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腊月二十二是什么日子(农历腊月二十二是什么日子)

时间:2024-01-26 05:03:28 作者:趾高气扬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农历12月22,一年里难得的吉顺双数日,许愿实灵

腊月二十二下雨好不好?啥预兆?来了解一下吧

眼看就要腊月二十二了,稍加等待就是春节,在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兔年春节之际,听天气预报说,腊月二十二有雨,那么腊月二十二下雨好不好呢?有啥预兆呢?

下面我们就听听民间老人的说法,来长长见识吧。

一,腊月二十二下雨预兆着来年春寒,民间为啥这样认为?

咱们知道,到了腊月应该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所以腊月里应该下雪,要是下雨的话,说明温度还不够低,民间认为既然腊月还不是很冷,就证明今年的寒流来得晚,那么到了来年春季,寒流还会继续侵袭,到了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小麦等作物开始返青,这个时间段要是遇到寒流,那么肯定会对农业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这点,可不是笔者的胡乱说的,咱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天气的这种变化规律,在民间流传农谚“腊月二十二怕下雨,如果有雨寒一春”,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吗!

咱们知道,来年是农历兔年,而且会有两个立春,再者明年还闰二月,对于这点,咱们的祖先早就说过“双春加一闰,春寒加秋旱””,有这句农谚也可以说明明年春季春寒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吗,咱们要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我们的农业丰收。

二,腊月二十二下雨,来年的灾难比较多

咱们的祖先经过观察,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腊月二十二下雨的话,是该冷不冷,自然不成年景,鉴于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所以歉年的概率比较大,毕竟民以食为天,农业歉收,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人们可能会挨饿受冻。

再者经过祖先观察,到了腊月二十二下雨,其他方面的灾难也比较多,比如说战乱或者疾病。看看明年,确实情况不容乐观,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依然肆虐,一波一波的传染,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性影响,再者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在发生战争,也有不少人丧失了性命,美国这个坏家伙,正在干涉我们国家,在台海等很多地方找我们的麻烦,可以说兔年必然是一个多事之秋。

一些朋友会说我牵强附会是巧合,其实大家看看农谚就明白了,这哪里是笔者胡诌,哪里是巧合,咱们的农谚说“腊月二十二下雨,来年春寒灾难多”。

四,总结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佩服咱们祖先的智慧,赞叹咱们的文明古国不是徒有虚名。可是一些人就不同,只要是咱们祖先留下的,他们就认为是落后的,说什么过春节是陋俗,要取消年夜饭;说什么中医是骗人的,要取缔中医;说中国的土葬是荒谬的,叫嚣扒人祖坟……

他们认为西方是先进的,叫嚣过洋节,我想说的是西方的圣诞节就不是迷信吗?西方的万圣节就有依据吗?跪舔西方纯碎是数典忘祖,想认贼作父啊!

这些大家怎么看?

“冬在头,卖被子买牛;冬在尾,冻死鬼”,2023年冬至是哪天?

导读:“冬在头,卖被子买牛;冬在尾,冻死鬼”,2023年冬至是哪天?

在农村里生活过的朋友们应该发现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村民见面打招呼,一般都会问对方“吃了没”。而如果两个人坐下来一起交谈的话,那最常被谈论起的一个话题,则是和天气有关。

年轻人可能对此有点疑惑,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在以前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一年收成的好坏直接和天气相关。而且在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天气预报。村民要想了解近期的天气,就只能是和村民之间相互交流了。

这方面还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也是因为老祖宗把他们长期生活观察的经验总结成为了各种农谚、俗语,从而就成为了后人参考的依据。

而在这成千上万的谚语中,最常见的则是和24节气相关的。“冬在头,卖被子买牛;冬在尾,冻死鬼”就是比较经典的一句,那它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立冬和冬至节气的区别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在24节气中,和“冬”相关的节气有两个,一个是立冬,另外一个是冬至,而这句谚语中的“冬”可不是指立冬,而是指“冬至”。这两个节气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立冬是传统意义上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其是24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时间是在每年的公历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同时立冬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

而冬至节气则要晚一些,它是24节气中第22个节气,当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交冬至节气,时间是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

除了时间不同以外,它们的含义也有很大的区别,其中立冬就是指冬季的开始,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都是以“四立法”划分四季的,而“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即到了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得寒冷了。

而“冬至”则是表示冬天到了的意思,“至”即到的意思,往往到了冬至节气的时候,天气已经变得很冷了。而且在冬至节气以后还要开始数九了,也就是要进入到最冷的时候了。

“冬在头,卖被子买牛;冬在尾,冻死鬼”,是什么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冬至在公历的时间基本是不变的,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可是在农历的日期波动很大,有些年份是在“月头”,有些年份是在“月尾”,还有些年份是在“月中”。而古人即发现了冬至在月份不同的时间段是有不同的影响的。

如果冬至节气是在月头,那么预示着当年的冬季比较的暖和,根本不需要盖被子,是可以把被子拿去卖钱然后买牛来耕地,原因是古人还认为这样的年景很好。

而如果冬至节气是在“月尾”,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就会很冷,都能“冻死鬼”,虽然在古代的时候冬季是很冷,也有冻死人的情况,但是“冻死鬼”还是有点夸张了。

其实这句农谚还不完整,还有半句“冬在中,十个牛栏九个空”,说的是冬至节气是在“月中”,那么这样的年份也很冷,并且还容易导致牛生病冻死,直接的结果就是“十个牛栏九个空”,也就是人畜要遭殃。

至于一些网友的质疑,那就是这些农谚准不准,有没有依据。其实吧,在农村还是有很多老人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在以前就是通过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谚来预测天气的。而且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做的,何况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所以他们对农谚是相信的。

但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却不怎么相信了,认为它们都是没有依据的。其实吧,这也并不是农谚不准了,而是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去四季是很分明的,夏季热、冬天冷。可如今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暖冬已经成为了常态,所以导致很多的农谚也就不适用了。

记得在我小时候,每年冬天都会下很大很大的雪。但是如今在我家乡,以后很难见到下雪了,往往是好多年才遇到一次,而且所下的雪也不大。而这就是气候发生变化最好的证明了。

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老祖宗的这句谚语对今年冬季偏冷还是偏暖进行一番大胆的预测,因为今年的动作是在12月22日,农历是十一月初十。

而古人把一个月的三十天分成三段,初一到初十叫做 “上旬” ,十一到二十叫做 “中旬” ,剩下就是 “下旬” 了,因此今年就是“冬在头”,以此来预测的话今年冬天可以卖掉被子去买牛了,换言之冬季就是偏暖。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你认为是偏冷还是偏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