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人是怎么骂人的,很多人都会好奇。毕竟没点文化,还真听不懂他在骂你。而细细品味古人骂人的句子,会发现虽然不带一个脏字,却骂得还挺狠!
一、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大致意思是:你知道什么?你如果在中寿的年龄死去,你坟墓上的树叶也该长到两手合抱那么粗了。中寿是和上寿、下寿相对的。中寿就是说活得不太长,约指活到六七十岁。蹇叔大约已七八十岁,过了中寿的年龄。
晋文公去世后,秦穆公想要称霸中原的野心日益膨胀。穆公意想要夺取郑国,询问蹇叔,蹇叔分析利弊,认为此行不可。一则路途遥远,兵将疲惫。二则秦郑之间隔着晋国,会被晋国阻挡。三则带兵远行最终没有收获,军队可能生出不好的变故。可惜,利令智昏。穆公不但没有听从蹇叔的劝告,反而说蹇叔“尔墓之木拱矣”,你个老不死的,管我干什么!
我在课本上学到这篇《蹇叔哭师》,实在认为秦穆公这句话太狠毒了,后来秦穆公战败,承认违背了蹇叔的劝告,也是心生感慨。
二、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句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帮助他洗沐棺木,他自己却站在棺木上唱歌,这在当时是非常违背礼教的事情。后来原壤见到孔子,还岔开双腿坐着,孔子非常看不惯他的行为,于是有了这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出自《论语》,全句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这大概是温文尔雅的孔圣人在论语中最生气的一次,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
四、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可以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必定断子绝孙,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要断子绝孙的吧!
后来这句话被比喻成第一个做坏事的人,是慢慢演变成的骂人的意思。
五、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这句出自《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本诗批评了虚伪礼节、丑恶行为、寡廉鲜耻的各种行径,无仪、无止、无礼,层层深入,加深感情和语气,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几千年之前的骂声还在震耳欲聋,作为一个礼仪国家,不懂礼,不死何为?
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出自《论语》,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体力劳动者;女子也不是指所有女人,而是指妻妾,难养是指难抚养、侍奉的意思。
虽然孔子时就有尊卑之道,但这句话后来演变的意思,可能孔子也没想到。
七、尔母婢也!
这句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骂,起源可追溯至《战国策.赵策》中《秦围赵之邯郸》一文。“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尔母婢也!’卒为天下笑。”这段话的意思是:已经走下坡路的周王朝,不自量力,对后去吊唁的齐威烈王抖威风,而齐威烈王却不把周烈王放在眼里,以“尔母婢也”叱之。
“尔母婢也”就是“你妈是”或“你妈是下等人”的意思。在封建社会里,骂王室成员的母亲是下等人,当然是不能容忍的。(请大家注意礼貌慎用这句话!)
八、竖子不足与谋
“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之虏矣!”的意思是“唉!项庄这班小子没法跟他们共谋大事,夺取项王项羽天下的,一定是沛公刘邦了。我们这班人就要成为俘虏了!这句话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其中鸿门宴时,刘邦借机溜走,张良献上白璧与玉斗,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在地上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但凡遇到你认为不成材的人,都可以说这句“竖子不足与谋”。
九、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本句来自花蕊夫人《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十四万将士不战而降。难道再没有一个是男子汉?“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的写出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不在国亡,而在于不战而亡。
诗人以女子的身份骂人枉为男人,骂得十分有个性。
十、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来自苏轼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在这一次次被贬的过程中,诗人才反思自己了,人到底是聪明好还是愚鲁好。于是苏轼就总结为一首《洗儿诗》诗人只是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才发出叹息:以后再也不要聪明了,不但自己不要再聪明了,就是自己的孩子也要愚鲁。
世人望子聪明,我却望子愚蠢,苏轼对“愚且鲁”的公卿可谓恨之入骨。
古人是怎么骂人的,很多人都会好奇。毕竟没点文化,还真听不懂他在骂你。而细细品味古人骂人的句子,会发现虽然不带一个脏字,却骂得还挺狠!
一、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大致意思是:你知道什么?你如果在中寿的年龄死去,你坟墓上的树叶也该长到两手合抱那么粗了。中寿是和上寿、下寿相对的。中寿就是说活得不太长,约指活到六七十岁。蹇叔大约已七八十岁,过了中寿的年龄。
晋文公去世后,秦穆公想要称霸中原的野心日益膨胀。穆公意想要夺取郑国,询问蹇叔,蹇叔分析利弊,认为此行不可。一则路途遥远,兵将疲惫。二则秦郑之间隔着晋国,会被晋国阻挡。三则带兵远行最终没有收获,军队可能生出不好的变故。可惜,利令智昏。穆公不但没有听从蹇叔的劝告,反而说蹇叔“尔墓之木拱矣”,你个老不死的,管我干什么!
