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汉字五行

不存在的骑士(不存在的骑士简介)

时间:2024-01-24 15:52:05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不存在的骑士》:每一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自我的确认

“追求自我” 的主题,一直贯穿于卡尔维诺的创作历程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的关注和独特思考,小说人物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卡尔维诺的作品读起来很轻盈,这种轻盈感很容易让人跌入他设置的“棉花陷阱”中而不自知。

当我初读 《不存在的骑士》时,震惊于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故事竟然能这样讲,但读者如我,乐意步入这个陷阱,周身舒畅,心痒难挠,阅读体验非常奇妙。

在《我们的祖先》原版后记里,卡尔维诺写道“我要使它们成为描写人们怎样实现自我的三部曲,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性,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

卡尔维诺在作品中表现了人类个体在混乱的世界中的生存困境,展示了他们在迷失自我之后寻求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类个体的心灵世界,更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类个体坚持不懈去追求自我存在空间和价值的历程。“追求自我” 的主题,一直贯穿于卡尔维诺的创作历程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的关注和独特思考,小说人物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不存在的骑士》的故事发生在查理大帝时代的异教战争中,小说主人公阿季卢尔福是一个没有肉体的“人”,寄托在纯白的一尘不染的盔甲里,小说讲述了阿季卢尔福这个“行走的铠甲”如何确认自己的存在,最终又走向灭亡的故事。故事中,作者为阿季卢尔福设置了身负杀父之仇的郎巴尔多,将圣杯骑士团视为自身信仰的托里斯蒙多,将自己视为万物的古尔杜鲁,三个对照组。这三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不亚于阿季卢尔福,在我看来这四者正是当下社会中形形的人的四个缩影,而郎巴尔多和托里斯蒙多也都经历了信仰的破灭,和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怀疑,最终也走向了相似的结局。

卸下盔甲后,你是谁?

阿季卢尔福,是法兰克王队中的一个特殊的存在,他骁勇善战,平时做事一丝不苟,对下属要求极严,是军人的楷模。他的奇特之处在于,他没有肉体,只是作为意志和精神的存在。当查理大帝检阅军队时,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阿季卢尔福,两人产生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您呢?”国王来到一位通身盔甲雪白铮亮的骑士面前。

……

“您这儿,穿戴如此洁净……”查理大帝说,因为他看到战争持续越久,兵士们就越不讲究清洁卫生。

“我是,”金属般的声音从关闭着的头盔里传出,好像不是喉咙而是盔甲片在颤动,飘荡起轻轻的回声,“戈尔本特拉茨和叙拉的圭儿迪韦尔尼和阿尔特里家族的阿季卢尔福·埃莫·贝尔特朗迪诺,上赛林皮亚和非斯的骑士!”

……

“您为什么不露面给您的国王看?”

从头盔里传出干脆利落的回答:“因为我不存在,陛下。”

……

“既然您不存在,您如何履行职责呢?”

“凭意志的力量,”阿季卢尔福说,“以及对我们神圣事业的忠诚!”

不存在的骑士作为意志和精神存在,而肉体是灵魂的载体,有了肉体灵魂才有了依附。缺少了肉体,灵魂就像一团气,悠悠荡荡,随时可能泯灭。

而这样一个不存在的骑士,他的生活当然也和一般人有所不同。一方面他对自己所缺失的血肉之躯表现出异常的渴望,而表面上却装出一副讨厌的神态。

他对存在的人们所特有的睡觉的本领心怀嫉妒,这是对某种不能理解的事物的模模糊糊的妒意。使他更受刺激和更为恼火的事情是看见从帐篷边沿里伸出来一双裸的脚丫子,脚趾冲天翘起。沉睡中的军营成了躯体的王国,古老的亚当的肉体遍野横陈。腹中的酒气和身上的汗味蒸腾向上,……

这些士兵尽管肮脏、龌龊,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阿季卢尔福干净得一尘不染,但那也只是一副铠甲而已。他对战场上战死的死人也羡慕不已,因为那些死人也拥有他所缺失的东西。

阿季卢尔福拖着一具尸体,想道:“死人啊,你有我从来不曾有过并且永远不会有的东西:这个躯壳。或者说你没有躯壳。你就是这个躯壳。就是因为它,有时候当情绪低落时,我会突然嫉妒存在着的人。漂亮的玩意!”……

另一方面,阿季卢尔福也努力地争取生存,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他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无条件的信任,对于自己骑士的身份和在军队中的地位有着崇高的信仰。他身上具有骑士的一切优点,他英勇善战,功绩显赫,他注重军人的仪表和风度,拥有全军最漂亮和最干净的盔甲,武器也一直保养在最佳状态。他熟悉一切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执行,不容丝毫懈怠和差错,也不允许在他视线范围内出现玩忽职守的行为。他注重自己的荣誉,为保护自己的荣誉情愿冒险和牺牲。他态度和蔼亲切,语言条理清晰,很讨女人喜欢,是个有趣的谈话对象。他无疑堪称是一个模范骑士,但是却因为这样他在军队里显得很不合群。

阿季卢尔福想扎进这些人堆中去,他朝一伙人走了几步,然后又不知为什么转向另一伙,但是他并没有挤进身去,别人也没有注意到他他扰豫不决地在这个人那个人身后站立一会儿,也不参加他们的谈话。后来他独自呆在一旁。

