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狗

胡姓的历史名人(胡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4-01-15 16:20:53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寿齐九老 名列四真 胡姓开国将帅获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者名录

胡姓在宋朝《百家姓》中的排名只有158位。但是到了2007年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19个大姓之一,位居第13名,宗亲总数超过1000万。

那么,在1614位开国将帅中,有几位胡姓宗亲将军?

这些胡姓开国将帅宗亲中,获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者各有几人?

这些胡姓开国将帅宗亲具体的名录与籍贯又如何?

解放军将领相关文物

一、胡姓没有开国上将、开国大将、开国元帅宗亲二、胡姓宗亲获开国中将人数及名录

胡奇才中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胡氏宗亲,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四军第12师政委,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四野战军14兵团第41军副军长,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胡奇才中将

三、胡姓宗亲获开国少将人数及名录

胡姓宗亲获开国少将军衔者共有18人。其中有9人是1955年授衔的,1961年授衔的有6人,1964年授衔的有3人。

(一)1955年授衔开国少将的胡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胡姓宗亲有9人是1955年授开国少将衔的,具体名录如下:

1、胡大荣少将,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胡氏宗亲,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工程兵主任。

2、胡正平少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胡氏宗亲,曾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

3、胡华居少将,四川省达州市胡氏宗亲,曾任新疆军区副政委。

4、胡备文少将,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胡氏宗亲,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5、胡定千少将,湖北省孝感市胡氏宗亲,曾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是一位高寿101岁的传奇老将军。

6、胡荣贵少将,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胡氏宗亲,曾任昆明军区副政委。

7、胡炳云少将,四川省南充市胡氏宗亲,曾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陕西省委书记。

8、胡继成少将,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胡氏宗亲,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也是一位高寿101岁的传奇老将军。

9、胡登高少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胡氏宗亲,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文化速成中学政委。

胡大荣少将

(二)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的胡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胡姓宗亲中有6人是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的。

1、胡炜少将,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胡氏宗亲,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

2、胡云生少将,江西省吉安市胡氏宗亲,曾任沈阳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

3、胡友之少将,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胡氏宗亲,曾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4、胡立声少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胡氏宗亲,曾任基建工程兵冶金办公室主任、北京指挥部第二政委。

5、胡秉权少将,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胡氏宗亲,曾任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6、胡鹏飞少将,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胡氏宗亲,曾任海军副参谋长。

胡炜少将

(三)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的胡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1964年晋升的胡姓开国少将宗亲有3人,具体名录如下:

1、胡立信少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胡氏宗亲,曾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是一位高寿102岁的传奇老将军。

2、胡贤才少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胡氏宗亲,曾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

3、胡尚礼少将,山西省运城市胡氏宗亲,曾任河南省军区政委。

胡贤才

四、文武世家源流远;帝裔宗枝翼叶长;胡姓人才济济

胡姓开国将帅共有19位,其中开国少将18位,开国中将1位,高寿的老将军很多,百岁将军多达3位。

胡氏宗亲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地。

地据蛟潭胜,家传麟史风;胡姓的主要堂号有安定堂、三恪堂、淮阳堂、洛阳堂、新蔡堂、义阳堂、弋阳堂、定城堂、庐陵堂、澹安堂、绩溪堂等。

寿齐九老,名列四真;除了开国将帅,胡姓历史名人还有很多,西晋将军胡渊、东汉名将胡车儿、三国时魏国大将胡遵、西晋奉车都尉胡威、西晋大将胡奋、北宋抗金卫国英雄胡松年、抗倭名将胡宗宪、晚清湘军将领胡林翼、国民政府海陆大元帅胡万洲、右派首领胡汉民、中华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和胡琏、原中央主席和中央总书记、等都是杰出的胡氏宗亲。

春秋心典,理学宗功;大陆实力演员胡歌、胡军、胡可、胡静,实力歌手胡夏等胡氏宗亲也是全国闻名的明星。

胡歌

您是胡姓族人吗?是那个堂的?您所在县市有胡姓开国将帅或者其他胡姓历史名人吗?

这些胡姓名人有什么传奇故事?可否分享一二?

我是小鲶鱼,如果有纰漏请批评指正,如果您认为我的文章有价值,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老铁们!

