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梦的部首是什么(梦的部首是什么部)

时间:2024-01-16 09:46:59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解说“梦”字

梦百科-梦字

拼音:mèng

繁体:夢、夣、㝱

基本字义:1、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2、做梦:~见。3、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详细解释:〈名〉1、(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2、同本义3、湖泽(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动〉1、做梦2、比喻幻想

《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又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又【司馬相如·子虛賦】楚有七澤,一曰雲夢。雲夢者,方九百里。按《左傳》《漢書》雲夢平去二音。又水名。夢水,在袁州宜春縣東。【寰宇記】昔鍾儀欲相此立縣,夜乞夢,果符所祝,因名縣曰思縣,水曰夢水。又姓。見【統譜】。又【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中切,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旣遇目兮無兆,曾寤寐兮弗夢。爰顧瞻兮家道,長寄心兮爾躬。又【集韻】彌登切。音萌。【詩·齊風】甘與子同夢。又叶諸良切,音章。【琳·大荒賦】懼蓍兆之有惑兮,退齊思乎蘭房。魂營營與神遇兮,又診余以嘉夢。又叶暮傍切,茫去聲。【道藏歌】絳衣表羣會,生始似久夢。德隱冲內迹,至寂不覺當。當去聲。【說文】夢,不明也。从夕,瞢省聲。

《说文解字》:不明也。从夕,瞢省聲。莫忠切。又,亡貢切《說文解字注》:(夢)不朙也。小雅:民今方殆,視天夢夢。傳曰:王者爲亂夢夢然。釋訓曰:夢夢,亂也。按故訓釋爲亂。許云不明者,由不明而亂也。以其字从夕,故釋爲不明也。夢之本義爲不明,今字叚爲㝱寐字。夢行而㝱廢矣。从夕,瞢省聲。莫忠切,又亡貢切。古音在六部。舉形聲包會意也。《说文解字新编解释》:“梦”是会意字。甲骨文右边像一张床的形状;左边是一个人躺在床上,手抚额头在做梦。金文下部增加了“夕”字。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夢”。汉字简化后写作“梦”。

《说文·夕部》:“夢,不明也。从夕,瞢省声。”(夢,不明。从夕,瞢省声。)

“梦”的本义指做梦。如《论语·述而》:“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引申指虚幻。如《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后因以“梦蝶”比喻虚幻无常。

《國語辭典》:〈名〉1、睡眠時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幻覺、幻像。如:「美夢成真」。《莊子·齊物論》:「覺而後知其夢也。」2、姓。如宋代有夢仲才。〈动〉作夢。《論語·述而》:「吾不復夢見周公。」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九:「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形〉虛幻的。如:「不切實際的夢想。」

谈“荆”说“楚”

中国的汉字其实是图形文字,汉字是意音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

汉字有六法,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方法。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六书”中属于象形字。

六法中首推象形字,日与月,在中国人知道最早的甲骨文中,就是图画,但把两字合在一起,它的合意就成为“明”字,小和大,上小下大,合意就成了“尖”字,所以,汉字要比拼音文字先进,如果把英文的日(sun)和月(moon)合起来,会是一个什么字呢?

“人”从甲骨文、金文字形来看,“人”字像一个站立着的人形。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说文解字原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从人。”文字最上端是头,头下面是向左右伸展的两臂,最下面是两条腿,在人宽阔的胸脯上刺有美观的花纹图案。义指“文身”。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字形完全一样。

中国的汉字组字很科学,“文”字的本义是“文身”。

在这个意义上,后人增加了偏旁“纟”,产生了新的形声字“纹”,表示花纹之义。也就是说,“文”是“纹”的古字。而“文”字的本义并没有始终保持下来,而是不断地被引申出其他含义。因为“文身”是在身上刺花,所以引申为“花纹”“纹理”。现代汉语中“水文”“天文”的“文”字也是指自然界中某些呈“纹路”状的现象。“花纹”是有条理的。有金属属性的字,都加有一个金字偏旁。如银、铁、铜、锡等;有水属性的字,都加有一个三点水偏旁。如江、河、湖、海。