他渴望融入集体,这样或许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特殊,但是他注定不能融入,他缺乏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条件。阿季卢尔福开始通过其他方式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他认真地检查军队中每一项事物的进展状况,遇到不合规定的就会大声指责,一遍遍向每个人交代应尽的职责。或者在任何场合出现,以任何形式让别人注意到自己,从而从他人身上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个印证。他绝不能忍受别人漠视他的存在,只要有机会他就要竭力维护自己“正常人”的体面和尊严。

他那白色的身影总是追随着哨所长的脚步,紧跟着值班军官,尾随着巡逻队,一直跟踪到酒窖,他们在那里找到头一天晚上剩下的一坛酒……每逢这种场合,阿季卢尔福总得踌躇片刻,思忖着应当像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当权者一样挺身而出,无言地以自身的权威加以制止,还是像一个出现在不应当露面的地方的人那样,心甘情愿地退出,假装不曾到过那里。他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他不能采取前一种或后一种态度,他只感到需要故意惹是生非,他要干点什么事情以便同别人发生一种随便什么样的关系,如大声喊口令,像十二等兵那样骂人,或者像在酒肉朋友之间那样说说风凉话和粗鲁话。

阿季卢尔福虽然缺少形体,但他并没有丧失存在的勇气,他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他同自己斗争而使自己的意志不至于消散。他努力奋斗而获得骑士称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军衔、爵位,以此来显示自己优越性的地位。他和别人产生关系来使别人对他的存在表示认同。

作为一个缺少肉体的精神存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可以显现给外人,唯一值得他欣慰的就是他的“骑士称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军阶和爵位。这些标签(符号)实质上就是阿季鲁尔福这个不存在的骑士符号性的存在。更进一步说,这些“符号”就是他精神、意志的物化。否定了这些“符号”,也就等于否定了阿季卢尔福本身。

而阿季卢尔福存在的根本,这个骑士的身份还是受到了质疑,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证明15年前他从暴徒手中救出的一个公主在当时是一个,他的骑士身份也是由此获得。这难度之大无异捞针。15年世事浮沉,而阿季卢尔福必须去证明,放弃就是放弃了自己存在的根本。他坚决地说:“无论如何,破贞操必有施暴者。我要找到他,让他来证实在哪一天之前索弗罗尼亚可以被认为是。”

阿季卢尔福找到了公主隐修十五年的修道院,却得知修道院内的修女已经被苏丹王劫掠,他从苏丹王手中救出了公主,将她安置在一个山洞里藏身,自己去和马夫找查理大帝,报告公主的贞操仍白壁无暇。不凑巧的是,当不存在的骑士和查理大帝赶到山洞的时候,寻找圣杯骑士的托里斯蒙多遇到了公主,并与她发生了性关系,不存在的骑士由于不知道真实情形,感到万念俱灰,于是“阿季卢尔福也把马一刺,‘你们再也不会看见我!’他说,‘我没有了名字!永别了!’他钻进了左边的树林。”

阿季卢尔福这种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是卡尔维诺一种寓言式的表达。人的肉体和灵魂像是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两者充分协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阿季卢尔福虽然拥有高贵的灵魂,但如果却缺少污浊的身体,他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现代人对自己的身份焦虑从阿季卢尔福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工作中我们寻找着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社会生活中我们寻找着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这都是一种身份。

这个变态的现代性社会里,人们肯定一个人的身份,主要就是靠外在的这些符号,人本身变得无所谓,这就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欲望,疯狂地追逐着这些外在的东西,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旦我们追逐欲望失败了,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焦虑,进而对自己的存在产生质疑。

阿季卢尔福褪去一身盔甲后就灰飞烟灭了,而我们呢,我们卸下一身盔甲后,我们应该怎么确认自己的存在?

阿季卢尔福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不断地证明自己的存在。

失去信仰后,你是谁?

郎巴尔多进入军队的原因是为了替父报仇,以捍卫父亲的在天之灵,完成自己的夙愿。他对骑士有一种由衷的崇拜心理。而来到战场之后,这里的一切与自己的想象却大相径庭。战争成了一场无礼的谩骂和争抢东西的游戏。骑士的高贵、骑士的勇敢在此刻荡然无存。以前觉得神圣的战争,没想到会是一场混乱,英勇的父亲原来是死在这样一场游戏之中。此时他更感觉到父亲死的无意义。

接下来为父亲报仇的过程更显得滑稽可笑,他在混乱的战场上寻找杀父仇人哈里发,由于“通译”的错误,导致一次又一次的误解,先后遇到了传令官及哈里发的专职侍卫官。当朗巴尔多把哈里发的眼镜从掌镜官手中打碎的时候,哈里发戏剧性地被一个徒刺中而死。

朗巴尔多间接地替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但此时此刻他依然摆脱不了内心的矛盾。这样是不是就是复仇了呢?这样的复仇有意义吗?他对父亲的死以及自己的复仇的意义产生了质疑。而荒谬的战争,并不存在的骑士精神,哈里发的死,这一切又是他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郎巴尔多在战场上遇到了女骑士布拉达曼泰,当他戏剧性地完成自己使命之后,复仇的渴望被更加令人焦灼不安的爱情所代替。他跟随阿季卢尔福去战场掩埋尸体,面对死人,他思考起人存在的意义:

死人呀,我跑呀跑,就是为了跑到这里来像你一样被人抓住脚后跟拖走。现在你眼睁睁地死不瞑目,你在石头上磕碰的脑袋面朝青天,在你看来,这将我驱使至此的疯狂劲头究竟是什么呢?这战争狂热和爱情狂热又是什么呢?我要好好想想。

死人啊,你使我思考起这些问题。我们除了这些进坟墓之前的日子外,没有别的时间,对我们活人是如此,对你们死人也是如此。我不能浪费时日,不能浪费我现有的生命和我将可能有的生命。应该用这生命去为法兰克军队建立卓越功勋,去拥抱高傲的布拉达曼泰。死人哪,我愿你没有虚度你的光阴。无论如何,你的骰子已亮出它们的点数,我的骰子还在盒子里跳跃。死人呀,我眷恋我的追求。不喜欢你的安宁。

而托里斯蒙多这个绝对精神的化身从一开始就是带着虚无主义的情绪出场的,他对现实的一切都产生了厌倦,任何名誉以及世俗的一切利益都不能使他产生兴趣。

“一切都令人厌恶。”

“权力、等级、排场、名誉。它们都只不过是一道屏风。打仗用的盾牌与卫士们说的话都不是铁打的,是纸做的,你用一个指头就可以捅破。”

唯一让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寻找圣杯骑士。当他发现神圣的圣杯骑士团原来是一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土匪时,托里斯蒙多才彻底从自己的幻想中醒悟过来,原来自己一直信仰崇拜的圣杯骑士团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么自己以前对此的信仰以及追逐还有什么意义呢?那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活着的意义呢?

但当他遇到美丽的索弗罗尼亚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我一直在寻找我所缺少的东西,只是在我看见了您的此刻,我才明白它是什么。……”

托里斯蒙多一直在寻根,历经千辛万苦,最后他还是在对索弗罗尼亚爱情上找到了归宿。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托里斯蒙多通过获得爱情践行了自己的“成年礼”,在索弗罗尼亚爱情的映照下完成了对自己的确认,并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郎巴尔多和托里斯蒙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但是他们都经历了理想和信仰的破灭,从而走向对自身存在的怀疑,又都从爱情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爱情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存在主要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确认来完成的。因此男女通过追逐爱情来完成别人对于自己的确认,从而实现自己对自身的认同。在中国,亲情也是很多人存在的根本,有一大批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或者父母活着。也没有错,看从哪方面去评价了。但是本质上都是通过感情去联结。

悲剧是永存的,快乐确是人创造的。尽管这个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来完成对虚无的超越,进而体会人生的真正价值的存在。

写在最后

人是灵与肉的结合体。灵是精神意志,是灵魂;肉是物质实体,是欲望。有位哲人说,人有着两面性。一方面想要满足动物的本能欲望,一方面又想要获得崇高精神的升华,由此看出人是一个矛盾体。不管是缺失物质体还是精神意志,都不是完整的人(或者不叫人)。只有灵与肉的聚合,才是完整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这样,人才能“走出现代困境,通往自由之路”。

作品的创作时间在19世纪末,我们不难从历史的脚步中看出作者创作的意图。19 世纪末期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在获得了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科学技术使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弊端。经济危机的产生,劳资矛盾的加剧,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更为疯狂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几千年精心构造的所谓理性、信仰、道德等观念在战争的硝烟下,顷刻之间烟消云散。”尼采绝望地发出“上帝已死”的哀号。人类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当下我们的社会是否也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进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异常气候频发;随着资本对社会全面的渗透,大多数人被工具化;常识不断被打破,审美逐渐消失或者变形。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追求着结果,失去了耐心,忽视了过程。贪婪、欲望、自私等一系列不好的情绪,在当下都被无限的放大,导致整个社会的共情能力一步步的丧失。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存在?

《不存在的骑士》中每一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对自我的确认,以期能够生存。阿季卢尔福骑士历尽千辛万苦证明自己身份的合法性;朗巴尔多作为一个懵懂少年为父报仇来到战场,从追寻功名和爱情中来确认自我,在历练中完成自己的“成年礼”;托里斯蒙多通过追寻圣杯骑士,寻找精神的父亲,来体味生命的意义;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追寻中争取生存。或许这个路程有些漫长,但终究会到达希望的终点。

讲到这里我又想到了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克拉拉被剥夺了成为人的权利,或者说人的资格,这个资格不一定是善良、正义或者爱,也有可能是欲望、自私和冷漠。而克拉拉相比阿季卢尔福来说是幸运的,在卡尔维诺的笔下,阿季卢尔福除了失去了欲望,甚至失去了爱的权利。

如果说人是一个容器,那肉体就是玻璃、塑料等等组成这个容器的基本元素,而身份就是容器的颜色或者外形,情感才是容器所容纳的内容。一个容器的存在,就是填充内容的器皿,如果这个容器丧失了填充内容的功能,那这个容器也就已经死了。这内容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却又不只能是善或者恶。

作者简介:

墨海青灯, 互联网码农。爱钻书,爱乱想,爱写作。在文字和书籍的海洋里,总有那么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成为你人生的明灯。

