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七月初七什么节(七月初七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时间:2023-10-02 05:14:55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敬3事,忌3事,吃3食,老传统别丢了

“七月十五地门开,没事别在南墙转”,黄历翻到了七月半,就意味着中元节到了。

【本文对中元节相关民俗文化进行介绍,不涉及封建迷信内容】

在古代,中元节和清明节、寒食节合称为“三大鬼节”,传说“地官中元赦罪”,在农历七月十四这个至阴之日的晚上,地狱之门就会慢慢打开,逝去的亡灵会得到特赦能够从冥界出来,回到人间的家中与家人团聚,而没有家的便会在阳间游荡,在地府的大门即将关闭之前再回去。

传说归传说,但人们设立中元节的意义无非在于是思念逝去的亲朋,想要有个机会来敬祖尽孝,表达对祖先、已故亲人的想念之情。故而,也无须过于害怕所谓的“鬼神”之说,秉承着敬重和敬畏之心来看待中元节最好,并记得尊重传承一些中元节的习俗,特别建议牢记“敬3事,忌3事,吃3食”,孝敬祖先的同时,也是为自己和家人积攒福运,之后的日子吉来祸走事事顺。

敬3事:

1、敬祖先

在传统文化中,“七”是一个复生之术,古人便认为在七月十四的晚上,逝去的祖先亡魂会返回到人界的家中,探望一下家里的子孙,和自己的家人团圆相聚。

于是,人们就决定在这天来祭拜祖先,提前准备好水果、糕点、酒菜、鲜花等供品,在中元节的上午到祖先的墓前进行清扫,再摆上供品,烧了备好的纸钱,最后祭拜先人并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或是家中供有祖先牌位的,要在这日的晨、午、昏三时,分别上香、供上三次茶饭,鞠躬叩拜祖先,希望祖先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也吃饱喝足、滋润的生活,并保佑家中子孙顺利平安。

2、敬土地

七月十五正逢秋季庄稼丰收之时,民间很多地方都会于这日会到土地庙举办专门的祭祀土地公的仪式,敬谢大地对人们的馈赠,准备合适的供品撒进自家的田地里来报答和回馈。还会将一些五色纸剪成碎纸条,绑在田中农作物的穗子上,据说这样做能够避免被突然降下的冰雹砸到,秋天就能喜获丰收。

之所以将祭祀土地的时间定在中元节,也是为了能将丰收的喜悦传达给这日返回至家中的祖先们,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保佑,今年剩余的农作物都能有个好收成,家中余粮充足,顺利过年。

3、敬河灯

中元节的习俗众多,像很多地方都有放河灯的习俗,特别是南方很多河流穿城而过的地方。将蜡烛固定在莲花或是其他样子的底座上,有的还会扣上灯罩,方便放河灯之人在上面书写一些想对已逝的亲朋说的话,也可以写上祝福语。

将河灯放入河流中,随其自由飘荡,把话语带给逝者,并为他们送去照明的灯盏,同时也能把自己身上的霉运一同带走冲散,祈祷幸福和安康。

所以,在放河灯或是看到别人放河灯的时候,要记得敬重他人放的河灯,不要因为好奇、新鲜随意地去碰别人的河灯,这是对他人的不敬,也会给自己带来霉运。

忌3事:

1、忌晚归

在中元节前后,一般老人都会多叮嘱家里的小辈们尽量早点回家,不要在外面玩的太晚。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天就是“鬼节”,阴气是一年中最重的,尤其是在太阳彻底下山之后,阳气变弱,阴气渐重。

还有许多没能去上坟祭拜的人也会在路口烧纸钱,阴森感很浓,在外跑动容易不小心冲撞了不好的东西,再惹来霉运。所以,在中元节这日下班或是放学后,若没有特殊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最好早早的回家吃饭、休息。

2、忌买新鞋

每到像中元节、清明节这样祭祀亡魂的节日,都是很忌讳往家中买新鞋的,在古人看来鞋与“邪”谐音,买鞋也就意味着买邪,会给家中找来邪气、晦气,影响家中人的运势。所以,若是最近有打算购买新鞋的,记得一定要避开中元节这天,提前或推迟购买计划都可以。

3、忌去河边游玩

中元节被人们视为阴气最重的一天,而水也是至阴之物,据说会招来亡魂,甚至是藏匿在水中,所以在中元节尽量不要到偏僻的河边行走或是下水游野泳,尤其是晚上。

而且,中元节这个时间已是秋季,气温在逐渐下降,水温也变得比较凉,下水后很容易冻着,若是出现腿抽筋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吃3食:

1、吃鸭肉

俗话说“七月半吃只鸭,万事不用怕”,在中元节这日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鸭肉的食俗。因为在人们看来鸭与“压”同音,吃了鸭就代表能够压住霉运,远离凶邪之事。

另外,也就有流传说,去世的亲人在这日回家探亲需要渡过奈何桥,吃了鸭肉就是将这些会游泳的鸭子给送下去,能让鸭子将他们顺利的载回家。

推荐食谱:【鸭肉菌汤煲】

所需食材:鸭子、银耳、野山菌、生姜、桂圆、红枣、山楂、枸杞

第一步:鸭肉剁块清洗干净,银耳和野山菌加水浸泡至泡发。

第二步:将鸭肉倒入冷水锅里,加葱姜和少许黄酒焯水,水开再煮3分钟捞出。

第三步:鸭肉倒入油锅,加白酒翻炒至表面微黄,倒入适量开水,大火炖煮三分钟至汤色奶白。

第四步:把银耳、野山菌、红枣、桂圆等辅料食材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再装入砂锅煲一个半小时,出锅前加适量盐、味精,搅匀焖3分钟即可盛出。

2、吃馄饨

在南方一些地方,过中元节要吃扁食,这扁食和北方的馄饨相似,只不过面皮会更薄一些,煮熟后看起来晶莹剔透的。据说,吃了扁食就能远离霉运,将一些脏东西清扫走,为家中多多带来正气与好运。

推荐食谱:【猪肉芹菜馅馄饨】

所需食材:小芹菜、猪肉馅、馄饨皮、鸡蛋、紫菜、香葱、虾皮、鸡蛋、葱、姜

第一步:芹菜去叶洗净切碎,加盐杀出些水分,切葱姜,和花椒泡葱姜水。

第二步:猪肉绞成肉馅,加三勺葱姜水打入肉馅,放蛋清、两勺生抽、半勺老抽和适量蚝油、少许胡椒粉,搅匀上劲。

第三步:把小芹菜和葱花倒入肉馅里,淋上两勺香油,和肉馅拌匀,再加适量盐搅匀上劲。

第四步:取馄饨皮包入肉馅,下入开水锅中煮熟,碗里放紫菜、虾皮、生抽、盐、鸡精,盛入煮好的馄饨即可。

3、吃发糕

在民间有句老话说“七月半,糕不断”,这里的“糕”指的就是发糕等一类的糕点,发糕有福高、发财、高升的好寓意。

所以很多老人家就会在中元节那一两天,自己在家蒸一些发糕,等到去祭祀祖先的时候带上一些,当做供品来孝敬、祭拜祖先,为去世的先人祈福,并保佑在世的家人们。剩余的发糕也让家人一同分食了,也是希望家人们都能健康平安,有福运、有财运。

推荐食谱:【南瓜小米发糕】

所需食材:小米、南瓜、蜜豆、面粉、泡打粉、酵母粉、淀粉

第一步:南瓜去皮洗净切片,入锅蒸十五分钟至熟透,小米淘洗好后加水浸泡一小时,倒入煮锅中加水煮至浓稠。

第二步:把小米和南瓜放入果汁机里,放白糖打成米糊晾凉至三十度,酵母加水搅匀,倒入米糊里。

第三步:取适量面粉,加三勺淀粉和半勺泡打粉搅匀,混合后过筛,倒入米糊里搅拌至粘稠。

第四步:模具里刷油,倒入面糊压平,撒上蜜豆,封上保鲜膜发酵一小时,再放进蒸锅里蒸二十分钟,蒸好后焖五分钟,即可取出脱模,晾凉切片即可。

——老井说——

中元节这天上午去过坟、祭祀过祖先后,不用着急回家,可以找个适合的地方多晒晒太阳,因为这天阴气较重,外加去过陵园坟墓,身上也可能或多或少的沾有些阴气,晒晒太阳能对其压制。另外,在这天最好也不要到别人家拜访、串门了,尤其是在上坟之后,很多人是比较忌讳这些的,不合时宜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秋日生活打卡季#

【早安心语】8月22日星期二,癸卯年七月初七,每天读点暖心心语

欢迎您又来吸收正能量,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我每天陪伴着您,如喜欢,欢迎关注我。

2023年 08月22日 星期二

农历:癸卯年【兔年】七月初七

节气:立秋 第15天 (距下一个节气“处暑”,还1天)

【早安心语】:保持平衡的生活态度。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平衡是关键。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休闲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时间。给自己空间和时间进行放松和充电,保持身心的平衡。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和享受生活。早安!

