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白羊座

癸卯日(癸卯日柱女命)

时间:2024-01-24 08:56:00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傅先河|天干地支话癸卯

天干地支话癸卯

文/傅先河

2023年元旦前后,特别是临近春节,关于生肖兔和癸卯年的话题多了起来,有人(还是权威人士)说:农历癸卯年全年共有384天,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即癸卯年的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民间称这种现象为“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下面,从天干地支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癸卯”。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公倍数是六十,所以古人把它们依次从头到尾一个循环,通称“六十花甲子”,他们的次序是:1、甲子,2、乙丑,3、丙寅……、60、癸亥。

天干地支皆分阴阳,阳天干配阳地支,阴天干配阴地支,“卯”在十二地支中排序第四,为阴支,有五个阴天干与其相配,形成五个组合,分别是乙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农历的2023年是癸卯年,上一个卯年是2011年辛卯年,1999年是己卯年,1987年是丁卯年,1975年是乙卯年,每个卯年相隔十二年,往前推60年的1963年又是癸卯年,一个“甲子”循环完成。

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子配鼠、丑配牛、寅配虎、卯配兔、辰配龙、巳配蛇、午配马、未配羊、申配猴、酉配鸡、戌配狗、亥配猪。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虽然是子鼠开头,但农历正月不是子月而是寅月,子月是农历的十一月。

正月建寅,寅月,立春后戊土七日,丙火七日,甲木十六日,节气是立春和雨水。

二月建卯,卯月:惊蛰后甲木十日,乙木二十日。惊蛰、春分。

三月建辰,辰月:清明后乙木九日,癸水三日,戊土十八日。清明、谷雨。

四月建巳,巳月:立夏后戊土五日,庚金九日,丙火十六日。立夏、小满。

五月建午,午月:芒种后丙火十日,己土九日,丁火十一日。芒种、夏至。

六月建未,未月:小暑后丁火九日,乙木三日,己土十八日。小暑、大暑。

七月建申,申月:立秋后戊土十日,壬水三日,庚金十七日。立秋、处暑。

八月建酉,酉月:白露后庚金十日,辛金二十日。 白露、秋分。

九月建戌,戌月:寒露后辛金九日,丁火三日,戊土十八日。寒露、霜降。

十月建亥,亥月:立冬后戊土七日,甲木五日,壬水十八日。立冬、小雪。

十一月建子,子月:大雪后壬水十日,癸水二十日。大雪、冬至。

十二月建丑,丑月:小寒后癸水九日,辛金三日,己土十八日。小寒、大寒。

比如2023年农历闰二月,闰二月出生的孩子算在哪个月呢?这要看是出生在清明节前还是清明节后,出生在清明节前算二月,即卯月,干支是乙卯;出生在清明节后是三月,即辰月,干支是丙辰。

古代的音乐称作声律,声有五即宫、商、角、徵、羽,称作五声。律有十二,阳六称律,阴六称吕,因此又称十二律吕。每一律吕有五声,十二律吕共得六十音。此数正与六十甲子数合,后人便把音律与六十甲子相配,称作纳音五行。现将纳音五行列表下: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壬寅虎年即将结束,癸卯兔年马上到来。那么,癸卯兔年从那一天算起呢?有人说从正月初一,也有人说始于立春,笔者认为应从立春之日始,也就是说,从2023年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至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为癸卯年,不是从2023年正月初一至腊月三十。因此,2023年的癸卯年全年共有384天,“一年两头春”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从2023年正月初一至十二,在此期间出生的孩子,仍然属相为虎而非属兔,只有从2023年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至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期间出生的孩子才属兔,干支为癸卯。2023年腊月二十六以后出生的孩子属龙,而非属兔,2023年腊月二十六至2025年正月初五是甲辰龙年,在此期间出生的孩子属龙,2025年正月初一至初四是甲辰年,而非乙巳年,属龙而非属蛇。如果立春当天出生的孩子要确定好具体时间,分清立春之前还是之后,否则就会出错。

