肖克利因资金问题困难重重。所幸的是,他在加州理工上学时的好友、化学教授阿尔诺德·贝克曼伸出援手,首期注资30万美元,并许诺年薪3万美元和4000股贝克曼公司股权等。

在建设方案敲定后,肖克利实验室选址加州湾区圣克拉拉谷,即现在的硅谷。据说这是源于时任斯坦福工学院院长弗里德里克·特曼教授的热心推荐。在实验室初步构建后,最为紧缺的是人才。于是,肖克利力邀贝尔实验室的前同事,但他们都不为所动。随后,他将注意力转向外界,将招聘信息以代码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并要求测试应聘者智商、创造力和心理等。即便要求比较苛刻,肖克利“晶体管之父”的头衔还是吸引了如雪片般的求职信。随后,肖克利精心挑选出的八位科学家从美国东部陆续到达硅谷,热情洋溢加盟了他的实验室。

“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

基于此,旧金山湾区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群英荟萃。这些年轻科学家年龄都在30岁以下,风华正茂、学有所成,处在创造能力巅峰。其中有获得过双博士学位者,有大公司工程师,有著名大学的研究员和教授。按照通常逻辑,肖克利实验室将会成为世界级的伟大公司或机构,但现实却非常“骨感”。1956年1月,肖克利因发明晶体管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后,逐渐恃才傲物。例如他制定研发扩散法掺杂工艺的硅管路线,并严苛要求成本控制在5美分以下。此外,他还亲自操刀研发四层半导体材料的“肖克利二极管”,并让其他人集中精力只做基础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的科学家们发现肖克利固执己见、不善管理,甚至专权跋扈。后来,肖克利变本加厉,容不下半点不同意见,甚至对资助他的投资人贝克曼也出言不逊。与此同时,偏执多疑的肖克利还时常小题大做。比如一位女秘书在实验室里划破了手,肖克利认定是有人蓄意破坏,竟然动用测谎仪对全体员工进行测谎。对此,曾有人综合评价他:“是一位天才,又是一位十足的废物”。就这样,由于实验室成立一年多并没有任何研发成果,八位年轻科学家几乎都对肖克利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有七人甚至已经联合酝酿好了一场“叛逃”计划。

其中,尤金·克莱纳给纽约海登斯通投资银行写了一封投资计划书。信中写道:“我们是一个经验丰富、技能多样的团队,我们精通物理、化学、冶金、机械、电子等领域,能在资金到位后三个月内开展半导体业务。”果不其然,海登斯通银行老板巴德·科伊尔和职员亚瑟·洛克看中了信中的机遇和这些年轻人的才华,于是不远万里飞到硅谷来拜访。接着,七人又派出谢尔顿·罗伯茨作为代表,竭力劝说仍旧“忠诚”且极富领导力的罗伯特·诺伊斯来带领团队。此前,由于半导体隧道反应被毙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诺伊斯也已然心灰意冷,最终决定一起“叛逃”。

一张签满十人名字的1美元纸钞,目前被收藏于斯坦福大学。

不久后,经过紧张而兴奋的众人会谈,洛克掏出十张崭新的一美元钞票,往桌上一拍:“啥都别说了,干吧!”于是,八个年轻人和两个银行家在华盛顿的头像周围签上了自己大名。1957年9月18日,八位年轻人一起向肖克利提交辞呈。肖克利顿时大发雷霆,痛斥他们是“叛逆八人帮”。但创业不易,十人团队在寻找投资时处处碰壁,挨家挨户打电话均以失败告终,但幸运的是,他们最终获得仙童照相机与仪器集团老板谢尔曼·费尔柴尔德的150万美元注资。凭借这笔投资,“硅谷之光”以及第一家由风投创办的半导体公司——仙童半导体正式宣告成立。

崛起篇:风云际会 高歌猛进

作为全球半导体科技核心发源地,硅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创立,被公认为硅谷诞生的标志。虽然是肖克利实验室先把硅带来这里,但无疑是仙童半导体创造出了硅谷的“血脉”和独特精神文化。可以说,仙童半导体早期的成功既是历史必然,也有机缘偶然。在初期的组织架构上,仙童半导体作为仙童集团子公司,曾由集团副总裁理查德·霍奇森负责分管。在股份配置方面,公司分为1325股,其中“八叛逆”每人100股,海登斯通银行225股,剩下300股保留给后期管理层。这样的股权架构较大程度激发了“八叛逆”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不过, 投资协议也写明,如果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30万美元,仙童集团有权以300万美元收回股票等条件。这份协议也标志着硅谷出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而在成立不到一年后,仙童半导体便获得来自“关系户”IBM的第一笔订单。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谢尔曼·费尔柴尔德在幕后推动促成了这笔关键交易。进一步追溯其中缘由,费尔柴尔德的父亲曾经资助过老汤姆·沃森创办IBM公司。作为父亲的继承人,他一度成为IBM的最大个人股东,并且也对科技十分感兴趣。如费尔柴尔德发明的飞机照相设备,曾让仙童集团在二战中大发横财。

“八叛逆”,从从左到右分别是:戈登·摩尔、谢尔顿·罗伯茨、尤金·克莱纳、罗伯特·诺伊斯、维克多·格里尼克、维克多·格里尼克、金·赫尔尼、杰·拉斯特。

在这份订单协议中,IBM以150美元的单价,向仙童半导体订购了100个硅管。为了按时按质完成订单,八个人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才能。其中,诺伊斯与拉斯特负责硅晶片蚀刻;赫尔尼负责扩散工艺;罗伯茨负责切割打磨;摩尔负责设计建造熔炉;克莱纳与布兰克负责加工设备的研制及改进制造工艺;格里尼克负责测试。大约半年后,仙童半导体第一批双扩散NPN型硅晶体管问世,让订单成功交付。自此,仙童半导体在行业开始站稳脚跟,并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58年底,其销售额达到50万美元,同时员工增加至100人。

在诺依斯的带领下,仙童半导体的技术研发也不断取得突破,对于半导体制作的流程已经胸有成竹,包括氧化、沉淀、光刻、刻蚀、掺杂、扩撒、离子注入等一系列高难度工艺。而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突破是,赫尔尼把硅表面的氧化层挤压到最大限度,研发出了仙童半导体制造晶体管的独特平面处理技术,从而实现硅晶体管的批量生产。相比之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在八人离开后却再也没有恢复生机。后来,尽管肖克利创造的“四层二极管”取得了工艺技术上的成功,却难以在集成电路层面实现商业化和获利,最终导致肖克利实验室于1960年被出售。