《不存在的骑士》:每一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自我的确认

“追求自我” 的主题,一直贯穿于卡尔维诺的创作历程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的关注和独特思考,小说人物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卡尔维诺的作品读起来很轻盈,这种轻盈感很容易让人跌入他设置的“棉花陷阱”中而不自知。

当我初读 《不存在的骑士》时,震惊于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故事竟然能这样讲,但读者如我,乐意步入这个陷阱,周身舒畅,心痒难挠,阅读体验非常奇妙。

在《我们的祖先》原版后记里,卡尔维诺写道“我要使它们成为描写人们怎样实现自我的三部曲,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性,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

卡尔维诺在作品中表现了人类个体在混乱的世界中的生存困境,展示了他们在迷失自我之后寻求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类个体的心灵世界,更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类个体坚持不懈去追求自我存在空间和价值的历程。“追求自我” 的主题,一直贯穿于卡尔维诺的创作历程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的关注和独特思考,小说人物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不存在的骑士》的故事发生在查理大帝时代的异教战争中,小说主人公阿季卢尔福是一个没有肉体的“人”,寄托在纯白的一尘不染的盔甲里,小说讲述了阿季卢尔福这个“行走的铠甲”如何确认自己的存在,最终又走向灭亡的故事。故事中,作者为阿季卢尔福设置了身负杀父之仇的郎巴尔多,将圣杯骑士团视为自身信仰的托里斯蒙多,将自己视为万物的古尔杜鲁,三个对照组。这三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不亚于阿季卢尔福,在我看来这四者正是当下社会中形形的人的四个缩影,而郎巴尔多和托里斯蒙多也都经历了信仰的破灭,和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怀疑,最终也走向了相似的结局。

卸下盔甲后,你是谁?

阿季卢尔福,是法兰克王队中的一个特殊的存在,他骁勇善战,平时做事一丝不苟,对下属要求极严,是军人的楷模。他的奇特之处在于,他没有肉体,只是作为意志和精神的存在。当查理大帝检阅军队时,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阿季卢尔福,两人产生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您呢?”国王来到一位通身盔甲雪白铮亮的骑士面前。

……

“您这儿,穿戴如此洁净……”查理大帝说,因为他看到战争持续越久,兵士们就越不讲究清洁卫生。

“我是,”金属般的声音从关闭着的头盔里传出,好像不是喉咙而是盔甲片在颤动,飘荡起轻轻的回声,“戈尔本特拉茨和叙拉的圭儿迪韦尔尼和阿尔特里家族的阿季卢尔福·埃莫·贝尔特朗迪诺,上赛林皮亚和非斯的骑士!”

……

“您为什么不露面给您的国王看?”

从头盔里传出干脆利落的回答:“因为我不存在,陛下。”

……

“既然您不存在,您如何履行职责呢?”

“凭意志的力量,”阿季卢尔福说,“以及对我们神圣事业的忠诚!”

不存在的骑士作为意志和精神存在,而肉体是灵魂的载体,有了肉体灵魂才有了依附。缺少了肉体,灵魂就像一团气,悠悠荡荡,随时可能泯灭。

而这样一个不存在的骑士,他的生活当然也和一般人有所不同。一方面他对自己所缺失的血肉之躯表现出异常的渴望,而表面上却装出一副讨厌的神态。

他对存在的人们所特有的睡觉的本领心怀嫉妒,这是对某种不能理解的事物的模模糊糊的妒意。使他更受刺激和更为恼火的事情是看见从帐篷边沿里伸出来一双裸的脚丫子,脚趾冲天翘起。沉睡中的军营成了躯体的王国,古老的亚当的肉体遍野横陈。腹中的酒气和身上的汗味蒸腾向上,……

这些士兵尽管肮脏、龌龊,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阿季卢尔福干净得一尘不染,但那也只是一副铠甲而已。他对战场上战死的死人也羡慕不已,因为那些死人也拥有他所缺失的东西。

阿季卢尔福拖着一具尸体,想道:“死人啊,你有我从来不曾有过并且永远不会有的东西:这个躯壳。或者说你没有躯壳。你就是这个躯壳。就是因为它,有时候当情绪低落时,我会突然嫉妒存在着的人。漂亮的玩意!”……

另一方面,阿季卢尔福也努力地争取生存,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他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无条件的信任,对于自己骑士的身份和在军队中的地位有着崇高的信仰。他身上具有骑士的一切优点,他英勇善战,功绩显赫,他注重军人的仪表和风度,拥有全军最漂亮和最干净的盔甲,武器也一直保养在最佳状态。他熟悉一切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执行,不容丝毫懈怠和差错,也不允许在他视线范围内出现玩忽职守的行为。他注重自己的荣誉,为保护自己的荣誉情愿冒险和牺牲。他态度和蔼亲切,语言条理清晰,很讨女人喜欢,是个有趣的谈话对象。他无疑堪称是一个模范骑士,但是却因为这样他在军队里显得很不合群。

阿季卢尔福想扎进这些人堆中去,他朝一伙人走了几步,然后又不知为什么转向另一伙,但是他并没有挤进身去,别人也没有注意到他他扰豫不决地在这个人那个人身后站立一会儿,也不参加他们的谈话。后来他独自呆在一旁。

