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风俗有哪些(风俗有哪些 传统)

时间:2024-01-12 21:31:30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这些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视频加载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剪贴窗花、吃年夜饭、燃放爆竹、除夕守岁、舞龙舞狮、分发压岁钱……春节即将到来,这些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詹乐游)

【民俗文化】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是民间风尚,民俗是民间习俗。

古人云:“历世相沿谓之风,群居相染谓之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在习惯上,人们将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因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不同,称之为“俗”。

民风民俗生动体现一个民族生活习惯的传统特点。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种习俗风尚,其中积淀的思想和文化因素纷繁复杂。炎黄子孙的脑海里既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也积淀着长期停滞着的糟粕。传承的民风民俗,在每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气质的形成过程中都打上了烙印,并渗透到生活习惯、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乃至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中去。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事象斑驳陆离。当代社会出现大量新的传播工具,加速各种民风民俗现象的同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靠近古人所言“天人争挽留”的理想境界,就更需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研究与鉴别比较,才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吸收、创新和发扬光大。

由于佛教道教特别是儒教思想的熏陶,传统的民风民俗文化构成“礼”之框架,至今在大巴山区生生不息。民风民俗文化的延伸是无法割断的,今天的民风民俗文化是昨天的延伸、摒弃和发扬光大。“斯文有传,学者有师”“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正是这一点,才形成今天的巴蜀民风民俗风格。

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的重要标志,民风的淳朴是本土文明的真正升华。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 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平昌县地方志办公室

《回民区志》|人口 民族 宗教——民族风俗(三)

三、满族风俗

(一)服饰

坎肩 原名“半臂”,又叫“蔽甲方”、“背心”、“搭护”和“马褂”。妇女穿的“坎肩”,滚边、绣花、镶上花绦,绣有花纹。男人穿的“鹰膀” 坎肩,俗称“一字马甲”,前襟上装饰排扣,两边腋下也置纽扣,既美观又穿脱方便。满语管这种形式的“坎肩”叫“巴图鲁”坎肩,巴图鲁在满语中是“勇士”、“英雄”的意思,此种衣饰在八旗子弟中颇受青睐。后来,在其两边加上袖子,便尊为“鹰膀”褂子。

马褂 与“坎肩”相近的衣饰。清代满族还喜欢在袍子外面套上一件“马褂”。清初,穿马褂的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熙、雍正时,普遍流行。皇帝赏给谁一件“黄马褂”,视为极高的荣誉。“坎肩”原本是穿在衣内的,后因为满族有在旗袍外着马褂的习惯,于是“坎肩”也就穿在旗袍之外。

旗袍 满语称“衣介”,昔日泛指八旗男女所穿的长袍。最早的旗袍都宽大丰肥,直筒到底,是为适应满族骑射生活和关外气候寒冷的特点而制作的。清朝建立后,旗袍样式逐渐突破民族的局限,成为社会上最主要的服装。辛亥革命后,在知识分子和富裕之家,旗袍的款式渐趋简单适体,旗袍由长变短,由肥变瘦。一般式样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上纽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两侧开叉。用料由绸缎而变为布料。20世纪40年代后,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出现紧身、短制、窄腰、曲线的新式样,成为中华民族女性的代表服装。

帽子 满语称为“玛哈”。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分为礼帽和便帽两大类。礼帽是指出门、会客,为表示某种礼节而戴,故称大帽。便帽也叫小帽,俗称“瓜皮帽”,亦叫“帽头儿”,是最为常用的,老幼都可以戴的帽子。这种帽子是以六瓣缝合而成的半圆形小帽,似半个西瓜状,故称“瓜皮帽”。满族妇女平时戴平顶帽。

寸子 满族妇女特有的木质高底鞋。旧时满族妇女不裹脚,俗称天足,喜穿一种鞋底在脚部正中的木制高底鞋。其高度随身高而定,一般在二三寸左右,长度约占整个鞋底的二分之一,外部包一白布,然后嵌于鞋底正中。一般妇女在十三四岁后方始穿用。俗称其底两头宽中间细者为马蹄底,上宽下窄而成梯形者为花盆底,民间泛称寸子,又称旗鞋,亦有称为龙鱼底或四闪底的。