在关键技术和量产难题相继被攻破后,仙童半导体开始一路高歌猛进,其中包括通过确定“微型逻辑电路”的研发方向,满足了美国政府在军事和航空航天中对低功耗、小尺寸的芯片的需求,以及开发出相关产品。后来,诺伊斯又注意到芯片将取代分立器件成为行业主流,以及在民用市场的巨大潜力,便坚持推动仙童半导体在芯片研发上的投入,并率先大幅降低芯片售价。这使得芯片市场快速扩大,逐步取代了晶体管销售市场。基于此,仙童半导体几乎每年的销售额都翻一番,到1966年营业额已达到上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德州仪器的美国第二大半导体公司。

1960 年,仙童半导体推出的第一款 IC 包括四个晶体管。

然而,真正让仙童半导体名震全球的是芯片发明专利权。1959年2月,在得知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申请了第一个集成电路发明专利时,诺伊斯十分震惊,随后立即为基于平面工艺制造的芯片等技术申请了专利。不过,双方很快开始了旷日持久的专利争执。最终,1966年他们同时被富兰克林学会授予巴兰丁奖章,其中基尔比被誉为“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家”,而诺伊斯被誉为“提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集成电路理论”的人士。同时,双方还达成协议,承认对方享有部分芯片发明专利,并共同对外进行芯片制造授权,进而开启了半导体产业的黄金时代。

落幕篇:曲终人散 星火遍地

在半导体行业,历来都是“得人才者得天下”。正是基于“八叛逆”的全身投入,仙童半导体才得以发展至如日中天,但隐患其实也在早期就已经埋下。1960年,仙童集团行使原协议期权,回购了仙童半导体所有股份。尽管八位创始人都拿到了一笔25万元的股权回购巨款,但却失去了对仙童半导体的控制权。此外,仙童集团还将半导体业务的大量利润转移到美国东部的其他部门去填补亏空,并试图远程监控仙童半导体员工的一举一动。这些举措既阻碍了仙童半导体的发展,也极大地打击了这些创业者的积极性。于是,一场新的“叛逃”不免再次来临。

1961年2月,由于研发预算遭大幅缩减等因素,拉斯特和赫尔尼连同他们说服的罗伯茨首先离开了仙童半导体,创办封测公司阿梅尔克。第二年,克莱纳也选择离开,先后创办英特矽尔、Edex、KPCB等公司。根据资料记载,他至少创办了12家各类半导体相关公司。到了1968年8月,诺伊斯与负责研发的摩尔一起辞职,并带走工艺开发专家安迪·格鲁夫,共同创办了后来的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值得一提的是,摩尔就是大名鼎鼎的“摩尔定律之父”。紧接着,格里尼克和布兰克也先后离开。至此,“八叛逆”都已离开他们亲手创办的仙童半导体。

1970 年,罗伯特·诺伊斯(左)和戈登·摩尔在英特尔圣克拉拉办公室前。

与此同时,仙童半导体的一些管理层和技术人员也纷纷出走创业。比如销售部主任杰里·桑德斯带着七名员工创办了AMD,拉斯特小组成员吉姆·霍尔和摩尔的助手斯比特·豪斯联合创办Melector。伴随着核心人才不断流失,仙童半导体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下坡路。到1967年,其遭遇创立以来的首次亏损,且数额达760万美元,股票也从一年前的3美元每股下滑至0.5美元,市值缩水一半。为了扭转困境,仙童集团掌权者费尔柴尔德开出当时硅谷最高的待遇——3年100万美元薪金外加60万美元股票,挖来摩托罗拉的莱斯特·霍根担任仙童半导体CEO。

在长达六年的执掌期内,霍根凭借在摩托罗拉练就的“起死回生”功力,帮助仙童半导体将销售额增加了两倍。但因缺乏灵魂人物,仙童在研发攻坚上逐渐从引领者变成追随者。1972年,英特尔在诺伊斯和摩尔等人带领下狂飙突进,并发布世界上第一款八位处理器8008。紧随其后,仙童半导体也推出八位微处理器F8,以及世界第一个电荷耦合器件(CCD),但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都微乎其微。两年后,无力回天的霍根把CEO之位交给威尔弗·科里根。可在他继任的几年内,仙童半导体并无明显建树,一直在“吃老本”,然后从行业第2位迅速跌至第6位。

鉴于发展前景不明,1979年,科里根又祭出一项破天荒的措施,即以4.25亿美元首次将公司出售给法国石油企业斯伦贝谢,并一度引发业内轰动。在斯伦贝谢经营下,仙童半导体开始进军人工智能等领域,但仍然未能扭转颓势。无奈之下,1987年,斯伦贝谢以原价的三分之一将其转卖给国民半导体(NSC),一度导致仙童半导体品牌消失。有趣的是,NSC的老板正是曾经从仙童出走的总经理查尔斯·斯波克。直到1996年,NSC把公司拆分为两部分时,才恢复仙童半导体的名字,并将总部迁往缅因州。而这也意味着仙童正式退出了其孵化缔造的硅谷。

位于缅因州南波特兰的仙童半导体工厂

但仅仅不到一年时间,NSC又将仙童半导体以5.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然后利用这笔资金买下全球第三大微处理器制造商Cyrix,以与英特尔等对手竞争。因此,1997年仙童半导体得以再次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并由老员工克尔克·庞德担任CEO。为了让仙童半导体重获新生,庞德决心进行大规模并购重组,其中涉及三星、英特矽尔、雷神等公司的业务并购。但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仙童半导体仍然一直在换帅与并购中维持着经营,再未取得明显突破。2016年,仙童半导体被安森美以24亿美元收购。至此,曾经叱咤硅谷的一代传奇就此落幕。

结语

不难发现,作为硅谷鼻祖,仙童半导体虽然始终没有成为“巨无霸”公司,但却把“火种”撒到了整个半导体行业。戏剧性的一幕是,1969年在圣克拉拉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400位与会者中只有24人未曾在仙童半导体工作过。正如乔布斯所比喻的那样:“仙童半导体就像成熟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此外,仙童半导体开创的锐意进取硅谷文化,“技术+资本”合作模式、创新与市场结合方式等也不断“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可以说,没有仙童就没有现在的硅谷,也没有当今举世瞩目的半导体和科技发展成就。(校对/武守哲)

