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文氏(文氏图)

时间:2023-10-15 07:20:47 作者:气宇轩昂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苏州文氏家族:被称为君子世家,可不止一个文徵明

前言:

苏州文氏家族,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家族,凭借其忠诚、勇气和卓越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家族之一。

这个家族的故事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成员的坚韧和对国家的忠诚。文徵明及其后人的成功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有坚强的信念、良好的家教、自律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格,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1、从傻儿子文徵明说起

在明代苏州的文坛,涌现出一个备受争议的幼年人物,甚至被其父亲称为"傻儿子"。

这位"傻儿子"的童年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顺利。在2岁时,他甚至还不会走路;到了6岁,连站立都显得摇摇晃晃;而到了9岁,他的口齿仍然不清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傻儿子"共参加了九次乡试,然而每次都名落孙山,甚至连举人的资格都未曾获得。

周围的邻居、亲戚和朋友都对他的未来感到担忧,认为这位"傻儿子"注定智力低下,不易受教育。

然而,这位"傻儿子"的父亲文林却坚信着他的潜力。他始终不断鼓励儿子,告诉他,未来绝对不会因智力差异而受限,因为他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幸运。

最终,这位"傻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长大后,展现出了惊人的文学和艺术天赋,成为了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的全能才子。他的名字传遍江南,成为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这位"傻儿子"的名字,就是文徵明(1470-1559年)。

2、苏州文氏一族的传承

苏州文氏一族,实际上是源于武将世家。他们从武将的家庭背景开始,经过一代代的演变,最终绽放出令人惊叹的文化辉煌。

这个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文徵明的曾祖父文惠才,他是一位武官,但后来决定转行经商,并开始资助家族的后代接受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这个家族的转型在第一代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文惠才的长子文洪考中了举人。文洪的长子文林在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考中进士,后来升至温州知府。文林的弟弟文森也在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考中进士。

可以说,文徵明的家族虽然有着天赋愚笨的他,但已经在科举制度下建立了坚实的家族基础。祖父是举人,父亲和叔父都是进士,这似乎为家族的荣耀奠定了基础。然而,文徵明的九次科举考试却全部以失败告终,家族的文化传统似乎将在他手中断绝。

然而,一个伟大家族的延续并不仅仅取决于智力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家庭长辈对后代的家教,以及他们的耐心、宽容和循循善诱。

文徵明年轻时,他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才华和智慧。在他29岁时,他和好友唐伯虎一起前往南京参加乡试,然而,结果却是唐伯虎考取了举人,并荣膺第一名,成为解元,而文徵明则继续名落孙山。

3、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其成功

当时,已经成为温州知府的文林并没有因儿子的连续落榜而失去信心,相反,他坚定地劝慰文徵明,告诉他,尽管唐伯虎考取了解元,但他为人轻浮,做事不稳重,未来的路可能会越来越窄。而文徵明,他坚信,将来的成就绝对不会逊色于任何人。这种父子之间的坚定信念,为文徵明的未来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家族的坚韧与信心。

这位父亲的预言显然命中注定,不到一年后,唐伯虎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却被人陷害,指控与富家子弟徐经串通考官,涉及科场舞弊。

唐伯虎无辜地锒铛入狱,虽然最终因缺乏证据而被宣告无罪释放,但他终身被剥夺了继续参加科举的机会,职业前途也因此彻底断绝。

唐伯虎的天赋和才华在江南高手如云的考场上显而易见,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的性格,缺乏坚定的家教教育,唐伯虎很快就在科场上遭受了挫折,差点因涉及科举舞弊案而陷入极大危险。

在这之后,无望的仕途使得唐伯虎走上了放荡的一生,虽然他在书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一生坎坷的经历仍然让人感到惋惜,不禁为他的命运叹息。

然而,文徵明,拥有科举家族的文化积淀和一位杰出的父亲,始终秉持温良勤勉的性格,稳扎稳打,逐步改善自己的人生。

不可否认,虽然唐伯虎是一位才华洋溢的天才,但在人生的马拉松竞赛中,他最终不敌文徵明的家学深厚、家教深远、家风淳良。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取决于个体的努力,还受到家族几代人的积淀、教育和风范的深刻影响。

