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宝宝起名

dwad(deadline)

时间:2023-10-03 12:51:07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明星风生水起的买卖!每个都满是风格

(图源:ins@whitespace_create)

赛场上的运动员身手矫健、英姿勃发,赛场外的他们,在商业领域也依旧是赢家。随着运动时尚的兴起,人们对于运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部分运动员们涌入体育产业的“蓝海”中,选择利用自身影响力,不断扩张商业版图。通过成立个人品牌而延续个人IP的“生命力”,并能让自身不受时间和年龄的限制,持续增加自身的商业价值。

白色空间

想必大家对美国专业单板滑雪运动员、三届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池金牌得主肖恩·怀特(Shaun White)并不陌生。在最近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35岁的肖恩·怀特冲击第四冠失利,并在赛后宣布退役。这位十分“励志”的老将一出场,除了大秀高超的滑雪技术外,他一身“Whitespace×Louis Vuitton2022冬奥会套装”和他所用的黑白简约雪板都十分吸睛。

(图源:ins@shaunwhite)

据悉,这是他今年1月刚刚推出的个人运动生活方式品牌“白色空间(Whitespace)”与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联名作品,由肖恩·怀特与路易威登已故男装创意总监维吉尔·阿布洛(Virgil Abloh)共同构思,套装中包括了Whitespace品牌的单板和路易威登的旅行运动箱包,不仅极具设计性,也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库里品牌

斯蒂芬·库里(Stephen Curry)是美国知名篮球运动员,现效力于NBA金州勇士队,绰号“萌神”。2月21日,库里在2022年NBA全明星赛上“砍下”50分,当选本届全明星赛MVP!这也是库里职业生涯中首次获得该项荣誉!除此之外,他还在这场全明星赛中打破了多项纪录。

(图源:ins@currybrand)

作为安德玛(Under Armour)的最大牌签约球星,库里在2020年12月1日,宣布与安德玛合作成立全新的“库里品牌(Curry Brand)”,打造一条新的生产线。这一新的同名品牌包括多个品类,其中包括运动服装以及运动配件,品牌未来将会增加涵盖范围,将产品品类扩展至女装、配饰等。同时,这也是安德玛首个扩展的极具标志性的独立品牌。作为球员,史蒂芬·库里的个人成就已经举世瞩目,而“库里品牌”的成立更会有“1+1>2”的效果。

韦德之道

有“闪电侠”之称的德怀恩·韦德(Dwyane Wade),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前美国男子篮球运动员,现在是篮球评论员和节目制作人。退役前,他曾连续12次入选全明星,7次入选最佳阵,3夺总冠军,1次荣膺得分王,2次夺得全明星技巧赛冠军。

(图源:ins@wayofwade)

2021年10月22日,韦德入选NBA历史75大球星,是NBA全明星的超级球星,成绩斐然,十分亮眼。2012年,韦德与中国体育用品头部企业李宁公司签约,不但成为了品牌球鞋的代言人,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体育用品系列产品,双方合作,共同宣布创立全新运动服鞋品牌“韦德之道”。这一品牌名称来源于英语“Way of Wade”。双方合作后,在韦德的影响力加持下,李宁韦德之道系列也成为了 Sneakerhead 最受追捧的球星签名鞋系列之一,而且频频出现在NBA和WNBA的赛场中。2018年双方续签为终生合约。

梅西

有的体育明星本身就兼具实力与影响力,梅西就是这样的球员。出生于阿根廷的里奥·梅西(Lionel Messi)是世界知名的男子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绰号“小跳蚤”。梅西是西甲和阿根廷国家队的史上进球纪录最高的保持者,他也被认为是世界球坛史上最佳球员之一。2022年1月18日,梅西入选FIFA2021年度男足最佳阵容。

(图源:ins@themessistore)

早在2019年9月,阿根廷足球巨星梅西与美国品牌管理公司MGO合作,推出了同名男士服装品牌梅西(Messi)。该品牌拥有T 恤、Polo 衫、连帽衫、外套、长裤、配饰等多个品类,主要以男装为主,也会新增一些女装,T 恤的定价为40欧元至95欧元不等,价格十分亲民,受到不少网友好评。MGO首席创意官金尼·希尔菲杰(Ginny Hilfiger)也担任Messi的创意总监,她是著名设计师汤米·希尔菲杰(Tommy Hilfiger)的妹妹。

