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狮子座

司加偏旁组成新字(司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时间:2023-12-29 12:32:00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语文知识体系框架-字词基础(1.2)

语文知识体系框架(总论)

一:字词基础

1.1:汉字拼音:声韵母/声调/规则/课本生字解析听写4200

1.2:汉字结构:六书/笔顺/笔画/偏旁/结构/检字法

1.3:汉字释义:易读错字/错别字/多音多义字/的地得用法

1.4:词的4种分类法概要:功能/释义/构成/色彩

1.5:实词和虚词概要与分类学习

1.6:单义词和多义词的释义/定义/方法/分析及近义/反义学习

1.7:单纯词和合成词概要与分类学习

1.8:褒义/贬义/中性词的感情语体色彩概要

以下为字词基础1.2:汉字结构:六书/笔顺/笔画/偏旁/结构/检字法

汉字基础知识

一. 汉字声调(5种): 一声阴平、二声阳平、

三声上声、四声去声、轻声

二.字形结构(8种):

1.上下结构:思、全 2.上中下结构:草、竟

3.左右结构:好、和 4.左中右结构:谢、树

5.品字形结构:品、森 6.包围结构:

上三包围结构:同、问、闹、周

下三包围结构:击、凶、函、画

右上包围结构:句、可、司、式

右下包围结构:斗

左上包围结构:庙、病、房、尼

左下包围结构:建、连、毯、尴

全包围结构 :因、囹

7.穿插结构:爽、噩 8.单一结构:日、月

三.汉字笔顺(7种):

1.先横后竖(如:“干”) 2.先撇后捺(如:“八”)

3.从上到下(如:“主”) 4.从左到右(如:“林”)

5.先进后关(如:“田”) 6.先中间后两边(如:“水”)

7.从外到内(如:“回”)

四.笔画关系(三种):相离、相接、相交

五.构字方法(6种方法也叫6书):

1.象形:象形(图画)是描绘事物形状的独体字造字法。

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字。

3.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合成新字。形旁与声旁的六种配合方式:(1)左形右声(2)右形左声(3)上形下声(4)下形上声(5)内形外声(6)外形内声

4.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5.转注:指同一部首内读音相近而且字义基本相同的字互相解释,互相借用。

6.假借:指本来没这个字,按它的读音,借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

六.查字典方法(3种):

1(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穷,音序查字法,先查(Q),再查(qiong)

2. (部首检字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窠,部首查字法,先查(穴)部,再查(8)画,读音(kē)

3.(难检字笔画索引)数笔画查字法:不知道读音,部首又不明显的字如巷,用数笔画方法,查(9)画。查出读音(xiang)

中国第一部字典许慎著《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检字法;中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康熙字典》是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汉语大字典》四川编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常用笔画名称表(笔画关系:相离、相接、相交)