我在课本上学到这篇《蹇叔哭师》,实在认为秦穆公这句话太狠毒了,后来秦穆公战败,承认违背了蹇叔的劝告,也是心生感慨。
二、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原句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帮助他洗沐棺木,他自己却站在棺木上唱歌,这在当时是非常违背礼教的事情。后来原壤见到孔子,还岔开双腿坐着,孔子非常看不惯他的行为,于是有了这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出自《论语》,全句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这大概是温文尔雅的孔圣人在论语中最生气的一次,那语气有点类似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子不说也罢!”
四、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可以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必定断子绝孙,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要断子绝孙的吧!
后来这句话被比喻成第一个做坏事的人,是慢慢演变成的骂人的意思。
五、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这句出自《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本诗批评了虚伪礼节、丑恶行为、寡廉鲜耻的各种行径,无仪、无止、无礼,层层深入,加深感情和语气,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几千年之前的骂声还在震耳欲聋,作为一个礼仪国家,不懂礼,不死何为?
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出自《论语》,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体力劳动者;女子也不是指所有女人,而是指妻妾,难养是指难抚养、侍奉的意思。
虽然孔子时就有尊卑之道,但这句话后来演变的意思,可能孔子也没想到。
七、尔母婢也!
这句就是我们常说的国骂,起源可追溯至《战国策.赵策》中《秦围赵之邯郸》一文。“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尔母婢也!’卒为天下笑。”这段话的意思是:已经走下坡路的周王朝,不自量力,对后去吊唁的齐威烈王抖威风,而齐威烈王却不把周烈王放在眼里,以“尔母婢也”叱之。
“尔母婢也”就是“你妈是”或“你妈是下等人”的意思。在封建社会里,骂王室成员的母亲是下等人,当然是不能容忍的。(请大家注意礼貌慎用这句话!)
八、竖子不足与谋
“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之虏矣!”的意思是“唉!项庄这班小子没法跟他们共谋大事,夺取项王项羽天下的,一定是沛公刘邦了。我们这班人就要成为俘虏了!这句话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其中鸿门宴时,刘邦借机溜走,张良献上白璧与玉斗,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在地上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但凡遇到你认为不成材的人,都可以说这句“竖子不足与谋”。
九、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本句来自花蕊夫人《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十四万将士不战而降。难道再没有一个是男子汉?“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的写出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不在国亡,而在于不战而亡。
诗人以女子的身份骂人枉为男人,骂得十分有个性。
十、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来自苏轼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在这一次次被贬的过程中,诗人才反思自己了,人到底是聪明好还是愚鲁好。于是苏轼就总结为一首《洗儿诗》诗人只是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才发出叹息:以后再也不要聪明了,不但自己不要再聪明了,就是自己的孩子也要愚鲁。
世人望子聪明,我却望子愚蠢,苏轼对“愚且鲁”的公卿可谓恨之入骨。
用古文骂人不仅能体现你的文化水平,还能让对方被骂了都不知道。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怼人的?
1、尔无吾耐尔何?(你不要脸,我能怎么办?)
2、以目尝之,其味甚辛。(真辣眼睛)
3、玉树临风前,驴骤正眠。(你丑,你先睡)
4、倚得东风势便狂。(嚣张得意的小人)
5、竖子不足与谋。(我不跟傻子玩)
6、幸无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不作si就不会si)
7、只认衣冠不认人。(你是瞎吗?)
8、斗之人,何足算也?(目光短浅,你算什么东西?)
9、君额上似可跑马。(脸可真大)
10、都邑之民,何其擅戏。(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11、话不投机半句多。(歇歇吧,别讲废话。)
12、爱而不藏,自取其亡。(秀恩爱,死得快。)
13、何不以溺自照。(你怎么不撒包尿照照自己呢?)
14、汝乃天骄,何不上九霄?(恁厉害,咋不上天呢?)
15、阁下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咋不上天呢?)
你就说用古文怼人爽不爽?