仙童传奇|半导体行业观察

*本文转载自鲜枣课堂,谢谢。

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携手他的同事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

左起:巴丁、肖克利、布拉顿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晶体管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直接吹响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号角,意义深远。

首款晶体管

1955年,怀揣更远大梦想的肖克利离开了贝尔实验室,回到自己的老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他打算在那里自立门户,建立更伟大的事业。

肖克利

肖克利花了一个夏天,去游说德州仪器、洛克菲勒、雷神等公司,希望他们投资五十万美元给他建厂,生产晶体管,但是都遭到了拒绝。

最后,肖克利在加州理工读书时的好友,化学教授阿尔诺德·贝克曼(Arnold Beckman),决定为肖克利投资。

这个贝克曼,是pH值测定法的发明人。当时他的公司规模很大,营业额达到两千多万美元。

阿尔诺德·贝克曼 他的公司现在仍在运营,是医学领域实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得到贝克曼的投资后,肖克利终于如愿创办了肖克利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址选在加州旧金山湾区东南部的圣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之所以选择这里,是源于当时斯坦福工学院院长弗里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教授的热心推荐。

圣克拉拉谷,也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硅谷(Silicon Valley)”

硅谷之父:弗里德里克·特曼

公司成立后,肖克利立刻面向全国发布招聘信息,招募电子领域的优秀人才。

肖总的招聘方式也很奇特,他将招聘广告以代码形式登在学术期刊上,一般人根本都看不懂。而且,在面试前,他会对应聘者进行智商及创造力测试,还要做心理评估,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奇葩了。

不管怎么说,以“晶体管之父”的名号,他还是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专业人才纷至沓来。其中,就包括八位来自美国东部的年轻科学家。他们分别是:

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金·赫尔尼(Jean Hoerni)

朱利亚斯·布兰克(Julius Blank)

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

杰·拉斯特(Jay Last)

谢尔顿·罗伯茨(Sheldon Roberts)

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nich)

从左到右,分别是: 摩尔、罗伯茨、克莱纳、诺伊斯、格里尼克、布兰克、赫尔尼、拉斯特。

这八位年轻人,年龄都在30岁以下,风华正茂,学有所成,处在创造能力的巅峰。他们之中,有获得过双博士学位者,有来自大公司的工程师,有著名大学的研究员和教授。总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The best of the best)。

值得一提的是,这八个人当中,有三个是来自欧洲的移民:克莱纳(奥地利)、格里尼克(克罗地亚)、赫尔尼(瑞士)。

八人之中,诺伊斯算是一位前辈(虽然他当时也只有29岁),阅历稍微丰富一些。他也是“投奔”肖克利最坚定的一位。

帅哥诺伊斯

据诺伊斯自己回忆,当他接到肖克利的录用电话时,就像接到了来自“天堂”的电话,激动不已。飞抵旧金山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他觉得自己后半生肯定就是在这里追随肖克利了。

1956年1月,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因为晶体管的发明,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得知获奖之后,兴奋异常的肖克利将手下的年轻科学家带到该市豪华的“黛娜木屋 ”餐馆,举行香槟早餐会。这时,大伙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认为肖克利能够带领他们创新新的辉煌,改写人类的历史。

可惜,他们只猜对了一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才发现,顶着无上光环的肖克利,根本不是一个好领导,甚至谈不上是一个正常人。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对管理技巧一窍不通,却偏偏十分自以为是,傲慢刻薄。

他雄心勃勃,却完全没有商业远见,公司的经营目标一变再变,以个人喜好而不是经营产品和工艺的角度去开展业务。甚至有人评价他是:“一位天才,又是一位十足的废物”。

后来的肖克利更加变本加厉,极度膨胀,唯我独尊,容不下半点不同意见,甚至对帮助他的投资人贝克曼都出言不逊。

偏执多疑的肖克利还经常小题大作。一位女秘书在实验室里划破了手,肖克利认定有人蓄意破坏,竟然动用测谎仪对全体员工进行测谎。。。

就这样,公司成立了一年多,一件产品都拿不出来。所有人都对肖克利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尤其是那几位年轻工程师,他们不希望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浪费在肖克利身上,于是开始酝酿自己的“叛逃”计划。确切地说,前面提及的8个人,除了诺伊斯之外,剩下7个人都下定决心离开。

但是,当时他们除了懂技术之外,什么也没有。最主要的是,没有钱。

于是,七人之一的克莱纳,给负责他父亲企业银行业务的纽约海登斯通投资银行(Hayden Stone & Co.)写了封信,附了一份非常简单的投资计划书。

在这份计划书中,克莱纳写道:

“我们是一个经验丰富、技能多样的团队。我们精通物理、化学、冶金、机械、电子等领域。我们能在资金到位后三个月内开展半导体业务。”

克莱纳

这封信寄出后,七个人忐忑地等待着回复。

克莱纳的信辗转交到了海登斯通投资银行员工亚瑟·洛克(Arthur Rock)的手里。亚瑟·洛克敏锐地意识到了信中的机遇,他非常看重这些年轻人的才华,也看好半导体行业的长远发展。

于是,他说服他的老板巴德·科伊尔(Bud Coyle),一起飞到旧金山,和这帮年轻人碰面。

亚瑟·洛克,美国科技投资史上的传奇人物(被誉为风险投资之父),英特尔和苹果的诞生都和他有关

在旧金山,七个年轻人和来自纽约的两个投资人进行了初次会面。

会面之后,这七个人发现,大家全都是技术型,根本不懂管理,不懂商业,需要一个能做主的“带头大哥”。而谁适合做这个“带头大哥”呢?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缺席的诺伊斯。

在他们眼里,诺伊斯是他们最为认可、最值得信任的“领导者”。诺伊斯既有智商,又有情商,是他们都心服口服的领袖。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诺伊斯一直都很崇拜肖克利,内心始终不想“叛离”他。

于是,七人派出罗伯茨作为代表,竭力劝说诺伊斯。罗伯茨很努力,一直和诺伊斯聊到半夜,最终,成功劝服了诺伊斯。

其实,诺伊斯之前已经多次被肖克利打压(还错失了一次诺贝尔奖的机会),他心里也很明白,再坚持下去并不会有什么前途,离开是早晚的事。

第二天一早,迫不及待的罗伯茨挨家挨户到其他七个人家里,把他们接了出来,塞进他的那辆面包车,一路赶到旧金山。

紧张又兴奋的会谈之后,洛克和科伊尔被打动了。洛克掏出十张崭新的一美元钞票,往桌上一拍:“啥都别说了,干吧!” 科伊尔环视着他们说:“协议没准备好,要入伙的,在这上面签个名!”

