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蝎座

早婚年龄(早婚年龄是多少岁)

时间:2024-01-30 10:33:34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在中国,早婚现象有多严重?|有理数

全文848字,阅读约需2分钟

▲视频平台截图。

前不久,一些未成年人花式晒娃,争当“全网最小妈妈”引发各方关注。网信办约谈快手和火山小视频之后,内涵段子被“举一反三”。

拥有4500万快手粉丝的19岁妈妈杨清柠是被封了,但在很多农村和城镇,早婚早育的未成年妈妈依旧不少。

未成年早婚 女孩更严重

按1980年《婚姻法》的界定,除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外,男方22岁以下、女方20岁以下缔结婚姻即为早婚。

以早婚人数与初婚(不包括再婚人数)总人数之比来计算早婚率,2010年我国男性早婚率为16.60%、女性早婚率为10.85%,较1985年分别下降了105%和111%。

虽然总体上男性早婚率高于女性,但大多数男性早婚都发生在20岁和21岁,20岁以下各个年龄段,女性的早婚率均高于男性。

河南小新郎与青海小新娘

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河南、甘肃、青海、河北、吉林等地,男性早婚率均在40%以上,最高的河南达46.26%;女性早婚率最高的是青海,达38.61%。

到了2000年,各地早婚率均有下降,但很多地方出现了女性早婚率高于男性的现象,这一现象最严重的是重庆,高出4.41个百分点。

而到2010年,部分地区早婚率不降反升,其中安徽的情况最不乐观。与10年前相比,该地区男性早婚率上升了6.22个百分点,女性早婚率上升了0.74个百分点。

从这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男性早婚率最高的一直是河南,女性早婚率最高的一直是青海。

低龄早婚 又一个城乡差距

毫无疑问,早婚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乡村男女早婚率分别为城市的2.8倍和3.3倍。

而且,年龄越低这一差别越明显,15岁乡村男孩的早婚率是城市男孩的10倍,15岁乡村女孩的早婚率是城市女孩的8.5倍。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图表设计 许骁

在中国,早婚现象有多严重?|有理数

全文848字,阅读约需2分钟

▲视频平台截图。

前不久,一些未成年人花式晒娃,争当“全网最小妈妈”引发各方关注。网信办约谈快手和火山小视频之后,内涵段子被“举一反三”。

拥有4500万快手粉丝的19岁妈妈杨清柠是被封了,但在很多农村和城镇,早婚早育的未成年妈妈依旧不少。

未成年早婚 女孩更严重

按1980年《婚姻法》的界定,除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外,男方22岁以下、女方20岁以下缔结婚姻即为早婚。

以早婚人数与初婚(不包括再婚人数)总人数之比来计算早婚率,2010年我国男性早婚率为16.60%、女性早婚率为10.85%,较1985年分别下降了105%和111%。

虽然总体上男性早婚率高于女性,但大多数男性早婚都发生在20岁和21岁,20岁以下各个年龄段,女性的早婚率均高于男性。

河南小新郎与青海小新娘

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河南、甘肃、青海、河北、吉林等地,男性早婚率均在40%以上,最高的河南达46.26%;女性早婚率最高的是青海,达38.61%。

到了2000年,各地早婚率均有下降,但很多地方出现了女性早婚率高于男性的现象,这一现象最严重的是重庆,高出4.41个百分点。

而到2010年,部分地区早婚率不降反升,其中安徽的情况最不乐观。与10年前相比,该地区男性早婚率上升了6.22个百分点,女性早婚率上升了0.74个百分点。

从这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男性早婚率最高的一直是河南,女性早婚率最高的一直是青海。

低龄早婚 又一个城乡差距

毫无疑问,早婚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乡村男女早婚率分别为城市的2.8倍和3.3倍。

而且,年龄越低这一差别越明显,15岁乡村男孩的早婚率是城市男孩的10倍,15岁乡村女孩的早婚率是城市女孩的8.5倍。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图表设计 许骁

中国不同朝代的早婚年龄制度

中国古代所提倡的一直是早婚,所以在古代社会中,男子大约十五六岁就已经娶妻,女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嫁为,中国古代盛行的早婚,是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展现出我国古代社会中不同朝代的发展状况。虽然我国古代社会中,总体提倡的都是早婚,但是在不同的朝代对于结婚的年龄却是各不相同的,而之所以实行不同的结婚年龄的制度,根本上还是因为不同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不同。

