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属羊年龄对照表(属羊年龄对照表2023)

时间:2024-01-18 20:33:25 作者:听梦的风尘女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辨别羊的年龄?羊是怎么看年龄的?实用的养殖经验

很多新手养羊人都不会辨别羊的年龄,导致买回家的羊年龄太大不适合繁殖,造成一大笔损失,那么,在养羊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辨别羊的年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新手养羊人一定要学会。

1、看牙齿

从羊的牙齿判断年龄的方法,是目前很多采用比较广泛且比较准确的方法。羊的牙齿分为乳齿和永久齿两种,乳齿小而白,每颗之间有缝隙,而永久齿大且发黄,排列紧密,前者是羔羊阶段出现的牙齿,后者则是成年羊的牙齿。

羔羊出生1周后会长出1对乳牙,出生2-3周后,会长出第3对乳门齿,出生1个月后,会长出第4对乳门齿。而羊到了1-1.5岁,会更换钳齿,1.5-2岁会更换内中间齿,2-3.5岁会更换外中间齿,3.5-4岁更换隅齿,到4岁后,羊的乳齿会全部更换为永久齿,4岁之后则可以根据羊牙齿的磨损情况辨别羊的年龄。另外,在羊生长期间,我们可以给羊使用:安胃太保,给羊调理好肠胃,确保羊的正常使用年限。

2、看耳标

在大型养羊场都会采取耳标的方式标记羊的年龄,一般耳标都是打在母羊或公羊耳朵上,用耳标钳将耳标打到羊耳朵内毛稀少的部位就可以了,耳标上会根据羊的出生日期写编号,编号一般是6个数字,编号第一个数字是羊出生年份的最后一个数,编号第二个和第三个数则表示羊的出生月份,而编号后三位数字则是羊的个体编号。

打耳标的方式很适合用于繁育羊场,更好的标记母羊的年龄,另外,在平时饲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给母羊使用:母安太保+多维太保,能够给母羊调理身体,进行保健。

3、看角轮

看羊角也是一个辨别年龄的方式,羊在冬春季节角的生长速度较慢,而夏秋角的生长速度快,羊角会出现凹沟和角轮,因此,每一个清楚明显的角轮就代表一年。但这种方式很多时候并不准确,所以只能作为辨别羊年龄的参考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辨别羊年龄的方法,新手养羊人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真正养好羊,平时的知识储备一定要重视。

明年癸卯兔年,也被称为黑兔年,有何说法?好不好?一起了解下

眼下已经到了11月份,还有一个多月就告别了2022年,同时也将迎来了新的一年2023年。听老人说,明年2023年是个不同寻常的一年,不仅是闰二月,还是个双春年,同时也是60年一遇的黑兔年,闰二月和双春年大家都还理解,那这黑兔年有又有什么说法呢?黑兔年好不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首先明年是闰二月,闰二月出现的频率相对比较低,所以也有“十年难逢闰二月”的说法,正是闰月的出现,使得明年出现两个立春节气(翻开日历可以看出,一个在年头,另一个在年尾)大家也称这种现象为“双春年”。

有关双春年的说法也有很多,例如“双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双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等,之于双春年和闰二月有哪些说法,在我看来并没有太多说法,这只是一个自然规律,下面具体来说说“黑兔年”。

何为黑兔年

其实关于黑兔年我在前文中也曾提到过,这里要提及到“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也是我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老一辈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相配,正好组成60组从“甲子”到“癸亥”,60年为一个周期)后来人们为了方便牢记,用12种动物来对应十二地支,即子对鼠、丑对牛、寅对虎、卯对兔、辰对龙、巳对蛇、午对马、未对羊、申对猴、酉对鸡、戌对狗、亥对猪。

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可以算出,今年2022年为壬寅虎年,而明年2023年则是癸卯兔年,那为何癸卯兔年又称黑兔年呢?因为这里的“癸”属五行中的水,所以明年也有水兔年的说法,而五行又对应不同的颜色,即金对白、木对青、火对红、土对黄,水则对应黑,因此便有了黑兔年的说法。

黑兔年有何说法

老话说“黑兔送财来,双春麦当柴”,意思是说如果遇到黑兔年,说明当年年景不错,是个不错的丰收年,麦子多得可以当柴烧(当然,这只是夸张手法,有利于作物丰收)

另外明年是水兔年,也有“水兔年,春秋不见天”的说法,意思是说明年水兔年,基本感受不到春季和秋季,多被冬季和夏季所覆盖,也就是说冬季比较寒冷,而夏季则比较炎热,这样的天气对于人们来说可能会觉得不舒适。但是对于小麦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春天也要注意倒春寒的发生。

至于黑兔年好不好?这个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仅仅是老一辈的经验,放在今天我们制作简单了解就可以了。不管是水兔年还是黑兔年,好与不好该来的还是要来得,大家参考下就行。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关注“肥仔农经”,带你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谢谢大家的支持!!

高尿酸盯上年轻人,饮食需注意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显示,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其中18~35岁的年轻患者占比近 60%。高尿酸成为继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的“第四高”。“第四高”的出现,与饮食脱不了干系。因此,“怎么吃”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高尿酸血症及相关饮食的注意事项。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指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分泌过多或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积聚的状态。最新的专家共识将血尿酸水平大于420微摩尔/升(7毫克/分升)定义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导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众多诱因中,饮食及生活习惯占有重要地位,喜欢海鲜和肉类等高嘌呤荤食、饮酒、吸烟、肥胖和作息不规律,容易提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风险。

为何偏爱年轻人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这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息息相关。

饮食结构

特别是年轻男性的痛风,和饮食结构的关系密切,这类人群比较热衷于吃快餐、烧烤和火锅,对海鲜、肉、动物内脏等不忌口。还有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吃增肌套餐和减脂轻食,而与之相关的食谱中都会将红白肉类、海鲜和豆类作为蛋白质摄入的主要来源。实际上,红肉(哺乳动物,包括牛、羊、猪等),海产品及一些富含嘌呤的蔬菜(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加,造成体内尿酸前体增加,与痛风发作有很大的关系。

饮料代替水

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咖啡、奶茶、碳酸饮料等,这样不仅导致每日饮水量不足,由此带来的高果糖摄入也会造成痛风发病率增加。果糖进入人体后,会参与代谢,促进嘌呤合成,从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含糖的软饮料和富含果糖的水果、果汁与痛风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不少高尿酸患者,对含糖饮料的危害毫不知情,甚至可能觉得用饮料代替水,是一种更加健康的饮食选择,实则不然。

酒精摄入

年轻人喜饮酒,但过度饮酒会引起痛风发作,尤以啤酒明显。酒精不仅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酒精的代谢还增加了三磷酸腺苷的消耗,导致尿酸产生增加。酒精的摄入量与痛风的发病风险呈剂量效应关系,当一个成年人酒精摄入量超过50克/天时,他的痛风发病风险比不饮酒者高出153%。此外,饮酒时常伴食高嘌呤食物,这也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

合理饮食 远离高尿酸

人体内大约有80%的嘌呤是内源性的,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于我们日常的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对于尿酸水平正常者和已经处于高尿酸水平的人来说,可以参考以下饮食注意事项。

来源: 健康中国微信公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