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出生命理

吊孝是什么意思(梦见吊孝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01 06:54:59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凉州贤孝《秦雪梅吊孝》考证与赏析

凉州贤孝《秦雪梅吊孝》考证与赏析

赵大泰 凉州贤孝博览馆

《秦雪梅吊孝》是许多地方戏剧中的经典剧目,如豫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淮剧、秦腔乃至二人转正戏中都有相关剧目,但其中以豫剧大师阎立品主演的豫剧《秦雪梅》影响最为深远。

《秦雪梅吊孝》历史非常悠久,明末就有剧目《双吊孝》、唱本《新刻秦雪梅三元记》、《雪梅教子》,到时期梅寄云著有《秦雪梅吊孝三元记》。

凉州贤孝艺人吸纳了地方戏曲的故事素材,进行了彻底改造,创作了曲目《秦雪梅吊孝》,在其中注入了诸多的本土元素,可以说除了故事情节相似外,这个作品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贤孝曲目。

在戏曲中,故事发生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当朝宰相秦国政之女秦雪梅与同朝宰相商宗胜之子商林,自幼青梅竹马,结为之好。后尚家受奸党之害,家道败落,商林借馆秦府读书。

李武莲、冯天民编著的《凉州贤孝精选》中收录了《秦雪梅吊孝》的完整唱词。在凉州贤孝中,开头部分进行了许多的简化。开篇词用八句诗交代了明朝的时代背景:“大明一统震环宇,成皇掌朝把贤人提。人生世上就由命,荣华富贵天造定。千年的方地转北斗,国王的江山转他人。真命天子登金殿,风调雨顺太平年。”然后,一句话承上启下,“按下国家休提表,我把秦尚两家往前明。”

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可能是因为在武威本地鲜有“商”姓,所以文化工作者写成了“尚”姓。对于秦尚两家之事,寥寥几句带过,“秦尚两家同把官来做,他二人指腹结成亲。可怜尚家时运不顺,家财三起儿火灾焚。尚公子再不能在学堂里把书念,再不能皇榜上盼功名。秦尚两家同商议,送尚公子秦府里读五经。”在这里,秦尚两家同把官来做,皆为官宦之家,到底官居何位,无关紧要。尚家衰败,是由于时运不顺,家财三起儿火灾焚。戏曲里面所说的政治争斗、奸党陷害只字未提。秦家嫌弃尚家家道衰落悔婚之事也未交代,在后面会通过秦雪莲之代。

话说尚公子在秦府读书读了三年整,这一天恰逢清明节,就离开书馆去野外踩青。秦雪梅此时已经17岁,在家中想起婚姻大事,不免烦心,长吁短叹,乃至伤心落泪。丫鬟劝说秦雪梅到花园里游玩散心,秦雪梅便开始梳妆打扮。

对于秦雪梅梳妆打扮的过程,曲目中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

左面抬过梳拢架,右面掌过净水盆。

象牙的梳子金篦子,青铜的镜子照乌云。

江南的好粉擦了脸,苏州的胭脂荡口唇。

左梳右挽盘龙髻,右梳左挽水波云。

前梳狮子鸳鸯对,后梳童儿拜观音。

头顶里青丝长得长,梳定一对鹦哥儿闹嚷嚷。

鬓间的青丝如墨染,梳定一对蝴蝶儿戏水莲。

鸳鸯堆里人说话,水波云间鲤翻身。

三元牌子八宝全,鬓间里斜插的水红莲。

上身穿的金丝绣花袄,八幅罗裙紧系腰。

豆绿丝带红绸裤,裙带上拴的响铃悬。

小小金莲二寸半,花绣鞋上绣牡丹。

由此可见,凉州贤孝虽然属于北方曲艺,整体风格粗犷豪放,但也会有细腻精致之处。

秦雪梅和丫鬟梳妆完毕,就到花园里游玩。花园里百花争艳,果树茂盛,玉浆池上“鸳鸯对对水面上玩,五色鲤鱼水中游”,秦雪梅也是个才女,让丫鬟拿来笔墨纸砚,就写了一幅诗联:绿树荫浓夏日长,绿彩倒映水池溏。满园的鲜花繁花舞,朵朵花儿喷喷香。

