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龙

信知生男恶(信知生男恶的信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1 20:47:00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镀铬(ge)还是镀铬(luo),淬(cui)火还是...

有一些知识,在外界是冷门,在车间却是常识。这些常识连书本上也难以找到。身为行业人,怎么能不懂这些东西呢?

1、"一毫米"在机械行业是个相当大的尺度,甚至在整个制造业都是。如果哪天在电视上看到类似于“精确到毫米级”之类的广告词,记得把这家公司拉黑。

2、"自动化"不等于"机器人化",会使用机器人的通常只是自动化流水线的一小部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

3、机器人极少直接用于加工工序,尤其是金属切削。因为切削金属的反作用力能把大多数机器人的手臂给撅了,去毛刺这种细活除外。

4、镀铬(ge),一般学机械的都知道是读du'ge,因为读du'luo用拼音打不出来字。但是日常使用仍然是du'luo,因为是要把铬和镉区分开来。

5、淬(cui)火,行业内日常口语一般用“蘸火”,因为是为了和“退火”区分。有一次一个外行说我读错了,我就这样看着他。

6、这两年看着秒天秒地的人工智能,在实际的量产中大多暂时还只能处理处理生产数据。

7、3D打印(快速成型)是一项实际产生于30多年前,然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挖出来的技术。这项技术现阶段的进步基本取决于材料学的进步。

8、很少有机器做出来以后能一丝不差地按照设计的样子工作,这种时候就需要现(xia)场(Ji)调(er)试(zheng)。

9、这行干久了真的能不拿尺量就一眼看出来手里的螺栓规格长度,还有用多大扳手。

10、“光”是指的是“精”、“最后一次”。例如“光刀”是指“精车的刀”,“光一刀”是指“精车最后一刀”。“光一下”的范围可太广了,“精磨”“精铣”“精车”等等,泛指最后一次,要求精度较高。“光活”,精加工工件表面,使之光洁度提高

11、南北方对于粗加工的叫法不一样,南方叫“开粗”;东北叫“拉荒”。

淬(cui)火 一定要说成 蘸(zhan)火

“淬(cui)火”读成“蘸(zhan)火”实际上是为了跟另一道相反的工序“退火”相区别。在钢厂车间里声音嘈杂,其实很难分清淬火和退火。至于为什么叫这个读音,其实跟淬火的实际操作有关,实际上是拿热工件蘸一下介质,所以才被叫做“蘸火”,不过也有人说是因为避讳“脆”而改的。

如果在商务场合中你念成“淬(cui)火”,对方立马能断定你是个新手哦。

焙(bei)烧 统统要读成 陪(pei)烧

“焙烧”指的是把铁矿石加热到比其熔化温度低200~300℃的一种加热过程,通过这样的加热,铁矿石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化学变化,改善它的冶金性能。

这个字普通话当然是念(bei),但厂里的老师傅都习惯念(pei)烧,跟着念吧。

二噁(wu)英 而不是 “二恶英”

有毒物“Dioxin”的中文名应是“二噁【wu第四声】英”,而不是“二恶英”,不过其实,很多新闻报道中都将该物质称为“二恶英”,当然啦,这是不对的。

噁与恶虽然字形相近,读音相同,但含义不同。该物质的英文名为“Dioxin”,其中“Di”是“二”的意思,“ox”是“含氧杂环型化合物”的意思,“in”则表示这是“不含氮原子的六员环”。二噁英比较确切地表达了“Dioxin”的含义。

浸(jin)出 要念成 浸(qin)出

比如:以钢铁厂高炉渣为原料,采用酸浸法和助浸法研究铁、铝浸(qin)出率。其实,浸出是湿法冶炼里面常用的工艺,无论是铁还是铜、锌、金都有用到的提取工艺,一般从业老人都不读(jin)。

铬(ge) 一定要读成 洛(luo)

“铬”读作“洛”基本上遍布所有领域,无论是工厂师傅、大学老师,还是钢贸商。凡是学习材料学、金属学、冶金专业的大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开始觉得老师是不是把“铬”读错了,后来听多了便不了了之了,自己往往是铬(ge)和洛(luo)交互使用。

铸坯(pi) 常读成 铸坯(pei)

铸胚(pei)是炼钢炉炼成的钢水经过连铸机铸造后得到的产品,不是成品,还需经过轧制才能成为钢材。当然大陆读铸坯(pi)和铸胚(pei)的都有,台湾则读铸胚(pei)。

轧(zha)钢 不要读成 压(ya)钢

没接触过钢铁行业的可能常见的“轧”字多出现在“轧(ya)马路”“轧(ya)制”“倾轧(ya)”这些词中,但一旦到了冶金行业,这个字就得念(zha)了,比如常见的轧辊、轧钢、轧钢机等。

1、挑螺纹,挑扣:车螺纹

2、套扣:扳牙套螺纹

3、蘸火:淬火

4、闷火:回火

5、梢(sào):锥度,斜度,指工件一头大一头小

一般人让间都读成了[ shāo ] 模具人杂志微信

6、朴:形位精度不合格,如板子不平,圆盘不圆,回转摆动,同轴度不好

7、铬:发音“洛”

8、紫色(发音shai):钳工用来涂抹工件表面,以方便划线的颜料.

