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卒的部首(弃的部首怎么读)

时间:2024-01-02 17:31:36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每日一字」 卒(2796)2022.04.25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下部中间的【每日一字】菜单)查阅。

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

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守以优

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

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

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

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

出处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

第六百八十个字:卒

卒 zú(cù):上下结构,上收下展,点竖直对。

上部要紧凑,整体抗肩。首点居中,稍重,收笔稍回锋;横画露锋起笔,抗肩,稍压点笔下部而过,右边不要写长;“从”字稍偏左,左低右高,左轻右重,注意两个撇笔的长度和指向不同,两个点左短右长。

下部“十”字旁上收下展,笔画精准。长横要上靠,起笔左探,向右抗肩,略呈俯视,中间稍轻,收笔稍下拉;最后竖笔要对准上面的点笔,厚重有力,悬针收笔,不可太尖。

唐 · 颜真卿 · 郭虚己墓志铭

晋 · 王羲之 · 普觉国师碑

元 · 赵孟頫 · 秋兴赋

晋 · 王羲之 · 知宾帖

唐 · 孙过庭 · 书谱

「每日一字」 卒(2796)2022.04.25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下部中间的【每日一字】菜单)查阅。

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

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守以优

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

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

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

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

出处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

第六百八十个字:卒

卒 zú(cù):上下结构,上收下展,点竖直对。

上部要紧凑,整体抗肩。首点居中,稍重,收笔稍回锋;横画露锋起笔,抗肩,稍压点笔下部而过,右边不要写长;“从”字稍偏左,左低右高,左轻右重,注意两个撇笔的长度和指向不同,两个点左短右长。

下部“十”字旁上收下展,笔画精准。长横要上靠,起笔左探,向右抗肩,略呈俯视,中间稍轻,收笔稍下拉;最后竖笔要对准上面的点笔,厚重有力,悬针收笔,不可太尖。

唐 · 颜真卿 · 郭虚己墓志铭

晋 · 王羲之 · 普觉国师碑

元 · 赵孟頫 · 秋兴赋

晋 · 王羲之 · 知宾帖

唐 · 孙过庭 · 书谱

小学语文多音字大全

(1)本归类表按音序排列,囊括了现代汉语的常见多音字,查找以常读音为先。

(2)未标调的为轻声。

A

挨:

āi 挨次、挨近、挨个、挨门挨户

ái 挨时间、挨打、挨打

B

扒:

bā 扒土、扒堤、扒着、扒开、扒下来、

pá 扒手、扒痒、扒搂、扒犁、扒拉<方,扒饭到嘴里>

把:

bǎ 把关、把柄、把持、把握、把兄、

bà 掸子把儿、缸子把儿、花把、刀把

背:

bèi 背包、手背、背光、背篼、背运、

bēi 背负、背榜、背债、背起、背黑锅

膀:

bǎng 膀阔腰圆、膀子、臂膀bàng 吊膀

páng 膀胱

剥:

bō 剥削、剥夺

bāo 剥皮、剥花生

薄:

bó 薄技、单薄、淡薄、淡泊、刻薄

bò 薄荷

báo 薄板、薄片、薄饼、薄脆、变薄

刨:

bào 刨冰、平刨、糟刨、刨床、刨花、刨刀

páo 刨土、刨坑、刨根究底

暴:

bào 暴露、暴病、暴动、暴戾、暴戾

pù 一暴十寒

奔:

bēn奔丧、狂奔、奔驶、奔突、奔忙

bèn 投奔、奔命(口语,拼命赶路或做事)、奔头

秘:

bì 秘鲁、便秘

mì 秘密

便:

biàn 便秘、便当dang、便装、便捷、便饭、

pián 大腹便便、便宜<价钱低>

别:

bié 告别、姓别、别出心裁、别致zhi、

biè 闹别、别扭

屏:

<摒bìng弃>bǐng 屏除、屏气、屏息、屏弃

píng 屏风、屏障、屏蔽、屏幕

C

颤:

chàn 颤动、颤抖、颤音、颤悠

zhàn 颤栗

长:

cháng长物、特长、长庚、取长补短、决非长策、

zhǎng 师长、首长、长膘、长脸、长亲、长相

场:

chǎng 场所、场合、场景、场屋(科举考场)、操场、逢场作戏

cháng 场院、外场、场屋(小屋子)、打场、起场、赶场

参:

cān参考、参谒、参拜、参订、参酌、

cēn 参差cī不齐、纵横参错

shēn 人参、海参、参商

曾:

céng 曾经、未曾、曾几何时、曾经沧海

zēng 曾孙、曾祖、姓曾

差:

chā 差错、差别、差额、差价、差距、

chà 差劲、差事(不中用)、差不多

chāi 差遣、差使、差事(被派做事)、差役、出差

处:

chǔ 处分、处理、相处、处方、处罚

chù 住处、处所、长处、处长、原处、处署

刹:

chà 古刹、刹那间

shā 刹车、刹住歪风

称:

chēng 称好、称便、称道、称号、

chèn 称身、称愿、称职、称体裁衣、称心如意

chèng 同\"秤\",杆秤、秤锤、秤星

藏:

cáng 包藏、藏匿、藏拙、藏踪、

zàng 西藏、宝藏、藏蓝、藏历、藏青、

重:

chóng 重逢、重版、重播、重婚、重孙、

zhòng 重办、重创、重读(加强读音)、如

传:

chuán 师传、传讯、传承、传诵、传颂、

zhuàn 经传、传记、列传、传略、别传

蓄:

chù 牲畜、畜生、畜疫、畜类、

xù 畜牧、畜产、蓄业、畜养

D

答:

dá 报答、答谢、答案、答辩、答对

dā 答理li、答应ying、答言、答讪

大:

dà 大度、大辟、大器晚成、大相径庭、

dài 大王wang、大夫fu、大黄、大城

呆:

dāi 发呆、呆帐、呆若木鸡、呆头呆脑

ái 呆板(旧读)

担:

dān 担保、担心、负担、承担、分担、

dàn 担子、担柴、勇挑重担

弹:

dàn 子弹、炮弹、弹弓、中弹、弹壳

tán 弹琴、弹力、弹劾、讥弹、弹簧

当:

dāng 应当、当然、相当、当面、当初

dàng 当真、恰当、得当、妥当、当天、当时

都:

dū 都城、都市、都会、都督du

doū 全都、都好

斗:

dǒu 斗胆、斗车、斗笔、斗笠、斗门、斗室、

dòu 械斗、斗殴、斗气、斗嘴、斗争

倒:

dǎo 摔倒、倒闭、倒车、倒班、倒手

dào 倒影、倒算、倒彩、倒刺、倒立

得:

dé 得体、得便、得陇望蜀、得其所哉、

děi 得亏、需得、不得

de 助词

的:

dí 的当、的款、的确、的士、的证

dì 目的、有的放矢、众矢之的

de 助词

调:

diào 调类、调号、调包、调度、

tiáo 调戏、调拨(挑拨)、调处、调和、调皮、

肚:

dǔ 肚子(动物的胃)、羊肚儿、拌肚丝

dù 肚子(腹部)、肚带、肚量、肚脐

度:

dù 度量、气度、度牒、度假、度命、度数、

duó 揣度、测度、度德量力、审时度势

E

恶:

è 恶棍、罪恶、恶劣、恶行、恶习

ě 恶心

wù 可恶、厌恶、好逸恶劳

F

发:

fā 发现、蒸发、发黄、发愁、发难

fà 头发、发妻、发网、发蜡、发癣

佛:

fó 佛寺、念佛、佛法、佛龛kān、佛爷

fú 同\"拂\"仿佛

分:

fēn 分析、分辨、分娩、分泌、分母

fèn 分内、分外、分量、分际、分地、过分

缝:

féng 缝补、缝合、缝穷、缝纫、缝缀、缝缝连连

fèng 裂缝、门缝、缝隙、缝子、缭缝儿、见缝插针

G

干:

gān 姓干、干瘪、干犯、干旱、干涸、

gàn 骨干、干练、干才、干将(能干的人)

