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中国的疫情正在结束(中国的疫情正在结束 280 新闻)

时间:2024-01-20 12:32:55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官方:目前新冠及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据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2日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当日发布通知,就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谈及疫情总体形势,通知指出,2023年2月以来中国新冠疫情呈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目前新冠及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省份登革热处于高发季节,个别南方省份流感疫情呈上升趋势。

通知指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相连,民众出行意愿较强,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输入扩散风险增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

关于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通知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包括“强化监测预警,确保及早发现疫情”。

通知要求,假期前应强化疫情形势风险研判,查短板补漏洞,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假期期间应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实时发布疫情信息和健康风险提示。假期结束后应及时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做好学校、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疫情监测,严防疫情反弹。各地要加强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通知指出,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鼠疫、猴痘、登革热等传染病的诊治能力,落实“四早”要求。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要求,加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管理,做好医患个人防护,有效避免院内感染发生。(完)

中国调整防疫措施 外媒关注“有序”一词丨北京观察

昨天深夜11时许,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宣布从明年1月8日起取消对入境人员的隔离管理,仅需要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并宣布对国内的新冠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此外,国家卫健委还宣布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这也是近50天以来,国家对疫情防控政策作出的第三轮较大调整。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也就是外界俗称的“二十条”措施,不再判定次密接者,并且将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7+3”管理措施调整至“5+3”等。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调整隔离方式(轻症者可以选择居家隔离)等。

19天之后(12月26日),相关措施再次得到优化调整,其中取消对入境人员的隔离管理及取消“五个一”等国际航班管制措施备受瞩目。

外交部也随即跟进作出调整。27日早上,外交部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署名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

今天(2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讨论度最高的议题就是调整防疫措施,超过一半的问题与此相关。记者会一开始,汪文斌首先介绍了具体的调整内容。汪文斌表示,暂行措施将于北京时间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中国各驻外使领馆亦将发布相应通知,请来华人员密切关注,同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中国疫情措施调整,外媒关注点是?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今天外媒的涉华报道中,头版头条也都聚焦于此。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标题关注“新冠感染”的名称调整,并指出自2020年初以来,中国一直将新冠肺炎按该国传染病法中与鼠疫、霍乱同等级的甲类传染病管理,因此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出入境人员和行李都需要接受检疫。

《华尔街日报》则以中国将“重启边境”为标题进行报道,指出这是中国自疫情暴发以来放松限制的最大动作之一。《纽约时报》刊发题为“中国放松国际旅行限制,取消入境隔离”的报道,指出这是中国“迈向重新开放”的最重要措施之一。不过,报道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担心这些新措施并不等于中国的边境立刻重新开放。原因在于,何时恢复旅游签证,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外籍人士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签证安排,这些具体细则都尚待公布。

法新社记者在今天记者会的答问环节开始后立刻询问:“这是否意味着中方从下个月开始将发放旅游签证?”汪文斌对此回应称,目前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中方将继续根据疫情形势发展,科学动态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为不同目的来华的各国人士提供便利。

外媒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外人员恢复往来的期待。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航空公司会在本星期五(12月30日)恢复新加坡直飞北京的客运航班。这是新航在停飞近三年后,重启飞往北京的载客服务。据报道,航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欢迎”中国入境政策的调整,期待能够为新加坡、中国两国的旅客提供更便捷的航空出行服务。

港澳地区也对相关调整表示欢迎。香港《南华早报》注意到,防疫措施调整后,搜索香港往来内地航班激增,有1个网站报告的流量激增500%。有旅行社表示,从香港飞往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和南京等内地主要城市的航班最受关注。

此外,昨天晚上,携程网的数据还显示,中国内地用户对出境机票的搜索量同样激增,排名前十的目的地包括澳门、香港、日本、泰国、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

企业界和国际市场的反应则更为直观和具体。据印度“商业标准报”网站报道,因中国放宽限制刺激了国际社会对于燃料的需求,国际油价在周二触及了过去三周的高位。报道也指出,在周一圣诞休市结束后,周二美国以及英国的股市都有所上涨。彭博社报道,由于受到中国防疫政策以及美国通胀放缓迹象的双重影响,黄金的价格也在走高。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刚林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感觉终于迎来了转机”,并表示隔离措施的解除“为恢复正常的商务旅行扫清了道路。”中国欧盟商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可能会提振商业信心”,但在做出长期决定之前,企业可能会“观望当地情况如何演变”。

为何强调“有序”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媒体都关注到通知中出现的“有序”这一措辞,《纽约时报》也在报道中将此说法加粗提亮。对于“有序”一词的关注,体现出这些英文主流媒体对中方防疫措施调整的谨慎态度。一方面,外界注意到中国国内的疫情仍然处于高发期,有一些国家表达了担忧。另一方面,相关调整刚刚发布,许多具体细则尚未明确,外界仍然处于观望态度。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许多驻外使领馆已经在陆续公布跟进措施。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官方网站上,在27日中午便发布了中国驻印尼使领馆关于落实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公布了登机前核酸检测、入境检疫、健康防护、赴华签证等各方面的具体优化措施。

中国驻美大使馆网站也发布了调整说明,以及一些重点注意事项。

“中方将根据疫情的新发展、新形势,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为中外人员安全健康有序往来创造更好条件,”汪文斌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说。

12月27日晚,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称,自1月8日起恢复受理因出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受理外国人签证业务;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恢复毗邻港澳口岸边检快捷通道。这也是继12月26日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表示要“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后,国际旅行方面又一个重磅的利好消息。

国家移民管理局这则消息有力刺激了人们办理境外签证的热情。据携程数据显示,消息宣布后境外签证的搜索量瞬时增长300%,其中香港签注的搜索大涨5倍。

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各部门的配套措施正在陆续跟进之中,值得密切关注。外界也普遍期待,随着一系列优化措施的正式实施,中国的国门将“有序”且稳步地越开越大。

作者丨朱恩地,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