CR7

提及梅西,那就不得不介绍一下“C罗”。葡萄牙足球巨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 Ronaldo),简称C罗,出生于葡萄牙马德拉岛,同梅西一样,也被认为是世界球坛史上最佳球员之一。由于C罗技术全面,射术精湛,他曾获得过多项荣誉,在2021年成为世界范围内男子足球国家队进球最多的球员。今年1月,C罗获得2021年度FIFA国际足联男足运动员特别奖,并入选2021年度男足最佳阵容。

(图源:ins@cr7cristianoronaldo)

C罗很早就以自己的名字缩写和在曼联的球衣号码注册了“CR7”商标。品牌名称中的“CR”是其名字Cristiano Ronaldo的缩写,“7”则是他的球衣号码。目前,这一商标已经覆盖了男性美容、视频游戏、手表、餐厅、酒店和运动产品等多个领域。C罗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引导力与影响力,是一面“活招牌”,因此,他直接自己担任旗下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其实早在2006年,他就在家乡马德拉岛开设了首家CR7服装精品店。随即在2008年,在里斯本开设了第二家门店,商品种类已经拓展到镶钻腰带、皮兜牛仔裤、乐福鞋以及女士服装等。2013年,C罗和丹麦内衣集团JBS合作,正式推出了CR7内衣品牌。随着品牌不断发展,CR7的商标覆盖面也越来越高,C罗的品牌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

LUXIAOJUN

说起中国举重名将,相信大家还记得在2021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上,37岁的吕小军不仅在男子举重81公斤级的比赛中夺得金牌,更是凭借其健硕的身材和流畅的肌肉线条而成功“出圈”。而他所展现的力量与天赋,以及教科书般的技术动作至今仍备受国外健身健美圈追捧,多个相关YouTube视频播放量达到百万级,堪称是欧美健身圈的“顶流”。有网友曾发帖表示,外国的健身爱好者们试图从他的训练视频里找到让自己变强的秘籍,但看完之后更清晰地认识到双方之间的差距就是,你的极限就是他的热身。

(图源:luxiaojunbarbell)

据悉,吕小军2018年创立了自己的品牌LUXIAOJUN,并在多家电商平台开店,主要以杠铃片、杠铃杆、深蹲架、各种护具,以及一些训练鞋和训练服等健身训练的相关商品为主。据36氪报道,据LUXIAOJUN的品牌运营方介绍,他的品牌在亚马逊等网购平台也均有店铺。由于欧美对举重力量训练非常推崇,再加上吕小军在国外是一位“网红大咖”,因此该品牌的海外销量是国内的两倍左右。

S BY SERENA

在网球业,有“常青树”之称的网球名将“小威”塞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自1995年正式开始职业生涯后,几乎横扫了各类赛事。在驰骋网坛的二十多年中,小威共收获了23个大满贯单打冠军、73个单打冠军、319周排名榜首等诸多荣誉。尽管她在2021年澳网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年近40岁的她,仍在一众球迷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

(图源:sbyserena)

除了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外,小威廉姆斯在2018年成立了自己的服饰品牌S by Serena,成功“切换”到老板的身份。这一品牌涵盖的品类范围除了休闲和正式服装外,还包括高定珠宝等。同年,她还注册了“Aneres”商标,并获得了包括护肤品、各类彩妆用品、香水和头部清洁和护理等品类在内的商标使用许可。

EleVen

提到女子网坛,我们不得不提的两个人物就是维纳斯·威廉姆斯(Venus Williams)和塞雷娜·威廉姆斯,人们也亲切地称她们为“大威”和“小威”。大威加入职业网坛以来与妹妹小威一道在女子网坛刮起一阵“黑旋风”。和妹妹一样,大威同样也在女子职业网坛的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奇迹,她在网球职业生涯中拿过23个大满贯冠军,并5次进军奥运,扫下4金1银,因在草地赛事中的表现尤其优异,也被人们称作“草地女皇”。

(图源:elevenbyvenuswilliams)

姐妹俩都在劳德代尔堡艺术学院学习过时装设计,除了网球运动,姐妹俩都很热爱时尚行业。而大威对于时尚更是一直有着属于自己的态度与见解。相比于妹妹近几年创办自己的时尚快消品牌,姐姐大威很早就创建了自己的网球服饰品牌,而全年全球奔波巡回赛事的她,本身作为创建人也兼任代言人,行走的活广告。她在2007年刚毕业时就推出了服装品牌EleVen,据悉这一品牌是以其小时候生活过的街道而命名,而不超过19.98美元的服装定价,也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接受。该品牌不仅价格亲民,旗下的运动服还有多种尺码供消费者选择,这也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House99