秦雪梅和丫鬟一时兴起,又来到了尚公子读书的书馆。在书馆里,秦雪梅看到了粉墙上的诗联,尚公子的画作、文章,断定尚公子也是才华横溢。在书馆中有一幅画,画的正是秦雪莲,秦雪莲起初以为尚公子贪恋美色,不务读书,后来经丫鬟解释是一个老道人赠送的,才消除了误会,秦雪梅便把画收了起来。

再说尚公子踩青回来,见到了书馆中的秦雪莲,顿时惊为天人。尚公子与秦雪莲交谈一番,就提出要在书馆里配对成亲。秦雪莲一听怒气生,将尚公子训斥了一番。正在纠缠之中,在外面玩耍的丫鬟来到了书馆中,秦雪梅和丫鬟便离开书馆回到了房中。

秦雪梅离开之后,尚公子又羞又恼,发现画着秦雪梅的画轴儿也不见了,更是又急又气, 竟然得下了一场重病,奄奄一息。秦相害怕连累自己,就连忙派人把尚公子送回了尚家养病。

尚公子回到家中,尚老太太遍请名医,却是汤药无效,针灸无用。尚公子告诉母亲自己是思念秦雪梅得下的相思病,尚老太太便急忙请媒人去秦家提亲。

秦相嫌贫爱富,蓄意悔婚,便提出三年内尚公子高中状元才能成亲。这样的条件,其实就是变相拒绝。尚公子病重,命悬一线,哪能等到高中状元。

无奈之下,尚老太太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让自己的丫鬟爱玉儿假扮秦雪莲和尚公子成了亲。由于尚公子其实只见过秦雪莲一面,倒也没有发现。

爱玉儿精心伺候了尚公子三个月,尚公子的病情也减轻了八分。尚公子一日突然提出要贤妻把诗条对联念出来,写一篇文章让自己看看。爱玉儿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诗句文章哪是一个丫鬟精通的?见无法遮掩,爱玉儿便说明了实情。

尚公子一听,又气又恼,病势立即加重,不吃不喝,昏昏沉沉了三天三夜,嘱咐爱玉儿照顾父母二老后就一命归阴了。

爱玉儿此时已经怀孕三个月了,擦干眼泪就开始操办尚公子的丧事。报丧的帖子发到了秦家,秦相竟然喜在眉梢笑在心,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解除婚约。秦雪梅听到噩耗,自然是悲痛欲绝。秦雪梅坚持去尚家吊孝,以死相逼,加上秦夫人劝说,秦相才答应。

置办了大量的祭奠物品,秦雪梅便在母亲的陪同下去尚家吊孝。秦雪梅只哭得是天摇地动,众人无不纷纷落泪。爱玉儿把前因后果以及身怀有孕的事告诉了秦雪梅,秦雪梅一听钦佩不已,便决定留在尚家,两人以姐妹相称,一起照顾老人,养育孩子。

秦雪梅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秦雪梅便留在了尚家。爱玉儿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尚罗儿。姐妹二人抓养尚罗儿到七岁,就送到了南学读书。读书读到五年整,尚罗儿学有所成,就去北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不负众望,尚罗儿最终高中状元。尚罗儿奉旨回乡祭祖,衣锦还乡,一家人皆大欢喜。皇帝封赏了尚家全家,尚罗儿的爷爷奶奶封到养老宫,安享天年,两位母亲封为一品夫人,尚罗儿也被招为东床驸马,成了皇亲国戚。

