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星相学(星相学研究的是什么)

时间:2023-10-14 11:28:07 作者:作茧自缚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何谓星象?什么是星象学?说一说天象风水与古天文学

星象是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各种现象,简单概括为:

①太阳、月亮及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周期路线位置及光象;

②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区域及其光象;

③太阳黑子、日食、月食、彗星、流星、新星、极光等星曜异变情况;

④日月星辰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情况等等。

星象学,在西方称星辰学,分为两大部分:占星术和星命术。中国,在汉代萌芽,唐代形成体系。

占星术是根据各种星象的异常变化来预测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及人类社会中的异常事变的学说和技术。《开元占经》是集中国古代占星术理论之大成的巨著;汉墓出土的竹简文书《五星占》是中国古代占星术的生动实例;《天文志》是中国古代占星术及其实例的渊薮。

星命术是古代根据日月五星四余二十八宿及其运行变化关系来预测和判断个人命运吉凶祸福的学说和操作技术。唐朝李虚《命书》三卷,《张果星字》为其典籍,宋代徐子平等人发展。

占星术主要用于国家朝廷的军国大事上,受其影响最深的是社会上层;而星命术则主要为个人推测命运吉凶祸福,通行于社会中下层。但作为星象学一个整体,中国古天文学,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历法的计算与编制。

推演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阴阳”历法。它是中国科技、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宇宙时空参照系,有很多内容,至今沿用,功不可没。

中国风水学“理气说“来源于古天文学

中国古天文学和星象学根据月亮(太阴)的盈亏和太阳的行程,确立了地球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时间”序列。并由此,把“时间”扩充到天体和宇宙的“空间”,形成了按照中国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学,即二十八宿与地球表面的对应关系,天文的名称叫做分野。

这是中国古文明的“时”“空”统一观念,即宇宙观。为进一步探索宇宙物理的变化与人事演变的微妙关系打开了大门。由此,产生了“知天”、“知命”、“反身而诚”而合于天心的中国风水学说。

北宋五大儒之一邵康节,在其《观物内篇》和《观物外篇》合集而成的《皇极经世》的千古名著中,他把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根据易理象数和古天文星象学的法则,归纳为一个简单易记的公式。这个公式叫做“元、会、运世”。

一元包含十二会(会是指每月的月初和月尾,即晦朔之间,便是日月相会的时间);

一会包含三十运(运是指每月之中,地球本身运转三十次);

一运包含十二世(世是指一天中的十二时辰);

一世包含三十年(每一时辰,有三十分)。

即:一世=30年为一世

十二世=30x12=360年为一运

三十运=30x12×30=10800年为一会

十二会=30×12×30x12=126900年为一元

简化公式为:

30(年/世)x12(世/运)x30(运/会)x12(会/元)=126900/元

一元便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文明形成到毁灭终结的基数,由开辟以后到终结的中间过程之演变要经过十二会。用现代地球物理的概念,就是一个冰河时期。一会是10800年,约一万年。天由于会开辟,即十二辟封的复势开始,约有一万多年。

然后形成了地球,是用丑会,十二辟卦的地泽临卦,如一年中的十二月天气变冷,这和现代的地球物理学说一样,在那时代,地球因冷却而慢慢冻结起来,表面凸出的是高山,凹下的成为海洋。

历史上的“烧饼歌”,“推背图”均源自于邵雍的《皇极经世》。为便于记忆,年配上“天干”“地支”,于是“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观念为中国风水学说奠定了理气(三元)理论基础。

干支法为天干记日,地支记月。

《山海经》记述了十日十二月的传说,《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大荒西经》:“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在现今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有完整的天干与地支,并且排列成六十甲子的形式,用于记日。现在我们采用的甲子年是从黄帝甲子年一月一日开始计算下来的。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根据《群书考异》说,“甲者拆也,言万物割符甲而出也”“乙者,万物初生,曲孽而未申也”。天干是取象种子从甲壳中生出,破土而出的状态。很像菜市场的“豆芽菜”的形象。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子,“孽也,阳气始萌,孽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也”。也是取象天地万物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天干地支的先后不是简单的先后次序,而是通过生物的发生、少壮、繁盛、衰老、死亡、再生而体现宇宙气场的变化规律。天干地支是中国祖先的天文坐标系统。

10本书,教你如何快速从占星小白到占星大咖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有没有什么书让你记忆犹新?有没有什么书是值得你期待的呢?我作为占星领域的创作者,除了平时的运势撰写,其实很喜欢读书呢。没看过关于占星的书籍怎么能够占星解盘、分享知识对吧!

