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性格命运

地革(地革纸铺地面)

时间:2023-12-30 19:51:07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旧鞋回收有多暴利?在中国2元一双回收的旧鞋,卖到非洲能值70元

这是一张回收旧鞋子项目的分档定价详细图,只要符合标准,按照品牌分档,国际名牌的鞋子10元一双,国内知名的5元一双,国内的杂牌则是2元一双,都可以回收。可能很多朋友还不了解,旧鞋回收已经偷偷地成为了一个新兴行业,有的人靠在国内回收旧鞋子,然后转手售卖到非洲或者一些其他落后国家的市场上,年收入三十余万,买房买车走上人生巅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提出疑问了,这个行业真的有那么暴利吗?

小张是一个九零后,大专毕业之后却骑着三轮车带着扩音器走街串巷,干起了回收旧鞋的行当,据小张跟我们透露,品牌鞋按照不同的牌子价格在2-5元每双左右,而普通的鞋子回收大多是按斤算,一斤旧鞋的价格在0.5元到1元之间。当然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鞋子是捡来的。这样子算下来,回收一吨旧鞋的成本在1000元到2000元,在转卖给专业的回收公司的时候,一吨旧鞋可以卖出3000元到5000元的价格,一吨旧鞋的毛利润在1000-3000左右。

那么,小张卖出去的旧鞋又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跟随她的货车来到了广州市花都区高山庄的一家外贸公司,这是一个集二手鞋包回收分拣销售为一体的正规厂家,于2013年成立,目前厂房面积已经达3000平米。

公司负责人李先生雇佣了20多位熟练分拣工人,从原料的选择、分类、打包、装柜、报关、海运、目的港清关等环节都有周到妥善的安排,他们还根据各国进口商不同的要求进行筛选、分类、打包。每月基本都有10-20个装满了高质量商品的集装箱出口到非洲和东南亚等地,一个集装箱可以装10000双鞋,货值可高达1.5到2万元人民币。这些成品的质量很高,最终会流入东南亚或非洲当地的集贸市场,以每双5-30元的价格出售。

旧鞋子在非洲有多受欢迎?

旧鞋回收其实是旧衣服回收行业的一个分支,在这个行业中,旧鞋子相对来说是利润更加丰厚的货源。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鞋子有皮鞋、高跟鞋、拖鞋和休闲运动鞋,这些旧鞋子如果说回收时品质比较好,那么可以走出口渠道。

非洲大部分国家的人均GDP都不到5000美元,每个人每天创造的产出也不到15美元。由于当地的制造业非常落后,而这些二手鞋子又足够便宜,因此购买二手鞋成为了当地的非常常见的生活方式。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吉空巴市场是肯尼亚最大的露天市场,也是整个东非最大的二手商品的销售与集散地。这里也被戏称为东非的“第五大道”,整个市场绵延4公里,在这里,只需要100先令就可以买到一双旧鞋,折合人民币70元。

另外一个让旧鞋子回收出口成为暴利项目的原因是从业人数较少,属于冷门行业,在市场上甚至是有市无价,也就是市场需求远远大于市场供应能力。另外,入行的门槛和操作难度低,整个贩卖流程其实一个人也能完成,所以有的人会直接跑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开设一个自己的批发档口,自产自销。

如果说鞋子已经非常破烂,但没有开胶断底的话,商家还可以通过回收材料来赚钱。构成鞋子的主要材料分为面、底、里三大块。

面料:所有制作鞋面的材料统称为革,革分为天然皮革及人造革两大类。

鞋底:按鞋底材料分为橡胶底、塑料底、真皮底、发泡底、TPR底、复合底等。

内里:用于制作鞋里的部分称为内里。内里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真皮及人造革内里。

旧鞋回收后,旧鞋里的皮革和橡胶等都属于可回收物,同时皮革也可以分为真皮和其他皮革,如果区分开来,那回收的价值就更大。

但是鞋履材料回收利用也是存在硬伤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鞋在分解之后,材料方面会有损耗,不可能100%利用。例如运动鞋回收后,橡胶底进行打粒制成可再生橡胶,但是这种再生橡胶不能回到原生水平,因此使用这种再生橡胶时还必须配合原生橡胶,而且再生橡胶在配比中会有限制,否则再生橡胶配比太多将减弱新橡胶的牢固程度。

旧鞋回收的货源都是来自于哪里?