整个故事结局圆满,其实不难想象,秦雪梅赡养老人,抚养幼儿的过程充满了辛酸。在这个贤孝曲目中,穿插了一段尚罗儿和同学吵架打架的插曲。话说尚罗儿在南学读书,有一个捣蛋鬼同学名叫蔡儒魁。有一天,师父不在,蔡儒魁便邀尚罗儿去放风筝。尚罗儿说是大妈妈家法严谨,要认真摹字背书,不肯去玩。蔡儒魁恼羞成怒,就揭了尚家的老底,说是尚罗儿本是二娘爱玉儿的亲生子,怎么能把黄花姑娘当亲娘。尚罗儿一听自然勃然大怒,拿起石块就把蔡儒魁打得鼻青脸肿。蔡儒魁恶人先告状,告诉秦雪梅尚罗儿不听好劝还动手打人。尚罗儿回到家中,秦雪梅狠狠教训,打了20板子,把双腿都打肿了。尚罗儿被打得急了,跳起来开口叫骂,出言不逊把秦雪梅活活气得昏死过去。爱玉儿听到响动,过来救醒了秦雪梅,二人对尚罗儿很失望,商定要同回秦家,不再管尚罗儿了。尚罗儿一听着了忙,便去找尚奶奶帮忙。尚家奶奶疼爱孙儿,便找秦雪梅理论,堵在门口不让秦雪梅离开。尚家爷爷赶忙过来劝和,秦雪梅和爱玉儿方才作罢。尚罗儿重回南学,认真读书。

秦雪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奇女子,她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反抗嫌贫爱富的父亲。在尚公子去世后,仍然能专情不移,克服困难去尚家吊孝,成了千古美谈。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还能抛弃富贵,留在贫寒的尚家,赡养二老,抚养幼儿,而所有这些人与她都没有血缘关系。

17岁的秦雪莲,未婚夫病亡,还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虽然是阴差阳错,但她心中肯定也不是个滋味。为了责任,为了报答未婚夫的深情,秦雪莲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幸好是善有善报,苦尽甘来。5年之后,也就是秦雪梅22岁时,尚罗儿高中状元,她也得以母凭子贵,被封为一品夫人。

许多评论人认为,秦雪梅是一个勇敢的女子,她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己的幸福。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秦雪梅到底幸福吗?当然,人生一世,冷暖自知。秦雪梅心中的想法,别人无法猜测。

秦雪梅反抗封建礼教,我看未必如此。秦雪梅反抗了嫌贫爱富的父亲是真,所谓女大不中留,女生外相,自古如此,作为一个父亲,希望女儿过上富裕的生活,也是无可厚非的。秦雪梅有如此的心性和作为,我看其实是封建礼教教育的优秀成果。她从一而终,她孝敬公婆,她抚养未婚夫的遗腹子,她和未婚夫的二老婆姐妹相安,这些不都是封建社会宣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吗?

或许,被我们习惯性批判的封建礼教,其实是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可以培养出高尚的品格。因噎废食,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思路摧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系,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就结果。

散文|陪伴母亲临终的日子

文/刘玉涛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儿在天涯,你在故乡。黄昏时候,晚风已凉,回去吧 我的娘,回去吧我的娘。儿不能去为你,添一件衣裳。你可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你可是又在灯下,为我牵肠,你的那一双啊,老花镜,是否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春露秋霜,寒来暑往……”这首《白发亲娘》的歌又让我想起了母亲,回忆起两年前陪伴母亲临终的日子,记忆起那一段不堪回忆的痛苦,至今心里还在流泪,时常在梦中哭醒。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常索绕在我的心头,徜徉在我的面前,伴随着我的生活。

2017年11月7日,按原计划去泰安参加全省文物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因母亲再次病重,心里忐忑不安,心事重重。只能让同事代替开会,我留在家里面能够随时照看一下病重的母亲。当中午提前赶回家时,母亲听到脚步声,突然睁开眼睛问我,你不是今天去开会了,怎么又回来了,我说一定能等到你开会回来,不能食言,你不用牵挂我:……我听后己泪流满面,感谢母亲对儿子工作的支持,有母亲贤淑的美德才使儿子走向今天的成功。中午吃完饭不多时,母亲又撵我赶紧回去上班,不要在家陪伴她……这就是我的母亲。

