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朱寿昌(朱寿昌简介)

时间:2024-01-03 07:15:54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鄂州人物之孝子朱寿昌

孝道,上合天理,下合人伦。

在一册台湾版《苏东坡大传》中,提到了鄂州的一位古人———当年的武昌太守朱寿昌,他的孝道,令人感动。

朱寿昌是天水人,他7岁时,生母因被嫡母所嫉妒,被迫离家改嫁他人,母子五十年音讯隔绝。朱寿昌曾以针刺血抄录了一部《金刚经》,以表达对生母的思念。宋神宗时,他四处寻访生母的下落,他终于打听到了一个线索,于是毅然辞官,前往寻找,并发誓找不到生母便永不回来!上苍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千里之外的陕州找到70岁的生母!于是将生母接回家中悉心奉养,生母享受了3年的天伦之乐后谢世。朱寿昌弃官寻母的事迹,被元代的郭居毅辑录进《二十四孝》中,自此天下流传,影响久远。

与朱寿昌同朝为官的苏轼,得知他找到了生母的消息后,十分感动,他敬仰朱寿昌的人品和孝悌,曾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贺朱寿昌得母》,其中有两句是“感君离合我酸心,此事今无古或闻。”谁知此诗为他埋下了祸根。与苏轼同朝为官的李定是个善于钻营又惯于打小报告的人,由于隐瞒母丧,不回家“丁忧”守制,贪恋官位,被苏轼弹劾为“不忠不孝之人”,司马光甚至说他是“禽兽不如”!他为此怀恨在心,他借着办案的机会,在“乌台诗案”中指控苏轼“讪谚朝廷”,反对新法,以逼供手段从苏轼的作品中找罪证,在他的朋友中查同党,无限上纲,大搞文字狱,欲将苏轼置于死地而后快。幸亏苏轼命大,在王安石、司马光等重量级大臣的营救下,才大赦出狱,被贬谪到黄州。

朱寿昌时任武昌太守,两人多有交往。当时武昌和黄州一带的百姓贫穷,难以养活过多的子女,对多生的女婴有“溺婴”陋习。苏轼知道后十分痛心,他分别向武昌太守朱寿昌和黄州太守徐大受写过信,发起成立了育儿会,多方募集钱粮,以救济有女婴的人家,让他们善待自己的骨肉。苏轼当时虽然生活窘迫,但仍捐出了一千块钱,他居黄州4年,育儿会4年不曾间断。可惜的是,育儿会到底救下多少女婴史料并没有记载。

孝道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耀着明亮的光茫。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可替代的感情,这就是慈爱。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知恩、感恩、报恩的感情,这就是孝道。

所以,孝道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美好而又圣洁的情愫。

当年的李定虽然当了御史中丞,掌控着大权,但他因不孝而缺失的人格被当时和后人视为不孝之徒,被永远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了,而朱寿昌却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孝道的厚重内涵,受到当时和后人的敬重。听人说,黄州新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遗爱园”,不知是否是当年育儿会的延续?因年代久远,朱寿昌在武昌任上的业绩已不可考,但今天的鄂州人仍应引以为荣,并延续孝文化,使鄂州变得更温馨。

【来源:历史上的大事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古人其实也反对愚孝

乳姑不怠(清代)

鹿乳奉亲(清代)

近日,浙江湖州营盘山景区一尊“乳姑不怠”雕塑因过于逼真引发网友热议,最终,景区将“二十四孝”雕塑全部移除,并称设立雕塑的初衷,“并非提倡愚孝和效仿此类方式”。自古以来国人注重孝行,但是不主张愚孝。

“乳姑不怠”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被写入正史《新唐书》之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则故事,以及“二十四孝”流变的历史。