他渴望融入集体,这样或许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特殊,但是他注定不能融入,他缺乏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条件。阿季卢尔福开始通过其他方式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他认真地检查军队中每一项事物的进展状况,遇到不合规定的就会大声指责,一遍遍向每个人交代应尽的职责。或者在任何场合出现,以任何形式让别人注意到自己,从而从他人身上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个印证。他绝不能忍受别人漠视他的存在,只要有机会他就要竭力维护自己“正常人”的体面和尊严。

他那白色的身影总是追随着哨所长的脚步,紧跟着值班军官,尾随着巡逻队,一直跟踪到酒窖,他们在那里找到头一天晚上剩下的一坛酒……每逢这种场合,阿季卢尔福总得踌躇片刻,思忖着应当像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当权者一样挺身而出,无言地以自身的权威加以制止,还是像一个出现在不应当露面的地方的人那样,心甘情愿地退出,假装不曾到过那里。他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他不能采取前一种或后一种态度,他只感到需要故意惹是生非,他要干点什么事情以便同别人发生一种随便什么样的关系,如大声喊口令,像十二等兵那样骂人,或者像在酒肉朋友之间那样说说风凉话和粗鲁话。

阿季卢尔福虽然缺少形体,但他并没有丧失存在的勇气,他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他同自己斗争而使自己的意志不至于消散。他努力奋斗而获得骑士称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军衔、爵位,以此来显示自己优越性的地位。他和别人产生关系来使别人对他的存在表示认同。

作为一个缺少肉体的精神存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可以显现给外人,唯一值得他欣慰的就是他的“骑士称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军阶和爵位。这些标签(符号)实质上就是阿季鲁尔福这个不存在的骑士符号性的存在。更进一步说,这些“符号”就是他精神、意志的物化。否定了这些“符号”,也就等于否定了阿季卢尔福本身。

而阿季卢尔福存在的根本,这个骑士的身份还是受到了质疑,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证明15年前他从暴徒手中救出的一个公主在当时是一个,他的骑士身份也是由此获得。这难度之大无异捞针。15年世事浮沉,而阿季卢尔福必须去证明,放弃就是放弃了自己存在的根本。他坚决地说:“无论如何,破贞操必有施暴者。我要找到他,让他来证实在哪一天之前索弗罗尼亚可以被认为是。”

阿季卢尔福找到了公主隐修十五年的修道院,却得知修道院内的修女已经被苏丹王劫掠,他从苏丹王手中救出了公主,将她安置在一个山洞里藏身,自己去和马夫找查理大帝,报告公主的贞操仍白壁无暇。不凑巧的是,当不存在的骑士和查理大帝赶到山洞的时候,寻找圣杯骑士的托里斯蒙多遇到了公主,并与她发生了性关系,不存在的骑士由于不知道真实情形,感到万念俱灰,于是“阿季卢尔福也把马一刺,‘你们再也不会看见我!’他说,‘我没有了名字!永别了!’他钻进了左边的树林。”

阿季卢尔福这种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是卡尔维诺一种寓言式的表达。人的肉体和灵魂像是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两者充分协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阿季卢尔福虽然拥有高贵的灵魂,但如果却缺少污浊的身体,他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现代人对自己的身份焦虑从阿季卢尔福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工作中我们寻找着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社会生活中我们寻找着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这都是一种身份。

这个变态的现代性社会里,人们肯定一个人的身份,主要就是靠外在的这些符号,人本身变得无所谓,这就更加刺激了人们的欲望,疯狂地追逐着这些外在的东西,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旦我们追逐欲望失败了,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焦虑,进而对自己的存在产生质疑。

阿季卢尔福褪去一身盔甲后就灰飞烟灭了,而我们呢,我们卸下一身盔甲后,我们应该怎么确认自己的存在?

阿季卢尔福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不断地证明自己的存在。

失去信仰后,你是谁?

郎巴尔多进入军队的原因是为了替父报仇,以捍卫父亲的在天之灵,完成自己的夙愿。他对骑士有一种由衷的崇拜心理。而来到战场之后,这里的一切与自己的想象却大相径庭。战争成了一场无礼的谩骂和争抢东西的游戏。骑士的高贵、骑士的勇敢在此刻荡然无存。以前觉得神圣的战争,没想到会是一场混乱,英勇的父亲原来是死在这样一场游戏之中。此时他更感觉到父亲死的无意义。

接下来为父亲报仇的过程更显得滑稽可笑,他在混乱的战场上寻找杀父仇人哈里发,由于“通译”的错误,导致一次又一次的误解,先后遇到了传令官及哈里发的专职侍卫官。当朗巴尔多把哈里发的眼镜从掌镜官手中打碎的时候,哈里发戏剧性地被一个徒刺中而死。

朗巴尔多间接地替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但此时此刻他依然摆脱不了内心的矛盾。这样是不是就是复仇了呢?这样的复仇有意义吗?他对父亲的死以及自己的复仇的意义产生了质疑。而荒谬的战争,并不存在的骑士精神,哈里发的死,这一切又是他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郎巴尔多在战场上遇到了女骑士布拉达曼泰,当他戏剧性地完成自己使命之后,复仇的渴望被更加令人焦灼不安的爱情所代替。他跟随阿季卢尔福去战场掩埋尸体,面对死人,他思考起人存在的意义:

死人呀,我跑呀跑,就是为了跑到这里来像你一样被人抓住脚后跟拖走。现在你眼睁睁地死不瞑目,你在石头上磕碰的脑袋面朝青天,在你看来,这将我驱使至此的疯狂劲头究竟是什么呢?这战争狂热和爱情狂热又是什么呢?我要好好想想。

死人啊,你使我思考起这些问题。我们除了这些进坟墓之前的日子外,没有别的时间,对我们活人是如此,对你们死人也是如此。我不能浪费时日,不能浪费我现有的生命和我将可能有的生命。应该用这生命去为法兰克军队建立卓越功勋,去拥抱高傲的布拉达曼泰。死人哪,我愿你没有虚度你的光阴。无论如何,你的骰子已亮出它们的点数,我的骰子还在盒子里跳跃。死人呀,我眷恋我的追求。不喜欢你的安宁。

而托里斯蒙多这个绝对精神的化身从一开始就是带着虚无主义的情绪出场的,他对现实的一切都产生了厌倦,任何名誉以及世俗的一切利益都不能使他产生兴趣。

“一切都令人厌恶。”

“权力、等级、排场、名誉。它们都只不过是一道屏风。打仗用的盾牌与卫士们说的话都不是铁打的,是纸做的,你用一个指头就可以捅破。”

唯一让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寻找圣杯骑士。当他发现神圣的圣杯骑士团原来是一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土匪时,托里斯蒙多才彻底从自己的幻想中醒悟过来,原来自己一直信仰崇拜的圣杯骑士团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么自己以前对此的信仰以及追逐还有什么意义呢?那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活着的意义呢?

但当他遇到美丽的索弗罗尼亚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我一直在寻找我所缺少的东西,只是在我看见了您的此刻,我才明白它是什么。……”

托里斯蒙多一直在寻根,历经千辛万苦,最后他还是在对索弗罗尼亚爱情上找到了归宿。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托里斯蒙多通过获得爱情践行了自己的“成年礼”,在索弗罗尼亚爱情的映照下完成了对自己的确认,并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郎巴尔多和托里斯蒙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但是他们都经历了理想和信仰的破灭,从而走向对自身存在的怀疑,又都从爱情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爱情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存在主要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确认来完成的。因此男女通过追逐爱情来完成别人对于自己的确认,从而实现自己对自身的认同。在中国,亲情也是很多人存在的根本,有一大批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或者父母活着。也没有错,看从哪方面去评价了。但是本质上都是通过感情去联结。

悲剧是永存的,快乐确是人创造的。尽管这个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来完成对虚无的超越,进而体会人生的真正价值的存在。

写在最后

人是灵与肉的结合体。灵是精神意志,是灵魂;肉是物质实体,是欲望。有位哲人说,人有着两面性。一方面想要满足动物的本能欲望,一方面又想要获得崇高精神的升华,由此看出人是一个矛盾体。不管是缺失物质体还是精神意志,都不是完整的人(或者不叫人)。只有灵与肉的聚合,才是完整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这样,人才能“走出现代困境,通往自由之路”。

作品的创作时间在19世纪末,我们不难从历史的脚步中看出作者创作的意图。19 世纪末期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在获得了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科学技术使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弊端。经济危机的产生,劳资矛盾的加剧,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更为疯狂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几千年精心构造的所谓理性、信仰、道德等观念在战争的硝烟下,顷刻之间烟消云散。”尼采绝望地发出“上帝已死”的哀号。人类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当下我们的社会是否也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进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异常气候频发;随着资本对社会全面的渗透,大多数人被工具化;常识不断被打破,审美逐渐消失或者变形。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追求着结果,失去了耐心,忽视了过程。贪婪、欲望、自私等一系列不好的情绪,在当下都被无限的放大,导致整个社会的共情能力一步步的丧失。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存在?

《不存在的骑士》中每一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对自我的确认,以期能够生存。阿季卢尔福骑士历尽千辛万苦证明自己身份的合法性;朗巴尔多作为一个懵懂少年为父报仇来到战场,从追寻功名和爱情中来确认自我,在历练中完成自己的“成年礼”;托里斯蒙多通过追寻圣杯骑士,寻找精神的父亲,来体味生命的意义;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追寻中争取生存。或许这个路程有些漫长,但终究会到达希望的终点。

讲到这里我又想到了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克拉拉被剥夺了成为人的权利,或者说人的资格,这个资格不一定是善良、正义或者爱,也有可能是欲望、自私和冷漠。而克拉拉相比阿季卢尔福来说是幸运的,在卡尔维诺的笔下,阿季卢尔福除了失去了欲望,甚至失去了爱的权利。

如果说人是一个容器,那肉体就是玻璃、塑料等等组成这个容器的基本元素,而身份就是容器的颜色或者外形,情感才是容器所容纳的内容。一个容器的存在,就是填充内容的器皿,如果这个容器丧失了填充内容的功能,那这个容器也就已经死了。这内容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却又不只能是善或者恶。

作者简介:

墨海青灯, 互联网码农。爱钻书,爱乱想,爱写作。在文字和书籍的海洋里,总有那么一个人、一本书、一句话,成为你人生的明灯。

铁甲小宝-金属英雄特摄的末路悲歌

背景介绍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三大特摄系列,即奥特曼、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然而除此之外,有一个特摄系列因为没有共用名,而且系列前后在造型、风格上都有差异巨大,所以大家不是很熟悉,这便是金属英雄,一共有17部作品,全部完结后,因为主角都有金属质感装甲,才被如此称呼。我们所熟悉的铁甲小宝便是该系列的倒数第二作。