1、谈“荆”字

由荆组成在地名,即荆州,“正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氏》。

荆州的阴湘城遗址中发现有“荆”字的陶器,以及在天门石家河遗址与荆州阴湘城遗迹中发现有“荆”字的陶器,说明这一大片区域在三代前,是一个叫“荆”的大的部落联盟;是先楚楚民生活之地。这个叫“荆”的部落联盟就是以后楚人的源。

荆州的得名,一说是因荆山而得名。但自古以来,先要有人的地方才会有地名。那荆山又因何得名呢?荆山位于江汉平原的西北,先秦以前,江汉平原的原居民是三苗中一个叫“荆”的部族,这个叫荆的部族分布的范围很大,整个江汉平原,以及湖南洪江的高庙一带,都有他们的遗迹。所以叫荆国,以后禹分九洲,此地就成为了荆州,于是后来就有了荆江、荆山。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朝圣地,是凤凰图腾的故乡,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是三国文化的故乡之一,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圣地之一。

西汉起,她是全国十大商业都会。南北朝,她与扬州齐名,是长江流域三大经济中心。五代时,她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市,唐宋时,她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时是全国著名的棉花集散码头;马关条约,沙市开埠以后,荆州誉满全球。

荆州是楚庄王、屈原、岑参、张居正、三袁的故乡,还是关羽、武则天、唐僧、李白等无数英杰的第二故乡。

下图这两个汉字,就是一个很形象的金文荆字。

“荆”字,查《说文解字》,荆,楚木也。查汉典,荆”字,未见甲骨文,只有金文。

上图就很形象的反映了金文“荆”字的本意。就是一人手持耒耜在开垦。

无独有偶,我国大禹的画像,也是手握耒耜带领人民治理水患的形像。

“荆”的字型就像一個人在用耒耜奋力开垦土地,以后的楚文字在“荆”字上加了个草字头,更形象了就是一个人在用耒耜奋力开垦荒地,以后就有了成语“披荆斩棘”。

但我们考察“荆”字的古字,最初的的荆字的写法是见下图中的“荆”字:而最早的“荆”字在荆州阴湘城的陶缸上发现的一个陶文“荆”字。

《夏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乂作开垦解,上图金文2中有二个“乂”字,这个就是荆字的本意。又【蔡邕·独断】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众也。“荆”为楚都所在地,所以荆与京同音。清华简《楚居》中有京宗地名,故荆州之楚人的发源之地称为京宗。

讲到荆州,不能不讲到江汉平原,根据考古资料,此地与洞庭湖区周边发现了许多的中国早期古人类活动遗迹,分布有陶家湖城、门板湾城、笑城、叶家庙城、张西湾城等。在该区西北角还有位于襄阳西北的凤凰咀城。这些早期的人类活动遗迹不见城与壕;也不见战争的遗存。但发展到后期,出现了武器和城址、壕沟。说明此地区出现了最早的邦国,按文献,这一时期,应是三苗族群出现了。三苗出现后与当时的夏、商、周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后来,一直到了禹时期。因为经多次的征讨,古老的的三苗族群瓦解了。由楚国取代了三苗。

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区周边发现的古人类遗存,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是水稻种植,二是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三是竖穴土坑直身葬制,四是绳纹陶器。这些都是后世楚文化的主要特点。说明了楚文化与本地文化的渊源。

到了夏商时期,楚人在中原吸收了商周文化,回到江陵故郢都后,在墓葬制中引入了车马坑。最终形成了最具有楚都墓葬特点的楚文化。

【正韻】荊字从幵。而从金文的字形,正是先民奋力开拓之景。一个“开”字,有扩大、发展之意:如开扩。开拓。一个“荆”字的读音为“jīng”,与“荆”读音相同的有"斤"、"京"、"金"、"津"。"斤","斤"字象形。在甲骨文中,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说文》凡用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則謂之斤。象形。在石器时代,开山很累,一般要由男子采用石斧才行,所以用“斤”加上一个“父”字组成了一个合体字“斧”。土地开垦了种水稻,需要筑有一块高地居住,于是后来高地叫“京”。