尽管他的儿子文徵明的天资并不出众,但文林不仅拥有出色的家教和耐心,还建立了广泛的社交圈。

文徵明在19岁那年参加科举考试,然而由于他的字迹难以辨认,被考官判为三等,名落孙山。对于这个失败,文徵明感到羞愧,但却坚决地开始勤奋练习书法。

4、拜名师学习书法

为了提高儿子的书法水平,文林决定让文徵明跟随著名书法家李应祯学习。

李应祯曾担任兵部郎中和太仆少卿,而他的女婿祝枝山也因其出色的书法技艺而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由于文林与李应祯是同僚,而祝枝山则是文徵明的好友,李应祯欣然答应指导文徵明。

在跟随李应祯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文徵明已经年过22,李应祯对他提出了深刻的建议:

"你的书法虽然进步神速,但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即使你的字迹再像王羲之,也只是在模仿别人而已。"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文徵明的内心,如同珍贵的启示。

随着李应祯的指导,文徵明的书法水平不断提高。他在草书、行书和楷书方面都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每一字都是精雕细琢的杰作。即使在年过88岁时,文徵明依然能够书写出端庄温润的蝇头小楷,这种对于情感、身体和笔法的掌控在中国书法史上堪称罕见。

文徵明这位曾经的"傻儿子"如何逐渐从愚钝平庸走向成长,父亲文林的耐心教导功不可没。他的成功故事充分体现了勤奋与毅力的力量。

然而,文林渐渐无法继续引导他的"傻儿子"。在文徵明30岁那年(1499年),文林因在温州知府任上的辛劳而病倒,最终去世。他的去世揭示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这位素以廉洁公正著称的地方官员竟然一贫如洗,他的遗物中甚至没有一件与温州有关的财物,连一双鞋子都是从老家带来的。

文徵明匆匆赶到温州时,文林已经去世三天。当地的官员和市民得知这一消息后,心生怜悯,自愿凑集资金来办理文林的丧事。

按照当时的官方规定,地方官员去世时,地方应负责支付丧葬费用,而当地的士绅也会送来财物以示哀悼,这笔支出通常数以千两银子计。尽管文林的家境拮据,丧事的费用几乎无法负担,但文徵明毅然拒绝了当地士绅的善意赠送。

文徵明坚定地表示,他的父亲一直廉洁公正,他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父亲的清白声誉。因此,尽管家庭陷入贫困,父亲的丧事依然被简朴地办理,然后文徵明扶棺北归。

当地士绅深受感动,他们将文徵明拒绝的资金用于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却金亭",以纪念文林和文徵明这对父子。

然而,文林去世后,苏州文氏连续两代的科举荣誉似乎在文徵明这一代戛然而止。明代社会高度重视科举,将其视为阶层上升、功名利禄、家族声望的关键因素。面对文徵明连续九次落榜的窘境,似乎注定了苏州文氏将在明代社会中陨落,不复往日的辉煌。

然而,苏州文氏的声誉在文林的"傻儿子"文徵明的精心经营下,逐渐传遍大明帝国的各个角落。

5、文徵明的逆袭之路

文林去世的第二年(1500年),唐伯虎结束了狱中生活,回到了故乡。然而,他却发现江南士子中有不少人对他投以冷眼和唾弃之情。更甚者,唐伯虎的妻子甚至提出离婚并分家产,将他逼入绝境。在此困境下,唐伯虎决定离开故乡,但心系尚年幼的弟弟,他想将弟弟托付给文徵明。

尽管自己也是一位贫穷的文人,文徵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多次写信劝告唐伯虎不要轻言放弃。

唐伯虎深受感动,回信道:"我心中只有你明白我的苦衷。"

文徵明对于那些落难的故友总是慷慨相助,但当有权贵或藩王前来送珍宝和钱财以求他挥毫作画时,他却坚决拒绝,并划定了自己的底线:决不为藩王、权贵、或外国使者创作字画。

然而,如果前来的是一位贫苦的邻里或亲友,他却会热情款待,欣然提笔磨墨,为他们赠送书画作品。而来者所送的回报,通常只是一些普通的食品、生活用品和文化物品。

尽管后来他的作品价值连城,其中2018年他的行书作品《杂咏诗卷》拍卖价高达8165万元人民币,但在文徵明生前,他经常陷入生计困境。

在正德六年(1511年),右佥都御使俞谏听说文徵明生活艰辛,甚至要向朋友借米以维持生计,于是邀请当时已经42岁的文徵明到官署一起品茶。

在茶席上,俞谏婉转地提到:"听说你最近生活并不宽裕……"