“乳姑不怠”传遍东亚

“乳姑不怠”是流传至今的一个著名故事,在通行的版本中,它是这么写的:唐代官员崔琯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年轻时每天用自己的乳汁供给婆婆饮用。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历史上,崔琯确有其人。在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中,崔琯出身博陵崔家,这是一个自汉代起就活跃在政坛的高门大族,不断涌现著名的政治家、经学家及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称崔氏家族为“磊落鸿儒”。到了崔琯这一代,更是了得,其兄弟八人,皆是达官,号曰“八龙”。有唐一代,崔氏共出了十七位宰相。关于“乳姑不怠”,《新唐书》在列传提到两次,在“崔珙传”中这样写道:

始,其曾王母长孙春秋高,无齿,祖母唐事姑孝,每旦乳姑。一日病,召长幼言:“吾无以报妇,愿后子孙皆若尔孝。”世谓崔氏昌大有所本云。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起初,曾祖母长孙氏年纪已大,没有牙齿了,祖母唐氏侍奉婆婆非常孝顺,每天早晨都用自己的乳汁喂长孙氏。一天,长孙氏病了,召集家族长幼,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儿媳的,只愿子孙后代能像她孝顺我一样去孝顺她。世人都说崔氏家族兴旺是有根由的。

细察文本,这段话是接在崔琯兄弟崔玙的孙子崔远后面的,所以,“其曾王母长孙春秋高”中的“其”指的是崔远而不是崔琯。崔远的祖母唐氏当是崔玙的夫人,长孙夫人自然是崔琯、崔玙的母亲。

但在《新唐书》“柳玭传”中,又直说长孙氏是崔琯的曾祖母。法国国立远东学术院院士陈祚龙认为,应当从本传所记,即长孙氏为崔远祖母。“乳姑不怠”这件事虽出自崔家,但与崔琯关系不大。

“乳姑不怠”的故事不光在国内有很大影响,在汉文化圈内也影响甚大。至少在元代,这个故事就传入了高丽。《孝行录》是高丽晚期所编的中国孝子传。高丽重臣权准命人画《二十四孝图》,其父权溥增补38个孝子故事,“乳姑不怠”便是增补的第38个故事。

在现今流行的“二十四孝”中,虽然有个别是传说,但绝大多数有史可据。有一则还和江苏有关——陆绩怀橘遗亲:

陆绩,苏州人,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答:“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听闻十分惊奇。

郭居敬定评“二十四孝”

“乳姑不怠”是“二十四孝”之一,但这个故事并非一开始就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中的。

虽然古代一直重视“孝行”,史书中的孝子也不乏其人,但我们现在可见到最早的“二十四孝”的文字记载却要到唐代,那是敦煌残本《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所谓押座文,是指佛教俗讲话本,相当于今之“开篇”“定场诗”。足见“二十四孝”这个专有名词在唐代已相当普及。但遗憾的是,这本书只列了11个故事,没有给出全部24人。这11人,大多入选了元明以后的“二十四孝”大名单。

在宋代遗存的典籍和图画中,我们能见到“二十四孝”全貌,但这份大名单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有10人不同。但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除这24人外,还有很多“替补”虽未进入名录,但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乳姑不怠”的唐氏。

直到元代,郭居敬写《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在前人提及的有关孝顺的故事中挑选出二十四人,“乳姑不怠”这才正式进入二十四人大名单。这就是我们现在最为熟悉的“二十四孝”版本。

郭居敬选的24人,秦汉及秦汉以前的有9人:老莱子、闵损、舜、刘恒、仲由、郯子、董永、曾参、丁兰;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有12人:江革、陆绩、姜诗、王祥、郭巨、黄香、王裒、杨香、吴猛、蔡顺、孟宗、庾黔娄;唐宋时期3人:朱寿昌、唐夫人、黄庭坚。

郭居敬,福建尤溪人,博学,好吟咏。他本身就是个孝子,史书上说他“乐亲左右承顺,得其欢心”。他一生都在家乡做处士、做塾师,编选“二十四孝”的原因,也是为了“用训童蒙”,是为了教育下一代。

“二十四孝”在元代就流行开来,这也让郭居敬有了一定的名气。当时虞集、欧阳玄等名公,欲荐于朝,郭居敬“牢让不起”,坚不出仕。郭居敬是位孤傲的读书人,面对蒙元统治者的铁蹄,他岂能俯首称臣?他对子侄辈说:

吾既不能挽江河以洗腥膻,奈何受其富贵哉?