杆:

gǎn 枪杆、笔杆、杆秤、杆菌、笔杆子

gān 旗杆、杆塔、拉杆子

冈:

gǎng 岗哨、岗楼、岗亭、岗位

gāng 冈陵、冈峦、山冈、竟阳冈

冠:

guān 衣冠楚楚、怒发冲冠、冠冕堂皇

guàn 冠军、姓冠

更:

gēng 变更、更改、打更、更新、更夫

gèng 更加、更好、更其

供:

gong 供认、供词、供奉、供职、供状、供品

gōng 供销、供应、供不应求、供给

骨:

gǔ 骨气、骨干、奴颜媚骨、仙风道骨

gú 骨头、骨节、懒骨头、硬骨头

H

汗:

hàn 流汗、汗青、汗腺、汗颜、汗斑

hán 可汗

号:

hào 符号、口号、商号、称号、号角、

háo 哀号、呼号、号丧、号啕、怒号、号啕大哭

好:

hǎo 友好、好歹、好意、好转、好处chu

hào 嗜好、好客、好强、好胜

喝:

hè 吆喝、喝彩、喝道、喝令、喝问

hē 喝西北风

会:

huì 会诊、会审、会客、开会、都会

kuài 会计

华:

huā 奢华、华发、华裔、华胄、华表、

huà 华山、姓华(近年也有读的)

划:

huà 划款、划款、筹划、策划、划拨

huá 划船、划拳、划桨、划算、划不着

和:

hé 和睦、和气、温和、媾和、柔和

hè 唱和、奉和、随声附和、曲高和寡

huó 和泥、和面

huò 和弄nong、和药、和稀泥

hú 和了

横:

héng 横竖、横幅、横亘、横心、横行

hèng 蛮横、强横、横财、横死、横祸

哄:

hōng 哄动、哄传、哄然、哄抬、哄堂大笑

hǒng 哄骗、哄弄

hòng 起哄、一哄而散

晃:

huàng 晃动、晃县、摇晃、晃悠you

huǎng 虚晃一刀、一晃、晃得睁不开眼

荷:

hè 荷锄、荷重、重荷、感荷、为荷、荷枪实弹

hé 荷兰、荷花、荷包、荷尔蒙

还:

huán 还乡、还俗、偿还、还手、

hái 副词,还是、还想

J

几:

jī 几乎、茶几、几案、几率、窗明几净

jǐ 几个、几时、几曾、几多、几何

系:

xì 直系、维系、系恋、系狱、系缚

jì 系上、系鞋带、系围裙

夹:

jiā 夹子、夹杂、夹板、夹层、夹道、

jiá 夹袄、夹被

gā 夹肢窝

假:

jiǎ 假如、假象、假座、假惺惺、不假思索

jià 请假、暑假、假期、假日、假条

间:

jiān 田间、中间、夜间、车间、间距

jiàn 间谍、间接、间隔、间道、间断

见:

jiàn 见长、见地、见教、姓见、见机

xiàn 同\"现\"

将:

jiāng 将息、将次、姓将、将军、将养、

jiàng 少将、将才、将官、将领、将令、

qiāng 将进酒

劲:

jìng 劲旅、强劲、刚劲、劲敌、

jìn 干劲、没劲、用劲、劲头、鼓足干劲

结:

jiē 结果(长出果实)、结巴ba、结实shi

jié 结仇、结拜、结案、结存、结发、结集、

禁:

jìn 禁止、犯禁、监禁、禁锢、违禁、

jīn禁受、不禁、禁得起、禁不住、仅仅

尽:

jǐn 尽管、尽快、尽量(副词)、尽早、

jìn 尽力、尽情、尽量(达到最大限度)

给:

jǐ 供给、补给、配给、给付、给水、

gěi 送给、给以、给面子

教:

jiào 教育、教导、教诲、姓教、

jiāo 教书、教给、教学(教书)