胡姓(86)|明朝开国将领胡深:精通经史百家之学又有智谋,是一位奇才

黄勇/文

胡姓(85)|传奇尚书胡濙:土木堡之变中反对迁都南京,与于谦一起保卫北京

在为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将领中,除此前我们讲到的胡海、胡大海、胡汝、胡惟庸外,还有胡深,被朱元璋喻为“浙东屏障”,《明史》有他的传记。

13岁的胡深把父亲的灵柩从高丽国运回故土

胡深,字仲渊,处州龙泉县人,即今浙江龙泉市塔石街道南弄村人,也有一种说法是浙江缙云县胡源乡上坪村人。

胡深的祖父胡堂,字伯益,先祖居住在润州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市)。在五代十国的南唐后主李煜末年,住在丹阳县的胡栋,迁到处州龙泉县竹川村,胡栋被龙泉县的这支胡姓人奉为始迁祖。

胡栋的第11世孙胡滂,做生意发了财,买下大量田产,为后世子孙提供了厚实的物质保障,不断有后裔出仕为官,但官都做得不大。

胡堂的父亲胡见大,官至临川县知县。元军南下,胡见大于是弃官归老。

胡堂的儿子胡钰,也就是胡深的父亲,字国宝,官至元朝征东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胡钰生有3个儿子,胡深是胡钰的大儿子。

征东行中书省是元朝筹划进攻日本的机构,在朝鲜半岛的高丽国设立的一个特殊的行中书省,左右司是掌管行省日常事务的机构,员外郎是从六品官衔,胡钰为此在高丽国工作了近10年时间。

胡深9岁时,祖母季氏和母亲赵氏相继辞世,他在家侍奉祖父,抚养幼弟,艰难自立。胡钰得知后,叫人把胡深带到高丽国。

胡深13岁那年,胡钰因操劳过度辞世。胡深将父亲的灵枢日夜兼程,风餐露宿运回故土。

协助处州守将平定各县盗贼

胡深自幼聪颖有智谋,精通经史百家之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奇才。明初著名学者宋濂称他为“文武之才”,说他“指挥三军,雄姿奋扬,人不可犯;及与缙绅之流论文评诗,则俨然布衣书生也”。

胡深塑像(资料图片)

元末战乱,他预感到“浙东地气尽白,祸将及矣”,战火将烧到浙东地区,于是聚集一批年轻人组成地方武装,以求自保一方平安。

元朝将领石抹宜孙当时镇守处州,听闻胡深的大名后,征召他为参军,招募数千士兵,收捕平定各县盗贼。

至正18年(1358),龙泉县发生叛乱,胡深联合章溢等人一起前去讨伐叛乱,很快平定了县乡的流寇。因胡深帮助石抹宜孙平定了处州地区的流民叛乱,胡深被元廷封为元帅(即义兵元帅,类似于民兵首领)。

胡深归降朱元璋,镇守江西吉安府

同年十二月,朱元璋亲征婺州,胡深带领兵车数百辆前去援救,结果大败,朱元璋攻下婺州。

至正19年(1359),朱元璋派耿再成进攻处州,石抹宜孙派胡深等人与耿再成交战。最初,胡深等人尚可稳住战局,但胡大海赶到后,彻底扭转了战斗局面,胡深等人被击溃,处州城被朱元璋夺下,石抹宜孙等人全部逃走。

胡深见大势已去,带着龙泉、庆元、松阳、遂昌4县归降朱元璋。朱元璋早就听说胡深的大名,亲自召见他,任命他为左司员外郎,派他回到处州,召集部下。

胡深跟随朱元璋的大军征讨江西,江西被平定后,胡深出任亲军指挥,镇守吉安府。

此后,朱元璋任命胡深为行省左右司郎中,总制处州的军民事务。

处州苗蛮发生叛乱,耿再成被杀,朱元璋派胡深联合邵荣平定当地的叛乱。但还有山贼作乱,胡深在处州募集了一支万人部队,带兵攻打山贼老巢,活捉贼帅,彻底平定了当地的叛乱。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87)。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胡姓(44)|明经胡氏:徽州著名望族,从宋朝到近代涌现出大量奇才