满族有束腰带的习惯,这与常年的马背生活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扎缕空丝板带。清朝时期腰带的颜色有严格的规定,宗室为杏黄,爱新觉罗王室外枝王辈束红色,其他皆为蓝色。足衣,即靴鞋之类。清时,满族男子一般着尖头靴,以利于马上骑射,官员则着方头靴。靴子有绒靴、革靴之分。

(二)饮食

满族人民继承先祖的吃法,春天喜吃“豆面饽饽”,夏季喜吃“酥叶饽饽”,秋冬二季喜吃“粘糕饽饽”。随着各民族饮食文化交流,四季主食品种繁多,春暖时节,喜吃豆芽就煎饼。入夏后,喜吃葫芦烩羊肉、羊肉爙茄子、“糊沓子”,即嫩葫芦擦丝和白面糊搅拌摊成软饼。炎暑时,喜吃蒜酱拌凉面、粉面碗托儿等。秋季,喜吃羊肉稍子的搁锅面,称之“抓秋膘”,有时也吃炸酱面、蒜拌凉面、稍美。冬季,喜吃酸菜猪肉炖粉条、白面豆包、馄饨。

面食 满族以面食为主,主要原料是麦子、玉米、高粱、小米、糜子米。满族称面制品为“饽饽”,其品名繁多有萨其玛、芙蓉糕、绿豆糕、五花糕、卷切糕、凉糕、凤糕、豆面卷子(“驴打滚”)、马蹄酥、肉末烧饼、小酥合、豌豆黄、牛舌饼、茄叶饼、菠萝叶饼、打糕、淋浆糕、豆渣糕等,有“满点(糕点)汉菜”之称。满族群众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立秋的肉包,打春的拉面,冬至的馄饨,夏至的凉面”,说明满族喜吃面食。风味小吃有“肉夹焙子”、“羊油麻花”、“甜窝窝”、“莲花豆儿”、“酱炸兔肉”等。

萨其玛 满语译音,是油炸奶油糕,即用奶油、鸡蛋和白面炸成条状再以蜂蜜调和为块,萨其玛是满族糕点的代表。

火锅子 是满族家庭必备的民族佳肴。一般有“菜锅子”、“涮锅子”(“涮羊肉”)。据考证“涮羊肉”是努尔哈赤的专利。努尔哈赤的八旗兵驰骋千里,途中做饭,锅中水刚开,敌军便来袭击,于是士兵便将肉片在水中一涮,捞出便食,不料竟发现别有滋味,后来“涮羊肉”的吃法便风靡长城内外。

满族有忌吃狗肉的习俗,相传有一次,努尔哈赤被明朝兵追杀时,昏睡在荒草甸里,被大火包围,黄狗拼死相救,努尔哈赤得救,黄狗却累死。满族因崇敬自己的民族英雄,因而也就忌杀狗,忌吃狗肉。实际上狗是满族狩猎中的忠实助手,满族爱狗心理是在长期狩猎生活中形成的。

(三)居住

早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其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在某些偏远山区,人们住在原始的“地窨子”、“马架子”里。“地窨子”冬天居住,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马架子”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在林内,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树皮、山草防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交往、学习,满族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说出满族的建筑特点。口袋房是指三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五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n”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供奉祖先的地方,是不许坐人的。火炕是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宫廷内还有火地、火墙),东屋是晚辈居住。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却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四)婚嫁

满族婚姻旧时有四大忌讳:一是不与汉族通婚,二是同姓不通婚,三是不同辈数不通婚,四是不准童婚。至乾隆年间,允许满蒙、满汉通婚,满族的婚俗受汉族影响,逐步形成一套婚俗程序:相亲—下定—娶亲—回门。