横竖: 土五中上

撇: 天禾

捺: 人尺

点: 头下

提: 虫把

横折: 口

横撇: 子水

横钩: 你

竖折: 山牙

竖提: 长比

竖弯: 四西

竖钩: 小可

弯钩: 了手

斜钩: 我

撇折: 去东

卧钩: 心

撇点: 女

横折钩: 力月

竖弯钩: 儿巴

横折弯钩: 几

竖折折钩:马鸟

常用偏旁名称表

秃宝盖: 写

宝盖: 它家

穴宝盖: 空穿

二点水:次冷准净冰

三点水: 江洞

三撇: 彩影参须

三角:允去

三拐:巢

八字头: 公分

倒八: 单首

京字头:衣高

大字头: 奇牵

人字头: 会金

斜刀头: 色兔

冬字头: 夏冬

反文:收政教放数

包子头: 包句

草字头: 莲花

竹字头: 笔笑

厂字头: 原

雨字头: 霜雷

老子头:考孝者

爪字头:妥受舀

春字头:奏秦

扁四头:罗罢罪

登字头:登凳

西字头:要票

虎字头:虑虚

父字头:斧

羊字旁:差羞盖美

卷字头:拳券

户字头: 房扇

麻字头:磨魔

四点底: 点黑

心字底: 忘想

丝字底:素紧累

仓字底:仓危

皿字底:益盔

弄字底:开异

手字底:拿

单人旁: 作们

双人旁: 得很

单耳旁: 却

双耳旁: 降都

示字旁:礼社祖

衣字旁: 裙初

走之: 远边

建之旁:延建庭

言字旁: 说课

提手旁: 把挂

口字旁: 叶吗

反犬旁: 猫狗

竖心旁: 快怀

女字旁: 好妹

绞丝旁: 红绿纯

王字旁: 玩

木字旁: 树桃

日字旁: 明晚

月字旁: 朋

目字旁: 睡

禾木旁: 和秋

鸟字边: 鸭鸦

虫字旁: 蛙

石字旁:泵砂碧

田字旁:界畴

白字旁:皂皑

舟字旁:航

羽字旁:翼翔

酉字旁:醒

角字旁:触

齿字旁:龄

鱼字旁:鲜

革字旁:鞍

骨字旁:骼

又字旁: 欢观

提土旁: 块场

弓字旁: 张弯

子字旁: 孤孩

牛字旁: 物

马字旁:驰驾

斤字旁: 新断

车字旁: 转辆

火字旁: 炼炮

金巾字旁: 钱铅幅带

病字旁: 病

欠字旁:款

止字旁:肯此

歹字旁:殊

戈字旁:战

立力字旁: 端站加

页字边: 颜领

见字旁:观觉

贝字旁:贬贵

瓦字旁:瓮

舌字旁: 甜乱

米字旁: 粽粮

走字旁: 赵赶

足字旁: 路跟

身子旁: 躺

幺字旁:幻幼

食字旁:饮饲饰

尤字旁:尤龙

将字旁:壮状装

广字旁:庄店席

黑字旁:墨默

横山:归寻当

立刀: 到

区字框:区匠匣

门字框: 闪问

国字框: 国回

同字框:网周

风字框:风凤凰

凶字框:画

反字框:反 后 盾

特殊:段,耕,雄

1.上下结构:思、全

2.上中下结构:草、竟

3.左右结构:好、和 ,

4.左中右结构:谢、树

5.品字形结构:品、森

6.包围结构:右下包围结构:斗

右上包围结构:句、可、司、式

上三包围结构:同、问、闹、周

下三包围结构:凶、函、画

左上包围结构:庙、病、房、尼

左下包围结构:建、连、毯、尴

全包围结构 :因、囹

7.穿插结构:爽、噩

8.单一结构:日、月

学霸赶紧收藏!三上:每课生字·扩词(2021秋季学期使用)

学霸赶紧收藏!三上:每课生字·扩词(2021秋季学期使用)

(慧卿诗教 精心整理)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晨:早晨 清晨 晨间 绒:绒球 绒花 羽绒

球:皮球 足球 地球 汉:汉族 汉字 汉语

艳:鲜艳 艳丽 争奇斗艳 服:衣服 服装 心服口服

装:军装 化装 轻装上阵 扮:装扮 打扮 乔装打扮

静:安静 平静 夜深人静 停:停放 停车 马不停蹄

孔:孔雀 孔子 无孔不入 雀:麻雀 鸟雀 欢呼雀跃

粗:粗心 粗壮 粗枝大叶

2 花的学校

落:落叶 角落 落花流水 荒:荒山 荒野 天荒地老

笛:汽笛 竹笛 口笛 舞:跳舞 舞台 龙飞凤舞

狂:狂欢 狂风 狂风大作 罚:受罚 惩罚 罚单

假:请假 放假 假日 互:互相 互助 互利

所:所以 所有 一无所有 够:足够 能够 够用

猜:猜出 猜想 两小无猜 扬:飞扬 发扬 名扬天下

臂:手臂 双臂 三头六臂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寒:寒山 寒冬 寒冬腊月 径:石径 竹径 小径