我握着母亲的手,坐在床前,想了好多好多。感谢母亲,总是对儿子的担忧和牵挂,儿子的确没有过多地照顾好您,儿子内心总感觉有愧对您说一声,母亲对不起。世界上有很多爱,最伟大的只有母爱。红尘中有太多的情,亦唯有母亲的情更深。感谢母亲,感谢您的大爱无边。母亲卧床足足有半个月了,病入膏肓的母亲一直喊痛,说什么也不愿去医院。没有办法只好从市人民医院请了大夫回家给母亲号脉看了看,大夫说时日不多准备后事就行了。母亲让我扶起来看看大夫说了一句话:“还得让您跑一趟,自己知道不行了,真得感谢……”

母亲说完后,用呆滞的目光,目送大夫走出了家门。母亲喝了点牛奶和小米稀饭,强打精神慈祥地对我们儿女说:“这些天,让我折腾的累得不轻,妈妈连累了你们姊妹几个,我看着心疼啊……”说完了,母亲让我扶着躺下来,无奈地流泪了,母亲有太多的不舍,舍不下对我的牵挂和太多的不放心。母亲不愿离开这个家,如同熬干了油灯,走的异常艰难。以往那个有病从不吱声的母亲,此刻忍不住呻吟不止,想不到母亲的痛,竟是这般的撕心裂肺。

母亲时好时坏,经常喊着我的名字。手指已经发紫如枯柴,有时想起来坐坐,大夫告诉不让母亲起来,不得己遵从母亲扶起来小坐一会,四下望一望所有的亲人陪在身边,可能会感觉好受一些。弥留之际的母亲,始终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什么事都愿意自己去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有一次,想下床自己去卫生间,母亲看着我,有气无力的说:“妈妈不愿连累你,让你二姐过来帮我一把。”这才同意在床上不去卫生间了,母亲坚强的意志让人落眼。三姐拿来热毛巾给母亲洗完脸又擦着身子和双手,然后,对我说:“咱妈妈这一辈子最心痛和牵挂你,把妈妈的手指甲给剪一剪吧。”我拿起母亲的手,心如刀割,万箭穿心,哭着给母亲剪完了手指甲,这是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忽然,母亲不再喊痛了,迷迷糊糊不睁眼安详的睡着觉。当天晚上,我和妻子先陪护母亲,让大哥嫂子和姐姐妹妹好好休息一会,快一个月不分昼夜尽孝床前,的确不容易和辛苦。我握着母亲发紫的手,心中无限感慨。忽然想起来,这一天是我的生日,有人说也是母亲的难日,平常我过生日,母亲都是包包子……晚上快十点了,小妹来母亲的卧室换我和妻子说,明天还要上班,你们赶快回家休息,这一走没有想到竞是与母亲的最后诀别。