相亲 首先在媒人操办下把男女青年的生辰八字抄来查看,看看是否犯克、妨祖。所谓“八字”是指出生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相排列,推算此人的贫富寿夭。其中讲究男女之间的属相犯克,“白马怕青牛,鼠羊一旦休,蛇虎如刀锉,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狗,猪猴不到头”,其实这都是封建迷信毫无科学道理。如果生辰八字没有妨克,紧接着在媒人的安排下,男女双方的阿玛、额娘(满语意为父亲、母亲)要互相窥视姑爷或儿媳,谓之“相亲”。

下定 经过相亲双方老人觉得中意,男方家派人给女方家送“四色礼”,红盖头中包着扁簪1只、耳环1对、手镯1副、银钱1包,正式定亲,谓之“下定。

娶亲 选定黄道吉日,再由穆坤达〔族长〕或家长选定日子。娶亲在夜间举行,讲究“午夜启程,五更娶回”。正午,举行婚礼。傍晚,新郎与新娘同饮一杯“交杯酒”,分吃一碗半生不熟的“饽饽”(饺子)。

回门 娶亲的当天下午,娘家兄弟要来到男方家向亲家阿玛、额娘道喜。新婚第二天,夫妻双双“回门”即回娘家,姑爷在岳父家被待为上客,盛情招待,亲友不能随便耍笑。回门当天必须返回男方家不能在娘家留宿。娶亲第三天,要“以老带新”,新娘由婆家长嫂带领去拜见公婆,然后依次拜见长辈及本家亲戚。新婚第七天,在长嫂的带领下去祖坟上香、敬供,称“祭祖坟”。

(五)丧葬

满族的丧葬礼仪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小殓 人病危将要咽气时,家人要为其理发、剪指甲、洗脚、穿衣并将供奉的祖宗板请下,用红布或红纸包好。咽气后,将死者从炕上抬到以木板架成的灵床上。灵床一般放于西屋地中央,头朝西,以白布盖头,红绳缠脚,铜镜压胸,脚下放一盏油灯,称之为“长明灯”。再以黄绸子覆盖身部。这一过程,叫“小殓”。

大殓 停尸第三日的夜晚,殓尸于棺,称之为“大殓”。

挂红幡 是满族特有习俗,一般大殓之后,在院门前树起两丈余长的高竿,其上悬挂一丈余长红布做成的红幡。满族以红色为送终之色。挂红幡也是一种报丧的形式。当出殡时,红幡为前导。下葬后,红幡被亲属分抢而去,为小孩做兜肚等,认为可免疾病。

出殡 即把灵柩送到安葬地点,又称“出灵”。灵初起,先由孝子把焚化纸帛的瓦盆在棺前摔碎,谓之“摔丧”。然后以红幡为先导,仪仗随后。随行随散纸钱于路,称为“陌路钱”。至葬处将灵柩置于墓穴,封土为坟。

服丧 安葬后死者至亲还要带孝,百日内不剃发,不换衣。3年内不贴年画,不贴红对联,停止嫁娶。

(六)礼仪

请大安 又称“打千儿”。其动作是,先掸箭袖,袖头伏下,左膝前屈、右腿后弯,头与上身稍微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介于作揖与下跪之间的动作。此礼是满族男子对上級或尊者的一种礼节。

请小安 问安时垂手站立。平时,平辈相见,也常用此礼。

妇女请安礼是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膝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俗称“半蹲儿”,与男子“打千儿”同礼。往昔,满族人家幼辈对长辈每天早晚要请安,而且是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抱腰礼 是满族大礼。至亲相见或贵宾来临,都可施此礼。行礼时,行礼者右腿抢上一步,两手张开,左膝着地,双手抱住受礼人腰部,头轻轻顶于受礼人胸上,受礼人略弯腰,双手轻抚施礼者的头。

擦肩礼 平辈相见,常互相“打千儿”后,互碰双肩,表示亲近。

叩拜礼 也是一种大礼。一般在庄重的场合施此礼。施礼的动作包括掸袖、跪下、叩头。一般情况只叩1个头。祭祖跳神烧香时叩3个头,见皇上则要三拜九叩。

抚鬓礼 满族妇女在拜见公婆、宾客或长者时,常施的一种礼。分半蹲和全蹲式,前者屈膝,后者跪倒。行礼时,以右手指从眉上额头至鬓角,连抚3下,随后点头目视。清朝中期后,用双手放在左侧腰际,身前屈,腿稍弯施礼代替抚鬓礼。