斜:斜坡 斜阳 倾斜 霜:霜叶 风霜 饱经风霜

赠:赠送 赠礼 赠品 刘:姓刘 刘海

盖:盖子 盖世 铺天盖地 菊:菊花 秋菊 春兰秋菊

残:残雪 残冬 残疾 君:国君 君主 正人君子

橙:橙黄 橙子 橙汁 送:欢送 送别 秋风送爽

挑:挑战 挑动 挑三拣四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铺满 铺路 铺天盖地 泥:水泥 泥土 拖泥带水

晶:水晶 结晶 晶莹剔透 紧:紧张 紧急 紧要关头

院:院子 医院 深宅大院 印:印象 脚印 心心相印

排:排列 排队 排山倒海 列:列队 列车 名列前茅

规:规则 规定 墨守成规 则:原则 细则 一则

乱:打乱 忙乱 手忙脚乱 棕:棕红 棕色 棕树

迟:迟到 迟早 事不宜迟

6 秋天的雨

盒:盒子 礼盒 纸盒 颜:颜料 颜色 五颜六色

料:香料 料想 料事如神 票:邮票 车票 支票

争:争先 争抢 明争暗斗 仙:仙子 仙女 人间仙境

闻:闻名 新闻 闻鸡起舞 勾:勾住 勾画 勾心斗角

紧:紧张 紧要 紧急 洞:洞口 山洞 地洞

油:油菜 豆油 绿油油 曲:歌曲 戏曲 乐曲

丰:丰收 丰满 丰功伟绩

第三单元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柴:火柴 柴草 柴火 旧:仍旧 怀旧 除旧布新

裙:裙子 围裙 连衣裙 怜:可怜 怜爱 怜惜

饿:饿死 不饿 饥饿 焰:火焰 焰火 灯焰

蜡:蜡烛 蜡台 吹灯拔蜡 烛:烛台 烛花 风烛残年

伸:伸展 伸手 伸开 忽:忽然 忽略 忽悠

板:木板 老板 黑板 富:富有 财富 富足

颗:一颗迷 颗粒 颗粒无收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旅行 旅游 旅店 咱:咱们 咱俩 咱家

偷:小偷 偷看 偷天换日 救:救命 抢救 救死扶伤

命:命令 生命 相依为命 拼:拼命 拼音 东拼西凑

扫:扫地 打扫 一扫而空 胃:开胃 养胃 胃口

管:管用 照管 双管齐下 乎:几乎 黑乎乎 满不在乎

流:流泪 流汗 对答如流 泪:眼泪 泪水 泪如雨下

算:就算 口算 精打细算

第四单元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准:准备 准时 准确无误 备:备用 备课 有备而来