9、勒刀:因为挤压变形,刀具塑变不能切削了,一般多指铣刀

10、打刀:刀具崩裂,碎断

11、崴(瓦)刀:刀具扎入工件,使工件缺损

12、拉荒:粗加工,东北

13、开粗:粗加工,南方

14、光:以提高表面光洁度为目的的精加工,衍生有光刀,光活

15、光刀:精加工刀具,一般指车床的弹簧精光刀

16、光活:精加工工件表面,使之光洁度提高.

17、勒:用硬质合金刀具高转速精加工,因为这时的切削是挤压加工,所以称为勒,一般说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动词,前后要有适当的语言环境搭配,比如:这个活用合金刀勒一下就光了

18、道:0.01毫米,东北

19、丝:0.01毫米,南方

20、个:毫米,比如10毫米就称10个,例如:这个活还有10个量

21、铣子:绞刀,不过这么说的似乎比较少

22、风铣子:风砂轮上安装的类似铣刀的旋转刀具,钳工用

23、弯尺:直角尺

24、钳子:语意宽泛,看跟谁说,和对方理解,借东西的时候经常出错。比如老虎钳,只要有钳字的都算,钳工不算

25、风包:空气压力容具,样子有点象煤气罐

26、摇把:手摇回转的都算,比如手轮

27、公斤扳手:扭距扳手

28、卡拦:用来把一叠薄铁板紧固卡在一起的东西,功能类似台钳,形状好象d字,那个竖是螺丝.

29、朴(piao2,发音同瓢):形位精度不合格,如:板面不平,圆盘不圆,回转摆动,同轴度不好

30、壳:断屑槽

31、开壳(qiao4):车刀磨断屑槽

32、赶活:重点在一个‘赶‘字.手眼闭环伺服,2轴连动,双手步进,“人控”机床双手摇动手轮,控制各溜板的速度,加工出比较复杂的形状.一般车床靠空间感觉和对样板,铣床靠钳工划的线,高手可以把误差控制在20道以内,强悍的金型铣工甚至可以2轴半加工.

33、崴(瓦)刀:刀具扎入工件,使工件缺损。——我们还可以称之“扎刀”

34、扒外圆: 车外圆。粗车毛胚外圆又称之为扒黑皮。

35、端平面:车平面。

36、丝锥巩丝:丝锥攻丝。(发音不同)

名词解释“光”:动词。一般是指“精”“最后一次”。例如“光刀”是指“精车的刀”,“光一刀”是指“精车最后一刀”。“光一下”的范围可太广了,“精磨”“精铣”“精车”等等,泛指最后一次,要求精度较高。

杜甫的诗

图片:杜甫

杜甫一生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身后留下1500多首诗,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最大的特点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因此又被誉为“诗史”。了解杜甫的命运,也便了解了他的诗路历程。下面,让我们沿着杜甫的人生轨迹,结合他的诗作,共同感受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风骨与情怀。

年少优游

杜甫自幼喜学好读,涉猎甚广,7岁就能写诗,15岁便展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少年时,杜甫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渴望长大后能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兼济苍生。

 有一次,他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深受感动。“剑器”是一种来自西域的舞蹈,戎装持剑,动作刚劲,节奏又激昂顿挫。如何让自己的诗也能节律顿挫,出神入画,公孙大娘的表演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公孙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杜甫年幼时,曾在郾城看过她的表演。56岁时,又在夔州看见她的弟子李十二娘在舞“剑器”,儿时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眼前。他写下此诗时,已经隔了数十年,世事变迁,公孙大娘早已不在人世。试想,当时他的心境该是多么感慨万千!