在编选的过程中,郭居敬删减了内容极端以及孝行不太明显的。和宋版“二十四孝”相比,他删除了十例,如王武子(妻)刮骨疗亲,这是以伤残自己身体以孝亲的行为;刘明达舍子孝母,卖掉自己的儿子以孝敬母亲;曹娥泣江寻父,没有寻到其父,投江而死。即使在封建社会,这三例愚孝行为都是要被批判的。

郭居敬添加的十例是:仲由为亲负米、闵子骞单衣顺母、刘恒亲尝汤药、黄香扼虎救父、江革行佣供母、吴猛恣蚊饱血、庾黔娄尝粪、唐夫人乳姑不怠、朱寿昌弃官寻母、黄庭坚涤亲溺器等。在他看来,这些孝行是常人不愿或不敢去做的,但也并不是难以做到的。

另外,郭居敬还为这二十四人每人都写了一首诗。在“乳姑不怠”条中,他写道: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自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后,这二十四人进入大名单,后世因循,业成定评。

古人也排斥愚孝

“乳姑不怠”此次之所以引发争议,在于雕塑过于追求象形逼真,不太雅观。鉴于此,景区也将二十四孝雕塑全部移除。同时,也有网友就此讨论“二十四孝”的价值观。

实事求是地说,查看郭居敬版“二十四孝”故事,还是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孝行的,如:老莱子彩衣娱亲、郯子披鹿皮取鹿乳供亲、仲由百里负米奉母、汉文帝亲尝汤药、蔡顺拾葚异器、陆绩怀橘遗亲、黄香扇枕温衾、江革行佣供母、黄庭坚涤亲溺器等等,但除此之外,仍有一些糟粕,如“郭巨埋儿”“孟宗泣竹”“王祥卧冰”,这些故事实在荒诞无稽。

自古以来,国人都注重孝道,唐代甚至把“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但同时,古人也极不主张愚孝。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文坦认为,郭居敬生活的元代就禁止愚孝行为。元朝的法律明确禁止割肝、刻眼、割臂、膏胸之类的愚孝,《通制条格》上记载了一个例子,说上都路梁重兴,为母病,割肝行孝。由此,元律说:“诸为祖父母、父母、伯叔姑、兄姊、舅姑割肝、刻眼、割臂之类,并行禁断。”也就是禁止这些自伤行孝的行为。

关于愚孝,大家听得最多的大概就是“割股疗亲”了。这种行为远在唐代就曾发生。怀州河内人王友贞,母亲生病,医生说:只有吃人肉才能好。友贞独念无可求治,乃割股肉以饴亲。母亲病果然好了。武则天闻知此事,验问之后,特加旌表。自唐以后,割股疗亲这种愚孝行为不乏其例。同样,在唐代,这种行为也引起争议,韩愈就写过一篇文章,阐明自己的态度,认为割股是不孝中最大最甚者。

其实,古人在“孝”的理念上,并不那么愚昧。拿年代久远的孔子来说,他就曾有一番辩证思维。曾参因耘瓜伤了瓜秧,他的父亲曾哲“引杖击之”,下手很重,竟将曾参打得昏死过去,“有间乃苏”,过了一会才苏醒。曾参没有怨恨父亲,反而站起身来问候:“先生得无病乎?”孔子知道这件事后,狠狠地批评了曾参:“汝不闻昔者舜为人子乎?小捶则待,大杖则逃。”在孔子看来,小捶一下出出气,做子女的忍一忍就完了,但如果父亲用大杖击打,那就必须逃跑。立住等待父亲的暴击,这是愚孝,而不是真正的“孝”。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凤炎曾就“孝”的问题接受过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我们国家过去是宗法社会,家国异质同构,“父慈子孝”演变为不管父“慈”不“慈”,为子者都应当尽孝的单边思维,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记者发现,在“二十四孝”中,也的确有这样的例子,如闵损芦衣顺母。而究竟该如何面对“二十四孝”或“百孝”等传统文化?其实也很简单,只要用现在的“孝”的理念去审视,该扬弃的扬弃、该吸取的吸取即可。