等:等车 等人 相等 暴:暴发 暴风 狂风暴雨

睡:睡觉 午睡 睡梦 壁:壁灯 壁炉 半壁江山

砍:砍柴 砍刀 砍头 蜘:蜘蛛 蛛丝 蜘蛛结网

蛛:蛛网 蛛丝 蜘蛛结网 漂:漂亮 漂流 漂漂亮亮

撞:撞见 碰撞 跌跌撞撞 饱:饱满 吃饱 饱经风霜

晒:晒图 晒干 风吹日晒

第五单元

15 搭船的鸟

搭:搭船 搭车 挽弓搭箭 亲:母亲 亲情 相亲相爱

父:父母 伯父 父爱如山 沙:泥沙 豆沙 飞沙走石

啦:沙啦 呼啦 叽里呱啦 响:响声 响亮 不同凡响

羽:羽毛 羽绒 羽化成蝶 翠:翠鸟 翠绿 苍翠欲滴

嘴:嘴巴 嘴角 七嘴八舌 悄:悄悄 悄然 悄无声息

吞:吞没 吞食 忍气吞声 哦:吟哦 哦呀 好气哦

捕:捕鱼 捕捉 捕风捉影

16 金色的草地

蒲:蒲草 蒲扇 蒲瓜 英:英语 英明 落英缤纷

盛:盛开 丰盛 盛气凌人 耍:玩耍 戏耍 偷奸耍滑

喊:喊叫 呼喊 大喊大叫 欠:哈欠 欠条 欠欠答答

钓:钓鱼 垂钓 沽名钓誉 而:而是 反而 而立之年

察:观察 察觉 察言观色 拢:合拢 围拢 合不拢嘴

趣:有趣 兴趣 趣味无穷 喜:喜爱 喜欢 喜出望外

掌:手掌 掌心 仙人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断:中断 断开 一刀两断 楚:楚江 楚国 一清二楚

至:至此 至于 从古至今 孤:孤帆 孤单 一意孤行

帆:帆船 扬帆 一帆风顺 饮:饮酒 饮料 一饮而尽

初:初晴 起初 如梦初醒 镜:镜子 铜镜 镜花水月

未:未来 未完 前所未有 磨:磨刀 打磨 不可磨灭

遥:遥望 遥远 遥遥无期 银:白银 银色 银子

盘:盘子 沙盘 如意算盘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优:优美 优点 优秀 淡:平淡 冷淡 天高云淡

浅:浅绿 浅黄 深入浅出 错:交错 差错 错落有致

岩:岩石 岩洞 山岩 虾:龙虾 河虾 虾米

挺:挺立 挺直 挺身而出 刺:刺骨 刺史 寒风刺骨

鼓:打鼓 鼓气 一鼓作气 数:数数 数落 数不胜数

厚:深厚 浓厚 无可厚非 宝:宝贵 宝贝 无价之宝

贵:可贵 名贵 高抬贵手

19 海滨小城

滨:海滨 湖滨 滨海 灰:灰色 银灰 心灰意冷

飘:飘带 飘动 飘忽 渔:渔民 渔船 渔人之利

遍:遍地 遍野 满山遍野 躺:躺倒 平躺 躺下

载:满载 装载 载歌载舞 靠:靠岸 可靠 无依无靠

亚:亚军 东亚 亚洲 夏:初夏 夏天 夏日炎炎

除:排除 除非 药到病除 踩:踩水 踩踏 踩一踩

洁:整洁 洁白 冰清玉洁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脑:脑袋 头脑 绞尽脑汁 袋:口袋 布袋 钱袋