【早安心语】:人生是一座山峰,需要我们攀登和征服。不要畏惧高度和险峰,用毅力和决心去攀登,克服困难,最终站在成功的山顶上,欣赏所得到的美景和成就。早安!

【早安心语】:在早晨醒来时,对自己说:“我是不可阻挡的。”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有能力找到解决的方法。早安!

【早安心语】:人生就像一场舞蹈,需要你自信地展现你的独特之处和表达自己的。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自我压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舞出属于自己的华丽舞台。早安!

【早安心语】:人生的困境不代表真实的终点,而是迈向成长和坚强的起点。在迷茫中寻找答案,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在挫折中展现勇气,才能实现真正的励志。早安!

【早安心语】:成功不仅仅是目标的实现,更是在追求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享受成长的旅程,你将成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赢家。早安!

【早安心语】:人生是一场旅行,需要我们用好奇心和勇气去探索。不要只是在原地停留,而是用心灵和双脚踏上未知的道路,去发现和体验世界的奇迹和美妙,让人生迎来无限的可能性。早安!

【早安心语】: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跳出最美的舞蹈,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安!

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七夕节,老北京都有哪些习俗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王越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唐代诗人林杰在脍炙人口的《乞巧》一诗中,写尽七夕乞巧盛况:“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由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自汉代至明清时期的老北京,每年的七夕节都极为热闹,许多习俗流传至今。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清)

明清盛行投针验巧

七夕节的习俗虽然很多,但首推祀牛女二星和乞巧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乞巧还曾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不同的形式。

穿针乞巧活动在汉代就有了,汉代刘歆著《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西京即西汉的首都长安。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七孔针、九孔针指古代妇女七夕乞巧时所用的针,排列七根针为七孔,排列九根针为九孔。届时姑娘对着月亮,用五色线连穿这几根针的针孔,“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到南北朝时,在晚上以瓜果拜天,向女神乞巧和祝愿婚姻美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喜蛛应巧活动。《荆楚岁时记》里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蛛其实就是小蜘蛛,人们认为见到这些小蜘蛛预示着会有喜事发生,故名。可能因为等候蜘蛛的时间过长,到了唐朝以后干脆改为直接抓蜘蛛乞巧。《开元天宝遗事》载:“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明清时盛行投针验巧,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里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明清两代宫廷过七夕节比民间隆重。明刘若愚《酌中志》载:“七月初七日,七夕节,宫眷穿鹊桥补子,宫中设乞巧山子,兵仗局伺候乞巧针。”清宫每年七夕陈瓜果、设牌位,由皇帝带领皇后等依次行礼祈福,演承应剧目《七襄报章》《仕女乞巧》《七夕佳辰》《双渡银河》等。

随着明清宫廷对承应戏的重视,早在民间流行的节庆社火演剧更为兴盛。到清末时,京剧应节戏开始进入戏园并迅速盛行起来。《静心斋剧话》记载:“《天河配》始于昆曲。此剧早年皆贴《渡银河》,剧中穿插鹊桥密誓,并以昆曲《长生殿》一折为渲染。”“初内廷平署编此秘本,兹后由王瑶卿供奉倡,皮黄之《天河配》始遍见于民间。迨至四大名旦起,梅兰芳亦以此号召,于是皮黄《天河配》,乃喧宾夺主。”

进入以后,老北京的乞巧之风趋于大众化、平民化,投针验巧也被简化为用禾苗验巧,很受女孩子的欢迎。《旧京风俗志》记得清楚:“北京女儿乞巧之风,甚为简单。并不供神,亦不上供,仅于是夕,用大碗盛清水一碗,放于空庭之中。”至次日日中,用小刀把禾苗(俗称扫帚苗)削成针形,投入水中,小女儿环立水碗四周。“如为细长而宛似针形者,则为织女已与巧矣”,晚上“又有窃听哭声之说”,因为牛郎织女是在夜间相会,所以“必须童男女于更阑夜静之时,潜赴古井之旁或葡萄架下”“谓能闻着,此人必巧”。记得上小学时,就有位同学上课时迟到了,说是晚上在葡萄架底下和家人待了半宿。老师问他听见什么了吗,他说迷迷糊糊睡着了,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乞巧图》(明)