十二时辰配十二地支,卯时是凌晨5点至7点,现在人们上班报道叫“打卡”,古代叫“点卯”,应该是卯时上班,“点卯”沿用很多年,现在仍然还有人在说先“点个卯”去。

2023年癸卯纳音五行是金薄金,卯对应的五行是木,方位为东方,季节为春季。有人说癸卯年是黑兔年,也有人说水兔年,源于天干癸,五行属水,水代表北方,颜色对应黑色。以此类推,辛卯年是金兔、白兔,因为天干辛五行属金,金代表西方,颜色对应白色。己卯年是土兔、黄兔,因为天干己五行属土,土代表中央,颜色对应黄色。丁卯年是火兔、红兔,因为天干丁五行属火,火代表南方,颜色是红色。乙卯年是木兔、青兔,因为天干乙五行属木,木代表东方,颜色对应青色。

作者简介:傅先河,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中心暨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山东周易研究会理事、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麒麟读书会顾问,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

定了!11月18日发行!网友:有被萌到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11月18日发行2023中国癸卯(兔)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1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8枚,银质纪念币5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纪念币图案

正面图案

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衬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并刊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

背面图案共13幅,均刊“癸卯”字样及面额,其中:

10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2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及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均为写实兔造型,衬以月亮、祥云组合设计。

1公斤梅花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装饰兔造型,衬以装饰纹样。

500克圆形金质纪念币及30克梅花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均为装饰兔及白菜造型,衬以荷花、荷叶等组合设计。

150克长方形金质纪念币及10克扇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均为装饰兔造型,衬以月亮、祥云组合设计。

15克梅花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剪纸风格兔造型,衬以月亮、祥云组合设计。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及15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均为装饰兔造型,衬以吉祥纹饰。

15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及30克扇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均为卡通兔造型,衬以桂花、中国结、窗等组合设计。

纪念币规格及发行量

•10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0公斤,直径180毫米,面额100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8枚。

•2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2公斤,直径110毫米,面额20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枚。

•1公斤梅花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公斤,外接圆直径100毫米,面额10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18枚。

•500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500克,直径80毫米,面额5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枚。

•150克长方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0克,规格64毫米×40毫米,面额2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枚。

•15克梅花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克,外接圆直径27毫米,面额2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0枚。

•10克扇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0克,外圆半径51毫米、内圆半径36毫米、圆心角30度,面额1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0枚。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3克,直径18毫米,面额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50000枚。

•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公斤,直径100毫米,面额3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0枚。

•15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50克,规格80毫米×50毫米,面额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0枚。

•30克梅花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30克,外接圆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00枚。

•30克扇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30克,外圆半径85毫米、内圆半径60毫米、圆心角30度,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0000枚。

•15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5克,直径33毫米,面额5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00000枚。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人民银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林晓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

来源: 广州日报

您知道吗?农历癸卯兔年,有384天

2022年已经过去,

崭新的2023年已经开始。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

公历2023年为平年,

2月有28天,

全年共有365天。

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

全年共有384天。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

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和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

记者在天文年历上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个“闰二月”,农历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

农历癸卯兔年天数较多,还使得这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即“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统计发现,19个农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的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

“‘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赵之珩强调。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大众日报

2023是癸卯年,老人说“太阳过东井,坟头遍地起”,啥意思?

2023癸卯兔年不一般,不仅是闰二月(下一次出现闰二月的年份在2042年,相隔19年),而且还是双春年,农历全年有384天。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占卜的书籍,如《地母经》、《灶马头》、《洛书》、《奇门遁甲》等,古人往往会根据这些古书的记载来预测年景。我国古代对天体特别崇拜,而这些书籍往往与天象有关,老人说“太阳过东井,坟头遍地起”,啥意思?这句话有什么预兆?

五行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春天属木,夏天属火,长夏属土,秋天属金,冬天属水,因此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也就是说春木生夏火,夏火生长夏土(长夏也就是三伏天,天气湿热,庄稼趋于成熟),长夏土生秋金,秋金生冬水,万物周而复始。

“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一年四季,每一年的力量特点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力量由岁星来控制(如古人认为属鼠的人性格相对胆小,属牛的人性格相对比较犟)。岁星也就是木星,木星绕太阳转一圈约为12年,每年运行30度,这30度刚好对应地球上的一年,而岁星在轨道上运行的12个30度就对应十二个生肖年。

今年岁星的位置在正东方卯位,处于东方青龙七宿的中间(包括氐宿、房宿、心宿,分别是青龙的前足、胸、龙心),当岁星进入卯位到“走出卯位进入辰位”,意味着进入甲辰年,表明地球绕太阳运行了一圈。

那么什么是“太阳过东井”?