然而,文徵明却迅速回应:"我虽然没有富贵,但也不算贫穷。"

俞谏继续小心翼翼地说:"我注意到你这次前来,穿得相对朴素。"

文徵明则淡定地解释道:"这是因为下雨,才穿了破旧的衣服出门。"

因此,整个茶会期间,俞谏都未能开口提及借钱来资助文徵明渡过困难。

虽然文徵明的书画早已价值连城,以至于他在世时经常被人请来赋诗、挥毫作画,但他却坚持淡泊名利,一心追求自己的艺术和人生信仰。

文徵明的坚持和风格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他被誉为"文宗"、"南郭先生",并成为了江南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文徵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更是一位高尚的人格典范,他在名利面前保持了高尚的道德风范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徵明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的杰出文化才华,更在于他的坚韧、耐心和高尚的品格。他的父亲文林的坚定信念、家教和悉心指导为他的成功铺平了道路,而他自己的勤奋、自律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则让他成为了一个不朽的文化传奇。

6、文震孟的成功

文徵明去世后的63年,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取得了状元的殊荣,使苏州文氏再度迎来巅峰时刻。然而,与曾祖文徵明相似,文震孟在夺得状元之前也屡次落榜。

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21岁的文震孟考中举人,但在随后的九次会试中连续落败。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文震孟再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当时大家都认为他将再次失利。然而,意外的是,屡战屡败的文震孟却脱颖而出,他的考卷引起了明熹宗的特别关注,被圈定为当科状元。这一时,文震孟已经年过半百,他经历了从21岁到49岁整整28年的坚持,历经十次会试,最终考中进士,并夺得了状元的称号。这段坚持不懈的经历,被誉为传世的传奇。

高中状元的荣誉并没有让文震孟沾沾自喜。仅仅八个月后,于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他毅然上书,弹劾当时权倾朝野、号称“九千岁”的大权臣魏忠贤。这举动引来了魏忠贤的极大怒火,文震孟尽管成为高中状元仅仅八个月,却因此被廷杖80下并贬谪出京。

文震孟生活在晚明时期,当时大权臣魏忠贤滥用职权,操控朝政,严重打压异见,导致很多人受到残酷的刑罚,甚至丧命。尽管文震孟成为高中状元,仅仅八个月后就被贬谪,但他毫不畏惧,挺身而出,站在正义一边,即使面临生命危险。

回到苏州后,文震孟积极参与东林党人的活动。江南的士绅纷纷团结在东林党人的周围,秘密反对魏忠贤等权臣的专权和国家危机。这让魏忠贤怒不可遏,他成功煽动明熹宗摧毁了东林书院,并残杀了知名的东林党人,而文震孟则因此“被夺官职,贬为平民”。

然而,在文震孟坚持正义的背后,也是苏州文氏家族多代人的文化传承。文震孟的曾祖文徵明,以其卓越的文学和绘画才华闻名,为家族树立了崇高的艺术传统。而文震孟的弟弟文震亨,则在他的著作《长物志》中,深入探讨了生活美学,展现了家族对于极致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将艺术和生活融合的传统,激励了文震孟,让他在动荡的时代选择坚守正义。

苏州文氏家族的坚守不仅体现在文震孟,还延续到文震亨,他在面对清军强行剃发的要求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对大明帝国的忠诚,选择绝食致死。文震亨毅然拒绝剃发,最终为了捍卫内心的坚持,选择了生命的牺牲。

7、文乘之义

文震亨的绝食致死之后,他的次子文乘,秘密与义士保持联系,策划着参与反清复明的行动。作为文徵明的儿子和文震孟的父亲,文乘对国家危机深感不满,积极参与反清复国的计划。然而,这一计划最终被清军截获,文乘被捕,并最终被判处斩刑。

面对刑场,文乘首先朝向北方,向着曾经辉煌的明朝首都北京跪拜,然后再朝向南方,朝向他心底深处的苏州家乡跪拜,并留下了最后一首诗:

“三百年前旧姓文,一心报国许谁闻。

忠魂今夜归何处,明月滩头吊白云。”