“种生求子”盼良嗣

有段相声叫“拴娃娃”,“拴娃娃”要去妙峰山娘娘庙。过去我国各地建有许多娘娘庙,参拜的大都是送子观音、送生娘娘等神祗。婚后未孕的妇女由女性长辈陪同,到庙里上供、烧香、磕头后,偷偷拿红绳套在挑好的泥娃娃脖子上,便认为把娃娃拴来了。庙里的道人见到抱泥孩的要讨喜钱,抱泥孩的叫“偷子”,又称“拴娃娃”、“拴喜”。如果以后生了孩子,要再去庙里上供还愿。据考证,拴娃娃的历史,与我国民间七夕的祈子愿望有关。

陶宗仪《辍耕录·绿窗遗稿》引元孙淑诗:“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小女都相学,斗取金盆看五生。”五生是宋元以来的民俗,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前几天,将麦种或绿豆、小豆(赤豆)、小麦等用水浸入小瓦盆内,等到种子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七夕供奉,俗谓种生。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用五彩线所系的青苗叫“五生”。牛郎织女有一双子女,是国人理想的幸福家庭模式,女眷在七夕节种生,向牛郎织女祈求子嗣。

七夕节除有种生求子习俗,还有化生求子习俗。据北京最早的志书《析津志》记载:“七月皇朝祠巧夕,化生庭院罗金璧……市中小经纪者,仍以芦苇夹棚,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买者纷然。宫廷宰辅、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化生,唐代习俗,已婚少妇在七夕拜月后,把蜡制的男娃娃放到盛有清水的器皿中玩乐,盼望蜡娃能变化为自己的男婴。唐薛能《三体诗语》引《唐岁时纪事》:“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喉罗’。”摩喉罗是梵文音译,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的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土泥偶人。

到了宋朝,七夕“化生”的蜡娃演变为泥塑娃娃,成为七夕的岁时风俗。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七夕》载:“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喉罗’。小大甚不一,价亦不廉。”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叫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学子聚会拜魁星

七夕节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浙江、福建、江西、台湾等地,七月七日还被认为是魁星生日,长期以来就流传有七夕祭拜魁星的习俗。魁星,又称魁首,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传说魁星右手握毛笔,左手捧一斗,脚踩海中大鳌鱼的头部,士子赶考时如被魁星点中,便可金榜题名、独占鳌头。所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在“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他保佑自己一举夺魁。

魁星信仰盛于宋代,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过去,各地都有为魁星而建的魁星楼、魁星阁,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南宋隆兴进士袁说友《宴许成子魏华文二魁》诗:“昼绣归来自帝京,魁星双照锦官城。持衡称职真能事,劝驾何功亦与荣。”可见从宋始,就有魁星信仰和供奉魁星的习俗。始于宋代的拜魁星风俗,至清代更是蔚然成风,并从东南一隅流布遍宇内,清代府县方志中,多有关于魁星楼的记载。所谓:“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在北京地区,除了魁星楼,还建有文昌阁。《光绪顺天府志》载:文昌帝君庙在地安门外之东,明成化年建,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该庙在今南锣鼓巷帽儿胡同21号,坐北朝南,为文昌星和魁星合祀,前殿供奉魁星,名为“魁星殿”;中殿祭祀文昌星,名叫“敷文殿”。

清代京味小说《儿女英雄传》里,有一段关于张太太拜魁星的故事,很有意思。原来主人公安骥家从安太翁起,就在自家后院西北角建有魁星楼。安骥的岳母张太太见那魁星塑得赤发蓝面,锯齿獠牙,她有些害怕,轻易不敢上去。“后来听得人讲魁星是管念书赶考的人中不中的,她为女婿,初一十五必来,望着楼磕个头,却依然不敢进那个楼门儿。”待到“听得姑爷果然中了,便如飞从西过道儿里一直奔到这里来,破死忘生地奓着胆子上去,要当面叩谢魁星的保佑。”

我们的节日丨七夕

来源:【云南日报】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天,农历七月初七

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七夕节

起源于上古

普及于西汉

在宋代达到鼎盛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

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

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斯人若彩虹

遇上方知有

也许

我们在茫茫人海里并不起眼

却是彼此心中

最独特的存在

也许

我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也要以爱之名

创造生命的奇迹

有人说

一生两人三餐四季

岁月静好你知我心

有人说

爱情是坚定的承诺

是互相扶持的成长

七夕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何止七夕

更在朝夕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