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安济圣王(安济圣王解签大全查询)

时间:2024-02-02 00:53:48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潮汕民间四个传说最广——(青龙古庙)安济圣王传说

(来源:大潮汕文化号,只做学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鸣谢,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潮汕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俗特色鲜明,文化保存良好这期就跟大家讲讲潮汕民间最广的另一个传说潮汕青龙古庙(安济圣王)

青龙古庙在潮州市韩江大桥西端南堤上,庙门东向,面临韩江,又称安济王庙,潮州人称“大老爷宫”。庙中有正厅,仙师殿和官厅。庙中(正厅)主祀安济圣王 大夫人 二夫人,(正厅)两旁祀舍人爷 福德老爷 花公花妈,仙师殿祀三仙师公 挽娘娘,官厅前有潮州人谢少沧牌位

明万历十七(1589)年潮州海防同知施所学重修青龙古庙镇水患,奉入王伉神像,号安济灵王,自此,王伉就成了安济圣王。另尚有一传说:北宋仁宗皇佑年间,广源州依智高僭称南天王,改元景瑞。由于广源地连潮州,故叛军依涧据险,皇帝赵祯派杨文广来平南蛮十八洞。宋军行军沿江南下时有青蛇附于舟上而征途顺利、征战皆捷而诸洞俱平,班师时杨文广奏知宋仁宗。赵祯便封潮州青蛇为“安济圣王”

潮州民间故事:安济圣王传说

相传明朝时候,潮州城南门外,有个叫谢少苍的,做了四川永昌府府官。有一次,当地久旱无雨,田园失收。奸商趁机抬高粮价,百姓无法填饱肚子,饿尸遍地。

谢少苍来不及请示朝廷,就私自打开谷仓。赈济饥民,事后,朝廷处罚他曝日七天。曝到第六日,人已剩下一丝气了。忽然,远处飞来一大片​乌云,停在他头上挡住太阳。久久不散,他抬头一看,只见云端坐着一人。

他活下来后,把那人模样告诉乡亲,找那个人报答救命之恩。有个老头告诉他,那人就是三国西蜀功臣王伉。王伉死后,百姓为纪念他,修了座庙供奉他,叫\"王伉庙\"。就在附近,谢少苍找到那座庙,进去一看,神殿上的塑像,正是那天救命恩人。后来,谢少苍告老还乡,就塑了王侃的神像带回潮州。恰好,这时韩江发大水,情势十分危急。神像一供进江边\"青龙庙”水就退下去,保住了古城。潮州人把功劳全归\"王伉\"这尊神,还封他为\"安济圣王\"。俗称\"大老爷\"。

有一年,潮州城某乡村,有姑嫂两人到\"青龙庙“进香。嫂嫂想早得贵子,小姑想喜配佳偶。一进庙,姑嫂俩都被安济圣王的神像吸引住了。小姑心中暗想,若有像大老爷这样美的男子做​丈夫就好了。嫂嫂猜出小姑心思。说,小姑,你就求大老爷赐个与他一样的郎君吧,你不敢祈祷,我来代你祈祷吧。结果,杯是胜杯,签也是好签,姑嫂满兴而归。

谁知一到家,小姑便暴病身亡。当晚,大老爷托梦庙祝。这姑娘看中了他,他看中了这姑娘。要庙祝通知姑娘家人,在她出殡之前,必将她的容貌刻成神像,安置之庙。称\"安济圣王夫人\"。家人知道后只好照办。有一年,迎神赛会,安济圣王的神轿经过\"真君宫\"。他发现宫中神龛上的真君夫人如花似玉,不觉动心。

此后,他便常到真君宫去。真君宫的真君爷,原是隋唐名医孙思逊。隋文帝封他为“国子博士\"他不要。唐太宗封他“高官”他也不受。后人称他为\"孙真人\"\"真君子\"。​真君宫门庭冷落,香火稀疏。真君爷穷得可怜,安济圣王肯光临,真君爷夫妻自然高兴。

一次,安济圣王找真君爷赌十二字\"花会\"。说压对花字以一赔十。真君爷图侥幸,想赢他一些元宝来过日子。

谁知连赌连输,数额巨大,无法偿还。安济圣王乘机提出要真君夫人作抵。真君爷不同意,安济圣王沉下脸,扬言要踏平真君宫。真君夫人贪图富贵​​​​​​​​,却说,她愿似安济圣王偏房。真君爷后悔莫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人被人带走。从此,安济圣王就有了一位二夫人。

潮汕人喜拜神,潮州人口中的“青龙爷”究竟是何方神圣?