占星作为一个小众文化,书籍大部分是英文原版或者是台版的,原文翻译的也有不少,但是从入门到高阶,再到各个领域的细分,数目非常繁多,为了帮助对占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更好地成长与了解占星,我介绍以下10本书,帮你扫盲解惑,让你快速地从占星小白蜕变成占星大咖。

图解象征占星学全书

本书2013年出版,豆瓣评分9.3分,作者戴鹏飞,作者投入占星世界有20几年,他利用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编纂了此书,这是一部介绍占星历史、行星、宫位、星座及相位、解盘等等的百科全书。关键是符合占星符号学的特点,书中配上了很多彩片和文字,可以让初学者快速认识并理解占星知识,作为初学者如果第一次学习占星,如果看这本书可以增加你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内在的天空——占星学入门

本书2012年出版,豆瓣评分8.9分 作者斯蒂芬•福里斯特,斯蒂芬在占星学界享有盛名,是“进化占星学”的创始人。他出版的天空系列其实有三本书,包括《内在的天空》、《昨日的天空》、《变幻的天空》。《内在的天空》作为一本入门书籍,用美国人的语言逻辑介绍了占星基础知识,可以让你加深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神话的智慧

本书2017年出版,豆瓣评分8.5分,作者为法国前教育部长—— 吕克•费希。你要明白,占星学的起源来自巴比伦,并且受到希腊文化中神话、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如果你想学习占星,这本书既可以让我们通俗地了解希腊神话故事,又能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神话的含义以及其中的智慧。最关键的是可以打开你的视野,从更宽广的角度去认识占星知识,并且能更有深度的理解。

十二星座

本书2016年出版,豆瓣评分7.9分,作者韩良露。她除了是大家熟知的作家、媒体人之外,还是文艺圈中最受重视的占星学大师。她致力于占星文化的推广,出版的占星书籍是非常多的,这本书是作为占星学爱好者的一本入门书籍。

从现在开始,你和其他只知道太阳星座的小伙伴不同了,你需要深刻消化当行星穿上星座特质的外衣时,如何展现它们独特的气质。并且在记忆的基础上领域其中的心理特点、哲学含义。

十二宫位——生命格局的十二个舞台

本书2017年出版,豆瓣评分8.6分,作者韩良露。她是台湾多元的文化人,美食家、旅行家、作家都是她的标签,她兴趣广泛,她的文字通俗易懂,举例生动活泼。阅读时非常地舒服。

人生是一趟漫长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展现我们生命的魅力,并希望在人生舞台上能够大放异彩。财富、健康、爱情、友情都是我们想拥有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你可以从这本书里了解到人生大戏里,行星对我们的影响,并且区分各种行星在不同宫位是什么样的特质。

人生的十二个面相

本书2013年出版,豆瓣评分9.0分,作者霍华德•萨司波塔斯。作者为美国的心理学大师,他是现代占星学的推广者。这本书是伦敦占星学院的指定教材,因为他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了宫位的划分,以及行星与宫位、星座与宫位的结合。

顺逆皆宜的人生

本书2013年出版,豆瓣评分9.0分,作者 苏•汤普金斯,是英国最资深的占星学家和咨询师之一。这本书中我们能学习到星盘中把行星关联起来的一个重要概念——相位。相位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及事件背后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在解读星盘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生命的轨迹