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族社交礼仪大为从简,晚辈对长辈多以鞠躬致礼,平辈以握手为常礼,在至亲中,妇女还行“半蹲礼”。

(七)祭祀

祭佛 早先满族信奉萨满教(即拜物教),后来,又笃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喇嘛教等宗教。萨满教是满族古老的宗教。它的教义是以天堂为上界,诸神居住;以地界为中界,人类居住;以地狱为下界,恶魔居住。萨满教以男巫神“萨满”和女巫神“乌达有”为天使,代替神仙作法,替人类驱魔消灾。满族很重视季节性的祭祀,借以寄托精神上的崇拜之情。后来,又加上满化的神灵护国神关羽和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满族祭佛活动的当天中午,先把关帝、观音佛像请下来,让小男孩骑马抱着佛像在院中走一圈,谓之“备马下地”。然后,祭祀,顶礼膜拜。后于乾隆年间,清政府颁发《满洲祭神祭天典例》,强迫禁止满族祭祀的祖先神、英雄神和动物神,统一祭祀共同的神灵——“佛托妈妈”(满语佛勒格楚克)。

祭祖 祭祖的头天晚上,在祖宗板下拉一口肥猪“领牲”。用酒灌猪耳,只要耳一抖动,就认为祖宗已“领牲”。接着宰杀猪,煮熟后供在祖宗板下,将门窗关闭,灯火熄灭,称之为“背灯祭”,供祖宗尽情享用,以表追思孝敬的赤诚之心。满族祭祖,是为“酬生我育我,庇护保佑之恩,以存孝思追远之诚,赖以弗志之义也”。第二天,祭天地,全家人跪立在索罗杆下(俗称锁龙杆、神杆,传说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当年挖人参时所用的工具),家长带领全家陈设猪肉及供品敬贡。家长手托香碟高唱满语祭祀歌,全家人随声附和,祈祷天神保佑阖家平安,多福多寿,吉祥如意。祭礼仪式后,就在索罗杆下分食猪肉。同时,客人不请自来进门分享,不必客气,主人欢迎食客吃的越多越好,客人食毕即行。这是满族流传的以请客共享、借人食福肉的方式来敬神的一种习俗。

祭佛托妈妈 3年一祭或隔年一祭,而且一般在冬日或腊月。参加人必须是本族直系男女老幼,出阁之女虽不能参加正式仪式,但可回来跪拜瞻谒祖宗,也可随众领餐祭肉,以尽孝心。祭母仪式是继祭天地之后的第三天清早,把“佛托妈妈”的神袋请下来,挂在院中的索罗杆上,杆下摆供,全家人席地就餐。这一天忌讳外人来。后来,佛托妈妈成为满族的保护神,每逢清明节上坟时插佛花祭奠她,以求保佑全家四季平安。

所有祭祀后,切祭肉一块,连同猪尾、猪胆、饽饽及小米等,攀杆装于锡斗,供“神鸟”——乌鸦、喜鹊餐食。

(来源:《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志》)

傈僳族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傈僳族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自称“傈僳”,史称“栗些”、“力些”、“栗栗”等。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迪庆、大理、德宏、楚雄、保山等地区。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过去傈僳族信奉多神,崇拜自然。19世纪中叶后,教和天主教传入傈僳族地区。

傈僳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自然历,傈僳族把一年分成开花月、鸟叫月、烧山火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十个季月。