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是世界足坛最佳英格兰足球运动员之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先后效力于曼联、普雷斯顿、皇马、洛杉矶银河、AC米兰和巴黎圣日耳曼,获得过1次欧冠冠军、6次英超冠军、1次西甲冠军和1次法甲冠军等荣誉。除了在球场上,凭借其著名的“黄金右脚”而闻名,球场外,贝克汉姆还凭借着帅气精致的“超高”颜值和充满线条感的身材而俘获了大众的心,收获了不少粉丝,同时也成为了时尚界的宠儿。

(图源:ins@davidbeckham)

2018年2月,贝克汉姆联手法国欧莱雅集团(L’Oréal)推出了个人男士护理品牌 House99,该系列包含21种创新产品,这也是欧莱雅集团近年来孵化的首个独立品牌。据悉,House99系列产品将大卫·贝克汉姆的造型风格与英国理发店文化相结合,将男士理发、护肤、剃须和纹身护理融合在一个品牌当中,产品类型包括沐浴露、胡须和发油、眼霜和剃须膏等。除此之外,贝克汉姆的商业版图还在不断扩大,目前,他的投资还涉及足球队、汽车、电竞、时尚、地产等众多领域。

Sugarpova

玛利亚·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是前俄罗斯女子网球运动员,同时也是5座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和女子网球全满贯得主,职业生涯内5次登顶WTA世界第一。凭借出色的球技与娇美的外表,她被封为“天才美少女”,不仅收获了大批粉丝,还受到了赞助商们的青睐,多次蝉联《福布斯》全球收入最高的女运动员排名榜首。2006年,莎拉波娃曾被美国《体育画报》评选为“最美运动员” 。

(图源:ins@sugarpova)

与其他涉足时尚、美妆等领域的运动员不同,俄罗斯网球名将莎拉波娃选择进军食品行业。2012年实现全满贯之后,因伤休假的莎拉波娃以50万美元初始资金创立了自己的高端糖果品牌Sugarpova,这些糖果的造型以网球、桃心和嘴唇形状为主,不仅造型可爱,色彩鲜艳,而且口味也是大众接受度较高的水果口味,莎拉波娃也全程参与了产品设计,在全球近30个国家销售。随后,Sugarpova又拓展了巧克力产品线,十多种产品,种类更加齐全,已在22个国家销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Sugarpova创立后的第一年,其销量达到120万袋,为莎娃带来600万美元的收入。2013年,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评选“十大明星女性企业家”,莎拉波娃因为经营Sugarpova糖果品牌而上榜。2019年,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显示,Sugarpova的销售额为2000万美元,估值达到1.95亿美元。

MP

有“菲鱼”之称的美国前男子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是奥运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也是长池游泳100米蝶式、200米蝶式、400米混合式世界纪录保持人。

(图源:ins@mp_michaelphelps)

2016年,菲尔普斯与意大利奢华游泳装备品牌Aqua Sphere合作,推出了同名个人品牌MP,产品品类包括运动相关的泳装、潜水服和游泳装备等,其中大部分产品均由菲尔普斯和他的教练鲍勃共同参与设计。他在同年举行的里约奥运会上使用的装备,正是来自MP。

JLINGZ

(图源:ins@jlingz)

曼联球员杰西·林加德(Jesse Lingard),被国内球迷称为“林皇”。林加德在2018年推出了个人服装品牌JLINGZ,产品类别包括T恤、连帽外套、鞋类和帽子等。品牌标志“JL”是他的个人专属标识,来源于林加德在进球时的手势。除了服装品牌外,林加德似乎也是一位电子竞技爱好者,他在2021年收购了电竞团队Audacity Esports,并更名为JLINGZ esports。林加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子竞技包含了他所喜爱的一切,不仅节奏快,竞争激烈,而且还是一个团结有爱的“社区”。

Pkwy

韦德似乎从未停止他在时尚产业的布局。2018年,韦德在彭博总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他想借助自己的名气,打造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的采访时,韦德与大家分享了包括从葡萄酒、汽车到行李箱和袜子在内的他的商业投资组合业务。

