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秤座

伏犀贯顶(伏犀贯顶的面相)

时间:2023-10-17 21:37:24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南怀瑾 | 庄子说,看起来很平常的最高明

本 期 导 读

看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要看他的目的何在,为此又是如何做,再看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

安于平淡之人

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老话常说:「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所以各位立身处世就要知道,有的人有学问,往往会有脾气,就要对他容忍,用他的长处——学问,不计较他的短处——脾气。

他发脾气不是对你有恶意,而是他自己的毛病,本来也就是他的短处,与你何关?

我有些学生有时也会大光其火,我不理他,后来他和我谈话,道歉一番,我便问他要谈的正题是什么?先不要发脾气,只谈正题,谈完了再让你发脾气,他就笑了。

一个人作学问修养,如果平常无所安顿之处,就大有问题。有些人有工作时,精神很好;没有工作时,就心不能安,可见安其心之难。

看任何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要看他的目的何在?他平日的做法是怎样?前者属思想方面,后面属行为方面。

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是什么道理呢?

安于平淡的人,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最难。

身体、长相是正报之显现

大家常问算命看相有没有道理?我说有啊,那是过去的定业,显现出这一生应受的果报。

譬如有些人,一辈子很富贵,有钱有地位,可是遭遇一直不好,身体也不好。

再看古代许多英雄才子,遭遇很好,功名富贵,可一身是病,那就是古人的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的确有这些人,我也亲自遇到这些朋友。人生的命运,以佛学来解释,那是多生累劫的因果,也就是「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的身体是正报,每个人长得白、黑、胖、瘦,不同的健康情况,都是因果报应问题,这是正报。时代社会的环境、有没有财产、住的环境,甚至一切的遭遇等等,是依报。

例如,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他的正报庄严。因为他的四十八个大愿,愿一切众生成就,所以他成就的道场是西方极乐国土,依报也庄严。

我们人也一样,有人一生正报庄严,可惜现在看到这种人很少。

过去在大陆上,地广人多,我看过很多例子,许多叫花子相貌蛮好,脸孔长得像佛相,有的几乎两耳垂肩,但却是个讨饭的,什么道理呢?

耳朵大了是长寿相,但长寿不一定好。如果看相的说你可以看到曾孙子,先不要高兴,你可能会很孤苦,儿子活得没你那么长。

人要靠儿女过生活已经不是滋味儿了,尤其是现代人,养儿女是责任,不要有做买卖的心理,期望他们还债来养你。时代不同了,这观念要改了。

我常讲,儿女向父母拿钱用,是躺着拿的,太太向先生或先生向太太拿钱用,是站着拿的,要想向儿女拿钱用,就要跪着拿了。

说哪一省哪一地区比较出漂亮的人物,清秀就是清秀,粗犷就是粗犷。粗犷有粗犷的气派,清秀有清秀的味道,味道跟气派不一样。

味道只可以看看,气派硬是可以做些事情的。因此,相法上也讲,看相的说南人北相,或者北人南相,那都是大贵人,都是了不起。

这个道理就是说南北东西的不同个性,甚至于说每个地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甚至于长相还有特别之处。

以开国的帝王来讲,例如汉高祖刘邦,除了历史上赞许他是「隆准龙颜」、「豁达大度」八个字以外,应该说还有四个字,便是「知人善任」的长处。

「隆准」是说鼻子长得挺拔,鼻头特别大一点,犹如相书所说,「一鼻通天,伏犀贯顶」而已。

这样的人多的是,我一生也见过几个乞丐和出家人,都是「隆准」,并不能因鼻子大,就可当皇帝,「相不独论」。

《黄帝内经》的面相之说

《黄帝内经》的前面提到过望、闻、问、切,望是眼睛看的,就要晓得看气色了。我们的脸上,春在东方(指左颧骨),夏(指额),秋(指右颧骨),冬(指下巴),中(指鼻子)。

肝在春天这一面;夏,心脏;秋,肺;冬,肾脏;中间脾胃。所以我们说,学医也得要懂得看相了。

哎哟,你老兄鼻子这里长一颗痣啊!判断你可能有痔疮,或者是外痔,或者是内痔;因为鼻子中央管脾胃肠道,属土。

所以学中医的话,这一套先要学会。而且气是气,色是色,气色是两回事。

有人一进来,如果你学过中医气色论,一看已经知道他的问题了。不但如此,还包括了运气问题。

如果做生意的话,一脸的黑气,或者发青的气(师指右颧骨),一定倒霉,不但蚀本,最少是手边调不动了;严重一点还打官司,坐牢。

或者反过来,也可以看要升官发财的。气色怎么看呢?里头告诉你,这个色容易看,气你就看不出来了。

学医的时候,要练眼神,我们过去学,也是这么看,要你在人睡着没有亮光时,用蜡烛在脸上一照,不准洗脸就看出来了。这一套学问一大堆。

所以学医先学望,眼睛一看已经知道了一半,等到把脉,那是最后的事情了。

刚才讲方位里头的气,我常常告诉年轻学医的,你要懂医学看气色,多去看京戏,京戏有脸谱啊。

像张飞一出来,这里黑的,额头这里白的,白的代表脑子里头的智慧很高,脾气很大,张飞一定有肝病,又会喝酒,所以一脸黑气。白面书生脸白,肺一定有问题,可是有脑筋,也有思想。

演刘备、诸葛亮的出来,没有脸谱,不化妆,看起来很平常;庄子说,看起来很平常的最高明。你懂了脸谱,就慢慢去研究气色,学医就懂得「望」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中国人认识命运,了解自己,都是从命理、面相开始,而面相是最为直接、有用的方式。

