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狮子座

相人(相人术)

时间:2024-01-02 11:57:14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真得有相人之术么?相人真得很准么

说起相人之术,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迷信,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值得相信。可悠悠五千年中国文化,出现了数不清的奇人异事,许多也可能没有什么所谓的科学依据,可是却演绎出了灿烂的华章。史册上留下了许多相人故事,有人物,有细节,还有结果,不得不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另眼相看。

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历史上记载的真实事情吧,也不多举,因为例子太多,只举三例,请君细察。

两晋时期,燕国大将慕容垂投降前秦,宰相王猛看到他后,心中一惊,暗自不安。当晚王猛就特意面见皇帝苻坚,说“我一看慕容垂面相,就知其为人中龙凤,一定不会久居人下。将来必生异心,不如早日除掉,以绝后患。”可苻坚认为,我如今正是需要良臣猛将之际,好不容易来了个大人物,怎能说杀就杀呢,就没有按照王猛的意思办。后来真验证了王猛的话,慕容垂还不是什么池中之物,后来背叛前秦,创立了强盛的后燕,一时独步天下。

东晋名臣温峤第一次见到还是婴儿状态的桓温时,就认为他“有奇骨”,将来肯定是个人才。刚出生没有多少天的小孩,人家一眼就能看到未来,绝不是恭维的话,因为后面还有印证。当时桓家上下听后十分感激,才给这个孩子起名为桓温。后来,许多品评人都说桓温生有奇骨,不可小觑。刘惔评价桓温道:“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这看人,还真有点技巧和能力,一般人还真没有那眼力。

十六国时期,南燕王慕容超流落长安(当时还什么都不是),姚绍偶尔路过街头,瞥见一眼,就断定此人不俗,定不是寻常之人。还向父亲推荐他,说“长安街上有一个乞丐,虽衣着破烂,但仪表不俗,定能创立功业,还望父亲征用他。“你看人家姚绍眼光,只是匆匆一瞥,就识得龙凤。于此同时,有一天一个叫宗正谦的算命先生也看到了慕容超,大吃一惊道:“先生乃大贵之相,为什么要浪迹风尘呢?“这一段还真有点民间传说的色彩。

相人之术,就是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相面之术。它伴随着中国文化一直流传,生生不息。有好多事情人们可能说不清什么原理,也道不明其中奥妙,但由于千百年的流传,总结,就演绎出了合理性。

李悝的5条相人术,准确识别一个人真面目,学会受益,不怕看走眼

《史记》曾记载魏文侯和李悝的对话。魏国的君主魏文侯,想从魏成子和翟璜二人当中挑选一个人出来当宰相,两人都很优秀,魏文侯拿不定主意,就虚心向李悝请教。

李悝没有直接说哪个人更好,而是给出5条考察的方法,魏文侯领悟,随即心中有答案。这5条考察方法,后来广泛流传,成为李悝的5条相人术,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都虚心向他请教,今天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如何才能全面、客观地考察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呢?李悝这5条相人术,能准确识别一个人的真面目,基本面面俱到,八九不离十,学会受益,不怕看走眼。

1、居视其所亲

常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喜欢和什么人的亲近,交往,就大致能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

有的人喜欢读书,经常去书店,读书会,和同样兴趣爱好的人往来。有的人喜欢泡吧、蹦迪、喝酒,经常去夜店,歌舞厅,往来的也是同一种类型的人。通过观察他亲近的人,玩得好的人,就可以大致知道此人的品行。

2、富视其所与

从花钱、消费的方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志向。有的人挣钱以后,就大手笔花费在吃、穿、用等奢侈品上,这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志向不大;有的人把钱花在读书、旅行、进修、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积极上进;有的人把钱花在资助他人,扶持贫困弱小,这样的人有爱心。从花钱的方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志向。

3、达视其所举

自己发达,上位的时候,看他推举什么样的人。有的人当了大官,就会推举自己的心腹,亲属,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人很难做到大公无私;有的人居上位,依然按照能力,才干选拔人才,不分公私,不排挤比自己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人格局大。

4、穷视其所不为

有句话说,人穷气短。而有的人则是,人穷志不穷。在一个人穷困时,看他不做什么,可以看出他的意志力和底线。有的人穷了,就会干出出卖自己朋友的事;有的人穷则自卑,仇富,变成愤青,抱怨社会。金钱,可以考验感情,也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

5、贫视其所不取

一分钱憋死英雄。有些人在面对生存考验时,会铤而走险,做出平常不屑于做的事。比如,有的人自己缺钱了,就偷偷挪用公款;有的人则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坚持靠自己的双手,坦坦荡荡地劳动和赚钱。穷困时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原则。

以上5条李悝的相人术,简单来说,当我们看一个人时,不要光看外表,不要光听他说的话,而要看他和什么样的人亲密交往,如何花钱,崇敬什么样的人,穷困的时候不做什么,落魄的时候不取什么。这5个方面,基本能看出一个人的真面目。

现代社交中,很多人是外貌协会的,以貌取人,凭第一印象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这是感性的认知。很多人遇到白眼狼,渣男,渣女,后悔自己当初瞎了眼,皆是因为被视觉迷惑了双眼。

曾经有个朋友,相亲认识一个帅哥。这男的长得帅气,穿衣打扮时尚,对她也很好,给她送名牌手表,嘘寒问暖。女孩子觉得幸福降临了,他就是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慢慢对他放下戒备心,很信任。交往一段时间以后,男的用自然的理由,借了女孩子一笔不小数目的钱,没多久,人就消失了。女孩子很受伤,伤感情,伤钱,伤心。

这样的例子,很常见。现在那些没有责任心,又不要脸的人,就专门研究一些技巧,伪装自己,去欺骗实在、善良的人。

如果你认为自己识人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请拿起笔,记下李悝这5条方法,以后在生活中慢慢实践。社会是一个大染缸,鱼目混珠,什么样的人都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创,从一个全新的视野,解读人文历史。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那句著名的“克已复礼为仁”,到底应该怎样理解?

