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处女座

神话人物有哪些(神话人物有哪些人)

时间:2024-01-13 00:50:16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三分钟了解中国上古十三帝,每段传奇和神话都是历史的侧影

上古三皇五氏五帝,是中国上古无信史时代的十三位领袖,因为是无信史时代(即没有文字传承,依靠的是代代的口口相传),三皇五氏五帝的经历就较为模糊,而故事三分史实三分传说三分神话,但依然能牵串出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

三皇五帝,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五帝则为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 女娲氏、 神农氏,而五帝则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而与黄帝争夺天下霸主地位的炎帝其实是五氏之一的神农氏的最后一位领袖,通常不在五帝之列。

夜狼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除炎黄以外的十一位领袖人物。

天皇:天皇生活在摄提纪时期,由于年代久远,关于天皇没有多少传说故事,据传他是一位很有协调能力的部落领袖,能够组织当时的族人团结起来,聚洞而居,抗击野兽。

后来他的十二个儿子分了家,成为十二个部落的领袖,成为华夏民族的源头。

地皇:地皇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事迹可流传,有神话传说他在位期间攻克了人间最大难题,日月星辰作息混乱的问题。

传说中天皇地皇都活了一万八千岁。

人皇:出生在刑马山。人皇的形象就比天皇地皇清晰多了,据说他孔武有力法力无边,有九个头,并且有十兄弟,刑马山十兄弟打遍神州无敌手,但打架多了,劳伤病也多,只活了一万五千年。他及他的子孙们统治了神州大地四万多年。

三皇时代对应的是中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初期,即旧石器时代,

五氏时代:

有巢氏:有巢氏来自苍梧山,他的主要功绩是创造了草木结构的房屋,中国社会和洞穴居住演变成了部落群居。

燧人氏:燧人氏同样也是凭一项伟大的发明成为部落领袖,钻木取火。这项技术让神州人民吃上了熟食,从此中国社会步入文明时代。他的老婆叫弇兹,弇兹也有项划时代的发明,结绳记事,他们的部落后来被称为燧人弇兹氏。

伏羲氏:伏羲氏姓风,名太昊。是五氏中事迹最多的一位,他的发明就数不胜数了,其中有三大发明,一是捕捉猎物的陷井,二是渔网,教在居住在河海旁边的人们用网打鱼,三是教导人们种植桑树养蚕,抽丝纺织,用来做衣服。

这三大发明可以说让开始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开始走向农耕时代。但据说风太昊最重要的发明不是这三样,而是八卦。

八卦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以它为特征的伏羲文化,吸引着后世无数人神的探索、研究。直到今天都还是一门玄学,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的二进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启发。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网络时代,基础 就是伏羲的八卦。

女娲氏:上古时代的女娲氏身份比较复杂,传说中她是华夏民族的造人始祖,危难中的补天女神,她与伏羲的关系也有夫妻说、兄妹说等。

神农氏:神农氏是五氏时代的最后一位,此时神州大地已完全进入农耕时代,神农氏尝百草选五谷,使神州完全进入了漫长的农业时代。

五帝时代印对的是中石器时代。

五帝:

黄帝:事迹略,华夏始祖

颛顼:黄帝之孙,也称高阳氏,他在任期间持续了黄帝时代的武力扩张,与南方的共工氏争霸,引起了上古神话时代的大灾难,不周山事件,至此神州进入了混乱的灾难时代。

帝喾:黄帝之曾孙,他的时代神州洪水频发,帝喾带领人民搬迁到较高的地带,此地为辛,所以也称为高辛氏,高辛氏放弃了黄帝颛顼时代对各部落的高压政策,而是采取了沟通和交流,为此他把四个儿子中的三个“嫁”到了其它部落,挚被嫁到曲阜与夷族女人结婚,为东夷族的领袖,又称少昊。契被嫁到滦河与有娀氏女子结婚,是商朝的先祖。弃被派往陕西武功县与炎帝部落之一的有邰氏部落女子结婚。后来成为周朝的先祖。

帝尧:帝喾之子,也称唐尧,唐尧时代神州水患加剧,而东边东夷部落崛起和强大,严重威胁了唐尧部落联盟的领袖地位,帝尧在位期间不仅稳定了部落内部和领袖地位,还开启了尧舜禹的禅让时代。最终解决了神州百年最大的难题,水患。