相貌,是生命的全息地图。每个人的脸型、五官、气色、声音、体型等,全面记录着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个性心理、才能成就、家庭婚姻、健康财运、流年运势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易经实用技术之「面相学」是广泛指导现代人认识自己、了解别人的最佳途径,是在事业、健康、家庭、企业管理、人才招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商务谈判、社交等诸多方面的有效工具。

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做好事业、人生规划,把握好前进的方向。

准确解读身边的人,我们便能合理选择良师益友,选择人生佳偶良伴,选择事业最佳合作伙伴,在企业管理中做到知人善任,无往不利。

俗语“伏犀贯顶,老而有福”,什么是伏犀?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名言,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貌取人。

话虽如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古往今来,以貌取人的案例却比比皆是,比如说光绪年间的军机大臣阎敬铭,他入仕之前就是因为长得不帅,是个塌鼻子,差点连进士都中不了,后来还是幸亏胡林翼在皇帝面前说了他几句好话,这才得以进入官场。

曾国藩

所以很多时候,古人留下来的很多看上去是至理名言的话,实际上你总是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并且自相矛盾的另外一句名言——比如说“相由心生”,既然这个“人不可貌相”,那凭什么又说“相由心生”呢?难道长得丑的人,他的心地就一定也是丑陋的吗?

关于以貌取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古人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伏犀贯顶,越老越有福,有的地方也叫“伏犀贯顶,老而有福”。

俗语文化

那么这句话其实也是以貌取人的一个例证,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伏犀贯顶”的“伏犀”是什么意思,当然,如果有看过曾国藩冰鉴这本书的朋友可能会知道。

伏犀,实质上指的就是我们的脸中间偏上的位置,大概就是从鼻梁开始,一直往上,延伸到额头正中这样一个区域,大家可以摸一摸自己的额头正中的位置,会感觉到稍微有一点凸起的这个部位,就叫“伏犀骨”。

曾国藩

“伏犀贯顶”就是说这个人的鼻梁骨非常挺拔,从鼻梁开始,到伏犀骨,最后到发际线的位置,整个是一个连贯的凸起状态,这样就叫做“伏犀贯顶”。

那么这种长相的人,古人认为他是越老越有福气,所以叫“老而有福”。当然古人的这种说法,还是有一个针对性,主要是针对读书人而言的,说穿了就是认为这样的人有前途、有福气。

剧照

就像刚才咱们说到的那个阎敬铭一样,他就长得正好相反,是个塌鼻子,额头也不饱满,所以他在参加考试的时候,这个考官一看,这个人不像个有前途的人,连卷子都懒得看,根本就不想录取他。

由此可见我们的古人,其实以貌取人的这种偏见还是比较严重的。当然也包括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时代,有句网络流行语叫“颜值即正义”,实际上也是典型的以貌取人。

古人

不过呢,从人类原始的审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伏犀贯顶”这种模样的人,的确会给人一种相貌堂堂、一脸正气的感觉,这也算是一种社交优势吧。

但是对于“伏犀贯顶,老而有福”这样的说法,大家想还是听听就好,一个人的前途和晚年如何,那都是需要自己努力去创造的。最后,大家也可以照一照镜子,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伏犀呢?

俗语“伏犀贯顶,老而有福”,什么是伏犀?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名言,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貌取人。

话虽如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古往今来,以貌取人的案例却比比皆是,比如说光绪年间的军机大臣阎敬铭,他入仕之前就是因为长得不帅,是个塌鼻子,差点连进士都中不了,后来还是幸亏胡林翼在皇帝面前说了他几句好话,这才得以进入官场。

曾国藩

所以很多时候,古人留下来的很多看上去是至理名言的话,实际上你总是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并且自相矛盾的另外一句名言——比如说“相由心生”,既然这个“人不可貌相”,那凭什么又说“相由心生”呢?难道长得丑的人,他的心地就一定也是丑陋的吗?

关于以貌取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古人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伏犀贯顶,越老越有福,有的地方也叫“伏犀贯顶,老而有福”。

俗语文化

那么这句话其实也是以貌取人的一个例证,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伏犀贯顶”的“伏犀”是什么意思,当然,如果有看过曾国藩冰鉴这本书的朋友可能会知道。

伏犀,实质上指的就是我们的脸中间偏上的位置,大概就是从鼻梁开始,一直往上,延伸到额头正中这样一个区域,大家可以摸一摸自己的额头正中的位置,会感觉到稍微有一点凸起的这个部位,就叫“伏犀骨”。

曾国藩

“伏犀贯顶”就是说这个人的鼻梁骨非常挺拔,从鼻梁开始,到伏犀骨,最后到发际线的位置,整个是一个连贯的凸起状态,这样就叫做“伏犀贯顶”。

那么这种长相的人,古人认为他是越老越有福气,所以叫“老而有福”。当然古人的这种说法,还是有一个针对性,主要是针对读书人而言的,说穿了就是认为这样的人有前途、有福气。

剧照

就像刚才咱们说到的那个阎敬铭一样,他就长得正好相反,是个塌鼻子,额头也不饱满,所以他在参加考试的时候,这个考官一看,这个人不像个有前途的人,连卷子都懒得看,根本就不想录取他。

由此可见我们的古人,其实以貌取人的这种偏见还是比较严重的。当然也包括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时代,有句网络流行语叫“颜值即正义”,实际上也是典型的以貌取人。

古人

不过呢,从人类原始的审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伏犀贯顶”这种模样的人,的确会给人一种相貌堂堂、一脸正气的感觉,这也算是一种社交优势吧。

但是对于“伏犀贯顶,老而有福”这样的说法,大家想还是听听就好,一个人的前途和晚年如何,那都是需要自己努力去创造的。最后,大家也可以照一照镜子,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伏犀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