【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京(象形。甲骨文的“京”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后引伸为京城,王之所都。字型上部的三角形就似一座人住的窝棚。

荆州如何得名,经网上搜索荆州,在《荆州》一文中有,《禹贡》中这样描述: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唐颜师古解道“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现荆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境)。荆州由来已久, 荆州之名由来,房玄龄等有三个解释:“荆,强也,言其气躁强。亦日警也,言南蛮数为寇逆,其人有道后服,无道先强,常警备也。又云取名于荆山。”别除政治歧视,荆州无非得名于荆山,其地温暖、其民强悍而已。在先秦文献中,荆即楚、楚即荆,荆、楚互通。荆州自楚立为国都以后,荆州先后有6个地方割据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其实,荆州的得名是本地原来就生活着“荆”族人。因有荆人居住,才叫着“荆州”。

【說文】楚木也。【山海經】虖勺之山,其下多荆杞。【本草】牡荆。【註】古者杖以荆,故字从,其生成丛而疎爽,故又謂之楚。荆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

清华简《楚居》载,夏未商初祝融后高季连部南迁荆山,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宾于天,巫咸改其胁以楚,曰楚人。因妣母裹“楚”(荆条)而葬。故后世得名为楚。按禹贡中的解释,:“云土、梦作乂。”是指“荆”在这一片地方(古江汉地区)的先民奋力开拓,治理的意思。所以“荆”应以名词作动词用。“荆”不是“楚木”之本意。江汉地区这片古云梦泽经开垦、治理后,成为可以耕种的土地。当初,楚先民在开垦荆州不是因为有荆山而得名荆州,而是因有三苗古荆国才有荆山。是先有荆州,后有荆山。

有很多文章写禹划九州,始有荆州,由于禹征三苗,以后划九州,就把三苗一带的区域取其原来的地域名为荆州。讲到荆州,需要说到“南国”,“息国”。

《路史》二十七卷:“男:(南)《世本》之“有男氏”,《潛夫》作“南”,周書之“有南”也。二臣勢均争权而分楚地《記》云:'汉江之北為南陽。汉江之南為南郡'者是。”说荆州商代时有一个“南国”。所以以后,到周时称荆州为“南国”或“南乡”。

商周时,中原人称“南乡”为“丹阳”,故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又有:“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说明楚就在丹阳之地,又查《汉典》中的“楚”字解译中有【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可以认为子男之田的始封地就在荆州。《史记•贷殖列传》中还有一句话: “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联系上下文,那么江陵楚故都所在地就等于在丹阳地域,到了秦汉年间,析江陵西部置枝江,这也可能是东汉时期丹阳枝江说的来历。《读史方舆纪要》《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

“息国”也是先秦之前南方的一古国。息民和楚民共同生活在江陵一带,所以,江陵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和地名,如“息壤”,“豫章台”等。以后“息”迁徒到河南,春秋时有了息国。后来息国因为出了一个美人叫息妫,导致楚文王灭了息国。

2、为什么周人的南乡在先秦时称为丹阳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南至牂柯为徼。

【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所以丹阳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块很大的地域,就指的是周时之所指的“南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中的是“居”丹阳而不是“都”丹阳。一些楚学研究者讲丹阳均离不开“丹”字,总想到的是丹江或荆山,然而“丹”字可作“南”字讲,“丹阳”即“南方之极”。

荆州在商周时为商周时的南土。

《左传·昭公九年》载:“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江汉地区在商末周初时就已成为周人的势力范围。郑玄《毛诗谱》亦谓:“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说明在商周之时,楚国在江汉一带已强大起来,以至受到商周的多次征伐。今本《竹书纪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武丁伐荆一事,又见于《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这两条文献互证,足见商代后期荆蛮成为南方强大的势力集团。荆蛮又称楚蛮,是三苗的后裔。以后到了周初,周昭王也多次征伐荆楚,最后周昭王也淹死在汉水。