(图源:ins@pkwy_official)

2018年韦德与袜子品牌Stance合资成立了袜子公司Pkwy,韦德本人担任首席执行官,产品主要是NBA和MLB授权的周边运动袜。韦德本人也承认,他自己本身就是个“袜子迷”。

Strassenkicker

(图源:ins@strassenkicker)

德国足球名将卢卡斯·波多尔斯基(Lukas Podolski)于2016年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的街头服饰系列 Strassenkicker,产品涵盖T恤、连帽衫、运动服、帽子和配饰等。Strassenkicker拥有将足球运动与街头潮流元素相融合的风格与理念。而作为品牌主理人的波多尔斯基,更是深谙“联名之道”,早在2019年就与日本潮流品牌F.C.Real Bristol、日本动漫《足球小将》共同推出了联名系列。

韦德酒窖

(图源:ins@dwadecellars)

不得不说,除了是一名伟大的NBA球员,韦德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商业版图还在继续“扩张”中,他在2021年就已持有李宁、海信、百威啤酒(Budweiser)、流媒体服务平台BallerTV、韦德酒窖(Wade Cellars)以及800°燃木厨房(800°Woodfired Kitchen)等多家企业的股份。2014年韦德与其好友,同时也是著名的酿酒大师杰森·帕尔美商(Jayson Pahlmeyer)合作创立了葡萄酒品牌韦德酒窖,正式进军葡萄酒行业。

校对:凌再青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大卫·爱登堡以亲身经历做环保布道

大卫·爱登堡

【编者按】

在《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一书中,大卫·爱登堡回顾了自己参与的一系列纪录片拍摄解说时的见闻和思考,读者可以从第一视角重回这些经典纪录片的拍摄现场,体会经典何以成为经典。他表示,自从1950年代自己开始拍摄纪录片以来,地球上的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一半,而从自己出生到2011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摄氏度。作为一位长寿又多产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纪录片创作人和作家,他在书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做“环保布道”,令人心惊,叫人信服。

大卫·爱登堡说,“当我还是年轻人时,我感受自己身处野外,依旧能够体验未受破坏的自然世界——但那是一种幻觉。 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一直在发生,几乎每天都没有引起注意。我们星球的荒野和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我目睹了这种衰落。《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是我的见证陈述,也是我对未来的愿景。”《我们星球上的生命》英语版去年出版后不久,就登上海外知名图书社区Goodreads评选的年度最佳科技图书选择奖,同名纪录片也于网飞上线。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录上世纪90年代他和团队拍摄《蓝色星球》以及21世纪初拍摄《冰冻星球》的经历讲述。

20世纪90年代晚期,BBC自然史组的制片团队建议制作一部专门介绍海洋生物的系列片。他们给这个系列片起名为《蓝色星球》(The Blue Planet)。

海洋是最艰难、最耗资的拍摄环境,也可以说是最不易记录动物行为的地方。天气恶劣、海水浑浊、在茫茫大海里找不到动物的踪影等因素,都能令摄影人员忙碌一天而一无所获。

但是,海洋也使我们得以从新的、意想不到的角度来观察自然世界。首位在电视上展示海洋世界的是一位名汉斯·哈斯的维也纳生物学家,他和妻子洛特一起在红海拍摄了介绍海洋的影片并在电视上播放。在他之后是发明了水肺的库斯托船长。水肺是使人能在水下呼吸的装置,至今仍至关重要。库斯托船长年复一年地在世界的海洋各处不懈拍摄。然而,即使这些先驱做了大量工作,比陆地生命种类多得不知凡几的海洋生命依然很少展示在世人眼前。

《蓝色星球》的制作耗时近5年,拍摄地点近200个。专业水下摄影师拍下了在珊瑚礁上求偶的乌贼、扎进水下茂密的海带丛中寻找虾蟹贝类的海獭、为争夺空壳大打出手的寄居蟹、聚在太平洋底的一座海山旁产卵的数百头锤头鲨,还有也许是最难拍摄到也最奇妙的旗鱼和蓝鳍金枪鱼在大海中猎食的景象。