青年时, 杜甫外出游历十多年,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扩展了他的视野与胸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的理想抱负集中体现在早期的代表作《望岳》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图片:泰山

齐鲁大地,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由于大自然的垂青与钟爱,这里是如此的神奇秀丽。山南和山北的天色如晨昏一样,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层云雾在胸前腾绕,令人心胸荡然,快去极力睁大双眼,好把那飞鸟归山的景象尽收眼底。还有,一定要登上顶峰,那个时候再来俯瞰群山,它们该是多么渺小!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到,凌云壮志,豪情万丈,乐观浪漫,这些色彩共同渲染着杜甫的青春年华。

长安十年困居

在长安,杜甫一呆就是10年。虽饱受辛酸屈辱,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继续煎熬打拼。

在第9年,也就是43岁时,才终于谋得一个小官。上任不久,他回奉先(今陕西蒲城)探望久别的妻儿。一路上目睹遍野哀鸿,到家后又听见一片嚎啕,幼子冻饿而死。悲痛之余,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敏锐地揭示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兆头。我们从后面的《兵车行》描述的场面,同样可以感到安史之乱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气息。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图片:归途

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虽有官职,但却不受用。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华州位于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祭祀、学校等。这意味着他已离开朝廷中心,不再受到重用。

行军途中,杜甫路过石壕村时借住在一户农家,晚上看见差役到处抓壮丁,亲眼看着农家老婆婆被抓走,这般凄惨情景,让杜甫心里很不平,就把此事写成了诗,也就是《石壕吏》。此前,他一共写过5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他的诗大多是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还有人民的疾苦。在仕途越走越窄、前程越来越渺茫的时候,杜甫的诗却越写越好。风格沉郁顿挫,亦诗亦史,忠实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为“诗史”。

在《春望》里,突出地表现了杜甫高尚的人格、高度的爱国情怀以及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一心想为国分忧,做番事业,却步步艰难,落得如此下场。失望之余,他彻底惊醒,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深感世态炎凉。华州任职第二年,关中出现旱灾,他借机毅然弃官。从此,离华州、过秦州(今甘肃天水)、经成州(今甘肃成县),走上了艰难的流浪之旅,最终决定入川。

西南漂泊

公元760年,杜甫来到成都,时年48岁。他受到好友严武(成都尹)、高适(蜀州刺史)等人的帮助,在浣花溪畔筑了一间草屋,暂居下来,从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安定的一段时光,并创作了不少风格多样的诗篇。 在这里,他为妻儿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而舒了一口气,写下《春夜喜雨》,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这里,他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有一天,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安史叛乱即将平定,一种急于奔回老家洛阳的喜悦无法按捺。于是,饱含着写下脍炙人口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里,他也曾多少次回顾人生,为自己坎坷的命运悲叹,为妻儿跟了他没能享到一天的幸福而流泪;多少次回想起飘泊路上的所见所闻,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人民的疾苦哀伤。到了八月,草堂外大风呼啸,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万千感慨。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江舟长逝

家在哪里?湘江上这条破船就是他的家。 不久,杜甫病逝在船上,享年59岁。他写下最后一首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兼呈湖南亲友》时,说出了自己一生的两大遗憾,“家事丹砂决,无成涕作霖。”想到他一辈子没能给妻子儿女们带来幸福,而自己虽有匤世的报负却又一世无成,不禁泪流满面。与此同时又叹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直至临终,仍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 就这样,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位终生为国而忧、为民而虑的寒士,一位飘泊一生的沧桑旅者,永远离开了我们。也许,湘江,这片来也浩浩、去亦荡荡的逝水,才是他结束多桀命运的最终归宿。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9岁,生命是何其的短暂。就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就此飘然离去,魂散湘水。 杜甫在世时,声名并不显赫。直到晚唐,“诗史”之名才传开。数百年后,南宋出了一个有影响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大力推崇杜诗,把杜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杜甫的声名才达到顶峰,最终完全登上了“诗圣、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宝座。“诗史”之称,既是当时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也是诗人坎坷一生的记录。 南宋陆游称赞杜甫:“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164《诗经·关雎》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

《周南·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何记忆?

诗名:周南·关雎。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描写男女爱情。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

诗词:

一、二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象声词,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古人亦称其为王雎。

洲:水中陆地。李白说:“二水中分白鹭洲”;崔颢说,“芳草萋萋鹦鹉洲”;苏轼说,“寂寞沙洲冷”。

窈窕(yǎo tiǎo):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窈窕淑女是后面几句的主题,不断重复。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三、四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参差不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茎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摘取荇菜。

流,与后面的“采”、“芼”,都是一个意思,都是摘取、采摘之意。

所以,你只需要记住这三个动词,流、采、芼。

寤寐(wù mèi):苏醒和睡着。这里指日夜都想追求。

五、六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前一句是“寤寐求之”,现在说求之不得,日思夜想。

悠哉悠哉:意为悠长。不是现在理解的悠然自得,而是思念漫长之意。可以理解为“想念呀,想念呀”。哉,语气助词。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

七、八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九、十句: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怎么追求窈窕淑女呢?一是用琴瑟表达倾慕之情,二是用钟鼓取悦她。

乐(yuè):演奏钟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很多文字都是重复,只改变了两个动词,采、芼。

《诗经》是唱和的诗词,所以很多句子都是重复的,抓住这个规律,就更容易记忆。

“女”字飞花令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帘中女儿惜春莫,愁绪满怀无处诉。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