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宝宝起名

布依族乐器(布依族乐器布依语名称)

时间:2023-12-28 16:01:30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有房有车”不算啥!找布依族姑娘谈恋爱你得先会这乐器

“如意神鸟氛围灯”。 上游新闻记者 胡杰 摄

羌族草编工艺品。

梁平年画。

向立高在现场吹奏“勒尤”。 上游新闻记者 胡杰 摄

遇到心仪的女生该如何去追求?在古时候,布依族的姑娘可不管你是否“有房有车”,更在乎的是你会不会一门独特的乐器。

第七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暨2021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正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贵州展馆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勒尤”的第五代传承人向立高,向记者介绍了这件布依族男生的“恋爱神器”。

不会吹奏勒尤小心“打光棍”

“生活在山区的布依族人,会用一种叫‘勒尤’的民族乐器吹奏出婉转悠扬的乐曲。通过幽幽的声响会引来爱慕的姑娘,这就是‘勒尤’的魅力。”

向立高介绍,“勒尤”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双簧竖吹乐器,其音色明亮而甜美,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2008年,其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

向立高说,在布依族,“勒尤”又被称为“呼唤情人的小喇叭”。相传很久以前,布依族村寨中一个叫勒甲的孤苦后生,利用虫茧和泡木桐制作出一件乐器来倾诉情感,乐声引来了同情他的布依族姑娘,两人彼此相爱,结成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后来,布依族人民便把这种用虫茧做哨子,能发出蝉虫悠悠歌声的乐器称叫‘勒尤’。并作为当地谈情说爱的媒介,在布依族人的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一代一代相传至今。”向立高说,“以前布依族几乎所有的男子都会制作吹奏‘勒尤’,不会吹‘勒尤’可是找不到女朋友的。男娃子要是吹得好,恋爱的成功率也要高些,绝对是‘恋爱神器’。”

免费授艺培养“勒尤”接班人

向立高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勒尤”的演奏。作为传承人,他经常代表贵州省外出到全国各地向中外宾客展示“勒尤”技艺。

这次来重庆参加文旅会,向立高也多次在现场一展绝技。每当他吹奏“勒尤”,都会吸引人们围观驻足。

“‘勒尤’音色圆润、明亮、甜美很独特。即便是在闹的场合,只要吹起‘勒尤’,场面立即会静下来。现在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尽量多演奏‘勒尤’,让更多人了解它的魅力,让民族的东西传承得久远。”

向立高说,布依族没有文字,都是靠口头传授,这种家族式的传承方式,对“勒尤”的制作、吹奏都有一定的局限。

向立高说,作为传承人,他有责任将这项古老艺术传承下去。“除了多演出,我还在培养新的‘勒尤’接班人,都是免费的。争取能带出更多的传承人。”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王倩 冯锐 陈竹 王淳

玩转文旅会

版上讲故事 草上画世界

乐队高歌的鼓点、古筝,竹琴的琴音、观看川剧变脸的观众的欢呼声……6月13日,第七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暨2021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S1馆很是热闹。

在北碚展区,市民被草编成的眼镜蛇、小青蛙、小乌龟、小蚂蚱等“小玩意儿”吸引了目光,这些惟妙惟肖的动物形态全都是由棕榈草手工编制而成的。

据介绍,这项特殊技艺发源于羌族大禹时期,所以也被称作“羌族草编传统技艺”,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民间工艺。相传大禹治水时脚穿的草鞋,身披的蓑衣,头戴的斗笠,以及治水时使用的各种工具都是草编的最早雏形。

羌族草编的主要原材料是生长在川西北一带的棕榈叶,经过处理后再手工编织成各种生肖动物及日用品。羌族草编的工艺极其精细,可以长久保存不变色,不变形,深受大众喜爱。如今,羌族草编已成为羌族地区农户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在梁平展区,一个线版、一把棕毛盖刷、一张宣纸,就能制作出一张年画,一张年画就是一个故事。梁平木版年画共分为戏曲类、神话类和门神类三大类别。每一张梁平的年画都代表着一个独特的故事,以尉迟恭、张飞、白蛇等做为主角的神话故事,不仅蕴含着梁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美好希望,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多彩。