韩江岸边的青龙古庙,大门两侧挂着一副对联:

船如梭 横织江中锦绣

塔作笔 仰写天上文章

此联为清代惠来举人卓晏春所撰,对联结合古庙门口的韩江以及凤凰塔,用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引人深思。此联读罢,仿佛置身天地间,站在一个苍茫的制高点看待尘世,此时再大的船只,不过梭子一样,再高的塔,小如掌中之笔。人世浮沉,沧海一粟。读懂此联,凡间俗事闲务,至此顿觉云淡风轻。

每次到潮州,当地的朋友会带我来青龙古庙上香。庙里坐镇的神明是安济圣王,这也是当地的“大老爷”,但是在府城群众口中,他不但是神明,更如每个人身边亲切的朋友。谈论之余,听他们随口一句“青龙爷”,觉得既崇敬又亲切,仿佛所谈不是神灵,乃是邻家慈祥老人。

安济圣王

青龙古庙由来久矣!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载:“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游天大帝。龛中皆蛇也。”清代乾隆周硕勋主修的《潮州府志》载:“青龙庙,庙跨城南大堤,当韩江之冲,神灵素应,常有灵物蜿蜒凭龛次香案间,其色青,是曰青龙。”

顾名思义,青龙乃是青蛇是也。潮州自古乃是闽越之地,秦汉以来,中央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瓯越和闽越等,潮州特地划给南越管辖。北宋地理全书《舆地广记》记载潮州为闽地。闽越大地,江河交错,这里的先人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闽字拆开,乃是门内一条大蛇是也。

青龙古庙又名安济王庙,传说来自宋仁宗的敕封。北宋仁宗皇佑年间,朝廷派兵平南蛮十八洞之乱。宋军行军沿江南下时有青蛇附于舟上而征途顺利、征战皆捷而诸洞俱平,由此,朝廷敕封潮州青蛇为“安济灵王”。

北宋至今,已经一千多年。站在韩江岸边,我悄然掀开厚重的历史册页,管窥青龙古庙的变迁。

从字面的理解,安济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江中行舟,完全渡过。

指顾之间风涛恬息,即安行,晚与前舟相及,往还皆获安济焉。

——(宋)何薳《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

旧时韩江,风浪险恶,舟行颇多风险,而在中国的传统之中,龙是蛇的另外一种升级化身,能腾云驾雾,兴风作浪,乃是诸神之中重要的水神。古代潮州百姓傍水而居,奉青龙为保护神,祈祷风平浪静。韩江直通南海,旧时潮人由江入海,直到海外东南亚一带。临行之际,即将漂泊的游子大多会到青龙庙祈祷,而一旦归乡上岸,首先的一件事就是到青龙庙上香。

时至今日,潮州的海外侨胞回来,都要到青龙庙来上香,感谢神明庇佑恩德。随着海外游子的足迹,青龙庙也在海外各地有了香火,而潮州青龙古庙每年的庙会,更是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回乡拜神,因此青龙古庙也是海外潮人共同的沟通纽带。

新加坡的安济圣王庙,于1918年由潮州人王东清自潮州

韩江边的安济圣王庙(俗称青龙古庙)请来香火落地生根

安济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安抚救济。这一层意思我认为涉及青龙古庙的变迁。青龙古庙原本供奉青蛇,但是现在青龙已经不见踪迹,坐镇神庙的相传是三国时期蜀国永昌太守王伉。

据记载,建兴三年,蛮王孟获起兵十万,犯境侵掠。重兵压境之下,当时蜀国众太守皆降,唯独王伉与功曹吕凯,会集百姓,死守城池。后来蜀国丞相诸葛亮驰师救之。因为王伉的镇守,稳定了蜀国的朝政,诸葛亮后来说:“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馀年。”而在《蜀世谱》中则做出正面评价:“王伉等亦守正节。”可见王伉乃忠义正节之人。一千多年前的蜀国太守为何会坐镇潮州神庙?传说是因为明代成化年间一位在云南任职的叫谢少沧的潮州人。

传说谢少沧在云南为官,忠职爱民,有一年恰逢大旱饥馑,为了救济百姓,他私开官仓而获罪。他被罚吊于树上,其时“天降神人”,张开黑布化为乌云为其顶住烈日风霜。谢少沧死里逃生之后,备办祭品到当地神庙祭拜,见正中端坐者就是搭救自己的神人——蜀汉永昌郡太守王伉。谢少沧回乡时,将王伉及大、二夫人香火带回潮州设点供奉,而后入住青龙庙。

清乾隆《潮州府志》明确记载,“前明滇人有宦于潮者,奉神像至此,号安济灵王,立庙镇水患,遂获安澜。”潮州学者曾楚楠在《青龙庙建造年代刍探》中,则依据自己的研究,提出王伉香火入住潮州乃明万历二十七年潮州府海防同知施所学带来。