我们使用深水潜水器在海底平原上寻找新的物种,观察盲鳗如何把一头灰鲸的尸体撕成碎片。我负责提供解说。

一个团队使用一架微型飞机花了3年时间拍摄一头在大洋上游弋的蓝鲸。

那是这个系列片中的第一集。我们终于拍到了蓝鲸,它是我们星球历史上最大的动物,我们以前几乎从未见过它活着时的样子,对它可说是一无所知。但是,也许《蓝色星球》最大的成功是展示球状鱼群的那几集,那种大自然的壮观奇景不逊于塞伦盖蒂草原上的任何景象。

金枪鱼把饵鱼团团围住,将它们挤向水面,在它们周围一圈圈地游动,迫使惊慌失措的饵鱼紧紧挤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球。然后,金枪鱼开始攻击了,以闪电般的速度从四面八方冲向圆球。

成群的鲨鱼和海豚在白沫翻腾的海中飞扑过来加入争抢。海豚从下面进攻,用泡沫的幕墙进一步压缩球状鱼群的空间。然后,就在你以为骚动将要平静下去的时候,鲣鸟到来了,从空中扎下来,掠过水面把鱼叼走。最后,可能会出现一头鲸,用它那戽斗形的大嘴铲起剩下的饵鱼。

此种抢食球状鱼群的情况一定每天都在大洋各处发生数千次,然而以前从来没有人在水下看到过这种情景。它们是最难预测,因而也最难拍摄成影片的自然事件。

在某种意义上, 拍摄人员和金枪鱼、海豚、鲨鱼和鲣鸟是一样的,都在等待转瞬即逝的“热点”突然出现:巨大的一团浮游生物,聚在一起吸取上升洋流从海底深处带上来的大量养料。

这种集群吸引了几百千米以外的大群小鱼。饵鱼一旦达到足够的密度,就到了掠食者出击的时候。一时间,疯狂的骚动搅得海水一片翻腾。为了拍摄这一景象,摄影队总是在追赶,总是在极目远望,寻找急速冲向海面的鸟或目标明确地游向某处的海豚群。有 400 天的时间,《蓝色星球》的摄影人员没看到一点儿聚食的迹象。

在海里热闹起来的少有的几天中,他们必须赶到现场,在球状鱼群被吞食一光之前潜到其下方。这样的行动风险很大,但成 功后拍摄到的景象是无与伦比的。

捕鱼是猫和老鼠的游戏,世界各地沿海一代又一代的渔民把这个游戏玩得越来越熟练。人类一如既往,靠着解决难题的无上能力,发明了花样繁多的捕鱼方法。我们造出了专门适应特定海域和天气的渔船,设计发明了各种导航设备,从简单的海图到在狂风骇浪中仍能保持准确性的航海天文钟。

要预测何处会出现海洋生物热点,可以借鉴老渔民的记忆,或者使用高科技的回声测深器。为了捕鱼,我们发展出了在水中向前推的网、随洋流漂动的网、围住鱼群后在下方收口的网、从上方撒向海面的网和沉下去从海底往上刮的网。

我们测量了整个海洋的深度,绘制了隐藏在海底的海山和大陆架的地图,好知道在哪里等待鱼群。我们划着舢板和独木舟捕鱼,也驾驶着能在海上游弋好几个月的渔船在数英里长的洋面布下天罗地网,一次起网就能捕获数百吨鱼。

我们的捕鱼技能太强了,而且我们的技能不是逐渐加强的,而是跃升的,正如捕鲸和对热带雨林的破坏。指数级的进步是文化演进的特点。发明有积聚效应。如果把柴油机、卫星定位系统和回声测深器放在一起,它们创造的机会不是用加法,而是用乘法来算的。但是,鱼类的繁殖能力是有限的。结果,我们在许多沿岸海域都达到了过度捕捞的程度。

20世纪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队首次进入国际水域。在法律上说,公海不属于任何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尽数捕捞。开始时,渔船在基本没有经过捕捞的海上操作,每次都满载而归。但是,没出几年,在原来捕鱼的海域中就几乎网网落空,打不到鱼了。于是,船队转而驶向别处。反正海洋不是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吗?查一下多年来的捕捞数据,就可以看到海洋上 一片又一片区域的鱼群是如何被扫清的。到20世纪 70 年代中期,有鱼可捕的地区只剩下硕果仅存的几个:澳大利亚东部附近海域、南部非洲海域、北美东部海域和南大洋。

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渔业已几乎无利可图,拥有大型渔船队的国家不得不为船队提供财政补贴,等于是付钱给船队让它们去过度捕捞。到20世纪末,人类消灭了全世界海洋中90%的大鱼。