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妇女服装美观大方。服装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身穿短衫,右衽,再穿件坎肩,下身穿裙子,裙长到脚踝,裙褶很多,叫“百褶裙”;另一种是上身穿短衫,下身穿裤子,裤子外面前后系一个小围裙。妇女的短衫,傈僳语叫“皮度”,长到腰间、对襟,圆口平领,不用纽扣,穿的时候把左襟压在右襟上,把衣服略向上提高,用带子扎起。平素襟敞开,天气冷时用手或项珠、贝蚌等压住。上衣和裙子一般用黑、蓝两种或黑色相配的细麻布或棉布做成,上农袖口用黑布镶边,用红、黑、绿、花配成色彩鲜艳的条格装饰,上衣后背用双屋布,外面一层用六块布拼成,前襟两肩,卜部双层,肩和腑外层留口,成为能装东西的口袋。裙子下部用彩色线条或图案装饰一圈。由于各地傈僳族穿麻布衣的颜色不同,又分黑、白、花三种。聚集在怒江一带的黑傈僳族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黑领挂,黑色长裙或裤子。福贡一带妇女则穿白色、白蓝色条纹、白中夹麻点的细麻布。因此,习惯上把他们叫白傈僳。泸水一带的黑傈僳族妇女不穿长裙,上衣也是右衽,腰系小围裙,长裤子。而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较为鲜艳美观。妇女都喜欢穿田字格花纹布做成的衣裙,在裙子上镶绣许多花边,而且用巴贝、料珠、车石渠等作装饰。头上缠花布头巾。她们有时还穿拖地长裙,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婀娜多姿。

傈僳族男子服装较简便,都是麻布无领长衫,而且上衣长至膝下。上衣中间及两侧开口,不用纽扣,多喜欢在腰间系带子,或者把衣服前襟拢起系紧,再拉起上衣长襟下面的角,塞入腰间,自然形成弧形。衣服的后片与后摆不加装饰。有些地区傈僳族男子也有穿短衣的,样式是两侧开口的对襟衣,上面缀有黑色条形图案的花边。下身长裤子,有的还打绑腿,裤口较肥大,傈僳语叫“墨起”。颜色大多是黑或白两色。靠近内地的傈僳族男子服装与汉族较接近。但是,无论哪个地区,成年傈僳族男子都喜欢在腰间斜挂弓弩和漂亮箭包。傈僳族的箭包是用熊皮或猴皮制作的,腰间还带长刀、匕首,既作装饰又作武器。

傈僳族建筑

傈僳族住房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木结构,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形似木匣,内地傈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另一种为竹木结构,先在斜坡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置一大火塘,因这种房子下面有很多木桩,故被称为“千脚落地屋”,流行于怒江傈僳族地区。

傈僳族食俗

傈僳族的主食是玉米、荞麦。傈僳族人认为动物苦胆是一种良药,也是一种调味品,因此总把胆汁掺人酒中饮用,在煮肉时则把苦胆放人锅中一块煮,用来去腥开胃。

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烟与饮酒的习俗。客人来了,要敬送烟丝;男女寻求伴侣要丢烟丝盒为信物。可见烟丝在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

嚼烟时,傈僳族先将烟丝放人口中,然后放点由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一起熬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和熟石灰慢慢咀嚼。不久,口唇就像抹了椰子红。如今,一些傈僳族妇女认为,嚼烟有失大雅,戒烟逐渐成了她们的自觉行为。

“贴面酒”,也叫双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场面的一种嬉戏趣闹的方式。他们常把自己酿的浓度高的酒藏在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于宴会歌舞较大的场合,则往往饮临时酿制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饮酒时所用的盛器,较原始的是竹筒,现在有时用陶瓷器皿。饮酒时,主人取一竹筒酒,与客人脸贴脸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则就要从头来过。饮“贴面酒”是绝对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与其他女子贴面而饮,妻子也与其他男子来个“双杯尽”,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傈僳族婚俗

傈僳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男女青年社交自由。

 傈僳族丧俗

傈僳族人死后行土葬。成年人死后,全村傈僳族停止生产劳动2一3天,举行吊唁活动。入硷后停在门前,由亲属唱祭歌、跳葬舞。出殡入墓时,头在高处、面向东方。殉葬品不入土,而是悬挂在坟前的木桩上。死者没入硷时,村人忌食辣椒。

 傈僳族交通

过去,傈僳族地区与外界被峡谷和江河阻隔,溜索成了江河峡谷间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怒江上已经有了永久性的大桥。

