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季节养生 > 月份养生

八分饱是什么感觉(八分饱是多少)

时间:2023-03-15 10:19:58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网友投稿

八分饱是什么感觉(八分饱是什么感觉饭要吃几分饱才算好吃)

你吃饭都吃几分饱?很多人吃饭都会吃饱,而不会吃到刚刚好就停止,民间有俗语说吃饭吃到八分饱,很多朋友对八分饱没有很清楚,八分饱是什么感觉?饭要吃几分饱才算好?

专家将“饱”分为几个等级:5分饱腹感意味着你不再饥饿,但你对食物仍然有很高的热情;虽然我不觉得饿,也不觉得饱,但是还可以多吃一些。七分饱是还没觉得饱,但进食速度没那么快。八分钟饱了,感觉肚子饱了,不过想多吃几口也没关系。最高水平是12分饱,感觉食物已经到了喉咙的位置了。

饭要吃几分饱才算好?

饭要吃七分饱才算好。

如果你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或有效地控制体重,最好每顿饭只吃七分饱。当吃了七分饱的时候,身体已经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了。如果这个时候继续吃,摄入的营养只会过多。

有些人习惯吃到饱,其实对身体非常有害。当你发现自己吃得慢了,也就是吃了七分饱了的时候,觉得以前好吃的食物变得不那么好吃了,稍微转移一下注意力就可以快速停止进食。


生活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过这样的现象。

同样是吃饭,有的人刚吃几口就饱了,而有的人却跟个“大胃王”似的,总能吃很多。

甚至你还会发现,那些不能多吃的人,只要多吃撑几回,慢慢地也变得能吃了;而那些依靠节食减肥的人,胃口似乎也会越变越小。

如此看来,难道胃可以撑大或饿小?其实咱们“胃口”的大小,真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下面小编就来好好跟大家聊聊“干饭人”的那些事儿~




一、

我们的胃会越撑越大,越饿越小?


1

或许,你还不了解自己的“胃口”


身为人体重要器官的胃,是一个既能上接食道,又能下通小肠,掌管“储存食物”大权的消化器官。“能屈能伸”是它最大的优点。

胃之所以能屈能伸,主要得益于胃壁组织。胃壁从内到外可分为4层,每个肌层都相当有弹性,也正因有了胃壁肌肉的伸缩配合,我们的胃才能装进不同量的食物,进行蠕动。


正常来说,成年人胃的大小,没太大的区别,主要是得靠胃壁伸缩。通常进食太多时,胃壁肌肉就会扩张;进食太少,胃壁肌肉就会缩回原来的样子。

2

那“大胃王”又是怎么一回事?


既然说大家的胃差不多,那肯定会有不少朋友产生这种疑问:


为什么胖子就是比瘦子能吃呢?

还有那些食量惊人的“大胃王”,它们也跟普通人的胃口一样大小?

还有不少人在节食减肥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胃口的确变小了,没之前能吃了......



而这一系列胃口大小的变化与区别,主要是我们没有搞懂自己的胃容量。


一般来说,胃处于空腹状态的时候,胃容量大约50~100毫升左右;饱餐后,胃容量会增加到约1200~1600毫升;吃撑后可达2000毫升,极限进食时甚至能飙升到4000毫升。


这样就意味着,人在空腹与饱腹的区间里,能承受的进食差异可高达20~40倍。


咱们可以将自己的胃比做一条均码裤,胃容量区间就是胃壁弹力大小,不同体型的人穿,上身效果完全不一样,尤其是胖瘦相差太大的两个人,看起来就不像是穿同样尺码的裤子,但脱下来,弹力裤就能回到原来的尺寸。



所以说,不管你是吃成胖子,还是饿成瘦子,胃的大小并不会改变,实际上还是胃壁伸缩力和胃容量的承受力在起作用。


而那些所谓的天生“吃得多”或是“大胃王”,一方面是他们从小就有“饱餐”的习惯,饮食状态一直如此,导致胃壁的张力、胃容量的承受力会比常人要强。还有一方面就是他们肠胃的消化能力好,吃得多也消化得快。


管我能不能吃

又不吃你家大米!