捕捞海洋中最大、最宝贵的鱼类造成的破坏尤其大。被除去的不仅是金枪鱼和剑鱼这些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鱼,还有各种 鱼群中个头最大的鱼,如最大的鳕鱼、最大的鲷鱼。鱼的身体 大小非常重要。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多数鱼一直在不停地长大。雌鱼的生殖能力与其身体大小直接相关。大的雌鱼产的卵多得 超出比例。所以,我们捕光了一定体积以上的鱼,就去除了鱼 群中最有效的繁殖者,使鱼群很快消失。鱼群密集的海域现在已经没有大鱼了。

从大海中把整个鱼群捕捞一空是不计后果的鲁莽做法。海洋食物链的运作方式与陆地食物链很不一样。陆地食物链可能只有3个环节— 从青草到角马再到狮子。海洋食物链的环节动辄4个、5个,甚至更多。微型浮游植物群落被肉眼几乎看不到的浮游生物吃掉,浮游生物则被小鱼吃掉,小鱼再被身体和嘴巴更大的鱼吃掉,以此层层类推。

我们在球状鱼群中就看到了这条长长的食物链,它能够自我维持,自我管理。如果一种中等体积的鱼因为成了我们的盘中美食而消失了,那么食物链中处于它们下方的小鱼就可能变得数量超多,而处于它们上方的鱼则可能会饿死,因为那些较大的鱼不能以浮游生物为食。结果,在热点发生的那种短期的、保持着微妙平衡的生命大爆发变得越来越少。养料从海洋表层的水中下沉,坠入并留在黝黯的海洋深处 ;这是几千年来生活在水面的生物群彻底的损失。热点一旦开始减少,广阔的海洋就开始失去生机。

事实是,一直以来,我们因为人口的增多而被迫不断提高捕鱼的效率。每一年,我们都要养活更多的人,捕到的鱼却在减少。根据以往的记录和报道,在仅比今人的记忆稍早一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洋的样子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截然不同。在老照片中,人们站在齐大腿深的鲑鱼堆里。发自新英格兰的报道描述说,那里的鱼群如此之大,离岸边如此之近,当地人会蹚进海里,用吃饭用的叉子去叉鱼。

在苏格兰,渔民放下安有400个鱼钩的绳索,收起来时几乎每个鱼钩上都挂着比目鱼。我们不久以前的祖辈只用简单的鱼钩和棉线织成的渔网捕鱼。现在,我们使用的技术令他们瞠目结舌,却为了捕捞到能吃的海产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今天,海里的鱼少了。由于一个称为基线移动综合征(shifting baseline syndrome)的现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历来界定什么是常态。我们判断海洋的出产,依照的是今天我们所知的鱼的数量,因为我们不知道过去的数量。我们对海洋的期望越来越小,因为我们自己从未见过它曾经丰富的出产,也不知道它可以再次成为富饶之海。

与此同时,浅海的海洋生命也在瓦解。1998年,《蓝色星球》的一个拍摄组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当时并不广为人知的现象— 珊瑚礁正常的柔美颜色正在褪成白色。刚看到时,你也许觉得这景色很美丽— 枝状、羽状和叶状的珊瑚洁白无瑕, 如同精致的大理石雕像— 但你很快就意识到,这其实是悲惨的一幕。你看到的是骸骨,是生物死去后留下的骸骨。

珊瑚礁是由一种叫作珊瑚虫的简单动物建起来的。珊瑚虫和海蜇有点亲戚关系,它的身体结构很简单,只有一根胃管, 顶端连着嘴巴,嘴巴周围有一圈触须。触须上长着带刺的细胞, 有微生物从身边经过就将其刺中送进嘴里,然后嘴巴闭上,消化完了猎物后,珊瑚虫又张开嘴巴准备吃下一餐。珊瑚虫建起碳酸钙的外墙来保护自己柔软的身体,不致被饥饿的掠食者吃掉。最终,这些外墙成为坚硬如石的巨大结构。每一种珊瑚虫都有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这样的结构越长越大,形成了大片坚硬的珊瑚礁。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 海域,从太空中都看得见。