本书2007年出版,豆瓣评分8.9分,作者史蒂芬•阿若尤。作者是美国心理学硕士,被占星学界视为人本主义现代占星学的先驱。

从这本书开始,你将了解更多的是行星带给我们心理上的转化与提升,虽然生命有时充满着痛苦与挫折,但是转化以后便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成长。在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占星师常用的推运术。

占星流年

本书2007年出版,豆瓣评分7.8分,作者鲁道夫。有20多年经验的台湾占星家、塔罗占卜师。

你要知道经常会有人问到“我什么时候能够发财呢!”“什么时候能够结婚啊!”那么怎么才能找到答案呢?所以学习行星的周期、推运、流年就可以帮助我们从神秘的星盘中探寻到答案,而这本书作为学习行运的朋友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本工具参考用书,本书谈到了占星预测的基础知识与技巧,并且详细解释了星盘的内容,还提供了生涯规划的建议。

占星占心

本书2010年出版,豆瓣评分6.8分,作者希斯莉。她是台湾的职业占星师,在本书中,她利用星盘的案例窥见爱情、婚姻关系,检视健康、解析事业。能够让你把所学到的知识综合利用起来,成为一个解盘高手。

好啦,以上书单是让你快速从占星小白到占星大咖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如果你认真的阅读完了,是可以解读星盘了,但是如果你有心在占星领域走得越来越久,越来越远,那还需要看更多的书才能扩大知识面,与更多同行交流才能提升实践经验。

以后我再分享更多占星领域的书籍给大家,敬请期待。

如果以上书籍你有阅读过的话,欢迎大家在评论下方留下你宝贵的意见。

八卦的符号就是八种天象、八个字,看懂这个口诀,你也能掐指一算

你能不能读懂《周易》,能不能破解它的象数思维密码,八卦取象是关键点。

先说八卦取象歌,它是朱熹出于教学的需要编的,叫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取象歌里可能有两个生字,一个是最后一卦的巽xùn,还有第四卦的艮,汉语当中发艮的音的字比较少,是gèn。第一个字是卦名,后边两个字,是对这个符号特点的描述。

古人虽然时间充裕,但是八卦也不好记,朱熹就编了这个歌。朱熹地位高学问好,他改变了原来八卦的顺序,大家能接受,可是我们现在要改变,就麻烦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古人的说法来讲。先把符号记下来,这个符号就可以理解为是当时的文字。当时没文字,要表意,说理预测,被逼出来的,文化现象很多都是现实的需求,逼出来的。

你先可以理解为这个八卦的符号就是八种天象八个字。乾三连,就是三个阳爻的重叠,从底下往上画,总有学生问我,说现在学校的教授也出来讲《周易》,江湖上也有讲《周易》的,问能不能够区别一下?这个学院派和江湖派的区别,学院派从大的方面来说,他讲哲学、讲义理,江湖上更多地讲象数、讲预测。学校的老师多少都讲一环环的推理判断,江湖上很多带有一点点个人的发挥。

若再说具体一点,画符号就能看出来。因为我经常去安阳讲课,我当时去羑里看一看, 他们用《周易》预测未来,但是画符号他们都从上往下画,细节都能看出,是不是经过严格训练。一定注意,从底下往上画。为什么?古人没说。不过我们推测,农耕文化,观察庄稼怎么看?庄稼怎么长?从下往上长,这是发生的顺序,所以底下那叫初爻,就是从底下往上说的顺序,初爻,乾卦是三个阳爻的重合。

它实际是为了表达一种天象,天,乾三连,你先记住,乾卦是三阳构成,熟悉到什么程度?别的你可以放一放,慢慢理解慢慢消化,这个要马上理解消化并且背下来,我要按照整个的逻辑结构来一环环给大家讲。学习可以选择最重要的地方学,乾卦是三阳,以后再看到三阳,知道是哪一卦,一说乾卦你能画出来,一看符号你知道这是哪一卦,要做到这个程度。

坤六断,坤卦是三阴,两断一阴,三阴,也是从底下往上画,都是从底下往上画,这是坤卦。

震仰盂,仰盂,震卦的符号像一个器皿口朝上。艮卦说艮覆碗,就可以理解为,艮卦是碗扣在那儿,震卦是碗口朝上。很形象,形象联想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口朝上,实际上准确说从底往上说,叫一阳,两阴,就是震卦。艮覆碗,扣过来,两阴,变下面来了,两阴一阳,说到这儿,你可能就看出点门道了,这八卦,是四对,古人称之叫对象,我们现在说的找对象这词就出自《周易》,四对象,八卦四对,六十四卦,古人说是三十二对,两个一对,艮覆碗,两阴一阳,碗扣在那儿,像不像山?