于是,八个年轻人和两个银行家在华盛顿的头像周围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其中一张签满名字的1美元纸钞,目前被收藏于斯坦福大学

1957年9月18日(这个日子后来被《纽约时报》评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天之一),八个年轻人一起向肖克利提交辞呈。肖克利大发雷霆,痛斥这帮“忘恩负义”的年轻人,骂他们是“叛逆八人帮”(traitorous eight),也有译为“八叛徒”。

谁能想到,肖克利创造的“叛逆八人帮”一词,后来竟然成为了硅谷传奇的代名词。这种叛逆文化,也成为了硅谷精神的象征,被一代又一代硅谷人“传承”下来。

Silicon Valley,硅谷

辞职之后,准备开干,但是钱还没有着落。

洛克负责为新公司寻找投资。他列出了35家公司,然后挨家挨户打电话。但是,均以失败告终。

一个偶然的机会,洛克和科伊尔遇到了仙童照相机与仪器公司(Fairchild Camera & Instrument )的老板,谢尔曼·费尔柴尔德(Sherman Fairchild)。

注:“费尔柴尔德”为“Fairchild”的音译,而通常一般意译为“仙童”。

费尔柴尔德的父亲曾经资助过老汤姆·沃森(Thomas Watson)创办IBM。作为继承人,他成了IBM的最大的个人股东,很有钱。

费尔柴尔德对技术很感兴趣,他本人也是一个发明家。他发明的飞机照相设备,让自己在二战中发了大财。

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的费尔柴尔德

费尔柴尔德与洛克等人谈过以后,决定投资150万美元。凭借这笔投资,硅谷第一家由风险投资创办的半导体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终于宣告成立了。

仙童半导体公司

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母公司是费尔柴尔德的仙童集团,仙童集团副总裁理查德·霍奇森(Richard Hodgson)负责分管。本来霍奇森打算让诺伊斯做总经理,但是诺伊斯拒绝了,他只想做技术负责人,所以霍奇森找来了休斯公司的埃德·鲍德温(Ed Baldwin)当仙童半导体总经理。

在公司股份方面,是这么定的:公司分为1325股,八人帮每人100股,海登·斯通225股,剩下300股留给公司日后的管理层。

投资协议写明,如果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30万美元,仙童集团有权以300万美元收回股票,或5年后以500万美元收回股票。

这份协议,标志着硅谷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洛克与科伊尔是硅谷最早的风险投资商,他们协助制定了公司的商业战略,分析了融资需求,寻找资金并分享收益。

而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创立,被公认为硅谷诞生的标志。虽然是肖克利把硅带到了这里,但是,创造出硅谷和硅谷特有文化的,无疑是仙童半导体。

仙童半导体成立之后,第一笔订单,是来自IBM的。这也是一笔“关系订单”,前面说了,费尔柴尔德是IBM的大股东,在他的帮助下,仙童才得到这笔关键的订单。

在这笔订单中,IBM以每个150美元的价格,向仙童订购了100个硅管。

左起:费尔柴尔德、摩尔、诺伊斯

为了按时按质完成订单,八个人进行了分工:诺伊斯与拉斯特负责硅晶片蚀刻;赫尔尼负责扩散工艺;罗伯茨负责切割打磨;摩尔负责设计建造熔炉;克莱纳与布兰克负责加工设备的研制及改进制造工艺;格里尼克负责测试。

诺伊斯和他的团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半年后,仙童第一批双扩散NPN型硅晶体管问世,订单成功交付。不过,此后仙童再没能从IBM获得硅管订单(后来IBM与德州仪器合作,建起了自己的晶体管生产线)。

但是,仙童通过这笔订单,成功站稳了脚跟,并且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958年底,仙童半导体的销售额达到50万美元,员工增加至100人。

1959年2月,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J.kilby)申请第一个集成电路发明专利的消息传来,诺伊斯十分震惊。他当即召集团队成员商议对策。

基尔比和他的集成电路产品

基尔比在德州仪器公司面临的难题,比如在硅片上进行两次扩散和导线互相连接等等,正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拿手好戏。诺伊斯提出:可以用蒸发沉积金属的方法代替热焊接导线,这是解决元件相互连接的最好途径。

1959年7月30日,他们也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

为争夺集成电路的发明权,两家公司开始旷日持久的争执。1966年,基尔比和诺伊斯同时被富兰克林学会授予巴兰丁奖章,基尔比被誉为“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家”,而诺伊斯被誉为“提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集成电路理论”的人。1969年,法院最后的判决下达,也从法律上实际承认了集成电路是一项同时的发明。

回到1960年。当时仙童母公司根据投资协议,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回购了全部股份。八人帮每人得到25万美元。在当时的美国,这是一笔巨款。

从1960年到1965年,仙童半导体每年的销售额都翻一番。1966年的时候,仙童已经是第二大半导体公司,仅次于德州仪器。

但也是从60年始,仙童的危机已经开始出现。

首先是仙童母公司收购了八人帮的股权,导致八人帮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虽然仙童半导体远在加州,但是一举一动都受到总部在纽约的仙童母公司的控制,发展受到了太多约束。不仅如此,母公司还抽走了仙童半导体的利润,投资给大量不赚钱的业务。

于是,人心思变,八人帮陆续开始了新的“叛逆”。

1961年,赫尔尼、拉斯特和罗伯特出走,三人创办了Amelco,就是后来的Teledyne(泰瑞达),从事半导体测试业务。

1962年,克莱纳出走,创办了Edex。1967年,他又创办了Intersil公司。再后来,创办了风投公司KPCB。不仅如此,根据资料记载,他至少创办了12家公司。

1968年8月,诺伊斯与负责研发的摩尔一起辞职,他们还带走了工艺开发专家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他们三人创办的公司,就是后来如日中天的世界IT巨头——英特尔(Intel)。

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诺伊斯、摩尔

差点忘了说了,是的,摩尔就是提出那个大名鼎鼎摩尔定律的摩尔。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