 傈僳族节日

  傈僳族一年之中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傈僳族节日中,有的与汉族的节日相同,很明显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有许多则是傈僳族本民族自己的节日,这些傈僳族节日大多与他们生活的环境、风俗习惯有直接的联系。勤劳勇敢的傈僳族先民,一直居住在深山密林中,那里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千百年来,聪明的傈僳先民依据风霜雨雪、花开花落、草木枯荣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作为判断节令的物候,创立了一套有名的“花鸟历法”。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个月30天,有12个属相。还把一年分为两个大的季节:“木赊”和“木出”,“木赊”指雨季,包括每年的6月至9月。“木出”指干季,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5月。每个月都有独特的月名:

1月,叫过年月,傈僳语称为“阔时罕”。

2月,叫百灵鸟月,傈僳语称为“娃娘罕”。

3月,叫开花月,傈僳语称为“热朴罕”。

4月,叫叶嫩月,进入雨季月,傈僳话称为“赊堵撇浪罕”

5月,叫热病月,傈傈语称为“察呐罕”。

6月,叫鱼跃月,傈僳语称为“旺咕罕”。

7月,叫雨季月,傈僳语称为“木赊罕”。

8月,洗麻、织布月,傈僳语称为“喷此压尺罕”。

9月,作物扬花抽穗月,傈僳语称为“呢多罕”。

10月,叫收获月,傈僳语称为“喳仁罕”。

11月,干季串亲访友月,傈僳语称为“木出能设罕”。

12月,叫酿酒月,傈僳语称为“知架罕”。

德宏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大多与这个“花鸟历法”相关。

傈僳族澡堂赛歌会

又称温泉赛歌会或汤泉赛歌会,云南省怒江一带傈傈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后择日举行。赛歌会一般要进行十多天。

赛歌时,傈僳族男女双方分为两伙,然后围成一圆圈,女的手拉手,男的手搭肩,双脚按节拍有规律移动并不断交换位置。每一圆圈都由对赛的男女歌手领唱,其他人和声。歌词大多是即兴而作,内容丰富多彩。在六库一带,傈僳族歌会以《汤泉恋歌》为主题,这是一部抒情长诗,叙述了一对男女青年在温泉边三度相会的恋爱故事。夜幕降临,人们便燃起堆堆篝火,边赛歌,边品尝各自带来的美酒佳肴,兴致颇浓。澡堂赛歌会据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登梗一带有两位美丽的傈僳族姑娘,引来许多男女青年纵情歌唱,其歌声优美,连仙女听到都不愿离去。然而,一个恶魔却去察告天神,说歌声搅乱天地的安宁,于是,天神就把她俩分别化为金山和银山,但两位姑娘毫不屈服,长出无数挺拔的青松翠柏,大有刺破天穹之气势。

天神为之大怒,就在两座大山上钉七颗大铁钉,罩七口大铁锅。不久,两座山脚下流出两股热血,后又变成了热气腾腾的温泉水。为纪念这两位美丽姑娘的反抗精神,人们每年都来到温泉边,用美好的歌声赞美她俩。这样,渐渐地演变为一年一度的温泉歌会。节日期间,也是傈僳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极好时机。

傈僳族拉歌节

云南省陇川、盈江等地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到初六日举行。

内容主要是唱歌、跳嘎舞。节日前夕,傈僳族要修整跳嘎场。青翠的松枝和彩纸,把跳嘎场装扮得五彩缤纷。节日一到,傈僳族人满怀喜悦,身穿漂亮的节日服装,从四面八方聚拢在一起,跳舞对歌。每逢拉歌节,当地的汉族、景颇族、拉祜族等民族也前来参加助兴。白天,人们兴高采烈地举行射弩,爬杆,打秋千,高跷竞走等娱乐活动。晚上,便欢聚在跳嘎场上,尽情地欢歌跳嘎舞,往往通宵达旦。

傈僳族刀杆节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沪水一带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八举行。