几十年来,由于学界对丹阳的解释总离不开丹江和荆山,所以,给丹阳地望的寻找给予了许多弯路。

丹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见汉典)。

丹阳这个地名出现较早,应在先秦时出现,丹阳属周人的南土。古时一个地名可以到处迁移。甚至丹阳地名在汉代也出现在安徽当涂。按一些文章对《楚居》的研究,楚先祖季连由中原进入湖北,先到的是淅川一带,并在些地建立起部族聚落。

以后楚人强大后,此地形成了一个楚国边陲城市,到秦汉间,此地也被叫成了丹阳。楚人自己不讲丹阳,清华简《楚居》中也不见丹阳,新蔡简甲三:11、24 号简“昔我先出自颛顼,宅兹沮漳,以选迁处”。《左传哀公六年》楚昭王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因此,江汉沮漳就应是丹阳所在地。清华简《楚居》中记载有历代楚王到处迁居。仅地名有十多个,即……爱陂、训水、方山、盘、京宗、哉水、屈、都、夷屯……等。这些地名中,虽在传世文献、器物铭文中出现过,但具置不很清楚;一些文章认为是楚王频频迁都,但本文认为楚王到处迁居,迁的不是楚都,而迁居的是历代楚王所居的封邑或王宮(游宫)。

這些封邑或王宮均在郢都王畿之地的周边。早期的楚王起名有一个特点,以出生地为名。但是在《楚居》中,以及地下考古资料中从不见“丹阳”这个地名。所以,“丹阳”这个地名应是先秦时期,楚以外中原各国对楚的居住之地所起的的一个地名。

3、楚的起源地及后世的迁徙

楚的起源,按屈原的说法:在《离骚》首二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说自己是帝高阳之后。在荆州发现的许多的楚墓中,楚人祭祀的先祖中就有祝融等三楚先。史藉中对于祝融的记载较为混乱,《国语·周语》中讲:“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但在《通典.州郡七》中讲:“新郑,祝融之墟。”《左传昭公十七年》中也有“郑,祝融之墟也”于是祝融就搞成了中原人了。

楚人早期的迁涉,应是楚先民由南方迁涉到中原,在新郑后得到发展,稳定了。祝融一族在此地发展起来以后,受到商周势力的打压,于是再南迁,回到楚人记忆中最早的楚族的发源地-江陵。

在江陵,有旧石器时代的鸡公山遗址,有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一切,孕育了后世的楚文化。楚先民迁到中原后,形成先楚文化,再回到江汉以后,才形成了灿烂的楚文化。

在荆州磨盘山遗址、荆南寺遗址、梅槐桥遗址等地发现的江汉之间的楚式鬲,是楚文化的典型特征。此外在江陵,考古发现了梅槐桥、周梁玉桥等商代文化遗迹。

有一些学者认为楚人是由中原南迁到荆楚的。但根据《史记》中的楚文化的发展路线,楚其实是由南向北,楚文化源于当时荆州的三苗,先夏时,由三苗中出现了一支叫“荆”的部族“荆蛮”,荆蛮族群中的季连族在大禹征三苗时迁涉到中原,由季连族群中有一支叫祝融的部族强大起来。被商称为“楚蛮”,商周易时,却被周成王封为子男楚,由于商对楚蛮的不断挤压,这支部族又向南迁,最终在江陵定都立国。所以楚的族源路线是:

古荆国→三苗→荆蛮(楚蛮)→楚(子男)→楚国。

在《楚居》中,记载有多位楚王居于为郢。为郢,已有学者认为在荆州市的江陵。

楚文王迁郢是迁到纪南城吗?春秋时的郢在何处,按《左傳》文公十年追述城濮之战后子西“沿汉泝江,將入郢”,哀公四年記載“吳將泝江入郢”,旣然入郢需要逆江而上,則“郢”必在江边的江陵。早期的郢没有城墙,以城墙和纪南城没有发现战国前的考古遗存,就否定纪南城,依据不足。按《左传·文公十年》子西“沿汉泝江,將入郢”,说明春秋时的“郢”决不在秭归,因为秭归没有“沿汉泝江”的条件。也不在汉水的宜城和丹淅。