铁甲小宝故事梗概

一个叫做高圆寺博士机器学家,发现了一个能实现愿望的东西,叫做“和平星”的,及一块古代石板,博士研究后认为,收集齐13个星座的和平星时,便能发挥强大的力量,能实现任何愿望(有点像龙珠呀)。为了这个目的,他研发了“B系列机器人”,但是从此了无音讯。博士有一孙子高圆寺让,即大家熟悉的“小让”,三年后,B机器人“卡布达”到达小让家里(这个桥段怎么这么像哆啦A梦),卡布达博士为了帮助孙子收集剩下的和平星派来的。从此,其它B系列机器人也陆续出现,开始抢夺和平星。

全员恶人

角色介绍

·B系列机器人

编号01 卡布达

原型是独角仙,小让使用友情呼唤器才能变身,武器是电击棒,是变身前的头盔变得,拥有卡布达巨人(消耗了一颗和平星得到的),因此有实力对抗鲨鱼辣椒的巨人。

编号 02 金龟次郎

原型是锹甲,武器是金龟剑。喜欢说“男人就应该默默地……”,大直男,而且都是甲虫嘛,所以和卡布达是好朋友。

编号 03 飞翔机器人

是个辅助,装在卡布达背上的,可以帮卡布达飞上天,喜欢田德丽娜。

编号 04 蝎子莱莱

用蝙蝠鱼&螃蟹,设计的,但是容易误认为原型是蝎子,毕竟他和蜘蛛侦探是一伙的。喜欢喝酒,常常喝醉后做傻事。

编号 05 蜘蛛侦探

不用说,原型是蜘蛛,背部的爪子可以取下来勾人(有点像锤石呀),特点是守财奴。

编号 06 丸子龙

原型是鼠妇,所以可以滚,可以变成一个轮子。

编号 07 呱呱蛙

有两小蝌蚪机器人他,是个学霸,但是最害怕蟑螂恶霸,因为蟑螂恶霸是眼镜蛇,一看到他就会慌乱。一到冬天便会进入冬眠状态。

编号 08 蟑螂恶霸

他是蜘蛛侦探和蝎子莱莱的大哥,想用和平星统治世界。但是大结局改好了,服从制造他的博士。

编号 09 鲨鱼辣椒

编写的程序十分特殊,是其造的机器人里最强的,而且拥有超级鲨鱼巨人,但是有bug,内心黑暗,博士就在他额头刻上了“X ”并把他封闭。丸子龙也是碰巧救了他,但大结局用和平星消除了头上的“X”,改邪归正。

编号 10 田德莉娜

原型是瓢虫,唯一的女性机器人。

金属英雄的末路

铁甲小宝被引入国内后,其实还有列第17作,风格基本与前作差不多,但是却彻底变为子供向,这也标志着金属英雄电视系列真正告一段落,不过如今金属英雄系列的很多设定都被用在平成假面骑士身上。

倘若金属英雄能坚持,以前的立意深刻,不持续走幼儿化路线的话,想必又是另一个传奇!

中世纪西欧骑士小说: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追溯到古老的英雄史诗

中世纪西欧骑士小说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和历史学家的热门研究领域。

这些小说以其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骑士的英勇行为和叙事中蕴含的文化、宗教以及哲学元素而闻名。

然而,在这个引人入胜的叙事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独特而富有象征性的叙述元素,即动物地理。

动物地理是指在这些骑士小说中广泛存在的动物角色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它不仅影响了情节的发展,还深刻地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价值观、文化信仰和地理知识。

文学背景

中世纪西欧骑士小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和12世纪的欧洲。

这一文学传统的兴起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发展和骑士文化的崛起密切相关。

骑士小说通常以骑士作为主要角色,探讨了勇敢、荣誉、冒险以及爱情等主题,这些故事常常发生在中世纪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地,而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在文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世纪骑士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英雄史诗,如亚瑟王传说。

亚瑟王传说中的亚瑟国,被认为是中世纪骑士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

这些传说强调了骑士的荣誉、责任和忠诚,并将骑士的冒险与对抗各种神秘威胁的英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

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团成员如拉恩斯洛特、高文和兰斯洛特等,以其与神秘的外部世界和野性动物的接触而闻名,这为后来的骑士文学提供了灵感。

在12世纪,欧洲的骑士文化进一步繁荣。

骑士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上升,他们成为君主和领主的重要臣仆,并在军事、文化和社交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骑士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克雷蒙特、沙勒和卢森堡等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将骑士形象塑造为具有高尚品质的英雄,他们的冒险旅程常常涉及到险峻的地理环境,如茂密的森林、巍峨的山脉和神秘的湖泊。

这些地理元素不仅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还暗示了主人公在面对自然界挑战时所展现的英勇和决心。

另一方面,中世纪骑士小说也受到了宗教和神秘主题的影响。

教信仰在这些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一些骑士小说还探讨了神秘的宝藏、圣物和神秘力量,这些元素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构成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探讨中世纪西欧骑士小说中的动物地理与冒险旅程的关系,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主题,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系统和可靠的研究方法。