其实去询问身边的朋友都是如何处理旧鞋子的,很多人会说,就是丢在外面,会有有需要的人捡走,只有并不是特别旧特别破的鞋子才会主动放到二手交易平台上去卖掉,很多时候都是会直接扔掉,也有一部分朋友会特别留心的积攒起来,放到外面的爱心捐赠箱里,还有善良的人甚至会认真清洗干净,进行消毒然后捐赠出去。但想必也一定有朋友好奇过,我们捐赠进去的衣服鞋子最终都流向哪里了呢?它们是否真的去到了我们想要帮助的贫困人群手中呢?这其中,别有洞天。

像这样的爱心衣物捐赠箱,有的是政府部门、爱心部门官方投放的,会有专门的人进行衣物的回收处理,进行分类、消毒、包装、入库,最终妥善的交到需要接受资助的人群手中。而有的,则是一些商贩和企业自行投放的。总之鱼龙混杂,基本都是打着慈善的口号,打着环保的幌子来行骗。《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明文规定了,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

更有甚者会撬开旧衣回收箱,盗走箱子内的衣服,深圳市“衣旧情深”环保促进中心的负责人江仲秋颇为无奈的表示遇见过不少旧衣箱的事件。

我们可以说利用爱心捐赠箱这样的行为是一条黑色的产业链,但是我们还应该思考的是,这条所谓的黑色产业链真的就百害而无一利吗?根据国际回收再生组织(BIR)的研究结论表明,每使用1公斤废旧衣物,就可以降低3.6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节约6000升的水资源。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测算,我国的废旧纺织品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每年生产出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相当于节约了2400万吨原油,这等于我国每年进口石油总量的5%。

随着国家和人民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回收量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通过国家商务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0)》,我们不难看出,旧纺织品总的回收额达到了18亿之多,同比增长了13.2%,这更加说明这个行业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之一,是经过了党和人民检测的有生命力的产业。

旧鞋回收后再利用,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这也是这个行业为我们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了。

一块玉玦竟然卖了88万!嘉德香港旧金山私人珍藏古玉大赏

玉玦(文化期)

3.6 cm.( 1 13/32 in ) wide

青黃玉質,溫潤通透,局部有白色沁色。玦呈扁平圓環形,截面呈C形。中部鑽以大圓孔,以斜磨技法使孔壁兩側向內部凹入,凹口略呈楔狀。環外壁有一處豁口。整器取材碩大飽滿,通體磨制光滑,器形制規整,線條簡潔抽象而流暢,帶有典型的紅山文化玉器風格。玦為古代配身玉器的一種,地域縱貫南北,最早出現在東北地區紅山文化, 而長江下游地區盛行于馬家浜文化,其以素面、扁圓環形玦為代表,用途多為耳飾和佩飾。《國語·晉語》中所謂「如環而缺」與《系傳》中「環之不周」的玦,都是指此類扁平環形玦。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885,000

玉玦(文化期)

2.5 cm.( 1 in ) diam.

玉玦通體無紋飾,玉質滋潤通瑩,色似秋葵,帶有牛毛沁,通體琢磨光潔圓潤。體呈圓柱狀,兩端貫一通孔,一側出缺口,缺口狹小,器體截面呈C形。製作精緻,造型帶有典型的紅山文化玉器風格。其玉質優良,意態古樸,將古人具象與抽象的藝術形象呈現得淋漓盡致。玉玦,環形而有缺口之玉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玉玦一般無紋飾,形體較小。古代配玦含義豐富,如表示有能力決斷事情、表示決心等。玉玦不僅有裝飾作用,而且具有強大的禮儀功能,古人認為可以通過玦來聽從上天或神的指示。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30,000 - 50,000 USD: 3,820 - 6,360

成交價: HKD: 53,100

玉勒(文化期)

2.4 cm.( 1 in ) wide

黃玉為材,玉質油潤,光潔亮澤,色澤嬌美。器通體素面,近鼓狀造型,中間略鼓,上下中通穿孔,截面磨製為傾斜狀,為紅山文化的典型造型。紅山文化玉器素以造型抽象,線條流暢著名,此枚玉勒整體形態飽滿,造型簡潔,渾厚樸素,久經把玩,更為內斂溫潤。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30,000 - 50,000 USD: 3,820 - 6,360

成交價: HKD: 82,600

多寶玉串(文化期)

The largest: 2.9 cm.( 1 1/8 in ) long

玉質多寶串飾一組三枚,均為文化期,質地細膩溫潤,由一玉管、一玉勒子及一玉玦組成,每件間帶有隔珠,表面光素而不加紋飾雕琢,純以玉色為美:玉管為鼓形,局部有雲霧狀的紋理。中間柱形玉勒,形上收下闊,局部有灰、白沁,皮色蒼茫,風格高古。下為玉玦,玦玉質黃色,器形飽滿,包漿嚴密,上方留有凹陷磨痕,兩側斜面工藝為典型的紅山時期的雕琢工藝。整體造型古樸大氣,色澤溫潤素雅簡潔,帶有遠古光華。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40,000 - 60,000 USD: 5,083 - 7,630

成交價: HKD: 224,200

龍紋玉玦(文化期)

3.5 cm.( 1 11/32 in ) high

白玉質,縝密透亮,光澤溫潤,有水銀黑沁。器玦形,圓雕豬龍形象,吻部較短,隱起雙圓目,鼻間無皺紋,耳部以陰線勾出,眼、耳、鼻皆不作出廓處理,線條柔潤平滑。頸背對穿圓孔,體捲曲呈C形,呈蜷身卷尾狀。器形整體肥厚,似豬的胚胎尾銜接,較多地保留了豬的形象,以砣具雕琢眼、耳、鼻、口等五官披覆於圓形器表上,打磨精緻光滑。作工簡煉而拙樸,尤其頭部處理,憨狀可掬。玉豬龍形象是紅山文化的典型器,不僅是一種飾物,而是原始先民對於自然界的崇拜,用以代表神靈和先祖的圖騰物,極具文化意涵。紅山文化的玉豬龍有多種造型,如圓雕、平面、環面等,三種造型五官與相貌都相似,是同種動物在器形上的設計,為「依料施工」的表現方式。本器為紅山文化圓雕玉豬龍一典型造型,玉材上乘,保存良好,刻畫細膩。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100,000 - 150,000 USD: 12,710 - 19,060

