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公司起名

陈桢(陈桢个人资料)

时间:2024-01-02 15:55:45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他入伍12年,17次受表彰!

文、图| 石芝鹏、杨文柱、陈桢、张衡

他常年与直升机打交道

却从未驾驶战机翱翔蓝天

他先后换岗3次

岗岗都干得出色

他入伍12年

受到各类表彰17次

他就是侯绪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探寻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军旅路——

侯绪强,山东梁山人,2011年12月入伍,现任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场务连一分队长,二级上士军衔。入伍12年来,先后17次受表彰,分别为“优秀新兵”1次、“优秀士兵”2次、“优秀士官”2次、“优秀带新兵骨干”2次、“优秀学兵”1次、“十佳优秀士官”1次、“红旗车驾驶员”1次、“飞行保障先进个人”2次、“优秀员”1次,旅嘉奖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侯绪强的父亲是名退伍老兵

从小听军旅故事长大的他

对部队深深向往

在心中埋下了参军的种子

2011年12月

高中毕业的侯绪强选择了参军

志在军营建功立业

12年来,荣誉加身的背后

是他无数的辛勤付出

新兵连时

他拼命学、拼命练

结业时,他被表彰为“优秀新兵”

下连后,他被分配到

场务连养场驱鸟专业

白天练实操、晚上学理论

夜以继日、日复一日钻研苦练

2013年,参加团里与空军某场站

场务专业比武

荣获养场驱鸟专业个人第一

爱钻研让他对鸟情“一口清”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

侯绪强几乎每天都要在机场场道走上几遍

一边加强对飞鸟种类、习性的学习研究

一边将机场周边鸟类迁徙情况、飞行线路

生态环境等信息制作成资料卡片

熟记于心

做到遇有情况能迅即处置

一次飞行训练,飞机返航时

他敏锐发现飞机返航航线有鸟群活动

他立即报告指挥组并定位鸟群活动位置

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对鸟群进行驱离

确保了飞行安全

奋斗方能有成就

当兵第三年

凭借综合能力素质过硬

他担任副班长

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付出终有回报

优秀士兵、旅嘉奖、优秀带新兵骨干

一枚枚奖牌、一张张证书

见证了他的成长进步

努力才能走得远

2017年12月

侯绪强根据连队需要转岗

担任连队助航灯光班班长

重换专业、职务晋升

侯绪强倍感压力山大

但他不断告诫自己

不可辜负组织的栽培

他化压力为动力

一路高歌向前进

灯光专业的学习较为枯燥

上手也比较困难

对于文化基础较薄弱的他来说

是一次挑战

他一有时间就实地巡查

各型灯具和线路

一有机会就向专业人员请教电路知识

经过不断积累和实践

他很快成为连队业务能手

2018年,他带领班级参加

旅队与空军某场站专业比武

斩获养场驱鸟、助航灯光专业个人双第一

场务专业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一次,在本场保障的开飞前20分钟

一排助航灯发生故障

当时恰逢夜间飞行训练

助航灯不到位

影响训练安全

灯光操作员反复排查仍未找到原因

侯绪强第一时间深入场区

凭着供电灯光保障的经验

迅速查明原因

并且在短短2分钟内解除了故障

保证了训练任务的顺利开展

2019年12月

原一分队长转业退伍,岗位有空缺

经连队党支部研究

侯绪强转岗担任分队长

他戒骄戒躁,继续砥砺前行

他深知分队长岗位职责重大

工作上要当好“引路人”

生活中要当好“知心哥哥”

3次参加直升机海上打靶

岛屿靶标布设任务

艰苦条件下、悬崖峭壁间

大雨磅礴中

他带领人员克服重重困难

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

各级领导都对他竖大拇指

侯绪强还是旅里的“四会”教练员

连队的“兵教头”

教学组织、集训比武

每一次他都全力以赴

每一次都能拿到好名次

他还是“红旗车驾驶员”

安全行车9万多公里

身为驾驶教练班长

复杂故障他都能排除

且培养了多名优秀驾驶员

他还是“心理骨干”

硬汉的外表下,内心其实很“柔软”

察觉身边战友状态不对劲

他便会主动了解情况帮助排忧解难

大家都说,和他谈完心

心里再堵得慌,也能被疏通

献身国防、不负韶华

侯绪强,好样的

东部战区权威发布

来源: 东部战区

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桢玥:新降脂药只需半年打一针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徐诗瑜)“这次进博会上,诺华带来的降胆固醇新药Inclisiran ,是全球首款利用siRNA(小干扰核酸)机制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创新药。半年打一针,降脂率可以达到50%以上,靶向清晰、明确,可实现持续稳定降脂,提高了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便利性、安全性,其靶向递送可谓是‘黑科技’。”

1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桢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人民名医·进博专场上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桢玥直播现场。

《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显示,我国高血脂人数已高达 4 亿人,约有80%血脂异常的心血管高危患者仍无法达到指南推荐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目标水平,20岁到 29 岁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占比已经达到 15.3%。陈桢玥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年轻化,这与年轻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及过度依赖烟酒相关。

陈桢玥教授表示,目前常见的降脂药物是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已上市20余年,覆盖人群非常广,其不良反应得到广泛关注。但他汀类药物并不像想象中如洪水猛兽般会带来强效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和普通用药的不良反应是相当的,临床使用要注意谨遵医嘱,不要超剂量用药或者临时停药。

目前,很多高血脂患者是使用他汀药物联合 PCSK9 抑制剂治疗,后者每两周或一个月进行一次皮下注射,一年下来至少需要注射 12 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用药频次。

新药Inclisiran半年一针,更为便利,会对用药依从性有很大提高,可以说是慢病管理的一大进步。该药注射过程比较人性化且安全性良好,暂无数据表明对肝脏、肾脏、肌肉产生不良影响;也没有升高血糖、白内障、老年痴呆等风险。在初始治疗后3个月使用第二针,之后患者每年仅需两次皮下注射即可获得稳定强效的降脂疗效。陈桢玥教授表示,Inclisiran于2021年7月在中国博鳌乐城先行先试,已完成全国首针注射,接下来将在中国上市,成为广大患者的福音。

“如果有家族遗传史,建议大家尽早进行血脂筛查,早防早治,管理好血脂水平。”陈桢玥教授呼吁,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筛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