探察珊瑚礁与在陆地上观察野生动物的经历有着根本的 不同。从你潜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你的身体就不再受地球引力的约束。想朝哪个方向去,只需轻轻一拨脚蹼即可。你身下的珊瑚五颜六色,如同在空中俯瞰的一座宏伟多彩的城市,伸向远方,直到消失在蓝色的海水中。聚焦珊瑚,可以看到其间生活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动物,有色彩斑斓的鱼,还有一丁大的章 鱼、海葵、龙虾、螃蟹、身体透明的虾以及各种各样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生物。它们都美得如梦似幻,除了就在你身边的生 物,其他的完全不在意你的存在。你在它们上方漂浮着,为眼中美景所痴迷。如果它们看到你,而你一动不动的话,它们可 能会游上前来,甚至啮咬你的手套。

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可与热带雨林媲美。它们也是存在于三维空间里,和在丛林中一样,为生命带来了丰富的机会。不过,珊瑚礁的居民要艳丽得多,也好找得多。如果你和我一样, 在雨林里待了几个星期后,就会开始到处寻找鹦鹉和花朵,只是因为想看一看绿色调以外的其他颜色。而由小鱼、虾、海胆、海绵和浑身长满触角的无壳软体动物海参组成的整个海下动物 群犹如被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染了色,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粉、橙、紫、红、黄等缤纷色彩。

珊瑚的颜色不是来自珊瑚虫,而是来自生活在珊瑚虫身体组织内部的一种叫作虫黄藻的共生性海藻。这些海藻和其他植物一样,能产生光合作用。所以,珊瑚虫和居住在它们身上的虫黄藻这一对伙伴两头通吃,植物和动物的好处都享受不误。白天,这个联合体沐浴在阳光下,虫黄藻利用日光制造糖分, 为珊瑚虫提供其所需能量的 90% 之多。夜里,珊瑚虫继续捕捉猎物。虫黄藻从珊瑚虫的大餐里吸取自己活动所需的营养,珊瑚虫则继续把碳酸钙墙建得更高更大,好使自己的居所总能照 到阳光。这种互利的关系把养料贫乏的温暖浅海变成了生命的 绿洲。但是,这个绿洲的平衡很不牢固。

《蓝色星球》摄影队看到的白化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珊瑚受到压力,把自己身上的海藻排斥出来,暴露出白色的碳酸钙骨骼。没有了海藻,珊瑚虫随之萎缩。海草开始侵占原来珊瑚的地盘,把珊瑚骨骸严严实实地闷在下面。珊瑚礁就这样以惊人的速度从仙境变为废土。

起初,谁也不知道珊瑚变白的原因。一段时间过后,科学家才发现珊瑚白化经常发生在海水迅速变暖的地方。气候学家 一直警告说,如果我们继续使用化石燃料,因而增加大气层中 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我们的星球就会变暖。我们知道, 这些气体将太阳的能量锁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产生温室效应,给地球增温。

大气中碳含量的重大变化是地球历史上所有5次大规模灭绝的共同特征,也是造成2.52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那次最大规模的物种消失的主要因素。造成那次大气层含碳量变化的确切原因仍有争议,但我们知道,地球历史上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在持续了100万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强烈,把今天的西伯利亚覆盖在200万平方千米的岩浆之下。

岩浆也许顺着地面的岩石缝隙流到了地下的大片煤田, 结果引发大火,将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地球温度 升至比如今的平均气温高6摄氏度的水平,并加重了整个海洋的酸化。海洋变暖加大了所有海洋系统的压力,随着海水酸度的增加,有碳酸钙外壳的海洋物种,如珊瑚和大部分浮游植物群落,直接被溶解了。整个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陷入崩溃。地球上96%的海洋物种就这样消失了。

20世纪90年代《蓝色星球》摄制期间,一场类似的海洋大灭绝的第一阶段正在展开。它令人惊骇地表明,人类现在有能力大规模消灭生物。不仅如此,我们这样做时甚至没有进入海里。这和摧毁一片雨林不同。砍树是要费力气的。而至于海洋,我们在几千英里之外从事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会改变海洋的温度和化学成分,因此,我们甚至没有到场就破坏了远方的海洋生态系统。

二叠纪期间,100万年空前的火山喷发才造成了海洋的毒化,而我们在不到 200年的时间里就开始再次毒化海洋。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们在短短几十年内释放了史前植物在数百万年间吸收的二氧化碳。生命世界从来就无力应付大气层含碳量的大幅度升高。我们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正在打破我们环境的良性平衡,终将触发类似大规模灭绝的事件。