成交價: HKD: 118,000

玉墜一對(文化期)

The largest: 2.4.( 1 in ) cm high

器成對,玉受沁呈赭紅色,局部泛青色。器身截面呈菱形,短寬厚實,上段磨為楔形角,猶如錛刃,側面對穿圓形孔,可供配系。光素無紋,側面打磨圓潤,後段寬平。玉件上有明顯沁色,屬於良渚文化器形,應為某種組合玉器或佩飾的部件。良渚文化距今約5000-4000年,是分佈于中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銅石並用時代古文明,其遺存於上世紀30年代中期首次在浙江余杭良渚鎮發現。其內的石、玉、陶製器物,大都器形規整,製作精細,並常刻有細密的紋飾,極富特色。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20,000 - 30,000 USD: 2,550 - 3,820

成交價: HKD: 23,600

玉人面紋雙層勒(文化期)

3.6 cm.( 1 13/32 in ) high

玉勒子呈圓柱形,中間對鑽圓孔,器表依飾紋分為兩節,中間以弦紋相隔。每節均琢磨兩組神人獸面紋,上下共計四組。以雙圈陰線與剔地呈現雙目與眼眶,碾琢陰刻網底,細密繁縟,為良渚文化的典型紋飾,形制與同時期的獸面紋玉管、玉琮相近,紋樣略簡化。周身受沁明顯,呈雞骨白色。良渚文化眾多的串飾中,常見玉管和玉勒,玉管器形較小,形制較單一,玉勒則是如本器較大的一種管狀佩飾,形制多元,一般而言也有將勒稱作管的情況。而兩者主要的差異點在於:玉管多數光素無紋,為成串成組的飾件,而玉勒則可單獨佩戴,故表面亦多見裝飾紋樣。此獸面紋多出現在良渚玉琮上,良渚玉琮存世相對多見,而紋飾如此經典的良渚玉勒卻極少見,值得特別關注。此器刻工精細,一方小小玉勒,足見幾千年前玉雕工藝之精美。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參閱:《玲瓏玉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1996,第165頁,圖版編號142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271,400

玉獸面紋佩(文化期)

6.3 cm.( 2 7/16 in ) high

佩白玉質,局部有褐沁,片狀,單面雕工,器呈柄形,正面減地浮雕兩道弦紋,將器面分隔三段,每段內皆滿繪獸面紋,獸面亦熟練運用減地浮雕技法刻畫,獸面風格及線刻技法具石家河文化典型特徵。背面光素,四角各鑿出一物件鼻孔,用以穿系。淺浮雕及減地陽紋是石家河文化玉雕的重要特點,兩種技術運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區別商周時期以陰刻為主的明顯標誌。一件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玉鳳紋佩飾,器型、風格與此拍品相似,載於荊州博物館編《石家河文化玉器》,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98頁,圖版編號66。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60,000 - 80,000 USD: 7,630 - 10,170

成交價: HKD: 70,800

玉獸面紋鐲(文化期)

8.5 cm.( 3 5/16 in ) wide

青黃玉質,玉鐲呈琮形,內圓筒形,對鑽大圓孔,孔壁有一周台痕,表面有四塊對應長方形弧面,每一弧面上琢刻一組神人獸面紋。獸面對稱,猙獰威嚴。此器內壁平直光滑,外壁巧妙地以四棱為獸面凸起處,造型別致,紋飾清晰。獸面具大臣字眼、三角形鼻、呲嘴獠牙、頭戴鳥冠及耳飾圓珥的形象,很有可能與石家河文化相關。這種神人獸面應為石家河文化居民長期信奉的組神或祖先崇拜的偶像,被膜拜的英雄祖先具有庇護後裔的威力,能攘禍造福,其形制與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面相似。此器玉質、造型、紋飾等與石家河文化同類器風格特徵完全一致,做工細膩,打磨精良。玉鐲最早是戴在臂上的環狀飾物,可能是武器,後來改為戴在手腕上,主要用作裝飾。黃帝時代的「蚩尤環」,其實基本上是玉鐲,只不過在外廓有幾個近乎獸面的紋飾而已。新石器時代到三代,有些短矮形的方琮,形制根本上就是源於圓筒式的玉鐲。有些同樣琢有「神祖獸面複合像」,作為戴在臂腕上的「通天地之器」。距今約4000年的石家河文化玉器,以造型奇特多樣、紋飾精美非凡而著稱。其象生類玉器將寫實與抽象變形相結合,鏤雕、線刻工藝相結合,把新石器時代玉人造型推向了最高峰,直接影響了商代玉器的風格與製作手法。此玉鐲的神人獸面雕刻手法,參見故宮博物館藏石家河文化玉人首上之神人形象,其卷鼻、獠牙及眼部線條處理手法都極為相近。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參閱:《玉器(上)》,張廣文,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第24頁