本章将详细介绍我们的方基础,包括文本选择标准、数据收集方法以及文学分析方法。

为了确保研究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文本选择标准。

我们将选择一系列典型的中世纪骑士小说进行分析,这些小说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代表性:选取代表中世纪骑士小说不同流派和地区的作品,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

可获得性:确保所选文本在现代版本中容易获取,以便进行详细的分析。

地理元素重要性:文本中包含与地理环境和动物相关的情节和描述。

数据收集是本研究的关键步骤,它要求我们从所选文本中提取相关的动物地理描述。

以下是我们的数据收集方法

文本筛选:首先,我们将仔细阅读和筛选所选文本,以确定其中包含与动物地理相关的情节和描述。

描述提取:一旦确定了相关部分,我们将系统地提取这些部分,包括对动物和地理环境的详细描述,以及它们在情节中的上下文。

数据整理:提取的数据将被整理成可管理的数据集,以便进一步分析。

为了深入理解动物地理与冒险旅程之间的关系,我们将采用文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题识别:我们将识别文本中涉及动物地理的主题和情节,包括骑士与野兽的交互、地理环境对情节的影响等。

文学元素分析:我们将分析文学元素,如象征、隐喻和比喻,以揭示动物地理在叙事中的象征意义。

情节演变:我们将追踪动物地理与情节的发展,了解它们如何共同推动叙事,塑造角色以及反映文化和地理观念。

动物地理与冒险旅程的表现

在中世纪西欧骑士小说中,动物地理与冒险旅程的表现是一个充满丰富情感和象征意义的重要主题。

这一主题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为情节提供了多样性和深度,还揭示了中世纪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骑士小说中的动物地理元素表现出多样性,包括野兽、神兽和幻兽。

野兽常常被描绘为冒险中的障碍和威胁,它们具有野性和未知的特征,骑士必须克服这些障碍以展现他们的勇敢和决心。

神兽则常常象征着神圣和奇迹,它们在情节中引导着骑士走向荣耀和成长。

幻兽则通常具有神秘的性质,代表着超自然的力量和未知的领域,骑士冒险与这些生物接触,也意味着他们面对了神秘和未知的挑战。

地理环境在骑士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背景,还经常成为情节的关键元素。

山脉、森林、湖泊等地理特征通常是骑士冒险的背景,它们提供了情节的障碍和挑战。

例如,一个深邃的森林可能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骑士必须在其中寻找方向,与野兽搏斗,或者解开神秘的谜团。

这些地理元素的选择和描写,不仅呈现出了中世纪人对自然界的认知,还暗示了冒险的性质和骑士的品质。

动物地理元素通常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骑士在与野兽、神兽或幻兽的遭遇中,不仅仅是面对肉体上的挑战,更是内心的考验。

他们必须展现出勇气、智慧和道德品质,以克服障碍和完成任务。

这些遭遇也常常塑造了主人公的性格,使他们成长为真正的骑士。

动物地理元素在骑士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和意义。

野兽可以象征着人类内心的野性和恶,骑士需要战胜这种内在的挑战。

神兽和幻兽则代表着神圣、超自然的元素,它们引导着骑士通往更高的道德境界。

地理环境反映了中世纪人对自然界和未知地区的恐惧和好奇,同时也象征着人类在世界中的探索精神。

举例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中世纪西欧骑士小说中的动物地理与冒险旅程之间的联系,我们将选取几个典型的骑士小说场景进行详细分析。

这些场景将帮助我们揭示动物地理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象征意义。

在亚瑟王传说中,经常出现与狩猎有关的场景。

这些场景中,骑士常常面对野生动物,如猎鹿、野猪和狼。

这些野兽代表着野性和未知,挑战骑士的勇气和狩猎技巧。

同时,狩猎场景也反映了亚瑟王和他的骑士团的贵族身份,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掌控。

例如,在亚瑟王传说的一个场景中,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前往一片神秘的森林进行狩猎。

在森林中,他们遇到了一只巨大的白鹿,它被视为神圣的迹象。

这只白鹿既象征着野性和未知,又代表了骑士的探险精神。

骑士们追逐这只白鹿,这个冒险旅程成为了他们的成长之路,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荣耀和勇气的追求。

克雷蒙特的传说是法国中世纪文学中的一部分,其中涉及与龙的战斗和地理环境的互动。

在这个故事中,克雷蒙特与他的骑士们必须面对一只凶猛的巨龙,它威胁着王国的安宁。

这只龙不仅代表着野性和邪恶,还与一个险峻的山脉相连,这座山脉本身也是一个象征,它代表着未知和挑战。

在克雷蒙特传说中,龙的战斗场景揭示了骑士的英勇和决心,他们必须克服自身的恐惧,穿越险峻的地理环境,才能够与龙展开决斗。

这个场景不仅是一场冒险,更是骑士品质的考验,他们的胜利象征着勇气和荣誉。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世纪骑士小说,其中有一个神秘的湖泊扮演了重要角色。

湖泊不仅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还与神秘的力量和情感联系在一起。

主人公特里斯坦在湖泊附近与一只神秘的独角兽相遇,这个场景充满了神秘和象征意义。

这个湖泊代表着未知的深度,它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间感情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中世纪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湖泊的清澈和宁静与独角兽的神秘性相互映衬,创造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场景,深刻地影响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