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海面以上却很少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大难即将来临。虽然海洋在变暖,但全球的气温相对稳定。从中达成的推论令人震惊:气温没有改变是因为海洋正在吸收全球变暖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因而掩盖了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很快海洋就不再能继续吸收热量。变白的珊瑚如同煤矿里的金丝雀,警告我们爆炸即将发生。在我看来,它是第一个明确无误的迹象,显示地球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我接下来参与制作的大型系列片《冰冻星球》(Frozen Planet) 介绍的是位于地球两端的北极和南极的大片荒野。2011年,世界的平均气温已经比我出生时高了0.8摄氏度。这个变化速度是过去1万年以来最快的。

过去几十年间,我到过好几次极地。那里的景色与地球上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生活在那里的物种适应了当地极其艰苦的条件。但是,那个世界正在变化。我们注意到,北极的夏季在 变长。融冰比以前开始得早,结冰却比以前到来得晚。摄影队到达拍摄现场,本以为能看到大片的海冰,实际看到的却是浩渺的海水。几年前还长年被海冰包围的岛屿,现在能划船登岛了。卫星图像显示,北极夏季时的海冰面积30年内缩小了30%。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冰川都在以有记录以来最快的速度后退。

夏季融冰仍在加速。气温升高,拍打着浮冰边缘的海水变暖,致使冰融化得更快。冰化了,地球两极的白域随之缩小,于是深色的海洋从太阳那里吸收的热量更多,造成正反馈效应,进一步加速了冰的融化。上一次地球达到今天的温度时, 冰比今天少得多。融冰有时间差,起步缓慢,但一旦开始了,就不可能停下来。

我们的星球需要冰。海冰向水的一面长着海藻,它们靠透过冰面的日光维持生命。海藻为无脊椎动物和小鱼提供食物, 而在北极和南极这两处可跻身于世界上物产最丰富的海洋之列 的地方,无脊椎动物和小鱼构成了食物链的最底层,为鲸、海 豹、熊、企鹅和许多其他鸟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这两处冰 冷但物产丰富的海洋也使人类受益匪浅。每年都有数百万吨鱼 类在北极和南极被捕捞上来,送往世界各地的市场。

极地夏季气温升高导致无冰期延长,这对于以北极海冰为平台来捕猎海豹的北极熊来说不啻一大灾难。夏季,北极熊在北冰洋的海滩上懒洋洋地逛来逛去,靠自己的脂肪储存维持着生命,等待海水再次结冰。随着无冰期的延长,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怀孕的母熊由于体内储存用尽,生出的幼崽比过去小。很可能将来有一年,夏天又延长一点点,造成那年出生的幼崽身体太小,熬不过它们出生后第一个北极的冬季。那样整个北极熊种群就会崩溃。

在大自然各种复杂的系统中,像这样的临界点比比皆是。达到某个门槛时常常没有任何预警。它将触发突如其来的剧变,形成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局面。逆转改变的方向也许是不可能的,因为也许已经失去了太多,也许太多的组成部分已经 被打乱。避免这种大灾难的唯一办法是密切留意北极熊新生崽身体变小这类预警信号,认识到这类信号的严重性并迅速采取行动。

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向前,还能看到另一个信号。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不必是博物学家也能知道,出了灾难性的大乱子。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 : 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与未来憧憬》;大卫·爱登堡 著 中信出版社 2021年6月

责任编辑:徐颖

朋友圈的高级文案和图片,拿走不谢

1.风筝有风 海豚有海

2.倾盆大雨是云朵藏不住的委屈

3.光是人间散客 你则是人间绝色

4.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

5.夏天的梦是萤火般的星光,是橙色的黄昏相拥薄荷味的黎明

6.不必凡事都看透、装作不知道也算体谅

7.如果我写不出温柔漂亮的句子,你能不能直接看一看我温柔的心

8.你若爱 生活哪里都可爱

9.熬夜和爱而不得的人,都该戒了。

10.我追不上从前那个发着光的自己了。

11.熬过低谷/繁花自现

12.万一努力的尽头,是你呢

13.一位温柔的爱人 能减一半人间疾苦

14.约定一起看烟花的 一定是极其重要的人

15.成年人的心酸/明明很不开心/却要佯装镇定

16.感受到温柔,自己也会想变得温柔

17.成长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折,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

18.零碎的岛屿会找到海

19.我不会边走边爱/因为你挡住了人山人海

20.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