估價 : HKD: 280,000 - 320,000 USD: 35,580 - 40,660

成交價: HKD: 330,400

玉勒子(商)

4.8 cm.( 1 7/8 in ) high

青白玉質地,器作束腰喇叭形筒狀,一端略大,中空,通體光素無紋,玉質溫潤光潔,局部沁色點綴,更顯自然古拙。器形規整,打磨光潔細緻,孔腔、外壁圓正,口沿底邊皆為同心圓,足見工藝之精湛。勒子在玉器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可單獨掛,也可與其它玉飾組合掛。圓勒子形制有上下一樣粗的圓狀,也有中間縮為細腰形,或中間粗兩頭細的橄欖形,或一頭粗一頭細的喇叭形、秤砣形等。此件玉勒子素樸簡約,古意盎然,為三代玉制佳作。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94,400

黃玉弦紋箍(商)

3.9 cm.( 1 17/32 in ) diam.

黃玉質,局部受沁,筒狀,對打孔,孔洞呈圓形,兩端平口,口面處理平整。孔壁上下近直,內璧打磨光滑,外璧以八道平行弦紋將整器均勻分為七段,弦紋內凹凸有致,每段微向內收,形成分節樣式。老化痕跡與器身一致。器物通體拋光規整,古樸溫潤,沉穩典雅,簡潔中可見規矩。箍形器形制特殊,可能是由紅山文化玉箍形器演變而來,多認為其用途為束髮,也有研究者認為此類中空器物為神職人員用以溝通天人之物,屬於祭祀用器。此件箍形器之分節樣式又與良渚文化玉琮相似,是為吸收兩者特點而來,其紋樣及形制符合商代箍形器的特徵。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參閱:《中國玉器全集2:商·西周》,陳志達、方國錦卷,河北美術出版社,1993年,第80頁,圖106

估價 : HKD: 60,000 - 80,000 USD: 7,630 - 10,170

成交價: HKD: 70,800

玉雕人形佩(西周)

6.3 cm.( 2 7/16 in ) high

玉色瑩潔,器扇形扁平狀,表面以斜刀陰刻人面紋樣,神人側身蹲踞姿態,頭飾冠羽,冠上緣以鋸齒狀刻畫,欖形雙目,鼻、唇微凸出廓,弧形耳,腦後髮髻裝飾勾連雲紋,下身屈膝,臀部下蹲。頸下通身以雙勾雕飾夔龍紋作抽象化處理,神人冠後部鑽有小孔,為系掛所用,也可連接其他飾件成組配戴。此佩玉質潤潔,構圖設計上頗富巧思,具濃厚神秘色彩,紋飾飽滿,器身線條流暢,如行雲流水,器緣和器內少量鏤空,所見雙勾、斜坡、拋光等技法,使平面雕的玉佩能具有鮮明之線條,匠心獨運,珍貴難得,為同類作品中的精品。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30,000 - 50,000 USD: 3,820 - 6,360

成交價: HKD: 59,000

黃玉蛙(西周)

2.9 cm.( 1 1/8 in ) wide

玉蛙呈俯臥狀,圓吻,雙目圓凸,上肢前伸,雙足位於頭部兩側,下肢微屈。體形肥圓,正面微微鼓起,飾四組雙弧紋,排列有序,富有層次,顯示出精湛的雕刻技術。背面雕出四足。下頜對穿圓孔,可供系掛佩戴。整器姿態生動,蛙眼蛙鼻之處雕刻傳神,其狀正如蓄勢待發,令人賞心悅目。整器紋飾、刀工雖質樸,但蛙之形象呼之欲出,對形體雖有誇張但不失法度,刻畫古樸生動,形態自然。黃玉質柔潤,色如蒸栗,略有留皮,與沁色一併點綴於蛙足上,變化而富生趣,在同類造型中可稱翹楚。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30,000 - 50,000 USD: 3,820 - 6,360

成交價: HKD: 37,760

玉卧蠶紋佩(春秋)

2.2 cm.( 7/8 in ) wide

佩片狀, 截面打磨平整, 通體滿飾臥蠶紋, 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 排列繁而不亂,此手法的應用表明春秋時期勒子及其圖案裝飾的製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準。此件卧蠶佩自頂至下頜有橢圓形鑽孔貫通,形制小巧玲瓏,和玉勒、玉管等可搭配成組佩飾,整體造型古樸,飽含神韻,實為古玉精品。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20,000 - 30,000 USD: 2,550 - 3,820

成交價: HKD: 47,200

玉勾雲紋帶鉤(春秋)