此后不久,格里尼克也离开了仙童,回到了大学教书。

1969年,八人帮的最后一位,布兰科,也离开了。

至此,八人帮全部离开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曾经的叛逆八人帮

创始人都选择离开,员工就更不用说了。

仙童迎来了大规模的离职潮,很多员工都选择了离开。其中就包括销售部主任桑德斯。他带着7位仙童员工一起离职,创办了超微半导体公司。这个公司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AMD。

Intel和AMD,本是一家人

随着仙童大量人才的流出,新的半导体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对此,苹果前CEO乔布斯说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

“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象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里面也写到:

“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职是进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导体业的途径。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 400位与会者中,只有24人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

仙童系族谱

可以说,仙童半导体就是硅谷乃至全世界半导体人才的黄埔军校。

在人才不断流失,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仙童走下坡路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

从1965年到1968年,仙童半导体销售额不断滑坡。

1967年,仙童半导体遭遇创立以来第一次亏损——760万美元,股票从一年前的3美元每股下滑至0.5美元,市值缩水一半。

后来的故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非是风云飘摇,被卖来卖去。

1979年,仙童半导体被卖给法国一家石油企业,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

1987年,斯伦贝谢公司以原价的三分之一将仙童半导体转卖给另一家美国公司——国家半导体公司(NSC)。讽刺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正是当年从仙童出走的总经理查尔斯·斯波克(C.Sporck)。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到这里,仙童半导体品牌一度不再存在。

1996年,国家半导体公司把原仙童公司总部迁往缅因州,并恢复了“仙童半导体”的老名字。“硅谷人才摇篮”离开了硅谷。

1997年3月,仙童再次被出售。这次是一家风投公司掏的钱,所以仙童成为了一家独立公司,担任CEO的是克尔克·庞德(Kirk Pond)。

2016年,安森美半导体以24亿美金完成了对仙童的收购。到此,曾经叱咤硅谷的仙童半导体就这样了却了它的一生,从此世界上再无仙童半导体。

安森美收购仙童

故事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仙童半导体公司,对硅谷乃至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之前有一种说法:仙童半导体公司员工出走后创办的公司,大约有92家。这些公司的员工人数超过80万人,市值也达到了21万亿美元,超过了大部分国家的GDP。受到仙童半导体间接影响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仙童的倒下,就没有今天的硅谷,也没有举世瞩目的半导体行业发展成就。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将是另外一幅场景。

正所谓是,倒下一个仙童,站起了千千万万个仙童。

或许,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仙童八叛徒?那是对半导体最深沉的爱啊

半 导 体 小 罗 罗

1955年45岁的晶体管之父肖克利

决定离开贝尔实验室

原因:

胸怀大志,不想打工

于是回老家创业成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光有实验室怎么行

肖克利从东部挑选出了

全美国最优秀的8名员工

诺伊斯(Robert Noyce)

摩尔(Gordon Moore)

布兰克(Julius Blank)

克莱尔(Eugene Kleiner)

赫尔尼(Jean Hoerni)

拉斯特(Jay Last)

罗伯茨(Sheldon Roberts)

格利尼克(Victor Grinich)

著名的

八大门徒

被选中的8人团特点

“不满30岁”

“极具才华”

“都处于人生中创造力的爆发期”

“都崇拜肖克利(必选项)”

八人摩拳擦掌期待着跟自己的偶像共创未来

后来发现

偶像这个词

果然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肖克利不仅敏感

还专横

共事一年后忍无可忍的八人彻底死心

选择出走

肖克利不满,大骂八人

“叛徒”

八叛徒出走之后

找到了一家名叫

“Fairchild”

(仙童摄影器材公司)公司拉投资创业

老板一看:先随便打发点吧

于是投了

3600美元

八人没想到出走之后是这种情况

只能咬牙干了

于是成立

仙童半导体

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之前被偶像否掉的

集成电路

做起来

结果反响大好

仙童老板看到好苗头立刻狂甩

150万美元支持

之后一路气势大增

一举拿下IBM100支硅晶体管的大单

专利狂输出

团队壮大

钱更是赚大发了

在集成电路势头猛如虎的情况下

母公司领导决定

收购仙童半导体大量的股份

并将赚到的钱转移支持摄影事业

??

???

八人带领的仙童半导体愤愤不平

excuse me?

我们赚来的钱,你用来搞摄影?

......散了散了

于是开启了团体/单飞出道模式

罗伯茨、克莱尔和赫尔尼

三成员联合创立

Amelco阿内尔科公司

后来的Teledyne(泰瑞达)

克莱纳创办了Edex

仙童半导体前销售部主管

桑德斯单飞创办

AMD(超威半导体)

八门徒最后两人“摩尔定律”摩尔

“集成电路之父”诺伊斯

以及格鲁夫(Andrew S.Grove)

三人成团创办了

英特尔

人才出走

为半导体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时间半导体公司遍地开花

而硅谷“神话”仙童半导体

从此开启断崖式崩塌

最终于2016年9月19日

被安美森半导体收购

“它就像成熟的蒲公英,风一吹,创业精神的种子就会四处飘扬”

半导体小罗罗

看心情|不鸡汤|都是半导体

VX后台回复关键字

“小罗罗”

加小罗罗合作、转载、聊人生

一个不严肃的行业思考者

说大家都能听得懂的半导体知识

半导体鼻祖:仙童半导体的故事

半导体鼻祖:仙童半导体的故事

**在1957年世界上发生了几个大事**

1. 李政道、杨振宁在这一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颁布了新民权法案;

3. 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4. 国内人民日报首次提出“大跃进”口号,即将在第二年进入大跃进;

5. 还有一件事在那一年没有成为什么新闻头条,却在接下来几十年里面深刻的影响了全世界,那就是有8个年龄均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工程师创立了一家公司—仙童半导体;

**先将时间线拉到1947年**:

这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里面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半导体晶体管,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主导该项目的就是**肖克利以及巴丁和布拉顿**。由于**肖克利**与同事们的关系并不融洽,于是在1953年他离开了贝尔实验室,孤身一人前往他的本科母校加州理工学院。