周朝时期。

人口作为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力,自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想更好的增加国内的人口数量,自然就需要提前结婚来繁衍人口,因此早婚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一直被统治者所重视,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制度进行了规定,并且一直被各个朝代所沿用。

周朝时期,不同的文献对于结婚的年龄记载也各不相同,根据《周礼》中的记载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因此我国有许多的学者也都认为周朝的结婚年龄就是男子三十岁,女子二十岁,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周代晚婚说”。

但是实际上,原始社会中存在的群婚或者是对偶婚的模式下,一直到家庭模式的出现之前,人们进行婚姻只是因为本能和繁殖后代,所以很难会主动的采取晚婚的方式,很多情况下,只要具备了“性”的能力,也就代表了他们的婚姻的年龄。周朝作为离原始社会较近的时期,很难从这种习惯中真正的脱离出去,所以周朝如此高的晚婚年龄的说法不符合周朝社会发展的实际。

事实上,孔子在《孔子家语》对于周礼中“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进行的解释为周代的最高结婚的限制,孔子认为男子二十岁就可以生子了,女子十五岁据可以嫁人了,男子三十岁和女子二十岁是规定人们嫁娶的年龄不能超过这个限度。显然孔子的这种说法是更加符合当时周朝发展的实际状况的,根据当时相关资料的记载,周朝的大部分人结婚生子的时间都较早,尤其是当时的统治者和诸侯,比如周文王是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生了武王,而武王之上还有一个兄长,由此可见,当时周朝的人结婚生子的时间还是很早的。

汉代时期。

在汉代,不管是在朝廷当中还是普通的百姓,早婚已经成为了当时的普遍现象,比如西汉时期的文帝,成婚年龄为十四岁,东汉后期的统治者由于都是年幼即位,因此他们的结婚年龄也更小,比如灵帝,成婚年龄为十四岁。而普通百姓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班昭,她是在十四岁成婚,当时民间的女子成婚年龄也大都是十四岁,因此汉代整体的结婚年龄还是较早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早婚状况也如同汉代类似,更具相关史料的记载,当时曹丕在成婚时是不到十六岁的,周不疑在娶曹操的女儿的时候,年龄是在十七岁,刘禅在黄初二年结婚,当时他的年龄应该也是十五岁。

南北朝时期,相对于汉朝和魏晋时期来说,人们的嫁娶年龄则更早,国家所规定的适婚年龄也相对较早,根据《南史》中的记载统计,南朝的皇后八岁就已经出嫁,陈国的皇后在十岁出嫁,宋朝的皇后出嫁年龄为十三岁。这就明显看出南北朝对于早婚的年龄许可是更早的,北周武帝统治时期,直接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必须要嫁娶,相比之前的社会时期,嫁娶年龄更为提前。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的发展逐渐稳定,人口也有了快速的增长,所以对于嫁娶的年龄开始逐渐的放宽,唐朝规定男子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不过,虽然国家的规定中,婚嫁的年龄有所放宽,但是还有很多人受到传统的思想影响,依旧结婚较早,比如长孙皇后在十三岁就已经结婚进入皇宫。

唐朝中期以后,又重新恢复了最初的早婚制度,要求男子十五,女子十三岁以上就要嫁娶,后来由于唐朝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之乱之后,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动荡,因此人们受到战乱的影响很大,在缺乏稳定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实际结婚的年龄都较为延后。

宋元明清的时期

宋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基本与唐朝相同,但是司马光的却将宋朝的婚嫁年龄记载为男子十六,女子十四,朱熹同样也是按照这一年龄的规定进行了记载,后来的明清时期就在制定结婚年龄的法令规定时以这一记载作为参考的主要依据。

而满族人相比汉族来说,早婚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满族男女大约在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大师满族之中也存在很多的晚婚现象,一些男子和女子到了二十岁以上才结婚,这如此晚才结婚的,大都是贫困的百姓,所以当时满族的婚嫁年龄差异相对来说较大。虽然国家的规定的年龄已经相对较早,但是实际的社会生活,人们婚嫁的时间是更早的。