黄勇/文

胡姓(43)|庐陵胡氏:南城胡和禾溪胡两大宗派也是后裔繁茂,名人辈出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就是取安庆府的“安”、徽州府的“徽”作为省名的。徽州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从唐末五代起,徽州就是胡氏的聚居地,多支宗派形成多个望族,涌现出大量名人。

宋徽宗宣和3年(1121),在平息方腊起义后,歙州被改名为徽州,辖“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今歙县徽城镇)。除元末曾一度改名兴安府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的名称前后沿用了780年,所辖区域六县也没有变动。如今,歙县、黟县、休宁、祁门4个县属于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属于安徽宣城市,婺源县属于江西上饶市。

明经胡氏,是徽州的一大望族,从宋朝到近代,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商业上,涌现出了大量奇才,成为胡氏中一支不能不关注的宗派。

如今的考水村(资料图片)

为什么叫明经胡氏?

我们在讲述胡姓来源时,曾经说到明经胡氏的由来,这里不再详说,只作一些补充。

明经胡氏源于婺源县考川村(今江西婺源县镇考水村),按照一般命名原则,应该叫考川胡氏或考水胡氏,为什么偏偏叫明经胡氏呢?

明经胡氏名称的得来,是因为胡昌翼在后唐庄宗同光3年(925)考中的是明经科的进士。

明经,就是通晓经学的意思。“经”,原来指先秦经典,汉武帝尊崇儒学后,就专指儒家经典了。早在秦朝时就有这一科考试,到汉朝时地位开始突出。

从汉高祖刘邦起,汉朝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制度,即考察推举,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

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

明经科考试,直到宋神宗时才废除。在唐朝科举考试中,明经科(以经义取士)与进士科(以诗赋取士)是基本的科目。到明清时期,明经成为贡生的别称。

唐朝时有一首民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宋朝有诗说:“焚香礼进士,撒棘待明经。”这里包含着什么意思呢?

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的内容较浅,主要是考儒家经典,30岁时才考中明经,算是很老的了;进士科主要考察诗词歌赋、政治见解,比较难,50岁能考中进士,算是很年轻的了。

但是,由于明经科的进士精力主要放在研习儒家经典上,所以这一科的进士,大都能成为一代鸿儒,是做学问的高手。

胡昌翼能考中明经科进士,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的后裔以此为荣光,把这一支胡氏称为明经胡氏。因为胡昌翼本是李唐皇室,冒姓胡,所以又称为李改胡、假胡。

胡昌翼画像(资料图片)

胡昌翼3个儿子各自形成一大宗派

至于胡三公胡清其人,有不同的说法。

常见的说法是胡三公是皇宫服侍唐昭宗的宦官,有的说是唐朝的官员,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胡昌翼被胡三公带到民间,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县西递镇西递村的胡氏家族的说法是,胡昌翼的奶妈秦氏是胡三公的妻子,胡昌翼是被秦氏带出来的,由胡三公夫妇抚养成人。

胡昌翼被明经胡氏奉为始祖,为感念胡三公为李唐留下一脉真传的恩情,把胡三公奉为义祖。

胡昌翼,字宏远,号绎思,又号眉轩,在北宋咸平2年(999)十月初三去世,享年96岁。

胡昌翼考中进士,得知身世真相后,无意仕途,隐居乡野,开设书院,毕生致力于研究经学和倡办教育。

他的子孙以经学传家,宋末元初文学家戴元表曾说:“(明经胡氏)四世通五经,尤精《易》,一门十余叶缃素相传,有别于徽州之地的胡姓闻家。”

胡昌翼有3个儿子,大儿子胡延政一支迁往绩溪县等地,二儿子胡延宾一支迁往歙县、汪岔等地,三子胡延臻一支世居在考川。

胡延政,又名胡延进,字以礼(克修),号节庵,明经胡氏迁绩溪始迁祖,为胡雪岩与胡适的二世祖。

胡延宾,字以敬,曾任宣州知州、枢密院副使,后裔分布在歙县、汪岔,江西万年、石门、广信等地。由于谱牒佚失,这一支胡氏子孙失传。

胡延臻,字以福,人丁兴旺,代有名儒。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45)。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胡姓(95)|明朝四川胡氏:南宋末和元末时,不少外地胡姓入川成为大族