严:严实 严寒 严于律己 实:果实 实在 实事求是

挡:挡住 挡风 势不可挡 视:视线 电视 视而不见

线:线条 绒线 一线生机 坛:花坛 天坛 酒坛

显:显得 明显 显而易见 材:药材 木材 大材小用

软:松软 软化 软件 刮:刮风 刮脸 刮目相看

库:宝库 水库 车库

第七单元

21 大自然的声音

妙:美妙 奇妙 妙不可言 演:演奏 演员 演习

奏:合奏 节奏 先斩后奏 琴:风琴 琴声 对牛弹琴

感:感受 感动 感天动地 受:受到 接受 自作自受

激:激动 感激 感激不尽 击:打击 敲击 声东击西

器:乐器 石器 大器晚成 滴:雨滴 水滴 滴水穿石

敲:敲打 敲门 敲锣打鼓 鸣:鸣叫 鸟鸣 电闪雷鸣

诉:诉说 诉苦 告诉

22 读不完的大书

读:读书 阅读 品读 麻:麻布 麻花 密密麻麻

蚂:蚂蚁 数蚂蚁 白蚂蚁 蚁:工蚁 蚁阵 蜂蚁

短:短小 长短 取长补短 栽:栽花 栽树 栽培

梨:梨花 梨树 梨园 寸:一寸 尺寸 寸草不生

柔:柔软 柔和 以柔克刚 册:手册 注册 花名册

勇:勇气 勇敢 勇往直前 摇:摇手 摇动 大摇大摆

23 父亲、树林和鸟

朝:朝向 朝南 热火朝天 雾:雾气 云雾 吞云吐雾

蒙:迷蒙 蒙受 蒙混过关 鼻:鼻子 鼻孔 鼻青脸肿

总:总是 总算 总而言之 抖:抖动 发抖 精神抖擞

露:露水 露珠 原形毕露 湿:湿气 湿度 湿地

吸:呼吸 吸引 吸收 猎:猎人 打猎 猎物

翅:翅膀 鸡翅 展翅高飞 膀:翅膀 臂膀 左膀右臂

重:沉重 重要 语重心长

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司:司机 司令 司空见惯 庭:庭院 法庭 大庭广众

登:登山 登高 登堂入室 跌:跌倒 跌落 跌跌撞撞

众:众人 群众 众志成城 弃:放弃 丢弃 弃暗投明

持:主持 持久 持之以恒

25 灰雀

郊:郊外 郊游 荒郊野外 养:养病 休养 休生养息

粉:粉红 面粉 粉妆玉砌 谷:谷物 山谷 五谷丰登

粒:谷粒 米粒 颗粒无收 男:男孩 男生 男女老少

或:或者 或许 或多或少 者:读者 作者 来者不拒

冻:冻死 冷冻 天寒地冻 冷:冷水 冷清 冷言冷语

惜:可惜 爱惜 依依惜别 肯:肯定 不肯 不肯罢休

诚:诚实 诚信 心悦诚服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术:手术 美术 艺术 斗:斗志 斗牛 艰苦奋斗

刚:刚好 刚才 血气方刚 烈:热烈 先烈 兴高采烈

离:离开 分离 离心力 血:热血 血型 血气方刚

仍:仍旧 仍是 仍然 取:争取 取出 舍生取义

匆:匆忙 匆促 岁月匆匆 险:保险 探险 风险

涨知识!你知道这几件文物为何要改名儿吗?

【原标题】这几件文物改了名儿,你还能认出来吗?

名字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身份标识之一,有着美好的寓意且不会轻易更改,始终与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文物也是如此,每一件文物的命名都非常严谨,遵循着特征性原则,短短的几个字就要能表现出一件文物最突出最重要的特征,要让人“观其名而知其貌”。

一般来说,文物的名称在确定之后就会固定下来不再更改。但即便是这样,仍然会有“特殊情况”出现。而那些经历了改名的文物也都是赫赫有名呢!

1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口沿宽厚,轮廓方直。鼎身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致。

后母戊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最初的发掘报告中,发掘者根据器物腹部内壁上的铭文将其称为“司母戊方鼎”,之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将其铭文释读为“司母戊”,并将其名称改为“司母戊鼎”。

早年学者认为,“司”通“祀”,即是“祭祀”的意思。在这种说法下,人们认为“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表明该鼎是商王祭祀自己母亲所铸造的器皿。还有认同的学者对此补充道,“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司母戊鼎”这个称呼就定了下来,并延续了几十年。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腹内壁的铭文图样。

1976年妇好墓被发现,其中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见“母辛”的铭文。专家学者们在认定妇好墓“司母辛鼎”的同时,提出“司母戊鼎”其实也可以被释读为“后母戊鼎”。

最早提出“后母戊鼎”一说时,有学者指出商代字体较为自由,偏旁部首可以随意地放置或是挪动,文字可正写也可以反写,而“司”或许就是“后”的反写,这是同一个字。

不过具体对于“后”的释义,学者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后母戊”之“后”,意为“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譬如词语“皇天后土”中的“后”便与“皇”为近义字,是“崇高有威望”的意思。

201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30分》中将该器物称作“后母戊鼎”,从而让大家发现国家博物馆已经在陈设展览中将“司母戊鼎”改称为“后母戊鼎”,至此,仿佛名称之争已经落下帷幕。但这并不意味着“司”和“后”中一定有一个是错的,只是近年来大家认为后者的解读更为准确一些。

2

马踏飞燕?铜奔马!