离中虚,离卦中间是虚的,卦就是由阴阳两爻组成,你用排除法,离中虚,离卦是中虚,言外之意它就不用直接说了,那上下就是阳爻,离中虚,离卦的符号特点是中间是虚的,上下是阳的,你要有这个推理判断的能力。比如钢镚,说阳面朝上,你就知道阴面朝下,那不用说下一句,你就能推导出来。

坎中满,坎卦的符号特点是中间是满的,阳爻,那上下是阴爻。

兑上缺,兑卦的特点是上面缺,言外之意下边两个是阳爻。

巽下断,巽卦符号特点是下面缺,上面两个是阳爻。

那你慢慢就知道,四对象它的规则就是非反即覆,要么是完全相反,三阳变三阴,要么是上下颠倒,碗口朝上变成碗口朝下,这样形象的联想也是一种有效记忆的方法,把它背下来,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决定了你能不能读懂《周易》。任何学问都有个内在的逻辑结构,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点,这个地方就是读懂《周易》的最基础的点。

中国古代星象学与古代学术

星象学与古代学术

星象学在历史上,曾对中国文化的学术领域发生过深刻影响。以下只从史学、经学、文学三方面略加探讨。

在史学方面,星象学的流传可以说离不开史学。在远古以来,史官便与星象家二位一体。到西汉的司马迁,还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筮之间”(《汉书·司马迁传》),将史与星并称,盖二者本为一事。直到唐代,皇家最高天文长官仍称太史令。由此可知星与史的密切关系。

史官既然掌管天文星象之事,便负责记载观星占测的工作,使之成为史书的一部分。早在《左传》《国语》当中已记载了不少星象家及其占星事例,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4条星象记事和20多位星象家。相比之下,这些记载在二书中所占的比例不能算小。之所以如此,大概与当时星象家同时即为史官不无关系。

到西汉的司马迁,开始在史书体例中创设专门记载天文星象之学的专章:天官书。以此为滥觞,以后各代正史便一致肯定了这一体例,基本都设置了天文志的专章。正是依靠历代相继沿袭的天文志的官方记载,中国古代的星象学才得以在官方正史中占得一席之地,诸多星象异变及其占测的资料才得以保存和流传。

反过来讲,历代正史能给予星象学如此地位,也正好说明星象学对于史学具有重要价值。由此可知星象学对史学的影响之深远。

谈到星象学与史学的关系,不能不提到司马迁与他的《天官书》。关于司马迁及其天官书,前面已有介绍,这里只论其历史文化上的意义。

司马迁写出《天官书》,除了为中国古代正史开创一个新的体例,使星象学在正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外,还在《天官书》中阐述了“究天人之际”的著名命题。将“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司马迁撰述史学巨著《史记》的根本目的,这不能不说是司马迁将星象学与史学的成功结合,是司马迁对星象学以及史学的重大贡献。

正是由于司马迁这一重要工作,使得古老的星象学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司马迁之前,尽管星象家与史官二位一体,但毕竟还有此疆彼界,分属不同的学术,人们并未注意将此二者结合起来。到司马迁撰述《史记》这种从未有人尝试过的通史时,他能超出前代史官只记载一朝一代史事,编纂各个时期史书的局限,远騙,贯通整个历史,因而能够看出星象学在史学中的应有地位,而给星象学设立席之地,更能在追求人类历史普遍规律(所谓“通古今之变”)的远见卓识中,意识到通过星象学来探究天人之际(即天人关系)的重要性,并更进而看出“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的关系:“通古今之变”乃是为了终极性地追“究天人之际”,而“究天人之际”又能更高更深地“通古今之变”。