帝舜:帝舜是颛顼的六世孙,以孝闻于天下,帝尧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也把部落联盟领袖的位置禅让给了他,后来帝舜又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大禹,成就了尧舜禹禅让时代的美名,但所谓的禅让制也是看起来很美,其实是也上层阶级的内部世袭,而大禹之后的家天下,彻底宣告着中国上古时代的结束,进入奴隶制阶级时代。

《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文

中国古代神话神仙名录

三清

1. 元始天尊

2. 灵宝天尊

3. 道德天尊

六御

1. 中央玉皇大帝

2.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3.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

4.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5.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6.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五方五老

1. 南方南极观音

2. 东方崇恩圣帝

3.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帝君

4.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

5.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众仙

千里眼、顺风耳、金童、玉女、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游奕灵官、翊圣真君、大力鬼王、七仙女、太白金星、赤脚大仙、广寒仙子嫦娥、玉兔、玉蟾、吴刚、天蓬元帅、天佑元帅、九天玄女、十二金钗、九曜星、日游神、夜游神、太阴星君、太阳星君、武德星君、佑圣真君、托塔天王李靖、金吒、木吒、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巨灵神、月老、左辅右弼、二郎神杨戬、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萨真人、真人、文昌帝君、天聋、地哑

三官大帝

1. 天官大帝

2. 地官大帝

3. 水官大帝

四大天王

1. 增长天王

2. 持国天王

3. 多闻天王

4. 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1. 值年神李丙

2. 值月神黄承乙

3. 值日神周登

4.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1. 张道陵

2. 许逊

3. 邱弘济

4. 葛洪

四方神

1. 青龙孟章神君

2. 白虎监兵神君

3. 朱雀陵光神君

4. 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1. 黄河河神

2. 长江河神

3. 淮河河神

4. 济水河神

五感生帝

1. 青帝灵威仰

2. 白帝白招拒

3. 赤帝赤飚怒

4. 黑帝汁光计

5. 黄帝含枢纽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1. 马元帅马天君

2. 赵元帅赵公明

3. 温元帅温琼

4. 关元帅关羽

五方谒谛

1. 金光揭谛

2. 银头揭谛

3. 波罗揭谛

4. 波罗僧揭谛

5. 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1.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2.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3.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4.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5.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大帝

1.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2.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3.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4.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5.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斗星君

1. 东斗星君

2. 西斗星君

3. 中斗星君

4. 南斗星君

5. 北斗星君

六丁阴神玉女

1. 丁卯神司马卿

2. 丁已神崔巨卿

3. 丁未神石叔通

4. 丁酉神臧文公

5. 丁亥神张文通

6.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阳神玉男

1. 甲子神王文卿

2. 甲戌神展子江

3. 甲申神扈文长

4. 甲午神卫玉卿

5. 甲辰神孟非卿

6.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1.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2.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3.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4.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5.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6.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

1.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2. 北斗第二巨门星君

3.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4.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5.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6.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7.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八仙

1. 铁拐李

2. 汉钟离

3. 吕洞宾

4. 何仙姑

5. 蓝采和

6. 韩湘子

7. 曹国舅

8. 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

1. 刘俊

2. 荀雷吉

3. 庞煜

4. 毕宗远

5. 邓伯温

6. 辛汉臣

7. 张元伯

8. 陶元信

九曜星

1. 金星

2. 木星

3. 水星

4. 火星

5. 土星

6. 罗睺

7. 计都星

8. 紫炁星

9. 月孛星

二十八星宿

角木蛟,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

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

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娄金狗,

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

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

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钟英、金游、殷郊、庞煜、刘吉、关羽、马胜、温琼、王善、康应、朱彦、吕魁、方角、耿通、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荀雷吉、毕宗远、赵公明、吴明远、李青天、梅天顺、熊光显、石远信、孔雷结、陈元远、林大华、周青远、纪雷刚、崔志旭、江飞捷、贺天祥、高克

四海龙王

1. 东海龙王敖广

2. 南海龙王敖钦

3. 西海龙王敖闰

4. 北海龙王敖顺

不全。。。

牛郎织女:真爱不灭,坚持不懈

牛朗织女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一则传说,讲述了一个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天帝阻挠,最终他们通过努力和坚持,终于得到了美好的结局。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力,被广泛传颂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将为您讲述这个传奇故事。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年轻的牛郎,名叫牛朗。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他日复一日地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织女,一位美丽的仙女。