铜奔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的识别标志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主体形象就是它。这是一件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古墓的东汉青铜器,刚被发现不久就送进了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藏。

铜奔马曾用名“马踏飞燕”,同样是出自郭沫若先生。

1971年郭沫若陪同外宾访问兰州,在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见到了铜奔马,为文物的艺术魅力所倾倒的同时,感叹道:“它是这批文物中的宝中之宝!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算是拿到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艺术珍品。”

感叹之余,郭沫若将该文物命名为马踏飞燕。

说是“马踏飞燕”,但其实奔马脚下的飞鸟并不是燕子。据学者考据,飞鸟的尾巴形状是齐展的,而燕尾应该是开叉的剪刀形状。所以再怎么说,名字至少也应该是“马踏飞鸟”才对。

不过铜奔马最初被送进甘肃省博物馆的时候,做登记时就是叫这个名字。只是“马踏飞燕”更为朗朗上口,一时之间让大家误以为这就是它原本的名字。

↑飞鸟(铜奔马局部),甘肃省博物馆藏。

除了马踏飞燕,人们对其还有马超龙雀、天马、飞马、铜鹔鹴马等诸多不同的“非官方昵称”。

最早提出“马超龙雀”称名的学者根据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将其命名为“超越风神龙雀之行空天马”,简称“天马龙雀”或“马超龙雀”,意为“行空天马漫步神游星汉银河,风神龙雀蟠蜿蜷曲回首惊视”。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里,也收录了“马超龙雀”主词条,释文称“后经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马亦非凡马,而是神马,即‘天马’”。

3

妾辛追?妾避?

辛追原为出土于马王堆汉墓一号墓的一具女性不腐湿尸,因出土一枚刻有“妾辛追”字样的印章而得名。

1978年的发掘报告《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对该印章的介绍为:“方形,边长2.7厘米,阴文篆书‘妾辛□’三字,字长体横排,可能是死者的名章。”

而1982年的报告《马王堆汉墓》中又有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刻有‘妾辛[追]’三字(后一字似为‘追’)”。

印章摹本图片来源: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研究》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古文字的字形写法、印章的制作工序与用途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再次对该枚印章做了分析,进而提出“应该是‘妾避’而非‘妾辛追’”的解读。

结合印面照片与目前出土的秦汉文字资料,学者们提出,“辛追”其实是“避”字的一种变体写法。换言之,下图中印章上被圈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单独完整的“避”字,而非“辛追”。

但如果是“妾避”的话,单一个“避”字就占了印面面积的2/3,这样是否合理呢?学者们也注意到了布局上的差异。

他们认为,实际上秦汉印中为了追求美观,其实这种一个字就占一半以上面积的双字印的例子是很常出现的。

但对于“妾避”的解读,并不能说服所有的学者,仍有学者觉得是“妾辛追”更妥当,他们认为,虽然“辟”“避”相通,但秦汉印章中大多是用“辟”代替“避”,且“避”字本就罕见,鲜少看到印章中出现“避”。

在此基础上,“妾辛追”说的学者认为,与其强行将并列的偏旁合在一起释读为“避”(而且“避”字在汉印中非常少见),不如将其视作“追”的繁写或讹写。

到目前为止,究竟是“辛追”还是“避”,还没有一个彻底的定论。正是因出于对历史、对文化的负责,学者们才会如此反复推敲。

走进一个展厅,我们遇见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字都值得推敲,都能在文物身上找到对应的文化及一点。要知道,每一次文物的定名、改名背后可都是无数细节与历史的考据呀~

【参考资料】

魏宜辉張传官 萧毅《马王堆一号汉墓所谓“妾辛追”印辨正》

朱棒《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妾辛追”印再辨》

《司母戊鼎是什么时候 为何要改名为后母戊鼎?》

作者:承朗

本文摘自博物馆丨看展览微信公众号,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看展览微信公众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