**来到1955年**:

又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准备建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将半导体晶体管商业化。建立实验室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先后找到了大名鼎鼎的德州仪器(TI)以及洛克菲勒家族都没有拉来投资,最后他在加州理工读书时的好友、化学教授贝克曼伸出援手,为肖克利首期注资30万美元,并许诺年薪3万美元,还给他4000股贝克曼公司的股权,由他全权负责晶体管研发。实验室最终选址加州湾区的圣克拉拉谷,也就是现在的**硅谷**。

半导体晶体管之父:Shockley

肖克利知人善任,但脾气不好,很难与人相处,他虽然极力邀请贝尔实验室的同事,但他们却都不为所动。肖克利回到人才辈出的东海岸,将招聘信息以代码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非行家里手根本看不懂。面试之前,他要求测试应聘者智商及创造力,并进行心理评估。肖克利要求苛刻,声称要建一条“博士生产线”。无论怎么说,“半导体晶体管之父”这个头衔的号召力还是巨大的,吸引了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慕名而来,其中就有我们本文的主角,八位天才科学家。

正如开头所说他们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年龄最大的 尤金·克莱尔29岁,是通用电气的制造工程师; 罗伯特·诺伊斯来自菲尔科公司,MIT的博士,他一心想成为著名科学家; 金·赫尔尼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分别拥有剑桥和日内瓦大学两个博士头衔; 戈登·摩尔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工作; 维克多·格里尼克是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员;其他三位— 朱利叶斯·布兰克、 杰伊·拉斯特和 谢尔顿·罗伯茨也都才华横溢。肖克利无疑是点燃八位英才共同理想的盗火者,硅谷之火一触即发。按照正常逻辑,拥有这么多大神级别的人物,肖克利实验室一定会成为世界级的伟大公司,然而并没有。

**1956年圣诞节前夕**

肖克利荣获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多多少少让他有一点恃才傲物。肖克利指定的战略是研发扩散法掺杂工艺的硅管,现在看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硅管比锗管耐温高、稳定性高,扩散法掺杂工艺比其他方式的生产速度更快。如果按照这个既定方针执行,成功指日可待。但是后来肖克利认为价格才是取胜关键,并要求成本控制在5美分以下,这在当时根本不可能,直到1980年晶体管也无法达到这个价格水平。这也致使其实验室成立一年多并没有研发出来,肖克利固执己见、专权跋扈没有回头,而是亲自操刀转向研发四层半导体材料的“肖克利二极管”,其他人集中精力做基础研究。

这样的现实情况让其手下的年轻人有些接受不了了,不愿意将生命中最富与创造力的青春浪费在肖克利公司里做基础研究。于是追随肖克利十八个月后其手下八个年轻人准备私底下集体叛逃,另起炉灶。他们中的**克莱尔**给纽约海登斯通投资银行写了一封投资计划书,信中写道:“我们是一个经验丰富、技能多样的团队,我们精通物理、化学、冶金、机械、电子等领域。我们能在资金到位后三个月内开展半导体业务。”这封信被转交到当时还在海登斯通投资银行做银行职员的**阿瑟·洛克**(后被称天使投资之父)手上,他敏锐的觉察到了半导体行业的光明前景。于是说服老板巴德·科伊尔,一起飞到硅谷与这帮年轻人碰面。

这几人里面最有领导力的无疑是诺伊斯,**诺伊斯学识渊博、为人友善、而且魅力十足,同时也是最崇拜肖克利的。其在加入肖克利实验室以后不久就发现了半导体的隧道反应,但是被肖克利否决了。第二年日本的江崎玲于奈发表了类似的研究成果(后于1973年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如果不是肖克利可能现在的隧道二极管就不叫“江崎二极管”而叫“诺伊斯二极管”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也使得诺伊斯心灰意冷,在其他七个人的劝说下决定一起“叛逃”。

**1957年9月18日**

《纽约时报》称这一天为人类历史上10个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八叛徒"集体向肖克利提出辞呈,肖克利暴跳如雷,怒斥他们为:Traitorous Eight!(八叛徒)。这种行为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欺师灭祖,因为除了诺伊斯以外,其他人都在他的指导下学习了核心晶体管技术,如今他们要利用这些技术自立门户。

“八叛徒”在和肖克利摊牌后,洛克、科伊尔又找来了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的老板谢尔曼·费尔柴尔德,因为其父亲曾资助IBM的创办,所以他继承了大量IBM的股票,很有钱,同时也对技术十分感兴趣,还是一位发明家。三人最终决定拿出138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硅谷第一家由风险投资创立的半导体公司Fairchild(仙童)正式成立。费尔柴尔德的那笔投资有个协议:作为回报条件,费尔柴尔德拥有对仙童的决策权,并有权在8年内以300万美金收购所有股份。这为后面“八叛徒”陆续叛逃又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的一切就比想象中顺利多了,仙童通过我们上一段提到的关系拿到了IBM的第一笔订单,并顺利交付,赚得了第一桶金。这也使其在半导体领域站稳了脚。并且凭借其技术优势,后来成为了当时半导体行业的第二大巨头,第一是靠石油仪器起家的德州仪器。那个时候的仙童可谓是人才兴旺,风光无限。诺伊斯等人发明的集成电路把仙童公司带入了它的黄金时期,同时,全球也开始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

**1960年**

仙童已经名声远扬,费尔·柴尔德决定以当年协议规定的300万美元收购所有股权,这使得“八叛逃”的工作积极性很受打击。于是人心思变,开始陆续新的叛逃。先是拉斯特、赫尔尼和罗伯茨三人创办了 Amelco,后来克莱纳出走创办了Edex,后来又创办了Intersil……最后“八叛逆”之首的**诺伊斯和摩尔带着格鲁夫**也离开了仙童创立了现在大名鼎鼎的**因特尔**。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比如**AMD**、国半等等也是那个时期由仙童的员工出走建立的。正如乔布斯所比喻的那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1964年**

**摩尔**以三页纸的短小篇幅发表新定律,他预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24个月(**1975年改为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十年内会持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摩尔定律”后来被称为“IT产业第一定律”。

虽然仙童始终没有成为像 IBM、GE、AT&T 这样的“巨无霸”公司,但是他把他的种子撒遍了整个半导体行业,整个半导体行业都被他的子子孙孙控制着。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事件是,**1969年**硅谷的一次半导体峰会上,**400多名参会者只有24名不是仙童的前雇员**,简直惊呆了,大家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无一不感谢老东家仙童为硅谷带来一片繁荣。

**1979年**

仙童半导体被卖给法国一家石油企业,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

**1987年**

斯伦贝谢公司以原价的三分之一将仙童半导体转卖给另一家美国公司—国家半导体公司。讽刺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正是当年从仙童出走的总经理查尔斯·斯波克。

**1996年**

国半公司把原仙童总部搬离硅谷,再次恢复“仙童半导体”名字。

**2016年**

安森美半导体以24亿美元完成了对仙童的收购,现在打开仙童的官网会直接跳到了安森美。曾经叱咤风云的传奇到此不复存在。

到这里仙童半导体的故事就讲完了,可谓是一部仙童史半个半导体史。

《西游记100问》二十一、妖和仙有什么区别?