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一生所致力则是“复周礼”,也就是以“仁”为内含的礼制社会的恢复。但是“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对不同的弟子的提问,给出的答案又不尽相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所谓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但是历代学者研究讨论的最多的恐怕还是孔子对颜回的回答,“克已复礼为仁”。这句话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全文吧,也就是《论语.颜渊篇》第一章,原文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已复礼”到底是什么意思。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于这句话的注释是“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还引用了程颐夫子的话“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朱熹和程颐的注释简单说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后世学者如钱穆先生对于朱熹的注释并不认同,他认为首先“克”更多的应该是“约束、抑制”的意思。“克已”则是约束已身的意思,并不狭隘的只是战胜自己的私意的意思。钱穆先生认为“下文‘为仁由己’,同一己字,皆指身,不得谓上一己字特指私欲”。对于这种看法钱穆先生举了人与人相处“仁者相人偶”的例子,认为“若立心行事,专以己身为主,不顾及相偶之对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约束己身为先。”

对于“复”字,朱熹注释“复,反也”,钱穆先生认为朱熹的注释,复,是反的意思。如“汤武反之”之反。礼在外,反之己身而践之。故克己复礼,即犹云“约我以礼”。而钱穆先生则认为此处的“复”应如“言可复也”之“复”,说的主要是践行的意思。

对于“礼”,朱熹认为礼为“天理之节文”,也就是天理的规范和标志;而钱穆先生则认为礼应该是“仁道之节文”, “无仁即礼不兴,无礼则仁道亦不见,故仁道必以复礼为重”。钱穆先生认为宋儒以“胜私欲全天理”解释“克已复礼”,大义相通,但多半并非《论语》原文之本义。

我个人比较赞同钱穆先生的解释,人欲是与生俱来的,断灭人欲可能吗?约束已身,以成就仁道为自己的目标,从思想上、行为上不断向礼的规范靠近,践行所学所思,这也许才是可行的求仁之道。

“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对于这句话,朱熹的注释为“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意思就是如果一日做到了胜私欲,而所存必为天理,天下人与其交往也都会以仁道为标准和规范,成效快而且影响深远。钱穆先生对这种理解也不赞同,他认为仁道的践行是发自个人的内心,以个人主观为主,并不以外界的效应为重,而且也不可能有这种速效。如果按这种理解解释,这句话应该为“天下归仁矣”,之所以用“归仁焉”,就是因为“焉”有于此于彼之义。所以钱穆先生认为“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应该理解为,如是能在一天中做到约束自身,践行仁道,则天下尽归入我之仁心中,我在对面和对待天下任何人、任何事时都保持一颗仁心。以仁心、仁道待人,其成效在内,也就是在于个人对外界的表现和心态,并不在于外界的反馈。

“请问其目”,“目”,即具体条目的意思。目与纲相对。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熹注释为“非礼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私胜,则动容无不中礼,而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朱夫子认为所谓非礼即个人之私意,四条目是胜私复礼,也就是克已复礼的关系,战胜私意,则动容等日常均在礼的规范之内,日常做事的规则无不顺应天理。朱熹引用了程颐夫子所撰的视、听、言、动四箴,对四条目进行了阐释。对于程子四箴我们另外进行学习。

钱穆先生认为此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就是约束自己的工夫。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约束,使自己的视、听、言、动均能符合仁道及礼的要求,这也就是复礼的过程。而且此处所谓“礼”并不是专指社会上流行的种种流于表面的俗礼。

本章的译文是,颜渊问如何为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如果能做了克已复礼,则天下尽归入我仁心之中。为仁全在于自己,怎么会在于外人呢?”颜渊说:“请问应该怎样做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说:“回虽然不聪敏,但肯定会照着老师的话去做。”

通过《论语》的学习,有一点我们可以比较深刻的认识到,“礼”所重视的应该是内心的仁,而不应该是外表的形式。克己复礼即是约己归仁。“归仁”偏重于内心的修养。“复礼”则多体现在处事之表象,并有工夫可循,最后从表象再反映出其意义。如果能约束自己的视、听、言、动能一一符合礼的要求,以礼之规范视、听、言、动也是修养内心的过程。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于约束抑制中得见己心之自由广大,于恭敬辞让中得见己心之恻怛高明”,以此循环往复,不断修行,天下之大,凡所接触,全与己心痛痒相关,血脉相通,而“天下归仁”之境界,即于此而达。岂只在社会现行礼俗之细节处规行矩步,而便谓之“约礼”?

也许有人会说,什么“克已复礼为仁”对于现如今的教育或社会发展能有什么帮助或指导?有必要费那心思去考虑这些问题?其实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全民素质提升的问题一样存在,简单说,“克已”无论在任何情况都是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把这个目标抛弃掉。而“复礼”中的“礼”可以是传统文化中以仁智礼义信为内含的外在表现,也可以是新文化所提倡的守初心、尽职尽责的优良表现。“克已复礼”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摒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任何时候都不落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