此外,还有些人“胃口好,吃得多”是受大脑的作用。


我们的胃肠道又称为“肠之脑”,它在受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双重支配时,面对进食有一定的反射弧,当你进食太快它就难以快速反应,造成你“饱而不自知”继续进食,越吃越多,让人产生一种“胃口大,很能吃”的错觉。




不过,再强大的胃,它的伸缩张力、消化能力也有限,“胃口好,吃得多”并不算一件好事。



二、

长期吃太多,你会发生什么变化?



每顿都吃到撑的朋友,不如先摸摸自己的腹部,再上体重秤看看上面的数字,这或许就是最直观的变化~




你以为胖就完了?不不不,大家未免想得太过简单了。


1

没撑大的胃口,反倒“伤”了


胃口不会越撑越大,但它会被“撑伤”!


当我们用大量的食物“强塞”进胃时,遭受食物“欺负”的胃就会去挤压它周边的器官,人就会感到身体不舒服(PS:出现腹胀、烧心、反胃等感觉)。



若长期吃太饱,会让负责消化工作的器官们长期处于一个“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胃需要分泌大量的胃液,胰腺和肝脏也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消化酶和胆汁用来促进食物的消化。


这样不仅加重了它们的消化负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时间长了,胃肠功能也会大不如从前,那些难搞的肠胃炎、胃溃疡、胃糜烂等等胃病也就找来门来了。



2

吃胖了,毛病就来了


你会发现,生活中大部分能吃的人,要比控制饮食的人更容易长胖。


而肥胖会带来并发症,《柳叶刀》曾经发表过相关的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且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5 kg/m²,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27和1.18倍。


3

饮食“无度”,人老得更快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一项血管衰老的研究发现:在食物摄入量较低时,人体可产生一种称为β-羟丁酸的分子,这种分子有减缓血管系统细胞老化的作用。


若经常饱食却会损伤细胞、造成动脉血管硬化以及各种疾病,从而催人衰老。



4

你的脑子也“坏”得快


太多食物堆积在胃里时,身体大量血液就会优先支持“消化大业”,致使大脑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让人不仅感到困倦、不想思考、反应迟钝,久了还会损害脑组织,增加脑健康疾病风险。


此外,有专家表示,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看来这“干饭大业”,并非越多越多好。





三、

究竟该怎么吃,才算健康?



相信许多人都听过“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民间俗话。可这个七分饱的“尺度”,也着实让人费解。


1

所谓“七分饱”到底吃多少?


由于胃容量只是一个区间,而每个人的胃伸缩性也不一样,所以对“吃饱”的感觉也会不一样。有人吃两三口就饱了,有的人明明已经饱了却还能吃两三口。


因个体存在差异性,我们也就很难通过食量、热量、饱腹感这三个维度去量化七分饱。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几分饱,就是指人的一种饱腹感。为此,专家特意把“饱”的感觉划分了几个等级,便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判断。但前提是不要进食太快,以你正常吃饭的速度去衡量。



2

每天到底需要吃多少?吃多久?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一个成人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量,通常在以下这个区间即可:


●盐:不超过5g;

●烹调油:不超过25~30g;

●大豆类:25~35g;

●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鱼禽肉蛋:120~200g,建议分别占一半;

●谷薯类:250~400g,谷物和署类分别占一半;

●乳类:300g左右,包含鲜奶及其它奶制品;

●水果:200~350g,建议吃新鲜、少糖的水果;


关于吃饭速度快慢的建议,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20~30分钟左右。


老人牙齿稀松、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道蠕动减弱,更应细嚼慢咽,建议老人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3

饱餐危害大,少吃行不行?


我们不提倡过饱饮食,也不提倡节食。


食物摄入过低,一方面会导致胃肠道缺乏食物的刺激,胃酸分泌不足,胃功能下降。同时,胆汁长期滞留,患胆结石的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还容易导致身体各项组织无法获取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影响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功能,诱发头晕、乏力、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症状。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长期节食还会影响身体生殖系统的健康,造成内分泌絮乱、受孕困难、提前闭经、卵巢早衰等不良症状反应。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吃饭要有度,心里要有数。别太多,也别太少;别太快,也别太慢;尽量做到规律饮食+营养搭配+细嚼慢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