来源:扬子晚报

百善孝为先 孔令义少将歌曲成为学校德育歌曲 作者:张玉林

  百善孝为先

  张玉林

  为先令义歌曲卷,

  德字源泉理教篇。

  挂帅领军金榜颂,

  状元及第考察关。

  知恩图报生身意,

  敬老称贤绕下欢。

  子欲养时应每刻,

  流芳千古永承传。

  2021年12月30日

  据悉,由著名词作家孔令义将军作词的《孝是最善的心》、《依恋》两首歌曲,被多地中小学作为德育教育学唱歌曲。

  《孝是最善的心》由青年作曲家周燕君作曲,于文华演唱,2014年创作。《孝是最善的心》采用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两种形式录制。

  作词孔令义少将

  作曲周燕君,青年歌唱家、作曲家

  演唱于文华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这首歌曲创作发布以来,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特别近两年,多地中小学把这首歌曲作为学生的辅助教材,纳入学校德智教育学唱歌曲,对于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塑造,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素质养成,对于传承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词作家孔令义简介

  孔令义向书法老师李铎先生请教

  孔令义参加庆祝建党百年书法活动

  孔令义陪老首长参加览展

  孔令义看望老首长。

  孔令义与亲戚、家人合影

  孔令义,1955年生,参军在铁道兵第七十一团政治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少将。 曾历任总政歌剧团政治部主任,总政话剧团政治部主任、政委,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政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顾问,词作家。

  军事博物馆

  总政歌剧团赴驻安某部慰问演出

  总政话剧团演出

  孝是最善的心

  孔令义

  羊知跪乳情

  人知养育恩

  天下最美是孝心

  天下最美是孝心

  孝是最高的德

  孝是最善的心

  敬老养老是传统

  代代传至今

  都是父母养

  恩情记在心

  天下孝顺好儿女

  都懂知恩要报恩

  孝是最高的德

  孝是最善的心

  天下孝顺好儿女

  都懂知恩要报恩

  孝是最善的心

  孝是最善的心

  歌曲《孝是最善的心》,创作动机是为了唤起全社会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好道德,好品行。

  24孝之舜 孝感动天

  24孝之汉文帝刘恒 亲尝汤药

  24孝之王祥 卧冰求鲤

  24孝之朱寿昌 弃官寻母

  小羊跪乳,感激母恩

  乌鸦反哺,感恩母亲

  这首歌曲,作者构思时重点突岀了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写了什么是孝,歌词写到“孝是最高的德,孝是最善的心”,用两句词高度凝练了孝的内涵。二是突出写了如何行孝尽孝,歌词写到“羊知跪乳情,人知养育恩,天下最美是孝心”和“都是父母养,恩情记在心,天下孝顺好儿女,都懂知恩要报恩”,这几句歌词写岀了天下好儿女,都懂知恩要报恩,培养青少年要懂得尽孝,自觉尽孝。

  包拯登进士第,德才兼备,历任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其老嫂比母,包公赔情故事广为传颂。

  《包公赔情》

  南宋名将岳飞,《说岳全传》中的武状元。其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故事广为流传。

  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

  大唐武状元郭子仪,一位力挽狂澜的名将。其功高不盖主,“打金枝”请罪故事人皆称颂。

  《打金枝》

  词作者写《孝是最善的心》,不仅仅强调的是孝敬自己的老人,是立足强调对所有人人品道德行为的培育养成。

  给父母过诞辰,生日快乐

  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孤单

  近年来,中央提岀了要把尽孝列为人才考核选拔的条件之一。就是通过对孝道的强调,培养人才的好道德好品行。懂得尊老尽孝,对老辈有爱心,才知道爱人民爱祖国,才知道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才能担当大任。一个连为自己老辈尽孝都做不好的人,不可能有真心,尽全力地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2018年5月2日,来到北京大学考察

  自主申报,层层选拔,遴选出一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编辑:乐在其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