3.7 cm.( 1 7/16 in ) long

帶鉤由鉤首、鉤身和鉤鈕三部分組成,勾首作龍首,刻畫簡易抽象,微上翹,鉤身略呈琵琶形,滿飾勾雲紋,雲紋凸起,立體感強。鉤腹部較短,上端以細陰刻線勾畫虺紋一組,兩虺頭部向外捲曲,呈對稱樣式,神秘祥異。腹下砣出數道平行凸棱,兩側邊沿切削成微斜坡度。鉤身尾部截面飾一組獸面,陰線琢圓形雙眼。鉤背設鈕,以細陰線刻十字網格紋樣,鈕作鳳首,鳳勾喙圓眼,以細密陰線勾勒面部以示羽紋,頸下勾出排列緊密的鱗狀羽紋,形象簡略卻形神兼備。整組帶鉤琢磨細膩,造型、紋飾組合皆奇巧少見,對稱得體,極富設計感。刀工簡約多變,線條挺勁流暢,獨具神韻。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40,000 - 60,000 USD: 5,083 - 7,630

成交價: HKD: 56,640

玉螭紋勒子一對(春秋)

2.5 cm.( 63/64 in ) high

玉料青黃色, 玉質堅硬, 細密溫潤。 器方形柱狀,橫截面菱形,束腰,壁厚,中有一圓孔貫穿,孔兩側有一組平行陰刻線凹槽。器表通體隱起浮雕蟠螭紋,蟠螭作勾連狀,虺紋尾部以絞絲紋填飾,特徵明顯。紋飾兩端組成兩組獸面,橢圓形眼,頭、身間以卷雲紋隔開,填以細陰線紋,陰陽相錯,在平面上顯現出立體效果。上下以線條挺拔流麗,工藝細膩,紋飾華麗,皆為組玉佩飾之一,成對保存,可穿系成組,為頗具代表之古玉佳器。玉勒子起源于文化期的玉管飾,一般中間有通天孔,可佩戴於胸前或腰間,自早期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即有出現,紋飾一般以素面為主,後出現各種紋飾,常見的有獸面紋、線形紋、穀紋、雲紋、龍紋等。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40,000 - 60,000 USD: 5,083 - 7,630

成交價: HKD: 100,300

玉勾雲紋勒子(春秋)

8.7 cm.( 3 7/16 in ) long

玉質白中泛黃,受紅色沁,包漿古意盎然。勒體扁方而呈長條形,兩側邊緣有四處對稱凹槽,將勒體均分為五節,每節之間以凹槽區分,每兩節之間有凸起的卷雲紋,雲紋呈四方連續,排列緊湊有序,首尾相接,疏密有致。佈局繁而不亂,刻劃一絲不苟。一頭有穿系孔,便於佩掛。此勒子性質規整,雕刻走線流暢,周身紋飾頗具春秋戰國時期風格,可見原始砣具砣出紋飾的痕跡。其形制較為特殊,穿有通天孔,而如此扁平的玉勒,打孔難度要比圓柱形玉勒更高,體現出工匠高超的琢玉水準。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50,000 - 70,000 USD: 6,360 - 8,900

成交價: HKD: 88,500

青玉勾連紋勒子(春秋)

6.2 cm.( 2 7/16 in ) long

青玉材質,有沁色。勒呈扁體長條形,平面略呈梯形,通身皆淺浮雕若干組對稱凸起勾連雲紋,由上向下縱鑽一孔,以供系佩,亦可與它器合成組玉佩。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將玉質之溫潤光澤與人之精神觀念相比附,所謂「君子比德于玉」,將玉系於身上以表其德。本器整體裝飾風格典雅精美,紋飾繁縟具有規律,雕飾線條流暢,體現匠人精湛技藝及豐富想像力,顯示春秋玉器工藝由平面趨隱起、由簡趨繁的演變,使玉雕藝術呈現嶄新面貌。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30,000 - 50,000 USD: 3,820 - 6,360

成交價: HKD: 35,400

玉勾雲紋劍柄(春秋)

8.8 cm.( 3 7/16 in ) long

劍柄白玉雕成, 質地潔白瑩潤, 大體呈「工」字形,線條優美流暢。上段柄身圓厚,柄端對鑽圓孔,通身滿繪雕刻蟠虺紋,紋樣勾連作卷雲形,組合為饕餮紋,形態古樸神秘,雕工亦對稱工整。下端接劍身處截出平地,背後穿孔並砣出半圓形榫槽,用以嵌入劍身,打磨光潔。雕工細膩,佈局緊湊,紋飾見各種流向的雙陰擠陽線條,卷草陽紋之間亦見鱗狀淺雕,繁縟精巧,極具匠心。玉質頗佳,呈沉穩的蠟質光澤。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30,000 - 50,000 USD: 3,820 - 6,360

成交價: HKD: 112,100

玉榖紋璧(戰國)

4.8 cm.( 1 7/8 in ) diam.