许多老外学习中文都表示太难了,同一个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标点符号、不同的心境,意思都有着极大的差别,特别是文言文,字数精炼,涵义深远,现阶段流行的网络用语和文言文真的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用文言文骂人特别过瘾,听的人如果文学功底不够深厚,可能还悟不出其中骂人的精髓来,大家知道哪些用文言文骂人的经典句子呢?
图片:文言文剧照
一、孔子骂人经典句收藏说到用文言文骂人,孔子排第二,世界上就没人敢排第一,孔子一生学生无数,桃李满天下,教化了那么多的人,肯定会碰到一些让他捶胸顿足的学生,比如宰予就是其中一个。
其实宰予曾经是一个让孔子非常得意的学生,因为宰予爱动脑,爱学习,很有辩证思维,同时小嘴又挺甜,经常说一些让孔子满意的“哲理”,所以,孔子很喜欢他,出门也经常带着他。
但是宰予后来发生的两件事,让孔子深深感到了无力感。
图片:孔子剧照
1、朽木不可雕也
春秋时期,儒家文学盛行,古人对于礼乐制度极其看重,守孝,是自上而下都必须严格执行的事,注重孝道那是和学习、做官一样重要的事,而且守孝期间必定要全身素服,在家修身养性,更不可以出去应酬喝酒,这样做,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交际,何况还要守孝三年,出来后也许朋友都不认识你了。
因此,宰予对守孝三年这件事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孝心在人心,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会影响到个人的仕途发展。
对此,孔子肯定不予认同,他认为,三年的时间守孝是为了悼念去世的双亲,感悟骨肉永不得再见的人伦常理,所以不能废,同时也不断的用语言文字去感化宰予。
可是宰予非常固执,完全不接受,让本来循循善诱的孔子也觉得无奈,所以称他为:朽木不可雕也。到现在这句话还是经常被人们使用,当觉得一个人油盐不进的时候,就会骂他:朽木不可雕也。
图片:全身素服为父母守孝剧照
2、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可是宰予这截朽木在孔子骂完之后并没有顿悟,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了,原本宰予爱思考、爱提问,有思想有灵魂,说的话还是让孔子挺喜欢的,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孔子也不禁动怒了,因此有了朽木不可雕也的下一句骂人经典台词: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孔子自己非常勤奋,晨昏定省,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白日睡觉在孔子看来那绝对浪费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有一天当孔子发现宰予在大白天睡觉的时候,便有些怒不可遏,他召集了学生们开会,对着宰予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相比较前半句,后半句确实骂得有点重了,把宰予比为粪土,说他就如同粪土做成的墙一样,是不能够粉刷的。这没有点文言文素养,还真看不出来孔子作为老师的愤怒。
孔子自认为被宰予欺骗了,以前觉得宰予说得好听点,多说点,就认为他是可以栽培的,现在看来他比朽木还不可教化,内心更是如同粪土一般无药可救,极大的颠覆了我的三观,以后看人用人,我不仅要听,更要擦亮眼睛仔细观察,不能再让“粪土”蒙蔽了!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句孔子经典的骂人句子,现在就等同于:你这不争气的东西,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可是古人的文学艺术一运用,档次都提高了,确实是文人雅士的标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孔子给学子们上课画像
3、老而不死是为贼
我们常说老而不尊,特别是社会上有些老人倚老卖老,公交车上强迫年轻人让座,否则打骂随意,道德绑架,让很多青年人困惑不已,对于这种老人,网络上的评价是:坏人变老了,而孔子当时就对这种为老不尊的人提出了异议,他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小的时候不懂得孝顺长辈,疼爱小辈,长大之后又不肯学习,碌碌无为,什么也没学成,什么道理也没学会,到老的时候,这种人一般会成为社会上的坏人,老了也是害人精。
老而不死是为贼,相比较我们在网络上抨击那些“坏人变老了”是不是更为经典呢?这样骂人的话出口是很文雅,但是估计那“老贼”会听不懂。
图片:“老贼”画像资料截图
二、骂对方没骨气1、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句话出自一位后宫佳丽之手,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后蜀君主孟昶的爱妃,据说这花蕊夫人长得貌美如花,孟昶说她比盛开的芙蓉还美丽,花蕊夫人虽然被养在深宫,但是也有一腔爱国之情。