时至今日,历经各种历史变迁,青龙古庙正厅中供奉王伉及大、二夫人神像;厅外两头,一为“仙师宫”,为官厅,官厅前座供谢少沧木主。安济圣王成为潮州城护境安民的正神,每年正月,安济圣王出游,城中万人空巷,争迎神驾,凡间百姓,出远洋和经商者尤将其视为事业腾达的保护神。

清末丘逢甲在《潮州春思》中写道:“银花宝树影重重,衬出春光别样浓。歌管满城灯似海,珠帘齐卷拜青龙。”可见青龙庙由来香火旺盛。

安济圣王出游图

而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写本文的时候,我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记载,无意在《广东文史》上看到一篇文史记载,作者黄锦树在探讨青龙庙中的青龙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时,他认为青龙爷就是畲族先祖盘瓠。

盘瓠其实就是一条神犬,《盘瓠王开山公据图》中提到:“护王原东海苍龙出世,生于大耳婆左耳”。苍龙乃是青龙,盘瓠乃是青龙出世。古代的潮州乃是古帝少昊南迁苗裔畲族居地,畲族的先祖南武侯织,曾被汉高帝诏封为南海王,建立了南海王国,拥有今闽粤赣边诸地(王城在潮州大质山下),在明代明中期以前旧时潮州地主要居民是瑶、畲、苗等族人。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对于丰富青龙古庙的研究是有辅助作用的。

青龙古庙,历史深厚,香火绵延至今一千多年。一千多年的历史,发生了太多的变迁,有的真相已经湮灭在岁月风烟之中,有的仅剩蛛丝马迹。从青龙古庙的历史文化记载中钩沉,一不小心就可以管窥潮州发展的前世今生。

不管青龙古庙如何变迁,潮州人对神明的虔诚与敬仰之心是不变的。守一方疆土,保一方百姓。老百姓是朴实的,青龙古庙的神,无论是作为保护行舟安全的水神,或者是坚守城池保民一方的王伉,再或者是开官仓济灾民的谢少沧,只要是保民、爱民、护民的神,老百姓都敬。现在的青龙古庙之中,横匾挂着四个字“赐福咸民”(赐福给所有子民),充分表达了这个意思。

俗世之间,信仰曾经奔溃,敬畏之心顿失,导致私欲膨胀,物欲横流,傲气戾气充斥。行走尘世,如驾独木小舟,功名利禄如浊浪冲击,何处保安全?青龙古庙里,安然点起三炷清香。

安济,安济,完全渡济。安济,安济,安抚救济。人在俗世,碰到困难,需要救济,人的一生,从此岸泅渡,一路风浪险恶,我们燃香祈求神力扶持,顺利到达彼岸。

文/黄剑丰 注:本文原标题《【潮州记】之谒潮州青龙庙》

在潮汕你所不知道潮州大老爷“安济圣王”的故事

【民间信仰】:潮汕你所不知道的故事——潮州大老爷“安济圣王”

潮州韩江南堤的青龙古庙,供奉着潮州大老爷一安济圣王。 传说神乃蜀汉

(221-263)永昌太守王伉。王伉忠于职守,在一次保卫城池的战斗中身亡,当地百姓为他立庙上香。

明朝时潮州南门外人谢少苍,在云南永昌为官,到任不久,即逢天早,五谷歉收,饿殍遍地。因地属边陲,交通阻隔,如依常例奏准朝廷赈济,必延迟时日,饥民就会死光。谢少苍动了恻隐之心,毅然开仓放粮,再上奏朝廷。百姓得救,他却因擅用国仓获罪,依斩。其时,云南地方处决囚犯的方式很特别,把死囚捆绑后吊于高山大树上三昼夜,如果不死,即可赦免。但当时瘴气重,日夜温差大,囚犯大都难免一死。他被吊上树后,民众环树跪泣,状甚凄惨,而他也自度必死,忽见天上有一神人,张开一张大黑布,顷刻化为乌云,把烈日风霜挡住,三天之后,竟得不死。

获赦之后,他遂备祭品到附近神庙祭拜,见正中赫然端坐的偶像,正是当日所见的空中神人。经询问土人,才知此乃王伉神位,遂日夜焚香膜拜,后来将王伉及两位夫人的神像带回潮州。

适逢韩江大水,便暂将偶像供置于南堤的青龙古庙,洪水竟然解除。王伉从此被潮人崇奉为安济圣王。谢少苍也配祀于青龙古庙。

又传说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 仁宗派狄青平侬智高叛乱。行军途中,忽见青龙(小青蛇)附在船上,于是,船行快捷,征战皆胜。班师之日奏闻朝廷,仁宗大悦,封为“安济灵王”。又传说这种蛇神通体青色,头有王字,出没难测,常现于青龙古庙,青翠可爱,不畏人。潮人出征遇青蛇至必奏捷。

青龙古庙本祀蛇神,王伉入住以后,反客为主,接了安济王之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