文乘就义后,他的妻子也选择自杀殉亡。文乘的儿子因家道中落,生活无着,而文乘的孙子则在苏州灵岩山剃发出家为僧。

结语

至此,苏州文氏这个家族,从明朝初年起步,历经武官、商人、文学家的演变,先后涌现出文徵明等文化巨星和文震孟等状元宰相的文化家族,最终在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中,因为坚守前朝忠诚、为忠义殉命,而被清廷彻底铲除。

然而,人们永远不会遗忘苏州文氏家族。他们以善良和忠诚为座右铭,在和平年代,是温文尔雅的谦和之人;而在动荡时代,他们则成为无畏的时代英雄。他们可以是朋友、导师、巨星、英雄,无论身份如何,他们都是超凡脱俗的存在。他们仰视天空,不亏天地;俯视尘寰,毫不怯懦。

这个家族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心怀崇敬,深感敬意,为他们的坚韧和忠诚而感到自豪。

苏辙写于麦收时节的一首小诗,朴实平易,清新明快,充满田园气息

写在前面: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这两句话出自苏辙的《渔家傲 和门人祝寿》,是他七十岁生日时所作。

这两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他说自己早年写文章是为经世致用,中年时却笔落生禅,好像是上天有意让他明白似的。

人生行至暮年,性情沉静简洁的苏辙历经宦海沉浮,不但落笔生禅,更是将世事看得透彻明了,他收敛起锋芒,不再过问世事。

65岁后,他隐居颍川,著书立说,以家庭为重心,回归人间烟火的苏辙,就连彼时写的诗歌都饱含田园气息,就如下面这首《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般。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宋 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简译:

又到了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陈谷子的时候了,幸好有各个孙辈们前来替我收割。

连续几晚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终于雨霁天晴,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美味的大饼,取来自酿的村酒,以解外孙们的饥饿困乏,以及连日收割的辛苦。

直到将所有的新麦都收入粮仓才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赏析:

从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官出京,到崇宁二年(1103年)许州致仕,近十年的时间里,苏辙五遭贬谪,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苏轼病逝后,苏辙对朝堂彻底失望,崇宁三年(1104年),他从许州迁居颍川,筑室“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此后余生都在此地度过。

苏辙在颍川有田产,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农家的田园生活他深有体验,这首《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记录的就是彼时麦收的生活场景。

文氏即文骥,是苏辙长女之子,著名画家文同之孙,苏辙年老体衰,对于田间劳作已经力不从心,麦收时节,孙子及外孙们都来帮他收割新麦。

虽然仕途失意,但有儿孙满堂,家庭幸福美满,于苏辙来讲亦是十分的知足,新麦丰收使他欣喜,而看着朝气蓬勃的小辈们热火朝天劳动的身影,他更是深感宽慰。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诗歌的前两句交代人物、事件和自己的心情,幸好有各个孙辈们前来帮忙,自己这个老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 “三夜阴霪(yín)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三、四句写收割时遇到的状况和场景,首句写阴雨连绵毁坏场圃的沮丧,次句写久雨初晴时的喜悦。

连日阴雨令人生愁,一竿晴日让人欢喜,丰收在望,也要颗粒归仓,这两句话既突出了收打麦谷的时不我待,也写出了外孙进村帮忙的重要。

“阴霪”是连绵不断的雨,“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场圃”是收打禾稼的场地,孟浩然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句。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五、六句从侧面写描写麦收时节繁忙的劳动场景,连日收割抢收,孩子们都很疲乏劳累,为了犒劳他们的辛苦,家人们忙着做饭沽酒。

一面是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一面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此情此景,是多么的富有生活气息,那浓郁的田园风情跃然纸上。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后两句写新麦入仓,结束农事,一颗宣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为了感谢孙辈们的辛苦,诗人要写一首诗来表扬他们。

这是一幅温馨的图画,家人围坐,灯火可亲,老者慈爱风趣,孙辈们懂事孝顺,人生行至暮年,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到幸福和满足的呢。

写在后面:

苏辙,字子由,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同为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在诗词方面的造诣苏辙不及其兄,他以政论和史论为擅长,《宋史》称其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难掩俊秀杰出之气,高超大致和兄长苏轼极为相近。

和苏轼的飞扬有别,苏辙性情冲淡平和,沉稳内敛,哥哥虽然名气大,但其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三品龙图阁学士,而苏辙却做到了到副宰相之位。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人生暮年,他放下了所有的是非成败,因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唯有家庭和田园才是人生最终的归宿和慰藉。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热门推荐