孟昶并不善于治国,加之蜀国后期群臣对孟昶并不看重,导致了君臣矛盾严重,孟昶任用并不善于带兵的人管理蜀军,导致蜀军不堪一击,当赵匡胤发动战争讨伐蜀国时,十四万蜀军束手就擒,孟昶不战而降。
当时已经被当成礼物,准备送给赵匡胤的花蕊夫人站在宫墙下,眼见蜀国河山落入他人之手,而蜀国竟无还手之力,就写下了这首《述国亡诗》。
其中的这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是一语双关的讽刺蜀国上下十四万士兵,没有一个是男儿,没有硬扛到底的骨气,也讽刺蜀国君王不擅治国,将国土送给他人用来投降的软骨头做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一位深宫中的妃子都能有这样的感悟,这样的血性,可当时的将领们却将自己的国土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这样的男人真是太没骨气了。而花蕊夫人骂得很委婉,虽然内心无比沉痛,认为他们还不如一介女流有勇气,但是骂出的话还是很有水平的。
所以,以后如果要骂一位男性没有骨气,没有担当,就可以借用这句话,但是对方知不知道这个出处和深意,就难说了。
看完这些经典的古代骂人文言文,是不是觉得中华文学艺术的渊博?在现代,如果这样和人吵架,对方没有点文学功底的话,都不知道怎样回应了吧。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我们的汉字历史悠久,语言更是博大精神。我们古代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精美绝伦的诗句和文章,但是不管在任何时代,除了有高雅的文字之外,自然也是要有一些骂人的话。今天我们说说古代文人的一些经典脏话,虽然是骂人的话,但是缺一个脏字都没有,这些话骂的可谓是千古流传,文字使用也是非常的高级,没有文化的估计我们的汉字历史悠久,语言更是博大精神。我们古代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精美绝伦也听不出来是在骂人。
第一句古代经典脏话就是出自《诗经》的“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能可以说是非常的狠了,意思就是连老鼠都有皮毛遮挡自己裸露的身体,而作为人怎么可以不知廉耻,没有威仪,像这种人还活着干什么。这话一出简直让人无地自容,可以说是骂人的最高境界了。
第二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来自于《史记·陈涉世家》,其中陈涉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陈胜,当年年轻的陈胜曾和别人一起被雇佣去耕地,在地里说了一句“苟富贵,勿相忘”,其他雇佣都嘲笑他说“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长叹一声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们这些乡巴佬,怎么能体会到老子的境界呢?”
第三句就是出自《庄子》的一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是说不要和井底之蛙去讨论大海的辽阔,也不要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冬天的冰雪景色。这句话真实讽刺了没有见识的人,都不愿意和这种人说话。
第四句是出自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其中一句是这样的“人不通古今,襟裾马牛;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懂一点古今的道理,那就和牛马穿着衣服一样,读书人不知道廉耻的话,就和穿着衣服的猪狗一样。这一个脏字都没有就把人骂成了畜生啊,可见古人骂人的技术要比现在高多了。
最后一句就是出自《论语》,有一次孔子被学生宰予气坏了,骂学生的一句话了,看过小编之前的文章都应该知道这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说宰予是一块已经腐烂的木头,雕刻不出什么物品,像用粪土筑成的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可以说是这个人简直是没有救了,这句话成了现在最经典、最经常用的一句话。
看了这五句话,小编觉得,古代文人语言功底太强大了,骂人都这么文雅有内涵,杀伤力却又那么强大,让人无地自容。如果在古代,没有知识,估计连被骂了都不知道吧,大家还有哪些古代狠话呢?欢迎大家评论留言,看看谁的更厉害。
许多老外学习中文都表示太难了,同一个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标点符号、不同的心境,意思都有着极大的差别,特别是文言文,字数精炼,涵义深远,现阶段流行的网络用语和文言文真的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用文言文骂人特别过瘾,听的人如果文学功底不够深厚,可能还悟不出其中骂人的精髓来,大家知道哪些用文言文骂人的经典句子呢?