西游记中,有的妖精是神仙下凡,比如奎木狼下凡成了黄袍怪,有的妖精一直在地上修炼,那么妖精和神仙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样的是妖精,什么样的是神仙呢?

首先要明确神仙的定义。西游记中的神仙,分为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五个等级,这是从修炼的水平上说的。比如,三星曾评价孙悟空,【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孙悟空只是低级天仙,所以搞不定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佛、菩萨也是仙的一种,只是和道家的修炼方式不同。最低等级的仙,是土地山神这种鬼仙,土地可以驱使阴兵,也就是鬼兵。根据第一回通背猿猴的说法,【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意思是只要修炼进入了仙的层次,就可以长生不老了,哪怕是最低级的鬼仙。

我们再看妖精,妖精是各种生物修炼而成的,动物、植物都可以修炼成精,但修炼水平不同,有的修炼水平高,已经达到了神仙的级别,比如上天之前的孙悟空;也有的修炼水平低,没有实现长生不老,比如各种小妖。

以上两种定义,可能还不是非常准确严谨。西游记书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有神仙之名,有神仙之实。

通俗地说就是既有神仙的编制,修炼水平也达到了仙的层次,是真正意义上的神仙。比如玉帝、如来、太上老君、观音等等,书中出场的大部分神仙都在此列,他们成了正果,进入了仙界体制内,被各界承认为神仙。

第二类,有神仙之名,无神仙之实。

这一类虽然看起来像是神仙,也确实在仙界的体制内,但其实没有修炼到长生不老的水平。比如龙王、龙神、水神,虽然名称上带有“神”,但其实不能长生不老,是会自然死亡的。第43回黑水河,西海龙王介绍说他们四海龙王的妹妹,【前年不幸,舍妹疾故】,从侧面说明龙王也是会得病去世的。我认为龙王本质就是普通的龙,龙天生就有翻云覆雨的法力。

西海龙王还有太子摩昂,三太子小白龙,说明龙王是一代一代往下传的,而不是一个龙王一直不死,一直当龙王。其他水神也是如此。黑水河神虽然物种不明,但他自称【奈我年迈身衰,敌他不过,把我坐的那衡阳峪黑水河神府,就占夺去住了】,说明他会自然衰老,最后也免不了一死。第49回通天河的老白鼋,说【水鼋之第,乃是我的住宅,自历代以来,祖上传留到我】,说明他的祖辈都去世了,而他自己修炼了1300多年,还都没有脱离本相获得一个人身,修炼水平一般。

天宫的仙童、力士、侍女们可能也不是真正的神仙。比如第35回,孙悟空把银角大王装在葫芦里化了,旁白这样解释:【原来孙大圣是熬炼过的身体,急切化他不得,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也在天宫干活,看来还没有真正成仙,仍然是凡胎。有理由认为,天宫中其他的仙女、仙童,可能有一部分也没有完全成仙。

第三类,无神仙之名,有神仙之实。

这一类虽然没有位列仙班,没有获得仙界的承认和编制,但修炼水平已经达到了仙的层次。比如上天之前的孙悟空,实际上已经修炼成仙、长生不老了,只是没有得到天庭的承认,玉帝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称他为【妖仙】。

西游记中被称作妖仙的很多,包括黑熊精、如意真仙、金毛犼、蜘蛛精、蜈蚣精、豹子精手下,他们相关的描述中都出现了妖仙这个词,但我不认为他们算有神仙之实的,他们修炼水平似乎没达到那个层次,顶多黑熊精算一个。

再比如黄袍怪,是天上的星宿奎木狼下凡,在天上是神仙,下凡了就当妖精了,实际上没区别,还是那个神仙。

其他像牛魔王、大鹏等神通广大的妖精,修炼水平应该也到了神仙的层次,被如来收编以后,有了编制就成为了神仙。

红孩儿三百多岁了,能一直保持小孩的模样,应该也是这一类。

铁扇公主自述【我等也修成人道,只是未归正果】,后来继续修行,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

玉兔精,是广寒宫里的玉兔,自述【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看来寿命也很长了,应该已经成仙了,和唐僧配合是为了提高修为,成为太乙上仙。

九头狮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应该也成仙了。

青牛精、青狮、白象、金毛犼等神仙们的坐骑,不是非常明确,但神仙们要出行,不能老是换车吧,估计也会让他们长生不老的。

猪八戒和沙僧俩人,应该也是神仙,完全具备神仙的修为,第58回提到【那家子听言,都说是神仙,八戒道:“我们虽不是神仙,神仙还是我们的晚辈哩!”】,猪八戒这话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没有神仙的编制,但本事比很多神仙都大。

第四类,无神仙之名,无神仙之实。

大部分妖精属于这一类,修炼水平没达到仙的层次,也没有仙界的编制。不过一些有潜力的、有特长的妖精,会被神仙收编,最后能够得正果成仙。比如蜈蚣精,会放金光,被毗蓝婆菩萨带走以后,应该会得正果。

另外,妖精会产生妖气,被孙悟空发现。就算黄袍怪、玉兔精这种本来就是神仙下凡的,当妖精以后也有妖气,这应该是面由心生的原理吧,妖与仙,只是一念之间,就像观音所说【菩萨妖精,总是一念】。

以上,就是妖精和神仙的主要区别。其实仙和妖都是修炼出来的,如果仙界收仙有道,把修炼者都纳入正规管理,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妖精出来害人了。

说说《封神演义》中的“十大小孩子”

一,杨戬。

典神话《封神演义》中,杨戬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徒弟,阐教第三代,修成八九玄中妙,任尔纵横在世间,封清源妙道真君。