节日来源于一个傈僳族传说:相传在明代时,外敌人侵云南边境,兵部尚书王骥奉命三征麓州,当地傈僳族人民勇敢地拿起长矛、弩弓,协助官兵打败了敌人,巩固了边疆。不幸,在回朝途中,王骥被奸臣所害。这天正好是农历二月初八。为纪念这位傈僳族英雄,以及战斗中牺牲的傈僳族勇士。人们每年这天举行“刀杆节”。

下火海,上刀山是刀杆节的主要内容。节日当天,傈僳族人身着盛装,汇聚在刀杆场上。场中央竖有两根二十多米长的粗大竹竿,竿上插着三十多把刀刃朝上的长刀,称为“刀竿”。爬刀竿的人,大都是健壮的傈僳族中年男子,他们经过长期的训练,有一套特殊的爬竿本领。爬竿者一般头缠红布,身穿红衣,赤脚。在绕竿歌舞后,他们便赤足跃上刀竿,手捏刀面,脚踏锋利的刀刃勇敢地向上攀登。当爬到顶端时,还要做倒立等高难动作。表演完毕后要自己放鞭炮庆贺。围观者热烈欢呼争相向爬竿者献美酒表示敬意。

爬竿的前一天举行“跳火海”比赛。即在场内燃起堆堆柴禾,选出五个强健的傈僳族中年男子光脚在熊熊的火堆中跳跃,他们一会儿扑向火海,一会儿翻滚其间,一会儿腾空,一会儿落下。还把通红的火球捧在双手,在脸上“擦洗”几下,然后在手上飞快地翻滚揉搓。除此以外,节日期间还举行丢烟包、跳舞、对歌、荡秋千等活动,给节日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傈僳族浴牛节

云南省兰坪县岩头乡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五举行。

相传从前牛生活在天上,日子过得很舒适。一日,牛低头朝人间一看,见地上的傈僳族人民却以吃又苦又涩的野果为生,牛顿生同情之心。春天,便背着上帝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人间,从此人间有了五谷,傈僳族摆脱了饥饿。上帝发现了此事,盛怒之下,把牛推下了人间。傈僳族人民感激牛的恩德,让它呆在家里,牛看人们劳作太辛苦,又主动出来帮助拉犁,上帝知道后,放出各种冰霜、虫害等灾害。为了确保丰收,每年栽种完后,牛又上天请求上帝不要放下各种灾害。傈僳族为了感激牛的功劳,便在每年六月初五,春种结束后给牛洗澡,之后,煮一锅放有盐的稀饭喂牛,最后,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为牛祈祷,让它在上帝面前多多求情,不降灾害。

傈僳族火把节

又称“点火把”。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也有的地区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

节日里,傈僳族家家户户要制作火把,各村寨还要在广场中央,用松枝和干柴搭成一个巨大的型似宝塔状柴堆,并在柴堆上插一大树枝,饰以五颜六色的彩纸和纸花。白天,傈僳族人欢聚在广场,举行赛马、打靶、射弩、打秋千等活动。夜幕降临前,傈僳族要拿着火把把自家房前屋后的不洁之物,全部烧掉,以示驱邪。之后,人们手持火把汇聚于广场,一齐将那巨大的宝塔状柴堆点燃。顿时,广场上火光齐明,锣鼓喧天。有的傈僳族地区,人们要拿着火把绕村寨,田头漫游一圈,据说这样可以驱逐猛兽害虫,消除瘟疫和辟邪。然后,人们围着那巨大的火堆,纵情歌舞。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傈僳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如禄劝一带的一则传说讲道:以前,一对很贫穷的老夫妇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但被当地的土司抢去,她坚决不从,被迫自杀。村民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当天夜晚,人们燃起熊熊火把,集众起义。这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纪念这次反抗活动,傈僳族人民就把这一天作为“火把节”。火把节期间人们还要杀猪宰羊,走亲访友。

 傈僳族臭水会

云南省丽江一带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夏令节前三天到后三天期间举行。这是傈僳族的传统沐浴节日。