如果说是纪南城,有不少学者反对,说纪南城没有考古学证据,就是说纪南城早不过战国中期。但按文献记载,纪南城是楚文王迁郢后九世平王城郢。楚平王是楚灵王之子,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按一世20-25年,九世近180-225年。即可上推到公元前696-741年,文公十年为公元前617年)。在此时间轴内。由于纪南城的考古远没有结束,不等于现在没有发现就认定以后也不会发现。据江陵雨台山的考古资料说遗迹的地下考古文化层可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为春秋中期,二期为春秋中期,三期为战国早期,四期是战国晚期;在纪南城内已发现了春秋时的遗存。上世纪在阴湘城考古发掘时在已发现有西周、春秋的文化层,但没有进一步发掘,遗憾。

不过《国语·周语》成书要早于《通典》,所以夏之兴也,融降于的崇山应在南方。再按《史记·五帝本记》中: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兜於崇山(今张家界),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南蛮与三苗,均在南方。这样看来,崇山在南方不在北方。崇山不会是嵩山。

《史记·楚世家》中也讲:“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以后到了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琹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季连至穴熊一段时间,到处迁徙,其历史很难记载。

《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又《史记》“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以上这二段文字是说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以子男之田时,地域较小,经过筚路蓝,楚人势力到了荆山,再经过数代努力,到了熊渠时,楚已在江汉之间强大起来。所以楚昭王称:“江汉沮漳,楚之旺也。”

后世传说祝融为南方之火神。所以楚源应出自中国南方。楚族不会是由中原到南方。

猜想,楚族原本属三苗“蛮夷”之“荆”族,禹征三苗后,随禹迁至中原,以后部落发展了,受到商的排挤后南迁,终究回到了荆州,改族号为楚,后来周成王封熊绎于荆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记·楚世家》载文曰:“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于荆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丹阳在何处,自古以来有丹淅说、秭归说、枝江说。

但根据地下考古资料,丹淅说、秭归说在中国考古界并没有得到一致肯定。

只有枝江说因受到地下考古的支持目前受到重视。而秦之前枝江属古江陵,因此丹阳就在古江陵,即今天的荆州区纪南与枝江问安之间。荆州《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几经历史变革,如今的荆州,被拆解得惨不忍睹。江陵一般史书载江陵始于秦代,但地下考古发现,江陵应始于楚国时期,不过那时的“江陵”只有一个单名“陵”,楚人叫“菱”又叫“芰”;

屈原的诗作中有很多对“芰”的描写。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江陵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将相来过江陵,除大家熟悉的曹操、刘备、关公以外,楚国楚悼王与吴起在此变法,屈原在沙市江渎宫写下《天问》,秦始皇外巡来过江陵,唐代唐僧玄奘来过江陵草市天皇寺讲经,宋岳飞驻江陵,令军民营田,年收粮食可供荆州军民半数。江陵的得名,是因“近州无高山,所以皆陵阜”而得名,江陵是以以地貌特征或地物命名。

先民取一处地名,早期应该是以植物或动物取名,因为原始人当时的主要生存方式是种植或渔猎。先秦时期,许多地名均是一个单名。江陵最早的地名应为“陵”, “陵”,的古字为“夌”,由于当年此地水面较多,湖泊中生长着大量的菱。菱应是当年楚人主要采集的食用植物,所以此地楚人叫“菱”;经过开垦,此地成陆可以居住了,以后有了族群之间的争斗,为了保卫自己生存的领地,所以,“夌”字加上了“阝”旁成了“陵”。到先秦时演化成复字地名“江陵”。 “高山、陵阜”是后来发展了,先民对事物的认识深化了后对某地的地貌特征的一种认识。“夌”字的甲骨文字型如下:

楚系“陵”字:

3、说“楚”字

“楚” 楚,说文:丛木也。一名荆。楚,楚国,先秦时中国南方最大的一诸候国,说楚国八百年,“楚”字,楚国文字,“楚”字的甲骨文字形:为:

以下的甲骨文和楚国文字都 有一个“口”在双木林中,说明是在林中的一块居住地。充分体现了楚人当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即艰苦创业的精神。

与“楚”字本字相同,加有偏旁的有“礎”, “礎”实为简化字中的基础中的“础”字。说明了开垦时的艰难。

一个“楚”字,由于先民治理、开垦土地非常辛苦,所以最早的“楚”字有苦之意。如痛楚;辛楚。又因当年的开垦要披荆斩棘,荆棘开有鲜花,由于楚先民的服饰以丝绸为主,比中原的衣服好看多了,在《诗经》、《楚辞》中都有对南国女子的描写,以后又经楚灵王的推介(灵王好细腰),楚国女子的美丽形象传到中原。【诗·桧风】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词语。屈原《九歌》有对楚国女子的赞美: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有个人儿在山上呵,你身披薜荔女萝束细腰。含情脉脉开口微微笑,爱慕你啊,美丽又窈窕。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除了杨玉环是北方人以外,其他三人都是江南女子。所以“楚”又有楚楚动人,衣冠楚楚。

后来延伸出荆、楚同意。是因在《楚居》中:“丽不从行,渭(溃)自(胁)出,妣宾于天,(巫)(咸)赅(改 )亓(其)(胁)(以)楚,氐(至),今曰楚人”。说是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肋生难产,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

几千年前,那时的女子难产,死后以“楚”(荆条)遮盖腹部下葬,“楚人”应该是纪念那种痛苦的过程。在今天,荆州发现的楚墓中,均有在棺椁上覆盖一层竹席或丝帷。当时楚人条件艰苦,没有棺椁,只好用荆代替。

时至今日,我们在江陵地区发掘的楚墓中,棺椁上有竹席履盖,用竹席取代了荆条,可能就是这种习俗。

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过荆门即荆州,李白诗曰荊州,说明李白认为“楚”即是荆州。

楚始都在何地?

很多文章依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都说是楚始都丹阳。但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却说: “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上世纪,在江陵的郢北村,地下考古中发现一支刻有“丹阳”二字的秦铜戈[1]:这是建国几十年来考古发现的有确切地名的地下文物。

所以丹阳在古江陵,这件秦戈似乎就是一个直接证据了。

不过仍有不少文章对此非常谨慎。总认为纪南城的地下考古,证实年代达不到战国中期以前,就肯定与楚始都的初始年代不符。不过纪南城目前没有发现战国前的考古遗迹,不等于以后就不会发现,因为在郢都以东百里,考古发现了楚灵王(?―公元前529年)的章华宫。上世纪在郢都纪南城以西不足30里的万城闸发现了西周时期楚穆王的青铜器(四件)。楚穆王公元前625年至前614年在位,远早于战国时期。所以说纪南城不能早于战国中期是太武断了。上世纪,考古部门曾对纪南城内的在古井中发现的木构件遗存做了碳14测定,发现其年代在公元前410-510年,此时正是春秋时代。

最近央视放映了一个《看见纪南城》的纪录片,讲文王迁郢,迁的就是江陵。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熊家冢发现的楚王陵有宏大的車马坑(年代已证实是战国早中期)。

有许多文章说秭归是古丹阳,但是秭归的地下没有楚文化的遗迹,也从来没有发现车马坑或稍大一点的楚国贵族墓,就凭《水经注》一句: “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又说:“丹阳城,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楚子先王陵墓在其间,盖为征也。”虽然这段文字,写得有声有色,证据确切。然而在秭归,“楚子先王陵墓在其间”迄今没有发现。甚至连大一点的楚贵族墓也没有。更没有车马坑的发现,所以,不能不对《水经注》中的文字提出疑问。