玉質剔透,緻密柔潤,邊緣局部帶淡黃、褐灰、白灰沁,迭加交融,深入肌理,浮翳隱現,色澤天然。璧呈正圓扁平體,中央有孔且邊大孔小,內外邊沿勾勒凸弦紋邊欄,通體雕琢谷紋,穀紋去地法琢成,作旋渦狀帶蝌蚪尾,方向隨意、靈活,排列緊密有序,穀紋乳突顆粒飽滿勻稱,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兩面紋飾相同。整件雕工細膩精巧,造型規整,玉質細潤,沁色自然,整體玻璃光,地子碾琢平整,技術嫺熟,無論是紋飾、玉質、技法都具有典型的戰國時期特徵。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40,000 - 60,000 USD: 5,083 - 7,630

成交價: HKD: 64,900

玉浮雕螭紋璧(戰國)

6.1 cm.( 2 7/16 in ) diam.

玉料有光澤。璧為圓形,肉好的寬度比例較小。正面以剔地高浮雕技法琢出螭紋, 螭龍扭頸回首, 菱形眼,廣額大耳,身體修長拱曲,蜿蜒攀伏於璧上, 螭上身緊依璧孔周圓上方穿出, 前肢收於腹下, 而後肢則向兩側開張,足趾蹬地有力,絞絲紋長尾環繞而上,獨腹部隱而不見,營造出正舞動穿梭雲間的懾人氣勢,設計精妙,匠意非凡。玉璧背面則琢滿穀紋,排列有序。整器紋飾精美華麗,刻畫生動,線條勁挺,拋光技藝高,地子打磨亦一絲不苟,以致玉質肌理光潤有如瀲瀲波光,質佳工精,十分難得。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50,000 - 70,000 USD: 6,360 - 8,900

成交價: HKD: 59,000

玉舞人佩(戰國)

4.2 cm.( 1 5/8 in ) high

玉質白潤,局部有沁,雕雙面精雕,以陰線勾勒紋飾。舞者眉目修頎,鼻樑秀挺,上衣下裳,腰系衣帶,右手高揚,甩過頭頂,呈曲腿起舞勢,下擺上勾,其間衣袂飄揚,長裙垂地,身形曼麗。匠師以曲線刻劃加以鏤空設計,表現出舞者纖柔腰身及特有的張力,以騰雲般之長袖,營造舞姿之婀娜擺動,可謂鬼斧神工。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50,000 - 70,000 USD: 6,360 - 8,900

成交價: HKD: 94,400

白玉舞女佩(漢)

6 cm.( 2 3/8 in ) high

白玉琢成,玉質潔白無暇。佩扁平片狀,雙面工,舞人身穿交領長袖衣,腰系帶,頂發向後梳成長髻,露額,兩耳垂鬟,耳際著璫,其上穿孔,雙目前視,神情莊重,正翩翩甩袖起舞:左臂上揚,長袖過於頭頂,袖邊穿一孔;右臂下垂,其長袖甩至腰左側,袖口呈喇叭狀並從中雕出旋渦紋、卷雲紋樣,盡顯翻飛之態。裙幅向足際處收窄,以示身體傾斜姿態,足部隱去,裙邊裝飾網格紋、斜紋,用誇張手法和線條來充分表現出舞人身姿的輕盈、旋轉飛揚的速度和其控制水袖的能力。裙下方出臺並穿有一圓孔。此玉人雕琢精湛,姿態曼妙,精巧可愛,衣裙紋樣描繪層次豐富,動感十足,裝飾線條華麗,其生動婀娜令人過目不忘,堪稱同類題材玉雕人像之佳作。最早的玉舞人實物出自戰國,漢代的玉舞人資料更多,南方北方皆有分佈,大多造型簡潔、姿態優雅。漢代玉舞人的製作有線刻、鏤雕和立雕三種。其中線刻者往往只以數道線條來表示,立雕者是集三種技法於一器,代表了玉舞人佩琢制的最高水準與成就。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118,000

玉雕跪人(漢)

3.9 cm.( 1 17/32 in ) high

白玉質,油潤細膩,有沁色。玉人跪坐狀,頭頂戴頍冠,冠前側上端卷起,兩股辮發相交束於腦後。面部隱起眉目耳鼻,鼻樑微凸,半月形耳,兩頰略豐,頰側細心地描繪出用以固定頍冠的細長革帶。身穿寬袖右衽長衫,雙手攏於袖中,抱於胸前。腰間以細陰線刻畫綬帶紋樣,帶結對稱飄逸,垂拂於膝頭,兩膝著地,小腿與地面齊平,臀部墊坐腳跟上。衣褶線條雕刻精整清晰,婉轉流暢,疏密均勻,無交接斷續之處或阻滯壅塞痕跡。整體造型比例恰到好處,工藝及人物衣飾的時代特徵明顯,打磨精到,配有天地穿。漢代人的起居方式為「低坐」,即以「席地而坐」為主,以席、兒、床、榻為主要的生活器具,跪坐是最為合乎禮節的坐姿,並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為基礎的禮儀制度。漢代玉人以平片狀居多,圓雕者甚為罕見,而圓雕者中以立姿、舞蹈等為大宗,跪姿者少見,更顯此玉跪人珍罕難得。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141,600

玉方鈕覆斗印(漢)

