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季节养生 > 时辰养生

桑葚桂圆枸杞泡水的功效(桑葚桂圆枸杞泡水的功效的桂圆是肉吗)

时间:2022-11-10 23:23:46 作者:听梦的风尘女 来源:网友上传

桑葚桂圆枸杞泡水的功效(桂圆和桑葚枸杞子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啊)

枸杞是大家熟知的一种养生产品,受到许多人的欢迎。枸杞里面含有大量营养元素,比如铁元素、多种维生素等,对身体很好。桑椹枸杞桂圆泡水可以明目养肝、疏通肠道等作用。枸杞泡水要用热水泡,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还可以止渴。

1、润肠通便,桑葚枸杞泡水的主要原料是热水、桑葚和枸杞,其中桑葚性寒,可以作用于肠道,有利于粪便的排除;含有的大量的水分可以增加粪便的含水量,排便难度减小;而桑葚和枸杞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也可以促进排便。

2、明目养肝,桑葚和枸杞在中医性味归经上划分,都味甘,入肝经,都具有滋补肝脏的作用;而肝通目窍,肝脏健康的话,也会滋养眼睛;性寒的桑葚可以缓解肝燥导致的目赤肿痛,因此喝一些桑葚枸杞泡水可以明目养肝。

3、补肾益精,桑葚性寒,味甘,入肾经,可以滋补肾阴,枸杞性平,味甘,入肾经,可以补益肾脏,一起泡水食用具有很好的补肾的作用,但是只对肾阴虚有作用,肾阳虚的人食用桑葚枸杞泡水会加重肾阳虚的情况。

4、生津止渴,桑葚和枸杞泡水饮用的话,主要的成分就是水分,具有止渴的作用。同时桑葚和枸杞中含有的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有生津的作用,对于体内燥热之气过重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口舌干燥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5、安神镇静,桑葚和枸杞中矿物质含量比较高,其中镁元素含量比较高,食用到人体之后,会转化成血清素,可以调节情绪,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同时桑葚性寒的性味可以缓解体内的燥热之气,对于上火导致的烦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6、滋阴养血,桑葚和枸杞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和维生素C,虽然植物性铁元素不是那么好吸收,但是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因此有一定的补血的作用。枸杞和桑葚都有滋养肝血的作用,适合有需求的人群食用。

龙眼肉就是我们吃的桂圆的无核、无壳干品,也叫益智(不是益智仁),一般认为福建所产品质最好,药用以广西所产为多

《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龙眼肉,且将其列为上品,说它“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后人总结出它有补气血、益心脾、安神的功效。

龙眼肉特写

一、功效与应用

1、头晕目眩、气短乏力——气血不足

所有药食同源的药都有一个特点,补益力道比较和缓,偏性小,基本无毒,所以不适用于重病,但是可以长期服用。

龙眼可以补气养血,常用于用于气血不足所致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肢倦、气短乏力、舌质淡、脉细弱等症,或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者。

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有个玉灵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栏目都曾介绍过,用的就是一味龙眼肉加白糖,放在饭锅上面蒸,用于补脾胃,改善睡眠。或者年老体衰、产后、大病后,严重气血不足的情况,也可以用玉灵膏补气血。

如果是平日阳盛阴虚爱上火的人,可以再加一味西洋参,王孟英说它效果“力胜参芪”。

还有《万氏家抄方》龙眼酒,可将龙眼肉泡入上好白酒中,泡百日后,每天饮适量,用于气血不足,兼轻度阳虚者补益气血。

2、心悸、失眠、健忘——心脾两虚

龙眼养血安神,主要功效就在于心脾,在心有养心血的作用,在脾有补脾气的作用,但都较为微弱,一般用于心脾两虚的病症,具体表现就是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

尤其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需要动脑子、还需要熬夜的人最为适合

有的人总是有心脏砰砰乱跳不安的感觉,容易惊恐,就适合用龙眼养心安神。

如《药粥疗法》龙眼肉粥,以龙眼与红枣、粳米同煮,用于心脾两虚所致心悸、失眠、腹泻。

龙眼肉粥

还有名方:归脾汤,来自《济生方》,以龙眼肉配白术、茯苓、黄芪、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加姜枣,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悸头晕,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的人。现有中成药归脾丸

归脾丸,已隐去厂家品牌

平日头晕脑胀、眼花干涩、视物模糊、心悸不宁、失眠健忘的人,可以用龙眼肉、枸杞子和桑葚泡茶或者煮汤,都是味道甘甜、口感较好的药品,对于心肾阴血亏虚的人效果很好。

3、胃胀、腹泻、水肿——脾胃虚弱

《泉州本草》用龙眼干加生姜,用于疗脾虚腹泻。《医学衷中参西录》扶中汤,以龙眼肉与白术、山药同用,用于阴阳两虚,久泻不止,虚汗、饮食减少、脉濡弱。

二、使用注意

内有郁火,或有痰饮气滞,或湿阻中满者忌服。

给大家翻译一下:常见头痛,眼睛红、伴有眼屎,牙龈肿痛,嗓子干,老想喝水,嘴唇干燥,手心和脚心特别热,或胸闷、烦躁、焦虑、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肢体困重,头晕嗜睡等症状。这些症状比较典型的人,不适宜用龙眼肉。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

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有问题欢迎理性讨论、留言,祝诸君身体健康,诸事顺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