太阳运行的轨迹我们称之为“黄道”,太阳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隔为一回归年,约365.2天。我们老祖宗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也就是我们说的“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又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包含七个星宿,分别是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人们称之为“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而这里的“东井”就是朱雀七宿中的“井宿”,其位于南方朱雀之首,《史记天宫书》: “东井为水事”,说的就是它的形状犹如一个水井。

《礼记月令》中记载: “孟夏之月,日在东井”,“孟夏”也就是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指农历四月。 “井宿”属于南方朱雀星象中的第一星宿,周天宽大达到30多度,是28星宿中宽度最大的,太阳运行360度对应365天,每天大约运行1度,30度对应30天,因此太阳过东井的时间大约需要30天。

2023年农历四月初九太阳进入井宿,大约农历五月十九出“井宿”,这30多天就是太阳在井宿中的运行时间。

“太阳过东井,坟头遍地起”,是啥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2023年当太阳过东井这个时间段(农历四月中旬至农历五月中旬),会出现“坟头遍地起”的现象。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坟墓是埋葬逝者的地方, “坟头遍地起”自然是不吉利的预兆。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在天文学有“北斗七星之说”,北斗七星分别是贪狼星、巨门星、禄存星、文曲星、廉贞星、武曲星、破军星,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夜晚在北半球的方位不同,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节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东”。

我们老祖宗根据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月分,斗柄依次旋转“十二辰(12个30度)”称为“十二月建”,十二月与12个地支相互匹配,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在《易经》中有“九星”的说法,九星也就是在北斗七星中加入2颗星宿。在武曲星和破军星有2颗星分别为“右弼星”和“左辅星”,由北斗七星配二星共成九星,这两颗星也就是传说中的“八白、九紫”,由于两颗星的加入,导致产生了很多特殊的变化。

在《洛书》中“二黑土”为凶星, “二黑”也就是北斗星中的“巨门星”,它在五星中属土,古人也把它称为“病符星”。2023年太阳过“东井”的这个时间段“巨门星”的位置在正东,而今年癸卯年“岁星”的位置在正东卯位,在五行中“卯”属木, “巨门星”属土,木克制土,这样就会激发这颗星的力量,导致这股“带病”的力量在太阳过“东井”这段时间爆发,因此就有了“太阳过东井,坟头遍地起”的说法。

特别注意,《洛书》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其蕴含着深奥的宇宙万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总结, “太阳过东井,坟头遍地起”是我们老祖宗对癸卯年的年景的一种预兆,这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是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至于这句有没有道理,从科学分角度来说没有任何根据,这仅仅是古人对天象的一种看法,我们了解一下就行。

人类虽然是自然界的主宰,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人类的家园才能持久安宁。你认为老话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每日社科】您猜,农历癸卯兔年有多少天?这是一个“双春年”

2022年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年已经开始。公历2023年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将到来的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

公历和农历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历法规制——

公历每4年设一闰年。通常情况下,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为了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闰月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和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

至于闰月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加闰月的规则是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农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就是上一个月二月的闰月。

天文年历上可以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个“闰二月”,农历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

农历癸卯兔年天数较多,还使得这个农历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历法现象,即“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统计发现,19个农历年中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有7个年头是“无春年”,其余的5个年头是正常的“单春年”。

“双春年”和“无春年”都只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

(来源:新华社)

2023年08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癸卯年【兔年】六月廿八 末伏第05天

#早上好#

2023年08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癸卯年【兔年】六月廿八 节气:立秋第7天 (距下一个节气“处暑”,还10天)第33周 末伏第05天

#头条#

#在头条看见彼此#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要上头条#

#情感#

##2023#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2023年日常分享#

#爱生活#

#爱自己#

#简简单单做好自己#

#打卡签到~支持阿策~策仔天地~阳光无限~策仔风雨都不怕~#

爱生活爱自己简简单单做好自己

#打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