通过不同朝代的婚嫁年龄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朝代对于结婚的年龄都规定在女子十三四岁,男子十五六岁之间,即使规定的时间存在差异,但是总体上都是围绕这个年龄段来进行上下浮动的。

但是古代社会中的早婚现象很多情况下只是针对于上层的统治集团来说的,正所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他们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势以及政治联姻的需要,进行儿女之间的婚嫁。而对于许多生活贫困的普通的农民群体来说,早婚制度的规定并不适应于他们,杜甫的《负薪行》中的依据“四十五十无夫家”,所以说,并不是古代社会中所有人都早婚的,虽然早婚现象并不是绝对化的,但是古代社会中的早婚现象却也是普遍的存在的。

参考文献

刘开,《周礼》孔子,《孔子家语》李延寿,《南史》

究竟多少岁结婚算晚婚?早婚和晚婚的利与弊看完你就知道了

以前觉得,早婚一直是自己所向往的,然而现在想想好像也没那么坚持了。毕竟年少轻狂或不懂事,做事情容易冲动,多半不怎么会看人,或者说即使遇到好对象,也不懂如何好好相处,从而把好牌弄烂,或是因为遇人不淑而掉进泥潭。

其实无论怎么选择,人生的背后都逃不过一个平衡的规律,经历不同、体验不同,但从人生的意义上来讲,得失与好坏永远一样多,就像该有的遗憾和后悔,一点都少不了,怎么选择也都会有。

有个问题另很多网友们深惑不疑,结婚太早到底好不好?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都没有人能够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家里的长辈又总喜欢说人生最后悔的两件事是结婚太早和读书太少。

早婚

责任重担,感情不稳定

现在的人结婚早,无非都是一股脑的想法,是新鲜感和荷尔蒙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错觉。当然也不否定有些人真的是因为爱而早婚的。也许是因为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原因吧,有些人想着如果不早点结,可能就轮不到自己了。

但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早结婚的你能否承受得住家庭生活所带给你的压力,你能够为这个家庭付出什么,你要如何去经营去维持好这个家,没有孩子两个人可能觉得轻松点,那有了孩子以后呢,你是否有能力去养活他,你是要给他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还是不好的,这些都需要面对。

当然也不排除家里有矿的人,天生的优势能让你在早婚的路上风雨无阻,两个人也没有任何的压力,即便是生了孩子,生活环境也是最好的。那如果换做是普通家庭的人,结婚太早,就只能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了,为了赚钱各种奔波,甚至小孩都不敢要。

再者就是两人一定会因为金钱而吵架,我身边就有朋友是这样,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甜蜜得不得了,感觉什么都压力都没有,直到有了小孩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本来两人就是靠信用卡过日子,结果被压得都喘不过气。

晚婚无畏责任,有晚育压力

对于选择晚婚的人来说,他们所经历的事要更多一些,自然抗压能力也比较强,心智也相对要成熟一些,有一定得责任担当,在处理事情上面会慎思而后行。

对于家庭的理解也会看得更加的通透,比起心态幼稚的人来说,这样的家庭氛围会更加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很多人十七八岁就成了家,这个年纪的人懂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责任,早早的就要经历一些本不该这个年纪所要承受的东西。

当然也不能太晚结婚,30岁左右结婚应该是很多人都能接受的范围了吧,人如果到了40岁之后还没结婚,估计很多人会说你要么心理有问题,要么身体有问题,要么就是性取向有问题。无论怎么解释,都已了成板上钉钉得事。

还有一点就是晚婚就意味着晚育,不管对男对女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机能就会慢慢衰退,这个年纪的人和卵子的存活率也就会相对降低很多,很容易导致不孕不育。

就算怀孕了,对女人来说简直就是去双重鬼门关走一遭,年轻的女人生孩子都有生命危险,更别说是上了年纪的女人,现在很多新闻都有报道很多大龄产妇因为难产而断送了自己的生命,有些是大和小只能保一个。

当然无论是早婚还是晚婚,能够遇到对那个对的人才是婚姻。早婚和晚婚,各有优点和缺点,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还是得看你自己怎么去理解和衡量,结婚乃终身大事,一定要认真对待。

两者之间不同的是人生,相同的是滋味。人应该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且能从有限的收获中与无限的需求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也不要活得太明白了,那未必是件好的事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