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每天在天上织布,人们常常用“七夕”来形容这个节日,就是因为这一天,牛郎和织女有机会相会。当时,织女因为调皮捣蛋,被天帝罚下凡间,下嫁给牛郎,定居在人间。

牛郎和织女彼此相爱,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劳作,一起享受平凡的日子,但是这份幸福不久就被破坏了。天帝得知了织女下嫁凡间的事情,非常生气,派遣了一队神兵天将把织女带回天上。

牛郎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他决定不甘心就这样失去自己的爱人。于是,他拿出自己的神奇牛角,召集了很多小动物,组成了一只神奇的牛车,追赶着天上的织女。

在牛郎的努力下,终于赶到了天上。然而,天帝并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他要求牛郎和织女分开,不能再相见。牛郎和织女非常伤心,但是他们依然坚定地相信爱情的力量,决定不向命运屈服,要为自己的幸福而奋斗。

为了让牛郎和织女能够继续相见,他们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牛郎拿出自己的牛角,请求神仙们给予他们一个见面的机会。神仙们被他们的坚持和真诚所感动,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让他们相见。

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便在银河之上相会,这一天也被称为“七夕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向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祈愿幸福,也会庆祝爱情的力量和美好的爱情故事。

牛朗织女的故事展现了真爱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它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更是对于人们坚定信念、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激励和启示。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传承和传颂,影响着无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牛朗织女的故事不仅在文学、诗歌、戏曲、绘画、雕塑等方面得到广泛的表现和传承,还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了人们追求真爱和幸福的象征和榜样。例如,现代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作品中,也常常以牛朗织女的故事为主题,让观众在视觉、听觉的感受中感受到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

牛朗织女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它寓意着真爱、坚持和自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阻碍,只要我们坚信真爱的力量,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来幸福的曙光。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时常会忽略了真爱的力量,忽略了坚持不懈的精神。牛朗织女的故事告诉我们,真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我们要像牛郎和织女一样,坚定信念,努力追求幸福,不断地向前迈进。

总之,牛朗织女的故事是一个充满信仰和希望的传奇,它告诉我们,真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只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才能让我们迎来幸福的曙光。

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你知道几个?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

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世人通常尊圣学者为圣人、圣贤。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就有十五位圣学者!

一、 酒圣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由于杜康善于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圣”,也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制酒业更是奉杜康为祖师爷。

《说文解字》记载自杜康开始作秫酒。杜康的生卒年不详,但根据民间的传说,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黄帝大臣、 夏代国君、 周代酿酒圣人以及汉代杜康之说。

二、文圣孔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曾周游列国。

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他的学生将他的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儒家,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三、史圣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尊称他为“史圣”。

司马迁十岁时,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大约二十岁时,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

三十八岁时,他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替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四、诗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杜甫因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他为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国为民,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五、医圣张仲景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他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武圣关羽

“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

七、书圣王羲之

琅琊众望标千古,王草颜真冠书府;

我今执笔也题碑,鲁班门前弄大斧。

——启功

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他为“王右军”。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从小就跟随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之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楷书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

八、草圣张旭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唐中期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界,他有“草圣”的称呼。在唐朝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他为“张长史”。

张旭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据《旧唐书》的记载,张旭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的热狂度。

九、画圣吴道子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

吴道子(约686年~760年前后),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少年时贫穷,最初做过民间画工,年轻时就有画名。他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但不久后辞职。后来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十、茶圣陆羽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

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视为“茶神”。

陆羽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十一、兵圣孙武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 《始计第一》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

孙武除了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此部兵法共13篇,5000余字,包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十二、谋圣张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刘邦

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是刘邦的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张良提出了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后,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是汉初三杰当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

十三、木圣(科圣)张衡

“痴儿不了天下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张衡

东汉时期(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十四、药圣孙思邈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孙思邈

孙思邈(581年-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的大医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药王殿”。

孙思邈把“济世活人”作为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并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他的两部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是中医瑰宝。

十五、商圣范蠡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司马迁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

他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归隐而去。他还著有《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范蠡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在此期间,他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