黄勇/文

胡姓(94)|出版家胡正言:首创拱花印刷技术,在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时,四川的胡姓人口不多,在明朝的人口统计中,四川没有进入前列。但在南宋末和元末时,不少外地胡姓陆续迁入四川,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大族,也涌现出了一些因读书而考取功名入仕的人物。

一份数据显示,明朝时的四川(含今重庆市),一共有24个进士,相比其他省份来说,这个数据的确很小。其中,井研县出的进士最多,有5个;其次是巴县(今重庆巴南区),有4个。

在名人方面,明朝时的四川主要有两个人物比较著名:一是胡子昭,一是胡世安。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的话,很耐人寻味:胡子昭生活在明初,是名儒方孝孺的得意门生,因不屈于朱棣而被杀;胡世安生活在明末,清军灭亡明朝后归顺清廷,成为“贰臣”,官做得很大。胡世安还创造了一个纪录:目前有史可考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吟咏的诗作,就是他写的。

南宋末期,胡受三兄弟从孝感迁入四川

在如今四川的胡姓人中,有一大支派很是特殊,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分成了胡姓、黎姓和杜姓。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封面。(资料图片)

据《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记载,南宋末年,住在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野猪沟菩提河的胡应汉,有胡爰、胡爱、胡受、胡爵、胡彩5个儿子。

宝祐6年(1258),蒙哥汗分3路大军进攻南宋,他的四弟忽必烈攻打武汉,大将兀良合台攻打长沙,他则率军进攻四川。第二年,蒙哥汗在钓鱼城身亡,蒙军撤兵。

忽必烈和兀良合台向武汉、长沙进军,武汉一带人心惶惶,老百姓纷纷逃难。

胡受兄弟听说四川战事已平,为避战乱,胡受带着妻子刘氏,背着祖宗牌位,怀揣胡氏族谱,与胡爵、胡彩两个弟弟,景定元年(1260)出发入川。

第二年,胡受一行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嘉定府犍为县金灯山下的蟒落壕(今乐山市市中区车子镇金灯村)。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内文序言。(资料图片)

随着时局的动荡不安,赋税徭役加重,金灯山下的土著住户廖、史、昝、曾姓等,都相继逃离。胡受没有离开,接下他们的田地耕种,代为纳税应付差役,夫妇以打铁和务农为生。

胡爵被嘉定府半边街一黎姓寡妇看中,做了倒插门女婿,生的大儿子改为黎姓,二儿子仍姓胡。

胡爵擅长狩猎,经常在乌尤坝卖打猎得来的野兔,人送外号“黎兔儿”。后来,胡爵跟随二儿子迁居到洪雅县。

胡爵的黎姓后裔,主要分布在青神、三清寺、眉山、洪雅以及乐山的其他地区,胡黎族谱上有胡、黎两家不通婚的规定。

胡彩被当地一杜姓人家招为女婿,子孙中,有的姓胡,有的姓杜。所以,当地也有胡、黎、杜3姓不通婚的习俗。

胡受虽然身处乱世,家境也不宽裕,但他遵循“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的祖训,夫妇二人辛苦劳作,勤俭持家,家境日渐好转。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内文。(资料图片)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封面图。(资料图片)

胡天才四兄弟分迁定居

胡受和刘氏生有胡元一个儿子,他们被奉为入川始祖。胡元为人宽厚,善于经营,治家严格,聘师教子,家道逐渐殷富。

胡元生子胡仁钦,胡仁钦善于经商,万贯家财,富甲一方,有胡天伦、胡天仲、胡天奇、胡天才4个儿子。

这个时候,胡氏家族遵循祖训出了结果:胡天才考中元朝的进士,官至昌州(州治大足县,即今重庆大足区)知州。

胡仁钦在多个地方购置有田产,并分给4个儿子:胡天伦留守金灯山的祖业,胡天仲迁到仁寿县广教寺(今始建镇一带),胡天奇迁到井研县高滩溪,也叫御史冲(今高凤镇一带),胡天才迁到荣县与贤乡天堂寺黑雀湾(今荣县东兴镇一带)。

胡天才后来定居在今重庆大足区邮亭镇东胜村棠山下九龙滩胡家湾,他的后裔如今主要居住在仁寿、荣县、井研、威远一带。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96)。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