据介绍,梁平的木版年画是全国少有的使用套印工艺进行制作的年画品类。所谓套印,即制作的线板和色板是分开的,在线版的制作基础之上,再使用色板对其进行填色,“一个颜色一个版,不是一版到底的,每一幅画都是绝版。”

此外,梁平展馆还设置了观众体验台,每一个观众都可以现场学习并亲手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年画,深入感受梁平木版年画的文化魅力。

邂逅硬核科技 传统刺绣也能“说话”

第七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暨2021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正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西部(重庆)科学城携文化旅游企业亮相,一股“科技范”的文旅风别具特色。

昨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人气依旧火爆。一走进位于S3馆展馆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展厅,扑面而来的都是满满的科技感,场馆内的炫酷魔方、3D交互视频、展区VR视频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动动鼠标,你就能‘畅游科学城’,感受未来生活模样。”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观众可以通过鼠标操作,浏览科学谷、科学大道、科学会堂等标志性建筑及科学城整体城市面貌。

物资运投无人机、常规巡查无人机以及无人装备职能管控系统……高科技企业扎堆落户的科学城,自然也少不了硬核科技。

更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创产品遇上硬核科技,也“活起来了”。现场展示的3D打印工艺品灯饰,颇具实用性;双面绣的书签,桌屏古朴精美,不仅能做装饰,还能放音乐……

这盏神鸟灯 点亮后会像孔雀一样开屏

“咦,这盏灯好漂亮,灯光透过镂空的外框打在墙壁,像极了漫天繁星和孔雀开屏。”昨日,在第七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暨2021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的S1馆,一组以巴文化设计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青年参观者。

这个正在被围观的文创产品名叫“如意神鸟氛围灯”。这盏灯将鱼嘴、鹰喙、兽耳、凤冠等元素融为一体,显示出巴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青铜铸造记忆。

“这台氛围灯的外形是鸟形尊,这是战国时期,巴人的礼器,内中空,用以乘酒,同时还可用于装饰和观赏,可一器两用。”巴邑文创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产品都是以巴文化为设计元素的,均有独特意义。“夜晚打开氛围灯,墙壁上都是星星灯光,可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所以,这是一盏氛围灯。”

除了氛围灯,现场的巴国柳叶剑笔也独具风格。据介绍,这支笔以巴国柳叶剑为原型,通过黄铜与檀木的巧妙结合,将古代巴人的英勇与无畏呈现在世人面前。“整个笔身细长干净,当笔尖在纸端划过,巴人舞武的铿锵战音穿越前年的时光,化作纤纤墨痕,细述铁马金戈。”

“我觉得这两款伴手礼很有创意,也很美观,准备买回去送给大学同学。”刚参加完高考的李成非常喜欢这款巴国柳叶剑笔,他要给大学室友都送一支,“希望这只笔开启我美好的大学生活。”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王倩 冯锐 陈竹 王淳

今天来聊一下布依族最古老的乐器——八音

#秋日生活打卡季#

你是否知道,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个少数民族的乐器被传唱了千百年?它就是布依族最古老的乐器——八音。那么,你了解多少关于它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神秘乐器的世界。

八音,是布依族古老的吹奏乐器,早在宋代就已在布依族民间广为流传。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工具,更是布依族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演奏八音,曲调悠扬,如山间溪流般绵延不断,让人陶醉。

八音的演奏形式独特,通常由8种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在布依族的传统中,竹子被视为神圣的植物,它的音质纯净、通透,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演奏时,8根竹管以长短不一的音程排列,通过吹奏者的和气息变化,演奏出各种优美的旋律。

八音的演奏技巧非同一般。演奏者需通过熟练掌握各种指法和气声技巧,才能将八音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八音的演奏往往能激起人们内心的,让庆典的气氛更加热烈。

八音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还是布依族文化的象征。在布依族的传统习俗中,八音常用于迎宾、婚丧、祭祀等场合,是布依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八音的曲调内容丰富,涵盖了布依族的历史传说、生活习俗和情感故事等各个方面,它更是布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八音,这个布依族古老的乐器,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它的音符如山泉般悠扬,激起了人们对布依族历史文化的无尽遐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感受八音的魅力。同时,也希望八音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古老乐器的世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