如今,中国考古界多数学者因秭归地下没有考古证据,早已否定秭归是古丹阳。

认证楚国故都,除了历史文献记载,还需要地下考古资料证明,地下考古资料除了生活及祭祀遗迹以外,还应有军事遗迹。楚国以车战为主,交通则以车、以马为主。

所以车马坑应是楚故都地下考古中最主要的特征。除了要以地下发现了大型楚文化遗迹,还要有了文献记载,更为重要的是要发现有车马坑遗迹才能考虑。

熊家冢车马坑

先秦时,古人称“国”为国都,一国之域为“邦”。所以生于国,就应是指生于国都。居于国都内的人称为国人。居于国都外的人称为野人或鄙人。纪南城内没有发现宗庙区,更能说明纪南城是一座宫城。

但一些历史学家偏要引经据典,以不靠谱的文献坚持秭归就是楚始都古丹阳。

上世纪,一个曾国和缯国,文献派通过引经据典考证,说缯国有二,一在山东,二在河南。但均缺少确切的地下考古资料支撑,直到随州曾候乙墓的发掘,才确定了曾国在湖北,“曾随”合一。

《文物》2018年第9期公佈了一件荊州博物館藏五十二年秦戈,、夏曉燕二位先生對此戈的出土情況、形制作了詳細介紹,並對銘文和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1]。銅戈窄援上揚,長胡四穿,胡之上端兩面均刻有“丹阳”二字,內部亦有一橫穿,近穿處一面刻有三行銘文,把銘文隶写如此:

  五十二年,蜀[叚(假)];守竈造,東工[師□]

  丞□,工云。此戈所附銅鐏為橢圓筒形,有銘文,上字為模印文字,下字类似刻画文字:王、夏两人在论文中依据蜀郡东工四字,认为铜戈的产地属蜀郡。但铜戈中还有郧中和丹阳四字,郧中和丹阳均为地名,在江陵发现有“丹阳”铭文的青铜器,此件为唯一一件。[1]銅鐏图一 銅鐏图二

銅鐏图一

銅鐏图二

原释文把這兩個字释为“鄖中”。今按,首字与“鄖”明显不同,当改释為“資”,秦文字中常見的“資”字形體如下:

本文认为赀应为訾,即訾中,訾即訾枝今枝江。

如果是“鄖中”,当是今天的四川资阳,“鄖中”是模压上的字体,当为秦戈铸造地,但“丹阳”二字为阴文,是后刻上去的,应为当年的秦灭楚后,秦军在武器上刻上的驻军驻地或属地名。为什么在江陵郢北村发现有秦戈,因郢北村以东不远就是秦灭楚后,废楚所设南郡的治所之地郢城。所以在秦戈上刻上了“訾中”和“丹阳”四字。而这位戈的主人,则应是秦军灭楚后在楚都占领军中的一员。

《史记·楚世家》载:“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文王名熊赀,枝江秦时叫訾枝,也就是文王迁郢之前的丹阳(秦汉年间的地名)。依据《史记》熊绎受封于丹阳,最后是楚文王离开了丹阳。《史记》曰:周成王封楚熊绎,始居丹阳。今归州秭归县东南故城是也。至楚文王,始自丹阳迁于郢。

楚文王名赀,所以赀应是他的封地,故此地叫赀(訾)称此地为赀中。楚文王赀自丹阳迁郢,后世讲楚文王自丹阳迁郢。当是由赀中迁郢。可以说丹阳即是赀中。

这件秦戈,是迄今为止,是在荆州发现的唯一一件有“丹阳”地名的地下考古资料,是一种直接证据。

在南阳、秭归、丹淅等地却没有发现有“丹阳”地名的地下考古资料。值得楚学界深思。

周时,丹阳泛指南乡。

因此,丹阳应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地域,古时人们对某地的地界认识不清,有时又会是一小块地方,因此,居丹阳不是都丹阳。周成王始“封熊绎于楚蛮、封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是说周成王封熊绎子男之田是居丹阳,不是都丹阳。子男之田在丹阳(商之南乡)的什么地方呢,由于文王的封地叫赀(訾),如果按文王自丹阳迁郢說,所以丹阳就应在今天的枝江东北问安与江陵马山一带,由于先秦时,枝江当时属江陵。由于当年的丹阳就在古江陵,所以,司马迁说:“江陵,故郢都”。是对的。