无论是“通古今之变”,还是“究天人之际”,都少不了星象学。星象学是自古及今(指司马迁之今)一直存在的历史文化现象,与历史的进程有息息相关的关系,回顾历史就必然要弄清星象学的兴衰。所以,“通古今之变”少不了星象学的内容。

星象学本身是探讨天上星象的变化与人间事务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学问,虽然它仅局限于具体星象与具体人事的关系上,但毕竟为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即一种终极性追究天人关系的努力提供了基础材料。故“究天人之际”也少不了星象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星象学成了联结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和“究天人之际”两大任务的中间环节。

因此,星象学在司马迁手中与中国古代史学结合起来,为司马迁将中国古代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工具。这就是星象学对中国古代史学发生重大影响的最好例证。

关于星象学对中国古代经学的影响,可由西汉的董仲舒、京房、刘向、刘歆和东汉的马融等经学家与星象学的关系中看出。

董仲舒治经学,以《春秋公羊传》为主,在解释《春秋》所载的几十次日食及其他星象异变与当时诸侯政治的关系时,董仲舒坚持公羊学派的意见,发展出一整套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灾异说和天谴说。如前面介绍董仲舒时所提到的几次星象解释,便是反映其观点的好例。

春秋公羊学派在两汉经学中属于今文学派的主干内容之一,是当时立于官学的正统学问。其后的刘向便坚持这一学派的观点,但他的时代已近西汉晚期,他看到外戚专权,皇室衰弱,做为刘汉皇亲的后裔之一,感到有呐喊挽救的责任,便在今文学派的基础上,将经书之一的《尚书》之中的《洪范》一篇,与阴阳五行及星象学结合起来,写成《洪范五行传》,专门讨论历史上的以星象变异为主的各种灾异现象与君主政治的关系问题。故做为经学家而言,虽与董仲舒同为今文经学派,但其解释历史上的星象异变与君主政治之关系时,又与董氏有所不同,而以《春秋谷梁传》为主。

刘向的儿子刘歆同样是经学家,但他却站在古文经学派一边,不同意董氏及其父的今文派观点。刘歆最爱好古文经学的《春秋左氏传》,故其解释历史上的星象异变与当时政治的关系,又与董氏及其父不同。

此三人的解释详见《汉书·五行志》中,此不具述。

刘歆后在王莽纂汉时期甚受重用,尊为国师。又曾为立古文经于学官事与五经博士们争论甚为激烈。因此其学说议论对当时经学实有重大影响。

由于《汉书·五行志》详列了董仲舒、刘向、刘歆三家之说,故当时及后来治经学而言星象灾异者,罔不宗之。更因《汉书》首先开创《五行志》的体例,为后代正史所遵循,故后来无论治经治史还是议政者,均深受三家影响。由此可见星象学对经学之影响。

京房是西汉《易》学大师。《易》为十三经之首,汉代仅有五经,治《易》经者分为若干派,京房《易》学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派。《汉书·五行志》就在董仲舒、刘向、刘歆之外专列京氏一派的解释,可见他的经学及星象学的地位和影响。

京房的《易》学专讲灾异,而星象异变即古人心目中最主要的灾异。故《汉书·五行志》所引《京房易传》多为讲解星象异变与政治之关系的内容。直到唐代的《开元占经》,其中仍大量援引京房的各种《易》学著作,足见其《易》学与星象学关系之深,几可谓之星象学的改头换面。

马融是东汉时期最为著名的经学大师,其学生多达几千人。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郑玄,就是他的学生。马融因经学中必然涉及星象之学(如《易》、《书》、《诗》、《春秋》诸经中,均有关于星象的内容),故也深明星象之学,堪称专家。《后汉书·五行志》刘昭注引有马融关于占星论政的一段上书,看其中的内容,知马融确信天象不虚,又是星占内行。通过这个事例,可以想见东汉时期经学之中的星象学因素的分量。