在丽江傈僳族聚居的地方,有一股常年汹涌而出的泉水,每年一到夏令节的前三天到后三天这段时间,泉水会突然变得浑浊不堪,故当地傈僳族人把它叫做“臭水”。相传用这种水做饭特别清香可口;喝这种水能治好胃肠疾病;如果用这种水沐浴,能治好风湿病。所以,不仅是傈僳族,附近的各族群众也要来赶臭水会。届时,傈僳族人在泉水附近挖一个土坑,把泉水浸蚀过的石头捡来铺底,用柴火将石头烧烫,然后再垫上木条、树叶、毯子,将泉水浇上去,在滚滚而起的水雾中,人们脱去衣裤躺在毯子上,直到大汗淋漓时,才起身用毛巾擦干净。待浊水变清后,会期即告结束。

傈僳族收获节

云南省怒江一带傈僳族的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九月到十月,即在新谷收获后不久举行。

届时,傈僳族家家户户宰羊杀鸡,蒸做米酒,互相馈赠。入夜,篝火通明,傈僳族男女老少满怀丰收的喜悦,带着水酒,食品,聚集在村寨广场,饮酒高歌,欢度这个节日。最有趣的是“合饮杯酒”,傈僳语叫“伴多”,即两个人共捧一大碗酒,互相搂着脖子和肩膀,然后一同饮酒。“合饮杯酒”一般在大家酒兴正浓时相当亲密的朋友间进行。它是亲密和友谊的象征。人们一边饮酒,一边跳舞,老年人怀抱琵琶或月琴边唱边跳,边说远古的历史,傈僳族青年男女则围成圆圈跳起嘎舞。

傈僳族新米节

又称“尝新节”,是云南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到十月稻谷成熟时举行。

节日这天,傈僳族人怀着丰收的喜悦心情背着背篓,提着箩筐,兴高采烈地到田里拔回金黄饱满的谷穗,加工后做成了香喷喷的新米饭。再用肉与新米搅和在一起全家共餐。食用前,要先取少量喂家狗,以表示对狗的感谢,相传这谷种是大灾之年由家狗保留下来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火塘吃团圆饭。这顿饭必须要全家人齐全了,才能开始。据说,从前傈僳族地区有对恩爱夫妻,在过新米节时,丈夫因为等不及,就先吃完干活去了,妻子为此生气,从此夫妻俩经常吵架,最后不得不离婚。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节日期间,家家都要讲礼节,话团圆,亲亲热热地围坐在火塘边聊天喝酒,谈笑唱歌。最后,全村傈僳族男女老少又聚集到寨子中央,手拉手,通宵跳舞。

傈僳族盍什节

傈僳语即过年节的意思。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次年的正月初十之间。

节前各家要打扫卫生、酿米酒、舂粑粑、杀猪。有的地区的傈僳族,要将舂出的第一臼籼米粑粑放一点在桃、梨或苹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有的还将玉米花生等食物,摆在火塘的三脚架上,每只脚的顶端再放三片肉和三杯酒,以嘱咐来年五谷丰登。除夕晚上,许多傈僳族人家要在堂屋内铺上青嫩翠绿的松毛,以示清除疾病,吉祥如意。全家人围坐在松毛上吃团圆饭。饭前,要先盛一小碗饭给狗吃,以示对狗给人间带来谷种的回敬。有的还给牛喂盐,以示对牛一年辛苦的稿劳。大年初一清晨,傈僳族人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事先装点好的搭有彩门的开阔场地,由二男一女开道举行射弩比赛,一男举着饰有弩弓箭标志的红白两色旗,一男扛着弩弓,包头上斜插一箭,在芦笙乐和鞭炮声中,列队通过新门人场。铜炮、鸟枪鸣放三响后,人们向高挂的红白两色旗祭酒,然后大家手挽手跳起欢乐的舞,舞后比赛,用肉片和油煎把把做靶,收获最多的被评为优秀的射手。

节日期间,傈僳族还举行打靶、赛歌、荡秋千、跳舞等活动。正月初三每家还要出酒肉、饭和柴禾,点燃柴禾祭山神,祈求五谷丰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