杨戬也是姜子牙麾下的督粮官。

杨戬的剧照形象为额头上有三只眼(天眼),手使三尖两刃刀, 身边跟随一只哮天犬,三只眼是这位神祗较为明显的外观特征之一。神州各地的二郎庙里,神像都有天眼是最显著标志之一。关于第三只眼,来源于古蜀王蚕丛。它是古蜀文化孕育的结果。第三只眼形成的条件是古蜀“崇目”的信仰。

二,哪吒。

哪吒( nézh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道教护法神。 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 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 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 ,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封神榜》) 等多部文学作品中。

哪吒在《封神演义》中最出彩的地方是:其一是,哪吒是灵珠子下凡,后来肉身成圣了;其二是,哪吒是莲花化身,无魂无魄。

三,金吒。

金吒在《封神演义》中是主要人物之一,本住于陈塘关,为阐教仙人文殊广法天尊的弟子,修行于五龙山云霄洞,第三代玉虚门人之一,有师传法宝“遁龙桩”(又名:七宝金莲),有时手使宝剑战斗,曾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多次帮姜子牙斩将杀敌,并和阐教其他众门人一起共战商军斗截教,还曾智取游魂关,之后灭商成功,战争结束封神完毕,与师兄弟七人不愿留在人间当官享受荣华富贵,主动请辞拜别西周君臣,继续回山修道成仙,封神榜上无名,最终肉身成圣。

四,木吒。

木吒在《封神演义》之中也是主要人物之一,出场较多,常与兄长金吒一同出现,为玉虚第三代门人之一,曾住陈塘关。从小从师于阐教仙师普贤真人,在九宫山白鹤洞中修仙学道,习得百般艺,兵器为吴钩双剑(普贤镇洞之宝),多次帮师叔姜子牙和周武王伐纣,最后辅助西周灭了商朝,从而肉身成圣。

五,白鹤童子。

白鹤童子,《封神演义》中阐教南极仙翁的弟子,随侍在元始天尊身边,阐教三代弟子中的大师兄。

白鹤童子最初登场在第十五回 昆仑山子牙下山,奉元始天尊之命去桃园请姜子牙下山。 第十回姜子牙一上昆仑,元始天尊给了封神榜和打神鞭,子牙下山遇见申公豹,申公豹以断头幻术相骗,被南极仙翁制住,命白鹤童子叼了申公豹的头颅往南海去了,后姜子牙求情,白鹤童子才把申公豹的头叼回。

六,黄天化。

黄天化,是中国明代神仙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又称为“炳灵公”(神位封号)。原为凡人出身,是武成王黄飞虎的长子,母亲贾氏夫人。

黄天化在三岁的时候,就被清虚道德真君带走抚养,在青峰山洞修行多年,艺成出师后奉师命下山伐纣,多次在西周打仗杀敌,建立功勋;最终在攻打金鸡岭时,因坐骑玉麒麟被商将高继能使蜈蜂袋里的蜈蜂蛰了眼睛,麒麟吃痛,将黄天化甩下鞍桥,跌落在地,被高继能一枪正中肋下,死于非命。后来,姜子牙归国封神时,黄天化为封神榜第二位,被封为“三山正神炳灵公”之位,仅次于轩辕黄帝部下柏鉴,位于周朝第二位,甚至超过其父黄飞虎。

七,土行孙。

土行孙是许仲琳的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土行孙自幼拜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为师,学艺千年,善使一根镔铁棍,又会地行术,能日行千里。他被申公豹蛊惑,盗走师父的捆仙绳,下山辅助邓九公伐西岐。一个身怀“土遁”绝技的豪杰,能够在地下快速潜行。因为这绝技,他立下了许多功劳。他也多次被敌人擒获,但只要让他的身体接触到土地,就会像鱼儿游进大海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土行孙身上的优点并不多,但有一条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哪个方面行、哪个方面不行,他的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这叫定位明确。在这一点上他比那些不自知的肌肉武将们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在姜子牙封神时,被七煞星张奎斩死的土行孙,曾封为土府星君之职。

八,雷震子。

雷震子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登场的虚拟角色,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齿横生,出于唇外;身长二丈,武力强大,肋下生“风”、“雷”二翅,使用一条黄金棍,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阐教门人云中子的徒弟,封神演义人物之一。战绩普通,擅长空战,善于攻城,为周朝殿下,孝顺父亲,福缘深厚,是书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雷震子为武王伐纣立下赫赫战功,在封神之后肉身成圣,成为什么神仙却没有交代,仅有书中提到他是“将星出现”。但他并不是雷神,书中的雷神是闻仲统领的诸天君,并不是雷震子。

九,殷郊。

殷郊,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人物,殷商太子。纣王的长子,殷洪的哥哥,在母亲姜王后被杀后,遭到纣王的追捕,后被广成子救往九仙山修道。艺成出师后,奉广成子命,下山协助武王克殷。却在半路遇申公豹,在其撺掇之下倒戈,加入商朝攻打周武王。甚至用师传的番天印来对付自己的师傅广成子,后为姜子牙和燃灯道人所败,引入岐山,受犁耕而死。武王灭商后,姜子牙奉命太上老君及元始天尊敕令封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

十,殷洪。

殷洪,是中国明代古典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商纣王的嫡次子,殷商二太子,殷郊之弟,阐教仙人赤的徒弟。一家遭妲己迫害,在母亲姜王后被杀后,殷郊与殷洪逃亡时,被纣王派人追杀,走投无路,被捉回朝歌立将斩首。后被路过的赤所救并收为弟子,带往太华山云霄洞修炼,成为阐教三代门人之一。

多年后殷洪艺成出师,奉师命下山,辅助姜子牙和武王伐纣。临行之前,还对师父赤立下焚身毒誓,若将来助纣为虐,自愿身化飞灰而死,并得赤传授之阴阳镜、水火锋、八卦紫绶仙衣、方天画戟等多件法宝兵器后别师。就在去往周军处时,谁知竟被半路出现的申公豹巧言说动,挑唆造反,昧了誓言良心,成为阐教叛徒,转掉过矛头去攻打姜子牙和同门,赤下山苦劝不听,甚至还用师传之宝阴阳镜师门,以其欺师灭祖,叛离玉虚,终应誓言,死于太极图中,身化飞灰而亡。殷洪魂魄入封神榜后,被姜子牙册封为“斗部五谷星君”之职。

(本文图片以及部分人物简介内容来源于网络。涉及侵权可联系删除。感谢原作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