2017年11月22日,阴历十月初五日,也是我过生日的第二天,早晨六点半,93岁的母亲没有来得及与一生痛爱和牵挂的儿子告别就离开了我,真得去天堂里陪伴父亲了。停灵在地的三天,头戴白捆头布,脚穿白鞋,“披麻戴孝”守灵,陪伴于母亲的遗体旁,从身体的余温到僵硬,一个坚强为家操劳一辈子的母亲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小雪节气,天气冷得刺骨,妹夫从单位拿来军大衣让我们穿上御寒,灵前用豆油点亮的“长明灯”忽闪忽闪,贡桌前香火不断。母亲生前信奉这些,所以尽量多烧一些香纸、冥币、元宝。母亲离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三次见面,给我留下了一生抹不去的记忆。临终到头时见了一次面,与妻子灵前长跪不起,痛失慈母永别。第二天入殓按风俗儿女亲人为母亲正面又见了一次面。第三天出殡时,本村六位男壮劳力抬起了母亲的灵棺,伴随着哀乐,缓缓前行至灵车前,大哥和我分两边跪在灵车前,众亲戚进行吊孝,作为儿女再一次放声大哭起来。驱车到了殡仪馆见了母亲第三次面,我与三姐掀开盖在母亲遗体上的粉色“琴”,给母亲再一次正了衣冠,看到了母亲的脸色灰暗,仍然感觉慈祥容光焕发,仿佛像睡觉一样。这是人世间与母亲最后诀别的一面。50分钟后一缕青烟又过了奈何桥的母亲不再有任何牵挂。回家的路上,二姐和三姐叫着母亲说:“妈,我们回家了……”痛彻心扉的呼喊,让人心碎。灵车戛然而止到了王格庄公墓,母亲永远去了,与早一年离开的父亲团骤的新家。

在母亲病痛的23天里,作为儿子的我,却没有时刻奉孝于床前,可母亲总是怕耽误儿子的工作。我看到病痛的折磨对母亲是一种残酷,我多想跪在母亲的膝前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好让儿子多一点时间陪伴,哭出我心底对母亲所有的愧疚和依恋。一次次虔诚的祈祷,没有能延续母亲的生命;一天天小孩般的呵护,却挽留不住母亲离开的脚步……她还是离我们而去了。我思索回首的片刻,发现从没有离开过母亲的视线,离开过母亲的牵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总在想,我又能回报母亲什么?母亲是儿子人生世界里最贴心的人。儿女若安好,母亲便是晴天。母亲知道吗?我的心中永远刻着您的名字,多少次夜里梦见,好似回到您身边;多少次抬头仿佛看见,您的微笑烙在我的眼眸里。任凭泪水滑落,就这么凄凄默默,泪水没有了归期。

没有了母亲,从此,我的生活便不再完整;没有了母亲,从此,我的心便有了残缺。母亲生前这般痛我,可我却很少能报答母亲这份特别的爱。细细想来,母亲对我的爱,既直观而又外在,而我回报给母亲的却极少欠母亲的太多,愧疚就成了母亲离开我的心疾。今天所做得一切努力,不为别的,只为让母亲骄傲和欢喜。母亲离开之后,我突然觉得生活没有了任何意义,因为在我的生命里,几乎很难再找到一个如母亲这般时刻心痛儿子的人了;母亲离开之后,我瞬间苍老了许多,一夜之间花白了胡须和头发,又加之精神憔悴萎靡不振,不再敢多照镜子,也许不够坚强,我宁愿舍弃全部幸福,换来母亲再活一次,享受天伦之乐。

今年寒衣节(十月初一)前一天是新坟,恰巧遇上我阳历的生日。早晨五点半与儿子从城里开车出发,天不亮寒风凛冽,港城大道灯火阑珊,回家上新坟的车辆好多。半小时后,远看王格庄公墓烟火燎绕,近看一堆堆焚烧的香纸,冒着一缕缕青烟,被寒风吹得像萤火虫一样,让人有些不寒而栗。周边到处燃放的鞭炮振聋发聩,“大地红”给寂静的公墓平添了一抹重彩,让故去的亲人不再孤独寂寞。站在父母亲的墓碑前,让我泪雨纷飞,黄土埋千秋,又是一年春草黄。跪下端详父母亲的新家,细算还有5天就是母亲离开两周年祭日,我将带来一束鲜花送给母亲表达无尽的思念。