2 cm.( 13/16 in ) wide

印文:「口孚」印取材青白玉,玉質細膩晶瑩,呈色淡綠如新潭之水,清澈悅目,表面微帶鈣化灰皮。整體作覆鬥式印,因其形如倒置的量鬥而得名。玉印表面光素而棱角分明,線條有力,頂部呈方台鈕而橫穿打孔。整體造型古樸,打磨細緻,石理精堅,視覺效果協調,端莊而平穩,為漢代私印佳作。漢代私印可分姓名印、吉語印、肖形印三類,其中姓名印所用紐式均為覆鬥紐,紐式則主要有三類:鼻紐、龜紐和獸紐,有的鼻紐兩端立于印背中央,呈覆瓦狀,後人稱瓦紐,有的印紐兩端鑄于印背邊緣,呈橋狀,後人稱橋紐。獸紐則流行虎紐、辟邪紐等。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60,000 - 80,000 USD: 7,630 - 10,170

成交價: HKD: 247,800

辟邪鈕玉印(漢)

1.9 cm.( 47/64 in ) wide

印文:「趙卿印」印白玉琢就,緻密瑩澤,溫和秀潤。方形底座,鈕作辟邪,辟邪高浮雕,昂首直立,頭面似獅,四肢粗壯健碩,短尾上翹,通體光素,巧用沁色,栩栩如生。印文滿格,位置勻稱,字形方圓相兼,古樸流暢,筆道不深而精神十足。辟邪,為漢代時流行之傳說中神獸造型,形象多獅首虎身,有角。一說似獅而帶雙翼,《急就篇》曰:「射鬾、辟邪,除群凶」,說明漢人眼中辟邪能驅邪穢,祓除不祥,視為瑞獸。辟邪為印紐始見於戰國,流行於東漢晚期至魏晉時期的私印中。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94,400

玉蒲紋環(漢)

7.6 cm.( 2 15/16 in ) diam.

玉質青白色,光氣攝人,局部有淺褐及黃色沁斑,過渡自然,局部略有白化。器扁平圓環狀,內外緣飾弦紋,兩面滿飾蒲紋,排列整齊,蒲紋之間的連線清晰可辨。工藝精細,造型新穎,刀工鋒利挺拔,朴拙高古,無論是紋飾、玉質、技法都具有典型的漢代特徵。玉環是在中國歷史上長時間流行的玉禮器造型,環的特點是孔徑與邊寬相等。因「環」與「還」同音,古人可能還把它作為一種信物。其種類繁多,有絲束環、雲紋環、穀紋環、三龍外蟠環、重環及瑪瑙環等。本品玉質細膩,顏色溫潤,做工精緻,為漢代貴族之配飾。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30,000 - 50,000 USD: 3,820 - 6,360

成交價: HKD: 76,700

玉咬尾龍環(漢)

3.5 cm.( 1 11/32 in ) wide

白玉質,玉質溫潤,以留皮襯托。整體略呈環狀,隨形淺浮雕蜷體螭龍形,龍身盤旋,張口露齒,作首尾相銜貌。正反兩面均飾。螭龍首雕琢傳神,管鑽出雙眼,獨角上沖,龍身陰刻卷雲紋,帶有浮雕與細陰線勾勒塑形,外緣飾有出廓鉤狀,活潑勁挺。環身線條起伏隨其動作蜿蜒盤桓,龍身肌肉隆起,足趾攀附有力,刻畫精妙傳神,是一件藝術造詣極高的漢代玉器佳品。以噬咬尾部,頭尾相接造型之龍、蛇,體現了古人天道往復、無限迴圈的宗教觀念,在漢代之前即為常見題材。戰國時期玉器雕刻龍紋成為流行題材,為龍形玉器的藝術精華所在,且集中表現在龍形環佩上。至漢代玉環在龍紋刻畫上更為生動形象,裝飾風格更趨於華麗,凡側面造型均作張口咬尾狀,也是漢代玉龍的特徵。有別於一般平面造型之龍佩,此咬尾龍設計巧妙,表現出漢代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的審美情趣。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參閱:《中國玉器全集4:秦、漢—南北朝》,蘆兆蔭,河北美術出版社,1993年,第200頁,圖280

估價 : HKD: 100,000 - 150,000 USD: 12,710 - 19,060

成交價: HKD: 377,600

玉馬(西漢)

8 cm.( 3 1/8 in ) wide

本品玉質溫潤細膩,有光澤,白中泛青,頸項和臀部有黃褐色沁。馬作伏臥狀,體態較為豐滿,具有寫實風格,目前視,口微張,頸項粗壯,眼瞼、鼻孔、馬耳、鬃毛均刻畫細膩生動。馬的肌體線條柔和,四蹄伏地,體態矯健,膘肥體壯,把馬的肌肉刻畫得栩栩如生。整體制作規矩,符合解剖原理,表現了馬的靜態,生動形象。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5,000,000 - 7,000,000 USD: 635,330 - 889,460

成交價: HKD: 5,900,000

玉沁色雙馬(宋)