解:

jiě 瓦解、难解难分、解渴、解剖、

jiè 押解、解元、解差、起解、解送、

xiè 解数、姓解、解池

降:

jiàng 降临、降幂mì、降价

xiáng 降表、降伏、降龙伏虎、降顺

角:

jiǎo 牛角、号角、菱角、墙角、勾心斗角

jué 角斗、口角、主角、配角、名角、

觉:

jué 觉醒、觉察、觉悟、觉得、听觉

jiào 睡觉

K 部

kān 看守 看管

kàn 看待 看茶

ké (口语)贝壳 脑壳

qiào (书面)地壳 甲壳、躯壳

kōng 领空 空洞

kòng 空白 空闲

部首廾的汉字、偏旁部首为廾的汉字有哪些 - 小孩子点读

1、弃(qì),7画,上下结构,部首:廾

组词:放弃(fàng qì) | 丢弃(diū qì) | 鄙弃(bǐ qì) | 废弃(fèi qì) | 抛弃(pāo qì) | 唾弃(tuò qì) |

2、弊(bì),14画,上下结构,部首:廾

组词:弊端(bì duān) | 弊害(bì hài) | 流弊(liú bì) | 利弊(lì bì) | 积弊(jī bì) | 弊病(bì bìng) |

3、弈(yì),9画,上下结构,部首:廾

组词:对弈(duì yì) | 博弈(bó yì) | 弈棋(yì qí) | 弈弈(yì yì) | 博弈犹贤(bō yì yóu xián) |

4、弉(zàng),10画,上下结构,部首:廾

5、弇(yǎn),9画,上下结构,部首:廾

6、弅(fèn),7画,上下结构,部首:廾

7、廾(gǒng),3画,镶嵌结构,部首:廾

8、弆(jǔ),8画,上下结构,部首:廾

《部首廾的汉字、偏旁部首为廾的汉字有哪些 - 小孩子点读》由[小孩子点读]APP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小学家庭同步辅导专家。

知识纠错:词语“卒死”和“猝死”哪个才对?涨学问了

前言

这几年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新闻,某某某在参加比赛时 “cù死”,有时候是写“卒死”,有时候写这个“猝死”。哪个对?你了解吗?下面小短文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知识点。

哪个写确?

卒:古字分析

“卒”有两个读音 zú和cù。 看下图“卒”的甲骨文像一件密密麻麻缝好线的衣服,表示衣服已经缝制完成。在小篆字形中,又在“衣”上加几点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假借为古代供仆役;仆人穿的一种衣服,特指服役士兵,古时多指步兵。如:象棋中就用5个小卒子,表示五位士兵。古装剧中士兵的衣服背面也有个“卒”字当做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汉字“卒”的字源

“卒”,用作动词时:总结了,死亡了

当“卒”zú用作动词时,说衣服缝制完成,缝制结束,表示某件事情完成,终结了,停止了,甚至死亡了。在《礼记·曲礼下》:中有这么一句话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里的“卒”zú是正常死亡。,大家注意读zú是指【正常死亡】。

“卒”zú是正常死亡

猝:突然发生的极端状态。

第二个汉字“猝” cù,一个犬旁,一个卒。“犬”指狗发疯的一种状态,“卒”表示极端的,极限的。二个部首结合在一起就是说某某的神志处于极端状态。,经常会出其不意,突然发生某些不可预见的状态。比如说词语【猝死】,就是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猝故】:毫无预兆突然发生变故。

球员球场猝死

小结尾:大家看,这么一讲,很多人把【猝死】写成了“卒死”,显然是错误的。两个词语明显是有着不同的意思。【卒死】一词多源于古代某种阶层人群死亡时的使用,它和近代医学上的词语【猝死】是两个概念。朋友们,你学会了吗?关注@聊城王岗爱讲字一起探究汉字的奥秘。

《伤寒卒病论》之“卒”字辨识

金栋按:宋本、成注本、康平本《伤寒论》等自序题目“伤寒卒病论”之“卒”字,查阅相关医籍有以下几说:

(1)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说:

“问曰: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仲景叙论曰:‘为《伤寒雜病论》合十六卷’,而标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乃谓‘六七日生死人,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古之传书怠惰者,因于字画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雜’为‘[卒]’(俗体字下面是木,不是十,键盘无此字),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则‘雜病’字也。汉·刘向校中秘书,有以‘趙’为‘肖’,以‘齊’为‘立’之说,皆从省文而至于此,与‘雜病’之书‘卒病’无以异。”

(2)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说:

“卒,读仓卒之卒。”

(3)·杨绍伊《张仲景论广汤液经序》说:

“卒与倅,古字通。倅,七内切,音淬,副也。《礼记·燕义》云:‘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郑注云:‘卒,读为倅。’……《释文》云:‘倅,副也。’此序云为‘伤寒卒病论’者,言为伤寒与伤寒之副病论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云:‘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此卒病即谓副病。足证仲景所云之卒字,当如郑司农云,读为‘物有副倅’之‘倅’也。”(冯世纶《解读伊尹汤液经》)

(4)·恽铁樵《伤寒论讲义》说:

“或谓卒病即指热病,凡病之卒然而来者皆是,犹之今日西医所谓急性传染病,其《金匮》中各病皆慢性也,此说亦通。”

(5)日人大塚敬节《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说:

“虽然后世多纪元简、森立之等认为‘卒’为‘杂’之误,‘杂’字是正确的,但对于这种说法不能赞同。

“虽然在这里取‘卒病’为急性病之意,但仔细考虑看,在杂病论的《金匮要略》中也出现很多急性病,将‘卒病’解释为急性病并非得当。于是我也穷途无可回旋了。

“二十多年后,到了1962年,在我的书斋召开的古典医籍研究会上,畏友山本成一郎先生讲道,卒病之卒,或为引卒之卒,即率领、带领之意吧,提出‘伤寒卒病’之意是不是指由伤寒这位首领率领、带领的一群疾病呢?伤寒的确是大病,于是便有被伤寒引卒着的一群疾病,我很钦佩这个高水平的见解。……

“《伤寒卒病论》是一部将伤寒和如同由伤寒率领的士卒一样的中风及其他一群疾病进行按序整理、排列,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的书籍。”

金栋按:中医为何屡遭诟病?以理论而言,中医名词术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多元化,因医学学派传承不一,理论知识师承有别,临诊技术经验差异,古典医籍传抄讹误,医学演变时代不同等所致,故不能规范统一,众说纷纭,歧说各异,莫衷一是。

一部中医经典《伤寒论》,注家“不下千余,仍是议论纷繁,不得定论”“各抒己见”(陈摇鲲《康平伤寒论·重版说明》)。就以此“卒”字而言,便是如此。卒,本是“雜”字俗写而省偏旁,即先俗体、后讹误之字,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所解为是。“卒病”,即杂病,正指今通行本《金匮要略》一书。如

(1)日人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说:

“旧本‘雜’作‘卒’,传写之误也。观下文‘《伤寒雜病论》合十六卷’之语,可见矣。方有执云:‘卒,读仓卒之卒。’《发祕》云:‘伤寒,急卒之病,故云。’皆非也。然考之《唐书·艺文志》有《张仲景卒病论》十卷之目,则其承谬亦旧矣。”

(2)日人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说:

“仲景自序,首题曰《伤寒卒病论》,‘卒’乃‘雜’之讹。序中云‘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为传写之谬可知矣。……杂病乃对伤寒,而谓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之类,《杂病论》即今《金匮要略》。”

(3)日人铃木良知《伤寒论解故》说:

“‘卒’是‘雜’字误,柯本‘卒’作‘雜’ 《唐书·艺文志》云:‘《伤寒卒病论》十卷。’《条辨》云:‘卒,读仓卒之卒。’非也。《医方纪原》云:‘予先人谓,编题作《伤寒卒病论》。’然仲景《自序》明作《伤寒杂病论》,宜从之。”

日人丹波元坚《伤寒论述义》认同郭雍《伤寒补亡论》之说,认为“郭此说甚是”。

但仍有部分医家标新立异,或以逞己臆而与众不同。如同是日本汉方医家之大塚敬节,对山田氏、丹波氏之说持否定意见,因“穷途无可回旋”而是畏友之说,“或为引卒之卒,即率领、带领之意吧!”

目前,权威读本、国家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附言》钱超尘认为“郭雍说甚是,可以纠正‘卒病’种种臆想误说”,郭雍之解“先俗体、后讹误”,要比日本医家山田氏、丹波氏、铃木氏等之说更为合理。

另,所谓俗体字,是指“用于记账、抄写医书医方和用于书写的与《说文》规范化字体不同的字体称为‘俗体’字。俗体字盛行于六朝唐宋”(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校注后记》),通俗而言,即非规范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