两年来,心里的伤感、不舍和难过笼罩在心头,就会茶饭不思、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母亲真得好想您,如果这世界真得有神灵,愿您在天堂里和父亲生活得幸福安康。只是,母亲,我何时才能习惯没有您的日子?母亲,我想您了,好想,好想……当我独坐的时候,就会常常想起您,脑海里浮现的是您那慈祥的脸,我知道你有太多的话,没有说出来,可您无奈地离去,带走的是对儿子的牵挂,如今,我看着您的照片,想对您说说话,眼含酸楚的泪,却听不到母亲您的回答。“慈母远去,频来入梦。深情思念,泪眼心痛”亲爱的母亲,儿子永远怀念您。感谢您给我生命,感谢您教我做人,感谢您给我的爱,感谢您给我无数的回忆。

在母亲临终的日子里,其实最能表达“孝”的就是陪伴,在陪伴的同时,享受着珍贵的母爱。母亲,辛苦了一辈子,坚强了一辈子。母亲在,人生尚知有来处。现在越发真切地感到,天底下,再没有比拥有母亲更幸福的事情了。人生,有一种爱,叫付出;她不用你任何的付出。有一种爱,叫无私;她愿把所有的爱都给你。有一种爱,叫伟大;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这个人叫“母亲”。

今天儿子展开一张叫情感的纸,提起一支叫感激的笔,写给我生命的母亲,写一写我感恩的心。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岁月是一组乐曲,而母亲对我的爱则是我人生中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母亲,我永远都记得,在我肩上的那双手,风起的时候有多么温热。母亲,我永远都记得,伴我成长的背影,用您沧桑的岁月,换我一生的幸福快乐。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经典94版诸葛亮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刘长宇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学作品。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电视工作者提出“中国文学名著影视化”的构想,随即中央电视台开始制定拍摄四大名著电视连续剧的计划,先后完成了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98版《水浒传》四部影视剧。剧中诞生了许多经典角色,如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欧阳奋强的贾宝玉、鲍国安的曹操、李雪健的宋江等。这些角色鲜活而富有生气,仿佛从小说中走出来的一般。其中94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避不开的经典形象,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离不开导演的精心设计和演员的精湛表演。

首先,以神塑形。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和其他三部不同,小说中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且有史料可查的。西晋陈寿《三国志》中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短短数语,除将青年诸葛亮的身高、容貌等外形特征清楚描写之外,还流露出其卓尔不群的飘逸之感。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充分借鉴传统曲艺塑造人物的方法,用虚实的神韵增强外形的塑造。手握鹅毛扇的姿势,采用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写意的表现方法:中指和无名指实靠,食指和小指微翘虚掩的手势,巧妙表现出鲁迅笔下“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妖”的色彩。扇扇子的动作,采用扇尖轻击左肩,表现出一种高雅的风度和气质。坚定的眼神配上些许儒雅的动作,将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定神闲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以情感人。《三国演义》属于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也充分借鉴了文学创作中人物的塑造方法:利用细节的巧妙设计,在规定情境中让人物流露出丰富而充沛的感情,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在《卧龙吊孝》一集中,最初设计是在纸钱飞舞当中,诸葛亮呼喊着:公瑾(周瑜),慢走,我来也。密谋了一夜的东吴大将们准备杀掉诸葛亮,老将程普顺势拔出剑刺向诸葛亮的时候,赵云从身后跳出,挥剑将对方的剑打落,紧接着鲁肃走出来迎接诸葛亮入内。当做完案头工作之后,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提出增加一个小动作的建议:诸葛亮应该将打落的剑拾起来,还给程普。一个小细节饱含了溢于言表的潜台词:我诸葛亮满怀真诚之心来凭吊公瑾(周瑜),你们却要杀我,你们杀吧。其中蕴含了诸葛亮的气度、真诚和委屈等复杂的感情,让角色更加真实、鲜活和立体。在《火熄上方谷》一集中,诸葛亮用计将魏将司马懿引入包围圈,准备用火将其烧死。就在此时,电闪雷鸣天降暴雨,淋熄大火救了司马懿。此时的诸葛亮缓缓闭上眼睛,什么话也没说,任凭雨水拍打,将诸葛亮当时无奈、悲凉、灰心等复杂的情绪充分表现出来,而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随着流淌的雨水带走了,在这样无声的画面中“景衬托人,人化入景”,达到了人、景、情的高度融合。