图片:文言文剧照
一、孔子骂人经典句收藏说到用文言文骂人,孔子排第二,世界上就没人敢排第一,孔子一生学生无数,桃李满天下,教化了那么多的人,肯定会碰到一些让他捶胸顿足的学生,比如宰予就是其中一个。
其实宰予曾经是一个让孔子非常得意的学生,因为宰予爱动脑,爱学习,很有辩证思维,同时小嘴又挺甜,经常说一些让孔子满意的“哲理”,所以,孔子很喜欢他,出门也经常带着他。
但是宰予后来发生的两件事,让孔子深深感到了无力感。
图片:孔子剧照
1、朽木不可雕也
春秋时期,儒家文学盛行,古人对于礼乐制度极其看重,守孝,是自上而下都必须严格执行的事,注重孝道那是和学习、做官一样重要的事,而且守孝期间必定要全身素服,在家修身养性,更不可以出去应酬喝酒,这样做,必然会影响到正常的交际,何况还要守孝三年,出来后也许朋友都不认识你了。
因此,宰予对守孝三年这件事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孝心在人心,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会影响到个人的仕途发展。
对此,孔子肯定不予认同,他认为,三年的时间守孝是为了悼念去世的双亲,感悟骨肉永不得再见的人伦常理,所以不能废,同时也不断的用语言文字去感化宰予。
可是宰予非常固执,完全不接受,让本来循循善诱的孔子也觉得无奈,所以称他为:朽木不可雕也。到现在这句话还是经常被人们使用,当觉得一个人油盐不进的时候,就会骂他:朽木不可雕也。
图片:全身素服为父母守孝剧照
2、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可是宰予这截朽木在孔子骂完之后并没有顿悟,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了,原本宰予爱思考、爱提问,有思想有灵魂,说的话还是让孔子挺喜欢的,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孔子也不禁动怒了,因此有了朽木不可雕也的下一句骂人经典台词: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孔子自己非常勤奋,晨昏定省,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白日睡觉在孔子看来那绝对浪费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有一天当孔子发现宰予在大白天睡觉的时候,便有些怒不可遏,他召集了学生们开会,对着宰予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相比较前半句,后半句确实骂得有点重了,把宰予比为粪土,说他就如同粪土做成的墙一样,是不能够粉刷的。这没有点文言文素养,还真看不出来孔子作为老师的愤怒。
孔子自认为被宰予欺骗了,以前觉得宰予说得好听点,多说点,就认为他是可以栽培的,现在看来他比朽木还不可教化,内心更是如同粪土一般无药可救,极大的颠覆了我的三观,以后看人用人,我不仅要听,更要擦亮眼睛仔细观察,不能再让“粪土”蒙蔽了!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句孔子经典的骂人句子,现在就等同于:你这不争气的东西,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可是古人的文学艺术一运用,档次都提高了,确实是文人雅士的标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孔子给学子们上课画像
3、老而不死是为贼
我们常说老而不尊,特别是社会上有些老人倚老卖老,公交车上强迫年轻人让座,否则打骂随意,道德绑架,让很多青年人困惑不已,对于这种老人,网络上的评价是:坏人变老了,而孔子当时就对这种为老不尊的人提出了异议,他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小的时候不懂得孝顺长辈,疼爱小辈,长大之后又不肯学习,碌碌无为,什么也没学成,什么道理也没学会,到老的时候,这种人一般会成为社会上的坏人,老了也是害人精。
老而不死是为贼,相比较我们在网络上抨击那些“坏人变老了”是不是更为经典呢?这样骂人的话出口是很文雅,但是估计那“老贼”会听不懂。
图片:“老贼”画像资料截图
二、骂对方没骨气1、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句话出自一位后宫佳丽之手,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后蜀君主孟昶的爱妃,据说这花蕊夫人长得貌美如花,孟昶说她比盛开的芙蓉还美丽,花蕊夫人虽然被养在深宫,但是也有一腔爱国之情。
孟昶并不善于治国,加之蜀国后期群臣对孟昶并不看重,导致了君臣矛盾严重,孟昶任用并不善于带兵的人管理蜀军,导致蜀军不堪一击,当赵匡胤发动战争讨伐蜀国时,十四万蜀军束手就擒,孟昶不战而降。
当时已经被当成礼物,准备送给赵匡胤的花蕊夫人站在宫墙下,眼见蜀国河山落入他人之手,而蜀国竟无还手之力,就写下了这首《述国亡诗》。
其中的这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是一语双关的讽刺蜀国上下十四万士兵,没有一个是男儿,没有硬扛到底的骨气,也讽刺蜀国君王不擅治国,将国土送给他人用来投降的软骨头做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一位深宫中的妃子都能有这样的感悟,这样的血性,可当时的将领们却将自己的国土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这样的男人真是太没骨气了。而花蕊夫人骂得很委婉,虽然内心无比沉痛,认为他们还不如一介女流有勇气,但是骂出的话还是很有水平的。
所以,以后如果要骂一位男性没有骨气,没有担当,就可以借用这句话,但是对方知不知道这个出处和深意,就难说了。
看完这些经典的古代骂人文言文,是不是觉得中华文学艺术的渊博?在现代,如果这样和人吵架,对方没有点文学功底的话,都不知道怎样回应了吧。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