在东汉时期,经学衍生出一个奇特的变种:纬书之学。纬与经相对而言,意谓经书的补充性说明。虽然正统的经学家认为纬书内容荒唐,来历不明,根本不能算做经学,但纬书确是当时人们根据经学延伸出来的结果。故虽非正宗经学,亦属经学变种。所以它仍属于古代经学领域的内容之一。

纬书由于不受官方正统学派的承认,其后便逐渐散失亡佚。但《开元占经》中尚保存了多达80多种纬书的部分内容。据这些残存的内容看,可以知道纬书中大量搀杂星象学的内容。这也是星象学对东汉经学发生重大影响的例证。

星象学与文学同样关系深远。早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已有不少以星象入诗的句子,比如: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出处。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皖彼牽牛,不以服箱”,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等等。

《诗经》之后的诗文,则更为普遍地涉及星象,说明星象学知识的普及,随便可举出不少例子。

如曹植《辦道论》中有“傅说上为辰尾宿,杂岁星降下为东方朔”的句子,这是融有关的星象神话故事入文:

商代贤臣傅说上为尾宿之一星,岁星下凡,变为汉代东方期。

李白也有类似的句子:“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牵牛、织女星更常为文人引入诗文。比如,南唐李后主诗云: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梁武帝亦有诗云: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象此类的句子,在古代诗文中可以说举不胜举,俯仰皆是。

不过,诗文所言星象,毕竟与星象学所言星象不尽相同,这也许是文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古代文人关注星象则是普遍现象,所以古代文人为吟诗作赋而编的类书之中,几乎都有日月星象的专类。文人们一般不大关心星象的占验,只不过借用星象的文学特点引入诗文,为其作品增色罢了。

尽管如此,仍有少数文人对星象学颇感兴趣,并用以感叹人生,甚至能用来占测。如前面介绍的韩愈、杜牧、文天样、宋濂就是其例。补入此内容。

这里还可举出两人为例。一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一是清代名诗人吴伟业。

苏轼曾为韩愈《三星行》写过一段文字,表示自己的看法。他说:

吾平生遭口语无数,盖生时与韩退之相似。吾命在斗间,而退之身宫在焉。今谤吾者或云死,或云仙。退之之言,良非虚也。乃知退之摩羯为身宫,仆以摩羯为命宫。平生多得谤誉,殆同病也。

由此可见苏轼于星命术之熟。他看到韩愈《三星行》,回顾自己生平遭际,同有横遭口语、多得谤誉之感,而二人身命又相同,又同由星命术领悟到这一点,岂非巧合?岂能不令人感叹?也许是由于这层缘故,苏轼诗文多有星象之句。

如其著名的《前赤壁赋》便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若无对星象的深刻领悟,恐怕难以写出此二句。

苏轼还有一首名为《夜行观星》之诗: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如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字。

南箕与北斗,乃是家人器。

天亦岂有之?无乃遂自谓。

迫观知何如?远想偶有似。

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

看来此时苏轼尚不相信天人相干的关系,以为星象与人事无涉。所以他说不必为星象而嗟叹。但他又说星象茫不可晓,似乎天人之间又有某种神秘关系,想来想去,无法定夺,只有长叹喟了。

清代诗人吴伟业,也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亦擅长星命术。据说他有十三个女儿,到五十岁时才得一子。在为其子过周岁生日时,有一位以文章出名的儒生孙华在坐,吴伟业对孙说:

我儿子将与你同年中举。

到康熙戊辰年,果如其言(见《清稗类抄·方伎类》)。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已难查考,但吴伟业精通星命恐非虚言。

做为一个诗人,而对星命术感兴趣,这恐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癖好:懂点秘术,也算是一种风雅吧。

韩愈等人的事例告诉我们,尽管不很普遍,星象学对于文人仍有一定吸引力,连带文人对于星象的普遍爱好和广泛运用(涉及各种文学体裁:文赋诗词曲、小说、神话、传奇等),使得星象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仍有一定程度的和不同形式的影响,这是无庸讳言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