铜 戈上的丹阳二字

秦戈发现的地点:

郢北村位置

以前有不少文章认为丹阳在枝江,说熊绎居于此地距宗周太远,很难以共御王事。其实,熊绎的部族族人可以居于丹阳;熊绎本人则可以住在宗周共御王事。不能硬要规定熊绎的部族居在丹阳,熊绎也必须居在丹阳。

先秦时,周代的采邑封地和族人的居住地是两回事。诸候可以不居住于采邑封地。而可以在王都另建有候府居住。

古代文献后世会因后人修改,变得面目全非,但埋在地下的文物不会跑路。

很可贵的是地下文物会说话。一个纪南城埋在地下几千年,不会跑到荆州以外的地方。地名可以到处搬,如长江,有人就将其搬到汉水,江陵城也搬到宜城一带。古时,楚人迁移,地名随人走。一个“郢”,地名到处搬。

古代讲甸服,楚都(王畿)周500里范围内均中当时楚文化的核心区,但是后来历代的行政区划的改变,使得楚文化核心区搞乱了套。如秦初将枝江、当阳由楚折出,汉代又将沙洋、荆门析出,建国初又将江陵龙湾析出。导致今天对楚文化中心圈的保护,因行政区划的分割造成很大困难。

有较多学者认为 “楚鬻熊居丹阳”的说法,其“居”字,主鬻熊说者以为此“居”字均指国都所在,因为《居》篇所记之“居”,都是帝侯所都之“居”,且《居》篇所记都是始封国之所“居”丹阳,结果搞成是“都”丹阳。但按《诗经·商颂·长发》“居国南乡”中的“居”,还有“居者,居其所也”。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中的“居”字均是居住之意。所以“楚鬻熊居丹阳”是楚鬻熊居住于丹阳之地。不是“都”丹阳。

4、纪南城是楚王王城(宫城)不是都城

楚都有多大,按司马迁说江陵是楚故都。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秦灭楚后设南郡,将楚之西境的当阳、枝江析出,说明楚国时江陵的地域确实较大。

在《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中,齐候对话屈完,要派联军攻打楚国,屈完回答“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楚国以方城为城,汉水为池,你联军再多,也没有用。可以知道当年的江陵地域非常大。楚定都江陵,《史记》中说文王迁郢,一个“郢”字,从字体结构来看,有"王"、有"口"、有"阝"就是一处要保护的楚王居地。由于在《楚居》中,楚王的居所“郢”到处迁徒,所以文中专名+郢的地名,如兰郢、朋郢、鄩郢等。

一個郢都,是由許多的楚王宮城組成的王城区域。所以单以纪南城的城墙考古上限是难以确定楚郢都的上限的。文王迁郢,是将王城(宫城)迁到了江陵。但是否迁到的就是纪南城,难以定认。所以要期待以后的考古发现。一个熊家冢、一个冯家冢,现都已确定为楚王墓,但在此地区没有发现楚的宗庙区;有宫城、有王城,有宗庙,才能真正算得上楚郢都。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史记·五帝本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所以一个地方,有人居住,是要有一个发展的,到了以后成了聚,成了城邑,最早出现的是生活遗存,以后才会有墓葬遗存,等到出现城的遗迹,要确定一个古城的遗迹年代要后拖好多年。

参考文献:

[1]《荊州博物館藏五十二年秦戈銘文補正》www.bsm/show_article.php?id=3245

[2]《简帛网》《荊州博物館藏五十二年秦戈銘文補正》

[3]汉典在线

[4]搜狐《西周时期,江汉之间的楚式鬲,是楚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

[5]《字源查询》

[6] 尹弘兵《纪南城与楚郢都》

[7] 尹弘兵《楚都纪南城探析:基于考古与出土文献新资料的考察》

[8] 陈程《楚纪南城起始时间述论》

本文中引用的图片来自网络,以及参考文献中的插图。在此向原作者致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