最后,塑魂立人。中国自古就有“祖先崇拜”的传统,一般需要具备“忠孝仁义礼智信”儒家精神的先贤才能受到后世的瞻仰。巴蜀地区从古至今,老百姓在寒食节、清明节都有祭奠诸葛亮的习俗。晋朝、唐朝等多个封建王朝的君主对诸葛亮极之推崇,甚至还为其修祠立碑。为什么这样一位战争的“失败者”却被后世瞻仰膜拜?唐高宗说:诸葛亮之所以入祀武成王庙就在于他以“王业不偏安”而帅弱旅北伐强魏,有武且有德,能征而道正。康熙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尔。由此可见,诸葛亮被后世崇敬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神机妙算的智慧,而在于那颗至死不渝的忠心,这就是塑造诸葛亮的魂。“忠”由心而出,导演的巧妙设计,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表现推到极致。《六出祁山》一集中,诸葛亮废寝忘食,深夜还在挑灯看地图。士兵悄悄进帐给他送饭时,听见他不住的咳嗽声,忍不住流下泪来,对他说:“丞相,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再这样不吃不喝可如何是好。”这个片段从士兵的视角出发,运用侧面描写,烘托表现了诸葛亮废寝忘食、为国操劳的忘我精神。《秋风五丈原》一集中,弥留之际的诸葛亮躺在病榻上,身体的痛苦让他陷入梦境,梦见曹睿和孙权投降称臣,不料突然惊醒后才知一切皆为虚幻。这个情节地设计将夙兴夜寐的兴汉使命融化进了自身的血液之中,深刻诠释了“用生命报效国家”的牺牲精神。同一集中,病入膏肓的诸葛亮仍拖着病体伏案工作,右手抖得厉害,即使左手托着也无法写字。姜维在一旁见状,跪地请求:“丞相,您别再作践自身了,我代三军将士求您了。”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式相结合,全面而深刻地表现出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人人心中有,人人心中无”的诸葛亮影视化塑造难度不小,94版形象能够成为时代的经典,绝不是一个偶然。通过导演和演员的共同努力,让角色经历了由外到内、由形到心的锻造,实现了“形”“情”“魂”的高度融合。神韵的表现,辅助了诸葛亮外形的塑造;细节的设计,让丰满的情感给角色增添温度;精神的展现,让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今天,94版诸葛亮形象让我们不仅获得了艺术的审美享受,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富有家国情怀、拼搏不屈的精神和力量。

(此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度一般项目“QYYJC2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经典94版诸葛亮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刘长宇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学作品。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电视工作者提出“中国文学名著影视化”的构想,随即中央电视台开始制定拍摄四大名著电视连续剧的计划,先后完成了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98版《水浒传》四部影视剧。剧中诞生了许多经典角色,如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欧阳奋强的贾宝玉、鲍国安的曹操、李雪健的宋江等。这些角色鲜活而富有生气,仿佛从小说中走出来的一般。其中94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避不开的经典形象,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离不开导演的精心设计和演员的精湛表演。