5.4 cm.( 2 1/8 in ) wide

把件通身滿沁,沁色棗紅。器扁平,描繪兩馬伏臥交頸,相互倚枕,耳鬢廝磨作親切狀,雙馬身形大小無差,馬五官施以淺浮雕,耳部打窪,面上勾勒出轡頭及革帶,背上鬃毛及尾用線刻,鬃尾皆梳理整齊,蹄部描繪亦完整,身軀健碩豐腴,前蹄揚起,描繪精細傳神。整體磨製較為圓潤,雕刻線條流暢,紋樣對稱和諧,取材生活,觀察細微,馬的頭部比例及關節處理上,具有宋代動物圓雕的形態特徵。根據學者屈志仁(James Watt)指出,兩馬作相鬥或噬咬狀常見於宋代繪畫及工藝,後代雕馬作品則多作嬉戲依偎狀。把件經過歷代玩家的盤玩,皮殼已變化得十分厚重滋潤而富有油脂感,遠觀似不施雕飾,但近觀馬背脊處的鬃毛等細節特徵都有表現。雙馬相互依偎,整體氣氛溫馨祥和,契合了宋代肖生玉寫實但極富意境的表現境界。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224,200

青白玉高浮雕盤螭璧(元)

7.4 cm.( 2 15/16 in ) wide

青白玉質,璧呈橢方形,中間有同心孔。正面高浮雕大小兩條螭龍,大螭龍首呈梯形,凸額無角,橫眉卷耳,身披多朵卷雲祥紋,擰頸咬住對方長尾,身軀蜿蜒,以細陰線刻畫背部肌理,雙尾修長,分叉捲曲,往遠處捲曲伸展。小螭身軀玲瓏,龍首三角形,五官聚攏,鬃毛後揚,四肢亦趴地有力。兩螭龍皆作盤旋回首,面部刻畫細緻,身形流暢遒勁,線條流轉有力,剔地平整俐落。龍首相對,含「蒼龍教子」之吉意,包漿醇厚,朴拙古雅,治玉技藝精湛,雕工收放自如,為典型的元代玉璧。觀其形制,這件玉璧很可能是當時的璧形絛環,清代常將此類元代玉璧以精工鑲嵌於硬木插屏,置於文房,足見彌足珍貴。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40,000 - 60,000 USD: 5,083 - 7,630

成交價: HKD: 118,000

白玉龍鉤(清早期)

10.2 cm.( 4 1/8 in ) long

白玉,包漿溫潤凝厚。帶鉤背有圓鈕,以龍頭為帶首,龍雙目圓凸,以細陰線勾出回文作眉,鼻吻處寬平,犄角盤曲向後,斜刀以示紋路。龍首刻畫具有清早期龍紋造型特徵,線條規則周正。鉤身主體去地陽文琢靈芝紋,靈芝皆作如意雲頭,兩兩一組,由小及大,井然有序。如意間穿繩紋,其間填刻絞絲紋理細密清晰,線條絲絲不亂。此器玉質潤澤,造型規矩,紋飾為九芝獻瑞,寓意萬代福壽、萬代如意,構思巧妙,吉慶佳美。整體施以精細的雕工,精湛卓絕,線條流暢,宛轉曲折處毫無滯澀之感,用料講究,雕工俱佳,堪為掌間珍玩。來源:美國私人珍藏,20世紀80年代購藏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170 - 15,250

成交價: HKD: 224,200

地板革有毒吗 如何区分地板革质量好坏

说起地板革,或许很多人对它都不了解,它其实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面材料,也被许多人称为卷材地板。它的装饰效果和地板有些相似,但它的价格比地板便宜,并且易于保养和清理。由于它特殊的材质,许多业主便认为地板革有毒,含有重金属和甲醛等。那地板革有毒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了解下地板革有毒吗!

地板革有毒吗

许多业主在商店选购时,会发现此类产品有散发一些异味,便认为此类产品不环保,含有有害物质。相对来说,地板革是无毒的,但不排除许多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劣质材料制作,这样就会让地板革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建议大家在购买时,尽量选择品牌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地板革产品,这样它的品质可以有所保障。

如何辨别地板革质量

1、闻

大家在商店购买时,可以先通过闻气味来辨别其质量。一般来说,品质优良的产品,它在生产制作中选用的都是优质材料、生产工艺精湛、细节处理好,因此不会存有异味,或者味道较淡;而质量差的地板革产品,味道就比较重,会散发出刺鼻的味道,对于此类产品我们就要慎重选购,因为这种地板革很有可能就含有重金属和甲醛等有害物质。

2、看

其次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外观是否平整;图案花色是否清晰;它的背面是否呈黑色;它的厚度是否饱满。另外我们还要观察下它的底层发泡层、印刷层、耐磨层等是否存在分层的现象,如果有这种情况,则不建议大家购买。

3、试

通常来说,未施工的地板革都是呈一卷一卷销售的,那我们在选购时,就可以用手在它的表面用力按压一下,看看它过一会是否能够恢复原样。如果不一会它就能恢复原样,则说明它的质量不错,强度好;如果它难以恢复原样,并且有明显的压痕,则说明这种地板革质量不好,强度差,建议大家要慎重选择。

小编的话:以上就是齐家小编和大家讲解的地板革有毒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到你一些参考!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齐家资讯,后续将呈现更多精彩内容噢!

装修,房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