首先,以神塑形。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和其他三部不同,小说中人物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且有史料可查的。西晋陈寿《三国志》中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短短数语,除将青年诸葛亮的身高、容貌等外形特征清楚描写之外,还流露出其卓尔不群的飘逸之感。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充分借鉴传统曲艺塑造人物的方法,用虚实的神韵增强外形的塑造。手握鹅毛扇的姿势,采用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写意的表现方法:中指和无名指实靠,食指和小指微翘虚掩的手势,巧妙表现出鲁迅笔下“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妖”的色彩。扇扇子的动作,采用扇尖轻击左肩,表现出一种高雅的风度和气质。坚定的眼神配上些许儒雅的动作,将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定神闲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以情感人。《三国演义》属于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也充分借鉴了文学创作中人物的塑造方法:利用细节的巧妙设计,在规定情境中让人物流露出丰富而充沛的感情,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在《卧龙吊孝》一集中,最初设计是在纸钱飞舞当中,诸葛亮呼喊着:公瑾(周瑜),慢走,我来也。密谋了一夜的东吴大将们准备杀掉诸葛亮,老将程普顺势拔出剑刺向诸葛亮的时候,赵云从身后跳出,挥剑将对方的剑打落,紧接着鲁肃走出来迎接诸葛亮入内。当做完案头工作之后,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提出增加一个小动作的建议:诸葛亮应该将打落的剑拾起来,还给程普。一个小细节饱含了溢于言表的潜台词:我诸葛亮满怀真诚之心来凭吊公瑾(周瑜),你们却要杀我,你们杀吧。其中蕴含了诸葛亮的气度、真诚和委屈等复杂的感情,让角色更加真实、鲜活和立体。在《火熄上方谷》一集中,诸葛亮用计将魏将司马懿引入包围圈,准备用火将其烧死。就在此时,电闪雷鸣天降暴雨,淋熄大火救了司马懿。此时的诸葛亮缓缓闭上眼睛,什么话也没说,任凭雨水拍打,将诸葛亮当时无奈、悲凉、灰心等复杂的情绪充分表现出来,而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随着流淌的雨水带走了,在这样无声的画面中“景衬托人,人化入景”,达到了人、景、情的高度融合。

最后,塑魂立人。中国自古就有“祖先崇拜”的传统,一般需要具备“忠孝仁义礼智信”儒家精神的先贤才能受到后世的瞻仰。巴蜀地区从古至今,老百姓在寒食节、清明节都有祭奠诸葛亮的习俗。晋朝、唐朝等多个封建王朝的君主对诸葛亮极之推崇,甚至还为其修祠立碑。为什么这样一位战争的“失败者”却被后世瞻仰膜拜?唐高宗说:诸葛亮之所以入祀武成王庙就在于他以“王业不偏安”而帅弱旅北伐强魏,有武且有德,能征而道正。康熙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尔。由此可见,诸葛亮被后世崇敬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神机妙算的智慧,而在于那颗至死不渝的忠心,这就是塑造诸葛亮的魂。“忠”由心而出,导演的巧妙设计,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表现推到极致。《六出祁山》一集中,诸葛亮废寝忘食,深夜还在挑灯看地图。士兵悄悄进帐给他送饭时,听见他不住的咳嗽声,忍不住流下泪来,对他说:“丞相,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再这样不吃不喝可如何是好。”这个片段从士兵的视角出发,运用侧面描写,烘托表现了诸葛亮废寝忘食、为国操劳的忘我精神。《秋风五丈原》一集中,弥留之际的诸葛亮躺在病榻上,身体的痛苦让他陷入梦境,梦见曹睿和孙权投降称臣,不料突然惊醒后才知一切皆为虚幻。这个情节地设计将夙兴夜寐的兴汉使命融化进了自身的血液之中,深刻诠释了“用生命报效国家”的牺牲精神。同一集中,病入膏肓的诸葛亮仍拖着病体伏案工作,右手抖得厉害,即使左手托着也无法写字。姜维在一旁见状,跪地请求:“丞相,您别再作践自身了,我代三军将士求您了。”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式相结合,全面而深刻地表现出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人人心中有,人人心中无”的诸葛亮影视化塑造难度不小,94版形象能够成为时代的经典,绝不是一个偶然。通过导演和演员的共同努力,让角色经历了由外到内、由形到心的锻造,实现了“形”“情”“魂”的高度融合。神韵的表现,辅助了诸葛亮外形的塑造;细节的设计,让丰满的情感给角色增添温度;精神的展现,让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今天,94版诸葛亮形象让我们不仅获得了艺术的审美享受,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富有家国情怀、拼搏不屈的精神和力量。

(此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度一般项目“QYYJC2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